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浅谈中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

浅谈中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
研究发现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中药在治疗溶栓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中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093-02缺血性脑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本病严重者会出现全脑功能缺失的症状,若不在极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脑供血,缺血的脑组织就会死亡,即脑梗死形成。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主要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降纤,神经细胞保护剂等。
医学研究表明,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中医认为,溶栓应从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豁痰开窍入手,本文将重点阐述中药在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进展。
1.单味中药1.1 三七三七中提取物中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黏度的功效。
刘川等[1]研究发现三七三醇皂苷具有降低血液粘度、扩血管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能增强纤维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起到抗血栓作用。
1.2 刺五加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有补肝肾、壮筋骨、益气活血等功效。
药理研究证明刺五加所含异嗪皮啶、丁香苷等有扩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赵岩[2]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栓,86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痊愈25例,占58.14%,显效12例,占27.91%。
1.3 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所含黄酮苷和银杏内酯、白果内酯能减轻缺血后的脑水肿,减轻炎症,防止溶血,还可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
王会改[3]在常规治疗脑梗死患者基础上采用银杏叶滴丸辅助治疗,明显降低患者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
1.4 川芎川芎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川芎内酯、阿魏酸、川芎嗪、氨基酸、大黄酚、维生素A、叶酸等。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2年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卒中单元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第21、90、180天的rankih(mrs)、bi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通过比较,mrs、b1分数改变情况研究组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方法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即应用中药予以治疗,将6 ml疏血通注射液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稀释,并进行静脉滴注,1次/d,3周1疗程;中药汤剂应用益气活血药方加减治疗,1帖/d,3周为1疗程。
在患者意识保持清醒时,且生命体征出现平稳状态后即进行针灸介入治疗,针刺穴位参照神经功能残障进行定位,5次/周,3周1疗程。
体位训练进入卒中单元开始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主要措施有推拿、运动治疗、功能恢复训练;推拿和运动治疗需要在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进行;参照患者身体肌张力情况分期予以康复性治疗,5次/周,3周1疗程。
治疗中实施卒中单元常规疗法,主要有作业治疗、言语恢复治疗、心理健康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等。
干预时间持续3周。
研究组患者通过3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后可以出院。
如患者无法按时出院需将其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如通过3周治疗,患者痊愈,可以出院。
在第90 d、180 d时进行随访。
对照组应用西医卒中单元方法进行治疗,基础治疗方法和研究组相同。
在患者体位训练导致卒中单元时进行西医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患者体征保持平稳状态后,可以加入手法治疗和运动治疗;根据患者身体肌张力程度进行分期康复治疗;5次/周,3周1疗程。
治疗中应用卒中单元常规疗法,主要包括作业治疗、言语恢复治疗并进行心理健康治疗等。
持续3周进行干预。
通过3周西医卒中单元治疗后可以出院。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

肌 张 力 法 有 相 似 之 处 。该 法 能 够 协 调 阴 阳 , 阴 平 阳秘 。该 使 治 法 『 5 刺 激 痉 挛 肌 与 拮 抗 肌 , 现 生 物 力 学 平 衡 , 效 缓 可 l 1 实 有 解痉挛 , 符合 神经 及 运 动 生 理 , B u nt m 偏 瘫 恢 复 理 论 有 与 rn s o r 异 曲 同工 之 妙 。 建 平 ㈣以透 针 疗 法 治 疗 2 米 9例 脑 卒 中肢 体 痉
明经 气 通 畅 , 血 旺 盛 则 使 委顿 的肌 肉恢 复 其 运 动 功 能 。 明 气 阳 经 穴 的 选 取 为针 刺 治 疗 脑 卒 中偏 瘫 的传 统 针 刺 法 。赵 维 平『 I 】 采 用 传 统 的针 刺 方 法 , 穴 以 患 侧 手 足 阳明 经 为 主, 以太 阳 取 辅 经 穴 ,治 疗 7 0例 脑 卒 中偏 瘫 患 者 ,痊 愈 率 5 %,总 有 效 率 4 9 .%。 王克 健I 独 取 阳 明经 治 疗 脑 卒 中恢 复 期 3 8 6 2 l 以 0例 。 效 疗
挛 患 者 , 常 规 针 刺 法 为对 照 1 (2例 ) l 妙 纳 为 对 照 2 设 组2 , 服 E 组(7例 ) 张 力 以 改 良 A h o h量 表 评 定 。结 果 : 疗 后 与 2 。肌 sw  ̄ 治
对 照 12组 比较 , 疗 组 肌 张 力增 高 被 抑 制 , 对 照 1 2组 比 、 治 与 、
脑 卒 中是 临 床 常 见 病 和 多 发病 。在 我 国,约 有 8 %的 脑 0
卒 中 患 者 遗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功 能 障 碍 , 以运 动 障碍 发 生 率 最
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脑卒中,即中风,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疾病,是由于脑动脉的血供中断导致脑组织缺氧和细胞死亡。
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西医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注重通过手术和药物控制病情,但西医治疗的效果欠佳,且存在副作用。
与此同时,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原理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核心理念是“通则达脑”。
中医认为,脑卒中是由于气血运行阻滞造成的,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可以恢复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功能,从而促进康复。
中药治疗脑卒中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作用,对于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灌注有积极的影响。
二、中医药在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在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药主要应用于血栓溶解和脑保护。
根据中医的理论,脑卒中是由于范围性血栓或栓子形成造成的,利用中药进行溶栓可以迅速恢复脑血液循环。
同时,一些具有镇静、祛痰、抗炎作用的中药如川芎胶囊、青蒿素等可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需氧量,减少脑损伤。
三、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在脑卒中康复期,中医药主要应用于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
通过中医药的应用,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缓解肢体无力、失语等症状。
中医药通过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等方式,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刺激细胞再生,促进神经再生,从而实现康复的目标。
四、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案例研究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一项研究调查了某医院50名脑卒中康复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25名患者采用了传统中医药治疗,25名患者采用了西医治疗。
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康复效果更好。
这表明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近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662019.01基础研究近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研究进展包平菲1 王 健2 王天鸣1 王亚娟11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 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摘 要】随着中西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关于中西医结合应用于疾病治疗的案例越来越多。
目前,在临床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不仅可以充分中医治疗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将西医治疗的优势给充分发挥出来。
中医治疗讲究整体性和根本性,而西医治疗讲究针对性和效率性,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实现优势互补,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在脑梗死恢复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近五年的研究资料非常丰富和充实,为综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死恢复期;研究进展在临床上,脑梗死属于一种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疾病,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脑梗死疾病的出现,常常会诱发其他疾病,例如,缺氧性坏死及其脑组织缺血。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我国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具有高增长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高复发率等的特征,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推进下,脑梗死患者数量繁多。
因此,关于脑梗死的治疗,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受到了医学界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在脑梗死急性期,积极对症处理,采取临床救治措施之后,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还会具有一些神经功能缺失的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
所以,在脑梗死恢复期,探索一种创新、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近五年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点方向。
在本综述中,结合近五年来脑梗死恢复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从西医的手术、药物及其康复角度出发,阐述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方法。
而从中医的辨证论治、针灸推拿及其专方专药方面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论述。
1 西医治疗根据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主要病理性变化是由于脑细胞引起的。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脑血管的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疾病。
脑卒中常见的表现有突发性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的康复疗法结合起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的一种康复疗法。
中医是指采用中医学原理和方法,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为主要手段的医学体系。
西医是指采用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以病因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综合了中西医学的优势,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1、中医康复疗法中医康复疗法是中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其中,针灸是将针刺入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推拿则是利用手法、指压、按摩等手段,刺激身体各个穴位,达到调节人体气血、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
拔罐则是在患者的皮肤上用火烧罐子,造成负压,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艾灸则是将燃烧的艾草放置在患者身体的穴位上,达到温热、通脉、活血、化瘀的效果。
2、西医康复疗法西医康复疗法是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
其中,物理治疗主要是利用物理性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如电疗、磁疗、热疗、冷疗等。
语言治疗则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言语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促进患者的语言恢复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康复训练则是通过运动、功能性训练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肌肉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行走能力等的提高。
3、综合康复疗法综合康复疗法是将中西医康复疗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62例缺血性脑卒中中医治疗临床观察

c o mb i n e d he t r a p y h a d g o o d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i n r t e mi n g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i a l t h r o mb o s i s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T C M c o m b i n e d t h e r a p y i n t r e a t i n g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i a l t h r o mb o s i s . Me ho t d s :
提取物加入到 5 %Gl u c o s e 溶液 2 5 0 ml 中静脉滴注 ,1 次/ d ,3 0 d
C J C M 中医临床研究 2 0 1 3年第 5卷 第 3期
- 8 1 .
6 2例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中 医 治 疗 临 床 观 察
Cl i n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n t r e a t i n g 6 2 c a s e s o f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i a l t h r o mb o s i s i n T CM
女 ( 2 4例 ) 比例 为 1 . 5 8: 1 ;年 龄 3 8  ̄7 8岁 ;2 6例 脑 栓 塞 患 者 ,2 2例 脑 血 栓 患 者 , 8例 腔 隙 性 出 血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6例 多 发 性 出 血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B 组 男 ( 3 6例 )女 ( 2 6例 ) 比例 为
浅谈脑卒中的中西医综合性结合治疗方法

浅谈脑卒中的中西医综合性结合治疗方法关键词脑卒中中风中经洛中西西结合治疗脑卒中,中医中风(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出血)属于急危重病范畴,死亡率为内科急病中最高者,临床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用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措施,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笔者近年来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前辈们的诸多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对中风的中西结合论治进行了临床验证,取得了较理想的远期效果,西医按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方法在这里不再赘述,兹将中医辨证分型列举如下:1 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1.1 痰热腑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拘急,脘腹痞满,可有神昏谵语,甚或发狂,苔厚腻,脉弦滑,大便干—承气汤加味。
1.2 风痰瘀血,闭阻脉络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苔白腻,脉弦滑—半夏白术天麻汤+香附、胆南星、大黄。
1.3 气虚血瘀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肢体软无力,有的伴患侧手足浮肿,面色萎黄,苔薄白,舌淡紫,脉细涩无力—补阳还五汤加味。
1.4 阴虚风动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弦,少寐多梦,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滑—天麻钩藤饮加减。
1.5 肝阳上亢头痛,呕吐,目赤,半身不遂,僵硬拘挛,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镇肝熄风汤加减。
2 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2.1 痰热内闭心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安宫牛黄丸。
2.2 痰湿蒙塞心神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缓—苏合香丸温开水灌服并用涤痰汤煎服。
2.3 元气败脱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6 V ol.(8) No.5 -142-[12]林巧云.不同灸时温和灸对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13]付晓丽,展倩丽,孟繁军,等.荷丹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5):27-30[14]张家炎,邹冬吟.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300-302[15]闫玲,曹志宏.疏肝健脾降脂汤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6(2):70-72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qn011);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2014088)。
作者简介:戴婷婷(1987-),通讯作者,女,硕士。
编辑:段苏婷编号:EA-150413134(修回:2016-02-19)中医综合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A review on application of TCM combination therapy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during recovery period张春朝唐莉尹君闵奇*(上海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301)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6)05-0142-【摘要】中医站在整体观念的宏观角度与辨证论治的微观角度双角度上,对疾病的防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等特点。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研究颇多,从临床、实验、方法学至理论的提出皆有涉足。
通过查阅文献,从干预措施、基础研究、疗效评判方法及研究展望几个方面归纳中医综合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医药;综合疗法;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研究进展【Abstract】TC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at doubl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concept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schemic stroke is a common and multiple disease, with a high morbid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ome prevention researches of TCM about clinic, experiment, methodology, theory, for ischemic stroke. Base on literature, a review on TCM combination therapy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during recovery period about interventions, basic research, efficacy evaluation method, and prospect was preformed as followed.【Keywords】TCM medicine; Combination therapy; Ischemic stroke during recovery period; Review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05.082脑卒中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等特点[1]。
较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三高一低”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低死亡率。
对脑卒中的防治到了刻不容缓的节点[2]。
缺血性脑卒中在疾病阶段分期上分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其中恢复期通常指5周~6个月。
目前急性期的治疗以西医手段为主,而恢复期(包括后遗症期)的治疗中医药方法占有相当的优势。
查阅近20年的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文献,资料颇多,从临床、实验、方法学到理论的提出皆有涉足。
为充分展示中医综合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从干预措施、基础研究、疗效评判方法及研究展望几方面铺开综述。
1干预措施,众彩纷呈从中药、针灸、推拿的传统干预思维,到结合熏蒸在外、心神在上的维度干预思维,到结合现代康复、高端设备的开放尝试思维,一步步在前进,如果说一种方法称作一元素,则中药、针灸、推拿、熏蒸、心理等元素有很多种组合可能。
1.1 传统思维干预研究1.1.1 单元素的干预认识杨国荣等[3]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血黏度指标均优于西医对照组。
常富业[4]对化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研究,中药治疗组证候疗效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物、降低丙二醇(MDA)等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性。
陈幸生[5]对芒针治疗中风偏瘫120例对照观察,芒针透刺可明显提高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
1.1.2 二元素组合的干预认识于振章等[6]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中药加针灸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8卷第5期 -143-黄鹰等[7]地黄饮子加减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肾虚痰瘀型)40例临床观察,中药加针灸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
蔡树泳[8]对90例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分析,显示运动加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优于对照组。
1.1.3 多元素组合的干预认识张震中等[9]有中医药为主的社区康复模式对缺血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显示综合中药、针灸、推拿等多元素的治疗组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1.2 维度思维干预研究彭淑芬[10]研究中药酒浴康复治疗中风偏瘫140例,经分析比较,发现酒浴与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及合并症多少因素有明显关系,认为酒浴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有肯定作用。
张运克等[11]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塞,结果显示加心理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血流变指标优于对照组。
1.3 开放尝试思维干预研究王艾英[12]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并引入高压氧舱等元素,总有效率达到97.5%,肯定了其在脑梗塞恢复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基础研究,多种多样从证候研究、病机研究的疾病理论研究,到分期(分部、分频等)治疗、模式探索揭示的疾病治疗研究,到基于经济学模式研究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涉及方向多,范围广。
2.1 疾病理论研究2.1.1 证候规律的认识焦久存等[13]通过320例脑梗塞恢复期证候规律的临床观察,对脑梗塞恢复期进行辨证量化诊断分析,显示证候分布以阴虚阳亢居首(31.6%),共计56个类型,其中又以2证兼有为多,提出证候规律标准化的重要性建议。
何国芝[14]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疗效分析,探讨证候特征与病史、神经功能缺损、辅助检查的关系,揭示了脑梗塞恢复期以肝肾阴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为主,不同的合并病影响证候的分布,提出证候规律研究可为中风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2.1.2 病机理论的认识丁晶茹[15]中风恢复期证治体会指出中风病位主要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中风恢复期虚象渐显,邪气滞留,辨证时注意邪性辨识,是否痰、热、瘀、滞,以及是否有交互,提出辨清病机能更好指导治疗。
常富业[4]用化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指出肾虚其本、痰瘀互结其标是中风恢复期的主要病机,以此提出补肾益元、祛痰化瘀,佐以通利脉络治法,并指导临床,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2 疾病治疗研究2.2.1分期(分部、分频等)治疗的认识李安等[16]研究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脑血栓形成性脑梗塞58例,将脑血栓形成性脑梗塞进行时间阶段分期,进而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为94.8%,认为分期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效果肯定。
李宏升等[17]对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头体针观察组临床疗效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体针对照组,提出部位针刺的疗效差异性。
钱晓平等[18]研究不同针刺频次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每天针刺2次组总有效率为94.0%,每天针刺1次组总有效率为78.7%,在呛水、吞咽困难、言语不利等方面,每天针刺2次组优于每天针刺1次组。
赵耀武等[19]关于滋阴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研究,利用统计工具对文献用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药物的核心系数统计中,牛膝、地龙、赤芍、桑寄生、山茱萸、生地等较高,药物归经统计中,归肝经、肾经、脾经的药积分较高,在功效、药对等方面仍进行了统计,肯定了计算机统计工具在滋阴补肾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用药规律揭示的应用价值。
2.2.2 治疗模式的认识张震中等[9]关于中医药为主的社区康复模式对缺血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影响研究,显示中医药为主的社区康复模式观察组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任珍等[20]关于针刺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针刺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组、单纯卒中单元模式组BI量表评分、SIA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P<0.05),但前者优于后者(P<0.05),在总有效率上,前者仍优于后者(P<0.05)。
2.3 卫生经济学研究齐瑞等[21]关于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显示综合康复方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每减少1分节省开支393.74元、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每减少1分节省开支2308.8元、ADL量表评分每升高5分节省开支619.4元,肯定了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卫生经济学优势价值。
3评判方法,追求公认从等级有效率的传统评判,到血流变、蛋白表达等生化指标评判,到NIHSS、BI、ADL、改良Rankin等量表评判,西为中用,取长补短,在中医药的现代研究进程中,逐渐走向国际化,追求认可的最大化。
3.1 有效率等传统评判研究朱涛[22]将对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40例临床观察,用总有效率进行评判,肯定了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价值。
蔡树泳[8]对90例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进行分析,用总有效率进行评判,肯定了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3.2 生化指标评判研究冯学功等[23]将脑络宁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康复治疗实验研究,用脂质过氧化反应、红细胞膜流动性等生化指标进行评判,肯定了脑络宁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