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菜名之英译

浅析中国菜名之英译

浅析中国菜名之英译作者:王宇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4年第06期【摘要】一个国家的传统食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特征。

因此,准确生动的英译中国菜名对于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传统菜式的大致分类。

然后,根据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相关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以期增加翻译的有效性、促进跨文化交流、让中国食品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式菜名中译英原则中译英策略一、中国菜的命名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这一点从菜名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中国菜的命名方式通常分为如下4种:描述性命名、纪念性命名、暗指性命名和浪漫式命名。

不同的命名方式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第一类描述式命名,指菜名忠实地描述了原材料,有时还描述了制作方式或菜的特色。

大多数中国菜的菜名都属于此类,例如辣子鸡丁、扁豆肉丝、青豆鸡丁汤等。

第二类为纪念式命名,指菜名中包括菜式发明人或使此道菜发扬光大之人的名字,或菜式起源地的地名。

属于这类的菜包括东坡肉、扬州炒饭、北京烤鸭等。

第三类暗指性命名,通常指菜名中使用一些暗示性元素来间接提及菜的原料。

例如三鲜汤,三鲜是鸡丁、火腿和竹笋的缩写。

对于不甚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这类菜名的涵义可谓十分模糊。

第四类浪漫式命名,指根据菜的颜色、气味、味道或形状,使用各种不同的技巧为菜品起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名字。

例如,佛跳墙、蚂蚁上树等。

二、中国菜名英译的原则首要原则即易懂。

翻译中国菜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让外国人明白眼前的这道菜,即其原材料、制作方法,营养功效等。

因此,易于理解是翻译的首要原则。

此外,我们还需强调翻译的简洁性,即译文只囊括主要原料及制作方法,无须面面俱到,以免译文冗长并令读者费解。

其次避免文化误解与禁忌。

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社会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不同国家的人们文化各不相同,这也为相互间的理解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而触犯文化禁忌更是会带来困扰,甚至破坏双方友谊,因此翻译菜名时我们需格外注意。

中式菜名英译探析

中式菜名英译探析

关 键 词 : 式 菜 肴 ; 译 ; 名 方 式 ; 译 原 则 ; 巧 中 英 命 翻 技
中图分类号 : H0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9 ( 0 0 1 — 2 3 0 1 7 —1 8 2 1) 70 4—3
1 前 言
20 0 8年 北 京 奥 运 会 的 成 功 举 办 , 引 着 越 来 越 多 的 外 吸 国 游 客 来 到 中 国 ,领 略 这 个 文 明 古 国 灿 烂 悠 久 的 历 史 和 文 化 , 享 有 世 界 烹 饪 之 国 之 称 的 中 华 大 地 ,品 尝 独 具 特 色 在 的 中 国美 食 , 自然 成 为 海 外 游 客 在 中 国 观 光 游 览 的 一 项 重 要 内 容 。此 时 菜 名 的 翻 译 不 仅 仅 起 信 息 传 递 作 用 ,更 是 一 种 文 化 传 播 的 手 段 。 正 确 得 体 的 英 译 菜 单 名 , 疑 会 大 大 无 方 便 海 外 食 客 , 利 于 传 播 中 华 文 化 。 值 得 庆 幸 的 是 , 在 有 早 北 京 奥 运 会 筹 办 之 时 , 关 部 门 就 组 织 专 家 、 者 、 授 收 相 学 教 集 筛 选 全 国 各 地 的 菜 名 , 过 译 审 ,网 上 公 布 讨 论 , 后 于 经 最
20 0 8年 6月 正 式 出 版 了《 文 菜 单 英 文 译 法 》 北 京 市 人 民 中 ( 政府 外 事 办 公 室 ) 菜 单 》 录菜 肴 、 点 、 水 约 2 0 。《 收 面 酒 40条 , 可 以 说 , 盖 了 中 国 传 统 8大 菜 系 的 主 要 知 名 菜 肴 以 及 酒 涵 水名称 。旨在 服 务 20 0 8北 京 奥 运 会 的 《 文 菜 单 英 文 译 中 法 》 下 文 简 称 《 单 》 的 正 式 出 台 , 许 多 流 行 在 民 间 良莠 ( 菜 ) 让 不 齐 的 英 译 中式 菜 有 了统 一 、 范 的 英 文 名 称 , 项 工 作 对 规 这 外 国 人 真 正 了 解 中 国饮 食 起 到 无 法 替 代 的 作 用 。 笔者作 为一 名 翻 译 爱 好 者 , 幸 在 网 上浏 览 这 本《 有 菜 单 》 品 位 千 余 中 文 菜 名 的 译 法 , 读 的其 中 的 翻 译 原 则 、 , 解 方 法 、 值 取 向 , 获 良多 。这 本 菜 单 对 于 涉 外 餐 饮 服 务 业 的 价 收 dsu stetpc ics h o i .在 课 堂 任 务 的 布 置 上 留 有 时 间 余 地 ;第 二 , 表 达 中运 用 意 义 本 来 就 很 模 糊 的 词 语 ,委 婉 地 批 评 , 在

浅析中式菜谱的英译

浅析中式菜谱的英译

浅析中式菜谱的英译作者:王云刚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3期摘要:菜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翻译,要求翻译者应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

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努力跨越文化鸿沟,最终实现交流的目的。

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指出了掌握一定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菜谱翻译;跨文化意识;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183-01一、引言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社会文化交流最直接部分的饮食文化,首当其冲地成为外国友人了解和接触中国的前沿文化。

在这种背景下,中式菜谱的英文翻译无疑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起到一种桥梁纽带作用,其英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

【1】菜谱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如果名称英译处理不当的话,就不能通过“口碑”或文字将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

中国菜肴名称的英译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菜谱的定义现代餐厅中,菜谱是商家用于介绍自己菜品的小册子,里面搭配菜图、价位与简介等信息。

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菜谱是餐厅提供的商品目录和介绍书。

它是餐厅的消费指南,也是餐厅最重要的名片”。

菜谱为食者了解菜肴提供了条件,对菜肴有了第一印象。

三、翻译与文化奈达在《语言文化翻译》一书提出中式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

进一步讲,翻译是随着文化交流而产生的,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

【2】四、中式菜谱的翻译菜谱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文化上的沟通。

一方面,要讲清楚菜肴的原料和烹调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情趣和意蕴,注意文化差异的影响。

下面将从中式菜谱命名,刀工烹饪方法的英译,以及中式菜谱翻译方法三方面来介绍中式菜谱的翻译。

(一)中式菜谱的命名中式菜谱的命名主要从原材料、辅料、烹调方法、刀工、菜品种类等方面进行命名,还有一些菜肴是以历史文化典故和传说来命名。

从中餐菜名的翻译浅谈翻译的方法

从中餐菜名的翻译浅谈翻译的方法

从中餐菜名的翻译浅谈翻译的方法近日,关注到这样一则新闻:中国美食正在申遗,中餐能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年内就能见分晓,为了让老外了解中国菜,中国烹饪协会、八大菜系领军大师等将在全国开展一系列中国烹饪绝技大赛。

同时,有关方面还将聘请国内外专家把代表中国美食的800道经典名菜(含主食)翻译成统一、标准的英文,为中国美食走向世界打通“语言关”。

作为资深吃货的在对此结果期待的同时,不禁也联想到前几日新闻中曝光的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西安的晚宴菜单,对于中餐菜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行业的一个难题,每每想起起曾经那些雷人的中餐菜名的翻译,都会忍俊不禁。

相信大家还记得那些“经典”的中餐菜名翻译:麻婆豆腐:Tofumadebywomanwithfreckles(一脸雀斑女人做的豆腐);夫妻肺片:Husbandwife's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驴打滚:rolling donkey(打滚的驴)……看到这些神翻译,在一笑之余,也深深地感觉到了翻译的重要意义,在我们看起来这些是笑话,但是在“歪果仁”的眼里,这些被翻译过来的菜名实在是没有一点尝试的兴趣,甚至有些恐怖,毕竟谁敢去吃“丈夫和妻子的肺片”呢。

所以,翻译的水平高低、通俗程度等因素会直接对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虽说这些都是玩笑话,但是菜名的翻译确实也是有学问的,在佳音特翻译公司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少遇到翻译中餐菜名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中餐菜名的翻译。

首先,简单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中餐菜名难翻译的现象。

在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饮食的文化与习惯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不管是在食材的选取与搭配上,还是在烹调的技术与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对中餐而言,中餐的菜系众多,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征,要将这些特色通过翻译来体现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其次,中国佳肴习惯运用象征性的意义命名,比如“龙凤呈祥”、“蚂蚁上树”等,而西餐的命名与中餐的命名相比则要直接很多,这些象征意义在西方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要将这些难以理解的象征意义翻译的通俗而有准确,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国菜名英译-精选文档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国菜名英译-精选文档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国菜名英译、引言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的饮食,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知事物的哲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饮食感兴趣,中国饮食文化也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中国菜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英译名称,不仅关系到外国用餐者的便利,而且还关系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二、中国菜名蕴含的文化意义中国菜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菜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

有些菜名体现菜的原料与烹饪方法,有的包含着文化内涵, 比如创始人、发源地等,反映出国人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以激发品尝者的食欲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探求欲。

因此,中国菜名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交流功能。

中国菜的命名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一是以原料和刀工命名,例如:松仁玉米、平菇肉丝、银耳藕片等等;二是以菜肴发源地或是创始人命名,例如:北京烤鸭、西湖醋鱼、麻婆豆腐、宫保鸡丁、东坡肉等;三是用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命名,这类菜名追求“形美、音美、意美”。

又可作如下细分为:(一)以数字命名的菜名:双式大明虾、凉拌三丝、五香大虾、八宝冬瓜汤等。

数字在汉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

人们认为有些数词能给人带来幸福和财富。

数词“三”自古就代表生发、吉祥之意,老子的《道德经》中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宇宙乾坤是由三维构成, 化中,有“五行”之说,“五”被赋予无所不包之意,因而成为人民崇拜的数字。

数词“八”是“二”和“四”的倍数, 是成双 成对的偶数,“八”和“发”谐音,有发财之意,因而人们也常 将数字“八”用到菜肴的命名当中。

(二)以中国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命名:龙凤呈祥、芙蓉鸡片、翡翠鲈鱼卷等。

命名时一般将鱼、虾等原料称为“龙”, 鸡鸭等食品原料称为“凤”,“芙蓉”指蛋清,“翡翠”指青菜。

比如“龙凤呈祥”这道广东菜是以凤爪和虾球为原料,在古人的 心中,龙是充满神奇力量的吉祥物,它可上天入地、兴风降雨,中国人把龙看作是中华民族品格与精神的象征。

浅议中国菜名英译之方法word版本(1680)

浅议中国菜名英译之方法word版本(1680)

浅议中国菜名英译之方法郭晶(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随着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中国饮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

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翻译方法,中国菜名的翻译往往不尽如人意。

本文针对中国菜肴不同的分类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期望能够准确地翻译中国菜名,更好地展现中国饮食文化。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方法我国悠久的历史,广袤的国土孕育了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

几千年来不断的积累和创新使中国菜肴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

但是,在我们向外展示中国美食文化时,如何恰当地翻译中文菜名呢?笔者对中国菜肴的不同种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期望能够避免由于不正确的翻译而引起误会。

1 中国菜名的分类中国传统菜肴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为中国喜庆菜肴,中国人民在庆祝传统节日和喜庆事件时会专门做一些“吉祥菜”来表达喜庆之情。

这类菜名有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菜式名称多讲“好意头”,如全家福,龙凤烩等。

第二类菜肴则为中国地方小吃。

其菜名多根据小吃发源地的地名或蕴含的故事而命名,如:天津麻花,驴打滚等。

第三类则是常见中国传统菜名。

这类菜肴大多以菜的主料、烹制方法或菜肴的口感命名,如火腿鸡片,脆皮鸡等。

2 喜庆菜肴名称翻译从功能翻译理论来看,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

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译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要求(张美芳)。

因此,翻译最忌讳不能被接收者所接受。

如,有人曾把“红烧狮子头”译成“stewed red lion’s head”,试想外国人看到这个译名敢吃这道菜吗?翻译言外有意的菜名,应该跳出菜名,从菜肴的特产产地、制作方法和选材用料等方面翻译菜名。

比如“全家福”是庆祝春节的传统菜式,寓意全家团团圆圆相聚一堂。

如果把它译成“Happiness of Family”,听起来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何况西方人是线性思维,从问题到方案,从现状点到目标点,直截了当。

在菜肴名称上,他们更注重菜名所表达的信息即这道菜的内容和味道。

浅谈中式菜肴菜名翻译技巧

浅谈中式菜肴菜名翻译技巧
2 0 () 0 01.
[] 王天技 . 6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 M]池州师专学报 ,20 () 0 66.
Ab t s l T a s t n i ac o sc l r o s r e : r n l i r s u t e c mmu iai n wh c ao S u n c t ih o
[ 圈分 类 号 ] 3 5 [ 献 标 识 码 】 中 H 1. 文 9 A [ 章 编 号 ] 0 966 (020 .0 1 2 文 10.17 1)60 2. 2 0
Ⅱ 引 言
参 考文 献
[】 Nia E g n .a g a e c l r n a sai [ . h n h i 1 d , u e e L n u g u uea dt n lt g M] S a g a: A t r n
的效果。
浅谈 中式菜肴菜名 翻译 技巧
口 阳 凤 兰
四川 交通 职 业技 术 学 院
37零 翻 译— — 音 译 和 转 换 .
宗教 文 化 中有 很 多 概念 都 有 约 定俗 成 的翻 译 ,不 须译 者再 费脑 筋来翻译 ,如 : s 弥撒 , a ia 嘉年 华 Mas Cr vl n 会 ,道教 T os aim,儒 教C nu i i 等等 。另外 ,佛 教 o fc ns a m 中有许 多概念 和专有 名称都 由梵语翻译 到英语 中 ,有其 固 定 的 表 达 方 式 , 这 就 不 需 要 再 进 行 翻 译 。 如 : 迦 牟 释
n nl ivo v st e s ic o a ua s uta s h w ic oto y n l e h w th flng ge ,b lo t e s th ofc lu e .Ba ial ti ul r omm u i ain.Th sp p r u tr s sc l i sa c t ec y u n c to i a e e pli s t ea ins p bew e n c lur n r n lto n d x a n he r lto hi t e u t e a d ta sa in,a f c e n t e i fu nc nd e f c ei o ulu e i t o us s o h n e e a fe tofr lgiusc t r n he l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XX Xt 周 桥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摘 要]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餐菜名的英译在为来华外宾提供便利、介绍宣传中国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试图在用/文本类型理论0对中餐菜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餐菜名翻译的策略,并对常用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 中餐菜名; 英译; 文本类型理论[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06)04-0220-04 新世纪的中国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国,旅游强国0的宏伟目标。

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怀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来华旅游观光、访学经商,中国人民也以更加开放友好的姿态笑迎各国宾朋。

/民以食为天0,旅游六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吃0排在了第一位;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来华外宾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因此,中餐菜名的英译在为来华外宾提供便利,介绍宣传中国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学者已就中餐菜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翻译方法以及技巧进行了讨论,对翻译实践大有裨益[1-3]。

但遗憾的是,大多只是经验型的总结,没能结合一定的翻译理论对这一领域的翻译实践进行探讨。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用/文本类型理论0来讨论中餐菜名的英译问题,以期对改善、提高中餐菜名的英译质量有所帮助。

一、文本类型理论Peter Ne w mark 是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其翻译理论以简明扼要、短小精悍见长。

在布勒(Buhler)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和莱斯(Reiss)早期的文本类型理论的基础上,纽马克在5翻译问题探索6一书中将所有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1)表达型文本(E xpres 2sive text),如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私人信件等;2)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如教科书、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文章等;3)召唤型/祈使型文本(V ocativeText),如通知、说明书、宣传广告等[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3期2OO8年6月宿州学院学报JournaIofSuzhouUniversityVoI.23,No.3Jun.2008

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秦琼

(宿州学院外语系,安徽宿州234000)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菜常用的刀工和主要的烹调方法的译法.菜肴的三类命名方式:写实命名法、虚实命名法、艺术命名法,及其文化内涵,并结合实例归蚋提出了几种具体实用的中式莱肴名称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转译法,音译法及直译加注释类。关键词:中式菜肴名称;刀工;烹调方法;菜肴命名方式;翻译方法中圉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06(2008)03一0050—04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十分讲究吃的国家,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PeopIeregardfoodastheirprimewant,andfoodsafetyshouldbegiventhetoppriority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1n99可见自古以来人们把“食”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菜肴林林总总,丰富多彩,其命名方式,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又有浪漫主义的写意笔调,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味。因此,有的菜名已不单纯是一个菜肴的名称,而是一个可引发丰富联想的艺术品名,有的菜名背后还流传着动人的传说。1中式菜肴的传统1.1原料丰富、品种繁多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据统计,我国菜肴原料(主料、配料和调料)已判用的食物品种达两千多种。1.2制作精细、刀功见长对原料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用刀,用刀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有:切、削(cutting),切片(shredding),切碎(mincing),切丁(slicing),切柳(filleting),去骨(boning),去皮(shinni魄/peeling),刮鳞(scaling),剁末(mashing),刻、雕(carving)等。经过加工后的原料,具有丁、条、丝、片、块等各种几何形状,有的在整体原料上刻上花或图形。其他的加方法还有酿(stuffing),腌(pickling/salting),浸、泡(marinating),去壳(shelling)等。1.3烹调方法多样,精于运用火候据行家介绍,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有50多种,主要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炒(sti卜frying),这是中式菜肴最主要的烹调方法,通过掌握火候和快速颠炒,便于保持蔬菜的鲜嫩松脆,佐味均匀。如炒蟹粉(friedcrabmeat)。

(2)煎(pan—frying),即在锅内放上少量的食油,待油达到一定温度后将菜料放入锅内进行短时间的烹煮,如煎鸡蛋(pan—friedegg)。

(3)爆(quick—frying),其方法大致同煎,只是放

入的油更少,急火翻炒,时间更短。如爆大虾(quick—friedshrimps)。

(4)炸/氽(deep—frying),即在锅内放入较多的食油,待油煮沸后将菜肴放人油内进行较长时间的煎煮,使其松脆香酥。如五香炸鸡翅(deep—friedchickenwingwithspicyflaVor)。

(5)烧(braising),是先将主料用油炸过或用火焯过,再加上辅料,兑人汤汁煨至熟烂的方法。“用酱油来烧,叫红烧——braisingwithsoy

sauce,”[2]34或

braisinginbrownsauce。如红烧肉(braisedporkwithsoysauce)。(6)煮(boiIing),这里的煮是指在锅内放入水或放有调料的沸汤,将锅放在慢火上烧,再放入菜肴,时间可长可短,由食物的品种或食者口味而定。煮还可分为速煮(instantboiling)和快煮(quickboiling)。

北方的涮羊肉常译为instantboiledmutton,四川的火锅,广东的“打边炉”也属此类。(7)蒸(steaming),即将用调料或配料调制好的菜肴放在碗、碟内,再将其放入锅或笼屉内隔水煮,蒸煮的菜肴往往骨酥肉烂,味道鲜美,如荷叶粉蒸肉(steamedflour—coatedporkwrappedinlotusleaves)。

收稿日期:2007—11—20作者筒介:秦琼(1982一)。女,安徽宿州人,助教,研究方向:翻译及英羡文学。

 万方数据(8)煲/炖/煨/焖/卤(simmering/stewing),这五种烹调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将食物放在水、汤或汁之中,用文火慢慢加热,用火时间一般较长,如炖栗子鸡(stewedchickenwithchestnuts),煨牛肉(sim—

meredbeef)。“在水中煲是stewinginwater,将食物放在水中煲,如广东肇庆的‘剑花猪肉汤’译为stewedportsoupwithcrabcactusflowers。隔水炖是stewingoutof?water,用于炖补品。淮杞炖生鱼是stewedsnakeheadfishwithChineseyamandfruitsofChinesewolfberry。倘若放进味汁里煮,那就是‘卤’一一stewingingravy了。’,[2]34(9)熏(smoking),这种方法通常是将宰杀后的禽肉野味,用调味香料调制后,用特殊的树木柴禾熏烤而熟,这种菜肴各往往具有独特风味。如熏山鸡(smokedpheasant)。(10)“烘烤铁烧:铁烧(broiling或grilling)是将食物放在铁板或铁架上用明火烤。烧烤(roasting)是在火上,火前或在铁架上烧。烘(baking)指将食物放在密闭的烘炉里或铁板或铁架上用明火烤,食物与火不直接接触。浇油烧(basting)是指在食物烧烤过程中不时浇淋调味油,以防烤焦。要知道这些烹调方法的味道,不妨尝一尝奶油烧鱼柳(grilledfiShwithbuttersauce),铁烧牛扒(grilledbeefsteak),烧乳猪(roastsucklingpig)。’’[2]34(11)白灼(scalding),指将食物放在沸水中烫熟,然后取出再放佐料拌或用热锅炒,此法主要用于烹制新鲜海味,如白灼海螺片(scaldedslicedconch)。2菜名的命名方式和文化内涵菜名是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商业功能和推销价值。菜名就其功能而言,主要表现为信息功能、美学功能、社会文化功能等。一道好的菜,如果配有一个奇妙、雅致、响亮的名称,一定会使人心情愉快,食欲大增,所以中国菜除了色、香、味、形、器等要求外,还有一个“名”的问题。美食必有美名,食以名传,名以食传。中餐菜名的命名主要是根据料、味、形、质、色、时令、烹调技法、地名、人物、典故、比喻、寄意、抒怀、数字等。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概括为三大类:2.1写实命名法这是由实指词汇组合构成菜名的方法,是中菜命名中最主要和采用最广泛的直观方法,观其名称,就能了解菜肴的某些特点,如原料的组成、颜色和形状,烹制方法,菜肴的味道等。此类菜名翻译时适合用直译法,直接明了。如“蒜茸蒸龙虾”(steamedlob—sterwithgarlic)2.2虚实命名法这是就菜肴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美化的命名方法,其名称由实指词汇和虚指词汇组合构成,实中有虚,看菜名即知其原料,同时,还有几分雅趣。“如兰花小竹笋(saut色freshbambooshootsshapedlikeo卜

chids)是精选鲜嫩小竹笋,笋尖用刀切成兰花形状再用油煎。”[3]25“兰花”表示笋成菜后的造型,这是对菜肴形状的美化。又如“太极芋泥”(Taijitaro

cream),这道菜一边是芋泥,一边是深色的乌豆沙,和谐对称,体现了一种既对立又统一、既柔美又壮美的和谐美,表达了一种如意、健康、明朗、喜庆、吉祥、幸福的愿望。“太极”是根据菜肴的造型如“八卦”而取的。翻译此类菜名时可用意译法,直译+意译法,转译法。2.3艺术命名法一道菜名本身就是从诗词歌赋、典故、成语或者优美的传说中引用而来的,一张菜单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文学欣赏的价值。如甲鱼炖鸡(steamedturtle

andchicken)这道汤菜取名为“霸王别姬”;湖北名菜“草船借箭”(deep—friedmandarinwitheggandbam—

booshoots)是用鳜鱼作船,蛋松充草人,笋丝比箭,制成形态逼真的“草船借箭”佳肴,这是出自《三国演义》中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3中餐菜名翻译的基本原则菜肴名称的翻译,首先应该让外国客人了解菜的原料和烹调的主要方法,其次应反映出菜肴“色、

香、味、形”的主要特点,如有可能还应简略介绍与菜肴有关的民俗风情或历史传说,文字应该简洁明了。根据中式菜肴的主要特点和菜名英译要求,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翻译。3.1直译法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很大,把中餐菜名翻译成英文时大部分情况下都应采用写实性译法,特别是对于写实性的菜名,应尽量把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肴的味型等翻译出来,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1)烹调法+主料名。熏鱼smokedfish蒸梭子蟹steamedseacrabs

爆虾quick—friedshrimps

清蒸鳊鱼SteamedI.imande煨牛肉simmeredbeef炒豌豆苗friedpeashoots

(2)烹调法+主料名+with+配料名。炖栗子鸡stewedchickenwithchestnuts

51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