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专题指导(共5个专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Unit1语法、阅读、写作专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Unit1语法、阅读、写作专题语法专题一、by+动名词1."by+动名词"在句中常作方式状语,表示方法、手段、途径等,意为“通过……;用……借助……”,其位置可在句首或句末。
例:By getting up early,I can have an hour reading English in the morning.靠起得早我早晨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朗读英语。
He improved his listening by listening English songs他通过听英文歌曲提高了听力(水平)。
链接中考(重庆中考)You can improve your English ______practicing more.A.byB. withC. ofD.in解析:空格后 practicing more(多练习)是 improve your English(提高你的英水平)的一种途径,by此处意为“通过”。
句意:你可以通过多练习来提高你的英语水平。
选A。
2.“by+动名词”可以用来回答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例:-How will you catch up with your classmates?你将怎样赶上你的同班同学-By working hard.通过努力学习。
-How do you learn math?你是如何学习数学的?-I learn by doing exercises.我通过做练习学习。
知识拓展(1)with+名词,表示用某种工具或自身的某种器官。
She often writes with her left hand.她经常用她的左手写字。
(2)in+名词,表示用某种材料或语言。
Now he begins to paint in oils.现在他开始画油画了。
方法技巧by, with与inby方式及方法,with有形的工具,语言材料in替换。
二、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的谓语由“助动词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
2019年备战中考语文写作专题-记叙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019年备战中考语文写作专题-记叙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9备战中考语文写作专题-记叙文(含解析)一、写作题1.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新的源泉;用心去耕耘吧,耕耘是收获的源泉……亲爱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去干什么?请以“我用心去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字数在600宇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
邻居家的人或事,一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3.请以“留在心里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4.作文。
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
请以“这样做,值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从自己的生活中汲取素材,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5.生活需要什么?有人说,生活需要友情;有人说,生活需要微笑;有人说,生活需要勇气;更有人说,生活需要挫折……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6.在你心中,父亲就是严厉,母亲就是啰嗦,老师就是“很坏”,同学就是“很抠”……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千帆阅尽,才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
第二单元写作-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全解讲义(统编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全解第二单元写作写作目标1.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2.能够选择具体适当的材料,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现点。
3.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写作指导1.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现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文章的观点往往是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表述出来的,这样的语句,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比如“……是……: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要/应当/必须……:人应当敬业、乐业”“……能够/将会……: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明确的观点就是要态度鲜明地表示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要符合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不能陷人绝对和片面的境地。
俩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姓米生,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她果”的盗碱。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救的。
(《敬业与乐业》)连用两个“简直”,还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教”。
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强调了作者对无业之懒人的厌恶,那弃的态度之坚决。
2.论点要有针对性,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让读者读后一目了然,知道作者要传递的思想和看法,一篇文章能够透彻地论证一个论点很不容易,所以千万不要贪多,平均用力,这样反倒降低了文章的说服力。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论教养》)作者运用大量篇幅,列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最终落实到一点上,就是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观点明确,很有说服力。
3.论点要有新意和独创性,这里的“新”有两个含义:一是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是第一次;二是已有这种说法,再另创新意。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缩写教案(附范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缩写教案(附范文)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写作小专题-学习缩写教案,主要针对学生对缩写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本教案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缩写时,可能存在对缩写概念理解不清晰、缩写技巧掌握不熟练、对缩写文体的把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缩写的基本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对缩写文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缩写能力。
3.通过缩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缩写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缩写技巧的运用和实践。
3.缩写文体的把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缩写练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缩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缩写练习题,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典型的缩写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缩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展示的缩写作品,讲解缩写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缩写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缩写技巧,对给出的文章进行缩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选取部分学生的缩写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相互借鉴和学习,巩固所学缩写技巧。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对所学缩写技巧进行拓展应用,尝试创作具有个性的缩写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缩写技巧,强调缩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缩写练习。
专题07 满分范文引领-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

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写作满分范文引领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
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写作微指导】1.材料中提供的这些关于“好奇”的论述,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审视好奇心的毁灭,还有的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作用。
理解这些论述的观点,从中选出你感触深刻的语句,作为自己的观点。
然后思考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2.列写作提纲可以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来安排。
尤其在“分析问题”部分,要根据选择的观点,选择典型的论据,如名人故事、名人警句等,注意材料的逻辑关系,不能重复。
最后解决问题时可以重申观点,也可以是观点的引申、升华等。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篇议论性文字。
【写作微指导】1.注意对论据进行具体分析、引申,使之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等。
2.写作时要根据写作内容,适时调整写作提纲,进一步理顺写作思路,安排好层次。
好奇心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
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
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
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 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
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
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了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味,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
九上语文写作专题指导

九上语文写作专题指导【写作导航】要使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不仅表现在论点提炼得鲜明、深刻和新颖上,更表现在整篇的论证上和文章整体效果上。
因此,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写前明意。
对提炼出来的论点,要不断加深认识,并力求使它在自己头脑中扎根。
做到了这一步,才真正具备了动笔写作的条件。
二、写时宗意。
1.开头点明观点。
初写议论文最好采取开宗明义的手法,把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这有益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
2.观点贯穿始终。
观点的明确,还在于行文过程中将观点当作一条主线,贯穿文章的始终,可以用分论点展开观点、论据紧扣观点等方法。
3.行文过程处处照应观点。
可以是结尾照应开头提出的观点,形成首尾呼应,升华中心的严谨结构;可以是边叙边议,反复照应观点,把文章的观点融于叙事议论之中。
三、写后查意。
文章写成初稿,不妨再检查一遍,看看原先确立的论点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否则就要再进行修改,直到成功为止。
【例文引路】感受生命的跳动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我感受着生命,感受着生命勃勃的生机。
生命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敲击着生长的鼓点,传递着奋发的动力。
【开门见山】开头点明观点,开宗明义。
生命的这种勃勃生机如此强大,来自何方?自身还是自然?细细地感受,哦,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
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粒种子的生命就开始跳动,吸收养料,发育胚芽,破土而出,向着太阳挺拔。
生命的勃勃生机真的是无处不在,鸟的展翅,花的开放,虫的鸣叫……都闪耀着各自的色彩,呈示着各自的奉献,正是生命跳动生机,坚韧、豪迈、乐观富有力量,汇织成一支激昂的交响乐。
那乐曲的高潮,是生命燃烧的演奏。
这时生命便绽开最灿烂的花朵。
那瞬间就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极其短暂,但让人震撼激荡。
【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便于读者理解。
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命,生命才会长盛。
然而,现在很少有人会感受那自然的生命的跳动。
最新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合集(86张)

思的信息,值得考生注意。
当然以上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割裂的,
而是联系的、统一的。这里把它们分开来说是为了
叙述的方便,旨在告诉同学们审题时要从这三个方
面去考虑,审好题就不会出现不切题和离题的尴尬。
模拟演练
1. 题目:雕琢心中的天使
【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在审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天使”
的理解。“天使”字面的意思就是天的使者。在字典
里它的义项: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里
指天神派遣传达神旨的使者。现多比喻天真可爱、给
人带来幸福欢乐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它的特点是 可爱的﹑可亲的﹑人见人爱的。题中的“天使”前有
个修饰语“心中的”,“天使”在话题中很明显用
的是比喻义,应指跟天使特点相似的一些东西,如
一个人的目标﹑理想、信念等等,只要是人们心里
2. 看“导语”是否点示了立意角度。如“跨入
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
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
精彩!”导语实则点明了“精彩”“导语”是否透露了构思方法。如“寄托
哀思”“洋溢欢乐”“解说幸福”等,都透露出构
一般来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
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
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
写作重点。抓题眼的一般规律是: (1)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 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 (2)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
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
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
章主题才会有深度。
(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内容,学生要 根据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命题 形式。半命题作文的常见命题形式有:①命前半题: 如《___我的梦想》;②命后半题:如《告别___》; ③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_的一封信》;④命首尾 部分:如《_____,别再让我_____》。这种题型的 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 里,即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作者。从形式上看, 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_____的 滋味》。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如《我不依 恋_____》,文题前有提示:“因为不坚持,天空中 的云才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依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 生;因为不停留,小溪才能涓流不息。”
【范文】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文辅导教案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文辅导教案目录.记叙文作文提纲(陈坤洪)2.作文标题的拟题技巧(何恒祥)3.巧设作文开头(梁红萍)4.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谢深宜)5.观察人物外貌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刘瑛)6.言为心生--人物的语言描写(方美娟)7.怎样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陈燕华)8.举手投足尽显个性(钟金涛)9.写具体、细致的(刘瑛)0.关注细节学会评改(谢深宜)1.眉目传情通篇生辉(朱晓燕)2.远离作文忧愁,走近快乐作文(唐秀清)3.立意—塑造的灵魂(施泽敏)4.创新和构思的作文教学设计(李日金)5.动人心弦以情动人(朱晓燕)记叙文作文提纲沙栏中学陈坤洪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作文提纲教学重点:如何运用作文提纲写好记叙文教学过程:一、回顾记叙文的知识、什么是记叙文?2、记叙文的分类。
3、记叙文的六要素。
4、记叙文的顺序。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二、引入作文提纲、作文提纲的概念、作用。
2、如何制定作文提纲?(1)题目(2)内容和中心(3)结构安排三、以《一张珍贵的书签》为例,指导作文提纲的写法。
题目:一张珍贵的书签主要内容:老师送我书签鼓励我写作的事,中心思想:表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表达我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材料安排:第一段:书签上的图案和赠言,并由此引出对老师的回忆。
第二段:我不喜欢作文,并瞎编了一篇《我和老猫》,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第三段老师找我推心置腹地谈话,并送一张写有她赠言的书签给我,鼓励我写作。
第四段:我的作文进步很快,并获了奖,老师为我高兴。
第五段:我将永远珍藏这张书签,感谢老师的培育。
四、课堂练习以《身边的爱》为题目,写一份作文提纲。
五、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标题的拟题技巧沙栏中学何恒祥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的以及标题的作用2.引导学生掌握拟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并能进行灵活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你们对标题的拟定太过于随意,不重视标题的作用,拟题不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专题指导(共5个专题)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专题指导(共5个专题)写作小专题观点要明确【写作导航】要使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不仅表现在论点提炼得鲜明、深刻和新颖上,更表现在整篇的论证上和文章整体效果上。
因此,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写前明意。
对提炼出来的论点,要不断加深认识,并力求使它在自己头脑中扎根。
做到了这一步,才真正具备了动笔写作的条件。
二、写时宗意。
1.开头点明观点。
初写议论文最好采取开宗明义的手法,把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这有益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
2.观点贯穿始终。
观点的明确,还在于行文过程中将观点当作一条主线,贯穿文章的始终,可以用分论点展开观点、论据紧扣观点等方法。
3.行文过程处处照应观点。
可以是结尾照应开头提出的观点,形成首尾呼应,升华中心的严谨结构;可以是边叙边议,反复照应观点,把文章的观点融于叙事议论之中。
三、写后查意。
文章写成初稿,不妨再检查一遍,看看原先确立的论点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否则就要再进行修改,直到成功为止。
【例文引路】感受生命的跳动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我感触熏染着生命,感触熏染着生命勃勃的生机。
生命老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敲击着生长的鼓点,传递着奋发的动力。
【直言不讳】开头点明观点,开宗明义。
生命的这种勃勃生机如此强大,来自何方?自身照旧自然?细细地感触熏染,哦,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
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粒种子的生命就开始跳动,吸收养料,发育胚芽,破土而出,向着太阳挺拔。
生命的勃勃生机真的是无处不在,鸟的展翅,花的开放,虫的鸣叫……都闪耀着各自的色彩,呈示着各自的奉献,正是生命跳动生机,坚韧、豪迈、乐观富有力量,汇织成一支激昂的交响乐。
那乐曲的,是生命熄灭的演奏。
这时生命便绽开最灿烂的花朵。
那瞬间就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极端短暂,但让人震撼激荡。
【比方论证】运用比方论证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便于读者理解。
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命,生命才会长盛。
然而,现在很少有人会感受那自然的生命的跳动。
而人对自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兴趣和激情。
金钱、物质、利欲湮没了生命的色彩,压煞着生命的跳动,没有了对自然生命跳动的感觉,人的生命就灰黑、黯淡,没有光芒,只能苟延着躯壳,而少了那鼓点似的激荡的心跳。
生命因而不再美好,高洁的梅花只成了愿望的装饰。
生命因而不再激昂,享受的追求消磨了意志。
因为当人无知地践踏小草的生命、得意地享受鸟类的美味、强蛮地霸占生物的空间或是野蛮地摧残人类自身的时分,生命的本质曾被遗忘,生命的意义曾被消淡,生命的跳动就变得软弱无力,濒临停止。
是啊,我们的生命与周围一切生物的生命是紧密相关,唇齿相依的啊。
请珍重一切生命,回到生命的本质上来吧。
【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
让我们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去感受一切生命雀跃的跳动。
在黑夜中,我们去感受生命的歌唱,感受生命的光芒;在细雨中,感受万物生长的喜悦,感受万物生命那强健有力的跳动。
在这样的感受中,来重新审视生命,感悟生命,重新领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不需要自私和懒惰,生命不应该贪婪与麻木;生命需要充满奋斗和勤奋,生命需要博大和豪迈。
珍重一切生命,感受一切生命的心跳,自身生命的光彩才会璀璨夺目,自身生命的跳动方会如战鼓轰鸣、长盛不衰。
【前后照应】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明中心论点。
【名师点评】文章围绕“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这一观点逐层展开。
接着从自然生命的力量对人的激荡,人不尊重自然生命而酿成的现状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末了论述人若何与自然生命和谐相处,与自然生命一起长盛不衰。
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指向明确,而论述顺着指向逐层展开,思路清晰,文理自然。
写作小专题论证要合理【写作导航】要使论证合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论证要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实和推理,所以肯定要合乎逻辑。
论证再严密,如果分歧乎逻辑,也是分歧理的。
同样,使用的材料也要能支持论点,通过恰当的分析,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呈现论据和论点不相干大概论据不足的情形。
二、论证方法要恰当。
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常用的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
只有方法正确了,才能极大地增强说服力,增强表达的丰富性。
三、论证结构要合理。
为了使论证结构合理,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用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例文引路】激发潜能,点亮人生自然界真是奥妙无穷,身体肥胖、行动笨拙、翅膀短小的大黄蜂,居然能像那些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昆虫一样,展翅飞翔。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大自然中,它必须要飞起来,否则,就会面临被吃掉的危险。
【设问开头】由大黄蜂的例子,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出文章的论题。
事实上,在我们人类身上,也有这种内在的潜能。
如果我们能够像大黄蜂那样,将这种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将自身的弱点变成优点,那么就会在逆境中奋起,点亮自己的多彩人生。
XXX,虽然身有残疾,但不依赖别人而活着,不接受他人的施舍,而是用自己的脚作画,靠卖画为生。
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办个人画展。
幸运的是,在不懈的努力下,XXX最终成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脚画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对此,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而XXX自己却说这不过是因为他心中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正是这种信念,使他将自己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做到了四肢健全的人也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举例论证】列举XXX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或缺陷,这些缺点或缺陷也许会伴随我们一生。
若何克服它们呢?这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生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过分地存眷自身的缺点或缺陷,心里老是想着自己不如别人,其成效就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自卑感也就会越来越激烈,从而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最终变成失败者。
的确,自身的弱点或缺陷是无法回避的。
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正确地对待它们,多看到自己的优点,靠优点来生存,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强大。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良好的心态、端正的态度,而且要有克服这些弱点和缺陷的信心,要有执着坚忍的精神和毅力。
正如XXX 所言:“将弱势转化为强势并不容易,它需要你的不懈坚持与努力。
”作为一个有希望成功的人,我们要时刻坚信: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和快乐,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面对弱点,怎样把弱点转化为优势。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些至理名言,都给我们以深切的启迪。
【道实践证】引用一系列名人名言,再次论证中央论点,极具说服力。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化弱点为优势,激发自己的潜能,去点亮人生!【名师点评】文章开头列举昆虫界大黄蜂的例子引出论点,然后由物及人,进一步深化主旨;接着,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列举“脚画哥”XXX的事例,并自用XXX的名言,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多层面地加以论证;结尾,再次引用名言,运用道理论证,收束全文。
这样充分的说理、合理的论证,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写作小专题研究改写【写作导航】改写,就是在忠实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改变其文体、语体或人称等。
改写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基本上不改原作内容,只改变表达形式;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改动。
其次,根据改写请求,确定改写思路。
有时要完全忠实原文,比如把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有时可以增加新的内容,这就与扩写结合在一起了,比如把一首叙事诗改写成叙事散文。
【例文引路】XXX归故里——《木兰诗》改写胜利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历经十年的血战,我们终于凯旋了!【开篇点题】开篇交代XXX归故里,照应了文题。
回朝,面圣,赏金,这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
娘啊,你还好吗?十年的战乱,是否殃及了咱们的村庄?早晨,我偷偷地拿出镜子,打量着镜中那个再熟悉不过但又显得有些陌生的XXX。
曾也是春水般脉脉含情的眼睛,如今变得锐利,怎么看也是满含着威严之气,让人一望便知是久经沙场。
“芙蓉如面XXX”“秋水为神玉为骨”“诗词为心鸟为声”,这些似乎都不属于我了。
谁都可以想象出,在战场上厮杀了十年,会变成什么鬼样子:手粗了,“纤纤玉指”,可笑!腰粗了,“杨柳细腰”,滑稽!今日之木兰,已非昨日之木兰。
希望爹娘还能认出我这个未能尽孝的孩儿啊!一路颠簸,我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快,弹指一瞬十年,家里的变革有多大?弟弟应该又高又壮了,爹娘也该是满头青丝了吧?这路上是怎么回事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越近家,心里便越怕。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胆战心惊中,我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生理描写】运专生理描写,写出XXX归家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归家的急迫与喜悦,也有归家的担忧与忐忑。
怀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忐忑不安地推开了家门。
“爹,娘,XXX回来了!……娘,爹,你们在家吗?是女儿XXX回来了!”我大声地喊着,院里空荡荡的,只有自己的回音。
家里空无一人。
我呆呆地站着,老屋直勾勾地盯着我,像是在安慰,也像是在哭诉。
一阵风吹过,虽已是初夏,却觉寒气逼人。
我这才发现,屋子、院子,都已落满了尘埃。
那一架织布机还在,上面已经满是蛛网。
就是在那儿,我一声一声地叹息;就是在那儿,我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就是在那儿,我立志报国,不杀退仇敌,誓不还乡。
【环境描写】运用环境描写,写归家看到家园满目狼藉,冷气逼人,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情节开展做铺垫。
……爹,娘,XXX今天回来了,你们在何处呢?“XXX,你要记住,常给家里写信,别让娘惦着。
”娘,您的话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边,可为什么XXX回来了,却见不到您呢?“我回来啦,XXX回来啦!”我一面喊,一面踉踉跄跄地向祖坟走去,只见爷爷的坟旁又多了三个坟头。
坟上的荒草,在风中摇曳,我明白了,我扑倒在坟前。
“你们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呀!”战场上,出生入死,我从来没有掉过一滴泪,在这里却泪如泉涌,仿佛要把十年的泪都流出来。
……“XXX,XXX,是你吗?我可把你盼回来了。
”看哪,爹,娘,还有许多的乡亲们都来了。
在锣鼓声与欢笑声中,我骑上了高头大马,一群乡亲簇拥着我。
你看,那是我那小弟弟吧,怎么还这样腼腆呢?还东躲西藏的。
你看,姐姐也来了,打扮得多美!我看着眼热。
快快快,我跑到我的梳妆台前……待我打扮一番,大家一个个定会惊得目瞪口呆。
可是当我走出门来,怎么又一个人都不见了呢?【欲抑先扬】全文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再写愿望破灭,前后巨大反差更加剧了文章的悲剧气氛。
……一阵冷风袭来,吹醒了我的梦,这梦我做过多少次啊!【名师点评】文章想象丰富,写出了当时战争带来的尸骨遍野、家破人亡的残酷社会现实,主题承接《木兰诗》前半部分,延续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