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规范讲授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讲座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讲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发展的需求增长,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全球许多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我们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首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控制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多年来,由于人们使用水资源不当和水环境的恶化,许多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限制过度开发和使用水资源的行为,并加强水体的监测和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改变人们的用水习惯和推广节水措施。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仅依靠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措施,也需要每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用水习惯,如减少用水量、优化用水结构等,来实现节水效果。
此外,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和措施,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改进等手段来促进节水行动。
第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技术支持。
水资源管理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措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如开展水资源调查和评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第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跨界合作和国际合作。
水资源是全球共同的资源,很多流域跨越国界。
因此,国际合作和跨界合作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政策沟通,共同应对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推动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企业、公众和各界人士都应该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置于重要位置,共同推动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实施。
政府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企业要强化环保责任,公众要加强节水意识,各界人士要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活动,共同落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水资源规划第2章 水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已建的浙江富春江和湖北 葛洲坝水电站等,就是这种布置 形式。
河床式水电站布置方式
1.3. 坝内式水电站
如果坝址河道很窄,也可 将发电厂房设在坝体内部。
这种水电站称为坝内式水电 站。
我国已建的湖南风滩水电站
等就是这种布置形式。
三、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
落差是单位重量水体的位能,而河段中流过的水 体重量又与河段平均流量成正比。
集中水能的方法就表现为: (1)集中落差 (2)引取流量
通常采用的集中水能的方式主要有: • 坝式: 坝后式、河床式、坝内式、坝旁式 • 引水式 • 混合式 • 其他方式: 跨流域开发方式、集水网道式、潮汐式、
失相对不大,有可能筑中、高 坝抬水,来获得较大的水头。
这时因水电站厂房本身不能 挡水,就应将其布置在坝下游 侧,与挡水坝分开,用压力引 水管连接坝和厂房。
这是最通常的坝式开发方式。 如黄河上的刘家峡水电站、 长江上的三峡水电站等。
坝后式水电站布置方式
1.2 河床式水电站
采用坝式开发时,若地形、地 质等条件不允许筑高坝,也可筑 低坝或水闸来获得较低水头。
在电力工业中,电站发出的电力功率称为出力, 因而也用河川水流出力来表示水能资源。
水流出力是单位时间内的水能。所以,在图1-1中 所表示的河段上,水流出力为:
N 1 2 E1 2 9.81QH1-2 T
(2-4)
(2-4)常被用来计算河流的水能资源蕴藏量。
二、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估算和我国水能资源概况
断面处 流Qi
(m3/s)
河段平 均流量
Q0 (m3/s)
河段水 流出力 N0(kW)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规范讲授.doc

9.5
掌握
7
第七章
河流综合利用规划
河流综合利用规划概述、河流综合利用规划的内容、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河流综合利用规划实例
掌握河流利用规划的计算方法,了解相关实例
4.5
了解
8
第八章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水库运行调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
掌握水资源配置的方法,了解水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2. 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
3.本课程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主要
参考资料
教材:水资源规划及利用[M].顾圣平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1.
主要参考书:
[1]《水资源规划与利用》[M].何俊仕、林洪孝编.水利水电出社.2016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一、课程概况
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序号
知识单元描述
知识点
对应能力
学时
要求
1
第一章
绪论
水资源的涵义和特点、水利建设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展望、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基本概念
2
熟悉
2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备注
章
水资源评价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理解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熟悉水质评价及水资源综合评价。
重点和难点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课件

水权分配与交易
总结词
合理分配和交易水权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水的需求,制定水权分配方案,并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水资源保护与修复
总结词
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和水生态破 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4
吸收能力。
案例四:印度的水资源保护项目
总结词
印度水资源保护项目通过改善流域管理和提高公众意识,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详细描述
印度水资源保护项目主要包括河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污染治理等方面。通过改善流域生态环 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同时,印度政府还注重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案例二: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
总结词
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的水资源管理方式,通过赋予水权所有 者排他性的水资源使用权,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详细描述
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易。 水权通常由州或地方政府授予,水权所有者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或转让其水权。这 种制度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了用水效率。
水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
要点一
总结词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实现全球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各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都有 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分享管 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探索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方 案。此外,通过参与国际水资源合作项目,可以引进先 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本国的水资源管理能力 。同时,也可以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共同应对 全球水危机。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ppt课件

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
(四)抽水蓄能电站(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五)潮汐电站( tidal energy power station)
人与水和谐共处!
安全泄量:河水不发生漫溢或堤防不发生溃决前提下,河床所 能安全通过的最大流量
洪水防治
防洪的主要任务:按照规定的防洪标准,因地制宜,采用恰当的 工程措施,以削减洪峰流量,或者加大河床的过水能力,保证安全 度汛。
防洪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1 工程措施
2 3
增大河道泄洪能力 拦蓄洪水控制泄量 分洪、滞洪与蓄洪
引水式
无压引水式水电站: (free flow)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pressure flow)
无压引水式水电站: 沿河岸修筑坡度平缓的明渠或无压隧洞等来集中落差的 水电站。
无压引水式水电站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用有压隧洞或管道来集中落差的水电站。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三)混合式(mixed power plant)
增大河道泄洪能力
1
沿河筑堤
2
整治河道、
3
加宽河床断面
4
人工截弯取直、
5
消除河滩障碍
功能
洪量(增 量)如大 并,加河 加但大道 以无泄排 利法洪泄 用控流能 。制 力
拦蓄洪水控制泄量
主要是依靠在防护区上游筑坝建库而形成的多水库防 洪工程系统,是将防洪和兴利相结合的有效工程措施。
水库拦洪蓄水,一可削减下游洪峰洪量,免受洪水威 胁;二可蓄洪补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说课完美课件

图表分析 合作探究
①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⑴ 开源措施: ② 修筑水库
③ 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 ④ 海水淡化 ⑤ 人工增雨 ⑥ 寻找替代水源
①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⑵ 节流措施:
②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③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知识拓展 学以致用
交流与讨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图表分析 合作探究
水资源的分布规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 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 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图表分析 合作探究
图表分析 合作探究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
原因: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降水 集中在夏秋季节
图表分析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上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得出水资源与 水资源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生产力水平不同,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不同
图表分析 合作探究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我国污水排放量统计与预测
案例分析: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
情境导入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引发思考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 利用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情境导入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引发思考
水很重要吗? 我们需要节约水吗? 海洋里不是有很多水吗? 我们很缺水吗? 我们家好像从不缺水呀?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2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分数:2学时数:32适用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工程先修课程:工程水文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资源经济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综合利用水库、水能利用、河流综合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系统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各部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矛盾及协调问题;掌握水库兴利调节剂调节库容的计算掌握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进行调洪演算;结合工程实际掌握与水利有关的经济及其相关评价掌握根据电网的负荷需求确定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让学生掌握水电站水库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学生掌握水库灌溉、发电及防洪调度的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本章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明确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其特点;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任务、内容。
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本章教学重点: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任务、内容。
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3学时)本章教学目标:掌握各部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矛盾及协调问题。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概念及主要方法;了解水力发电、防洪与治涝、灌溉、其他水利部门及水利部门间的矛盾及其协调。
本章教学重点:各部门的用水需求。
本章教学难点:各部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矛盾及协调问题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第二节水力发电 0.5学时第三节防洪与治涝 0.5学时第四节灌溉 0.5学时第五节其他水利部门 0.5学时第六节水利部门间的矛盾及其协调 0.5学时第二章水库兴利调节及计算(8学时)本章教学目标:掌握水库兴利调节剂调节库容的计算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水库兴利调节的作用及主要内容,理解水库特性曲线及特征水位、兴利调节分类、水库兴利设计保证率及水库设计死水位的选择;掌握水库的水量损失计算、年调节水库兴利调节计算。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3)

拦 洪 库 容
26/58
(六)校核洪水位(Z校洪)和调洪库容(V调洪) 校核洪水位:当遇到大坝校核标准洪水时,水库经调洪后,坝前达到的最高 水位。 调洪库容:校核洪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27/58
校核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
防洪高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
死水位
拦 洪 库 容
28/58
(七)总库容(V总)和有效库容(V效)
库群调节则是指河流上有多个水库时,如何研究它们的联合运行,以最 有效地满足各用水部门的要求。显然,这是最高形式的径流调节,也是 开发和治理河流的发展方向。
用水 部门
42/58
第三节水库兴利库容设计保证率
一、设计保证率的含义
在多年工作期间,用水部门的正常用水得到保证的程度,用正常用 水保证率表示。由于此值是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予以规定,故称 为设计正常用水保证率,简称设计保证率。
29/58
水库特征水位举例:
❖ 大伙房水库: ❖ 死水位108m, ❖ 防洪限制水位126.4m, ❖ 正常蓄水位131.5m, ❖ 设计洪水位136.63m, ❖ 校核洪水位139.32m, ❖ 坝顶高程139.8m, ❖ 以上数值均为高程。最大坝高48m。 ❖ 下游保护防洪对象为抚顺、沈阳两座城市,抚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沈阳城市防
结合库容(共用库容(V共)、重迭 库容):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 位之间的库容。因为它在汛期是防 洪库容的一部分,在汛后又是兴利 库容的一部分。
防洪限制水位动态制定 防洪限制水位,可根据洪水特性、 防洪要求和水文预报条件,在汛期不同 时段分期拟定。例如按主汛期、非主汛 期,或按分期设计洪水分别拟定不同的 防洪限制水位。
确定正常蓄水位考虑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序号
知识单元描述
知识点
对应能力
学时
要求
1
第一章
绪论
水资源的涵义和特点、水利建设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展望、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基本概念
2
熟悉
2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备注
章
水资源评价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理解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熟悉水质评价及水资源综合评价。
重点和难点
水质评价
水资源的综合评价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水质评价
基本理论:水资源综合评价
2. 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
3.本课程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主要
参考资料
教材:水资源规划及利用[M].顾圣平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1.
主要参考书:
[1]《水资源规划与利用》[M].何俊仕、林洪孝编.水利水电出社.2016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主要参考书:
[1]《水资源规划与利用》[M].何俊仕、林洪孝编.水利水电出社.2016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备注
章
综合利用水库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理解水库面积特性和容积特性曲线的含义,掌握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了解水库的水量损失、水库淤积及水库的淹没和浸没; 理解各类兴利调节的含义; 了解各种设计代表年的含义,掌握兴利调节计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所研究的基本课题; 掌握兴利调节计算的时历列表法;了解水量累积曲线和水量差积曲线的含义及绘制方法。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备注
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理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理解水资源的综合规划;了解水资源的需求分析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资源的综合规划
主要参考书:
[1]《水资源规划与利用》[M].何俊仕、林洪孝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课程简介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综合利用水库、水能利用、河流综合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系统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水库调洪计算;分洪、滞洪及蓄洪垦殖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防洪减灾
基本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6学时)
1.洪涝灾害和防洪减灾、防洪标准(1学时)
2.河道整治规划和堤防规划(1学时)
3.水库调洪计算(2学时)
4.分洪、滞洪及蓄洪垦殖 (1学时)
5.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 (1学时)
掌握水能特点以及利用途径,掌握相关途径的分析原理
9.5
掌握
7
第七章
河流综合利用规划
河流综合利用规划概述、河流综合利用规划的内容、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河流综合利用规划实例
掌握河流利用规划的计算方法,了解相关实例
4.5
了解
8
第八章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水库运行调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
掌握水资源配置的方法,了解水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规范(讲授)
课程号
HBX983010
课程名称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
课程英文
名称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Utilization
总学时数
40
学分
2.5
讲授
学时
40
课程
设计
1.5周
开课单位
理工学院
适用专业
水利水电专业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修读方式
必修
先修课程
能力培养任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各部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矛盾及协调问题;掌握水库兴利调节和洪水调节计算,结合工程实际掌握与水利有关的经济及其相关评价,掌握根据电网的负荷需求确定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掌握水电站水库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掌握水库调度、发电及防洪调度的方法及应用。培养学生具有水资源估算、水资源需求分析、农业与城市水资源规划、跨流域引水规划、水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从事水资源规划管理与评价方面的工作。
基本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4学时)
1.概述(1学时)
2.地表水资源计算与评价(1学时)
3.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1学时)
4.水质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1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1.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实例演示”的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
2.启发引导为主。
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和实例演示相结合。
2.通过课堂启示提问,达到“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章思考题
主要
参考资料
[1]《水资源规划与利用》[M].何俊仕、林洪孝编.水利水电出社.2016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水资源概述、地表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水质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
掌握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4
掌握
3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需求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掌握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计算方法
4
掌握
4
第四章
综合利用水库
水库特性、水库的兴利调节、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时历列表法
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测评。期末考试:开卷。
成绩构成比例: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分。
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水资源规划及利用[M].顾圣平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1.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备注
章
水能利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水电站保证出力的计算以及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的估算问题;了解电力系统及其用户特性;掌握日负荷图及日电能累积曲线的绘制;掌握电力系统的容量组成以及水电站的技术特性,了解其他电站的工作特点;掌握日调节水电站工作位置的确定,了解无调节、年调节水电站的运行方式;掌握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的选择问题;了解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
备注
章
防洪减灾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防洪减灾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了解河道整治规划和堤防规划;掌握水库调洪计算;理解分洪、滞洪及蓄洪垦殖的基本概念;掌握防洪减灾的基本非工程措施。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水库调洪计算;分洪、滞洪及蓄洪垦殖的基本概念
难点:水库调洪计算
“三基”分析
3.电力系统负荷及装机容量 (1学时)
4.电力系统中各类电站的特性及水电站的运行方式 (1学时)
5.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 (1.5学时)
6.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特征水位选择 (1.5学时)
7.抽水蓄能电站 (1学时)
8.潮汐电站 (1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1.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实例演示”的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
3.5
熟悉
9
第九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
水资源系统分析的概念、模型和方法
掌握水资源系统的分析方法
2
了解
“要求”指学生对知识、能力掌握的熟练程度,填写:了解、熟悉、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教学部分(按章节顺序填写)学时:40
章
绪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特点及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本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和任务。
基本理论:设计代表期,设计保证率
基本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1.水库特性(1学时)
2.水库的兴利调节(1学时)
3.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时历列表法(1学时)
4.水库兴利调节的时历图解法(1学时)
5.兴利调节计算的数理统计法(0.5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1.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实例演示”的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2.启发引导为主。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库面积特性和容积特性曲线的绘制,各种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的含义;年调节、设计保证率的计算公式;兴利调节计算的基本原理;通过兴利调节计算怎样确定兴利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