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8.3_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合集下载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物理笔记(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大气压的存在1.大气压强:包围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产生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且能够流动,因而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

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还有覆杯实验、鸡蛋被空气压入瓶中的实验等。

4.大气压的应用:用塑料吸管吸饮料、吸盘、医生使用注射器吸药、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

注意:在大气中的物体和人体表面都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人们之所以没有感觉到大气对身体的压强,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强,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压强近似相等,而且人作为高级生物长期生活在大气中,对大气压强的作用早已习惯、适应了。

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17世纪中期,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2.托里拆利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1)取一根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1米长的玻璃管,往里面注满水银。

(2)用手指将管口堵住,将开口一端朝下倒插在水银槽中,且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过程中不能有空气进入,管顶要真空)。

(3)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即得所测的大气压的值。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

(4)大气压数值的计算:(原理:帕斯卡定律:液体压强的传递。

管内液面受到水银柱的压强 水银柱,管外水银槽液面受到大气压强 )管外液面所受大气压强,通过液体传递至管内液面,支撑管内水银柱不下降。

因此,管内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3.托里拆利实验注意事项(1)玻璃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管内若有气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2)在做实验时要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便于测量)。

(3)测量高度时要测水银槽液面到玻璃管中水银液面的竖直高度。

(4)若将玻璃管倾斜,所测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换成更粗或更细的玻璃管,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若将玻璃管提起(不能超过水银槽液面)或者下压(管顶仍留有真空),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竖直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 是什么呢?
是大气。
大气对纸片产生向上的 压力使纸片不落下来。 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大气可以产生压强
改变杯口的方向呢?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吸盘为什么会紧紧粘在墙壁上
大气压压紧吸盘
C、玻璃管提水
取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浸没于水中,用一只 手指堵住其中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管提起。
(3)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 并用一个橡皮帽或用手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 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开始滑 动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用 这个长度去除它的容积V,得活塞的横截面积 S: ④.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强的值.
h=76cm
5、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6、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h=76cm
7、玻璃管顶不慎被打破, 会出现什么现象?
8、做托 里拆利实验 时,将水银 换成水,水 柱的高有多 高? 由P=ρgh得
5 P 10 Pa h= = 3 3 g 10 kg / m 10N / kg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在马德 堡市表演了一个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表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一、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1、大气层:地球表面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2、大气压: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我们 称它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 • 由于大气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大气有流动性.
人为什么会出现高山反应?
进入海拔3000 米以上的地区,人会出现高山反 应。海拔越高,高山反应越明显。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高度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就愈低,因此人体所需 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但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含 量仍然不变,为使血液中维持人体所需之含氧量,故 必须增加红血球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血球之含 量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在刚进入山区时,会因为高 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 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 就愈剧烈,称为[高山反应]。 当人们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时一般人需要2-3个 月的时间,慢慢适应当地的低氧环境, 高山反应也随 之消失。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八年级物理韩智玲一、自主学习(1)目标导读1. 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 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 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斯卡,它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一切强压强。

(2)自主预习:请阅读教材P75-79页,重点预习测定大气压值.(3)预习检测1.由于空气也受_____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3.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测定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实验,大气压值约为__________帕。

4.一标准大气压= mmHg= Pa,可以支持 m高的水柱。

二、互动学案(一)引入新课:人类生存的地球,被厚达80~100km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质量,也受到地球的引力,并和液体一样也有流动性。

大气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二)钻研教材,勇于探索1.探究1——举些例子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1)马德堡半球实验——思考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它们紧紧地粘在一起呢?(2)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2.探究2——怎样测量大气压值。

按照课本图8-31所示装置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按课本实验装置所示,汞液下降,但当降到管内外汞液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时,停止下降。

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2)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如果管内上方有大气,会出现什么问题?(3)怎样计算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三)思维点拨,突破重难点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已知大气压值为750 mm水银柱,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口始终不离开槽内水银面,如果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10 mm,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易淆点】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大气压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d 2 1 活塞的面积 S π r 2 π ( ) 3.14 (24 10 3 ) 2 m 2 4.5216 10 4 m 2 2 4
F 43.9824 N 4 大气压为 P 9 . 7 10 Pa 4 2 S 4.5216 10 m
1atm=1.013x105Pa
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若把茶壶盖上的小孔堵住,向外倒水时,里面的水就要向外流,里 面的空气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面的大气压;随着流出水量的增 加,壶内外的压强差越来越大,茶壶里的水就很难再倒出来。 2、瓶里的饮料不是“吸”上来的,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当用嘴把吸管内 的空气吸出来时,管内的空气气压减小,瓶内饮料便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吸 管进入人的口中。
2、连通器: 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 3、连通器特点:连通器内装入同种液体静止时,各连通器中的液面总保 持相平
4、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一、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大量实验证明,大气确实存在着压强。由大气产生的压强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二、怎样测量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 高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 1atm
3、空着的针管是向瓶内输气用的,一旦瓶内液体下降,,液体上方的气 压会变小,外部的空气会由此管进入瓶内液面上方,维持液面上方一定 的气压,保证液体均匀流出。若省掉此管,随着瓶内液面的下降,液体 上方的气压会变小,液体流出的速度会变小,甚至停止流出,所以该管 不能省掉。
4、大气压力为F=G=G塞+G码=(0.38kg+4.45kg)x9.8N/kg=43方向的压强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 _________; 相等 增大 不同液体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________ 深度 有关,深度增加,压强________; 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_________ 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 密度 越大 _________.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教学内容1. 大气压的概念和意义2. 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3.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玻璃瓶、水、纸片、注射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覆杯实验中的水不会流出?引导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大气压的概念、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的变化。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与大气压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的概念2. 气压计的作用3.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意义。

(2)列举两个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解释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

2. 答案:(1)大气压是指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大气压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呼吸、覆杯实验中水不流出等。

(2)实例1:吸管喝饮料;实例2:抽水机抽水。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气象预报、航空等领域。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教案: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3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2. 详细内容:(1) 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及其与高度的关系。

(2) 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

(3) 分析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呼吸、血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的概念及其与高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大气压的概念及其与高度的关系。

2. 重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吸管、杯子、钢笔、墨水、抽水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理论讲解:(1) 讲解大气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存在。

(2) 介绍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实例分析:(1) 让学生观察吸管喝饮料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大气压的作用。

(2) 分析钢笔吸墨水的原理,解释大气压在其中的作用。

(3) 讲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在抽水过程中的作用。

4. 讨论与思考:(1) 让学生思考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实例。

(2) 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呼吸、血压等。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的概念2.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至少三个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 请分析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3)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 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 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4)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5)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2) 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3)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器材】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气球、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报告。

(2)设计一个给鸡自动饮水的装置,并解释其原理。

【教学小结】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生活中存在很多大气压的现象,教学时,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做实验,加强学生对大气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在讲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得出与托里拆利实验相似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测大气压的原理,再引入托里拆利实验的录像,对学生进行讲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2. 掌握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难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压计、水银柱、气球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大气压的日常生活实例,如吸管喝饮料、用吸盘挂钩挂物品等,引发学生对大气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2)讲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吸管喝饮料、用吸盘挂钩挂物品等,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大气压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汇报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大气压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2.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2)画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图。

(3)举例说明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大气压的概念: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单位:帕斯卡(Pa)。

(2)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吸管喝饮料、用吸盘挂钩挂物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确认大气压的存在;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例子。

2.重点:描述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方法;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解释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说出高压锅的原理,判
断液体的沸点跟表面气压的关系。

4.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预习导案
一、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1.估算一下你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有多大?重力有多大?(空气的密度ρ=1.29 kg/m3)
思考:空气有质量,受到重力的作用,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力的作用?在压力作用面上是否产生压强?
2.将玻璃杯注满水,用硬纸片盖住杯口,将玻璃杯倒置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是。

分析原因:。

以上现象说明,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简
称。

3.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的存在。

二、怎样测量大气压
4.意大利科学家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由于玻璃管内部没
有,管内汞面上方形成,管外汞面上受到大气压强,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汞柱。

此时的大气压强跟管内的汞柱产生的压强。

5.*探究活动:设计实验,用所给的器材测出教室里大气压有多大?写出实验的步骤。

实验器材: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汞槽、米尺、水银、乳胶手套。

实验步骤:
6.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
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7.*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Pa,相当于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

8.人们常用来测量气压的仪器有、等。

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9.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大气压强,所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
而。

10.人为什么会出现高山反应?
11.由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实验可知:液体表面上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

反之,气压越
低,液体的沸点。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2.高山上煮鸡蛋,用再大的火鸡蛋也煮不熟的原因是()
A.高山上气温太低
B.炉火温度不够
C.水沸腾的时间太短
D.大气压小,水的沸点低
13.*在高山上为什么要用高压锅煮饭?
合作探究
1.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
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G,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

(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
可):。

2.*问题思考:做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汞液有毒,可不可以换成水来进行实验,分析其利弊。

3.实验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烧瓶、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大注射器。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
(2)用大注射器抽出瓶内空气。

现象:。

分析论证:。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