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肾损伤的生化诊断解读
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肾损伤早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按照 随机 数字 法将 其 分为 健康 对 照组 、 假
手术 组 、 脓毒 症 组 , 每组 2 0只 , 观察 时间点为术后 3 , 1 . 3 动 物模 型 制备 ①健 康 对照 组不 做处 理 ; ② 脓 毒
两两 比较 采用 q检 验 , 以 P< 0 . 0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腹后 将盲 肠 移 出腹腔 , 分离 肠 系膜 , 将盲 肠 内容 物推 至 盲肠 远端 , 结 扎盲 肠 根部 , 用 9号 注射针 头 分别 刺孑 L 穿 通盲 肠 2次 , 挤 出少 许 内容 物后 将 盲肠 复 位 , 缝合 ; ③
. . 潍坊 医学院学报
2 0 1 5年
第3 7卷
第 3期
221
1 材 料和 方 法
1 . 4 标 本采 集
各 时间点 大 鼠采用 乙醚 吸人麻 醉 , 内
眦取 血 0 . 5 m l 。所有 血液 标本 均置 于 常温下 静置 1 0~
1 . 1 试 验 动物6 0只健 康雄 性 D大 鼠 , 由 山东鲁 抗
2 0 m i n , 3 0 0 0 r / ai r n离 心 2 0 a r i n , 分 离 血 清置 于 一8 0 ℃ 保 存, 统一送 检 。 1 . 5 肾功 能指标检 测 全 自动 生化分 析仪 检测 U R E —
实 验动 物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动 物合 格证 号 S C X K( 鲁) 2 0 1 3 - 0 0 0 1 , 体重 2 0 0—2 5 0 g , 清 洁 级 。适 应 性 饲 养 1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正常人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极少。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肾小球损伤,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早期病变。
尿微白蛋白肌酐比(A/C)参考值:0-20mg/l是尿微量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测定,常用于反映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
尿转铁蛋白(TRF)参考值:0--0.5g/l转铁蛋白为血清中结合并转运铁的β球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早期肾损伤时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硫酸肝素糖蛋白(带负电)含量减少,使血液中带负电荷的分子蛋白TRF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尿中TRF浓度增高。
相比于尿微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屏障的受损程度。
尿免疫球蛋白G(UIgG)参考值:0--8mg/dl正常尿液不会出现,当肾小球疾病时,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尿内才出现,临床上主要用于协助蛋白尿的分类及选择性评估。
0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β2-微球蛋白(β2-MG)参考值:0--0.1mg/l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表面,尤其富含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其通过肾小球后会在近曲小管几近全部被重吸收,故尿中生理浓度很低。
因β2-MG在酸性尿中极易分解破坏,故尿收集后应及时测定。
尿β2-MG增多较灵敏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如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药物或毒物所致早期肾小管损伤,以及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
α1微球蛋白(α1-MG)参考值:0--12mg/l在肝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
是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特异、灵敏指标。
α1-MG生理性增高:α1微球蛋白浓度随年龄增加有增高趋势。
成年男性高于女性,运动后可增加。
病理性增高:α1微球蛋白浓度升高见于糖尿病、药物或化学因子、感染等原因诱发的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也可见于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α1微球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实质性病变所致生成减少,如重症肝炎、肝坏死等。
与β2-MG比较,α1-MG不受恶性肿瘤影响,酸性尿中不会出现假阴性,故更可靠。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参考值:0.04--0.18mg/l在肝细胞内合成,与视黄醇结合后进入血液,由肾小球滤出,大部分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

关键 词 : 清胱抑 素 一C; 血 肾功 ; 实验 室诊 断
d i 1. 9 9 ji n 10 5 7 . 0 2 0 . 1 o : 0 3 6 /.s . 0 4— 7 5 2 1 . 8 0 6 s
尿 , 在 硬 外 麻 下 膀 胱 尿 道 镜 直 视 下 明 确 诊 断。 或 () 2 术后 迟发 性 排 尿 困难 , 为尿 道 狭 窄 或 膀 胱 颈 多
肾小球 滤过 率损 伤到一 定 程度 (> 0 ) , 会 出 5% 时 才 现改 变 。由于 肾脏疾 病 的 隐 匿性 , 往发 现 既 是 晚 往
位 。尿道 狭 窄 多 与 术 前 、 后 长 时 间 留置 导 尿 管 , 术
导尿管 过 粗 或 合 并 感 染 , 后 宜 定 期 行 尿 道 扩 张 术 术 。如无效 , 设 备 条 件 许 可 下 , 尿 道镜 下行 膀 在 在 胱颈冷 刀切 开 术 , 基 层 医 院条 件 所 限 , 行 开 放 在 可 手术 治疗 , 膀胱 在 1 处切 开 膀胱 颈 纤维 处理 .
性好 。 因此 , 必要 在确 诊 糖尿 病 病 人 中定期 检 测 有 C C浓度 , Y 以观察 糖 尿 病 引起 的微 血 管病 变 。( ) 6 本文在 3 0例 糖尿 病 患 者 中 , 1 有 0例 C C异 常 , Y 伴 有尿微 量 白蛋 白出现 , B N、 R 而 U C E大 多正 常 , 现 体 早 期 肾损 害 。( ) 微 量 白蛋 白对 高 血 压 、 尿 病 7尿 糖 等患者 早期 肾脏 损害 的诊 断意 义 已有 大 量报 道 , 通 过联合 检测 发现 相关性 好 。 以上检 测资 料表 明 : Y C C对 肾脏早 期 损伤 有 比 B N、 r 高的敏 感性 和特 异 性 , U Ce更 对评 价 肾小 球 滤 过率有 非 常重 要 的价 值 , 检测 方法 简便 、 捷 、 且 快 技 术 成熟 、 扰 因素少 , 健 康体 检 、 病诊 断 、 效 干 是 疾 疗 观察 的非 常 理 想 的 临 床 检 测 指标 。且 对 上 述 疾 病 的早期 诊断 具有 重要 的临床 意义 。
早期肾损伤的生化诊断由于准备时间不足本ppt课件非完全原创_1

•二、尿低分子量蛋白
•三、尿酶的检测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尿蛋白
•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某些肾脏病早期,尿常规 测定常为阴性,尿中蛋白质含量实际已有微量的增加。为早期发 现肾脏疾病,必须做一些尿中微量蛋白的检测,以监测肾脏以及 某些其它器官的功能状态,提供可靠的生化指标。随着免疫化学 技术的发展,已能检测纳克/ml(ng/ml)水平的微量蛋白尿,对 肾脏及肾脏有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早期肾损伤的生化诊断
由于准备时间不足本课件非完全原创,节选自某医大实验诊断教研室生 化肾功部分课件(主要内容见本科教材),希望下次能让大家看到自己原创 的东西
逆转的阶段就可得到诊治,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
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表11-2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的标志 物
损伤部位
可检出的标志物
肾小球选择通 透性
肾小管重吸收
一、肾小球性微量蛋白
尿微量蛋白检测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肾小球滤过 膜通透性增加和滤膜的静电屏障受损,使肾小球滤液中的 蛋白质增加,若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阈值,尿中出现高分 子蛋白,构成肾小球性蛋白。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肾脏生化试验的临床试验结果,为肾脏生化试验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方法选择123例我院住院的肾脏生化检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62例研究组采用分级试验。
对比两组患者体内胱抑素C(CYS-c)、血尿素UREA、血肌酐的阳性率(CRE)。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YS-C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素氮和CRE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分级试验效果较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从试验结果来看,分级试验的总体试验效果明显高于常规试验,说明分级试验对肾生化试验具有更好的效果、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肾脏;生化检验;分级检验;血尿素肾脏主要由肾小球、肾小泡和肾小管组成。
它的基本功能是产生尿液,清除体内的代谢物和一些废物和毒素。
生化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主要包括肾功能、早期肾损伤指数、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肾脏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
为了有效地实现治疗的目的,肾脏的生化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验室检测项目越来越丰富,其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本文选取123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分级试验的临床试验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23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进行分析,年限为2018.1-2019.12,他们被RNTM分为两组。
对照组为61名受试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19~75岁,平均年龄(47.0±5.5)岁。
观察组共有62例受试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8.5±5.0)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检验方法1.2.1检验前准备RNTM分组前,两组均由实验室专业人员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常规收集,并向受试者解释检查中的相关规定,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
专14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检验

【临床意义】
Ccr降低可反映肾小球的早期损害,并可根据其降低的程度来 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程度:Ccr也用于指导治疗。
(三)血清尿酸的测定
来自体内和食物中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从肾脏排泄。 血尿酸浓度受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功能的 影响
第四节 肾功能特殊检验
一、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实验
肾清除率: 指单位时间内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经肾脏清除。 内生肌酐清除率
若某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后,既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又不被肾小管所分泌, 那么它的肾清除率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
在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取的情况下,体内肌酐产量恒定,并且由 于前述肌酐在肾脏中的排泄方式,故临床上通过内生肌酐清除率 近似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测定方法:免疫学方法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二、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试验: (一)尿酶检验 1、肾损害和抗生素毒性的酶:NAG 2、尿路感染:NAG、GRS 3、肾肿瘤:LDH、ALP、GRS 4、肾排斥反应:LYS、GRD、NAG、GGT (二)酚红排泄实验(PSP) 方法:注射一定量的酚红,测定2小时内尿中
维生素C、丙酮、乙酰乙酸、α-酮酸、葡萄糖、蛋白质以及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强心甙、甲基多巴等
排除假肌酐的干扰:
①吸附法 ②速率法 ③二次读数法 ④在手工操作中制备无蛋白滤液或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去除 蛋白质干扰,在连续流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中可采用透析器 清除蛋白质。 ⑤在缓冲液中加入硼酸盐消除葡萄糖、维生素C的干扰。
此外,肾脏也是一些激素的代谢场所靶器官
第二节 肾脏功能试验
血清尿素、肌酐、尿酸的测定 尿液总蛋白、微量蛋白的测定 尿液pH、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 其 它
肾功能损伤分级诊断标准

肾功能损伤分级诊断标准
肾功能损伤分级诊断标准主要分为急性肾功能损害和慢性肾功能损害。
1.急性肾功能损害:血肌酐绝对值升高超过26.5μmol/L,或血肌酐在1周内升高超过50%,可明确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另外,如果病人血肌酐在1周内升高超过50%,也能达到急性肾损伤的标准。
发生急性肾损伤要注意寻找原因,给予相应治疗后,急性肾损伤是有可能恢复的。
2.慢性肾功能损害:通常肾小球滤过率小于90ml/min,甚至是小于60ml/min,有血尿蛋白尿或者是肾脏的其他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可诊断为慢性肾功能损害。
通常自身存在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长期应用肾毒性药物,可伴随较长时间的夜尿增多、力、食欲缺乏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请注意,具体诊断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医疗单位或研究机构而略有差异。
因此,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准确的诊断,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
制表:审核:批准:。
生化检验专科第十四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尿素的测定方法有酶偶联速率法、脲酶波氏比 色法等,化学法有二乙酰一肟法。
(一)酶偶联速率法
血清中尿素在脲酶催化下,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在α-酮 戊二酸和还原性辅酶I(NADH)存在下,经谷氨酸脱氢酶 (GLDH)催化,生成谷氨酸。同时NADH被氧化成NAD+, 可在340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下降的速率,计算样本中尿素的 浓度。
>9
肾衰竭期 28.6
19-10 445-707 20-
尿毒症期(肾衰竭晚期) <10
>707
>28.6
常见肾功能检查
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 肾小管功能
其它肾功能试验
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 菊粉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血清尿素氮测定 血肌酐测定 尿渗量测定 渗透溶质清除率测定 自由水清除率 氯化铵负荷(酸负荷)试验 碳酸氢盐重吸收排泌(碱负荷)试验 尿微量蛋白测定 尿酶测定
见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血、 肝功能障碍及妊娠等。
肌酐的检测
二、血清尿酸测定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终产物,大部分从肾小球 滤过,98-100%在肾小管重吸收。
远端肾小管分泌一部分尿酸。 肾脏病变早期,血尿酸浓度即可增加。 所有影响尿酸代谢的因素都会影响血尿酸水平。
血清尿酸测定的方法有磷钨酸法、尿酸酶法、HPLC 法等。
尿酸 磷钨酸OH尿囊素 CO2 钨蓝
参考范围:
男性 262~452μ mol/L; 女性 137~393μ mol/L。
方法学评价
磷钨酸法: 试剂易得、费用低廉,但灵敏度较低。血浆或血清必
需制作无蛋白血滤液,血液中的非尿酸还原性物质如葡萄 糖、谷胱甘肽、维生素C、半胱氨酸、色氨酸等,使结果 偏高17.8~29.3μ 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尿酶的检测
• 正常尿含酶量极少,肾脏疾患时血液中以及肾组 织中的某些酶可在尿中出现,从而使尿酶活性发 生改变,这些改变和肾脏病变有关。目前已知尿 酶有40多种,认为对肾脏疾病较有诊断价值的尿 酶约有10多种,主要有:乳酸脱氢酶(LDH)、 碱性磷酸酶(ALP)、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等属于反映代谢的酶;溶菌酶(LYS)、β-葡萄糖 苷酸酶(β-GLU)、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等为溶酶体的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丙氨酸氨基肽酶(AAP)是反映近端肾小 管刷状缘功能的酶。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组合分析
• 肾小球滤过功能一般以肌酐清除率作为常规评价指标,选择性尿白蛋白 的测定是肌酐清除率的协同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应用对肾小球滤过功能 的早期损伤的评价已比较完善。 • 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的测定,仍为临床常用的反应肾小球功能的 标志。由于肾脏可通过肾小管排泄肌酐,故肾脏疾病早期血清肌酐通常 是不高的,直至肾功能实质性损伤时,血清肌酐值才增高,所以血肌酐 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同时测定尿素氮和肌酐对临床诊断有 帮助。正常情况下尿素氮与肌酐之比为(15-24):1。在肾脏疾病,血 清尿素氮增高比肌酐更明显,由于肾前原因(特别是严重肠道出血)引 起尿素氮值明显增高。由于尿道阻塞而使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滞留,则将 出现尿素氮及肌酐值同时成比例增高。在严重肾小管损害时,尿素氮与 肌酐之比可降低至10:1。
• ⒈β2-微球蛋白(β2m)测定 β2-微球蛋白(β2m) 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分子量为 11800,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肿瘤细胞合成 β2m的能力非常强。由于β2m相对分子量小,进 入血循环的β2m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约99.9% 被近端小管重吸收,仅0.1%由终尿排出体外。 β2m几乎全部在肾进行分解代谢而不会以原形 重吸入血而影响浓度。肾病患者β2m合成速度 比正常高4-7倍。 • 测定血清和尿液β2m目前主要用酶联免疫抑 制试验。 •
• 1、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NAG是一 种溶酶体酶,相对分子量约130000-140000,广泛分 布于各组织中,血液中的NAG因相对分子量大,不 能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球功能正常时,尿中NAG不 是来自血浆。肾组织特别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含有丰 富的NAG,其浓度远高于输尿管及下尿道,一般认 为尿中NAG活性增高可作为肾损伤的标志。测定尿 NAG常能发现早期的肾毒性损害。肾移植急性排异 反应时,尿NAG常明显升高,甚至早于肾功能的改 变。 • NAG在尿中比较稳定,检测方法相对简易,检测值 可靠,并较其它尿酶更敏感地反应肾脏病变。
• 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血流量降低, 则血清β2m升高,β2m与GFR呈直线负相 关。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β2m即开始 上升,故测定血清β2m能较好地了解肾小 球滤过功能,并且较血肌酐浓度增高更 早、更显著;肾移植成功后血清β2m很快 下降,甚至比血肌酐浓度下降更早,当 发生排异反应时,由于肾功能下降及排 异引起的淋巴细胞增多而使β2m合成增加, 血清β2m常升高,且往往较血肌酐升高早 更明显。
一、肾小球性微量蛋白
尿微量蛋白检测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肾小球滤过 膜通透性增加和滤膜的静电屏障受损,使肾小球滤液中的 蛋白质增加,若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阈值,尿中出现高分 子蛋白,构成肾小球性蛋白。
二、尿低分子量蛋白
• 尿低分子量蛋白是一组能自由通过肾小 球滤过膜而在肾近曲小管全部吸收的蛋 白。此组蛋白尿排量增加是肾近曲小管 受损的标志。此组蛋白主要有视黄醇结 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 α1-微球蛋白(α1m)、和Tamm-Horsfall 蛋白(THP)。
•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一般以α1m、β2m和RBP等作为评 价指标,这类低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容易通过肾小球 滤膜,绝大部分又被肾小管重吸收。一旦尿中出现, 即反应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 临床可选用白蛋白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标志物, α1m作为肾小管功能标志物,以弥补常规尿酶联试 纸和镜检漏检的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蛋白尿。 • 对于近端小管的损伤可用NAG、ALP作为标志, NAG较灵敏,非特异性的ALP可作为近端小管的补 充标志物。髓袢损伤标志物以THP为主。 • 这些标志物的应用(表11-2)使肾脏疾病在可 逆转的阶段就可得到诊治,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 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 尿液β2m升高是反应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 和特异的指标:近端小管是β2m在体内处理的 唯一场所,故近端小管受损时尿β2m浓度明显 增加,说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称为肾小管性 蛋白尿,以区别于以白蛋白为主的肾小球蛋白 尿,可用来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 时,尿β2m浓度明显增加,而下尿路感染时则 正常。肾移植时无排异反应者,尿β2m不高, 当出现急性排异反应,在排异期前数天即见尿 β2m明显升高,在排异高危期定期测定有一定 价值。在判断尿β2m升高的临床意义时,必须 考虑血β2m浓度。在肾小球损伤、恶性肿瘤及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致血清β2m明显升高,超过 肾小管重吸收极限时,尿中β2m均增加。
早期肾损伤的生化诊断
由于准备时间不足本课件非完全原创,节选自某医大实验诊断教研室生 化肾功部分课件(主要内容见本科教材),希望下次能让大家看到自己原低分子量蛋白 •三、尿酶的检测
• 尿蛋白 •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某些肾脏病早期,尿常规 测定常为阴性,尿中蛋白质含量实际已有微量的增加。为早期发 现肾脏疾病,必须做一些尿中微量蛋白的检测,以监测肾脏以及 某些其它器官的功能状态,提供可靠的生化指标。随着免疫化学 技术的发展,已能检测纳克/ml(ng/ml)水平的微量蛋白尿,对 肾脏及肾脏有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尿蛋白是尿液中出现超过正常量的蛋白质。可分为 •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过量的蛋白质进入原尿, 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产生蛋白尿。 • 2、溢出性蛋白尿: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大量进入原尿,超 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产生的蛋白尿。 • 3、肾小管性蛋白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 丧失时,产生的蛋白尿 • 对尿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的一个粗筛实验。 • 我们常用的尿蛋白定量检查是24h尿蛋白定量,收集24h尿液,测 定尿中ALB,也可对尿蛋白进行电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