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摩擦色牢度 iso 105
摩擦色牢度技术要求

家用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要与其他物体进行摩擦,有时这种摩擦还是在湿态情况下进行的,若染料的染色牢度不好,在摩擦过程中就会沾染其他物品,所以应对家用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进行要求。
摩擦过程中主要是沾染其他物品,故耐摩擦色牢度只有沾色,而无变色。
1.检测标准
ISO 105-X12-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JIS L 0849—1996《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ADP ISO 105-X12:93)》DIN EN ISO 105-X12-20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AATCC 8-2001《耐摩擦色牢度: AATCC摩擦仪法》。
G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2.检测原理
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的纯棉标准摩擦布(棉贴衬)和一块湿的纯棉标准摩擦布(棉贴衬)按规定的压力、速度进行摩擦,对摩擦布的沾色用沾色用灰色样卡(GB 251)进行评级。
3.检测方法
(1)用夹紧装置将试验样品固定在试验机底板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致。
(2)干摩擦:将干摩擦布固定在试验机的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行方向一致。
在干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上,在10s内摩擦10次,往复动程为100mm,垂直压力为9N。
(3)湿摩擦;更换试样,用湿摩擦布按(2)所述重复操作。
湿摩擦布必须用三级水浸湿,并放人滴水网或使用轧液装置,使其含水量在95%—105%,摩擦结束后,在室温下晾干。
(4)去除摩擦布上的试样纤维。
(5)用灰色样卡评定上述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1/1。
常用色牢度标准

美标
AATCC 107
目的:测定染色、印花或其它有色织物的耐水渍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1 GB/T 5713
原理:当试样和贴衬织物在一定温度的水中充分浸泡规定时间后, 夹在汗渍 测试仪上,放置在烘箱内一定时间,评定试样的颜色变化和沾色程度。
欧标
ISO 105 B02
原理:将试样和标准布一起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曝晒后评级。
国标
GB/T 8427
美标
AATCC 15
目的:衡量染色织物耐汗渍的色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4 GB/T 3922
原理:试样和贴衬织物同时在汗渍溶液浸泡后,在有压力的环境中放置一定 时间后,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评定有色试样颜色变化和贴衬织 物沾色的程度。
美标
AATCC 8
目的:测定染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
欧标
ISO 105 X12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转移到小白 布上的沾色程度。
国标
GB/T 3920
适用范围:适合于纱线、色织、印染等纺织品。
美标
AATCC 16E
目的:测试染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等对光、日晒的抵抗性。
项目名称
皂洗牢度
摩擦牢度 (rubbin g/crocking)
光照牢度
汗渍牢度
水渍牢度
常用色牢度检测标准
相关标准
-5A
ISO105 C06 TES T A-E
GB/T 3921. 1-5、GB/T 12490 TES T A-E
目的:模拟纺织品在实际洗涤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及对其他织物的沾色情 况。 原理式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洗涤剂条件下进 行洗涤,式样通过与容器及不锈钢珠的碰撞作用模拟实际洗涤,再经清洗与 干燥,然后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号

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号
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号有多个,具体取决于所涉及的产品或材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号:
1.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ISO 105-B02、ISO 105-B06、AATCC 16、AATCC 169、GB/T 8427等。
2. 革制品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ISO 105-B10、ISO 105-B02、AATCC 16、AATCC 169等。
3. 涂料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ASTM D2244、ISO 11341、ISO 11369等。
4. 塑料耐光色牢度检测标准:ASTM D4329、ASTM D4459、ISO 4892等。
需要进行耐光色牢度检测时,可以参考相关产品或材料的标准,选择适用的标准号进行测试。
请注意,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自己的标准号和方法,具体选择应考虑产品或材料的市场要求和应用环境。
ISO-105-X12-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范围1.1ISO 105这部分标准规定了各种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及其它绒类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染色或印花的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织物及纱线。
每一试样需做两个试验,一个用于摩擦布,一个用湿摩擦布。
2.0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适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105 A01:199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1部分:试验通则ISO 105 A0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3部分:评定沾色用灰卡ISO 105 F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F09部分:棉摩擦布的规格ISO 105 X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一小面积。
ISO 13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3.0 原理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
通过改变摩擦测试仪摩擦头的两个尺寸,可以提高两种测试条件:一种用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染色或印花类织物。
4.0 设备4.1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该设备具有两种不同尺寸的摩擦头以往复直线运动进行摩擦。
4.1.1 对于绒类织物,包括地毯等﹕一个19mm x 25.4 mm长方形表面的摩擦手指,摩擦手指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行程为(104±3) mm。
注一﹕当绒类织物与16毫米直径圆型摩擦指摩擦时,评定棉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沾色区域的周围沾色很严重,如有圆晕。
在4.1.1中描述的摩擦头可以避免测试大部分绒类织物时出现圆晕。
注2:SDC(英国染色工作者学会)的定期刊物87 1971,155 88 1972,259中,描述了适用于绒类织物的仪器。
4.1.2 其他织物(16±0.1 mm圆柱形直径) 摩擦指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行程为(104±3)mm。
注解: AATCC(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学会)的级数手册中描述了合适的设备,AATCC8中的4.1.12,AATCC165中的4.1.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设备,只要与用条款4描述设备的测试结果相同。
ISO 105 X12 -2016摩擦中文

1.0范围1.1 ISO 105这部分标准规定了各种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及其它绒类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染色或印花的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织物及纱线。
每一试样需做两个试验,一个用于摩擦布,一个用湿摩擦布。
2.0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适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105 A01:199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1部分:试验通则ISO 105 A0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3部分:评定沾色用灰卡ISO 105 F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F09部分:棉摩擦布的规格ISO 105 X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一小面积。
ISO 13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3.0 原理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
通过改变摩擦测试仪摩擦头的两个尺寸,可以提高两种测试条件:一种用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染色或印花类织物。
4.0 设备4.1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该设备具有两种不同尺寸的摩擦头以往复直线运动进行摩擦。
4.1.1对于绒类织物,包括地毯等﹕一个19mm x 25.4 mm长方形表面的摩擦手指,摩擦手指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行程为(104±3) mm。
注一﹕当绒类织物与16毫米直径圆型摩擦指摩擦时,评定棉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沾色区域的周围沾色很严重,如有圆晕。
在4.1.1中描述的摩擦头可以避免测试大部分绒类织物时出现圆晕。
注2:SDC(英国染色工作者学会)的定期刊物87 1971,155 88 1972,259中,描述了适用于绒类织物的仪器。
4.1.2其他织物(16±0.1 mm圆柱形直径) 摩擦指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行程为(104±3)mm。
注解: AATCC(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学会)的级数手册中描述了合适的设备,AATCC8中的4.1.12,AATCC165中的4.1.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设备,只要与用条款4描述设备的测试结果相同。
摩擦色牢度仪ISO_105_X12标准测试方法

摩擦色牢度仪ISO_105_X12标准测试方法1.0范围1.1 ISO 105这部分标准规定了各种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及其它绒类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染色或印花的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织物及纱线。
每一试样需做两个试验,一个用于摩擦布,一个用湿摩擦布。
2.0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适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105 A01:199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1部分:试验通则ISO 105 A0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3部分:评定沾色用灰卡ISO 105 F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F09部分:棉摩擦布的规格ISO 105 X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一小面积。
ISO 13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3.0 原理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
通过改变摩擦测试仪摩擦头的两个尺寸,可以提高两种测试条件:一种用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染色或印花类织物。
4.0 设备4.1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该设备具有两种不同尺寸的摩擦头以往复直线运动进行摩擦。
4.1.1对于绒类织物,包括地毯等﹕一个19mm x 25.4 mm长方形表面的摩擦手指,摩擦手指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行程为(104±3) mm。
注一﹕当绒类织物与16毫米直径圆型摩擦指摩擦时,评定棉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沾色区域的周围沾色很严重,如有圆晕。
在4.1.1中描述的摩擦头可以避免测试大部分绒类织物时出现圆晕。
注2:SDC(英国染色工作者学会)的定期刊物87 1971,155 88 1972,259中,描述了适用于绒类织物的仪器。
4.1.2其他织物(16±0.1 mm圆柱形直径) 摩擦指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行程为(104±3)mm。
ISO 105 X12 200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c)列明干湿擦附布沾湿程度。
d)试样放于条件室的时间及测试当时的温湿条件。
e)试样卡在仪器上的方向(经/纬/ 45度角)。
f)每个试样的沾色度的评级数据。
5.2
如果测试的试样是纱或线,则织成一块面积不少于50 mm x 140 mm的针织试样布,或可在一个适当面积的长方卡纸上,缠成一束并行线。
5.3
所有测试试样和纯棉摩擦附布需摆放于条件室(20±2)℃和相对湿度(65±2)%下调湿不少于4小时,其它棉类或羊毛织物则需要更长时间。
5.4
最好也在纺织品试样在标准大气条件(ISO 139)下进行测试。
ISO 105 A01:199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A01部分:试验通则
ISO 105 A0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A03部分:评定沾色用灰卡
ISO 105 F0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F09部分:棉摩擦布的规格
ISO 105 X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一小面积。
ISO 13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4.2
纯棉标准摩擦布,已进行褪浆、漂白但不含任何整理剂棉织物,剪成一块50mm x 50mm±2mm的正方形大小。(符合ISO 105-F09)
4.3
软防水摩砂纸或20mm间距1mm直径粗度的不锈钢网。
注意:应注意支撑试样的格网或砂的特性,因为它们通过织物会留下印痕,这可能导致错误的分级。对于纺织品最好用砂纸.。
4.1.2
其他织物
(16±0.1 mm圆柱形直径)摩擦指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行程为(104±3)mm。
注解:AATCC(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学会)的级数手册中描述了合适的设备,AATCC8中的4.1.12,AATCC165中的4.1.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设备,只要与用条款4描述设备的测试结果相同。但这两个测试方法的结果的相关性还不明确。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摩擦水洗日晒汗渍色牢度一、耐摩擦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是指染色或印花后的测试面料分别与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然后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的测试。
1、四种摩擦牢度测试标准:序号类别标准号1 欧标ISO105X12:20012 美标AATCC 8:20073 国标GB/T 3920-20084 日标JIS L 0849-20132、四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国标GB/T 3920 与ISO 105X12基本一致,因此,这两个标准测试结果应该基本一样的;美标AATCC 8的取样时倾斜于经纬向45°,按此标准测得的摩擦牢度与其他标准会有差异;AATCC 8 标准中湿摩擦白布的含水率为65±5%,低于其他标准,因含水率低,所以按此标准测得湿摩擦牢度级别会略高于其他标准;如果一个颜色美标AATCC 8测试合格,那么用国标与欧标不一定会合格呦!日标JIS L 0849 中除了没有方形摩擦头外,其他参数基本与国标GB/T 3920、欧标ISO 105X12一致;美标AATCC 8中也没有方形摩擦头,对于绒类织物,方形摩擦头的测试结果级别理论上要低于圆形摩擦头的。
二、耐水洗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又称耐皂洗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是最常见的色牢度考核项目之一。
水洗色牢度是指着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皂洗后的褪色程度,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评价内容。
原样褪色是指着色织物在皂洗前后褪色的情况;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着色织物以一定方式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着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褪色或沾色的程度应在指定光源下测试,以标准灰卡评级,结果分5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
目前,国内外对此项目的测试方法标准相对齐全,但设备和技术条件不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摩擦色牢度iso 105-x12:2001
2010-01-17 22:12:31 阅读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范围
1.1.iso 105这部分标准规定各种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及其它绒类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1.2.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染色或印花的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织物及纱线。
1.3.每一样品需做两个试验﹐一个用干摩擦布﹐一个用湿摩擦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105-a01:199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1部分﹕试验通则
iso 105-a0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a03部份﹕评定沾色用灰卡
iso 105-f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f09部分﹕棉摩擦布的规格
iso 105-x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x16部份﹕耐摩擦色牢度-小面积
iso 13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3.原理
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
通过改变摩擦测试仪摩擦头的两个尺寸﹐可以提供两种测试条件﹕一个用于绒类织物﹐一个用于染色或印花类织物。
4.设备
4.1.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该设备具有两种不同尺寸的摩擦头以往复直线运动进行摩擦。
4.1.1.对于绒类织物(包括纺织地毯)﹕具有长方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尺寸为
19mmx25.4mm。
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0.2n﹐直线往复动程为104±3mm。
注1﹕当用16±0.1mm直径的摩擦头测试绒类织物时﹐评定棉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沾色区域的周围沾色很严重﹐如﹕有圆晕。
在4.1.1中描述的摩擦头可以避免测试大部分绒类织物时出现圆晕。
注2﹕sdc(英国染色工作者学会)的定期刊物87 1971﹐155 88 1972﹐259中﹐描述了一个适用于绒类织物的仪器。
4.1.2.对于其它各种纺织品﹕摩擦头是由直径为16±0.1mm的圆柱形组成的﹐直线往复动程为104±0.3mm﹐垂直压力为9±0.2n。
注﹕aatcc(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学会)的技朮手册中描述了一个合适的设备﹐aatcc8使用4.1.2﹐aatcc165使用4.1.1。
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设备﹐只要与用条款4中描述设备的测试结果相同。
这两个测试方法的结果的相关性还不清楚。
4.2.摩擦用棉布﹕退浆﹑漂白﹑不含任何整理剂的棉织物﹐剪成50mmx50mm±2mm的正方形用于圆形摩擦头﹐或剪成25mmx100mm±2mm的长方形用于长方形摩擦头。
参见iso 105-f09。
4.3.防水砂纸﹕或不锈钢丝直径为1mm﹐网孔宽约为20mm的滴水网。
注﹕使用不锈钢丝或砂线时﹐要注意可能会在织物上留下印迹影响最终的评级。
测试纺织品时最好使用砂纸。
4.4.灰卡:评定沾色用﹐应符合iso 105-a03。
定期确认测试的操作和校准设备﹐保证结果的正确。
用一块内部试样或已确定的摩擦试样﹐进行三次干摩擦试验。
5.试样准备
5.1.如果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取两组不小于50mmx140mm的样品﹐每组两块。
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和湿摩﹔另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用于纬向的干摩和湿摩。
如果测试的精确度要求高﹐可以再取试样进行测试。
也可以沿与经向或纬向成对角线的方向。
如果一个地毯类试样的绒毛层是可以区别的﹐取样时使绒毛层的指向沿长度方向。
5.2.如果测试的纺织品是纱线﹐将其织成织物﹐并保证试样的尺寸不小于
50mmx140mm﹐或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形成一层。
5.3.在测试前﹐将试样和摩擦布放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2)%的大气中调
湿至少4小时﹐调湿时﹐将试样和摩擦布分别放在平网或有孔的架子上。
某些织物如棉或毛﹐调湿的时间要长一些。
5.4.最好也在纺织品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见iso 139)下进行测试。
6.程序
6.1总则
用夹紧装置将试样固定在测试仪的底板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致。
在测试仪的底板和试样之间﹐放一个网或防水砂纸﹐可以减少试样的运动。
按照6.2和6.3的程序测试依据条款5准备的样品。
当测试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细心选择取样的位置﹐使所有颜色在测试当中都能被摩擦到﹐所用的设备在4.1.2.中有描述。
如果各种颜色的尺寸足够大时﹐则需要取多块试样﹐单独评定颜色的变化。
如果颜色区域很小一起进行测试时﹐可以选择用在iso 105-x16中描述的旋转设备进行测试。
6.2.干摩擦
将调湿后的摩擦布(见4.2和5.3)装在测试仪的摩擦头上﹐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动方向一致。
在干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上﹐以1次为1s的速度沿(104±3)的运动轨迹往复摩擦20
次﹐10次去10次回﹐垂直压力为9n(见4.1.1和4.1.2).取下试样﹐放在5.3中规定的条件下调湿。
去除多余的散纤维﹐避免影响评级。
6.3.湿摩擦
称重调湿后的摩擦布﹐在蒸馏水中彻底浸湿﹐再称重﹐保证含水量为95%-100%。
按照6.2中的程序进行摩擦。
注﹕摩擦布的含水量对结果影响很大﹐可以采用其它的含水量。
例如﹐普遍采用的含水量为(65±5)%。
6.4.干燥
在室温下晾干摩擦布。
7.评级
7.1.评级时﹐在测试的摩擦布后面放上三层未摩擦的小白棉布。
7.2.在标准光源(iso 105-a01:1994条款13)下﹐用沾色灰卡(4.4)评定棉摩擦布的沾色情况。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参考iso 105这部分标准﹔即iso 105-x12﹔
b)使用的摩擦头和所用的压力﹔
c)干摩擦或一定含水量的湿摩擦﹔
d)试样和摩擦布调湿的时间﹐及试验时的大气条件﹔
e)安装样品时试样的长度方向﹐如﹐经向﹑纬向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