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PPT课件
资本论全课件

〔第1天然段〕 “本钱主义临盆体例安排着的社会财富,
体现为‘复杂年夜的商品聚积’,而以单个 的商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 需从商品的分解入手下手。”
商品是研究本钱主义临盆关系的逻辑 出发点和历史出发点:
第1、本钱主义临盆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展开而来的。
通俗地说,商品拜物教就是指商品具有一 种不成思议的神秘性,致令人对商品象对宗 教中的偶像一样加以崇拜。
第1、马克思揭穿了商品拜物教的形式 及其本质。
商品的拜物教,不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不在于临盆商品的具体劳动,而在于商品 形式本身。
商品拜物教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的关 系为物与物的关系所包庇。
第2、马克思指出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独 有的现象。
〔17〕
互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别的一种使用价值互相换 之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价值实体: 价值就是常人类劳动的凝固。 价值实体就是常人类劳动。
社会需要劳动时候: 在社会正常的临盆前提下,用平均的劳动谙练水
平和强度,临盆同一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候。 社会需要劳动时候决意商品的价值量。
决意劳动临盆率的各成分: 工人的平均谙练水平 科学及其手艺利用水平 临盆历程的社会连系 临盆资料的范围和效能 天然前提
1、《本钱论》第一卷共七篇25章, 根底内容是在科学地说明科学的 劳动价值论的根底上,提醒残剩 价值理论和本钱堆集理论。
第一局部:第一篇,商品和泉币。 重要论说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局部:第二篇至第六篇。重 要论说残剩价值理论。
第三局部:第七篇,本钱的堆集 历程。重要论说本钱堆集理论。
2、方式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式
相对价值 形式
等价形式
资本论全ppt课件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深刻
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 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范畴。
18
简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发展而来的。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解剖 商品。
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 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2)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和特征(2-4) (3)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5-12)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6)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8
第一卷第一篇
按照马克思写作计划,第一篇是作为全书的导 言来写的。这一篇在《资本论》第一版中只是一 章,章名为《商品和货币》再版时改为三章,并 合成一篇,篇名为《商品和货币》 。
本篇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因为 简单商品生产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9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 体与价值量) (1)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商品的分析开始 (第1自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着的社会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以单个的商 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从 商品的分析开始。”
10
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起点和历史起点:
(17)
通俗易懂的《资本论》讲义250页PPT

《资本论》第1卷介绍
一《资本论》第1卷对象和中心
1、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 产过程,是资本的直接 生产过程,是在生产过 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 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 是纯粹的生产过程。
2、中心是剩余价值的生 产问题,分析了剩余价 值的生产前提、生产过 程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 本等问题。
二 《资本论》第1卷的结构
四 怎样学习《资本论》
1、掌握精髓思想, 即不僵化教条也不全 盘否定
2、完整准确地把 握基本理论。不强加、 不曲解、不死报、不 误传。
五 《资本论》研究的发展态势
1、《资本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2、《资本论》研究的多维性 3、《资本论》研究的辐射面 4、《资本论》研究的纵深度 5、《资本论》研究的新方法
两千多年是指公元前三世纪亚里士多德,(因为他是第一个研究价值形式的学 者)算起,到马克思以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把价值形式讲清楚,从而阐明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价值性质
的研究毫无结果,而对比价值形式更复杂和更富有内容的其他性质的研究却取
2、资本论研究对象和任务 5-9 3、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10-11 4、预告以后各卷的内容和欢迎科学批评 12-13 讨论内容:1、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2、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3、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不能跳跃
1、《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联系以及 必须运用抽象法问题。1-4
二 《资本论》的伟大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 全书:是一部伟大的政 治经济学著作,是一部 光辉的哲学著作,在一 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 著作。
2、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3、是分析当代西方资本
主义的理论基础。
4、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基本理论指导精 髓。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

读懂《资本论》的一条捷径《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我们可能已经在初中或是高中阶段的相关教材中有所接触。
但那时候真的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
这次阅读余斌的这本《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也算是一次补课吧。
这本书包括共分成五篇,依次为《商品与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变了形的商品经济》、《金融资本的统治》、《新社会的曙光》,每一篇又分成若干章节,整部书共13章。
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三卷本《资本论》和数十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含被称为《资本论》第四卷的部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一些内容,比我们通常比较熟悉的《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涵盖面要广的多。
书的作者是余斌先生,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被人称为“经济学界的鲁迅”,以从三大学术逻辑尤其是数理逻辑方面系统批判西方经济学闻名学界。
这本书对《资本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和内容作为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和阐述,读后让人时常有豁然明朗的感觉。
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比较全面和通俗解读《资本论》的中文著作。
当然这本书的看点不仅仅在于对《资本论》的深度阐述,更在于对一些我们现实经济生活的一些现象的精彩解读。
比如:在涉及地租理论时,他提出政府卖地不如卖房。
在书中,他提到了广州的例子,广州市政府把卖地建设改为卖房建设,不仅轻松化解建设了保障房的资金压力,还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建设公益事业。
余斌指出将卖地建设改为卖房建设的方案,不仅适用于广州市,也适用于其他城市。
他认为这一方案普适的原因就在于目前国内地价占房价的比重普遍过低。
中国的开发商们短期内暴富,秘密在于:尽管他们已经支付过地价,但是他们获得的利益的最主要的来源仍然是本不该归他们所有的地价。
也就是说,他们实际支付的地价远远低于他们应当支付的地价。
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还比如团购为什么比较便宜这个问题,余斌揭示了商业利润的秘密。
商业资本既不用于创造价值,也不用于创造剩余价值。
马克思资本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ppt

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资本家通 过雇佣劳动力,生产出的商品的价格超过生产过程中所用工人所得的工资,这 被称作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严重问题之一。
资本积累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不断积累,这是导致产生巨大贫富差距和其他社 会问题的主要原因。资本的积累还引发了劳动力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阶级斗争。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利益冲突 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斗争将特定的社会关系转化为阶级意识和组织行动。 总之,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经典著作, 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现代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谢谢
马克思资本论的主要内 容ppt课件.ppt
演讲人
目录
01
商品和货币
02
资本积累
03
剩余价值
04
阶级斗争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经济学理论著作,主要围绕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展开批判和研究。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商品和经济生活中的基 本形式,而货币则是商品流通的基础。
《资本论》讲稿PPT课件

厦
先门
生大
从学
北师
京生
开欢
会迎
回王
校亚
南
10
郭大力教员自存的1938年版《资本论》
11
12
13
内容提要
一、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与《资本论》写作简介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资本论》第一卷引发的思考
14
一、马克思 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 源与《资本论》简介
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0
叙述方法:从抽象到具体
从商品入手—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价值—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呈现出的 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 力来代替。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全集》23卷、8、7
28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为揭示剥削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表面现象: 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 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 租; 劳动者(工人)— 工资。
本质上:利润、利息、地租—剩余价值
所有矛盾都包含在“细胞”—商品形态中
商品拜物教
38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 规律。主要要求、
作用形式、作用 条件、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
39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 —《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
《资本论》解读 ppt课件

提供分析解决现时问题的有力工具
开辟了解释现实问题的科学视角。 提供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范式。 呈现了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分析中应用的经典案例
。 确立了当今全球化时代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指导原
则。
谢谢聆听
《资本论》第一卷扉页
献给 我的不能忘记的朋友 勇敢的忠实的高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二、行文解读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第三卷)
1.产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的价值=c+v+m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m:剩余价值
c+v=成本价格
利润
二、行文解读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原因:有机构成不同与周转时间差异 实现:竞争——资本的部门转移 结果: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G: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W:商品资本—商品形态 P: 生产资本—生产形态
简单:G — G′
成本度量
1. 流通时间(技术分析) (1)流通时间是资本增殖的一个必要条件。 (2)单个资本来说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互相排斥。 (3)流通时间对于一定量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 职能的规模的缩小与扩大,起着消极作用。
资本 有机构成
70c+30v
剩余价值率 100%
剩余 价值
30
产品 价值
130
利润率 30%
80c+20v
100%
20 120 20%
90c+10v
100%
10 110 10%
二、行文解读
(3)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二重性:总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 一种长期趋势。
资本论课件PPT课件

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探讨
01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社会总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生产资料用于满足生产消
费,消费资料用于满足个人消费。
02 03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需要满足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两个条件。价值补偿要 求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实物替换要求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得 到替换。
剩余劳动时间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被资 本家强制进行剩余劳动,创造出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 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剖析
劳动力成为商品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 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剩余劳动时间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被资 本家强制进行剩余劳动,创造出
资本论定义与核心思想
资本论定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代 表作,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核心思想
资本论的核心思想是剩余价值理 论,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揭示 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剩余价值理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创 造的新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01
资本论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
01
资本论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
资本论定义与核心思想
资本论定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代 表作,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核心思想
资本论的核心思想是剩余价值理 论,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揭示 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自私与无私之争
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前提 假设
“每个人的任何行为, 都是自私自利的”
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 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 然历史的过程,并认为, 不管一个人在主观上怎 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 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 系的产物。
人性的善与恶,自私或 无私都不是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的出发点。
5
疑问:这个看法是否正确?
6
03.商品的性质
商品的首要性质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对人的 这个有用性构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第二性质,商品对于他的生产者或占有者不是使用 价值。(商品的可交换性形成商品的交换价值)
其实这揭示了一种物品能成为产品的两个要素 1.劳动产品 2.用于交换
7
与劳务的一组资产 马观: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
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
11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8
05.劳动生产力与商品的价值
劳动生产力高——劳动时间短——劳动量小——价值小 做个有趣的假设——劳动生产力越高,商品价值越大会怎
样? (劳动生产力越高~~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贵~~商品在竞争
中处于劣势~~这样一种较高的生产力极有可能被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06.比较优势理论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 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4
马克思对于资产者慈善的看法
不触及生产制度的慈善活动只是一种借口,一种供消 遣用的材料。
人的贫穷以及不得不接受施舍的极度窘迫的境遇,成 为了金钱贵族和知识贵族肆意愚弄、满足私欲、以及 摆架子和消遣的对象。
为赈济穷人做的种种,只是使贫穷被有意识地用来使 慈善家享受“风流韵事”的乐趣,让他满足猎奇、冒 险和乔装的欲望,使他陶醉于自己的超群出众,使他 感到神经的激动,等等。
比较优势理论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弊? 今天的发达国家用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来控制世界市
场,发展要想打破这种控制,就必须进入发达国家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业领域。
10
07.货币
什么是货币? 西一:货币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任何
一种东西。 西二: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
1
01.为什么《资本论》以商品作为开篇?
2
⊙o ⊙
从商品出发进行论述,我们才得以说明价值,说明货 币,说明价格,说明经济危机,才能够一以贯之地揭 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 之后新社会的部分运行规律。
只有对简单商品分清楚后,才能分析清楚变形的商品, 正如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才好了解梯形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04.为什么不同的商品可以进行交换
生产商品要耗费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随着商品使用价值的抽去,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 的人类劳动,即抽象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交换是按商品的价值量来交换的
•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劳动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衡量的。 • 因而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 劳动时间指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