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五中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4.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840—1842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6.近代,使北京沦陷的事件: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略需求。

②防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水准”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1787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北京历史会考总复习打印版

北京历史会考总复习打印版

2014历史会考总复习打印版1、(10夏)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2、(11春13夏)“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3、(09夏12春)西周初年为了实行有效统治,实行分封制,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是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4、(13春)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受封的主体是A.同姓亲族B.异姓功臣C.殷商后裔D.先代贵族5、(10春)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A 西周 B秦朝 C西汉 D隋朝6、(12夏)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A建立军队 B封邦建国 C制定周礼 D营建都城7、(09春)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这一制度称为A分封制 B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禅让制8、(11夏).西周实行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9、西周受封诸侯对天子承担的义务有①镇守疆土②勤于王事③缴纳贡赋④朝觐述职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10.(11春)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11、(10春)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中央集权制 D世袭制12、(09春10夏12夏)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始皇13、(09夏)“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里的朕指的是 A夏启 B 刘邦 C 嬴政 D李世民14、(11夏)秦代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尚书15、(12春)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朝B.隋朝C.宋朝D.元朝16、(13春).秦朝时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御史大夫B.太尉C.丞相D.刺史17、(12夏)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中央任命18.(10春10夏12春13夏)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融合19、(11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王国势力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分封同姓诸侯 B 颁布“推恩令”C设置三省六部 D增设内阁20.(09春09夏10夏12夏13春13夏)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1、(10夏12春13夏)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目的是A 提高办事效率B 削弱贵族势力C 加强专制皇权D 完善中央机构22.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徐丽君2007.5▲为理解层次内容,★为运用层次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主要农具是磨制石器和骨器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主要农作物是粟,主要农具是磨制石器3.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人文初祖:黄帝、“禅让”)第二单元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图),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西周。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图)。

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奖励耕战;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推行县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像)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对初中历史知识点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一)史前时期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约 170万年前。

2、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二)夏商周时期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2、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四)秦汉时期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2、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在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六)隋唐时期1、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七)宋元时期1、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辽、西夏并立。

2、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忽必烈建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八)明清时期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2、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如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叛乱等。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大全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大全
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 (4)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2、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的胜利,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更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巩固。 1.1.5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B 1.建立: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3.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4..影响 (1)直接:秦朝通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2)深远: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 2000 多年的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1.1.6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C 1.目的: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
战争经过: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进而攻陷北京。于 1901 年 9 月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影响: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1.2.2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A 1.虎门硝烟的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主要史实:义和团向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发起猛烈进攻。 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1.2.3 侵华日军的罪行 A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2015年北京历史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册(距今约170万年前1—公元1784年2)1.元谋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2.群居的北京人生活在七十万年前到二十万年前,他们会打制石器,掌握了控制和使用火的技术。

3.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氏族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会磨制石器、种植水稻。

4.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他们使用磨制的石器,种植粟等作物。

5.公元前2070年,禹即位,国号夏,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国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6.春秋时期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经典《道经》又称《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名言。

7.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以“仁”为思想核心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有教无类”。

他的学生们根据他的言行整理的《论语》是他的学说经典。

8.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都城为咸阳。

9.嬴政自称“始皇帝”,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

他同时下令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郡县制度。

10.秦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后来隶书又被广泛传播。

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1元谋人的主要生存年代2《红楼梦》的成书时间11.西汉初年,张骞为了与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应募而出使西域,此后,汉朝的丝和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西亚、欧洲。

12.西域的物产及文化传入汉朝,汉朝的技术传到西域。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表明了汉朝与外国交流的态度是合作共赢、共荣共建。

1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繁荣起来。

14.东汉出现了使朝政日益腐败,国势逐渐衰落的外戚、宦官交替擅权的局面。

15.在208年的曹操试图消灭南方势力而发动的赤壁之战后,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己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

北京历史会考知识点北京初中数学知识点

北京历史会考知识点北京初中数学知识点

北京历史会考知识点北京初中数学知识点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那么会考历史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北京历史会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历史会考知识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代表: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短暂春天:民国初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著名的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曲折发展:从1927~1936年(南京政府建立到抗战爆发前的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民族工业的萎缩: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此外,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奋力拼搏,但历史证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历史会考总复习(七年级上下册)

历史会考总复习(七年级上下册)

12.成语“纸上谈兵”与下列战争有关: 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13. 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白渠B.六辅渠C.都江堰D.黄河 14. 战国时期变法比较彻底的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 晋文公改革D.李悝改革 15.我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是在: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 16.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17.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功劳:(1)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发展;(2)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称皇帝,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巩固统一的国家。(3)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派兵统一东南、岭南地区,修灵渠;使边疆得到安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3、明朝中后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韩世忠 D、戚继光 24、清朝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A、驻藏大臣B、乌里雅苏台将军 C、伊犁将军D、台湾省 2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圣——颜真卿 B、医圣——张仲景 C、诗圣——杜甫 D、画圣——吴道子 26、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天津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 功劳:(1)政治上,解决汉初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2)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3)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反击匈奴,巩固边疆。 过失:连连征战,耗费国力,晚年颁“轮台罪已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