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老帖子:英国音响之现状很多英国品牌已死,被港人收购、大陆代工

合集下载

国产和进口hifi音箱品牌一览

国产和进口hifi音箱品牌一览

国产和进口hifi音箱品牌一览1、英国(ATC皇牌、B&W、Tannoy天朗、MonitorAudio猛牌、KEF、HARBETH雨后初晴、Roger乐爵士、ProAc贵族、spendor思奔达。

太多了)2、丹麦(AVANCE皇冠、DYNAUDIO丹拿、DALI丹尼、Jamo尊宝)3、美国(BOSE博士、JBL、INFINITY燕飞利仕、Westlake Audio西湖、PolkAudio音乐之声、Genesis珍尼西施、THIEL超奥、Revel、AR)4、德国(Heco德高、Maagnat密力、ELAC意力、CANTON金榜、ALR JORDAN、Wilson Audio)5、意大利(Sonus Faber世霸,Chario卓丽,Opera傲霸,Aliante,Diapason)6、加拿大(Energy能量,Mirage米拉奇,Camber琴柏,VIKING海盗)法国(梦幻之声VISIONACOUSTIQUE、JMLab劲浪)。

总之世界音箱名牌应该有100家吧,而且还有增多的,因为有的技术人自己出来开公司。

美国产的音箱音质总体来说是偏向个性化,也有发烧友评价为"硬"一点,如BOSE音箱,很多时候可以家用的欣赏同时,还可以用在专业场合。

AR是早期发烧友推崇的"气垫喇叭王",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又推出了新一代的气垫喇叭。

JBL,Ifinity,都是世界知名品牌,系列众多,尤其近年来家庭影院的兴起,推出了不同价位适合我国消费者选用的音箱系列。

欧洲音箱厂家众多主要集中在丹麦,英国,德国等几个国家,如B&W、TANNOY、KEF、美声、皇冠、尊宝、丹拿以及意力等在我国影响比较大。

这些品牌的音箱质素很高,很多型号是音响发烧友所推崇,有些品牌的低价产品价格已经低于国内一些发烧音箱生产厂家生产的音箱,而音质却不俗。

购买这类音箱不失是一个好主意。

和AV功放基本为日本产品包打天下的局面不同,在音箱方面,则是欧美产品的天下,主要为美国、英国、丹麦、法国等国家的产品,而日本却难以介入这个市场。

世界顶级音响十大名牌

世界顶级音响十大名牌
08、天朗天朗
是由Guy R Fountain在1932年所创立的音响品牌,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英国音响产品中的代表性品牌,在国际市场有着极高的人气。而且天朗所有的产品都是以钽和铅合金材料为主的,能够更好的保证扬声器的品质。
09、丹拿
丹拿是由Wilfried Ehrenholz在1977年所成立的一家扬声器品牌,它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得到了认可,并且成为了丹麦音响品牌中的领导者。在它成立的这几十年时间中,一直都是将品质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创造最顶尖的音响产品给消费者。
10、日本Yamaha
Yamaha(玛雅哈)音响具备丰富功能预置,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性能,数字混响器与均衡器,以及音箱处理器在行业中的都属于佼佼者。深受消费者好评。
世界顶级音响十大名牌
06、ELA早是以生产声纳设备而闻名的,在随着名气逐渐扩大的过程中,其生产技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于是便开始了它的音响制造,并且迅速的成为了德国音响品牌的领导者。
07、Acoustic Energy
Acoustic Energy是1987年在伦敦所创立的一家音响品牌,它也是英国最知名的老牌企业之一。这家公司它是全球第一个使用铝镁合金作振膜的音响品牌,并且在1995年的时候推出了它的经典之作--AE100,也是由此奠定了它在国际音响品牌中的地位。

Naim是英国名牌音响型号介绍

Naim是英国名牌音响型号介绍

Naim是英国名牌音响厂家,Naim给人的感觉是低调、沉实,不尚花巧,但用料精良,保证“靓声”,而价钱则比竞争结手贵出少许,但以价论货,却从来不会给人“抢钱”的感觉。

因为Naim的用家通常都很忠心,甚少更换,要“升级”的话,也只会购买Naim的更高档产品,故此Naim产制的音响器材很少在二手市场流通。

Naim的创始人叫Julian Vereker,这个人虽然不是三岁就会作曲,五岁就能上台演奏,但也是天纵英才。

1973年正式创立Naim事实上,Capital Radio的生意是他音响事业的起点。

在那年(1973年),他与另外一个合伙人Shirely Clarke一起创办了Naim Audio,开始了Naim的公司营运迄今。

来年,Julian Vereker遇见一位发烧迷,还自己制造LP唱盘,那个人就是Linn的老板Ivor Tiefenbrun。

二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于是结伴到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后来台湾同一家公司代理也是这样来的。

从那时开始,Naim与Linn的事业蒸蒸日上,1985年还获得英国出口贡献的皇后奖,并在次年于芝加哥成立北美Naim公司。

到现在,该公司厂房已经扩建到34,000平方尺英国名NAIM 5i2 合并功放新款的NAIT 5i是奈姆再次出击的入门级旷音器,与其他备受瞩目前代机型相比,它的表现更胜一筹实用性更高。

最显著的改变是它在前面板上加入了方便使用的iPod/MP3输入口。

NAIT 5i顺理成章的成为CD5i光碟播放器的最佳搭档。

它们是最实惠的入门产品,也是您进入奈姆世界的入门首选。

众所周知,奈姆的NAIT合并式功放能播出比它的重量更强劲的乐音。

这传统由1983年出产的原版NAIT起始,而现在则由NAIT 5i延续。

NAIT 5i可注入50瓦特的负载量到扬声器,而每一分力度都带着奈姆的旋律感与纯净乐音。

虽然它属于入门级产品,但是它所播放的音乐是那么的细腻富感染力,充满了奈姆的特性。

英国“雷迪”之区分

英国“雷迪”之区分

英国雷迪和上海“雷迪”之区分英国雷迪免费咨询热线:400-600-0496英国SPX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在许多个技术领域位居世界领先地位,radiodetection是集团下的一个品牌,主要从事于地下管线的定位和管道内窥摄像系统检测以及综合管网的监测等。

radiodetection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销售体系,其产品的优越性能一直为行业所认可,成为技术领域内的典范,甚至成为衡量其他产品的标准。

Radiodetection于1997年进入香港,进而进入大陆,刚开始由一家公司独家代理,为方便中国客户记住radiodetection这个品牌,这家公司用中文“雷迪”来做为在中国的名称,随着用户的增多和产品推广工作的开展,“雷迪”系列产品的优势逐渐为广大中国客户所认可,甚至国内很多教科书都以“雷迪”产品所代表的技术为范例开始了新的研究。

由于某些原因,这家公司的独家代理资格被英国厂家取消,厂家现在重新确立了中国区四家一级代理,这在英国radiodetection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

原来这家代理公司自己组织了技术人员到美国寻找管线仪生产厂家,贴牌生产了管线仪,但是仍然在用“雷迪”商标,这一情况不为广大用户所知情。

广大的客户请注意了,英国的管线仪品牌是radiodetection,代表产品是RD8000,是” radiodetection”一词的简写,在中国的名称是“雷迪”,但是有一家上海雷迪机械公司自己生产的国产产品也称为“雷迪”,这其中的原委我想也不多说了,希望广大客户在采购的时候不要为概念所混淆,一个是长期在此领域享有美誉的进口品牌,一个是在美国贴牌生产的“山寨”品牌,代表产品是LD6000。

至于产品的区别是很明显的,radiodetection在中国拥有百分之八十的市场占有率,客户众多,“雷迪”品牌更是人所周知,这都是进口产品radiodetection,请广大客户在考察时认准“radiodetection”,代表产品是RD8000,不是LD6000。

进口音响十大品牌排名

进口音响十大品牌排名

进口音响十大品牌排名进口音响十大品牌排名有的人对进口产品异常感兴趣,不可否认,有的技术国外确实先进很多,下面就列出进口音箱排名前十品牌:(1)英国B&W:贵族首选!感受英国B&W经典音色!英国B&W落地音箱。

听音乐非常好,音色优美纯正,人声非常清晰,很好的定位感,具有外形英国古典风味,高贵大方。

(2)丹麦丹拿:凭着Ehrenholz的敏锐市场触觉,丹拿自成其R&D(研究及开发)队伍,并于不出三年之内推出拥有自己单元的扬声器。

后来更将单元卖给其它厂家,成为OEM的供应商。

从此,丹拿的名字便更是响当当,成为发烧友追捧的对像。

(3)丹麦尊宝:尊宝音箱音质细腻,音乐味浓郁,虽然在发烧领域不算顶级音箱,可是在民间占有率极高,是高性价比的优选品牌(4)德国意力:不断的突破和创意使意力这个名字在扬声器制造史上占一重要席位。

(5)英国KEF:KEF位于英国Kent郡的Medway河畔。

KEF的全名是Kent EngineeringFonndy,是肯特郡的一个公司。

(6)英国AE:性价比及兼容性高的英国AE扬声器在音响圈中不管是Hi-Fi发烧友还是A V 发烧友,在选择扬声器时都会非常的谨慎和挑剔。

(7)丹麦皇冠:作为高格调的全球性品牌,A V ANCE的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丹麦,其次为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上至贵族,下到中产阶级、高收入阶层都是A V ANCE品牌的热爱者,也因此A V ANCE数十年来依然能够保持高贵的丹麦血统。

(8)意大利世霸:来自热情国度意大利的经典品牌世霸音箱以重播音乐传神、高贵被许多朋友喜欢,在发烧心目中意大利世霸音箱从声音到外型都是美的化身,这也成为烧友梦中的情人,世霸无论哪款音箱都有象艺术品一样的外观。

(9)美国JBL:拥有50年历史的公司为数已经不多,而能够在某一领域一直领导潮流,真的是非常难能可贵。

JBL在扬声器工业界可能就是唯一的一家了。

bbc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bbc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bbc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BBC是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简称,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播机构之一。

BBC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BBC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内容创新、数字化转型、国际影响力等。

首先,BBC一直致力于内容创新。

作为公共广播公司,BBC注重提供独立、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追求高质量的节目制作。

无论是新闻、纪录片还是剧集,BBC都秉承严谨的态度,力求提供给观众最具价值的内容。

同时,BBC也耕耘在文化、音乐、体育等领域,通过自有制作和购买版权等方式,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节目选择。

这种坚持创新的精神,使BBC成为全球公认的媒体品牌。

其次,BBC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BBC也不例外。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BBC积极布局数字化媒体平台。

BBC iPlayer作为其在线点播平台,已经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网络观看节目的平台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此外,BBC还积极拓展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增加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三,BBC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BBC World Service作为其国际广播频道,通过将英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文化和娱乐活动传递给全球听众,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BBC的报道准确、客观,因此备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信赖。

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信息传递上,还体现在价值观的传播上。

BBC坚守公正、客观的原则,维护着媒体的公信力,进一步加强了其国际影响力。

未来,BBC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数字化技术发展、全球化竞争、年轻观众的需求等。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BBC构成了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们使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观看节目的习惯的养成,BBC需要继续加大与数字化平台的合作力度,优化用户体验,拓展观众群体。

英国,德国,瑞士,美国HIFI器材的特点

英国,德国,瑞士,美国HIFI器材的特点

在购买音响器材前,大家一定要先确定自己喜欢什么风格的声音。

民用发烧器材在早期是有一定地域特点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特点越来越不明显,分析一下,早期的器材地域特点还是很有意思的。

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无线电技术发展很早,他们的录音设备非常好,许多早期的模拟录音设备现在还在服役,而且口碑极佳,价格也非常昂贵。

英国的发烧器材声音中规中矩,你可以认为这是褒义,也可以认为是贬义。

说好听了就是声音平衡,不好听就是没激情。

英国的器材声音一般相当平衡,能量分布呈金字塔形状,很适合播放古典音乐。

但是我接触过的大多数英国器材低频的冲击力不强,播放现代音乐没有爆棚的感觉。

如果说要爆棚,恐怕没有一个国家的器材比美国在这点上做的更好了。

无论是美国的发烧器材还是美国的发烧唱片,在细节和动态上都表现的很夸张。

这和美国的文化有很大关系,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移民国家没有欧洲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追求一些刺激的东西也很正常。

美国的音响展上,厂商作为展示的时候基本也都选用的是一些很爆棚的曲目。

Wilson Audio的音箱在我看来更适合作为HIEND级别影院系统,而Wilson在杂志上的广告基本也是作为影院宣传的。

美国的发烧唱片公司,比如Chesky录制的唱片,给人感觉丰满毕露,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总之,美国的器材,和他的国家一样,霸气十足,但是缺乏底蕴,播放古典音乐听着总是不那么对味道。

一些廉价的器材听起来感觉就是侵略性很强,完全是感官刺激。

瑞士是一个出产HIEND品牌的国家,像FM Acoustics,Nagra,Weiss这些顶级HIEND品牌都出自瑞士,而这三家都是做录音设备的,而且都是极其响当当的牌子。

老牌的瑞士器材秉承了英国器材平衡的特点,但是比英国器材大气而且精致。

这种听觉上的愉悦和这些器材极其过硬的测试指标是不无联系的,上述三家公司的任何一款产品拿出来测试,都会让你感叹瑞士的技术的实力。

瑞士的HIEND品牌发烧级器材在工艺上的考究也秉承了瑞士手表的传统,极其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英国顶级HiF音箱品牌

英国顶级HiF音箱品牌

英国顶级HiF音箱品牌————————————————————————————————作者:————————————————————————————————日期:英国顶级Hi-Fi音箱品牌B&W(宝华)“新英国声”或曰“英国/国际声”的代表。

与英国传统的保守宗旨相反,B&W观念新潮,在音箱结构上创新到令人目瞪口呆;但由于其品味甚高,给人留下的是倜傥潇洒而不是矜奇弄怪的印象。

现今大喇叭旗舰是“鹦鹉螺”,书架箱旗舰为“银签名”,都是创意非凡的杰作。

不过正如超级跑车Jaguar220,岂是凡人敢做梦想者。

B&W 鹦鹉螺B&W的Signature 805书架箱B&W极端重视声音的开扬通透,音场的准确重现,它是“线性相位单元排列”、“矩阵箱体支撑”的倡导者,其代表作是著名的801。

801曾经在很长时间,成为hi-end英国音箱的象征,也是宝丽金等世界各大公司录制数码古典音乐的监听箱。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码录音的功过荣辱,B&W 801都有一份。

B&W 40周年纪念箱 Signature DiamondB&W基本的声底是开扬细致,松灵潇洒,与ATC正相反,与“BBC声”也甚为不同。

我感觉B&W适应了现今雅皮一族的音乐口味,其商业成功实属必然。

B&W现今已是大厂,产品档次范围极广,除了前述极品系列外,800系列属发烧系列,其中805是代表B&W的书架箱。

P系列、600系列则系普及型产品。

作为发烧友,总要买8字头箱才好。

Tannoy(天朗)天朗是早年间港台发烧圈中赫赫有名的老牌名厂,在日本尤为有名,在高级发烧友中,用金嗓子或精品胆机推“西敏寺”,绝对是身份之象征,往往数十年不想换机,甚至终生相守。

可惜的是,近年来Tannoy竟然也追起时尚来了,大量出产中和低价音箱,搞新科技,铺天盖地在中国大陆推广,甚至许多中小城市的音响店用些真假难辨的“六角箱”播放粤语时代曲,唱卡拉OK……令人不忍卒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个老帖子:英国音响之现状很多英国品牌已死,被港人收
购、大陆代工
曾几何时,英国音响品牌在国内音响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在90年代初,英国音响品牌如过江龙般涌入国内市场,tannoy,B&W,国都,乐富豪,美声,celestion,kef,spendor,proac,rogers,harbeth,ATC,AE,敏特声,好人氏,城堡,epos,roksan,arcam,cyrus,剑桥,onix,audiolab,英国之宝,CR等品牌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除了当时英国音响产品声音格外吸引人以外,这也和香港人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

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这些英国品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纯正的英国血统,于是寻求到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并购,即几个英国品牌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响集团,然后共享资源,独立研发,得以降低成本并持续保持在英国本地生产,如当时的乐富豪和美声就组成了一个新的音响集团,旗下还包括CYRUS,ROKSAN,QUAD等知名音响品牌。

然而当时有的英国音响大厂由于已经在运营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被亚洲的大财团收购,如KEF和celestion被香港金山集团收购,其实这样也未必不好,殊不见KEF和celestion在90年代中期到2000年运作的还是不错的,全部在英国研发,大部分产品都在英国和比利时生产。

只是到了2002年以后,这两个品&&牌大面积国产化,再加上运作不当,才导致发烧友对它们的印象大打折扣,其实这里面还是有一些误解的。

到了90年代中后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一些英国品牌难以生存,不得不寻求外购,甚至个别英国音响集团也无心运作,纷纷出售旗下的英国品牌,乐富豪,国都还有LEAK就是在那是被香港的先歌集团收购的,并迅速在深圳建厂生产,可惜了这么好的英
国品牌,品牌价值从此不可同日而语了。

与此同时,英国鼎鼎有名的B&W也被收购了,庆幸的是,B&W 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板——B&W北美的代理商,新任老板很善于品牌运作,收购B&W后除了前任老板和一位高级工程师(鹦鹉螺的设计师)离职外,完全没有裁员,而且还招兵买马,研发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产地也没有外移,继续在英国本土生产,并在英国新建了更大的厂房。

此外rogers也被港资集团收购了,并且在90年代末开始,运作的很差,不仅生产音响产品,就连其它的家电产品也生产,昔日的辉煌完全荡然无存。

到了2000年以后,英国音响品牌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准确地说,是不好的变化,更多的英国品牌被亚洲财团收购,如美声,audiolab,城堡等。

由于经营理念不同,这些品牌发展得都不是很好。

现在的乐富豪,美声,国都,audiolab,城堡就连研发都是在深圳了。

另外B&W现在大部分产品也都国产了,B&W已经在珠海建立了自己的工厂,新出的XT系列,CM系列,6系列还有所有的卫星音箱和平板音箱都是在那里生产的。

另外,天朗虽然在03年被丹麦一家电声集团收购了,但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与踏实。

新出的音箱大多都还能够得到保证。

经历了多次洗牌以后,英国品牌在音响界的影响力已屡屡下降了,昔日音响帝国的风采或许已慢慢逝去了。

但总还有一些执着的英国品牌在继续打拼,也推出了一些不错的产品,如ATC,PMC,PROAC,天朗,naim等,希望在将来,英国的音响品牌还会有它昔日的风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