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
《桂林山水》探究型教案设计(五要素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探究型教案设计——五要素教学设计鸡街小学熊日明[情境]《桂林山水》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
[任务]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三、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四、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过程]一、运用《桂林山水》的录像导入本文学习。
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二、运用投影方式,将桂林风景图片和文中对山水的描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理解作者描写的手法。
三、展示图片,丰富学生对桂林山水特点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四、学习本文时,要把朗读时间给够、给足,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资源]桂林简介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山水概述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桂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为石灰岩岩溶地区。
最早是在儿时的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得知的。
至今还隐约记得书中的描述——“桂林山水甲天下”、“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这样的山。
”而今,在我亲临桂林之际,桂林以其旖旎的风光向我证明了这一切,书中所述实不为过。
桂林山水甲天下2009年,桂林漓江风景区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
幼儿园探索未知:探究式科学活动计划案例

幼儿园探索未知:探究式科学活动计划案例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的阶段,而科学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探索未知、培养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对科学产生兴趣,我设计了一些实用的探究式科学活动计划案例。
1. 观察天空(观察与描述)在这个活动中,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天空中的云朵、阳光和星星等自然奇观。
我会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导他们观察不同天气条件下天空的变化和规律,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2. 种子发芽实验(实验与探究)通过种子发芽实验,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种子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会发芽生长。
我会让他们在土壤中埋下不同种类的种子,并观察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够体验到种子生长的神奇过程,并了解到生命的奥秘。
3. 水的三态转化实验(推理与解释)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水的三态转化过程。
我会准备冰块、水和蒸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水的凝固、液化和汽化过程,从实验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这些探究式科学活动,孩子们除了能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外,还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在这些活动中,我会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发现答案,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探究式科学活动,孩子们能够在玩耍中学习,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而且,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
我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能够有更多的老师和家长能够关注幼儿园科学教育,设计更多有趣、实用的探究式科学活动,帮助孩子们在探索未知中茁壮成长。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认知与学习的关键阶段。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新事物充满渴望。
科学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还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起到了启发孩子们好奇心、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探究式

小学数学教案探究式
年级:小学二年级
目标:
1.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 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和练习,巩固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
教学步骤:
引入: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如1,2,3,4,5,6,7,8,9,10),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看是否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探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并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判断一个
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奇数是指除以2余1的数,偶数是指能被2整除
的数。
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一些随机的数字,判断它们是奇数还是偶数,并写出解释。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
总结:让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总结奇数和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并分享给全班。
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
拓展:让学生探究奇数和偶数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图形、图表或其他方式展示出来,并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束:反馈今天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情况,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
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范例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范例
背景介绍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阶段。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能够引
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范例,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优质教学内容。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一: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在幼儿园开展“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
教师可
以带领幼儿们一起观察昆虫、植物等自然物体,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实地探究。
比如,可以组织孩子们在教室附近的小花园里找寻不同的昆虫,观察它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性,让幼儿们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二:手工制作实验工具
在幼儿园中进行手工制作实验工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们动手实践,培养他们
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显微镜、望远镜等实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更好地了解科学原理。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三:户外探索活动
在户外进行探索活动是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带领
孩子们到附近的公园、田野等地方进行户外探索,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比如,在户外教室中观察各种植物,帮助幼儿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
结语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能够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习,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文介绍的这几个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范例,希望能够给教师们一些启发,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五年级数学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5.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情境| 任务| 成果| 资源| 评估情境:情景导入:同学们,小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爸爸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妈妈吃了1块,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揭示课题: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任务:1、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小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爸爸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妈妈吃了1块,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揭示课题: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二、教学新知1.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同分母分数加法课件出示教材104页的例1问题1:同学们,小丽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早餐,观察图,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有关计算。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5:观察下面式子,谁来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归纳,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交流后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减法,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减。
2、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问题6:观察例1和例2,谁来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培养学生的动口、动脑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参与探究型教学设计一例——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r r
当学 生 总 结 出 正 弦 函 数 图 象 的作 法 有 列 表 描 点
法 、 算 机 作 图 法 、 移 正 弦 线 等 方 法 时 , 师 可 再 计 平 教 概括为代数作图法 和几何 作图 法; 当学 生 对 正 弦 函
4 概括提炼 类 比应 用
不 断引 申发 展 . 因此 , 授 新 课 之 前 要 帮 助 学 生 回 忆 讲
和复 习整 理 已学 知 识 , 据 数 学 知 识 系 统 脉 络 , 理 根 梳
出与 新 授 课 相 关 的 旧 知 识 点 作 为 新 知 识 的 生 长 点. 本课可从复习正弦 、 弦的代数和几何表示人手 , 余 这 是 本 课 新 知 识 的 生 长 点 , 为 新 知 识 的 学 习提 供 正 也 确 的 认 知停 靠 点 .
的 教 学模 式 , 括 “ 包 问题 一 探究 一 质 疑 一 概括 一 练
域 上 的 图象 , 需 作 出 Y— s , ∈ [ , h 只 i n O 2 i的 图 象 ” 接 下 来 教 师 可 让 学 生 分 组 讨 论 “ 取 什 么 方 法 . 采 来 作 Y—s , ∈ [ , 7 i n O 2c 图 象 ?” 组 讨论 探 ]的 分
21 0 0年第 l 2期
中学 数学 月 刊
・ 9・ l
参-探究型教学设计一例—— 正、 q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陈春 霞 ( 苏省 南通 中 学 江 2 60 ) 2 0 7
“ 与 探 究 型 ”课 堂 教 学 是 以 发 挥 学 生 的学 习 参 积 极 性 、 动 性 和创 造性 , 效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为 目 的 主 有
探究型活动教学设计语文

探究型活动教学设计语文活动名称:文学名篇阅读探究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名篇的阅读兴趣和能力;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步骤:1.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几篇经典文学名篇的简介和相关阅读材料,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并准备一些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海报纸、卡片等。
2. 活动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简要介绍所选文学名篇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小组合作阅读:- 教师将每个小组分配一篇文学名篇,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 学生小组在阅读过程中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 活动探究:- 学生小组根据阅读内容和讨论结果,选择一个重点或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学生小组可以通过展示海报、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呈现他们的探究结果;-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提高探究水平。
5. 活动总结:- 学生小组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6. 活动延伸:- 学生小组可以选择其他文学名篇进行深入阅读和探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创作和分享,培养自己的文学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共同完成阅读和探究任务;-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能对文学名篇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能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进行探究和思考;-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学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方式将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呈现;- 教师的指导和反馈: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探究水平。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小学科技Robots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小学科技Robots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探究型研究活动设计:小学科技Robots 探究性研究教学设计引言探究型研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科技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科技教学中如何设计Robots的探究性研究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设计Robots的探究性研究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机器人原理和编程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设计你的机器人-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机器人,并命名。
- 学生讨论并画出机器人的外形设计图,表达他们对机器人的想象。
- 鼓励学生从个人、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思考,设计机器人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2. 活动名称:编程机器人- 学生研究编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编程语言、算法等相关概念。
- 学生使用编程软件编写机器人的简单指令,实现机器人移动、发出声音、显示图像等基本功能。
-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设计更复杂的机器人动作和功能。
3. 活动名称:机器人挑战赛- 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挑战赛,比赛内容包括机器人的速度、精准度、创意和合作精神等方面。
- 学生通过挑战赛展示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拼。
- 鼓励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改进机器人的性能。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 收集学生设计的机器人图纸和编写的程序,评估其创新性和技术能力。
- 进行机器人挑战赛,并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
结论通过设计Robots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尝试新想法,合作解决问题,并提高他们对科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Do yo want to go to a movie?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实验中学李亚芬探究式教学是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要求学生按照科学探究规律和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模式。
在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我体会到:学生如果能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主动发现语言学习规律,那么学生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掌握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能切实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身学习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我们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训练时,渗透相应的学习策略,对学生如何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认真的教研和探索。
我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9 单元《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的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和尝试:Section A(教材P53 〜55)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Section A 的主要内容是运用want 制订计划和打算,并谈论喜好和偏爱及其理由;学会运用连词and 和but 谈论喜好。
过程与方法采用Discussing 和Concluding 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电影广告、海报等)或制作课件(各种电影的精彩片段)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 问答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询问和谈论偏爱”和“制订计划”的课堂教学和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Section A 是通过“介绍电影”来学习“谈论喜好”和“制定计划”这两个话题,学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互相介绍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情,并帮助学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加深沟通。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通过“介绍电影” ,运用动词want 谈论喜好和制订计划;学会运用连词and 和谈论喜好。
语法难点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应用;名词复数的构成;连词and和but的用法教学突破Section A 重在通过使用动词want 来谈论喜好、偏爱和制订计划,而进行交流载体是已经学过的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一些有关各种电影介绍的广告或海报;制作能反映各种类型电影特征图片、幻灯片或有关各种电影精彩片段的课件;设计课后巩固练习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复习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和名词复数的构成;讨论、收集一些著名明星的资料。
教学步骤1、(1课时)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Section A 的主要内容是制订计划和打算;谈论喜好和偏爱。
在导入新课时可采用视听导入法。
1.教师出示电影广告或海报(最好是全面反映电影种类的),向学生进行介绍或播放课件:These are movies.This is an action movie ., ,同时教学生词。
2.教师可继续谈论I like movies .I like action movies ., ,然后问学生:Do you like movies /action movies /, 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继续谈论1 want to go to a movie .Iwant to see an action movie .,然后问学生: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Do youwant to see an action movie? 引导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
4.引导学生观察la 部分的海报,并把海报和电影种类名词一一配对,完成la 部分的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1.认真观看电影广告或海报或课件,仔细听老师的介绍:These are movies.his is an action movie ., ,跟随老师学习有关电影类型的名词。
2.继续听老师的介绍I like movies .I like action movies ., ,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Yes,I do./No,I don ' t.I like, 。
3.继续听老师的介绍1 want to go to a movie .1 want to see an action movie .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Yes,I do./No,I don ' t. 1 want to,。
4.观察la 部分的海报,并把海报和电影种类名词一一配对,完成la 部分的学习任务。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
学习探究教师活动1.播放lb 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圈出电影的种类名词,完成lb 部分的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展开Pairwork 活动,完成1c 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先操练所提供的对话,再进行改编交流,学会运用Do you want to , ?Yes。
I do./No,I don ' t. 1 want to, 等目标语言。
.3.播放2a 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将电影类型按顺序进行编号,完成2a 部分的教学任务。
4•再播放2a部分的录音,弓I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写表格,标出Ben和Sally喜欢或不喜欢或不知道的电影类型,完成2b 部分的听力训练任务。
5 •引导学生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2c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先模仿,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询问、谈论对电影的喜好,学习What kind of movies d0 you like? I like , 等目标句型。
6. 引导学生阅读3a部分的句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连词and或but填空,练习I like, and I like.She likes, but she doesn' t like ,等谈论喜好的目标句型,完成3a部分的教学任务。
7. 引导学生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3b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根据3a部分的图画和文字说明,依次谈论人物的喜好,复习、巩固所学的I like , and I like, She likes,but she doesn' t like, 等目标语言。
学生活动1. 听1b部分的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圈出电影的种类名词,完成1b部分的学习任务2. 展开Pairwork 活动,完成1c 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
先操练所提供自对话,再进行改编交流,学会运用Do you want to , ?Yes, I do ./ No, don' t. 1 want to,等目标语言。
3. 听2a部分的录音,并根据所听内容将电影类型按顺序进行编号,完成2a部分的学习任务。
4•再听2a部分的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写表格,标出Ben和蹦Sally喜欢或不喜欢或不知道的电影类型,完成2b 部分的听力训练任务。
5•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2c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
先模仿,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询问、谈论对电影的喜好,学习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like, 等目标句型。
6. 阅读3a部分的句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连词and或but填空,练习I like •, and I like ,She likes, but she doesn' t like ,等谈论喜好的目标句型,完成3a部分的学习任务。
7. 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3b 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
根据3a部分的图画和文字说明依次谈论人物的喜好,复习、巩固所学的I like, and Idon' t like, She likes, but she doesn' t like , 等目标语言。
三、第三教学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Find Someone Who Likes , 游戏活动,让学生互相询问和谈论喜好。
通过这种方式,练习运用所学目标语言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 , Do you like , ? Yes,I do./ No. I don ' t.,完成第4部分的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Find Someone Who Likes , 游戏活动,互相询问和谈论喜好。
通过这种方式,练习运用所学目标语言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 , Do you like , ? Yes, I do./血,I don' t 完成第 4 部分的学习任务。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I think , 句中的否定的前移:在使用I think 的时候, 通常是前面肯定,后面也肯定;前面否定,后面还是肯定,也就是说I think后面的句子只用肯定的形式。
如如: I think Beijing Opera is very interesting .我认为京剧非常有趣。
I don' t think it ' s great.我认为它不怎么样。
(一般不说:I think it isn ' t great.)。
个性练习设计l 、听音乐说影视;2、放录音说影视;3、放录像说影视。
一般来说,学生们喜欢某一种类型的影视作品,跟这种作品的内容符合他们的欣赏水平、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有很大关系, 同时作品中的主题音乐、主题歌曲、精彩的对白和演员的知名度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如果让学生听一段某影视作品的主题歌曲、主题音乐或其中的精彩对白, 再让他们猜出该影视作品的类型、影视的名称、其中的主要演员和主要内容,这是学生们非常乐意做的事情, 教师再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句型进行表达, 又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探讨与反思学生在使用名词单、复数时出现的错误一般有这几种形式:一是运用名词的场合一律用名词的单数,如:I like banana ., I have pen.等;二是分辨不清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出现这一现象,如:Do you like salads? , She likes to eat an ice cream.;三是掌握名词复数形式的变化,出现一律加“'s"现象,如:I like documentaries ., I don ' t like comedies .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名词单、复数的习惯和意识,要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找出规律,从理论上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操练和口语活动中注意名词变复数的规律, 及可数名词及不可数名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