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摩擦色牢度AATCC

合集下载

AATCC标准

AATCC标准

AATCC标准(美国纺织印染业)发布办公室: 上海司达信产品检测中心[转摘] | 发布时间: 2008-4-29 9:32:28 AATCC标准(美国纺织印染业)标签:纺织品干洗织物地毯分散染料标准代号标准名称AATCC 6-2001 耐酸碱色牢度AATCC 8-2001 耐摩擦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5-2002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6-2003 耐光色牢度AATCC 17-1999 湿润剂,评定AATCC 20-2002 纤维分析:质量AATCC 20A-2000 纤维分析:数量AATCC 22-2001 排水:喷雾试验AATCC 23-1999 耐烟熏色牢度AATCC 24-1999 昆虫,纺织品耐AATCC 26-1999 硫染纺织品用剂:加速AATCC 27-1999 湿润剂:再湿润剂评定AATCC 28-1999 纺织品防昆虫、害虫AATCC 30-1999 耐真菌活性,纺织品材料的评定:纺织品材料耐霉菌防腐烂AATCC 35-2000 耐水渍:雨水试验AATCC 42-2000 耐水渍:冲击穿透试验AATCC 43-1999 丝光处理湿润剂AATCC 61-2003 耐家庭、商业洗涤色牢度:加速AATCC 66-2003 机织物折痕回复:回复角AATCC 70-2000 排水:滚筒水击动态吸收试验AATCC 76-2000 纤维表面电阻AATCC 79-2000 漂白纺织品的吸收性AATCC 81-2001 湿加工时纺织品水萃取PH值AATCC 82-2001 漂白棉布中纤维素分散质的流度AATCC 84-2000 纱线电阻AATCC 86-2000 干洗:应用设计和整理的耐久性AATCC 88B-2003 多次家洗后织物缝线处的平滑性AATCC 88C-2003 织物多次家洗后留下的折痕AATCC 89-2003 棉的丝光处理AATCC 92-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单个取样法AATCC 93-1999 织物耐磨:加速剂方法AATCC 94-2002 织物整理:鉴别AATCC 96-2001 机织和针织物(毛织物除外)商业洗涤后尺寸变化AATCC 97-1999 原纱和/或已处理纺织品的可提取成分AATCC 98-2002 含过氧化氢的漂白槽中的碱AATCC 99-2000 机织或针织毛纺织品尺寸变化:松弛、收缩和毡合AATCC 100-1999 纺织品材料上耐细菌整理:评定AATCC 101-1999 过氧化氢漂白色牢度AATCC 102-2002 过氧化氢漂白,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AATCC 103-1999 用于退浆的细菌性α淀粉酶,化验AATCC 104-1999 耐水滴色牢度AATCC 106-2002 耐水浸色牢度:海水AATCC 107-2002 耐水浸色牢度AATCC 109-2002 耐低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10-2000 纺织品的白色AATCC 111-2003 纺织品耐气候性AATCC 112-2003 织物挥发甲醛,测定:封罐法AATCC 114-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多次取样法AATCC 115-2000 织物静电依附:织物—金属试验AATCC 116-2001 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法AATCC 117-1999 耐高温色牢度:干燥(不包括熨烫)AATCC 118-2002 排油:耐烃试验AATCC 119-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屏蔽电线方法AATCC 120-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金刚砂方法AATCC 121-2000 地毯玷污:可视评定法AATCC 122-2000 地毯沾污:使用沾污法AATCC 123-2000 地毯沾污:加速沾污法AATCC 124-2001 织物多次家洗后外形AATCC 125-1991 耐水耐光色牢度:交替暴露AATCC 127-2003 耐水性:流体静压试验AATCC 128-1999 织物折痕回复:外形AATCC 129-2001 耐高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30-2000 排除污垢:油污排除法AATCC 131-2000 耐褶裥色牢度:蒸汽褶裥AATCC 132-2003 耐干洗色牢度AATCC 133-1999 耐高温色牢度:热压AATCC 134-2001 地毯的静电性AATCC 135-2003 机织和针织物自动家洗时尺寸变化AATCC 136-2003 黏合或层压织物的黏合强度AATCC 137-2002 瓷砖上小地毯背面沾污AATCC 138-2000 清洁:铺地织物的清洗AATCC 139-2000 耐光色牢度:致光色变现象的观察AATCC 140-2001 轧-烘处理过程中染料和涂剂泳移AATCC 141-1999 碱性染料与丙烯酸纤维的相容性AATCC 142-2000 植绒织物经多次家洗和/或在投币自动干洗后外形AATCC 143-2001 衣服和其他纺织成品多次家洗后的外形AATCC 144-2002 湿处理织物所含碱:整体AATCC 146-2001 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过滤试验AATCC 147-1998 织物材料抗菌活性测定:平行条纹法AATCC 149-2002 螯合剂:氨基聚羧酸螯合作用值及其盐分;草酸钙法AATCC 150-2003 服装自动家洗时尺寸的变化AATCC 151-2003 污物再沉积AATCC 154-2001 分散染料的热固定性AATCC 157-2000 耐溶剂滴色牢度:全氯乙烯AATCC 158-2000 全氯乙烯干洗后尺寸变化:机械法AATCC 159-1999 尼龙上酸和金属络合酸性染料的转移AATCC 161-2002 螯合剂:金属引起的分散染料色度阴暗;控制AATCC 162-2002 耐水浸色牢度:氯化水池AATCC 163-2002 色牢度:留存染料转印;织物对织物AATCC 164-2001 耐高湿度大气中氧化氮色牢度AATCC 165-1999 耐摩擦色牢度:铺地织物-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67-2003 分散染料的起泡性AATCC 168-2002 螯合剂:聚氨基聚羧酸的活性成分含量极其盐分;铜硝酸过氧化乙酰法(PAN)AATCC 169-2003 织物的耐气候性:氙灯暴露AATCC 170-2001 粉状染料的喷撒性:评定AATCC 171-2000 地毯:热水萃取法AATCC 172-2003 家洗耐无氯漂白色牢度AATCC 173-1998 CMC:小色差合格率计算AATCC 174-1998 地毯耐微生物活性测定AATCC 175-2003 耐脏:绒毛铺地材料AATCC 176-2001 染料剂分散质斑点:评定AATCC 178-1999 纬向染疵:可视测定和渐次调和AATCC 179-2001 自动家洗时缠绕引起织物和衣服变形AATCC 180-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AATCC 181-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和湿度AATCC 182-2000 溶液中染料颜色的相对强度AATCC 183-2000 紫外线穿透织物强度AATCC 184-2000 染料喷撒性能:测定AATCC 185-2000 螯合剂:过氧化氢漂白槽中的百分含量:铜硝酸过氧化乙酰(PAN)指示剂方法;AATCC 186-2001 耐气候性:紫外线和湿度暴露AATCC 187-2002 织物的尺寸变化:加速的AATCC 188-2003 家洗耐钠、次氯盐酸漂白色牢度AATCC 189-2002 地毯纤维含氟量AATCC 190-2003 耐活性氧漂白洗涤剂家洗的色牢度:加速酸性纤维素酶,作用于:最大负荷量洗涤器AATCC 191-2003 木纤维质酵酶酸一洗衣机顶部装载的影响AATCC 192-2003 织物的耐久性:有水或者无水情况暴露于电孤光下。

耐摩擦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

含水率 =(m-m0)/m0×100%
⑤.调节挤水器,重复上述步骤,使其含水率达到65%±5%, 欧标和国标达到95%-100%。
2. 按照干摩擦1-4步进行湿摩擦测试。 3. 测试完成,在空气中晾干摩擦布,然后调湿,再评级
对于起绒或剪毛材质,松散纤维可能会影响评级,评级 前应用胶带去除附加纤维。
图案中央有条纹
基座顶部变弯且不平
测试前准备
1. 试样的准备
• • • 准备两块试样,干湿摩各一块 样品规格:50mm ×130mm 纱线:编结成50mm ×130mm, 或沿长度方向编结在模板上
2. 调湿
• 将每块试样和摩擦白布按照规定在 21 ±1 ℃、相对湿度65% ±2%的条 件下,至少放置4h。
耐摩擦色牢度
用于测定纺织品在摩擦的情况下颜色从有色纺织品表面转移出来的程度
美标 AATCC8
欧标 ISO 105-X12
国标 GB/T 3920
设备和材料
设备手动摩擦仪源自品牌:JAMES H.HEAL 型号:670 功能:适用面料、印花等干湿摩擦 适用范围:AATCC8-2007 ISO 105-X12:2001 GB/T3920
评级
1. 用沾色彩卡或沾色灰卡评定试样沾到白摩擦布上的颜色程度。 2. 在评定时用三层未使用过的摩擦白布垫于待评定摩擦布后面。
3. 使用9档AATCC彩卡或沾色灰卡。
5级——可忽略或没有沾色 4.5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4—5级 4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4级 3.5 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3—4级 3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3级 2.5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2—3级 2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2级 1.5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1—2级 1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1级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 中文版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 中文版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关键词: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1. 目的和范围1-1 本标准用来测定带颜色纺织原料上的颜色通过摩擦转移到摩擦白布上的程度。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纺织原料,不论是以纱线还是织物,不论是染色还是印花或其它着色方式。

本标准建议不要用在毛毡织物或当其印花块面很小的印花织物,这种印花织物请采用AATCC 116测试。

1-2 测试程序采用白色方形棉布,可以以干燥或用水浸湿的方式测定。

1-3 由于经过洗涤、干洗、缩水、熨烫或整理等会影响原料颜色的转移程度,这样测试前或后可经过上述处理后再作测定。

2. 原理2-1 在规定条件下,将一白色摩擦布在一带颜色的测试样上来回摩擦。

2-2 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的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或9级彩色沾色灰的比较而定一个级数。

3. 术语3-1 色牢度:材料抵抗颜色变化的能力,包含本身的颜色变化和沾到相邻布上的情况,这种可能会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测试、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3-2 摩擦:通过摩擦行为将带颜色的纱线或织物上的着色剂转移到相接触的另一织物的表面。

4. 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生产商必须对安全细节如安全数据表及其他生产商的推荐进行指导。

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定也必被参考和遵守。

4.1 应遵循优秀实验室的操作方法,在实验室里要佩带防护眼镜。

5. 仪器和原料5-1 AATCC摩擦仪(见13-2);5-2 测试白布:剪成50mm的方形样品(见13-4);5-3 9级彩色沾色灰5-4 沾色灰卡;5-4 AATCC 白色吸水纸;5-5 摩擦仪试样夹持器。

6. 校验6-1 测试仪器的校咽确认应定期进行并且其结果应保持较长时间。

以下正确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并且能避免错误的测试结果,另外一些不正常的摩擦图像会影响并导致最终的评级结果:6-2 采用内部已知耐摩擦色牢度很差的织物作为校验试样,并做3块干摩测试。

AATCC 系列常见日晒色牢标准简介及测试仪器

AATCC 系列常见日晒色牢标准简介及测试仪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AATCC 系列常见日晒色牢标准简介及测试仪器AATCC标准目录列表:AATCC 8-1996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AATCC 15-1997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6-1997 耐光色牢度AATCC TM 16-2003 耐光色牢度AATCC 61-1996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快速法AATCC 66-1998 织物折皱回复性:回复角法AATCC 93-1994 织物的耐磨性:快速法AATCC 96-1997 除毛织物处的机织物和针织物在商业洗涤中的尺寸变化AATCC 99-1993 羊毛机织和针织物的尺寸变化:松驰、固化和缩绒AATCC 104-1994 耐水斑色牢度AATCC 106-1997 耐水色牢度:海水AATCC 107-1997 耐水色牢度AATCC 111-1996 耐气候:总体介绍AATCC 111A- 1996 耐气候:日光弧灯光照带润湿AATCC 111B-1996 耐气候:自然光和自然气候AATCC 111C-1996 耐气候:日光弧灯光照不带润湿AATCC 111D- 1996 耐气候:透过玻璃的自然光和自然气候AATCC 116-1996 耐摩擦我牢度:立式旋转摩擦仪法AATCC 117-1994 耐热色牢度:干热门(不包括熨烫) AATCC 124-1996 重复家庭洗涤后织物的外观常见AATCC测试标准:AATCC-TM125标准:AATCC-TM125标准简介:耐光汗色牢度:本方法旨在测定染色纺织试样在汗渍溶液和光曝晒复合作用下对色牢度的影响。

因此,此测试中仅使用汗渍溶液。

原理:待测的染色试样浸入汗渍溶液中一定时间,立即在耐光色牢度仪中曝晒一定时间。

适用测试仪器:Q-SUN B02-S日晒色牢度检测仪AATCC TM 16 标准:AATCC TM16标准简介:“耐光色牢度”:AATCC TM 16 标准:试验方法提供的一般原则和程序,是目前用于确定纺织材料的耐光照色牢度的方法。

AATCC标准测试完整版

AATCC标准测试完整版

AATCC标准测试完整版干洗色牢度-AATCC 1321.仪器及材料1.1 水洗色牢度实验机1.2不锈钢洗杯:直径为75mm~高为125mm~容量为500ml。

1.3 不锈钢珠1.4 未染色斜纹棉布:克重为270+70g/m2~未经整理过的~切割成尺寸为120mm x120mm的布片1.5 全氯乙烯,干洗级1.6 AATCC变色灰卡~AATCC沾色灰卡1.7 分光光度计1.8 摩擦附布1.9 洗涤剂~Perk-Sheen2.测试样品2.1 如果被测试物为织物~每种样布取3块样品~每块样品尺寸为10x5cm。

长边方向平行于经向或纬向。

2.2 如果被测试物为纱线~将其织成尺寸为10x 5cm的织片~长边方向平行于经向或纬向。

2.3 样品准备2.3.13.测试程序3.1 将两块未染色的正方形棉斜纹布沿三边缝合~制成一个内尺寸为100mmx100mm的布袋~将一块试样和12片不锈钢圆片放入袋中~用任何方便的形式缝住袋口。

3.2 把装有试样和钢片的布袋放在容器内~在30C+2加入200ml全氯乙烯~如用其它溶剂~需在报告中说明。

在规定的装臵中~30C+2C处理试样30min。

3.3 从溶剂中拿出布袋~取出试样~夹于吸水袋或布之间~挤压或离心去除多余的溶剂~将试样悬挂在温度为60+5的热空气中烘干。

3.4 用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3.5 实验结束后~用滤纸过滤留在容器中的溶剂。

将过滤后的溶剂和空白溶剂到入臵于白卡前的比色管~采用透射光~用评定沾色用灰卡比较两者的染色。

汗渍色牢度-AATCC151(设备~材料和试剂1.1 AATCC 汗渍实验器或等同装臵,带有塑料~玻璃压片,1.2 烘箱—对流式1.3 天平~精确度到0.0011.4 多纤维附布NO.10或FA1.5 pH计~精确度到0.01。

1.6 5步或9步AATCCA彩色沾色灰卡或沾色灰卡。

1.7 变色灰卡1.8 轧车1.9 白色吸水纸1 / 231.10 酸性人工汗液。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摩擦水洗日晒汗渍色牢度一、耐摩擦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是指染色或印花后的测试面料分别与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然后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的测试。

1、四种摩擦牢度测试标准:序号类别标准号1 欧标ISO105X12:20012 美标AATCC 8:20073 国标GB/T 3920-20084 日标JIS L 0849-20132、四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国标GB/T 3920 与ISO 105X12基本一致,因此,这两个标准测试结果应该基本一样的;美标AATCC 8的取样时倾斜于经纬向45°,按此标准测得的摩擦牢度与其他标准会有差异;AATCC 8 标准中湿摩擦白布的含水率为65±5%,低于其他标准,因含水率低,所以按此标准测得湿摩擦牢度级别会略高于其他标准;如果一个颜色美标AATCC 8测试合格,那么用国标与欧标不一定会合格呦!日标JIS L 0849 中除了没有方形摩擦头外,其他参数基本与国标GB/T 3920、欧标ISO 105X12一致;美标AATCC 8中也没有方形摩擦头,对于绒类织物,方形摩擦头的测试结果级别理论上要低于圆形摩擦头的。

二、耐水洗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又称耐皂洗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是最常见的色牢度考核项目之一。

水洗色牢度是指着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皂洗后的褪色程度,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评价内容。

原样褪色是指着色织物在皂洗前后褪色的情况;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着色织物以一定方式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着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褪色或沾色的程度应在指定光源下测试,以标准灰卡评级,结果分5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

目前,国内外对此项目的测试方法标准相对齐全,但设备和技术条件不尽相同。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1. 目的和范围1-1 本标准用来测定带颜色纺织原料上的颜色通过摩擦转移到摩擦白布上的程度。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纺织原料,不论是以纱线还是织物,不论是染色还是印花或其它着色方式。

本标准建议不要用在毛毡织物或当其印花块面很小的印花织物,这种印花织物请采用AATCC 116测试。

1-2 测试程序采用白色方形棉布,可以以干燥或用水浸湿的方式测定。

1-3 由于经过洗涤、干洗、缩水、熨烫或整理等会影响原料颜色的转移程度,这样测试前或后可经过上述处理后再作测定。

2. 原理2-1 在规定条件下,将一白色摩擦布在一带颜色的测试样上来回摩擦。

2-2 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的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或9级彩色沾色灰的比较而定一个级数。

3. 术语3-1 色牢度:材料抵抗颜色变化的能力,包含本身的颜色变化和沾到相邻布上的情况,这种可能会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测试、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3-2 摩擦:通过摩擦行为将带颜色的纱线或织物上的着色剂转移到相接触的另一织物的表面。

4. 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生产商必须对安全细节如安全数据表及其他生产商的推荐进行指导。

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定也必被参考和遵守。

4.1 应遵循优秀实验室的操作方法,在实验室里要佩带防护眼镜。

5. 仪器和原料5-1 AATCC摩擦仪(见13-2);5-2 测试白布:剪成50mm的方形样品(见13-4);5-3 9级彩色沾色灰5-4 沾色灰卡;5-4 AATCC 白色吸水纸;5-5 摩擦仪试样夹持器。

6. 校验6-1 测试仪器的校咽确认应定期进行并且其结果应保持较长时间。

以下正确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并且能避免错误的测试结果,另外一些不正常的摩擦图像会影响并导致最终的评级结果:6-2 采用内部已知耐摩擦色牢度很差的织物作为校验试样,并做3块干摩测试。

AATCC摩擦色牢度(中文)

AATCC摩擦色牢度(中文)

AATCC摩擦色牢度(中文)————————————————————————————————作者:————————————————————————————————日期:2AATCC测试方法8-摩擦色牢度摩擦脱色时的染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由AATCC的RA38委员会于1936年编写;1937年、1952年、1957年和1996年修改;1945年和1989年重新批准,1968年、1974年1977年和2001年重新编写与重新批准;;1986年和2002年重新编写。

部分内容相当于ISO105-X12。

1.目的和范围1.1 本测试方法通过摩擦脱色来测定织物的染色牢度。

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所有纤维,包括染过色的,印过花的或通过其它方法着色过的纤维,但本测试方法对地毯或某些采样比较困难的印花织物不适用。

1.2 测试中需要使用干的或湿的白色正方形布块。

1.3 由于洗涤、干洗、缩水、熨烫及表面处理等会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所以这些工序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在测试前进行或测试后进行。

2.原理2.1 在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上,试验用样品将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白色正方形布块摩擦,以获得测试结果。

2.2 转移到白色正方形布块上的颜色将与灰色分级卡或AATCC彩色沾色样卡作比较。

3.专用术语3.1 染色牢度:材料对变色或将自己的颜色转移到其它材料上去的抵抗力。

这种变色或颜色的转移可能会在加工、测试、贮藏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

3.2 摩擦脱色:通过摩擦使某种材料的颜色转移到其它材料上去的现象。

4.安全事项注意:本节的内容并没有把所有的安全事项都包括在内。

利用本测试方法处置材料时,用户应当对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及其它相关资料应当向供货商索取,而且还必须遵守OSHA的所有标准和条例。

4.1 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则。

在实验室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眼镜。

5.仪器和材料5.1 AATCC尺寸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见图1及本文件中的13.2和1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1. 目的和范围1-1 本标准用来测定带颜色纺织原料上的颜色通过摩擦转移到摩擦白布上的程度。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纺织原料,不论是以纱线还是织物,不论是染色还是印花或其它着色方式。

本标准建议不要用在毛毡织物或当其印花块面很小的印花织物,这种印花织物请采用AATCC 116测试。

1-2 测试程序采用白色方形棉布,可以以干燥或用水浸湿的方式测定。

1-3 由于经过洗涤、干洗、缩水、熨烫或整理等会影响原料颜色的转移程度,这样测试前或后可经过上述处理后再作测定。

2. 原理2-1 在规定条件下,将一白色摩擦布在一带颜色的测试样上来回摩擦。

2-2 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的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或9级彩色沾色灰的比较而定一个级数。

3. 术语3-1 色牢度:材料抵抗颜色变化的能力,包含本身的颜色变化和沾到相邻布上的情况,这种可能会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测试、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3-2 摩擦:通过摩擦行为将带颜色的纱线或织物上的着色剂转移到相接触的另一织物的表面。

4. 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生产商必须对安全细节如安全数据表及其他生产商的推荐进行指导。

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定也必被参考和遵守。

4.1 应遵循优秀实验室的操作方法,在实验室里要佩带防护眼镜。

5. 仪器和原料5-1 AATCC摩擦仪(见13-2);5-2 测试白布:剪成50mm的方形样品(见13-4);5-3 9级彩色沾色灰5-4 沾色灰卡;5-4 AATCC 白色吸水纸;5-5 摩擦仪试样夹持器。

6. 校验6-1 测试仪器的校咽确认应定期进行并且其结果应保持较长时间。

以下正确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并且能避免错误的测试结果,另外一些不正常的摩擦图像会影响并导致最终的评级结果:6-2 采用内部已知耐摩擦色牢度很差的织物作为校验试样,并做3块干摩测试。

6-2-1 测出的摩擦沾色图像不是很圆并且沾色不均匀,这表面摩擦头表面不平整。

6-2-2 摩擦沾色图像拖长并形成类似椭圈表明夹样金属套环夹。

6-2-3摩擦沾色图像拉长并伴随有条状表明摩擦白布成斜对角夹持,其经向应平行于摩擦仪的长度方向夹持。

6-2-4 测试试样的边缘有擦痕,表明夹样金属套环的位置太低,应高一点,防止夹样金属套环夹摩在试样表面上。

6-2-5摩擦沾色图像中央有一条印,并且沿摩擦方向,表明摩擦仪试样下方金属底座不平或起卷,可用一支撑物塞入以使底座调平。

6-2-6 如果使用了试样夹持器,请将试样置于摩擦仪底座上后将夹持器置于试样上,通过摩擦手柄启动摩擦测试头前后移动,直到最前端,查看摩擦头是否碰着夹持器的边缘,如果这个现象发生,向前移动试样夹持器,如果安装不准确,这可能会造成摩擦沾色图像的一边特别深。

6-2-7 确认摩擦白布的含湿情况(见9-2)。

6-2-8 摩擦底座上的摩擦砂纸如果用手摸起来在摩擦区域对于其旁边的区域很平滑或者试样置于上面发生明显的滑动,请及时更换摩擦砂纸。

6-2-9 在过程测试中,观察是否摩擦图像上出现一条条的色痕,对试样一般其经纬向呈斜对角线放置(45°)。

对于斜纹组织或一些表面凸起花型等,摩擦图像可能会出现一条条的色痕,这时请轻轻调整试样的角度。

7. 测试试样7-1 一般采用两块试样,一块测试干摩擦牢度,另一块测试湿摩擦牢度。

7-1-1为了增加测试结果的精度,可以采用更多的试样取平均值。

7-2剪取试样大小为50*130mm,长度方向也可更长,试样长度方向与经向或布的长度方向成45度角。

7-2-1 当需测试多次及在成品测试过程中,较大或整幅性的试样可以采用,而不需切成一块一块的试样。

7-3 纱样:将其预先织成不少于50*130mm的布样,也可通过适当形状的物体将其绕成不少于50*130mm的纱条,并且其纱线沿着纱条方向为长度方向,也可按其它方向。

8. 调湿8-1 测试前,先将试样和摩擦白布进行预调湿和调湿,具体参照ASTM D1776,在标准环境为温度21±1℃,相对湿度为65±2%的条件将试样和摩擦白布置于水平条件下调湿至少4小时。

9. 测试程序9-1 干摩擦牢度测试。

9-1-1 摩擦方向沿试样长度方向,将摩擦砂纸沿长度方向置摩擦仪底座上,并将测试试样置于摩擦砂纸上。

9-1-2 将试样夹持器置于试样上,以防止试样滑动。

9-1-3 将一方形摩擦小白布贴在朝下的摩擦头上面,小白布的经向平行于摩擦方向,用一特殊的金属套环套住小白布,注意的金属套环位置不可太低,因这会拖动测试试样。

9-1-4 放下摩擦测试头于试样上,开始位置为将摩擦头置于来回最前位置,按每秒一个来回的速度摇动手柄10个来回,这样摩擦头便在试样往复总共20次,对于电动摩擦测试仪,请设置并启动仪器10个来回。

对于有其它来回次数要求的,请参照其要求。

9-1-5 取出方形摩擦小白布,按照8-1调湿并按10进行评定。

对于拉毛、起毛、磨毛试样,一旦有一些松的纤维沾在摩擦白布上面会影响评级,在评级前,用胶带纸通过轻轻地压在摩擦小白布上以沾去无关的短纤维。

9-2 湿摩擦牢度9-2-1 参照已知的技术准备方形湿摩擦白布,先称量已调湿好的摩擦小白布,再将其完全浸湿在去离子水中。

每一次再能准备一块方形小白布。

9-2-2 将浸湿后的小白布通过手绞机或便利的装置在吸水纸上挤压,以使小白布的含水量为65±5%。

9-2-3 在实际摩擦启动测试前,应防止小白布的水分蒸发。

9-2-4 接下按9-1程序进行测试湿摩擦牢度。

9-2-5 在空气中凉干方形小白布,在评级前参照8-1进行调湿。

对于拉毛、起毛、磨毛试样,一旦有一些松的纤维沾在摩擦白布上面会影响评级,在评级前,用胶带纸通过轻轻地压在摩擦小白布上以沾去无关的短纤维。

10. 评定10-1 用9级彩色沾色卡或沾色灰卡评定方形小白布沾上试样颜色的程度。

10-2 在评定时,将摩擦小白布的背面放置3层未沾污的白色测试布。

10-3 采用9级AATCC彩色沾色卡或沾色灰卡分别评定干和湿摩擦牢度。

5级:可以忽略或者没有沾色。

4.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4-5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4.5级。

4.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4-5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4.0级。

3.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3-4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3.5级。

3.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3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3.0级。

2.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2-3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2.5级。

2.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2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2.0级。

1.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1-2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1.5级。

1.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1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1.0级。

10-4 对同一样品当测试多块试样时,将结果取平均并精确到0.1级,对于同一试样一组人进行评定也可取平均并精确到0.1级。

11. 报告11-1 注明是干还是湿摩擦色牢度。

11-2 参照10-3注明其级数。

11-3 参照10-4注明其的最接近的0.1级。

11-4 注明评级是采用沾色灰卡还是9级彩色沾色卡。

11-5 如果对试样采用了任何前处理或后处理,请注明其的具体方法。

12. 精度和偏差(略)13. 注意13-2 模拟手指和手臂的运动,AATCC耐摩擦色牢度仪提供了一个往复的摩擦动作。

13-4 AATCC 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设置为通过一个手柄转一周使得一个直径为16mm的摩擦头往复移动,在试样上往复移动的距离为104±3mm,摩擦头的下压力为9N±10%(2 lbs±10%)。

由ATLas生产的仪器有两款:一款为手动,另一款为电动。

13-4-1 方形摩擦小白布应满足以下规定:纤维组成:由100%长度 10.3~16.8mm的精梳棉纤维经退浆、漂白,但不可含荧光增白剂或其它后整理助剂。

纱线:15 tex (40/1 英支),每厘米5.9捻,捻向为“Z”.密度:经纬密度为33±3根/厘米。

织法:上、下平纹。

PH:7±0.5。

布重:坯布:113±5g/m2,成品布:100±3g/m2。

白度:W:80±2(方法110)。

13-6 当不小心损伤了摩擦头、套环或摩擦砂纸,请按照以下方式予以修整:重新更换新的摩擦砂纸,将套环套在一直径比摩擦头小一点的竿上后将套环弯得更松或更紧,重新安装好摩擦头,将一片特细的金刚砂布放好,按照平常测试的方式来回摩擦测试摩擦头。

摩擦色牢度﹕垂直旋转摩擦仪 AATCC 116-20011.目的与适用范围1.1 此测试方法用于测量已着色纺织品表面的染料经过摩擦后转移到其它表面的情况﹐适用于各种纤维制成的纱线或织物﹐染色的﹐印花的或以其它方式着色的织物﹐尤其适合于印花面料。

1.2 测试程序包括干摩和湿摩。

1.3 任何处理都可能影响颜色转移的级别﹐根据具体的要求在任何处理状态下都可以进宪此测试。

2.原理2.1 试样固定在旋转垂直摩擦仪上﹐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标准摩擦布摩擦。

2.2 将摩擦布与AATCC沾色评级灰卡对比﹐评级。

3.朮语3.1 色牢度﹕名词﹐材料颜色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抵抗颜色改变的能力以及材料在加工﹑测试﹑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置于某种环境下抵抗相邻材料染色或与相邻材料相互染色的能力。

3.2 摩擦脱色﹕在摩擦条件下﹐染色剂从一个已染色的纱线或布的表面转移到另外一个表面或邻近的区域。

4.设备与标准物质4.1 垂直旋转摩擦仪4.2 标准摩擦布﹐尺寸51X51mm(2X2 in)。

4.3 AATCC彩色样卡4.4 AATCC沾色灰卡4.5 白色AATCC吸水纸5.确认5.1 检查测试仪器运行是否正常﹐并作好记录。

这些观测数据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产生不正确的测试结果从而影响等级的评定﹐而这些不准确结果是由一些不常规的摩擦图形所引起。

5.2 用一个内部的摩擦牢度级数较低的摩擦纺织品作为一个标准样品﹐进行3次干摩擦试验。

5.2.1 因为沾色不均导致摩擦布上摩得的图形不圆﹐表明摩擦指表面不平。

5.2.2 摩擦图形有重影﹐表明摩擦时有松动。

5.2.3 样品侧面有摩擦痕迹﹐说明金属夹的弯曲向下且不够高以至阻碍了摩擦样品表面。

5.2.4 确定湿摩擦布准备的方法。

5.2.5 如果摩擦仪上的砂纸被摩擦的位置与邻近的位置光滑﹐或摩擦时试样滑动﹐则要更换砂纸。

6.测试样品6.1 试样的尺寸为大约为25mm2的正方形。

7.调湿7.1 测试前按ASTM D1776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调湿和调湿﹐每块样品和摩擦布必须在21±1℃﹐65±2%RH的环境中﹐在筛网或有孔的调湿架上分开放置至少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