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振动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工贸企业振动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工贸企业振动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工贸企业振动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振动机是工贸企业常用的重要设备,但如果不正确操作和维护,会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振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并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3. 确保振动机周围没有杂物和人员,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

4. 检查振动机的电气设备和连接线路是否正常,电源是否接地良好。

三、操作过程的安全措施1. 振动机的操作必须由专人负责,严禁未经许可的人员操作。

2. 在操作振动机前,必须先设定好振动机的工作参数,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并随时注意观察振动机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4. 在操作振动机时,严禁将手、脚或其他物体伸入振动机内部,以免发生夹伤或撞伤事故。

5. 振动机的定期保养和维修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进行,严禁擅自拆卸和更换零部件。

6. 操作人员在操作振动机时,严禁穿着大裤腿、长袖衣物或长发等容易被振动机夹住的物品。

7. 当振动机发生异常情况时,如发生异响、震动过大或电源异常等,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报修或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操作后的安全措施1. 在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停机,关闭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2. 振动机的周围必须保持整洁,杂物必须及时清理,以免造成堆积和引发安全事故。

3. 操作人员必须将操作记录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和记录,以备查阅和分析。

4. 严禁在振动机停机和运行状态下进行翻修,必须确保设备完全停机并断开电源。

5. 振动机的检修和维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必要时应进行设备的大修或更换关键零部件。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当振动机发生故障、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和维修人员。

振动盘作业指导书

振动盘作业指导书

振动盘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振动盘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线以及其他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关于振动盘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指导,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和维护振动盘。

二、振动盘的基本原理振动盘通过振动力将物料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

它通常由电动机、起振器、振动弹簧和传输装置等部件组成。

电动机通过传输装置将振动力传递给振动弹簧,弹簧再将振动力传递给工作平台,从而实现物料的传送。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振动盘之前,应先确保以下几点:- 检查振动盘及其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电源开关是否关闭。

2. 启动振动盘按照以下步骤启动振动盘:- 通过控制台或面板上的开关将电源打开。

- 打开振动盘主电源开关。

- 调整振动盘的振动强度和振动频率,以适应所需的物料传送效果。

3. 物料加载根据振动盘的设计和工作目的,将物料适量地添加到振动盘的进料端。

注意不要过量加载物料,以免影响振动盘的正常工作。

4. 监控和调整在振动盘开启后,及时观察振动盘的工作状态,通过调整振动力的强度和频率,使物料在振动盘上保持平衡和稳定的传送。

5. 关闭振动盘当振动盘的工作完成后,按照以下步骤关闭振动盘:- 渐渐地减小振动盘的振动力,使物料停止传送。

- 关闭振动盘主电源开关。

- 关闭振动盘电源开关。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振动盘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 在操作振动盘时,不得将手或其他身体部位伸入设备内部,以免造成伤害。

3. 在对振动盘进行维护和检修前,务必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电源突然恢复导致意外发生。

4. 定期检查振动盘的工作状态和设备固定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修。

五、保养与维护振动盘的保养与维护对于其长期稳定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养与维护建议:1. 定期清洁振动盘的外部表面和工作平台,以保持设备的整洁和正常工作。

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安全准备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鞋、耳塞(或耳罩)、安全手套等。

2. 操作人员需熟悉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二、设备检查1. 在使用前,必须对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检查电线、插头是否正常,以及电源的连接是否牢固。

3. 检查设备的控制按钮、开关、安全装置等是否正常,如发现故障或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

三、工作环境1. 在使用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之前,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危险物品和障碍物。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保持通畅的安全通道。

四、操作步骤1. 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的使用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

2. 在操作前,务必确保设备的固定牢固,并确保供电线路的安全。

3. 启动设备前,操作人员应站稳并保持正确的姿势。

4. 启动震动器前,确认周围没有人员靠近,并确保无异物会断电线路。

5. 根据施工需要,调节震动器的频率和振幅,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6. 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警觉,随时观察设备和施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处理问题。

五、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设备用于非施工工作。

2. 震动器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用手触摸设备的振动部分。

3. 振动部分禁止直接接触水、泥浆或其他液体。

4. 禁止携带电线操作设备,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5. 震动器的维护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切断电源,并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

2. 在紧急情况下,如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并拨打紧急电话寻求帮助。

七、操作结束1. 在使用完混凝土附着式、平板式震动器后,应将设备归位并切断电源。

2.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清洁设备外表面,并妥善存放。

振动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振动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3.参数设定及说明:
4.3.1在DVC-4系统里,选择(SWEEP SETUP)扫频模式参数设定:
a.LOWER LIMIT:设定扫频最底频率限制;
b.UPPER LIMIT:设定扫频最高频率限制;
c.SWEEP TYPE: 扫频方式(线性/对数/Mil-167)一般选用线性;
d.SWEEP RATE: 设定扫频速率,包含(速率和时间);
1、目的:
1.1.为了延长振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正规操作,特指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2.1.工厂内有需要做振动实验的产品。
3、职责:
3.1.实验员负责对振动机的日常保养,维护和使用。
4、操作内容
4.1.开机程序:
4.1.1 先将电源开关打到“ON”状态;
4.1.2在SPA-10 “System Control Module”箱的“POWER”下面轻按一次“ON”键,此时“STATUS”画面下的LINE、COOLING、OPERA灯点亮,抽风机进行工作。
4.2.2将“GAIN”钮旋转到最小值后点击显示屏左下角的开始程序,再点击关闭系统进行关闭主机。
4.2.3在SPA-10“SYSTEM CONTROL MODULE”箱的“POWER”的下面轻按“OFF”键,此时“STATUS”
下面的“OPERA”灯将熄灭。
4.2.4 待抽风机抽7~10分钟后,再将电源开关打到“OFF”状态即可。
b.MODIFY PROFILE:修改设定曲线条件(如:加速度/频率等参数);
c.ABORT LI标题;
e.AUTO PRINT: 自动列印;
4.3.2本机是科明公司制造的,型号为K-150-B,具体参数如下:
a.频率范围:(垂直台:5~4000HZ,水平台:5~1000HZ);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作业指导书二零一四年七月一、目的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

做好项目的安全建设工作,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工程安全生产无死亡的目标。

二、范围适用于从事现场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三、职责1、由主管领导和各部部长组成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检测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2、检查部质量监督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3、企业管理部负责本机构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及验证;4、企业管理部负责消防器材和防盗设备的配备、更新和查验。

四、工作程序1、安全教育检查部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常识,建立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现场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建立现场“安全交底制度”,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及培训。

新入场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1.1、公司教育有:①、一般教育(建筑工程的特点、安全要求和企业、项目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教育);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③、安全知识教育;④、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育;1.2、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⑤、无操作证人员,严禁使用机电设备(不含手持电动工具)。

1。

3、各操作岗位安全教育:岗位教育包括经理(项目经理)教育、技术管理负责人员教育、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安全员教育、劳务队管理人员教育、其他人员的教育。

1。

3.1、项目经理教育包括: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教育。

②、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定、制度和要求的教育。

模拟运输振动作业指导书

模拟运输振动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振动造成碰撞挤压,验证产品保护效果。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出货成箱包装的产品和单机产品。
三、试验步骤:
1.将测试产品摆放振动台中心位置,用扳手扭松开定位栏上的螺母,再用双手平行拍打移动,将测试产品夹住,扭紧螺母。
2.接通电源,将控制台POWER开关打开;启动马达按调节计时器(00M00分钟)(00M00/小时)例:00M05工作时间是5分钟(自动停机)、00(0.1H)10工作时间是1小时(自动停机)
06(0.1S)00工作时间是60秒(自动停机)
3.调节器从左往右加速(注:最低速度不低于100转,最高速度不超过300转)
4.测试完毕按STOP键(红色灯亮)马达断电;POWER开关关闭(左边关,右边开)。
四、技术规格:
1.最大试验负载(Kg):70Kg
2.频率范围:100-300rpm
3.振幅范围:25.4 mm
六、安全须知
1时,切勿用手触摸振动架,以免弄伤手。
3、保持台面无杂物,以免弄坏仪器或伤到人。
11.标准:欧洲运输模拟规范。
五、注意事项:
1.本试验机仅适用于单相220V交流电源。
2.试验机四周切勿放置易燃之物体,以免发生火灾,试验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否则有触电危险,电源进线应该有同容量以上具有漏电保护的空气开关和接触器,以便紧急时立即切断电源。
3.机器运行时,切勿用手触摸,以免碰伤;如需要搬移机器时,必须在切断电源后,冷却5分钟再操作。
4.振动方式:回转Gyration
5.模拟车速:25-40KM/h
6.工作台面尺寸L×W(CM:150×100)
7.电压:(V/Hz:□AC 1∮220/50Hz)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一、噪声控制:1.背景介绍:生产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噪声控制成为了生产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问题定义:生产环境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运转、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物料的运输等方面。

这些噪声超过了安全标准值,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解决方法:a.采用隔音材料:在机器设备和工作区域周围安装隔音材料,有效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b.调整设备运转方式:优化机器设备的运转方式,减少摩擦和碰撞产生的噪音,同时优化设备的使用时长,减少长时间运转产生的噪音。

c.优化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培训工作人员使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减少误操作带来的噪音,同时提供工作人员适当的防护装备,减少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d.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噪音。

4.相关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生产环境中的噪声需要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相关法规和标准将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噪声控制指导和限制要求。

二、振动控制:1.背景介绍: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振动对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振动控制成为了生产环境中的重要任务。

2.问题定义: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的运转、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物料的运输等方面。

这些振动超过了安全标准范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解决方法:a.安装减振器:在设备的安装位置上安装减振器,减少振动对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b.调整设备的运转方式:优化设备的运转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振动产生。

c.培训工作人员的正确操作方法:提供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减少误操作带来的振动。

d.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振动。

4.相关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生产环境中的振动需要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环保设备与技术服务作业指导书

环保设备与技术服务作业指导书

环保设备与技术服务作业指导书第1章环保设备与技术概述 (3)1.1 环保设备分类与原理 (3)1.1.1 大气污染治理设备 (4)1.1.2 水污染治理设备 (4)1.1.3 固体废物处理设备 (4)1.1.4 噪声与振动治理设备 (4)1.1.5 监测与检测设备 (4)1.2 环保技术服务内容与要求 (4)1.2.1 技术咨询 (4)1.2.2 技术研发与改进 (4)1.2.3 工程设计 (4)1.2.4 设备安装与调试 (5)1.2.5 运营管理 (5)1.2.6 培训与指导 (5)1.2.7 后续服务 (5)第2章环境监测设备与技术 (5)2.1 大气污染物监测设备 (5)2.1.1 颗粒物监测设备 (5)2.1.2 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 (5)2.1.3 在线监测系统 (5)2.2 水质监测设备 (5)2.2.1 水质参数监测设备 (6)2.2.2 水质自动监测站 (6)2.2.3 应急监测设备 (6)2.3 土壤污染监测设备 (6)2.3.1 土壤采样设备 (6)2.3.2 土壤污染物检测设备 (6)2.3.3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6)第3章空气净化设备与技术 (6)3.1 袋式除尘器 (6)3.1.1 设备概述 (6)3.1.2 技术特点 (7)3.1.3 应用领域 (7)3.2 电除尘器 (7)3.2.1 设备概述 (7)3.2.2 技术特点 (7)3.2.3 应用领域 (7)3.3 湿式除尘器 (7)3.3.1 设备概述 (7)3.3.2 技术特点 (7)3.3.3 应用领域 (7)第4章水处理设备与技术 (8)4.1 沉淀池与澄清池 (8)4.1.1 沉淀池 (8)4.1.2 澄清池 (8)4.2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 (8)4.2.1 活性污泥法 (8)4.2.2 生物膜法 (8)4.3 膜分离技术 (9)第5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设备 (9)5.1 压缩与破碎设备 (9)5.1.1 设备概述 (9)5.1.2 常用设备 (9)5.1.3 设备选型与操作要点 (9)5.2 焚烧与热解设备 (9)5.2.1 设备概述 (9)5.2.2 常用设备 (10)5.2.3 设备选型与操作要点 (10)5.3 固废资源化利用设备 (10)5.3.1 设备概述 (10)5.3.2 常用设备 (10)5.3.3 设备选型与操作要点 (10)第6章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与技术 (10)6.1 吸声材料与结构 (10)6.1.1 吸声材料 (10)6.1.2 吸声结构 (11)6.2 隔声与消声设备 (11)6.2.1 隔声设备 (11)6.2.2 消声设备 (11)6.3 振动控制技术 (11)6.3.1 隔振技术 (11)6.3.2 减振技术 (12)6.3.3 振动监测与评估 (12)第7章环保设备选型与配置 (12)7.1 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 (12)7.1.1 选型原则 (12)7.1.2 选型方法 (12)7.2 设备配置与优化 (13)7.2.1 设备配置 (13)7.2.2 设备优化 (13)7.3 设备功能评估 (13)7.3.1 评估指标 (13)7.3.2 评估方法 (13)第8章环保设备安装与调试 (14)8.1 设备安装流程与要求 (14)8.1.1 安装前期准备 (14)8.1.2 设备基础施工 (14)8.1.3 设备安装 (14)8.1.4 管线连接 (14)8.2 设备调试与试运行 (14)8.2.1 调试准备 (14)8.2.2 设备调试 (15)8.2.3 设备试运行 (15)8.3 设备验收与交付 (15)8.3.1 验收准备 (15)8.3.2 设备验收 (15)8.3.3 设备交付 (15)第9章环保技术服务与运营管理 (15)9.1 技术服务内容与方式 (15)9.1.1 技术服务内容 (15)9.1.2 技术服务方式 (15)9.2 运营管理策略与实施 (16)9.2.1 运营管理策略 (16)9.2.2 运营管理实施 (16)9.3 设备维护与检修 (16)9.3.1 设备维护 (16)9.3.2 设备检修 (16)第10章环保法规与标准 (16)10.1 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16)10.1.1 概述 (17)10.1.2 法律层面 (17)10.1.3 行政法规层面 (17)10.1.4 部门规章层面 (17)10.1.5 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7)10.2 环保设备相关标准与规范 (17)10.2.1 国家标准 (17)10.2.2 行业标准 (17)10.2.3 地方标准 (17)10.2.4 企业标准 (17)10.3 环保政策对环保设备的影响与启示 (17)10.3.1 政策对环保设备的影响 (17)10.3.2 政策对环保设备的启示 (17)第1章环保设备与技术概述1.1 环保设备分类与原理环保设备是指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一系列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环境振动监测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10071-199-88
1.0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
ⅰ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总体水平监测、环境背景振动调查、环境振动无人的时间与空间规律监测等;
ⅱ 项目竣工验收“三同时”振动监测; ⅲ 工厂企事业振动扰民监测;
ⅳ 建立工厂企事业振动监测档案;
ⅴ 各类振动委托监测等。

2.0名词术语
2.1 振动加速度级VAL
加速度与基准加速度之比的以10未底的对数乘以20,记为VAL.单位为分贝,dB.
按定义此量为:V AL = 20lg 0
a a (dB) 式中: a — 振动加速度有效值, m/s 2; a 0; —基准加速度,a 0 = 10-6m/s 2
2.2 振动级VLz
按ISO2631/1—1985规定的全身振动Z 不同频率计权因子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速度级,简称振级,记为VL.单位为分贝。

2.3 Z 振动VLz
按ISO2631/1—1985规定的全身振动Z计权因子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速度级,记为VLz.单位为分贝,gB.
2.4累计百分Z振级VLzn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T内,有N%时间的Z振级超过某一个VLz值,这个VLz 值叫做累计百分Z振级,记为VLzn.单位为分贝,gB.
2.5稳态振动
观测时间内振级变化不大的环境振动。

2.6冲击振动
具有突发性振级变化的环境振动。

2.7 无规振动
未来任何时刻不能预先确定振级的环境振动。

3.0技术依据 1
GB10071-19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噪声测量方法》
4.0 操作步骤
4.1测量仪器准备
4.1.1测量仪器性能必须符合ISO/D8041-1984有关条款的规定。

4.1.2测量系统每年至少送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计量一次。

4.1.3拾振器盒监测仪器的携带盒安放应避免较大冲击,同时做好放水、防潮等仪器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4.2 现场测量
4.2.1 测量位置
测点置于各类区域建筑物室外0.5m以内的振动敏感处。

必要时测量点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

测量交通振动,必要时应记录车流量。

4.3 拾振器的安装
4.3.1 确保拾振器平稳地安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避免置于如地毯、草地、沙地或雪地等松软的地面上。

4.3.2 拾振器的灵敏度主轴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

4.4 测量条件
4.4.1 测量时振源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4.2 测量应避免足以影响环境振动测量值的其他环境因素,如剧烈的温度梯度
变化、强电磁场、强风、地震或其他非振动污染引起的干扰。

4.5 定点测量方法
4.5.1 测点选择
在标准规定的城市建成区内,优化选取一个或多个能代表某一个区域或整个城市建成区环境振动平均水平的测点,进行长期振动定点监测。

4.5.2 测量方法
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测量每小时的VLz10值。

4.5.3 振动污染时间分布
将每一小时测得的VLz10值按时间排列,得到24小时的时间变化图形,用于表示某一区域或城市环境振动的时间分布规律。

5.0测量报告
5.1 原始记录
按有关规定将原始记录上的数据打印成监测报告。

振动监测报告应包括:被监测单位名称、地点;监测日期;功能区类别;振动源的类别;监测点位;监测数据;仪器名称、型号。

器号;监测技术依据;监测人员盒审核。

主管人员等。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