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屈原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师范大学

《离骚》中屈原的形象

屈原的强势

xx

27

新传2012级7xx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楚辞和屈原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思想性及艺术性的作品。它可以说是一首记录了屈原内心与外界的“战争史诗“。

解读这首紧紧关乎屈原心理与命运的诗篇,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屈原作为《离骚》的作者,他在诗篇中到底是寄予了一个怎样的自身形象。

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屈原在这写到,纵使是身临绝境而丧失生命,回顾自己的初心,“我”也并不反悔。

临死而不惧,只因为回顾自己的人生,发觉没有可以反悔的原因。人们多数是在这解读出了诗人对自己心中理想的坚定执着,不错,然而又是什么让诗人对这个虚幻的理想如此坚持呢?综合总总看来,正是屈原的强势,坚守本心,然后强势地要求外界,使得屈原在诗中的形象呈现出一个至强而弱的矛盾体。

一对内的强势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xx余初度兮,xx赐予以xx。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原在开篇直接写出自己的出身来源,并在其中加入了强烈的感情来表现自己的“高贵”。看似直接并且狂妄地喊出自己的清高,实则也含蓄地为自己接下来的责备与期望提供了资本和背景。这是向外界表达自己是有足够的原因来要求和责备这个达不到他内心要求的世界的。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屈原又用了很多的段落来描写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且不论屈原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他将自己的人生层次以此提高到了与所处时代不同的阶段。在冥冥中也以此向楚国的同僚们发出呼唤。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屈原在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和高尚人格的崇高追求。但是,在当时楚国那样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下,诗人还能抛开各种诱惑与同化力表达出自己对本身人格的超高要求,不得不说,屈原在对自己本身的人格修养上,是抱有极为强势的态度的。

这便是屈原强势的一个表现,即对内的强势。二对外的强势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齑怒。

屈原在此又以强烈直接的口吻说到,“我”匆匆地在前在后奔走效力,想要赶上先王们的步伐。你既然不肯鉴察“我”胸中的愚诚,更反而听信谗言使“我”非常的恼怒。

没有用什么委婉的说法,这里的屈原直接便是一句厉喝,直白的批判直指当朝。如此强烈的表达方式,既是对自己为了国家社稷劳累奔走的肯定,又是对楚王和馋臣们的斥责。没有劝告,只是一味的表达失望,屈原这种略显极端的语气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祖国的期望太深,而自己的王臣们却令自己失望地太大。没有满足屈原对祖国美好蓝图的设计和要求。

既然自己心中强烈的“及前王之踵武”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那么便只有无力地谴责。与前面屈原自己塑造的餐花饮露的个人形象不同,这里便是对自己的祖国,也就是对这个自己所依赖的外界的强势要求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屈原在塑造自己对外界强势的这一形象的时候更加的用力和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整片《离骚》的主题与感情大多都是由他对外强势这一方面表现出来的。这就是《离骚》中屈原形象里很重要的第二点,自己对外界的强势。

三至强而弱的屈原

不论是餐花饮露的屈原还是直言强斥的屈原,他们的强势都表现的很充分。

对于自己的要求,高贵无邪,容不得一点脏污之物存在在自己的身上。对于外界的要求,政清民和,能指先王之治,对昏王馋臣施以批判。

可以说是强势的完美了,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但是屈原孤身一人,即使是如此的强势,又怎能对抗整个国家的污浊之气呢。他越是强势,在这个自己格格不入的国家便越是孤独。

正是他坚持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孤独的强势下去的原因,好像整个世界都没有理他。只能自己一个人站在世界的边缘孤独的呐喊。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

这个时候的强势,便通通都化作了屈原孤独脆弱的形象的代表。

不同于王立群教授所讲的孟子的强势人格,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来的强势只是对品质和外界的要求。没有坚持生存下去的欲求,只有令自己和外界共同灭亡的想法。他是强势的,也是极弱的。正是他的强势造成了他的弱。

屈原最后的结局也证实了这一点:

没有人会说屈原不够强势,但是,他的纵身一跃难道不也是他弱势的表现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