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合集下载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标准SITC三位数分类,对外贸易可分为0-9类,其中0-4类为初级商品,包括食品和供主要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5-9类为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两者比例一直未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基本指标,其中,如果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该贸易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亦然。

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杨汝岱、朱诗娥(2008)将贸易商品进一步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大类:资源密集型包括所有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包括工业制成品当中的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资本密集型包括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傅朝阳、陈煜, 2006)。

此外,考虑到包括机电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运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

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工业制成品内部分课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入世后,中国履行了加快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对进入中国的FDI产生很大影响,按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所在地,中国主要省市有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北京辽宁天津河北/sinosure/xwzx/rdzt/ckyj/ckfx/87581.html。

第8章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第8章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规则三(二)与规则二的混合物、组合物是 有区别的,此处混合物、组合物的构成 比较复杂,已改变了原来商品的特征, 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功能,且在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税目中都涉及到该混合物或 组合物的商品。这时应按构成整个货品 的主要特征的商品来归类。如“由面饼、 调味包、塑料小叉构成的碗面”,由于 其中的面饼构成了这个零售成套货品的 基本特征,所以应按面饼归类。
6
第九类 木及木制品,木炭,软木及软木制 品,稻草、秸秆、针茅或其他编结材料制 品,篮筐及柳条制品(第44~46章); 第十类 木浆及其他纤维装纤维素浆, 回收(废碎)纸或纸板,纸、纸板及其制品(第 47—49章); 第十一类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50~ 63章); 第十二类 鞋、帽,伞、杖、鞭及其零 件,已加工过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 发制品(第64—67章);
19
规则三 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原因看起来或归 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 (一)列名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 税目。 (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 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 (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 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三(二)归类时, 应按号列顺序归人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税目。
解释: 规则二(一)的规定扩大了税号的商品范围,里面不仅包括完整品、 制成品,还包括它的不完整品(缺少某些部分,不完整)、未制成品(尚未 完全制成,需进一步加工才成为制成品)、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 已拆散),但条件是它们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 例如“缺少轮子的轿车”仍具有轿车的基本特征,所以仍按轿车归类。 而基本特征的判断有时是很困难的,对于不完整品而言,核心是看其关键 部件是否存在。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箱体这些关键部件如果存在, 则可以判断它具有冰箱的基本特征;对于未制成品而言,主要看其是否具 有制成品的特征,如齿轮的毛坯,如果其外形基本上与齿轮制成品一致, 则可以判断其具有齿轮的基本特征;对于未组装件或拆散件而言,主要看 其是否通过简单组装即可装配起来。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类是按照商品的自然属性、用途、生产或制造方法、原材料含量及其构成等标准进行分类的。

这些分类在国际贸易统计和货物流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1. 食品和饮料:
* 食品:包括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谷物、乳制品、糖果、饮料等。

* 饮料:包括酒类、软饮料、果汁等。

2. 农产品和纺织品:
* 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等。

* 纺织品:包括棉织品、毛织品、丝织品、麻织品等。

3. 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
* 化工产品:包括石油产品、化工原料、化学肥料等。

* 塑料制品:包括各种塑料原料及制品。

4. 机械和电子设备:
* 机械: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如机床、汽车等。

* 电子设备:包括各种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

5. 汽车和零部件:
* 汽车:包括轿车、商用车等。

* 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及其附件等。

6. 矿产和能源产品:
* 矿产:包括煤炭、铁矿、铜矿等。

* 能源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等。

7. 木材和纸制品:
* 木材:包括各种原木及制品。

* 纸制品:包括各种纸张及制品。

8. 陶瓷和玻璃制品:
陶瓷制品:包括各种陶瓷器皿及装饰品;玻璃制品包括各种玻璃器皿及工艺品。

琉璃制品也归入此分类。

由于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天然矿物,因此有时也把此类商品称作“矿物性产品”。

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根据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国际贸易可以被分为几种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讨论四种主要的国际贸易分类,分别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贸易和技术贸易。

一、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形式,它涉及到实物商品的买卖。

货物贸易可以细分为两种方式:出口和进口。

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将本国制造的商品卖给其他国家或地区,以获取经济利益。

进口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

货物贸易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商品的性质进行划分。

例如,按照商品材料和用途,可以分为原材料贸易、工业品贸易、农产品贸易等。

货物贸易在全球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的合作和互利发展。

二、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涉及到服务的边境交易。

这种贸易形式涉及到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需求者之间的交流。

服务贸易可以包括旅游、运输、咨询、金融服务等。

服务贸易的分类可以根据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划分。

例如,旅游服务可以包括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医疗旅游等。

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着重要作用。

三、资本贸易资本贸易是指涉及到资本的跨国流动。

资本可以是金融资本或实物资本。

资本贸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债券投资等。

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新的生产设施或购买既有企业的股份。

证券投资则涉及到购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股票和债券。

资本贸易的分类可以根据投资的目的进行划分。

例如,投资可以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回报率或获得技术转让等。

资本贸易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合作和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技术贸易技术贸易是指涉及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跨国交易。

技术贸易可以包括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和专利交易等。

技术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创新和技术发展,并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

技术贸易的分类可以根据技术的类型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包括软件和硬件技术交易、生物技术交易等。

技术贸易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非常重要。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

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

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

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

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

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

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

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

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

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

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 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

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电子商务是什么?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

国际贸易分类标准目录

国际贸易分类标准目录

国际贸易分类标准目录
1、物料类:
(1)农副产品:谷物、油料、兽粮、豆类及制品、坚果、水果、蔬
菜及制品、特膳食品、植物油、糖及制品、烟草、饲料、动物产品、食用
蜂蜜、种子、花卉、苗木、林业产品。

(2)纺织品类:纱线、织物、服装、布料及其制品、鞋制品、皮革、箱包、保暖制品等。

(3)机械类:水泥机械、低压旋转机械、压缩机械、燃气发动机、
汽车配件及附件、组合机床、自动控制设备、移动式手推车、煤焦炭及炼
钢设备、包装设备、空调设备、汽油发动机、水力设备和消防器材等。

(4)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涂料、颜料、塑料、木材等
(5)矿物类:煤炭、油类、铁、铝、铜、钢铁、钯金、铬钴银、铁锌、钒钛、汞、锂及其合金、硫铁矿、石棉矿、萤石及其合成矿、金刚石、金属矿、磷矿、铅锌矿、氯矿中碱、肥料、外加剂、颜料等。

2、贸易形式:
(1)出口贸易:出口销售、出口加工生产、出口专用、出口租赁、
出口信用通兑、出口承揽加工等。

(2)进口贸易:进口采购、进口专用、进口加工生产、进口信用通兑、进口租赁、进口承揽加工等。

(3)来料加工:一般加工、特殊加工、联营加工。

3、服务类:
(1。

国际贸易中商品是怎么划分的

国际贸易中商品是怎么划分的

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
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细目的过程。
大类: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大行业划分。
中类、小类:按中、小行业或“专业”划分
商品品种:具体商品的名称。 商品细目:对商品规格、花色、质量等级的详尽划 分,可以具体的反映商品的特征。
商品分类的类目及其应用实例
商品分类要注意的三个重要因素
1.将多种类的商品按照其理想配置做分类,其 商品的组合目标就是要让顾客觉得这些商品 对他们生活有很大便利性。
2.将已经分类的商品充分地备齐品目,以便让 顾客能充分选择他们生活上所必需的商品
3.将已经分类的商品中比较有关联性(附属性) 的安排在一起,让顾客买起来方便和愉快。
可扩展性原则
又称后备性原则,设置足够的类目以保证新产品的 出现不会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和结构,同时便于 下级部门在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开拓细分
兼容性原则
商品分类要与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又可 与原有的商品分类保持连续性和可转换性,以便进 行历史资料对比
唯一性原则
商品分类不仅满足国家总政策、总规划的要求,同 时应结合各行业、各企业及消费者的实际,满足各 方面的需要。使用性是检验商品分类的实践标准。
文化用品
日用品
家用电器
体育用品 食品
B.以商品的原材料作为分类标志
塑料制品 丝织品
玉石制品
棉制品
玻璃制品
C.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抗辐射 钢化玻璃 化肥的分类 玻璃的分类
D.以商品的制造方法作为分类标志
西湖龙井
功夫红茶
E.以商品的生产季节作为分类标志
F.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
科学的分类使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系统化、 条理化,从而深化人们的认识能力,更有效 地认识和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推动人 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阅HS品目、子目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提纲】
1.1 国际贸易商品《协调制度》 1.1.1 H.S编码结构及编制特点 1.1.2 H.S编码的归类总规则 1.1.3 查阅H.S品目、子目号的方法及注
意事项 1.2 我国的《检验检疫商品目录》
【教学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案例一 美国一外商在订购了某公司一批农用 拖拉机的合同里,同时又订购了一批配套 用简单装载设备。该业务员在填写这些装 载设备H.S.编码时,没有填成8432.8090 (农业、园艺及运动场地滚压机……其 他),而填写为8429.5100(机动推土机、 侧产推土机、机铲装载机)。
社,2006.11 《报关职业技能实训》汪遵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7
第1章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 1.初步掌握查阅H.S品目、子目号的方
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H.S编码结构及编制特点; 3.了解H.S编码的归类总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海关于1992年1月1日开始以H.S编码 为基础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税 则》。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 员会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经贸发 展的需要,依据世界海关组织(WCO)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及国务院
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的进出口关税数据 编制。
1.1.1 H.S编码结构及编制特点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 况(迟到1次扣1分;缺课1节扣3分)、课堂表现(课堂 提问实行5分制)、学习型小组的团队合作情况等。
2.期末考试成绩占70%
选用教材
基本教材: 《商检与报关实务》温耀庆、鲁丹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1出版。 主要参考教材: 《报检员完全手册》付菁编著,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 《海关实务》郑俊田、张红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3.它是一部完整、系统、通用、准确的国 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3.H.S分类目录正文
(1)H.S国际公约 该公约共有条文二十条,另加序言,它
对制订H.S的目的和有关定义、缔约国的 资格、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H.S的组织 机构和程序作了详细的阐述。
(2)H.S分类目录
①H.S税目和编码(又称子目) H.S的分类原则是:按照商品的原料来源,
例如
编码: 0 2 0 7 . 3 2 2 0 位数: 1 2 3 4 5 6 7 8 含义:章号 顺序号 子目
试查找:6804.2210

2841.6100
3.排列规律
(1)排列的先后顺序:动物->植物->矿产 品->化学品
(2)加工程度:从简单到复杂,加工程度低的 前,加工程度高的在后
商检与与报关
本课程授课结构
第一部分 商检 主要内容: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基础知识 报检、出入境检验检疫实务
第二部分 报关
主要内容: 中国海关通关制度 报关单填制 通关程序 关税征收
电子通关
考核方案
考核原则: 1.考核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基本要求为主; 2.考核内容:
1.1 国际贸易商品《协调制度》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简称《协调制度》),也 称H.S编码制度,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用途 最广泛、应用国家最多、最新、最完整 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协调制度是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商品分 类目录。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协 调制度,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 都是以协调制度分类的。
前者为非法检产品,后者为法检产品, 合同中外商没有商检要求的情况下,白白 花费一笔商检费用。
在进出口业务过程中,许多业务人员 在与外商洽谈价格时,能够精打细算,但 他们在向海关申报时,在填写海关H.S.编 码时却不会灵活和准确应用。
所以,填写海关H.S.编码时,一定要 准确使用,不能填错,更不可随意填写,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那种故意逃避 商检和动植物检疫的行为,必将受到严惩。
(3)工业品原材料在前,半成品居次、制成 品在后
(4)机电、仪表、运输工具整机在前、零 件在后
(5)列名具体的货品先于列名一般的货品、 列名一般的货品先于未列名的货品。
协调制度特点
1.协调制度是一部多功能、多用途的商品 分类目录。
2.协调制度是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商品分 类目录。
这也正是协调制度分类法的科学性和系 统性所在。
②H.S类注释、章注释和子目注释 这些注释分列在各类、章标题之下税目
号之前,组成了H.S不可分割的部分,与 H.S税目条文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③H.S归类总规则
1.1.2 H.S编码的归类总规则
H.S归类总规则规定了对商品进行归类时 应遵循的原则,是H.S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保证归类标准统一,规范合理,确保 每一种商品都能明确地、准确地归入一 个税目号下。
H.S的编排结构是将所有国际贸易商 品按生产部门为21类;在各类内,基本 上按同一起始原料或同一类型的产品设 章,共有97章,其中第77章留空备用。
第1至24章为动植物产品,第25至97 章为工业原料及产品,
1.协调制度由三部分组成 (1)商品名称及编码表 (2)注释----类注、章注、子目注 (3)归类总规则
结合加工程度和最终用途以生产部门划 分。 按照这个原则和系统分类顺序而编排的 类、章、税目和子目,对所有国际贸易 商品作了详尽的分类。
这里原料来源为编排的主线条,加工程 度及用途为辅线条。主辅线条相辅相成, 再加上“法定注释”,就使人们能在HS 所涉及的成千上万种商品中迅速、准确 地确定自己商品所处的位置。
2.H.S编码的税目和子目
在各章内,H.S又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产 品的基本特征或用途设有税目。
税目号由四位数字组成,中间有一圆点。 圆点前的两位数字表示章序号,圆点后 的两位数字表示该种商品在该章内的顺 序号。
有部分税目按商品的规格、种类进行细 分,下设一级子目,一级子目再进一步 细分,下设二级子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