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中学高一历史会考复习归类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从夏朝、商朝、周朝到秦朝、汉朝、唐朝,中国的古代史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每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代表性人物,以及朝代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文化传播、意识形态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2.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的范围相对于中国古代史更加广泛,包括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古代各大文明的兴衰、文化特点、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等内容。

二、近代史1.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之后,逐步发展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抗日战争等。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内容。

2.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的范围包括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两次大战等。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各大国家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三、现代史1.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的范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参与国际事务等内容。

2.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范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大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事务等内容。

历史知识的总结离不开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文化家等。

这些人物的事迹不仅仅是文字记载,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因此,在备考历史知识时,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和史实,更需要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影响。

除了个别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外,在备考历史知识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历史的整体脉络和发展规律。

2024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历史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历史与人生。

下面分别对这几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1.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西夏,元明清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要熟悉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兴衰原因、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等。

2.中国近现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特别是要掌握这些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二、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1.世界古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

特别是要了解这些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2.世界近现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英法美等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特别是要掌握这些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历史的概念和方法1.历史的概念包括历史的定义、历史的特征、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等。

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理解,了解历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2.历史的方法包括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史料的搜集和研究、史籍的阅读和分析、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评价等。

要掌握这些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

四、历史与人生1.历史与人生的关系包括历史与人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变革、历史与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要理解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思考历史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历史与人生的启示包括历史的教训、历史的警示、历史的启迪等方面的内容。

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学会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历史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历史与人生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正确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新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时期的历史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奠定了我们对于国家、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

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会考,更是为了加深我们对历史人文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所学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古代文明与早期国家在高一的历史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古代文明的发展。

我们了解了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过程,认识了古代埃及、古代雅典和罗马帝国这样的早期国家。

我们了解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结构。

第二部分:大规模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从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封建王朝的兴衰历程。

我们学习了这些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艺术。

也理解了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三部分:世界历史的联系与互动在学习了中国历史之后,我们开始了解世界历史的联系与互动。

我们研究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建立、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这种交流如何影响着社会发展。

第四部分:现代历史与世界变革在高一的历史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现代历史与世界变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冷战时期以及二战与现代中国的建立。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部分:历史知识的应用与启示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应用到当下和未来。

历史知识可以启迪我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为我们将来的选择提供经验和参考。

综上所述,高一的历史学习让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了不同文明和国家的兴衰与联系。

这些历史知识将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问题,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1.中国古代历史-夏商周时期:包括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以及周朝的建立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包括春秋时期的国家分裂和战国时期的相互争霸、典籍的创作等。

-秦汉时期:包括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汉朝的兴起、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和东晋的政治制度、南北朝的分裂,以及佛教的发展等。

2.中国近代史-清朝末年: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戊戌变法等。

-辛亥革命:包括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制度变革,以及五四运动的爆发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的胜利等。

3.世界史知识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包括古希腊的城邦制度、罗马帝国的兴衰,以及它们对现代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等。

-中世纪欧洲:包括封建制度、天主教会的影响、十字军东征等。

-近代欧洲历史:包括工业革命的兴起、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统治,以及列宁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冷战的爆发等。

4.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点-中国古代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等经典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古代医学以及农业技术等。

-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包括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儒家哲学、道家思想等。

5.世界历史文化知识点-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传播,以及埃及的金字塔、毛伊塔文化等。

-西方文明:包括希腊的民主政体、罗马的法律制度,以及文艺复兴、宗教等。

以上仅为高中历史会考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点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同时,备考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积累一些历史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应试技巧。

会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观和历史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一历史课程不仅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历史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起点。

本文将对高一历史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灿烂的古文明:包括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长江流域的夏、商、周文明以及其他同期的中原诸侯国。

2.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以及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3. 汉朝的兴衰:包括初汉、王莽新朝和东汉三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变化。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三国时期的魏、蜀、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5. 唐朝的开创性和繁荣:包括唐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大唐盛世的兴盛和衰落。

二、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明朝的政治和社会:明成祖朱棣的政治措施,明朝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以及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

2. 清朝的政治和社会:包括清朝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清朝对外关系的变化。

3. 清末民主革命:包括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4.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共合作与分裂等事件。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包括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其他重要事件。

三、现代史知识点总结1. 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胜利: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抗日前线,以及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初建政治、经济、军事体制,以及对外关系的发展。

3.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目标,以及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的表现和影响力。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高一历史会考总复习知识梳理(上下册)

高一历史会考总复习知识梳理(上下册)

中国史(上册)会考复习第一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已进入社会,而中国仍处在阶段.2.1840年, 国发起对中国战争,最早打开中国的大门. 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开始了革命时期。

3.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国率先完成,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夺取更多的和,发动了战争。

直接原因:。

4.18世纪中期,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居首位,中国处于地位。

5.英国向华走私鸦片的主要目的:。

6. 、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为了,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林在两江总督的大力支持下,采取的措施包括:、、等。

7.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两国的鸦片,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而广州附近斗争,则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的精神。

8. 年,英军封锁珠江口,挑起了战争,年,扩大侵略了战争,侵占了广东的,年,清朝战败,战争结束。

9.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A. B.C. D.10.中国鸦片战争前,政治上: ,经济上: ,主要矛盾是 .而鸦片战争后,政治上: 、、、以及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卷入,逐渐解体,主要矛盾:、(最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反对,反对。

(双重)11.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思想领域掀起一股的新思潮,其代表人物有:、。

魏源受林则徐的委托,根据等资料编写,阐述了作者的思想,是当时介绍西方最详实的专著。

12.1856年,、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进程其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不满足既得利益,进一步,扩大。

直接原因是1856年发生的(英)、(法)。

13.英国派,法国派,于1857年组成,12月,攻占,成立了以为首的,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以进攻北京相威胁,清政府分别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4.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逃往避暑山庄,并任命其弟任议和大臣,其后,北京失守,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遭洗劫并焚毁。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形成定居社会。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周朝:分封制的实行,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3. 秦汉-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郡县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 两晋南北朝:北方民族大迁徙,南北朝对峙。

5.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诗繁荣。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

二、近现代历史1. 宋元明清- 宋朝:商业经济发达,科技文化进步。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行省制度。

- 明朝:洪武年间,加强中央集权,永乐大典编纂。

- 清朝:康乾盛世,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

2. 近代史-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科技。

- 戊戌变法:光绪年间的维新变法。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 现代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 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解放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4. 当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代至1970年代,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

- 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转型,对外开放。

- 现代化建设:21世纪初至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23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23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23 1.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时期:
- 原始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 古代文明的发展,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2. 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
-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组成及其运行方式;
- 东亚封建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3. 近代社会与资本主义制度:
-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意义。

4. 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成功。

5. 二战和国际关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和结果;
-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
- 联合国的成立和作用。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建党历程;
-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7. 世界的发展与合作:
-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经济体;
-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影响;
- 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意义。

8. 历史人物与文化传承:
-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 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以上是2023年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重点内容,将有助于对历史的理解和推理能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归类整理(1)——“标志”类必修一班级姓名1、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4、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5、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6、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是。

7、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

8、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是。

9、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10、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1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必修二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2、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4、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的是。

5、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是。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是。

8、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9、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建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的是必修三1、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4、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5、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归类整理(2)——“第一”“之最”类必修一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3、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

4、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6、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7、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的是。

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10、“一国两制”构想首次得到成功运用是在解决问题上。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年会见代表团时。

1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13、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4、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1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16、美国首任总统是。

17、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是18、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必修二1、176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的是。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国,并首先从业开始。

3、第一座中心发电厂是1882年建立的。

4、欧洲统一货币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是。

5、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

6、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在举行。

必修三1、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的是。

2、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分别是和,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3、是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的。

4、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是,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

5、“书圣”是指,“诗圣”是指。

6、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

7、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的是“”。

8、1958年中国第一座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

1970年用自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送入预定轨道。

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随后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升空。

9、1988年9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0、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11、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的是。

12、年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3、拜伦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长诗。

14、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的是。

15、贝多芬最辉煌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他写的。

16、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音乐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杰作”是贝多芬的。

17、列夫·托尔斯泰艺术上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18、俄国民族乐派成就最大的音乐家是,其代表作是《》。

19、后期印象主义绘画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

20、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其代表作有著名诗集《》和长篇小说《》2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1918年发表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2、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兄弟在巴黎反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

23、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电视”这一名称的是。

24、1954年,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25、摇滚乐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偶像是“猫王”(美国)。

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是一首传唱全球的摇滚乐歌曲。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归类整理(3)——“文献”类必修一1、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1935年中共发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宣布要抵抗暴力。

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等重要文件。

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5、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6、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叶剑英发表《》的谈话,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中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7、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

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草并通过了《》。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

8、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9、1954年日内瓦会议最终达成《》。

1955年万隆会议最终通过了《》。

10、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

11、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12、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2001、6,“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签署《》。

13、《》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1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

15、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6、1917年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7、1949年,美国等12国签定《》,建立北约;1955年,苏联与东欧7国缔结《》,建立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18、1993年,《》得到成员国的批准并生效,欧洲联盟成立。

必修二1、罗斯福新政在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方面主要通过《》;在恢复工农业生产方面主要通过《》和《》;在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方面主要通过《》;在保护劳工权利方面主要通过《》和《》;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主要通过《》。

2、1994年1月1日,《》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必修三1、孔子言论被编撰成《》一书。

老子的思想通过《》一书流传下来,庄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书中。

2、东晋葛洪的《》中已经提到“火药”。

3、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分为《》《》《》三部分。

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4、屈原“楚辞”的代表作是《》,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

5、杜甫笼罩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诗风的是“”、“”系列诗篇。

6、明清四大长篇小说是指《》《》《》《》。

7、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

8、1898年康有为出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9、1898年严复翻译的《》出版,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1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11、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12、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了他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

11月又发表了《》和《》两篇文章。

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3、同盟会机关报是《》。

14、毛泽东在《》、《》、《》等重要文章中,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说明。

15、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作了题为《》的讲话。

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6、薄伽丘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

莎士比亚的代表著作有《》等。

17、卢梭在《》、《》等著作中阐述了其博大精深的民主思想。

18、1687年牛顿出版《》,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以及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19、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1916年完成《》,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20、1859年达尔文出版《》,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1、1863年赫胥黎发表《》,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

22、雨果及其代表作有《》、《》。

23、贝多芬的代表作有《》、《》、《》、《》。

24、司汤达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司汤达成为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25、巴尔扎克将其作品合成了《》,含90多部小说,包括《》、《》、《》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