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测试实验
耐洗色牢度的检测方法

耐洗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3921.1-1997)(2006-09-02 12:21:39)耐洗色牢度检测方法仅适于检测洗涤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
耐洗色牢度由于配方、试验条件不同,有五种检测的方法。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取40mm×100mm的试样两块,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相贴合,另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
分别沿一短边缝合,制成两个组合试样。
②如试样是纱线或散纤维,可将纱线编成织物,按织物试样制备。
也可取纱线或散纤维制成一薄层,用量约为贴衬织物总量的一半。
将一块试样夹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和一块40mm×100mm染不上颜色的织物之间,另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分别沿四边缝合,制成两个组合试样。
⑵试剂:①肥皂,含水率不超过5%,成分含量按干质量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游离碱(以Na2CO3计):0.3%(最大);游离碱(以NaOH计):0.1%(最小);总脂肪物:850g/kg(最小);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30℃(最高);碘值:50(最大);不含荧光增白剂。
②皂液,每升水含5g肥皂和2g无水碳酸钠。
③如需要,可用合成洗涤剂4g/L代替皂片5g/L。
⑶检测用贴衬织物:检测用贴衬织物需两块,每块尺寸为40mm×100mm,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3-25规定的纤维制成。
如试样是混纺或交织品,第一块为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为次要纤维制成。
表3-25 耐洗色牢度试验用贴衬织物第一块贴衬织物第二块贴衬织物方法1、2、3 方法4 方法5棉纤维羊毛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羊毛棉纤维--丝棉纤维棉纤维-亚麻棉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羊毛棉纤维棉纤维醋酯纤维粘胶纤维粘胶纤维-聚酰胺纤维羊毛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聚酯纤维羊毛或棉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羊毛或棉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⑷备一块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纤维织物)。
耐洗涤色牢度报告模版

3. 漂洗色牢度:各颜色均符合4-5级标准要求。
五、结论
经测试,XXX产品的色牢度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较好的洗涤耐久性和色彩稳定性。
六、建议
作为质量保证部门,我们建议在生产过程中继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色牢度稳定性;同时建议在使用说明中加强对洗涤方法的提示,避免不当的洗涤方式对产品色彩产生影响。
1. 普通洗涤色牢度测试:使用标准洗涤剂,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洗涤后进行颜色褪色评定;
2. 沾污洗涤色牢度测试:在标准条件下模拟沾污情况,洗涤后评定颜色褪色情况;
3. 漂洗色牢度测试:在标准条件下模拟漂洗情况,评定颜色的褪色情况。
四、测试结果
经过测试,样品的色牢度测试结果如下:
1. 普通洗涤色牢度:各颜色均符合3-4级标准要求;
耐洗涤色牢度报告模版
根据耐洗涤色牢度测试要求,经过我方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如下:
一、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评估产品在不同洗涤条件下色彩的牢度,为产品提供质量保证和改进方向。
二、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为XXX产品的色织面料,共计10种颜色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以下测试项目:
七、附录
1. 测试样品照片
2. 测试仪器使用证书
3. 测试分析报告原始数据
如有需要,欢迎随时咨询。
耐干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耐干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1.准备材料:
-织物样品:从不同批次获得的几块相同类型的织物样品,确保样品
没有任何损坏或涂层。
-干洗机:用于模拟干洗处理的设备。
2.测试步骤:
-样品准备:将织物样品按照实际使用时所需要的方式进行准备,例
如纺织品的开加工和整平。
-干洗处理:在干洗机中根据制定的程序和温度规范,将织物样品放
入干洗机中进行干洗处理。
-烘干处理:将经过干洗处理的织物样品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
-评估颜色变化:使用灯箱或标准光源,与未处理的原始织物样品进
行比较,评估经过干洗处理后织物的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记录结果:对于每个样品,记录任何颜色变化或渗出。
可以使用一
些标准评分系统,如灰度等级来量化颜色变化。
注意事项:
-测试之前,应该先对干洗机进行清洁,并确保没有任何之前的干洗
剂残留。
-测试时应该使用足够的样品数量(通常是5-10个)来获得准确和可
靠的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干洗程序和温度,确保样品之间的处理条件一致。
-在测试中,可以尝试不同的干洗剂和处理时间,以评估它们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测试方法,可以评估染料与织物之间的色牢度,帮助制造商和消费者确定其中一种织物在干洗处理后的耐久性,从而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织物。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洗色牢度对实验室的浸。
有试验程序的品种,因为
1。
洗衣条件可能因一个国家而异。
2、使用染色产品的方法。
3、对重复洗涤试验方法进行评价。
染色洗涤品的褪色和染色的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1温度范围从40摄氏度到95摄氏度。
2、洗衣液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到洗衣液中。
在许多测试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洗涤剂。
3、机械作用的程度,可以通过改变洗衣机的搅拌速度或增加钢球旋转的搅拌速度来改变。
4。
洗衣白酒类货比50:01。
5、水的硬度。
6、清洗、烘干或按洗涤方法对样品进行还原。
那么,如何衡量纺织品的色牢度呢?
牢度测量程序
一个标本(实验室浸)在指定的相邻的织物或织物接触清洗,冲洗和干燥。
在适当的条件下,在适当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的化学浴的试样/复合样品。
磨料的作用是通过使用一个酒的比例和适当数量的钢球。
在试样的颜色变化(染色样品)和相邻的织物染色评估推荐灰度(1-5)。
用于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设备和材料:
1.wash-wheel一个恒温水浴和40±额定转速2 rpm。
2不锈钢容器。
3不锈钢球。
4.sdc,多纤维织物(醋酸/棉/尼龙/涤纶/腈纶/羊毛)。
5温度计,
6缝纫机。
7.dryer。
8、颜色匹配柜
9.iso尺度。
织物色牢度检测—织物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羊绒
40
腈纶、涤纶
60
棉、亚麻、苎麻
60
粘胶、莫代尔
40
、莱赛尔、铜铵、醋酯
非常缓和 缓和
非常缓和 常规 常规 常规
低温 中温 中温 中温 高温 低温
-较低温度 较低温度
常规 常规 较低温度
织物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测试原理
三、测试原理
(一)干压
原理:干试样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压力的加热 装置中受压一定时间
色
将试样在标准大应的灰色样卡评定棉贴衬织物的沾色。要
色
用棉贴衬织物沾色较重的一面评定。
四、试验操作
(六)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注意问题
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沾色用贴衬用标准棉贴衬,与试样的 组成成分无关。 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时变色牢度的评定要评定两次。
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时加热板的温度较高,注意灼伤皮肤
织物色牢度检测
织物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学习目标
能够熟知耐热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能够完成棉印染布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能够根据国家标准就该项指标定等;
学习目标
能够熟知耐热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能够完成棉印染布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能够根据国家标准就该项指标定等;
主要内容
耐热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耐热色牢度的测试原理 测试仪器的使用 实验操作
酯弹性纤维
羊毛
尼龙66 聚酯
棉
碳氟化合物, 玻璃纤维
大麻、黄麻、 苎麻、亚麻, 人造丝、粘胶, 三醋酯纤维 (热定型)
拓展GB/T24280-2009纺织品 维护标签上维护符号选择指南附录C
纤维类别
典型纺织纤维的初始实验条件
水洗温度℃ 水洗机械程度 熨烫温度 转笼干燥温度
桑蚕丝(柞蚕丝)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GB/T3921.1-1997eqv ISO 105 – C01:1989代替 GB 3921 – 8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Test 11 范围本标准 >标准规定了五种耐洗色牢度试验系列中的第一种试验,已定为研究有色纺织品的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本系列试验中包括从温和到剧烈的洗涤操作范围。
注:本方法仅为测定洗耳恭听涤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而制定,并不反映全面的洗烫操作结果。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51-199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dt ISO 105-A03:1993)GB251-1995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idt ISO 105-A03:1993)GB/T6151-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eqv ISO 105-A01:1994)GB7564~7568-8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用标准贴衬织物规格(neq ISO 105-F:1985)GB11404-8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neq ISO 105-F10:1989)3 原理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二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4 设备和试剂合适的机械装置(见附录A),由装有一根旋转轴杆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ml±50ml的玻璃或不锈钢容器,直径75mm±5mm,高125mm±10mm。
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mm±10mm。
织物色牢度检测—织物耐皂洗色牢度测试

钢珠数量 0 0 0 10 10
肥皂(g/L) 5
碳酸钠(g/L) —
5
—
5
2
5
2
5
2
三、实验方法及选择
实验方法的选择:应按其最终用途的产品标准规定选择试验方法
在用途不详的情况下,按以下方法选择
• 丝、毛、锦纶类面料,参照GB/T3921—2008 A(1),试验温度 为(40±2)℃。
• 棉、麻、涤纶、腈纶类面料。参照GB/T3921—2008 C(3).试 验温度为(60±2)℃
第一块
棉 羊毛
丝 麻 粘胶 醋纤 聚酰胺 聚醋 聚丙烯睛
第二块贴衬织物
40℃和50℃ 60℃和95℃
的试验
的试验
羊毛
粘胶
棉
-
棉
-
羊毛
粘纤
羊毛
棉
粘纤
粘纤
羊毛或棉
棉
羊毛或棉
棉
羊毛或棉
棉
织物耐皂洗色牢度测试
皂液的制备
三、实验方法及选择 GB/T 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实验 耐皂洗色牢度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及实验原理
二、采用标准 及实验原理
耐洗色牢度标准
GB/T 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实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 12490-2007纺 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 家庭和商业洗涤色 牢度
ISO105-C01-05 AATCC 61 JIS L 0844
二、采用标准 及实验原理
试验原理:纺织品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 在一起,置于皂液或肥皂和无水碳酸钠混合液中,在规定时间 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机械搅动,再清洗和干燥。以原样作为参照 样,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变色和贴衬织物沾色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测试规范

4.5级--颜色变化相当于变色灰卡的4 - 5级
4级--颜色变化相当于变色灰卡的4级
3.5级--颜色变化相当于变色灰卡的3-4级
3级--颜色变化相当于变色灰卡的3级
2.5级--颜色变化相当于变色灰卡的2-3级
2级--颜色变化相当于变色灰卡的2级
1.5级--颜色变化相当于变色灰卡的1-2级
6.3.4
对于具有绒头方向的绒类织物,多纤维帖衬织物附在试样上端,且绒头方向背离试 样上端。
6.3.5
被测物为纱线时,试样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制备。
6.3.5.1
方法1.
在合适的针织机上编制成针织物, 按照6.1〜6.3.3制备试样和多纤维织物。每个样 品保留一块针织试样作为原样。
6.3.5.2
方法2。
4.6
操作实验室测试仪器时,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全建议。
4.7
任何残留的四氯乙烯务必送至许可的废物管理处,按照各地的规定进行处理。
5.0
仪器和材料
5.1
水洗牢度测试仪。以40r/min土2r/min的转速在控温的水浴中旋转的密圭寸杯。
5.2
不锈钢的标准水洗杯,直径7.5cmX12.5cm(直径3英寸X高5英寸),容量约500mL
30C± 2C(86T± 4T)的四氯乙烯洗涤剂溶液,密封不锈钢杯。在快速水洗牢度 测试仪内以30C± 2C(86T± 4T)条件下搅拌30min。
7.4
将钢杯放在足够通风的通风橱,从被中拿出布袋, 取出试样。为了去除多余的溶液, 把试样放在吸水纸或布之间,然后放在通风橱内,温度不超过65C(149T)空气 中干燥试样。
2.5级--颜色沾色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3级或9级AATCC占色彩卡的2.5级。 2级--颜色沾色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级或9级AATC(沾色彩卡的2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测试实验
一、简介
在对外贸易中,棉织物耐洗色牢度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外观质量和服用性能。
欧盟正式公布的生态纺织品标准“ OkeoTexStandard 100” ,把耐洗色牢度列为安全卫生项目,实行强制性检测,明确了具体技术要求,却未规定具体的测试标准。
目前测试方法有GB /T3921. 1~5和AA TCC Test Method 61-1996等,测试结果为成品棉织物首次测试值。
由于测试标准不同,测试结果就有差异。
怎样对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进行加速测试和终审评定,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些探讨。
二、耐洗色牢度与皂洗次数的关系
选用不同颜色的棉织物,按照GB /T3921. 3测定耐洗色牢度、皂洗牢度,每个颜色重复进行同一实验,结果。
棉织物皂洗后都有一定程度的褪色,以后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皂洗5~8次趋向于某一稳定值,往后不再褪色,此时的色牢度就是该织物的永久性耐洗色牢度。
通常皂洗1次与皂洗10次后色牢度相差0. 5~2级。
有些色牢度较好者,像黑、墨绿、咖啡等色,皂洗1次褪色不多,以后褪色也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浅绿、杏色、红蓝格等色,皂洗1次褪色较多,以后褪色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也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深蓝、大红等色,皂洗1次褪色虽然不多,但随着皂洗次数的增加,褪色不断增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竟相差1. 5~2级。
棉纤维属纤维素纤维,大分子上有较多的自由羟基,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吸湿性,公定回潮率为8 %。
可用染料有直接、活性、盐基、硫化、还原、偶氮、酞菁等,棉纤维一般是用上述染料染色而成。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首先在纤维表面发生吸附,使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远高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最后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共价键与纤维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
棉织物皂洗时,在洗涤剂的作用下,首先洗除少量机械地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浮色,或使浮色再度扩散渗透到纤维内部;其次是拆散棉纤维无定形区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增加纤维的膨化程度,使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减弱,部分靠结合力固着的染料克服分子的引力及纤维结构因素所产生的障碍也脱落下来,最终达到永久
性耐洗色牢度。
棉织物上的染料一部分脱落,脱落到皂洗液中的染料,一部分又转移到衬布上。
衬布沾色与棉织物褪色并不成正比,沾色程度不仅取决于褪色程度,还取决于皂洗液的条件是否适合染料重新上染等
因素。
三、耐洗色牢度与测试标准的关系
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根据合同或客户不同的要求,使用不同的标准。
棉织物颜色不同,耐洗色牢度不同。
这首先是由各色所选用的染料及用量不同造成的。
染料不同、结构不同,耐洗色牢度不同。
如还原、硫化、偶氮等非水溶性染料都比较耐洗;直接染料为水溶性染料耐洗性较差;活性水溶性染料,由于与纤维共价键结合,在充分洗除浮色后,耐洗色牢度较好。
其次是由染料的特性决定的,当然还受染色设备、工艺条件、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皂洗时采用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耐洗色牢度。
GB /T3921. 1、2由于温度较低或没有使用纯碱,只能部分洗除织物表面的浮色,耐洗色牢度级数较高。
GB /T3921. 5由于测试条件过于剧烈,温度高达90 ℃,
作用时间长达4 h ,使纤维和染料受到过度的破坏,羊毛贴衬布卷缩、变黄,还产生较为严重的剥色现象,导致耐洗色牢度比永久性耐洗色牢度还低,这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GB /T3921. 3和AATCC61-1996所测耐洗色牢度均高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而GB /T3921. 4所测结果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较为接近,但仍偏高,这
也不是棉织物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的终值。
四、耐洗色牢度与测试条件的关系
为了优化测试条件,进行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对表3分析可知,随洗涤剂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及皂洗时间的延长,各色棉织物的褪色不断增加。
其中洗涤剂的影
响最大,温度的影响次之,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
4. 1 洗涤剂浓度
随洗涤剂浓度的增大,各色棉织物褪色不断增加,耐洗色牢度明显降低,严重者比永久性耐洗色牢度值
还低。
所以肥皂的用量要严格控制,一般应控制在5~10 g /L。
肥皂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纯碱为助洗剂,在碱性条件下,肥皂具有润湿、乳化、膨胀、净洗等能力。
当洗涤剂为低浓度时,作用只发生在纤维表
面或无定形区,只能部分地洗除浮色;当洗涤剂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能深入到棉纤维的晶区,则会破坏更
多的染料分子与棉纤维的结合而使褪色增多,耐洗色牢度降低。
4. 2 皂洗温度
当皂洗温度从40℃升高到95℃,各色棉织物褪色程度不断增加,耐洗色牢度明显降低,严重者比永久性耐洗色牢度值还低。
皂洗温度低,皂液的浸透性差,褪色大多为表面浮色;提高皂洗温度,可以增加染料分子的动能,有利于提高染料的扩散速率;同时也可以增强纤维大分子热振动,使纤维自由体积增加,减少
扩散的空间阻力,有利于染料的解吸,使染料分子从纤维内部游离解析出来,褪色增多。
但温度太高,会使染料过度分解,形成剥色现象,并损伤纤维。
因此,皂洗温度的选择以60~80 ℃比较适宜。
4. 3 皂洗时间
把皂洗时间延长到30~60 min,皂洗褪色明显,耐洗色牢度变化较大;而把时间延长至90 min,皂洗褪
色不再明显,耐洗色牢度变化不大。
这主要是由于皂洗时先洗除浮色和少量染料,皂洗达到一定时间后,鉴于染料与纤维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难以继续使染料从纤维离解脱落。
4. 4 浴比
浴比大小会影响洗涤剂的用量和皂洗效果。
因为洗涤剂是以克每升计算的。
浴比减小,水用量减小,洗涤剂用量减小,相对于织物,洗涤剂浓度减小;反之亦然。
4. 5 皂洗液中加入钢珠
在皂洗液中加入钢珠,可以增加与织物的碰撞和机械摩擦,起始作用明显,能够帮助去除织物表面的颜色,但对于去除织物内部的颜色作用不大。
五、结束语
皂洗时,不同颜色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是有差异的,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为了测出棉织物的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有必要对测试参数进行调整,并作出统一规定。
综上所述,将表3与表1对照,在温度为80℃、纯碱/肥皂浓度为5 /10 g /L、浴比1∶50的溶液中皂洗30 min,耐洗色牢度最接近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此条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