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

合集下载

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

Pride and prejudice
主演:凯拉 奈特丽 马修·麦克法登 奈特丽、 主演:凯拉·奈特丽、马修 麦克法登
导演: 导演:李安
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Marianne Dashwood 艾伦·里克曼 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Colonel Brandon 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 .....Elinor Dashwood 詹姆斯·弗雷特 James Fleet .....John Dashwood 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Mr. Dashwood 休·格兰特 Hugh Grant .....Edward Ferrars
奥 斯 汀
·
你 简 的 想 法 。 》 将 彻 底 改 变 汀 奥 斯 —— —— —— ——
年 时 光 , 那 么 《 成 为 的 晚 她 过 度 衣 毛 着 织 边
一 汀 是 一 个 古 板 的 老 处 女 ,
斯 如 果 你 还 以 为 简 奥 演 。 —— 《 帝 国 杂 志 》 表
湛 自 于 片 中 一 流 演 员 的 精
导演:Iain B. MacDonald 导演 主演: 主演 Julia Joyce .. Douglas Hodge ....Sir Thomas Bertram
爱 玛
Emma
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 她热心关注身边的浪漫故事,却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张 为孤女哈丽埃特导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当哈丽埃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 特利先生时,爱玛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在爱着奈特利先生。这虽与她一开始就宣布的 终身不嫁的誓言有悖,但坠入情网的她不得不放弃自己天真的誓言。

漫谈简。奥斯丁

漫谈简。奥斯丁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的作品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是一直受到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喜爱,既雅且俗,既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性,而充满生活趣味和观赏性.对女性作家而言,是少有的一直都是被称赞的对象.从她的创作和经历,我们今天的女性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和知识,我认为她是一位不一般的女性,集中了女性的各种美好的东西,又是较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哲学家.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一般离不开漂亮、聪明、活泼、温柔、贤惠、孝顺、善解人意等等,现在的男性可能还要求会做家务、受过教育、会带孩子、性格脾气好、有经济条件等等。

对奥斯汀有些了解后,我发现这位伟大的作家具备了几乎所有的理想完美女性的美德。

(1)外貌与性格:简·奥斯汀身材高挑,暗褐色的卷发,大大的淡褐色的圆眼,当时所有人是她的人都认为她是个打动人心的漂亮姑娘。

奥斯汀的性格天生活泼,平易近人,天资聪颖,生机勃勃,对陌生人害羞,对熟人直爽幽默。

(2)才艺与爱好:简·奥斯汀时代的女性为了达到社交的目的,年轻小姐要精通各种艺术,她自己经常出现于各种社交场合,琴棋书画舞蹈等精通;简·奥斯汀从小就跟母亲和姐姐一起做家务,并且她认为在家务中学找快乐是女性的美德,并且能转移女性婚姻不幸的压力,管好家的女性能使妇女的社会角色更有价值,做针线活奥斯汀时期女子最普遍的业余活动,其实就是她们的“工作”,简·奥斯汀自己做衣服,刺绣,是相当灵巧的。

(3)智慧与才干:简·奥斯汀时期女性教育受到很多束缚,一般她们是在家里学习,但奥斯汀的父亲是位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的老师,并且相当开明,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外,奥斯汀曾在两所学校接受过短期的教育。

《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曾要求女子不但要精通才艺,而且要“有真才实学,应该多读书长见识”。

奥斯汀一直坚持学习,有了知识的武装才有思想的独立,否则她的创作不会如此成功,她生前就有靠版税得来的经济收入。

简 奥斯汀

简 奥斯汀

参考文献:
[1][3][4]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M].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5.190,143,42.
[2]鲁迅.关于女人[M].南腔北调集,第8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66.
[6]]转引自伊扬·瓦特编.奥斯丁:批评文选[M].1963年美国版,第11页.
那么,奥斯丁真正的、具体的婚姻观指的是什么呢?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奥斯丁的婚姻观与当时流行的观念并不一致,她认为:男女双方的真挚感情是理想婚姻的基础,并且双方必须是门当户对的。其中的门当户对又要如何理解呢?首先,在物质方面也就是财产或金钱方面,男女双方不能相差太远,简单的说,就是富翁不能与乞丐匹配婚姻。这一点在奥斯丁的作品中描写的很明确:地主小姐爱玛能与年轻的地主老爷奈特利先生结婚,而没有财产的哈利特只能嫁于农民。其次,从精神方面来说,缔结婚姻的双方要有相当的教育背景。就象在《傲慢与偏见》中那拥有理想婚姻的一对——达西与伊丽莎白,他们都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并通过自身的修养与生活的磨练得以提高,因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相当的兴趣,所以他们能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7]贾文渊译.爱玛[M].青海人民出版社, 第10章.
因此,从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奥斯丁一再强调正当的婚姻关系应当是双方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并且要注重感情。而在她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伯特拉姆夫人事实上就是对潘宁顿女士的理想妻子形象的讽刺漫画:她丝毫没有主见,在任何情况和场合都要向托马斯爵士请示,甚至就连她是否没有基尼也能度过一个傍晚这样的事,她也要向他请教。她在家庭生活中拒绝承担任何责任的后果,是托马斯爵士不得不承担的一个吃不消的重担。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流行的观念,可见和奥斯丁的观念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赋予她的女主人公们以成功的同时,奥斯丁提供她们的理想婚姻是现实的而非海市蜃楼式的,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外貌的吸引,更有双方互相的理解、尊重、平等和自由。而正是这些品质,使人有可能超越家长制的束缚,实现自我。那么,奥斯丁心目中的理想婚姻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劝导》中对克罗夫特夫妇共驾一辆马车的描述中找到答案:“但是她冷静地往旁边一拽缰绳,车子便侥幸地脱险了。后来还有一次,多亏她急中生智地一伸手,车子既没翻到沟里,也没撞上粪车。安妮看到他们的赶车方式,不禁觉得有几分开心,她设想这一定很能反映他们是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的。”奥斯丁在此所要暗示的是,克罗夫特夫妇之所以能在婚姻生活中保持稳定,是因为跟赶车时一样,克罗夫特太太并不是盲目的顺从丈夫,而是设法改正他的错误,激发其斗志。他们夫妻之间不是依赖和被依赖、统治和被统治的主从关系,而是平等互助、共同参与的伴侣关系。

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介绍PPT模板

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介绍PPT模板

傲慢与偏见
•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 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 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 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 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 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 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也有 根据书本改编的电影。
理智与情感
• 《理智与情感》虽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 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 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 合理。女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 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 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 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如果反 过来重读一遍,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见于字里 行间。
人物生平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 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 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 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 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 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
• 成为简·奥斯汀,而且她的生活同样充满了激情 与爱情。1796年,二十岁的简遇到了汤姆·勒 弗罗伊(Tom Lefroy,詹姆斯·麦卡沃伊饰)。 他们的感情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传奇,而爱情 故事也成为她毕生最伟大的著作。
成为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Jane Austen)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用独特和细腻 笔触创作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自己却终身未婚。喜欢看《傲慢与偏见》、 《理智与情感》、《爱玛》的影迷不要错过了,影片《成为简·奥斯汀》将解 开她的情路历程,而且这部电影的风格就如同那些根据奥斯汀小说改编的影 片一样。 只不过,《成为简·奥斯汀》将重点描写,放在了奥斯汀的生活 经历是如何促使她写出那些浪漫的小说的。把一位当时信手涂鸦完成的作品 现在被公认为经典名著的作家的生活改编成电影,是很冒险的一件事情。在 这么多年以来,出现过各种各样简·奥斯汀小说的电影版本之后,能够拍摄一 部关于她自己真实世界的电影,这样看上去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

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

•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 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 • • • • • •

“噢!是个单身汉,亲爱的,确确实实是个单身汉!一个有钱的单 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 “这怎么说?关女儿们什么事?” “我的好老爷,”太太回答道,“你怎么这样叫人讨厌!告诉你吧 ,我正在盘算,他要是挑中我们一个女儿做老婆,可多好!” “他住到这儿来,就是为了这个打算吗?” “打算!胡扯,这是哪儿的话!不过,他倒作兴看中我们的某一个 女儿呢。他一搬来,你就得去拜访拜访他。” “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 ,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 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 “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从前也的确有人赞赏过我的美貌,现 在我可有敢说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一个女人家有了五个成年的女儿, 就不该对自己的美貌再转什么念头。” “这样看来,一个女人家对自己的美貌也转不了多少念头喽。”
成为简· 奥斯汀剧照
• 《傲慢与偏见》的 现实版。 傲慢英俊 的达西先生,映射 的是汤姆· 勒弗罗伊 ,一个实习律师, 只是达西有钱,独 立,拥有权力、地 位,不需要依靠别 人。美丽,聪慧, 略显偏激的伊丽莎 白,映射的正是简. 奥斯丁本人,只是 伊丽莎白在感情上 ,在家庭上没有更 多的羁绊。于是。 《傲慢与偏见》中 ,达西与伊丽莎白 最终走在一起。而 汤姆· 勒弗罗伊与简 .奥斯丁,最终却只 能成为相爱却不能 在一起的“朋友” 。
简奥斯丁创作历程
• • • • 早期创作:(1794年----1805年) 《理智与情感》 (1811) 《傲慢与偏见》(1813) 《诺桑觉寺》(1818)
• 晚期创作:(1811年---1818年) • 《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 • 《爱玛》(1816) • 《劝导》(1818)

写简奥斯汀的作文

写简奥斯汀的作文

写简奥斯汀的作文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简·奥斯汀如同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明星,闪耀着温暖而智慧的光芒。

简·奥斯汀,这个名字对于许多文学爱好者来说,就像是一把打开浪漫与现实交织世界的钥匙。

她生活的时代,没有如今这般瞬息万变的科技,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但她却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世界。

我还记得第一次读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慵懒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

我随意翻开这本书,本想着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却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卷入了那个充满舞会、野餐和浪漫误会的世界。

伊丽莎白·班纳特那灵动的身影和坚定的眼神仿佛就在我眼前,而达西先生最初的傲慢和后来的深情转变,让我跟着心潮起伏。

简·奥斯汀笔下的人物,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虚构形象,而是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小脾气、小固执和小梦想。

她所描绘的爱情,不是那种轰轰烈烈、海誓山盟的夸张戏码,而是在日常琐碎中悄然生长的细腻情感。

就像中,埃莉诺默默忍受着对爱德华的相思之苦,却依然保持着理智和冷静。

这种爱情,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在每一个细微的眼神交汇、每一次欲言又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对于社会阶层和婚姻观念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

在那个等级分明的时代,婚姻往往不仅仅是因为爱情,还涉及到财产、地位等诸多现实因素。

她用一种略带讽刺却又不失温情的方式,揭示了这些现象。

比如中的爱玛,一心想为别人做媒,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和社会的真相。

想象一下,简·奥斯汀坐在她那安静的小屋里,窗外是英国乡村的宁静景色,她手中握着一支笔,思绪在纸上流淌。

没有网络的干扰,没有外界的喧嚣,只有她和她脑海中的故事。

她仔细地观察着周围人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对话,捕捉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

也许她会在散步的时候,因为突然想到一个精彩的情节而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赶回家记录下来。

论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思想

论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思想

论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简·奥斯汀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

通过对她几部主要小说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的细致解读,我们将探索奥斯汀如何在她的文学作品中为女性发声,揭示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和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并提出对女性独立、自我实现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首先概述简·奥斯汀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进而分析她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她们如何通过婚姻、爱情和社会交往寻求自我价值和独立地位。

本文还将讨论奥斯汀如何通过她的文字批判当时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强调女性应享有的权利和尊严。

最终,我们将得出结论,简·奥斯汀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为后世女性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简·奥斯汀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简·奥斯汀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女性主义思想的精髓。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描绘,更是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深刻思考。

在她的多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女性主义思想的鲜明体现。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往往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这些女性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她们不仅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有着清醒的认识,更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坚韧和智慧。

例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她拒绝了达西的初次求婚,因为她认为达西的傲慢态度是对她人格的不尊重。

这一举动体现了她坚持自我价值、追求平等婚姻的决心。

奥斯汀在作品中批判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

她通过塑造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多种可能性和价值。

这些女性不仅拥有美貌和才华,更有着坚定的意志和独立的个性。

她们以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挑战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和期待。

奥斯汀在作品中强调了女性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她描绘了女性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亲情,以及她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团结和勇敢。

文学家简奥斯汀是谁

文学家简奥斯汀是谁

文学家简奥斯汀是谁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以女性特有的细微观察力入手,在她的六部小说相继出版后,简奥斯汀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女性作者之一,开辟了一个时代。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文学家简奥斯汀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学家简奥斯汀的简介简·奥斯汀(英语: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19世纪英国小说家,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学家之一,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

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她在后期著名作品有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

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

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2017年起将取代生物学家达尔文,成为10英镑新钞的肖像人物。

简奥斯汀的生平简介简奥斯汀出生于1775年,逝于1817年,享年42岁。

她的家庭社会地位较高,她的父亲是当地的教区长,担任这个位置将近四十年,博学多才,气质儒雅。

而简奥斯汀的母亲出生富裕,并且文学修养很高,所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的简奥斯汀本身虽然没有去过正规的学校,但是她的文学素养是很高的。

家中富裕的经济条件和文雅的读书环境,再加上她自身对文学的热爱,养成了她写作的兴趣。

在她十三四岁的时候,她就表现出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在1800年,她的父亲退休,全家搬到了巴思。

完全陌生的环境,金钱为上的社会氛围,再加上细腻敏感的心性导致简奥斯汀在这个地方患上了忧郁症。

后来,她独有的气质吸引了当地一名能继承大笔财产的青年的喜爱,并向简奥斯汀求婚。

简奥斯汀并不喜欢这位青年,所以拒绝了。

在她的父亲死后,她们一家再次搬迁来到了南安普敦和乔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输入诺觉桑寺,找到读书的网络
作家简介: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女作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被誉为“道德教育家”。

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村,父亲是教区的主管牧师。

在父兄的熏陶下,奥斯丁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她16岁时开始写作,是第一个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使小说具有鲜明现代性质的小说家。

奥斯丁一生中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为(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修道院》和《劝服》(后两部出版于她去世后的1818年)小说内容多是刻画当时英国乡村的风俗民情、社交和男女恋情等。

她的创作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作品目录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
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
态人情。

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丁在她诞生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繁荣而稳定的乡间长大,十二三岁就开始写作。

她早期的习作
都是中短篇,光是十五六岁时写的,后人就编成了两部集子。

一七九七年,简二十二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
说《第一面印象》。

接着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

这两本都是书信体小说,十多年后,分别改写成用第
三人称叙述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

后者于1811年出版,等到前者于两年后问世时,后者于同年再版。

所以,尽管《傲慢与偏见》的原始本子写作在前,她第一部出版的作品却是《理智与情感》。

·《爱玛》
发表于1818年,英国女作家,奥斯丁小说。

女主人公爱玛是一个“从来不在外面住宿的天下少有的女人”,孤零零的,但是充满了感情与思想,她经过一系列误会后,与男主人公先生终成佳偶。

小说情节紧奏,细节描写生动、鲜明,语言就像作者歌颂...
·《曼斯菲尔德庄园》
范妮是个出身贫寒的少女,10岁时被姨父母伯特伦爵士夫妇收养。

在姨父母家,除了二表哥埃德蒙处处
呵护她外,受到众人的冷落,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但她始终有颗温柔善良的心肠,辨是非,明大理。

她坚
决抵制大表哥等人要在家里排演有伤大雅的情节剧,毫不动摇地顶住了纨绔子弟克劳福德的无理纠缠,始终
不渝地暗恋着埃德蒙,特别是在克劳福德小姐对埃德蒙“旧情复发”时,她告诫表哥不要被她的假象所迷惑,
最终,她的高尚人品赢得了伯特伦爵士的器重和埃德蒙的爱,小说以范妮和埃德蒙喜结良缘为结局。

·《诺桑觉寺》
痴迷于哥特式恐怖小说的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有时把现实生活也当成传奇故事中的虚拟世界。

她被带着去巴思社交场合见世面,结交了虚情假意的索普兄妹,并与正直英俊的富家子弟亨利一见钟情后,受亨利的父亲蒂尔尼上将盛情相邀前去他家做客。

在诺桑觉寺这所幽深、古老的宅子里,凯瑟琳脑海里浮现出恐怖小说中的可怖情景,上演了一幕幕可笑的历险记。

嫌贫爱富的蒂尔尼上将听信索普的谗言,出尔反尔,对凯瑟琳冷酷地下了逐客令。

然而爱情的忠贞最终占用小人的谎言:教堂的钟声响了,人人都喜笑颜开。

·《劝导》
主人公安妮·埃利奥特是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小姐,与青年军官温特沃思真心相爱,并私自订下终身。

安妮的父亲和教母认为温特沃思出身卑微,因此极力反对两人交往。

安妮被迫中断了与温特沃思的恋情,但对他的感情却依然如故。

八年后,温特沃思上校荣归故里,与安妮旧情难忘,在历经曲折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家简介: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

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

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一个当代人心中的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第一流的美文,第一流的深度。

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

其中两册是有关中国的,两册是有关世界的,两册是有关自己的。

此次推出的是有关世界的,《文化苦旅全书: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文化苦旅全书:千年一叹》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几十篇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