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是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C 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扩展资料: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操作方法之一,将含菌材料放入热培养基后再倒入平板,容易导致热敏感菌死亡,而且采用稀释平板法,由于固定在琼脂正中缺氧,影响严格好氧菌的生长,因此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纯血种分离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单一菌落,即单细胞繁殖这一培养特征而设计的计数方法,一个菌落代表单细胞;计数时,首先使检体成为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检体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作为单一细胞存在,然后取一定的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均匀地分布在平板中的培养基内,培养后,各个细胞增殖形成菌落,通过计数菌落数,可以计算样品中的菌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微生物数量测量”是2017年高考大纲中的新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重要难点。
稀释涂板法是计数微生物的常用方法,用于计数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在培养基表面上生长的菌落来自样品稀释液中的活细菌。
通过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我们可以猜测样品中有多少种活细菌。
但是,菌落计数结果的处理常常成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典型示例:在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脲酶的细菌的实验中,将10g土壤样品溶液进行梯度稀释,并将0.1mL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接种在三个中板上。
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42、200和256。
1g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为。
在PEP高中生物学选修课“生物技术实践”中,有这样一条陈述:用稀释包被板法计数菌落: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菌落数在30到30之间通常选择300和300进行计数。
但是,如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42、200和256个数据都在30〜300范围内,那么直接对它们求平均并乘以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出错误的结果1.66×108。
这也是许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
实际上,教材中的相关表述仅说明了可计数菌落数的适当范围。
在一定稀释度下,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不能简单地直接平均,应注意稀释度的设定和计数结果的允许差异。
为了确保准确确定有效活菌计数,必须设置三个稀释度并进行分级,并且每个梯度应设置三个重复。
为了确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通常使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剂进行平板培养。
为了确定放线菌的数量,通常使用103、104和105倍的稀释度。
为了确定真菌的数量,通常使用102、103和104倍的稀释度。
如果平板中的菌落数太少,必然会导致计数误差太大;相反,如果培养皿中的菌落太多,将导致计数困难。
因此,世界上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是对稀释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中平板上有30〜300个菌落。
同时,相同稀释度重复3次的平板上菌落数的标准差应小于允许的差。
也就是说,在平板计数试验中,如果在相同稀释度下三个重复菌落的数量在30〜300之间,但是数据相差很大,则需要将其丢弃。
测定细菌数量的方法

测定细菌数量的方法1、计数器测定法: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
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此法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含有大量细菌的悬浮液,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对颜色太深的样品,不能用此法测定。
5、测定细胞重量法此法分为湿重法和干重法。
湿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干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以清水洗净放人干燥器加热烘干,使之失去水分然后称重。
此法适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是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公式 例题

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公式例题
(原创版)
目录
1.平板菌落计数法概述
2.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
3.例题及解题过程
正文
一、平板菌落计数法概述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待测样品经过适当稀释后,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每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通过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二、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为: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 (cfu) = 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 / 稀释倍数^5。
其中,稀释倍数指的是将待测样品稀释后的倍数,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 30~300 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为合适。
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对照的菌落数不应相差很大,否则表示试验不精确。
实际工作中同一稀释度重复对照平板不能少于三个,这样便于数据统计,减少误差。
三、例题及解题过程
例题:某样品经 10^4、10^5、10^6 倍稀释后,在平板上分别形成了30、300、3000 个菌落,求该样品中的含菌数。
解题过程:
1.根据题意,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即 10^5 倍稀释度。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显微镜计数法即血球计数法,事先把菌液稀释到一定的倍数,然后通过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
此法计数比较精准。
活菌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0.2ml放入无菌平皿,再倒入适量的已熔化并冷至45℃左右的培养基,与菌液混匀,冷却、待凝固后,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或温室培养,长出菌落后,计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一种粗略的活菌计数法,即通过一定的稀释倍数,涂布到平板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后,观察活菌数。
平板划线法是用来分离单菌落的一种方法,不是计数的方法。
如果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30~300这个范围
则以该稀释度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平板所用稀释液体积(0.1mL),乘以稀释倍数作为该样品的细菌总数
如果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要求
则按照两者菌落总数之比来决定
如果小于2,取两者的平均值
如果大于2,取较小的菌落总数
本题的46*10^3与295*10^2的比之为1.6
应取两者的平均值
(46*10^3+295*10^2)/0.1/2=3.775*10^5
相当于统计学里面的比较差异,
如果多比少大于2倍,则梯度浓度差异是10倍的情况下,其菌落是有很多重叠或者链接在一起的,这样就无法计算清楚是否为单菌落了,所以只有选择较小的菌落数。
来保证以上要求。
稀释平板计数法

实验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实验器材LB液体、固体培养基1m1移液器,平皿,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1.无菌器材的准备(1) 无菌培养皿:取培养皿9套,包扎、灭菌。
(2) 无菌水:取6支试管,分别装入4.5m1蒸馏水,加棉塞,灭菌。
2.样品稀释液的制备(1) 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稀释度)各3套。
另取6支盛有4.5m1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10-3、10-4、10-5、10-6。
(2) 稀释用1m1移液器吸取0.5m1己充分混匀的菌悬液(待测样品),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
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用1m1移液器在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液面。
混匀后吸取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
……其余依次类推,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3.平板接种培养平板接种培养有浇注平板培养法和涂布平板培养法两种方法。
菌落总数cfu计算方法例子

菌落总数cfu计算方法例子菌落总数(CFU)计算方法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菌落总数(CFU)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例子供参考。
1. 简介菌落总数是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一般使用平板计数法来进行菌落总数的计算。
2. 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是通过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富养液固化培养基的培养皿上,然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最后通过观察和计数培养皿上的菌落来确定菌落总数。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所需培养基和培养皿。
2.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稀释,以确保菌落数量适中。
3.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样品并均匀涂布在培养皿上。
4.将培养皿倒置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5.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培养皿进行菌落观察和计数。
CFU计算方法菌落形成单位(CFU)是指每个培养皿上所观察到的独立典型菌落的数量。
根据菌落的数量和所取样品的稀释倍数,可以计算出菌落总数。
计算公式为:CFU/mL = (菌落计数 × 稀释倍数) / 取样体积3. 示例下面是一些菌落总数计算的示例:示例 1假设某实验室对某种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菌落总数检测。
首先,从食品中取出1 mL的样品,然后稀释100倍。
在培养皿上观察到的菌落数量为180个。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CFU/mL = (180 × 100) / 1 = 18000 CFU/mL因此,该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总数为18000 CFU/mL。
示例 2假设某实验室对某种水样进行菌落总数检测。
首先,从水样中取出1 mL进行10倍的稀释。
在培养皿上观察到的菌落数量为25个。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CFU/mL = (25 × 10) / 1 = 250 CFU/mL因此,该水样中的菌落总数为250 CFU/mL。
结论菌落总数(CFU)计算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评估方法,通过平板计数法及相关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准确的菌落总数。
在实际检测中,应根据样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稀释倍数和取样体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公式是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将含菌材料现加到还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而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更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1 页 共 1 页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公式
“微生物数量测量”是2017年高考大纲中的新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重要难点。
稀释涂板
法是计数微生物的常用方法,用于计数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在培
养基表面上生长的菌落来自样品稀释液中的活细菌。
通过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我们可以猜
测样品中有多少种活细菌。
但是,菌落计数结果的处理常常成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典型示例:在从土壤中分离
产生脲酶的细菌的实验中,将10g 土壤样品溶液进行梯度稀释,并将0.1mL 稀释倍数为105
的土壤样品溶液接种在三个中板上。
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42、200
和256。
1g 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为。
在PEP 高中生物学选修课“生物技术实践”中,有这样一条陈述:用稀释包被板法计数
菌落: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菌落数在30到30之间通常选择300和300进行计数。
但是,
如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42、200和256个数据都在30?300范围内,那么直接对它们求平均
并乘以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出错误的结果1.66×108。
这也是许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
实际上,教材中的相关表述仅说明了可计数菌落数的适当范围。
在一定稀释度下,三个
平板中的菌落数不能简单地直接平均,应注意稀释度的设定和计数结果的允许差异。
为了确保准确确定有效活菌计数,必须设置三个稀释度并进行分级,并且每个梯度应设
置三个重复。
为了确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通常使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剂进行平板培
养。
为了确定放线菌的数量,通常使用103、104和105倍的稀释度。
为了确定真菌的数量,
通常使用102、103和104倍的稀释度。
如果平板中的菌落数太少,必然会导致计数误差太大;相反,如果培养皿中的菌落太多,
将导致计数困难。
因此,世界上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是对稀释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中平板上
有30?300个菌落。
同时,相同稀释度重复3次的平板上菌落数的标准差应小于允许的差。
也
就是说,在平板计数试验中,如果在相同稀释度下三个重复菌落的数量在30?300之间,但是
数据相差很大,则需要将其丢弃。
如果在平板上重复3次的平均菌落数少,则容许误差也小。
相反,如果平均菌落数较大,
则允许误差将较大。
如果选择了适当的稀释计数,则三个重复的标准差应小于规定的允许差。
如果三个重复的标准差大于指定的允许差,则无法正确计算它们,必须重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