戏剧期末复习资料
戏剧表演期末试题及答案

戏剧表演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最能反映戏剧表演的基本特征?A. 艺术性B. 摄影性C. 叙事性D. 静态性答案:C2. 以下情景哪个最适合演绎为喜剧?A. 战争中的英雄故事B. 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C. 两个邻居之间的斗气D. 一次家庭聚会答案:C3.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的造型主要是为了:A. 强调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B. 吸引观众的目光C. 展示服装设计师的才华D. 表达艺术家的风格答案:A4. 下面哪个任务不属于导演的职责?A. 指导演员的表演B. 制定舞台布景方案C. 编写剧本D. 确定舞台上的道具摆放答案:C5. 以下哪个剧种属于中国传统戏曲?A. 话剧B. 歌剧C. 京剧D. 音乐剧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 演员需要通过_________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答案:表演技巧2. 舞台上的灯光设计可以营造不同的 ________。
答案:氛围3. _____是戏剧表演中用来进行角色行动展示的基本载体。
答案:舞台4. 观众在观看戏剧表演时,可以通过 _______感受其中的情感。
答案:共鸣5. _______ 是演员在排练和演出中使用的必备工具。
答案:化妆品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要解释戏剧表演的三个要素。
答案:戏剧表演的三个要素是演员、舞台和观众。
演员是用来扮演各种角色的艺术家,舞台是表演的场地和背景,观众是接受表演的群体。
2. 请谈谈你对导演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和责任。
答案:导演在戏剧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负责指导演员的表演,创造舞台布景方案,决定灯光和音效等各个方面的设计。
导演还需要对整个剧目进行统筹和管理,确保演出能够顺利进行。
3. 选择一部你熟悉的戏剧作品,谈谈该作品的演员表演和舞台设计对情节的衬托和推动的作用。
答案:以《哈姆雷特》为例,演员的精湛表演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中的情感和冲突。
舞台设计则通过布景和道具的运用来反映不同场景和时期的转变,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动剧情的发展。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题型:一、名词解释(6选4,4×5分)二、简答题(4×5分,注意文学思潮的特点)三、分析题(选2道,20分,注意人物形象分析)四、阅读理解(选1道,15分)五、评论写作(25分)一.名词解释:1.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创作遵守的艺术原则。
指戏剧的时间、地点、情节三者单一,即一部戏剧只能表演一个事件(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事件必须在一昼夜内完成。
这种原则对规范戏剧创作曾起到过积极作用。
2.狂飙突进运动这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一场由一批青年作家发起的“文学革命”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而得名,活动纲领由赫尔德制定。
“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个性解放,强调感情,强调“天才”,肯定卢梭的“返回自然”观,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代表作家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席勒等。
3.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分为《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两部作品,各有24卷,描写了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为期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歌颂了这场战争中的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
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4.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主要表现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情感,是他们的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在艺术上,善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
比较著名的有《狼和小羊》、《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等。
它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5.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它的基本特征是: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所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积极反抗情绪;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从结构上看,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精选新版艺术鉴赏期末考试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

14.游戏性是真人秀节目最重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true
15.《舌尖上的中国》是由陈晓卿执导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
参考答案:true
16.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的形式主要有节庆式.纪念式.庆典式.专题式等等。()
参考答案:true
17.根据话剧作品的容量可以将话剧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参考答案:true
55.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文学作品《飘》改编的爱情片。()
参考答案:true
56.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流之一,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
A.普及艺术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B.通过艺术认识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C.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参考答案:ACD
10.以下属于宫廷画特点是有:
A.雍容华贵
B.吉祥
C.精致繁复
D.富丽堂皇
参考答案:ABD
11.世界三大园林艺术流派分别是:
A.以法国园林为代表的欧洲园林体系。
B.以埃及为代表的阿拉伯园林体系。
C.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体系。
D.以墨西哥为代表的美洲园林体系。
参考答案:ABC
5.以下哪些导演的电影属于“作者电影”?
A.特吕弗
B.戈达尔
C.卓别林
D.李安
参考答案:ABCD
6.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的形式Fra bibliotek要有:A.节庆式
B.纪念式
47.英格玛·伯格曼是法国著名的电影.电视剧.戏剧三栖导演,现代电影“教父”。()
参考答案:false
48.严监生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吝啬鬼的典型人物形象。()。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发展和文学作品风格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的定义、分类、发展规律、创作技巧等方面。
以下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想象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具有表现和传达人类普遍情感和意义的功能,能够触动读者的感情和思维。
2.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按内容分类(史诗、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按表现手法分类(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3.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演进规律,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运动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文学流派。
4.文学作品的要素和风格:文学作品包括情节、人物、语言等要素,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在这些要素的安排和表现上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构思方式、叙事手法、语言运用等来理解其风格特征。
5.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情感和文化的表达,在其中可以找到对人类生活、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人类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6.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可以设定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
了解不同的批评方法,可以帮助解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7.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8.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世界文学中有许多经典作品,对于文学概论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例如《唐诗三百首》、莎士比亚戏剧集、《圣经》、《童年的故事》、《战争与和平》等都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可以建立起对文学发展规律、文学作品解读、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扎实基础,提高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元明清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填空题。
1、元代的戏剧类型分为:杂剧、南戏。
2、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3、中国古代最早白话小说:宋元话本。
4、说话艺术包括四大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声)。
5、元曲四大家以及代表作:白朴《梧桐雨》、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
一“白马关王(郑)”6、元末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一“荆刘拜杀”7、马致远的雅号:曲状元。
他的《秋思》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为“秋思之祖”之作。
8、“曲中李杜”:张可久、乔吉。
9、元末最具艺术性的诗人:杨维桢。
10、唐宋派: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
一“唐王归茅”11、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一“公安三袁”12、台阁体:杨士奇、杨荣、杨溥。
一“三个杨台”13、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其中《紫钗记》和《牡丹亭》属于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戏或政治问题戏。
15、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其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 ^说。
16、《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一“玉女雌狂”17、吴江派:沈璟、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
18、临川派:汤显祖、来集之、冯延年、陈情表、阮大铖、吴炳、孟称舜。
19、冯梦龙整理的两部民歌集:《山歌》、《挂枝儿》。
20、桐城派:方苞、刘大魁、姚鼐。
21、阳羡词派:陈维崧、曹贞吉、万树、蒋景祁。
22、浙西词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
23、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恽敬、李兆洛。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期末复习资料

元代:1、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折是音乐单元,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四折可选用四种不同宫调。
楔子的篇幅较短,是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
元杂剧“以唱词为主,以宾白为宾”,伴以“科范”,通过“旦、末、净、外、杂”各类角色表演出来。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宾白。
南戏——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因流行于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所以又称为“温州(永嘉)杂剧”。
元代南戏,在艺术上早已摆脱了“村坊小曲”的原始状态,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并受北杂剧影响,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戏剧样式。
它的宫调和套曲运用十分灵活;一本戏根据人物出场和退场,分成若干场,没有场次限制。
它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对唱、接唱甚至合唱,不同于杂剧。
代表性作品有高明《琵琶记》。
散曲——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类。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也称“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写成。
散曲格律富于变化,允许在规定格律下自由发挥,并且语言通俗,由此形成了散曲活泼灵动、浅俗坦露、毫无间隔感的总体风貌,使之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代表作有关汉卿《不伏老》、马致远《秋思》等。
2、关汉卿一、公案剧(社会剧)——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
“为善的,更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悲剧原因:n 1.高利贷残酷剥削。
n 2.元代知识分子卑下的社会地位和困苦的生活处境,使窦天章遭到高利贷剥削的逼勒,连唯一的小女儿也无法保住,致使窦娥年幼抵债,骨肉分离。
n 3. 流氓地痞的欺凌。
像张驴儿一类恶棍无赖,在元代为数众多,他们到处横行,无恶不作。
【免费下载】交大 歌剧欣赏期末复习题

歌剧欣赏期末复习题(2011上学期)一、听辨题1.选自歌剧《泰伊思》、作者马斯奈有小提琴2.选自歌剧《茶花女》、作者威尔第饮酒歌3.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作者莫扎特女,悠扬4.选自歌剧《波西米亚人》、作者普契尼 malina,男,悠扬5.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作者罗西尼啊啊啊嘿嘿嘿。
啊。
男,颤音,欢乐,啦啦啦啦6.选自歌剧《唐璜》、作者莫扎特madamina 掌声男7.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作者奥芬巴赫半天没声,沉闷,掌声,女二、判断题1.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是《达芙妮》,但是西方歌剧的基本音乐形式是由蒙特威尔第奠定的。
(对)2.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格莱西的《女仆做夫人》是一部备受争议的正歌剧。
(错)3.歌剧《弄臣》是意大利真实主义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品。
(对)4.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追求异国情调,采用了我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素材,贯穿全剧。
(对)5.歌剧《茶花女》的故事取自希腊神话。
(错)6.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代表人物,其代表歌剧有《霍夫曼的故事》、《地狱中的奥菲欧》等等。
(对)7.歌剧《卡门》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女主角卡门是个女仆人。
(错)8.歌剧《魔笛》是一部德语歌剧。
(对)9.“木偶之歌”是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经典咏叹调。
(对)10.《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所写,而莫扎特则写了《塞维利亚理发师》。
(错)三、选择题1.以下哪些不是莫扎特的喜歌剧:da.《女人心》b.《唐璜》c.《费加罗的婚礼》d.《安魂曲》2.以下哪部作品是由法国轻歌剧的代表人物奥芬巴赫所写:ca.《玛侬》b.《蝴蝶夫人》c.《霍夫曼的故事》d.《卡门》3.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所写:da.《塞维利亚理发师》b.《威廉·退尔》c.《灰姑娘》d.《奥菲欧与尤丽迪茜》4.至今仍活跃在歌剧院舞台的轻歌剧《蝙蝠》的作者是:ba.老约翰·施特劳斯b.小约翰·施特劳斯c.瓦格纳 d.格鲁克5.以下哪位不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da.威尔第b.罗西尼c.比才d.亨德尔6.歌剧诞生于( c )a.德国b.法国c.意大利 c.西班牙7.进行歌剧改革的是( a )a.格鲁克b.亨德尔c.威尔第d.蒙特威尔第8.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茜》的故事情节取自( a )a.希腊神话b.罗马神话c.民间故事d.童话9.莫扎特的《唐璜》又称为( d )a.《女人心》b.《茶花女》c.《弄臣》d.《唐·乔瓦尼》10.以下( c )是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a.舒伯特b.舒曼c.比才d.海顿11.一下那部歌剧不是莫扎特创作的意大利歌剧 ca.《女人心》b.《费加罗婚礼》c.《安魂曲》d.《唐·乔瓦尼》四、论述(40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谈谈你最喜欢的历史时期以及你对该时期中某部作品的感想。
中戏 戏文系 西欧(外国)戏剧期末复习整理

一、作家作品(一)古希腊:1.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唯一现实题材的剧本——《波斯人》两部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者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者》、《报仇神》(这三部可能考)2.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鸟》(最著名的喜剧)、《云》、《骑士》3.米南达:《恨世者》、《公断》(二)古罗马:1.普劳图斯:《孪生兄弟》、《一罐金子》、《撒谎者》严肃喜剧:《俘虏》(三)文艺复兴:1.塞万提斯[西班牙]:《奴曼西亚》2.维迦[西班牙]:《羊泉村》、《狗占马槽》又名《园丁之犬》、《马德里的矿泉水》、《今日新的编剧艺术》3.科尔德隆[西班牙]:《人生若梦》、《扎拉美亚的长老》、宗教戏剧:《创造奇迹的魔术师》、《十字架的信仰》《隐居的夫人》4.克里斯托弗·马娄[英]:《马耳他的犹太人》5.莎士比亚[英]:《雅典的泰门》(痛斥金子、讽刺拜金主义)传奇剧:《辛伯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科利奥兰纳斯》…6.基德[英]:《西班牙的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受影响的剧本)9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10、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高乃依《熙德》拉辛《昂得罗玛刻》莫里哀《伪君子》二、《诗学》《诗艺》《诗的艺术》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诗学》(1)艺术的本质问题:《诗学》首先企图说明的是艺术的本质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摹仿”。
实物世界乃是真实世界,因而摹仿这种世界的艺术也具有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摹仿不是单纯的临摹,而是创作。
艺术应该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结果,而不是现实事物的消极的复制品。
(2)悲剧的定义问题:“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西方戏剧传统的流变过程。
1、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1)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明就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戏剧;(2)古希腊悲剧①埃斯库罗斯(古希腊的悲剧之父):相传写有70多部悲剧和笑剧,现存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联剧、《波斯人》等7部;其悲剧增设了第二位演员,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对话成为可能;其剧作结构单纯,感情奔放,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影响深远。
②索福克勒斯:现存悲剧7部:《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希腊悲剧的典范)、《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罗克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命运悲剧(人与命运顽强抗争却总是无法战胜命运,努力摆脱命运却悲壮的失败了。
)③欧里庇得斯:现存悲剧19部:《希波吕托斯》、《特洛亚妇女》、《海伦》、《美狄亚》、《俄瑞斯忒斯》、《请愿的妇女》(3)古希腊喜剧①古希腊的“喜剧”一词原意乃是“狂欢队伍之歌”,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表演;②阿里斯托芬(古希腊的喜剧之父):写作40多部剧作:《阿卡奈人》、《骑士》、《鸟》、《公民大会妇女》、《财神》等;其作多半是讽刺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伦理道德的,语言机制锋利,形式自由奔放,想象丰富绚丽,风格滑稽怪诞,对后世的喜剧有着很大影响;其喜剧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代,这个时代的喜剧常被称为“旧喜剧”;③“旧喜剧”:表现形式是轻松的,但剧作的意图确实严肃的;剧中人大半是普通人,但讽刺的对象则多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剧中还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滑稽、偶然的事件,通过夸大来表现生活的本质;④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所谓“新喜剧”: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而是富人的娱乐场所;新喜剧主要是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表现贵族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它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另外讽刺很生动;⑤米南德:喜剧《恨世者》、残篇《评判》(4)罗马喜剧主要是希腊式的人情喜剧(依据新喜剧改编,并吸收意大利民间喜剧因素)①普劳图斯:《孪生兄弟》、《撒谎者》、《一罐金子》、《俘虏》其喜剧从平民观点讽刺社会风习,特别针对当时淫乱、贪婪、寄生等现象予以针砭。
他嘲笑夫人、贵族,对奴隶表示同情,他所创造的人物完全是罗马社会的人物,它生动刻画了各类人物;②泰伦斯:《婆母》、《佛尔缪》、《兄弟》其喜剧表现出较高的艺术趣味和较多的贵族倾向,标志着罗马喜剧发展的又一个阶段;其喜剧结构周密完整,擅长叙事,语言流畅,刻画人物内心矛盾比较细致;(5)罗马悲剧分神话剧(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和历史剧(取材于罗马历史传说或事件,又称“紫袍剧”)两种,以神话剧较为流行①塞内加:《美狄亚》、《俄狄浦斯王》、《菲德尔》、《特洛伊妇女》其悲剧擅长锋利的对白,其中大段的演说与辩论也显示出其鲜明的特征;2、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1)欧洲中世纪的戏剧①在中世纪教会通知的前400年间,戏剧艺术在整个欧洲都极其衰微,但是在基督教仪式——复活节的庆典中,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戏剧却开始兴起;②欧洲中世纪宗教戏剧源自于基督教的宣教与布道中的礼拜仪式和圣歌咏唱表演,大致有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一些类型,多以《圣经》教义为题材;③大约从13世纪开始,在欧中各地的教堂礼拜中,由圣歌咏唱发展而成的对话音乐开始出现,这种吟唱的形式,甚至成为后来歌剧艺术中宣叙调的源头,而赞美诗的吟唱也铸就了歌剧咏叹调的主要形式;④有情节的故事表演,如《亚当的故事》;⑤奇迹剧先以歌颂生母为主,后来也用于讴歌使徒;⑥到14世纪,一切宗教题材的戏剧都被称为神秘剧;⑦中世纪宗教戏剧的演进体现了一个明显的由神到人的发展如英国的礼拜剧(“行会剧”)3、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1)文艺复兴开创了欧洲戏剧的一个新时代,它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近代戏剧性太的确立。
另一方面,在戏剧精神上则带来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融合;(2)在新的时代浪潮之下,由于科学理性精神的深入人心,西方戏剧从古希腊罗马喜剧的诗、舞综合性的形态样式开始走向分离,演变为对话和对话和动作为主的科白剧,以音乐剧为主的歌剧,以及以舞蹈为主的舞剧的单一形态。
(3)西方戏剧形态上的分流既强化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戏剧文学传统,开拓了戏剧对于人性丰富性的表现;同时,又杂合了更多的戏剧表现的技巧,增进了戏剧舞台本身的表现力。
4、17世纪初的古典主义戏剧(1)古典主义戏剧在艺术观念上把古希腊罗马的悲剧与喜剧奉为最高的典范,向古代艺术需找其社会理想的表现方法,追求艺术形式上的完美;(2)标志着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在欧洲的确立,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提炼了喜剧的表现手段与技巧,而成为西方戏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代表人物:喜剧大师莫里哀(《太太学堂》、《可笑的女才子》、《吝啬鬼《唐璜》)悲剧:拉辛(《昂德马克》、《菲德尔》)、高乃依(《熙德》5、18世纪的启蒙主义戏剧(1)最早产生在英国(2)启蒙主义戏剧在表现手法上,力图打破古典主义戏剧的清规戒律,取消戏剧在体裁、题材方面的严格的悲剧与喜剧的划分,创造出“悲喜剧”等新的戏剧类型;(3)强调戏剧的现实性和批判性,把辛辣的讽刺和严密的说理在戏剧表现中结合起来。
6、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戏剧(1)浪漫主义正是以启蒙运动以来的激进理想主义为技巧,强调人的感情的自发性,推崇人的想象力;(2)要求戏剧突破规则,强调创作自由,张扬个性感情(3)代表人物:雨果(《克伦威尔》、《欧那尼)、维尼、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7、19世纪初以来的现实主义戏剧(1)现实主义提出了所谓的“第四堵墙”的戏剧观念,成为“三一律”之后西方写实戏剧的一个新的教条;(2)现实主义戏剧占据了欧洲19世纪后期的戏剧舞台,不仅使得西方戏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戏剧的一个明显的开端;(3)现实主义也成为西方戏剧传统的一种集大成式的阶段和思潮,随后出现的西方戏剧的各种现代主义思潮流派或多或少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8、欧美现代戏剧二、分别从戏剧的文化形态与媒体形态对戏剧进行分类1、从文化形态分类:①话剧;②歌剧;③舞剧;④音乐剧;⑤戏曲;2、从媒体形态分类:①广场剧;②木偶剧和皮影戏;③舞台剧;④广播剧;⑤影视剧。
三、“戏剧性”问题诸成说简介与分析1、动作说(或称“行动说”):强调演员通过动作塑造舞台形象,使戏剧具有视听的综合性,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时空艺术,认为动作性是戏剧的基本要素。
分析:动作本身是不能建构起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表达一个完整的戏剧情节的。
真正的戏剧性动作始终一个情境和场面中的动作,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动因的,所以说戏剧动作还只是戏剧性的现实起点,动作也只是构成“戏剧性”内涵的一个基本的形式因素。
2、冲突说:这种观念认为“冲突”代表着戏剧的基本特征,戏剧动作的整个过程都是为了表现戏剧冲突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
分析:“意志冲突”被视为戏剧的本质,体现了戏剧的基本内涵,但把“冲突”视为戏剧的本质,就会在无形中忽视戏剧冲突中人的情感的作用,取消了赋予剧中人物行动的丰富的心理动因。
3、激变说:戏剧性表现在戏剧作品主人公意志的激变融合中,达到危机程度的冲突才是戏剧的本质。
分析:是一项并不全面的定义,某种程度上,“激变说”是对于“冲突说”的一种修订和补充。
4、情境说:情境是戏剧作品的基础,情境构成了戏剧艺术的本质,戏剧情境作为戏剧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人的内在生命活动的存在形式,成为联系剧本创作、演员表演和观众接受的重要艺术扭结。
5、观众说:认为戏剧是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手段和工具,注重剧场中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情绪感应,戏剧观演之间的交流和参与、分析:“观演交流”固然是不可替代的,但仅仅从观众角度切入,创作戏剧作品,难免会取消戏剧本身的艺术性,有失偏颇。
6、仪式说:戏剧演出中表现的仪式场面能加强戏剧的戏剧性特征,唤起某种情绪或渲染某种气氛,仪式是戏剧的本质特性。
分析:仪式场面或仪式化手法在戏剧中的功能也只是相当于某种调度和造型,它所体现的依然只是戏剧的某种剧场性和群体性的特征而已。
7、结构说:观点是强调结构先于存在,认为戏剧的结构体现了戏剧性的特征。
分析:纯粹形式主义的观点,忽略了戏剧更多的内在、本质的东西,有其片面性。
四、戏剧艺术对于人物的表现和人性的揭示的大致类型。
1、人物的情节化:剧中表现的人物服从于故事情节的安排;2、人物的个性化:注重在剧中展现独具个性特色的人物形象,这也是艺术典型理论的集中体现;3、人物的心理化: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内向化,以及对于人物深层心理的发掘;4、人物的符号化;5、戏剧人物的世俗化和平民化;五、戏剧动作的特性1、直观性:观众能一眼看明白;2、目的性:心灵的体验构成了戏剧动作的基本动因,受制于人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愿望、要求等,是人精神世界的直观表现;3、流惯性:动作的因果连贯性,一个动作往往由别的动作引发,同时引起下一个动作。
一次动作可划分为上升动作、下落动作、高潮点等。
六、戏剧节奏的原则1、节奏的绵延性:运动着的生命有机体的体现,给予生命体以整体性和持久性。
这种节奏的绵延不仅意味着动的一面,也还有着静的一面,是动与静的结合。
2、节奏的变化性:顿挫、轻重、徐疾等。
戏剧情境的构造、情节的演变、人物性格命运的战士、音响、灯光、舞美等多种艺术因素的协调与配合。
3、节奏的周期性:正是由于周期的长短和开合的不同,才形成了戏剧节奏的不同形态样式戏剧艺术的节奏就是剧中按照空间和时间的次序而构造的有规则的运动变化。
通过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运动变化,节奏不仅能够把动作、冲突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戏剧艺术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生命的韵律感、一种自由明快的情绪的流畅性。
七、李渔对戏剧结构的基本认识李渔特别强调戏剧结构作为一个生命整体的基本构成,他在《闲情偶记》中指出,结构“如造物赋形”,明确提出“结构第一”的观点,而他将结构的“整一性”放在第一位。
首先,李渔在戏剧结构的创造方面强调以“诫讽喻”为前提的“立主脑”,他认为戏剧的功用是“劝使为善,诫使为恶”,戏剧的主旨、主题、意旨一定要积极,伟大的戏剧作品都是“传非文字之传,一念正气使传也。
”李渔认为“主脑”就是“作者立言之本意”,是喜剧的主题意旨,是戏剧结构的根本,戏剧的通篇结构要立足于“主脑”,分清主次,以“一人一事”为“传奇之主脑”。
李渔认识到中国戏曲绝大部分不分主次、不加提炼,剧情构造蔓芜不精,成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其次,在组织人物关系方面,李渔务求“审虚实”,“实则实到底,虚则虚到底”,就是说从观众深谙史实“先入为主”的角度出发,合理设定人物角色,组织人物关系。
再次,在安排戏剧冲突方面,李渔强调“诫荒唐”,要求戏剧动作“本乎人情”,戏剧冲突的发展一定要有其客观的背景,符合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