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分设计
北海公园造园手法

北海公园造园手法北海公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处古老而美丽的公园。
北海公园的造园手法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设计理念和艺术技巧,展现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
北海公园的建筑和景观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首先,园内有众多精美的建筑物,如白塔、琉璃琴台等,这些建筑物的设计独特,结构精巧,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次,北海公园还有丰富多样的景观,如湖泊、草坪、花坛等,这些景观的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和谐,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在造园手法上,北海公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的景观氛围。
首先,园内的建筑和景观布局都非常讲究对称和平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阴阳平衡的追求。
其次,北海公园注重营造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通过绿树红墙、湖光山色等元素的运用,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北海公园的造园手法还注重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
首先,园内的不同景观之间通过砖石小径、曲桥等手法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次,北海公园中的建筑物和景观布局都注重了高低错落的效果,使整个园区显得更加丰富多样。
北海公园的造园手法还注重了水的运用。
园内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湖泊周围还有一些小岛和桥梁,使整个园区更具观赏价值。
总的来说,北海公园的造园手法独特而精湛,展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风采。
通过对称和平衡的布局、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水的运用等手法,北海公园创造了一个和谐、宁静的景观氛围。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丰富多样的景观,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
北海公园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座艺术殿堂,值得人们去欣赏和探索。
北海公园分设计

秦
汉
公
苑
的
一 池
北海公园
三
山
北海公园总体特点-垦越遗韵
垦岳是北宋时的 一处行宫,位于宋 汴京城北,建于宋 徽宗时期,搜集天 下所有奇石造成, 宋末被毁,宫中石 头都被运至北京, 现存放于北海公 园.
云起石
北海公园总体特点-垦越遗韵
在园中总能见到如右图 所示的由太湖石做成的 围合性的边缘。既起到 对游人引导性的作用, 又形成一定的劝阻性空 间。深绿色的植物、乳 白色的太湖石、深红色 的墙体,在视觉色彩上 给人美的享受。
总体空间设计 —整体空间分析
竖向分析 视线分析 空间节奏分析 种植分析 设计理念
总体空间设计—竖向分析
整个北海公园以琼华岛上的白塔为全园的制高点。琼华岛的相对高度为33.4米, 白塔的高度为35.7米,因此白塔的从地平算起高度有七八十米,高踞顶颠。而其 他几部分如团城、北海西岸、北海北岸、北海东岸则相对较矮。
(东)通过回廊可 进入东北部古柯庭 小院。面积虽小。 但曲折幽深。至此 不仅气氛明显改变, 而且还可使序列得 到延伸。
总体区位分析
服务对象变化
游人与周围市民来北海有不同的目的,游人来北海公 园是为了领略皇家宫苑的整体空间氛围。而周边市民 来北海公园则是为了平时休闲消遣而进行各种文娱活 动。前一个服务对象要求尽量保持北海原有的整体空 间形态,而后者则需要对北海原有的空间进行一定的 改造,并且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北海公园原有的皇 家宫苑的空间氛围产生一定的破坏。如何将两者进行 融合,使两者和谐的共处,是北海公园改造的难题!
画舫斋空间分析
画舫斋空间上属放 射型,即中间有一 个主体空间,环绕 其周的从属空间都 可以由中心空间进 入。
北海公园景点讲解

北海公园景点讲解
北海公园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前街一带的内城海岸平原上的一座古代皇家
园林,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由后海、前海、西海、中海和白塔五部分构成,其中白塔是整个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精美的七层砖木结构佛塔,高达35.9米,是北京市内现存的最古老的砖塔之一。
北海公园的景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北海湖:是北海公园的主要景点,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北面与景山相连,南面与护城河相通。
湖面分为内湖和外湖,内湖清澈透明,外湖宽阔壮观。
2. 白塔:是北海公园内的另一大景点,是一座七层砖木结构佛塔,建于1271年,高约36米。
塔内有梵音普救会、小雷音寺等佛寺。
3. 金山岛:位于北海湖中央的一个岛屿,因岛上曾经产出金银而得名。
现在,岛上有一座仿古建筑风格的寺庙,还有一个集中展示中国环境和文化艺术的园区。
4. 玉佛寺:位于北海三岛的中心地带,寺庙内供奉的玉佛是金代的狄道王所制。
原来的寺庙已经不存在,现在是一座仿古建筑风格的玉佛寺。
5. 演武亭:位于北海公园的东北隅,是一座仿古建筑,内部是一个明清风格的花园。
演武亭内布置着古代兵器、羽毛球、马球、围棋等体育设施。
6. 御花园、长廊、牡丹园等众多的花园和园林景观,让游客置身于一片迷人的自然景色之中。
总的来说,北海公园是一座环湖而建的大型园林,景色优美,香山紫禁城均可远眺,是北京市内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海公园

• 琼华岛位于北海公园太液池的南部,岛上建筑依山势布 局,高低错落有致,掩映于苍松翠柏中,南面以永安寺 为主体,并有法殿,正觉殿等。东南面有石桥和岸边相 连,有风景如画的景山。永安寺白塔始建成于1651年, 塔高35.9米,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座上有三层圆台,百 塔下有“藏井”。
• 北海白塔—藏传喇嘛塔 于清初顺治八 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据建 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 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 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 白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 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 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 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 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 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 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 1679年该塔被地震所毁,次年重建。 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 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 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 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 塔。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 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这种象征神权的 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 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 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 的一大特色。
琼华岛简介
• 简称琼岛,因岛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称“白塔山”。 岛高32.米,周长913米。琼华,意指华丽的美玉,以此命名, 表示该岛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另据神话传说,琼华是 琼树之花(华即花),生长在蓬莱仙岛上,人吃了可长生不老, 此亦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清初,曾在山顶设置信 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望全城,一旦有警, 便可立即发出信号。 • 琼岛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游园时休息、议事或举行宴会的 悦心殿。殿后 的庆霄楼系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观看冰上掷 球竞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阅古 楼,楼内存放自魏晋至明 代的法帖340件,题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内壁嵌存的摹 刻故宫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称墨宝,为清乾隆年间原物。 这一带还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铜仙承露盘"。 • 琼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这里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 琼岛春荫"。 沿着乾隆帝御题的"琼岛春荫碑"旁的小路前行, 可直通迂回曲折的"见 春亭"和"看画廊",眼前的景色犹如 一幅天然山水画,美不胜收。廊外 有湖石堆砌的幽洞石室, 变幻无穷。 •
北海公园空间解析共3篇

北海公园空间解析共3篇北海公园空间解析1北海公园空间解析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座占地68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公园。
北海公园是我国著名的文化胜地,是北京市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的建筑群体和园林景物形成了一个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主体,结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园林技巧,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园林景观。
北海公园的空间组织非常复杂,有许多不同的区域和景观,下面将对其进行空间解析。
整体布局北海公园是一个经典的中央宫廷式园林,它的布局以耳房为中心,东面是昆明湖,南北两边各有一片园林。
环湖有三个岛屿,中岛上有一个古建筑,园内的建筑位置是有严格的规划的,主要以“耳房、龙王殿、香炉峰、瞻星楼”四座建筑为主。
耳房北海公园的中心是一座名为耳房的建筑,这个古色古香的建筑是北海公园中最显眼的地方。
耳房位于御花园北部,是一座二层八角楼阁,高21米,顶部是一只铜驼。
作为园林的中心线,它不仅在形式和色彩上是园林的核心,更承载着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交功能的重量。
龙王殿龙王殿是北海公园最美的场所之一,它位于昆明湖东岸,临水而建,结合了完美的自然景观和传统建筑风格。
这个庄严而华美的建筑是明清时期皇家园林中用于宴请上级官员的地方,在现代也被用于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
香炉峰香炉峰北海公园最高的地方,是一座人工山峦。
香炉峰是一处自然景观的展示和重构,它不仅起到了美化园林的作用,更能提供一个高出园区的视野,将整个园林以及周围的景观一览无余。
瞻星楼瞻星楼位于香炉峰的顶部,楼高22米,由明万历年间的姚应龙设计,原为筑于观象台,是一座用于观测天象的建筑,是园林中一处富有科技和历史意义的区域。
游园的路径北海公园的游园路径遵从了历史的传统方式,沿袭了京城古意的格调。
游客可以首先经过昆明湖畔的龙王殿,然后继续东行到达耳房。
从中心开始向外辐射的道路,让游客可以逐步观赏到北海园林中的不同美景。
沿着道路,游客可以去往南湖、龙潭湖等多处景点,感受到园林景观非常丰富。
睢阳区北海公园规划方案 (2)

睢阳区北海公园规划方案背景介绍北海公园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是商丘市目前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区域性公园。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规划,睢阳区北海公园将成为睢阳区文化、休闲、运动、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公园。
为此,本文将对北海公园的规划方案进行介绍。
北海公园规划范围北海公园总规划面积约为1500亩,其中湖面占地面积近600亩,是园区内的核心景观。
规划涵盖了北海湖、静谧湖、翠竹园、蝶恋园、童年乐园、草原牧场、梦幻花海、水韵阳光广场等主要景区。
规划设计理念北海公园规划的设计理念是“大公园、大生态、大文化、大体育、大休闲、大娱乐”。
遵循“保护优先、生态优先、文化优先、人性优先、创意优先”的原则,规划以“湖光山色、活力商丘、绿色田园、文化底蕴”为主题,打造集公园观赏、休闲、运动、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公园。
景点介绍北海湖北海湖位于公园中央,是本园的核心景观。
规划中,将在园中心区域打造以北海湖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区,设置游船、旅游码头、浮桥、采莲池等设施,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享受到舒适愉悦的体验。
静谧湖静谧湖分为两个湖面,湖面面积约100亩。
设置了游步道、小桥流水、画舫等设施,同时建设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区等。
翠竹园翠竹园是公园周边绿化带及生态休闲区,目的是为游客打造“回归自然”的空间。
设置健身区、野餐区、休闲散步道等。
蝶恋园蝶恋园是一片花海区,这里将种植各色各样的花卉,为公园增添多彩景致。
同时,园内将设置各种本土植物和昆虫标本馆,在文化底蕴方面进行进一步深挖。
童年乐园童年乐园是为满足儿童游玩需求而设计的区域,为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建有各种游乐设施,如亲子游乐区、冒险乐园等。
草原牧场草原牧场是一个大型的生态农业发展兴趣区,这里将搭建农家乐、森林康养、垂钓采摘这样的休闲生态旅游项目。
梦幻花海梦幻花海将建造一个大型花卉展示园,通过季节性的花卉展示和周边的文化活动来打造一个时尚高雅的公园文化旅游区。
北京北海公园的项目设计理念

北京北海公园项目设计理念一、历史传承北京北海公园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的设计理念首先强调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通过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以及恢复历史景观等方式,保持公园的历史风貌和特色。
同时,将历史文化融入公园的各项活动和展览中,使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生态环保北海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改善公园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同时,我们将倡导绿色出行,推广低碳生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游客体验北海公园作为一座开放的公共空间,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通过优化游览路线,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游客的游览舒适度。
同时,我们将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如DIY手工制作、园艺体验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公园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
我们将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我们将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将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社区参与北海公园的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的支持和参与。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积极倡导社区参与,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各种活动和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我们将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公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增进他们对公园的了解和关注。
同时,我们还将与社区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公众教育活动等,促进公园与社区的互动和融合。
总之,北京北海公园的项目设计理念是以历史传承、生态环保为基础,注重游客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倡导社区参与。
我们将不断努力改进和完善设计方案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工作北京北海公园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北京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北京北海公园阐福寺花坛设计

浅析北京北海公园阐福寺花坛设计北京北海公园占地面积较大,其中阐福寺花坛设计颇具特色,经过多年的改建和完善,它成为了一个极富中华文化元素的景点。
本文将对北京北海公园阐福寺花坛的设计进行浅析。
一、阐福寺花坛简介阐福寺花坛原名“隆恩寺”,始建于明朝末年,早年由颜树歹修建。
后为南明名将甘泉王李自成所改为阐福寺。
花坛位于北海公园中心区域,占地约1.2万平方米,是公园内最大的花坛。
阐福寺花坛建筑群主要由大雄宝殿、藏经阁、钟楼和鼓楼组成,是一个完整的传统汉家文化建筑群。
(一)布局遵循中国传统风格阐福寺花坛的布局十分精致,遵循中国传统的“一进院落、二进照壁、三进大门、四进殿堂”的布局,依次设置有荷塘、迎宾楼、华严庄严殿、藏经阁、钟楼和鼓楼等建筑。
(二)建筑风格充满中华文化元素阐福寺花坛建筑风格充满中华文化元素,它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同时还融入了一定的自然景观和气氛。
在设计风格上,采用了汉白玉等传统材料,其壁面上还雕刻龙、凤、狮、象等吉祥物,尽显传统建筑的贵族风范。
(三)园林景观协调阐福寺花坛园林景观设计上,注重了城市自然环境和景观协调,吸收了北京传统园林的设计特点,形成园林的格调和风貌,将园林景观和建筑风格合理搭配统一,充满了艺术气息,成为了北京北海公园醒目的地标。
(四)色彩搭配和鲜花种类多样阐福寺花坛的色彩搭配和鲜花种类丰富多样,每一季的花草变换都有不同主题,如春季时稻草人、兔子在百花间竞逐日光,夏季时鲜花盛开,秋季时红叶覆盖下的草坪喜气洋洋,冬季时则是灯光璀璨的白雪之灵。
花坛上的花卉种类山盛水秀,气氛欢腾,给游客带来无限的视觉享受。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阐福寺花坛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精髓,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精神。
(二)城市景观的提升阐福寺花坛的建筑群和花卉鲜艳,协调美丽,其设计为城市景观提供了很好的策略性美化,增强了城市文化底蕴。
(三)人文环境的创造阐福寺花坛的建筑设计和景观布局,打造了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领略传统文化和城市自然环境的机会,促进了人们的精神富足与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通过回廊可
进入东北部古柯庭 小院。面积虽小。 但曲折幽深。至此 不仅气氛明显改变, 而且还可使序列得 到延伸。
总体区位分析
服务对象变化
游人与周围市民来北海有不同的目的,游人来北海公
园是为了领略皇家宫苑的整体空间氛围。而周边市民 来北海公园则是为了平时休闲消遣而进行各种文娱活 动。前一个服务对象要求尽量保持北海原有的整体空 间形态,而后者则需要对北海原有的空间进行一定的 改造,并且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北海公园原有的皇 家宫苑的空间氛围产生一定的破坏。如何将两者进行 融合,使两者和谐的共处,是北海公园改造的难题!
总体空间设计—视线分析
发散视线 聚集视线
总体空间设计—空间节奏分析
总体空间设计—景区分布示意图
周围景点 琼华岛景区
总体空间设计—水系分析
总体空间设计—种植分析
总体空间设计—设计理念
空间节 奏设计
竖向高 程设计
控制游 人的视 线
游人对 整体空 间主从 关系的 感受
种植设 计
2.局部空间设计
画舫斋空间分析
画舫斋空间上属放
射型,即中间有一 个主体空间,环绕 其周的从属空间都 可以由中心空间进 入。
(西)出回廊可进入西北部小院,这是个半山半
水的庭院,面积很小,但也可以起到延伸空间的 作用。
(北)沿中轴线向北穿过主要厅堂至后院,可看 作是序列的尾声。这是一个不规则的横向扁长的 庭院,院内山石林立,乔木参天,与中心部分的 水庭气氛迥异。
各景区介绍
这个曾经是帝后游乐休息的皇家园林,经过修复 后于1925年开辟为公园对外开放。近几十年来,一 直不断地维护与整治。现在的北海公园是国家4A 级景区,分为琼岛景区、北岸景区、团城景区、 东岸景区、北海植物园五部分,各有特色,著名 景点有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 堂、九龙壁、五龙亭、小西天等,园内垂柳掩映, 苍松翠柏,郁郁满园,亭台错落,殿宇森森,既 保持着北方园林的大气,也再现了江南园林的婉 约风姿。
九龙壁
中国有三座著名的九龙壁: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
座,在山西省大同市内,为辽代所建;建筑最精、构 图最美的一座,即此北海的九龙壁;第三座,在故宫 的宁寿门前。后两座均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北海九 龙壁建于公元1756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全部用彩色 琉璃砖砌成,长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壁的两 面各饰有九条蟠龙,戏珠于波涛云雾之中,造型生动, 色彩艳丽,工艺高超,为我国琉璃建筑中的珍贵作品。 它是大西天经厂门前的影壁。建造这样一座影壁,据 说是为了镇慑火灾和辟除邪祟。门内为"大圆镜智宝殿", 现已修复,巍峨壮丽。
濠濮涧
始建于明代,由于北面是先蚕坛,所以这里曾是洗蚕
席的地方。中间建筑为小榭,三面环水,四周石山。 水榭南有曲廊延至山顶,廊东为崇椒室,据说慈禧在 夏季常来此听评书。
静心斋
北海北岸最完美的建
筑,碧池清水,曲桥 回廊,十分清幽。原 名镜清斋,建于清乾 隆二十二年(1757年), 为皇子读书处。袁世 凯执政时(1913年)将 北园翻修,改名静心 斋,作为宴请外宾场 所。
秦 汉 公 苑 的 一 池 三 山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总体特点-垦越遗韵
垦岳是北宋时的
一处行宫,位于宋 汴京城北,建于宋 徽宗时期,搜集天 下所有奇石造成, 宋末被毁,宫中石 头都被运至北京, 现存放于北海公 园.
云起石
北海公园总体特点-垦越遗韵
在园中总能见到如右图 所示的由太湖石做成的 围合性的边缘。既起到 对游人引导性的作用, 又形成一定的劝阻性空 间。深绿色的植物、乳 白色的太湖石、深红色 的墙体,在视觉色彩上 给人美的享受。
北海公园简介
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北
部,东靠景山,南临中 南海,北接什刹海,是
辽、金、元、明、清五
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的 帝王宫苑,已有900年历
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
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 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总体特点-造园理法
北海采取“一池三山”形 式--北海象征"太液池"," 琼华岛"是蓬莱,原在水中 的"团城"和"犀山台"则象征 瀛洲和方丈。园中有"吕公 洞"、"仙人庵"、"铜仙承露 盘"等许多求仙的遗迹。
空间过渡
植物材料 地形变化 现有环境
植物材料
地形变化
现有环境
五龙亭
此处原是明代泰素殿的旧址,清代顺治八年(公元 1651年)拆除泰素殿,改建为五座亭子。五亭主次 分明,飞金走彩,曲桥连缀,若浮若动,酷似游 龙戏水,故称五龙亭,为北海湖滨的重要点景。 中亭“龙泽",上圆下方,双重檐。藻井有金龙俯 首雕饰。此亭为清代帝后钓鱼、赏月、观看焰火 的游乐之处。中亭两侧对称而建四座重檐亭,左 边二亭名为"澄祥"、"滋香";右边二亭称为"涌瑞"、 "浮翠",是群臣陪伴帝后玩耍的地方。
功能区位分析
游览区 休闲区
交通分析
入口 景区
人流组织分析
游览人流
休闲人流
空间过渡
周围居民在公园内进行日常的休闲活动的时
候,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整体的游览空间氛 围。那么就需要在划分出休闲空间的同时, 即需要对休闲空间与周围游览空间交界处进 行一定分隔。但是这种分隔又不能将整体的 空间形态打碎,这就需要利用一些方法,将 两者有机的融合起来,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总体空间设计 —整体空间分析
竖向分析 视线分析 空间节奏分析 种植分析 设计理念
总体空间设计—竖向分析
整个北海公园以琼华岛上的白塔为全园的制高点。琼华岛的相对高度为33.4米, 白塔的高度为35.7米,因此白塔的从地平算起高度有七八十米,高踞顶颠。而其 他几部分如团城、北海西岸、北海北岸、北海东岸则相对较矮。
琼华岛
琼华岛是北海公园的主体,
四面临水,南有永安桥连 接团城;湖中菱荷滴翠, 碧水映天;岛上万木苍郁, 殿阁栉比;巍巍白塔立Biblioteka 琼岛之巅,成为北海公园 的标志。
白塔
藏传喇嘛塔 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
座藏式喇嘛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 “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 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 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米, 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 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 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 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 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 如意” 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 “时轮金刚门”。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 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这种象 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 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 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 想,此是帝王 宫苑的一大特色。
先蚕坛
先蚕坛位于北海公园的东北角,面积17000平方米,是清朝皇帝的
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为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现为北海幼儿 园所在地。 先蚕坛是明朝雷霆洪应殿的旧址,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现 院内种有很多桑树,东面有一条小河,名为“浴蚕河”。主殿是 亲蚕殿。殿内悬挂乾隆御笔的匾额:“葛覃遗意”;并有对联: “视履六宫基化本,授衣万国佐皇猷”。
清朝时,每年春季第二个月的已日,由皇后或她派人来此祭祀蚕 神。
一、空间设计 二、功能复合
•总体空间设计 •局部空间设计
1.总体空间设计
总体空间设计 —整体空间特点
采用“向心辐射”式的布局。全 园布局以琼华岛为中心,作为核 心景区,白塔作为全园的标志物, 以其制高点控制全局。其余景观 如:画舫斋、濠濮涧、静心斋、 天王殿、小西天、五龙亭、九龙 壁等环绕着北海的四周作辐射形 式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