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性不孕中医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本文就单纯 中医治疗排 卵功能障碍 性不孕的现状 总结如下。 1 病因机理 1 . 1西医机制
用六味地黄汤、人工中药方 ( 促排卵 1 号) 、左归丸、血府逐瘀
汤;肾阳虚 型按不 同症状加减使用毓麟珠、人工中药方 ( 促 排
卵 2号 ) 、二仙汤、四物汤。②肝郁肾虚型 :按不同类型加减 使 用定经汤 、人工中药方 ( 促排卵 1 号) 、开郁种玉汤。③ 肾阳虚 损、寒湿凝滞 型:按不 同类 型加减使用温经汤合当归四逆汤、
按个 人症状加减使用 ,看治疗效果,受孕率达 8 1 %、排卵率高 达9 5 %。张洛秦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不 同类型来治疗 , 分为 4 种类 型:① 肾虚血瘀型 :又可分为肾阴虚型和 肾阳虚型,其 中
肾阴虚 型按不 同症状加减联合使用阴虚血瘀型于经净后 依次服
床 中医药治疗上 的经验积 累,单纯性 中医治疗和单纯性西 医治 疗排卵功能 障碍性不孕 的治疗 效果相 当,总有效 率达 到 8 0 %,
ma d e g r e a t p r o re g s s . C o n c l u s i o n : T r e a t i n g a n o ul v a t o y r i n f e r t i l i y t wi t h T C M h a v e b e a e r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 [ Ke y wo r d s ] A n o ul v a t i o n ; I n f e r t i l i y; t T C M t r e a t me n t

1 4 8 .
Cl i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4 Vo 1 . ( 6 ) No . 2

中医周期疗法为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65例

中医周期疗法为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65例
芬诱 导 排 卵 ,两 者 结合 ,相 得 益 彰 ,既 可 收 到 明显 的 排 卵效 果 ,且远 期疗 效 巩 固 。故 中西 医 结合 治 疗排 卵 障碍性 不孕 ,具 有 良好 的前 景 。
收 稿 日期 2 1 一4 1 OO0—6
术 、鳖 甲各 1 g 5 ,皂 角 刺 3 g 0 ,香 附 、川 芎 、郁 金 各 1g 2 。若 痰湿 内阻者 加 胆南 星 、 白芥 子各 1 g 0 。黄 体期
1 1 一般 资料 :1 5例 均 为我 院 2 0 . 2 0 7年 1月 至 2 0 09
年 8月 妇 科 门 诊 患 者 。 随 机 分 成 两 组 , 治 疗 组 6 5例 中 ,年 龄 2 ~4 4 O岁 ;病 程 2 1 ~ 5年 ;原 发 性 不 孕 4 1
程 。治疗期 间一旦 妊娠 即停 药 。 2 3 监 测指标 :于 月 经 周 期 第 9天 起 行 B超 监 测 卵 . 泡 。卵 泡直 径 >6 mm,每 2 3日 B超 检 查 1次 ;卵 ~ 泡 直径 ≥ 1 mm,每 日 1次 监 测 子 宫 内 膜 增 长 、卵泡 6 发 育情 况 及 有 无 排 卵 ; 当 卵 泡 长 至 2 rm × 2 mm, 0 a 0 估 计不 能破 裂 时 ,可 1次 肌 肉注 射 绒 毛膜 促 性 腺 激 素 ( G) 5 0 U, 以促 进 卵 泡 破 裂 。连 续 3个 月 经 周 HC 00 期监 测基 础 体温 ,以确 定是 否 排 卵 ,并 在 确 定 排 卵 日
4 体 会
卵管造 影及 其他 检查 排 除器 质 性 病 变 ;⑤ 男 方性 功 能 及 精液 检查 正常 。
1 3 纳 入 标 准 :参 照 《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拟 . 中

分析60例中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分析60例中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分析60例中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排卵障碍性不孕是指由于排卵异常导致的不孕问题,是造成女性不孕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很多不孕夫妇带来了困扰。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临床选择。

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在调理女性的月经周期、促进排卵、调整内分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西医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帮助患者实现怀孕。

目前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还相对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60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诊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60例中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提高不孕症患者的生育率。

通过观察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和效果,总结出对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经验,为临床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揭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及局限性,为进一步完善不孕症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过程中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生育成功率,改善生育健康质量。

1.3 研究意义排卵障碍性不孕是影响生育的常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探究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为临床诊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中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可以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研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育成功率,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疗思路和治疗方案,促进孕育健康后代,提高不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综合治疗卵巢排卵障碍性不孕促排卵效果临床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卵巢排卵障碍性不孕促排卵效果临床研究
我院采用人工周期中药口服+穴位针刺+艾箱灸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志娟,詹杰,吴媛媛.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82例,陕西:陕西中医,2007.28(3):276-278.
[2]宋丰军,郑士立,马大正.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北京中国针灸,2008.28(1):21-23.
3治疗结果
3.1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效比较
治疗组60例,排卵42例(70%),妊娠32例(73.8%),流产2例(6.3%),对照组60例,分别为38例(63.3%)26例(68.4%)4例(15.4%),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2两组治疗对患者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
治疗组60例,治疗后卵泡发育不良15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3例,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0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10例,1例。其中(LUFS)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按月经周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行经期)给中药口服加穴位针刺+艾箱灸。卵泡期采用卵泡汤以滋阴养血,补肾育卵,内膜生长,自拟促卵汤:熟地10g,白术10g,淮山10g,山茱萸10g,菟丝子20g,枸杞子10g,当归10g,白芍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肉苡蓉10g,石斛10g,黄精10g,于月经干净后口服5-7剂。排卵期采用促排卵汤以滋阴助阳,调气行血,促发排卵。自拟促排卵汤:熟地10g,当归10g,丹参10g,赤芍10g,泽兰10g,茺蔚子10g,菟丝子20g,肉苁蓉10g,仙灵10g,巴戟天10g,桂枝5g,如卵泡生长到18-20mm,加穿山甲10g,加穿破石30g,促使卵泡破裂,在排卵前口服3剂。黄体期采用促黄体汤以固肾助阳,健脾益气,促黄体成熟,为胎孕奠定物质基础,自拟促黄体汤:熟地10g,淮山10g,山茱萸10g,桑寄生10g,续断10g,菟丝子15g,首乌20g,蛇床子10g,金樱子10g,枸杞子10g,茯苓10g,杜仲10g,在排卵后口服7-12剂。若没有怀孕,经前期采用活血调经汤以疏肝理气,祛瘀通络以促进月经顺利来潮。自拟活血调经汤:熟地10g,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牛膝10g,泽兰10g,枳壳10g,柴胡10g,益母草10g,口服3-5剂。予人工周期中药同时加针刺穴位+艾箱灸达到相辅相成的临床效果。穴位:关元,中极,归来。子宫,足三里及三阴交采用0.28-0.35规格的1.5寸针灸针进针1-1.2寸。月经第5-12天,施以补,针感较弱,后加艾箱灸30-40分钟。月经第13-18天施以针感较强,后加艾箱灸30-40分钟。若未受孕,按月经周期重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从月经的第5天开始使用去克罗米芬50mg。每日1片,口服5天,连用1-3个月经周期。于月经周期第十天开始B超监测卵泡发育,卵泡直径>8mm,每2-3日检查1次。卵泡直径>16mm,每日1次,监测子宫内膜增长,卵泡发育情况有无排卵。当卵泡长至20mm*20mm,估计不能破裂时可1次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U,以促进破裂。B超确定排卵日后指导性生活以增加受孕率。

中医对排卵障碍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排卵障碍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排卵障碍的调理方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排卵障碍的问题。

排卵是女性生育能力的关键,在实现怀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排卵障碍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来改善排卵障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医对排卵障碍的调理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女性。

一、中医理论对排卵障碍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女性的月经周期是由肝、脾、肾等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的。

排卵障碍往往与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具体来说,肝气郁结、脾虚湿阻、肾阳虚等病理状态都可能导致排卵障碍。

因此,中医调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恢复生理平衡,从而改善排卵障碍。

二、1. 肝气郁结型排卵障碍的调理方法肝气郁结型的排卵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动、脾气暴躁等症状。

中医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理:(1)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情绪。

(2)舒筋活络:可以通过中医推拿、针灸等手段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草药调理:中医草药中有一些具有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香附等,可以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

2. 脾虚湿阻型排卵障碍的调理方法脾虚湿阻型的排卵障碍主要表现为胃口不佳、倦怠乏力、腹胀便溏等症状。

中医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理:(1)饮食调理: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重、过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

(2)脾胃调理:可以通过中医草药来调理脾胃功能,如党参、白术等,帮助消化吸收,改善湿阻的症状。

(3)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促进湿气的排除,对改善脾虚湿阻型排卵障碍有积极的作用。

3. 肾阳虚型排卵障碍的调理方法肾阳虚型的排卵障碍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背部不适、性欲减退等症状。

中医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理:(1)保暖:保持温暖的环境,注意手脚的保暖,可以穿棉袜、手套等,避免受寒。

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辨治特色临床辨治特色,其一是调周法治疗,其二是辨病施治。

2.1 调周治法即周期中4期均治。

经后期属于周期中的奠基阶段,治以滋阴养血,佐以健脾助阳,方用归芍地黄汤合异功散。

药用炒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太子参、白术、陈皮、续断、菟丝子、炙甘草等。

随着经后期的后移,还要逐渐加入杜仲、肉苁蓉、锁阳等,以阳中求阴,促进阴长。

经间排卵期,是重阴转阳的转化期,亦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时期,补肾调气血以促转化,方用自拟经验方补肾促排卵汤。

药用炒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炒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五灵脂等。

经前期漏红,脾肾亏虚者多,故常加党参、黄芪等;如有明显的阴虚血热现象者,经前在原方基础上去鹿角、当归,加女贞子、旱莲草、紫河车等,有利于经前期控制出血。

经前期是阳长的时期,也是漏红发作的时期,有相当部分患者,表现出心肝火旺的血热证候,因此,在经前期以补肾助阳的同时,必须佐以清热止血之法,方选健固汤,或毓麟珠,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用党参、白术、山药、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霜或鹿角胶、钩藤、栀子、炒荆芥、大蓟、小蓟等。

但是病发时期,要在辨证的前提下,结合调周法。

血瘀证者,可在加味失笑散合毓麟珠方上进退,因为补肾助阳有利于活血化瘀,或者限制血瘀的发展。

血热证者,可在保阴煎的方药中加续断、紫石英、制香附等,不仅照顾到经前期的特点,而且亦有利于经期经血排泄之顺畅。

脾肾气虚证者,仍当以健固汤加减,或偏于脾虚者,可以温土毓麟汤治之。

行经期是重阳转阴的转化时期,排泄经血有利于阳转阴,故经血的顺利排泄,标示转化顺利,故需用五味调经散(汤)加味。

药用丹参、赤芍、五灵脂、山楂、益母草,再加入艾叶、制香附、茯苓、续断、牡丹皮等。

如阴虚血热,表现月经过多者,上方去艾叶、丹参,加入大蓟、小蓟、生地黄等。

如气虚脾弱,亦见月经过多者,上方去丹参、赤芍,加入炒白术、党参(重用)、砂仁等。

总之,调周法亦要针对各种证型进行辨证加减,但前提在于调整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的整体,以保障月经周期演变的正常进行,自无经前期漏红之疾也。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干预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干预效果
中 国针灸 , 0,92: 314 2 9 ()1 -2 0 2 2 【】 4许剂群 . 学 方剂 棚上 海 科 学技术 出版 社,9 512 18 : 9
足太阳经夹脊抵于腰 ,督脉贯脊行 于腰 ,足少 阴贯脊属 肾。故
本病与足太阳 、督脉 、足少 阴经病 有关 ,涉及足少阳经 。针灸 选取经外奇穴夹脊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胞肓、秩边 、上骼 、次 骼,足 少阳胆经穴环跳,以祛 风散寒通 络。电针 ,能改善神经 根周 围循环 , 除炎症 , 消 缓解肌痉挛 , 减轻和 消除神经根水肿 ,
性不孕者效果显著且可行 ,是一种安全 、有效 的治 疗方案 。
【 关键词 】 中西 医结合疗法;排卵障碍;不孕;效果
[ b tat O jcv : oo sreadaa z eitre t ne et o eit rt emei n gis o ua r y fnt n A s c] bet e T bev n l et e ni f c f e a v dc eaant v l oyd s c o r i n y h nv o s t ng i h i t u i
赵 旭辉
( 广西玉林市 中医院,广西
玉林 ,5 7 Biblioteka 3 00)中图分类号:R 7 .4 21 1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80 (0 2 0 5 .2 6 47 6 2 1 )1.080 1
要 】 目的:观察与分析 中西 医结合疗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干预效果,以期提 高临床 疗效、总结 出一种 更加合 理的治
[】 5严成 龙. 治 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5 [. 电针 4例 J 中国针灸 , 1,1 ) 3 ] 2 1 (:6 0 3 43
达到止痛效果【。在 治疗期 间应 卧硬板床 ,注意保暖 ,避免劳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着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困扰。

据统计,全球每十个夫妇中就有一个夫妇因该问题而无法怀孕。

这种情况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因此,对于该疾病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并综合列举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优劣。

排卵障碍的原因和类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是指女性由于某些因素而排卵不正常,导致受精卵不能被正常地释放,从而使得怀孕的几率大大降低。

排卵障碍通常有三种原因:1.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如: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2.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引起;3.本身就存在排卵方面的障碍。

针对排卵障碍,医学上也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无排卵:数据表明,约有10%到15%的妇女处于无排卵状态;•闭经型排卵障碍;•月经不规律型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方法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在药物方面,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治疗该问题的一种主要方式。

传统西方药物治疗以克米芬、溴隐孕酮等黄体酮类药物为主,对于无排卵症和闭经型排卵障碍有一定疗效,但对月经不规律型排卵障碍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却不佳。

同时,伴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证明,中医药治疗能够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

中医药治疗是一种以调理人体“阴”和“阳”之间的平衡,恢复身体生理机能正常运作的方式。

在中医药治疗中,可以选择针灸、中药煎汤等多种方法,同时也能同时起到辅助西医药物治疗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方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和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

以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一些常见举例:方案一:以西药为主,辅以中医药在治疗无排卵,闭经型排卵障碍等情况时,西药治疗方案应是以克米芬和醋酸甲地孕酮等为主,同时辅以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可以采用针灸、拔火罐等方法,同时也可以使用方剂治疗,如桂枝加蜜汤和逍遥丸等方剂,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