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色牢度比较
浅析影响染色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差异的几个因素

浅析影响染色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差异的几个因素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印染行业有了很大进展。
本文针对日常试验中发现的部分织物湿摩擦色牢度优于摩擦色牢度的现象,通过试验两种不同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结果,简要分析影响干湿摩擦色牢度差异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织物;摩擦;色牢度;染料引言在印染加工过程中,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键合和水解反应总是同时存在,水解后生成的水解染料反应性能大大降低,难以跟纤维素纤维以共价键结合,致使活性染料在染中"深色时湿摩擦牢度较低。
最近欧美市场对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的湿摩擦牢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使染整工作者必须进行不断地研究,满足客户需求。
1摩擦沾色机理分析湿摩擦色牢度测试中,染料分子在外力摩擦作用下从织物上脱离,以水为媒介扩散到与之接触的标准白布上,扩散的动力来自于被测试织物与测试织物之间染料分子及其附着物的浓度梯度。
染色纺织品在与其他物体摩擦时染料脱落和沾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纺织品上的染料脱落,沾染在摩擦物体表面;另一种是染色短纤维脱落,黏附在摩擦物体表面。
通常以前者为主。
2影响染色织物湿摩擦色牢度的主要因素2.1对直接染料染色纯棉织物色牢度的影响按传统的染色工艺对纯棉织物进行分别染色,再按试验工艺用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对染色织物进行后整理)测试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处理色变、皂洗牢度、耐氯水牢度、耐水牢度、耐光牢度和耐汗渍牢度。
2.2整理效果的耐水洗性通常,活性染料染色会在织物表面残留很多水解染料,即浮色,它会严重影响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在染色后必须充分水洗,原布经多次水洗后,整理前染色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无明显变化,证明染色后的水洗/皂洗相当充分。
2.3染料用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染料用量不能超过染色饱和值的10%。
在染深色时,如果染料用量过多,过量的染料非但不能上染和固着,反而会堆积在织物表面,使染色织物表面浮色较多。
当受到摩擦力以及在水的溶解作用下,这些未固着的染料会发生脱落,并沾附在白布上,影响染色织物的湿摩擦色牢度2.4对染色真丝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真丝织物在纺织品中属于中高档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手感滑爽、服用舒适等优良的性能倍受人们喜爱。
干摩擦色牢度标准

干摩擦色牢度标准
摘要:
一、干摩擦色牢度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二、干摩擦色牢度标准的测试方法
三、我国干摩擦色牢度标准的现状
四、国际上干摩擦色牢度标准的发展趋势
五、提高干摩擦色牢度标准的建议和措施
正文:
干摩擦色牢度标准是衡量纺织品在干摩擦条件下的颜色保持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干摩擦色牢度测试,可以有效评估纺织品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颜色的变化程度,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信息。
干摩擦色牢度标准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AATCC 133-2017《干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和GB/T 2911.1-20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1部分:耐摩擦色牢度》等。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模拟人体活动和环境条件,采用特定的摩擦布和摩擦次数,对纺织品的颜色保持能力进行评估。
我国干摩擦色牢度标准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涵盖了大部分纺织品品种。
在制定和修订标准时,我国充分考虑了国内纺织产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力求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和适用。
国际上,干摩擦色牢度标准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
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在制定一项全新的纺织
品色牢度试验方法标准,将更加关注生态环保和人体健康,以适应全球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
jis l0849摩擦色牢度等级标准

jis l0849摩擦色牢度等级标准一、概述JIS L0849是日本工业标准对摩擦色牢度测试的规格和等级规定。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的测试,包括纤维、针织物、织物等。
该标准定义了几个不同的等级,以便对纺织品的耐擦性能进行评估。
二、测试方法JIS L0849标准规定使用特定型号的摩擦试验机进行测试。
测试样品需要至少3块,以备测试和评估。
测试前,样品应清洗干净并彻底干燥。
测试过程中,样品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然后观察颜色的脱落情况。
三、等级划分1. 5级:表示颜色几乎不会脱落,摩擦对纺织品颜色几乎没有影响。
2. 4级:表示颜色轻微脱落,但很少能看到残留的颜色。
3. 3级:表示颜色中度脱落,可以看到少量残留的颜色。
4. 2级:表示颜色重度脱落,可以看到大量残留的颜色。
5. 1级:表示颜色极度脱落,几乎看不到原来的颜色。
四、特殊情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使用特殊染料或处理工艺,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可能高于标准规定的等级。
此时,需要按照实际测试结果进行评级。
另外,对于某些具有特殊结构的纺织品,如蕾丝、镂空等,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测试方法进行评估。
五、应用范围JIS L0849标准适用于所有需要评估摩擦色牢度的纺织品,包括但不限于衣物、毛巾、窗帘、床单等。
该标准为纺织品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耐用性。
六、结论JIS L0849摩擦色牢度等级标准是日本工业标准中对纺织品耐擦性能的重要评估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和等级划分,为纺织品生产、销售和消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测试和评级,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耐用性。
浅析影响染色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差异的几个因素

■纤•检测园地■Fiber Testing Garden浅析影响染色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差异的 几个因素Analysis of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ry and wet Color Fastness of Dyed Fabrics文/潘志超摘要:本文针对日常试验中发现的部分织物湿摩擦色牢度优于摩擦色牢度的现象,通过试验两种不同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结果.简要分析影响干湿摩擦色牢度差异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织物;摩擦;色牢度;染料1引言耐摩擦色牢度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主要是考核织物上染料抵抗物理机械摩擦的能力。
一般织物表面附着的过 饱和染料是造成摩擦色牢度较差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些表面粗糙或起毛的织物.其表面摩擦阻力较大.吸附在纤维 上的过饱和染料极易转移到摩擦布上.再加上纤维断裂形成的有色微粒附着在摩擦布上也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摩擦色 牢度"打此外,染色织物耐摩擦色牢度与染色的深度也有很大关系.深色织物使用的染料浓度都比较高.使得部分 染料分子没法进入纤维内部.而不能和纤维有效结合.只 能吸附在织物表面形成浮色.从而影响了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此外还有织物成分.结构形态.使用染料种类. 后整理等因素也都可能会影响耐摩擦色牢度的结果。
在日常检验中.笔者发现有些织物湿摩擦色牢度比干 摩擦色牢度好.与人们通常认为的干摩擦色牢度好于湿摩擦色牢度形成了反差.本文针对日常检验中的这种反差. 通过试验研究两种深色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简要分析影响 干湿摩擦色牢度差异的几个因素。
2试验部分2.1试验材料试验选取棉织物14块(包含红色.黑色.深蓝色.藏青色、灰色.迷彩色.绿色.每块布样针织和机织各一组).涤纶织物12块(包含红色、黑色.深蓝色.藏青色.迷彩色.每块布样针织和机织各一组)作为测试试样.试样为日常检验中色牢度较差的深色织物。
将每块织 物裁剪分成两块.每块织物尺寸不小于50mm x 140mm. 分别用于干摩擦和湿摩擦试验。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摩擦水洗日晒汗渍色牢度一、耐摩擦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是指染色或印花后的测试面料分别与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然后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的测试。
1、四种摩擦牢度测试标准:序号类别标准号1 欧标ISO105X12:20012 美标AATCC 8:20073 国标GB/T 3920-20084 日标JIS L 0849-20132、四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国标GB/T 3920 与ISO 105X12基本一致,因此,这两个标准测试结果应该基本一样的;美标AATCC 8的取样时倾斜于经纬向45°,按此标准测得的摩擦牢度与其他标准会有差异;AATCC 8 标准中湿摩擦白布的含水率为65±5%,低于其他标准,因含水率低,所以按此标准测得湿摩擦牢度级别会略高于其他标准;如果一个颜色美标AATCC 8测试合格,那么用国标与欧标不一定会合格呦!日标JIS L 0849 中除了没有方形摩擦头外,其他参数基本与国标GB/T 3920、欧标ISO 105X12一致;美标AATCC 8中也没有方形摩擦头,对于绒类织物,方形摩擦头的测试结果级别理论上要低于圆形摩擦头的。
二、耐水洗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又称耐皂洗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是最常见的色牢度考核项目之一。
水洗色牢度是指着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皂洗后的褪色程度,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评价内容。
原样褪色是指着色织物在皂洗前后褪色的情况;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着色织物以一定方式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着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褪色或沾色的程度应在指定光源下测试,以标准灰卡评级,结果分5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
目前,国内外对此项目的测试方法标准相对齐全,但设备和技术条件不尽相同。
摩擦色牢度方法比较

耐摩擦色牢度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为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中美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比较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是测定纺织晶的染色牢发方法之一.是纺织品染色牢度的重要考核指标。
其目的是测定纺织品的颜色对摩擦的耐抗力及对其他材料的沾色.通过沾色色差评级来反映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质量的优劣。
不同织物的组织结构、标准摩擦白布的含水率和测试仪器类型等测试参数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耐摩擦牢度测试方法对于同一测试样布会有不同的结果。
虽然有时只有0.5~1级之差.但对于判断耐摩擦牢度是否达到合格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对中美两国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进行了比较:1 中美测试方法标准比较1.1 取样GB/T 3920-2008规定.若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必须裁取两组不小于50 mmx200 mm的样品.每组2块.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和湿摩:另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
用于纬向的f摩翻湿唪?j若被测纺织品是纱线.将其编织成织物.并保证试样的尺寸不小于50mmx200 mm.或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
而AATCC 8-2004规定.试样至少裁成50 mmxl30 mm.合理地放置试样在仪器上.并保持长度方向和经纬向或纵横向成斜角(45°)。
纱线可以织成织物并保证尺寸至少为50 mmxl30 mm.或将纱线缠绕成50 minxl30 mm形式.纱线沿摩擦方向拉紧。
AATCC 8-2004的试样是斜向裁取的.斜向裁取的样品弹性较大.放置在摩擦试验仪上时较难放平.而且在AATCC摩擦仪上试验时.常会出现摩擦白布沾色不均的现象。
在受摩擦头垂直压力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大的织物会有一定的伸长.从而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GB/T 3920-2008在取样时是顺着织物的纹路去裁的.做摩擦试验时也是顺着织物的纹路去摩的,所以沾色较重一点.1.2调湿AATCC 8-2004规定.试样和干摩擦方布应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且每个试样都应在温度(21±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条件下调湿4 h以上。
皮革摩擦色牢度标准

皮革摩擦色牢度标准皮革摩擦色牢度是指皮革制品在摩擦过程中颜色是否会脱落或转移,以及脱落程度的评定标准。
色牢度是衡量皮革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消费者购买皮革制品时关注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关于皮革摩擦色牢度标准的解释和评定:1. 色牢度的分类:色牢度通常分为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两种类型。
干摩擦色牢度是指皮革制品在干燥的条件下进行摩擦,湿摩擦色牢度是指皮革制品在潮湿或湿润的条件下进行摩擦。
2. 色牢度的评定方法:色牢度评定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较常用的方法包括磨擦法、刷擦法和黏合法。
磨擦法是将两块皮革制品放置在一起,利用机械装置施加摩擦力,观察颜色是否脱落或转移;刷擦法是使用湿润的刷子对皮革制品进行刷洗,观察颜色的脱落情况;黏合法是将皮革制品与白色布料接触在一起,利用湿布和热风进行加热,观察颜色是否转移至白色布料上。
3. 色牢度的评级标准:色牢度评定通常采用等级制度,一般为1~5级,其中1级表示色牢度差,5级表示色牢度优秀。
每个级别都有具体的评定标准,例如:1级为显著脱色或转移,2级为明显脱色,3级为轻微脱色,4级为微弱或无脱色,5级为无脱色。
4. 影响色牢度的因素:影响皮革摩擦色牢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染料的选择和稳定性、染料与皮革物质的相容性、染色工艺、表面处理、环境湿度和温度等。
染料的选择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色牢度的质量,相容性和染色工艺也会影响到染料的迁移和固定效果。
5. 色牢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色牢度是判断皮革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保证皮革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颜色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较差的色牢度可能导致皮革制品在使用或洗涤过程中出现褪色、染色或褪色的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和外观。
总而言之,皮革摩擦色牢度标准是评定皮革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保证皮革制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评定方法和严格的评级标准,可以对皮革制品的色牢度进行准确评定,提高消费者对于皮革产品的购买信心。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几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

绿色化:测试方法将更 加绿色化,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提高测试的可
持续性
未来市场应用前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 度测试方法将更加 多样化,以满足不
同市场需求
测试方法将更加注 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测试方法将更加智 能化,提高测试效
率和准确性
测试方法将更加注 重用户体验,提供 更加便捷的测试服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几 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
汇报人:
目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概 述
01
测试方法的比较
02
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03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建议
04
未来发展趋势
05
耐汗渍色牢度测 试方法概述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纺织品的耐汗渍色牢度符合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帮助消费者选择耐汗渍色牢度高的纺织品,提高穿着舒适度 促进纺织品生产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推动纺织品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测试方法5:色度计法, 准确度较高,但需要专
业人员操作
测试方法6:色度计法, 准确度较高,但需要专
业人员操作
测试效率的比较
测试时间:不 同测试方法的 测试时间差异
测试成本:不 同测试方法的 测试成本差异
测试准确性: 不同测试方法 的测试准确性 差异
测试便捷性: 不同测试方法 的测试便捷性 差异
01
04
05
根据纺织品的价格和成本选择合适 的测试方法
根据测试要求的的选择建议
根据测试目的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根据测试样品的材质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根据测试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根据测试时间和成本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根据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摩擦色牢度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为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中美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比较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是测定纺织晶的染色牢发方法之一.是纺织品染色牢度的重要考核指标。
其目的是测定纺织品的颜色对摩擦的耐抗力及对其他材料的沾色.通过沾色色差评级来反映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质量的优劣。
不同织物的组织结构、标准摩擦白布的含水率和测试仪器类型等测试参数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耐摩擦牢度测试方法对于同一测试样布会有不同的结果。
虽然有时只有0.5~1级之差.但对于判断耐摩擦牢度是否达到合格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对中美两国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进行了比较:1 中美测试方法标准比较1.1 取样GB/T 3920-2008规定.若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必须裁取两组不小于50 mmx200 mm的样品.每组2块.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和湿摩:另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
用于纬向的f摩翻湿唪?j若被测纺织品是纱线.将其编织成织物.并保证试样的尺寸不小于50mmx200 mm.或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
而AATCC 8-2004规定.试样至少裁成50 mmxl30 mm.合理地放置试样在仪器上.并保持长度方向和经纬向或纵横向成斜角(45°)。
纱线可以织成织物并保证尺寸至少为50 mmxl30 mm.或将纱线缠绕成50 minxl30 mm形式.纱线沿摩擦方向拉紧。
AATCC 8-2004的试样是斜向裁取的.斜向裁取的样品弹性较大.放置在摩擦试验仪上时较难放平.而且在AATCC摩擦仪上试验时.常会出现摩擦白布沾色不均的现象。
在受摩擦头垂直压力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大的织物会有一定的伸长.从而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GB/T 3920-2008在取样时是顺着织物的纹路去裁的.做摩擦试验时也是顺着织物的纹路去摩的,所以沾色较重一点.1.2调湿AATCC 8-2004规定.试样和干摩擦方布应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且每个试样都应在温度(21±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条件下调湿4 h以上。
而GB/T 3920-2008则在具体操作中没有规定须进行调湿。
1.3标准摩擦白布含水率GB/T 3920-2008规定的标准摩擦白布含水率为(100±5)%.AATCC 8-2004规定的标准摩擦白布含水率为(65±5)%。
很明显.GB/T 3920-2008规定的标准摩擦白布的含水率比较高.含水率高的白布更容易沾染上染料.特别是对固色情况不好的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等。
分析其原因在于水溶性染料与水分子有比较大的亲和力.染料与纤维的化学键合能会由于水分子的存在而降低.水分子越多越有利于染料分子的脱离和转移.导致标准摩擦白布的沾色较为严重。
1.4设备GB/T 3920--2008与AATCC8-2004规定的摩擦仪有相似之处.如圆形摩擦头直径为16mm.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 N.直线往复动程为100mm.往复速度为60次/min.不同之处为.GB/T 3920--2008规定的摩擦仪有圆形、长方形两种摩擦头:长方形摩擦头用于静电植绒类、割绒类产品(不管绒的长短):圆形摩擦头用于除绒类织物外的其他各种纺织品。
而与AATCC 8-2004对应的摩擦仪只有圆形摩擦头.用于包括绒类织物在内的各种纺织品。
对于绒类织物而言.表面不平整.采用GB/T 3920--2008的长方形摩擦头.织物所受摩擦力比采用AATCC 8-2004的圆形摩擦头所受的摩擦力要大.所测得的耐摩擦牢度较低.1.5测试步骤1.5.1 GB/T 3920--2008的操作步骤a.用夹紧装置将试验品固定在试验机底板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致。
b.干摩擦:将干摩擦布固定在试验机的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行方向一致。
在干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上.在10 S内摩擦10次.往复动程为100mm。
垂直压力为9 N。
c.湿摩擦:更换试样,用湿摩擦布按b步骤重复操作。
湿摩擦布必须用三级水浸湿.使用轧液装置.使其含水量在95%~105%,摩擦结束后.在室温下晾干。
d.去除摩擦布上的试样纤维。
用灰色样卡评定上述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1.5.2 AATCC 8-2004的操作步骤干摩擦试验步骤如下:a.将试样平铺在垫有摩料的平台上.并且长度方向为摩擦方向.夹持器夹持住试样.以免发生滑移。
b.装上白色试验方布.织物经向平行于摩擦方向.用套圈套牢试验方布.上推到一定的位置.如果套圈位置过低.将会影响摩擦。
c.放下套上试验方布的摩擦头.初始时使摩擦头放在试样的前端.以1次/s的速度,设置电动摩擦牢度仪摩擦次数为10次。
d.取下白色试验方布.按该标准规定进行调湿和评级。
湿摩擦试验步骤如下:a.首先称量干摩擦布的质量.然后用一个注射器或带刻度的移液管或自动移液管吸取0.65倍摩擦布质量的水(1 mL水的质量为1 g),如干摩擦布的质量为0.24 g,那么吸取的水的毫升数为0.16 mL(0.24x0.65)。
将干摩擦布展开放在盘中的白色塑料网架上.然后将吸取的水均匀地润湿摩擦布.最后称质量。
按照AATCC 8或116中规定的方法计算湿摩擦布的含水量,如果需要的话.调整润湿摩擦布的用水量或更换一块新的摩擦布。
当含水量达到干质量的(65±5)%以后.记录所用的水量。
在当天的湿摩擦测试过程中用注射器或带刻度的移液管或自动移液管吸取记录的用水量。
在每天的测试过程中.都重复上述步骤。
b.在试验以前.应避免湿布水分的过分蒸发。
c.其余按干摩擦步骤进行。
d.使白色方布自然风干.按该标准规定进行调湿和评级。
GB/T 3920-2008与AATCC8-2004的操作步骤大致相同.只是耐湿摩擦牢度测试中调湿摩擦白布的步骤和方法有所区别。
GB/T 3920-2008中.湿摩擦布必须用三级水浸湿。
使用轧液装置,使其含水量在95%~105%。
而AATCC 8-2004中,首先称量干摩擦布的质量,然后用一个注射器或带刻度的移液管或自动移液管吸取O.65倍的摩擦布质量的水.使湿摩擦方布的含水量达到干布质量的(65±5)%,避免湿布水分的过分蒸发。
1.6评级AATCC评级是用彩色转移样卡或沾色灰度样卡来对白色方布的沾色进行评级.且试样方布放在三层白色方布上。
而CB/T 3920-2008只用GB 25l《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来评级。
美标灰卡比国标灰卡浅.色鲜艳、偏绿.评级结果偏好,所以测摩擦牢度时采用不同标准.须用对应的标准样卡进行评级.不能一卡多用.否则容易造成评级不准。
通过以上分析.综合比较G13/T3920-2008与AATCC 8-2004的测试方法和参数.如表l 所示。
2中美标准实测结果比较2.1样品试验用样品规格较齐全.包括棉、麻、锦纶、涤纶、毛等纤维织物,有纯纺品种.也有混纺织物,共20块。
2.2影响试验结果因素的探讨将20块不同布种的试样分别按GB/T 3920-2008和AATCC 8-2004两种标准测试其耐摩擦色牢度.见表2。
从表2可知.共有11块试样按两个标准测试的耐摩擦色牢度结果一致.占试样总量的55%。
这说明国标和美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等效性。
而表2中2号、3号、4号、9号、13号、14号、15号、16号、19表l GB/T 3920—2008与AATCC 8-2004的测试参数比较表2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结果级号共9块试样.囡标和美标的测试结果不一致.这说明两种测试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异。
由表2可知.14号试样采用AATCC 8-2004测得的干湿摩擦牢度与采用GB/T 3920-2008纬向测得的结果相同.而其湿摩擦牢度略低于国标经向的测试结果。
这是因为美标测试时摩擦头所受摩擦阻力比国标经向测试时的摩擦头所受阻力大.染料脱落稍显严重。
而15号依GB/T 3920-2008测试.经、纬向摩擦时摩擦头所受阻力不同.导致其摩擦色牢度有差异.纬向所受摩擦阻力大.沾色略严重.AATCC 8-2004测试的结果与GB/T 3920-2008经向测试的结果一致.至于其湿摩牢度级数比干摩牢度级数还要高0.5~1级.在评级中偶尔有这种特殊现象。
16号试样采用AATCC 8-2004测得的湿摩擦牢度比GB/T 3920~2008测得的湿摩擦牢度高0.5级左右.这是因为两种标准里所采用的不同的摩擦头在布样上密布的绒毛上摩擦时.国标采用方形摩擦头且标准白布含湿率高.绒毛黏结倒伏大,造成摩擦阻力大、沾色多,而美标采用圆形摩擦头且标准白布含湿率低.绒毛黏结倒伏小.从而摩擦阻力小、沾色少.因此测得的湿摩擦牢度级数较高。
另外的6块试样都是由AATCC8-2004测得的干摩擦牢度比GB/T3920-2008测得的干摩擦牢度要高0.5~1级左右。
造成这种测试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取样方法不同.AATCC 8-2004的试样保持长度方向和经纬向或纵横向成斜角(45°)裁取.试样弹性相对比较大.摩擦时伸长也比较大.沾色比较少:而GB/T 3920-2008的分别沿经纬向取样和摩擦.使摩擦头标准白布与试样充分接触摩擦.摩擦接触程度大.所以染料脱落比较多.导致沾色比较严重。
3 结论依据AATCC 8-2004比按GB/T3920-2008测得的耐摩擦色牢度总体略好一些.部分样品的评级提高0.5~1级。
同一块试样.若按GB/T3920-2008测试能达到客户要求.则按AATCC 8-2004测试.除个别情况外.其耐摩擦色牢度亦能达到客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