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对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的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中药熏洗疗法用于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

中药熏洗疗法用于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

中药熏洗疗法用于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中药熏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气对肢体进行熏蒸和外洗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是传统中医外用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某些内服药得不到效果的疾病有其独特的功效。

2007年1月-2012年06月,本科用应用中药熏洗疗法帮助骨折愈合后患肢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06月本科住院患者350例,骨折愈合后均有肢体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其中男245例,女105例;年龄06~85岁,平均33.8岁。

其中掌骨骨折35例,尺桡骨骨折45例,肱骨髁间骨折15例,尺骨鹰嘴骨折20例,股骨颈骨折40例,跟骨骨折25例,内外踝骨折45例,髌骨骨折35例,胫腓骨骨折50例,胫骨平台骨折40例。

1.2 康复治疗方法根据《中医伤科学讲义》的经验方,按骨折时间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熏洗。

早期骨折患者熏洗剂主要用:海桐皮20g,透骨草20g,乳香30g,没药30g,当归30g,川椒20g川芎30g,红花20g,威灵仙20g,甘草12g,防风20g,白芷20g。

骨折中后期患者熏洗剂主要用:桃仁、红花、三棱、茷术、归尾,泽兰、乌药、企边桂、羌活、独活、生川乌、生草乌、土牛膝、陈醋。

①将中草药置于锅中或盆中,每剂中药加冷水3500ml,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药液过滤至熏洗桶中备用。

②测量水温70-80度,将患肢置于熏洗桶上,暴露部位,熏洗桶与患肢接触处垫以小垫,患肢固定牢靠舒适,用浴巾围盖患肢及桶,使患肢受到药物熏蒸,定时测量水温,待药液温度至38-40度时,揭去浴巾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浴,用持物钳夹无菌小毛巾或纱布,醮取药液洗或湿敷创面,脓液较多处可重复冲洗,肌腱与骨骼与骨骼间隙处,可用大注射器抽取药液冲洗,有坏死组织可用无菌剪剪去。

③洗毕彻底引流创面液体,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也可用浸泡湿熏洗液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无菌棉敷料包扎。

62 例肘关节骨折术后中药熏洗疗法的康复护理

62 例肘关节骨折术后中药熏洗疗法的康复护理

62 例肘关节骨折术后中药熏洗疗法的康复护理发表时间:2016-02-01T16:07:32.94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玉浫嫩[导读] 西双版纳勐海县中医医院外科肘关节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事故以及工业的不断发展。

玉浫嫩西双版纳勐海县中医医院外科云南西双版纳 666200【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中药熏洗治疗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62 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根据双盲法将62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25 例,显效4 例,有效1 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21 例,显效3 例,有效2 例,无效5 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3.9%)明显低于研究组(96.8%),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术后;中药熏洗疗法;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47-02肘关节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事故以及工业的不断发展,肘关节骨折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肘关节骨折患者的主要方式,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配合精心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中药熏洗是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为了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62 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中药熏洗治疗过程中的康复护理措施,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

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

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
君医诊所
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法以中药熏洗为主。

药用:
透骨草15g、伸筋草15g、海桐皮15g、秦艽10g、桂枝15g、红花6g、艾叶15g、片姜黄15g。

诸药放入砂锅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后改文火煎25分钟,再加入食盐50g、黄酒100毫升,倒入盆中,先用蒸气熏病人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宜后,用小毛巾蘸药液擦洗或直接浸洗患处。

每剂药可重复使用2天,每天熏洗2-3次,每次15-30分钟,洗毕用手指的指腹沿着患处软组织分布的方向,由上而下行推拿、**等,顺骨捋筋,以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中医骨伤科学中药熏洗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中药熏洗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中药熏洗恢复关节活动能力在中医骨伤科学领域,中药熏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关节活动能力具有独特的疗效。

当关节遭受损伤或疾病困扰时,活动能力往往会受到限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而中药熏洗这一古老的疗法,正为许多关节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药熏洗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原理是通过温热的药液蒸汽和直接接触皮肤,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等作用。

对于关节损伤的患者来说,中药熏洗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当关节受伤后,周围的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而温热的药液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为受伤的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加速损伤的修复。

同时,药物中的活血化瘀成分能够帮助消除淤血,减轻肿胀,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

除了促进血液循环,中药熏洗还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关节损伤或疾病的过程中,炎症反应常常导致关节肿胀和疼痛。

中药熏洗所用的药物中往往含有具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的成分,如红花、川芎、赤芍等。

这些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使患者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关节活动。

在松解粘连方面,中药熏洗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关节长期固定或活动受限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可能会发生粘连,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

中药熏洗能够软化粘连的组织,使其更容易被拉伸和松解。

通过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能够逐步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能力。

此外,中药熏洗还有助于改善关节的代谢功能。

关节的正常活动需要良好的代谢环境,而损伤或疾病可能会干扰代谢过程。

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关节内的代谢平衡,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为关节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中药熏洗的配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调配。

例如,对于风寒湿痹型的关节疾病,可能会选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药物,如独活、防风、秦艽等;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则会侧重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等。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中药熏洗的应用.docx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中药熏洗的应用.docx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中药熏洗的应用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是一种关节内骨折,对治疗要求相对较高,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

踝关节良好的灵活度与稳定性是人体正常行走与活动的前提,手术是目前治疗踝关节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骨折部位较为特殊,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因此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促进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3]。

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踝关节淋巴系统及血液循环,同时能缓解患者踝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4],但单一应用仍有部分患者康复效果欠佳。

本研究探讨了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在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中阳县人民医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术的10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

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19~64岁,平均(45.87±4.22)岁;Lauge-Hanse分型:旋前外展10例,旋后内收29例,旋后外旋15例。

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44.62±4.87)岁;Lauge-Hanse分型:旋前外展11例,旋后内收27例,旋后外旋1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均符合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5],经X线检查确诊;均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伴骨质疏松症者;病理性骨折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对中药过敏者。

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功能康复锻炼,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医患合作的锻炼原则,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在术后第15~30d,应用踩滚木的方法对踝关节内收、背伸、外展、跖屈功能进行锻炼,每日2次,每次20min。

中草药熏洗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体会

中草药熏洗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体会

中草药熏洗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体会中药熏洗治疗是祖国医学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应用中草药在煮沸时蒸汽对患部熏蒸、外敷、浸泡,在体表温度、中药的双重作用下,对病变部位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达到消肿、止痛、恢复和增强肌肉的运动机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1]。

因我院地处西部偏远地区,医疗水平有限,医院缺乏完善的康复、理疗设备。

我院自2008年6月-2012年6月,应用中药熏洗治疗关节周围及关节内骨折术后关节肿胀、僵硬127例,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7例中男76例,女51例;年龄14-71岁。

患者系肘、腕、膝、踝关节周围及关节内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一般术后拆除手术缝线后1周,切口愈合良好,手术部位存在肿痛、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时,给予重要熏洗、外敷、浸泡,同时加以按摩、自主功能锻炼。

1.2 药方:伸筋草10.0g、桑寄生15.0g、独活10.0g、红花10.0g、当归12.0g、桂枝15.0g、桑枝15.0g、制草乌12.0g、落得打15.0g。

1.3 方法:药材混合放于电饭锅内(条件允许可以用“土砂罐”),加入清水,淹没药材,浸泡30min,煮沸后,小火加热,锅上用单层纱布罩盖,用蒸汽熏洗患部30min,关火,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可将患肢置于容器内浸泡或用毛巾敷洗,治疗中需注意,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药液温度,病人自觉症状,防止烫伤,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的不适反应。

一般一剂使用1天,分2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1-3疗程。

2疗效评定与结果2.1疗效评定:优肿胀消退,肌力达Ⅴ级,关节功能正常,活动时无疼痛;良肿胀基本消退,肌力Ⅳ-Ⅴ级,关节活动度大70%-80%,活动时疼痛可忍受;差肿胀明显,肌力Ⅲ级及以下,关节活动达正常50%及以下,活动时疼痛明显,难以坚持活动[2]。

2.2结果:优82例,良37例,差8例,优良率为93.7%3讨论3.1 中药方中:当归、红花、桑枝、桂枝、落得打具有活血逐瘀、行水气之功,淤血除、水气利则肿胀自消;伸筋草、桑寄生、独活、制草乌具有温经止痛,祛湿通络、强筋骨之功效。

『骨折集』中医方--骨折后关节强直中药熏洗

『骨折集』中医方--骨折后关节强直中药熏洗

『骨折集』中医方--骨折后关节强直中药熏洗
骨折以后,由于长时间制动使骨折临近的一个或多个关节僵硬,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挛缩或强直,被动活动时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笔者运用自拟中药洗方熏洗治疗骨折后期关节强直、功能障碍43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向病友介绍如下。

方药:苏木、当归、三棱、川椒各10克,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海桐皮、桑寄生、威灵仙、续断各15克。

上肢加姜黄12克,桑枝15克;下肢加牛膝20克,木瓜12克。

熏洗方法:将上药加水1000-1500毫升,煮沸20-40分钟,过滤去渣。

将药液倒人盆内,先以蒸气熏蒸患处,关节上方覆盖数条毛巾,直至皮肤发红、微汗。

药液稍凉后,用毛巾蘸药液反复擦洗或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至药汁温度降至30℃-40℃时停止。

擦干患处,自行按摩活动关节数分钟。

浙江杭州刑军
点评:中药熏洗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疗法。

早在《内经》即有记载,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该方采用活血化瘀、温经通阳、舒筋活络、接骨续筋的药物,通过熏蒸、热敷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松解粘连,使皮肤、肌肉、肌腱、韧带挛缩者复舒,僵直复柔,关节功能得以恢复。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作用分析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作用分析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作用分析肘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意外伤害或者骨质疏松。

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是很常见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一、中药熏洗的作用中药熏洗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中药的挥发性成分,通过皮肤或黏膜直接对患处进行治疗。

中药熏洗具有祛风祛湿、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对于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有显著的作用。

中药熏洗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治疗中,通过挥发性成分渗透至皮肤和肌肉组织,活血化瘀,促进受伤部位的微循环,加速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中药的祛风祛湿作用能够减轻关节的疼痛和肿胀,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二、针灸的作用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治疗中,针灸可以调理气血,促进受伤部位的恢复。

针灸可以有效缓解肘关节骨折术后的疼痛,改善患处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针灸还可以调整肖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减轻对于药物的依赖性,为康复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推拿的作用推拿还可以加强受伤部位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

推拿还可以有效缓解肘关节骨折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治疗中,通过多种疗法的综合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处的康复。

中药熏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散淤,减轻肘关节骨折术后的肌肉疼痛和肿胀,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肌肉和关节功能。

针灸可以调理气血,缓解疼痛,促进受伤部位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的僵硬和疼痛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熏洗对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洗对于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中后期予以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康复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P<0.05。

结论:中药熏洗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并松解组织粘连,配合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肢关节功能,对于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折;中药熏洗;功能康复护理
骨折后关节功能康复是骨折愈合的重要环节,功能锻炼以及中药熏洗均可有效促进骨折后功能康复。

本研究对骨折中后期实施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功能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2例,其中,男59例,女23例;年龄在15-64岁之间,平均为(41.4±13.2)岁。

骨折类型:23例桡尺骨骨折,19例肱骨干骨折,23例胫腓骨干骨折,17例股骨干骨折。

治疗方式:22例手法复位后行夹板外固定,15例石膏托外固定,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17例,28例钢板固定术。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均能够配合医护工作,均签署了医疗知情同意书。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病情以及治疗方式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骨折康复护理方案实施功能锻炼及相关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早期(手术后0-2周)、中期(手术后3-8周)及后期(手术后9-12周)实施整体康复护理,并配合自拟中药方子进行中药熏洗。

具体操作如下:
1.2.1 早期功能康复护理
术后早期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缓解或者消除患者因担心手术效果、疼痛等引起的不良心理。

同时,向患者讲解术后功能锻炼以及中药熏洗对于关节功能康复的意义,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

术后康复锻炼是为了促进肿胀的消退,以免发生肌肉萎缩,同时还可预防关节粘连等。

目前采用的功能锻炼方法主要是进行肌肉收缩锻炼,上下肢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同。

上肢主要采用吊臂、握拳、提肩等上肢肌肉整体用力然后逐渐放松的方式进行锻炼。

下肢锻炼主要是股四头肌收缩以及踝关节背伸锻炼等,通过下肢肌肉整体用力然后放松的形式进行功能锻炼。

除了足部及踝部骨折的患肢可进行抬起锻炼外,股骨干骨折以及胫腓骨干骨折等经过整复的骨折肢只可在支架或者枕头上进行肌肉收缩锻炼。

1.2.2 中期功能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3-4周,除进行常规肌肉收缩锻炼外,应在患者的肌肉有力且患处无明显疼痛时,上肢骨折患者能够握紧拳头时,可进行主动关节功屈伸锻炼。

主动关节屈伸锻炼应从单一关节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关节协同锻炼。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通常在患肢可抬高、踝关节可背伸以及足不发颤等情况下,进行单一关节屈伸锻炼,并逐步过渡到多关节协同锻炼。

未进行牵引者,可在夹板固定下离床扶拐进行步行练习;对于行牵引者,可进行全身自由活动锻炼,并带动患肢关节互动,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在术后5-6周,须限制部分对于骨折愈合不利的关节活动,并在病情允许的条
件下,加大其他方向的关节活动范围及活动次数。

对于合并牵引者,在解除牵引以后,应进行扶拐步行锻炼,并逐渐负重直至患者临床愈合且解除其外固定。

1.2.3 后期功能康复护理
实施骨折固定期间所控制的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关节活动,并鼓励患者进行承受范围内的轻微动作,如上下楼、外出散步等,对于下肢骨折者最好扶拐或者继续以夹板进行保护,直至患者的骨折坚固愈合。

1.2.4 中药熏洗
术后中期,当患者的伤口愈合,拆除缝线并且解除其外固定以后,予以中药熏洗患肢体。

药用细辛7g;桂枝、当归、红花、没药、乳香各10g;丹参、白芍及续断各15g;伸筋草20g;艾叶、透骨草各30g;米醋100g。

上述药物加入200ml清水,并浸泡约6-8h,然后以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20min左右,滤取药液倒入盆中,然后将药渣加入2000ml清水再次煎煮20ml,滤取药液,将两次所得药液混合以后应用。

患者将患肢平放于镂空木头支架上,并使患肢关节位于药液上方约15-20cm处进行熏蒸,当药液的温度降低至45℃左右时,以纱布块或者小毛巾蘸取药液热敷于患肢关节处,也可待药液不烫手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如果药液温度降低,可将其加热以后再次熏洗,40min/次,2次/d,10d为1个疗程,连续熏洗2个疗程。

在熏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如天气较冷可加衣、被包裹患肢。

1.3 疗效评价
术后2月对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优:患肢的肿胀及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患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在120°以上,可伸直为0°;良:患肢的肿胀及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患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在90°-120°之间,患肢伸直受限低于10°;可:患肢的肿胀及疼痛等症状减轻,患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在30°-90°之间,患肢伸直受
限在10°以上;差:患肢的肿胀、疼痛等症状以及关节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评定比较[n(%)]
组别例数优良可差优良率
观察组41
19(46.3
) 15(36.6
)
7(17.1) 0(0.0)
34(82.9
)
对照组41 8(19.5)
17(41.5
) 11(26.8
)
5(12.2)
25(61.0
)
3 讨论
骨折损伤可导致患肢局部血肿机化,并引起关节囊以及周围肌腱、韧带及肌肉等发生黏连挛缩等,进而引发关节屈伸活动障碍以及关节僵硬等,造成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临床中骨折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主要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肢局部血循环,并增加肌肉的力量,从而预防关节周围软组及肌腱粘连、挛缩等,并软化瘢痕,促进关节以及患肢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祖国医学认为,骨折后关节僵硬、黏连挛缩等是由于长期不适当固定,关节无法进行必要的活动而导致患肢关节失动,患肢气血瘀滞以及经脉闭塞等,致使津液运行不畅,致使筋骨、关节失去了气血、津液的濡养,长此以往可导致肌肉萎缩以及经脉挛缩等,进而造成关节屈伸不利。

基于上述病机,治疗原则应为除湿消肿、舒
筋活络、活血化瘀以及通利关节。

中药熏洗可对患肢产生温热刺激,促进患肢血管扩张,可起到温经散寒以及通经活血的功效。

同时,药物通过局部皮肤组织直达患处,提高了局部有效药物浓度,并渗透患处周围组织,促进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以及代谢,并可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有效松弛肌腱、肌肉及韧带,并可防止关节强直以及肌肉痉挛,从而起到药疗以及热疗的双重功效。

熏洗方剂中当归、红花乃活血化瘀良药;没药、乳香有行气通经的功效;伸筋草有续筋强骨之功效。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疏通筋脉的功效。

本研究在全程功能康复锻炼的同时,于中期配合中药熏洗,取得了显著疗效,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

提示中药熏洗可促进关节功能康复,配合功能锻炼可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凌惠菊,诸利华,吕松芬等.中药熏洗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5):436-437.
[2] 马朝勇.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3):422-423.
[3] 陈定启,梁麦添,李俊豪等.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接受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7):193-194.
[4] 宋振飞,李鹏.中药熏洗配合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机治疗膝关节僵硬3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04-1705.
[5] 孟德潭,许照阳.中药熏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4):595-596.
[6] 邱澄清,叶金波.针刀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护理学报,2008,15(11):6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