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绞车运输安全管理规定知识讲解
煤矿井下无极绳绞车运输安全距离不足的安全措施

煤矿井下无极绳绞车运输安全距离不足的安全措施咱们说起煤矿井下运输,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黑乎乎的巷道里,弯弯曲曲的轨道上,传送矿石的绞车不停地来回晃悠。
听着是不是有点儿惊心动魄?可别看这机器小小的,里面的安全隐患可一点儿不小。
今天咱们就聊聊一个问题:煤矿井下的无极绳绞车运输,安全距离不够该咋整。
没错,就是这安全距离问题,真得好好说说。
你想,煤矿的井下就那么点儿地方,绞车一来一去,能不发生点儿小插曲吗?首先啊,咱得知道,无极绳绞车运输这玩意儿,看起来简单,实则大有学问。
绞车的作用大致就是把矿石从矿井底部运到地面,虽然这个流程挺机械化,但却少不了人为操作。
而如果安全距离不够,怎么办?随便哪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像是什么发生碰撞、阻塞、甚至是撞坏设备啥的,那可就麻烦了,动辄就是几千块钱的损失。
而如果发生了事故,不仅设备坏了,最糟糕的情况下,搞不好还得有人命丧黄泉。
想想看,这样的情况,谁都不敢轻忽。
那么咱们要怎么防范呢?安全距离一定得留足。
不是你想的那样,几米的距离就够了。
你得想,绞车运行时速度不慢,那种摩擦力产生的力量可不小,一不小心就能撞个大坑。
得留够宽敞的空间,确保运输时,车来车往也不怕互相干扰,给每一台绞车足够的活动余地。
你说,井下那么窄,空间有限,咋可能留下那么多空地呢?是啊,这就得靠技术和规划了。
合理的规划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了安全,井下巷道的宽度、转弯的半径、甚至是每一处的角度,都得精心设计,确保没有死角。
井下的通风和照明也是不容忽视的。
你想,如果照明不够亮,工人看不清楚,怎么保证安全?再说了,煤矿井下湿气重,空气浑浊,如果通风不好,那种闷热感能让人头晕眼花,根本没法正常操作。
更别提,井下运输时,有可能会出现绞车故障。
如果因为照明不好,或者通风不畅,导致反应不及时,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定期检查,也是保障安全运输的基础之一。
而且啊,咱们还得注意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意识问题。
煤矿小绞车使用管理规定

煤矿小绞车使用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小绞车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小绞车提升运输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小绞车定义小绞车是指各种内齿轮调度绞车及滚筒直径小于1.2m的运搬绞车。
二、小绞车的管理1.小绞车提升运输设备完好和设施规范管理由机电管理部负责,小绞车提升运输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管理由使用单位负责,小绞车嗣室、车场、轨道、斜巷、阻车器和挡车栏装置等技术方案设计由机电管理部负责。
2.机电管理部是小绞车提升运输管理职能部门,机电管理部机械主管分管小绞车提升运输工作。
3.机电管理部对小绞车的使用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帐、卡、物、牌板管理四对口。
4.小绞车必须做到挂牌管理,牌板上注明小绞车型号、用途、使用地点、坡度、长度、钢丝绳规格、牵引车数、包机人等内容。
三、小绞车的安装1.小绞车安装必须经过工程技术部和机电管理部设计,内容包括:小绞车的固定方式、安装位置、碉室尺寸、车场形式、牵引方式、钢丝绳规格、一次牵引矿车数、阻车器和挡车栏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经机电副处长组织相关业务职能部门集体会审后实施。
2.小绞车安装由使用单位负责。
3.小绞车安装后由机电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使用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机电管理部发给小绞车准运证方准使用,使用单位必须将小绞车准运证挂在现场,否则严禁使用小绞车。
4.安装在轨道旁的小绞车,其机体最突出部位距运行矿车的最小安装距离不小于500mm,安装要稳定牢固,操作方便。
5.小绞车应按下列规定安装(1)小绞车滚筒中心线应与轨道中心线重合,安装要平稳牢固,方便操作。
(2)搬运综采、综掘设备的小绞车,其安装方式按综采、综掘设备安装作业规程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3)使用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小绞车,应用150#混凝土基础固定,基础规格大于小绞车底座几何尺寸60Omm以上,垂直尺寸不小于800mm,地脚螺栓必须采用标准做法,长度不小于1200mmO(4)小绞车使用期限在6个月以内,必须用18#槽钢制作坚固的底盘,底盘上必须有带防滑护圈的战压柱窝,用标准件螺栓把小绞车底座固定到自加工的底盘上,然后用能压柱和地锚固定。
煤矿绞车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矿绞车安全运行,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绞车及其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
第三条煤矿绞车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矿、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绞车安全管理实行责任到人、分级管理、逐级负责。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煤矿成立绞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矿绞车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绞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矿绞车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二)制定和修订煤矿绞车安全管理制度;(三)组织、协调、监督全矿绞车安全管理工作;(四)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五)组织绞车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六)处理绞车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第七条煤矿绞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检查组、教育培训组、事故处理组等工作小组。
第八条安全检查组职责:(一)负责对绞车及其配套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二)对绞车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三)对绞车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九条教育培训组职责:(一)组织绞车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二)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质量;(三)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第十条事故处理组职责:(一)负责处理绞车安全事故;(二)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三)对事故责任进行追究。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一条绞车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二)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绞车操作资格证书;(三)熟悉绞车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四)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等影响操作的疾病。
第十二条绞车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绞车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二)定期检查绞车及其配套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四)不得酒后操作绞车;(五)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煤矿小绞车运输管理

煤矿小绞车运输管理1、小绞车安装要求(1)使用时间三个月以上及25kW以上绞车,必须打水泥基础固定,基础设计要符合绞车生产厂家图纸设计要求;使用时间三个月内及25kW以下的小绞车,可使用地锚加四压两戗固定。
用压戗柱固定时,戗柱角度为65°~75°,柱顶应打在柱窝内,要牢固可靠。
(2)打水泥基础固定的绞车,其基础按绞车说明书要求进行。
绞车地脚螺栓的螺母要紧固,螺栓的外露长度应能满足垫圈和双螺母紧固的要求。
(3)绞车使用地锚固定时,必须使用矿用标准高强度螺纹钢金属锚杆(打入深度不少于1.8m,直径不小于18mm)。
锚固长度采用全长锚固,锚固剂类型选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四压两戗所用圆木直径不得小于180mm;四根压柱要打在绞车基座上,两根前戗柱(按顶板法线前倾30°角),打在顶板柱窝内,牢固可靠,角度一致,但压柱不得妨碍司机操作和影响司机的视线。
严禁使用金属支柱固定。
绞车除压、戗柱外,必须有生根绳及钢丝绳防护网,生根绳要用直径为15.5mm以上的钢丝绳。
接头处用不少于3付绳卡子卡牢,用不少于两根锚杆固定,锚杆有效深度不少于1.8m,生根绳严禁固定在棚腿上或其它地方。
(4)绞车安装地点必须满足设备摆放、方便检修和便于安全操作的要求。
安装后的绞车最突出部位与最近轨道的间距不得小于600mm,绞车最突出部位与巷道帮之间应留有不小于300mm的检修空间,绞车司机操作侧应有不小于1m2 安全操作空间,绞车硐室高度不得小于2m。
(5)上山施工,采用倒拉绞车时,迎头应装平式导向轮,禁止用小滑轮代替;导向轮的固定方式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要全部外露,便于检查,并落实检查责任人。
(6)绞车安装在专用绞车硐室时,滚筒中心线应与斜巷轨道中心线重合,误差不大于50mm,安装稳固,方便操作,钢丝绳排列整齐。
小绞车在轨道一侧安装时,要保证绞车运行时,盘绳整齐、不爬绳、不咬绳。
严禁用其它异物强行盘绳,条件允许时,可用导向滑轮导向提升。
井下斜巷小绞车及安全设施管理规定

井下斜巷小绞车及安全设施管理规定关于井下斜巷小绞车及安全设施管理规定讨论稿矿属各单位:为使井下斜巷运输小绞车及安全设施的管理规范化,杜绝人身事故发生,防止机电设备维护不到位或有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影响生产,具体事项如下:领导小组组长:王宝贤副组长:王成才、金于街成员:徐志伟、王健、刘世忠、杨勇、、张忠华、张志山、陈和平、贝庆丰、(谢祥云) (黄井俊)基本要求1、本规定适用于我矿井下各种内齿轮绞车及滚筒直径小于 1.2米的矿用提升绞车。
2、小绞车道内地滚齐全,转动灵活,间距以不磨轨枕为准,一般不超过30米,巷道上口变坡点处必须设置大地滚。
3、斜巷轨道的铺设,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 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轨枕间距不得大于1米并与钢轨垂直,道碴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现象。
变坡点处拱弯道、底弯道要圆滑过度,禁止采用钢轨直接搭接。
4、巷道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巷道内无空帮、空顶现象、巷道内保持整洁、无积水、无淤泥、无杂物。
5、斜巷中每隔40米应设信号躲避硐室,要求长、宽、高不得小于2米x2米x2米。
斜巷下口的吊挡坠砣,必须在硐室内操作,否则在转弯安全处操作。
6、小绞车的控制开关必须根据容量选择具有“MA”标志带电动机综合保护的防爆可逆真空电磁起动器。
7、小绞车的信号装置必须声光齐全,上板固定在躲避硐室内,轨道上下口及中间甩车场均应装“开车时红灯亮,停车时红灯灭”的警示灯,并悬挂“行车时严禁行人”警示牌。
8、电缆必须用电缆勾吊挂间距为1米,要求既符合矿有关规定,又美观大方。
9、各斜巷小绞车必须建立管理牌板,标明(绞车型号、编号、轨道参数、绳径、长度、承包单位、队、机修、电修、安全设施承包人、安装时间,并悬挂在峒室醒目处。
10、绞车必须安装在,长、宽、高不得小于2米х2米х2米专用硐室内,符合设备摆放、检修和小绞车操作空间,美观整齐。
11、各斜巷必须有不小于5米的平台车场,必须装设“一坡三挡”,上口变坡点处,安装一道连动保险挡,向后按提升车数的间距安装一道带铁箱地挡,轨道下口要安装一道带坠砣吊挡。
绞车规定煤矿安全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绞车事故发生,确保矿井正常生产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绞车基本要求1. 绞车类型:矿井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具有生产许可证的绞车。
2. 绞车容量:绞车容量应满足矿井生产需要,并根据矿井井型、井深、井筒直径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
3. 绞车安装:绞车应安装在符合规定要求的井筒内,确保绞车运行稳定。
4. 绞车维护:绞车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绞车性能良好。
5. 绞车操作人员:绞车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绞车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三、绞车运行管理1. 运行前检查:绞车运行前,操作人员应对绞车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绞车运行安全。
2. 启动程序:绞车启动前,操作人员应确认绞车各部件完好,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绞车。
3. 运行监控: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绞车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运行,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4. 停车程序:绞车停车时,操作人员应确认井口无人员作业,按下停车按钮,确保绞车平稳停车。
5. 绞车制动:绞车运行过程中,如需制动,操作人员应按制动按钮,确保绞车平稳制动。
6. 绞车检修:绞车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进行检修,确保绞车性能良好。
四、绞车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熟悉绞车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2. 操作人员应掌握绞车各部件的性能和功能,确保操作准确。
3. 操作人员应遵守绞车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4. 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绞车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运行,报告上级。
5. 操作人员应保持井口秩序,确保井口安全。
五、绞车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发生绞车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运行,报告上级,并保护现场。
2.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由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事故总结:事故处理后,应进行事故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斜巷运输绞车安全管理规定

斜巷运输绞车安全管理规定一、引言为保障斜巷运输绞车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煤矿行业安全规章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煤矿斜巷运输绞车的安全管理。
三、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管理全程,责任到人3.依法合规,持续改进四、斜巷运输绞车安全管理制度1. 组织机构设立专职运输绞车管理员,由采选技术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组建运输绞车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2. 责任制运输绞车管理员是运输绞车安全管理的责任人,主要职责是监管运输绞车的日常维护、设备检修工作和管理工作,并及时排除运输绞车事故隐患。
3. 周期性检修对运输绞车实施周期性检修,检修周期以运输绞车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对运输绞车安全锁、制动器、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等重要部件和系统,按照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及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测试、维护和改进,确保运输绞车设备完好可靠,工作状态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4.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主要包括对运输绞车清扫、润滑、紧固件检查、无摆动、无泄漏、电缆无破损以及设备有无异常等方面的管理。
同时加强对电缆的维护,加装保护套和护皮,防止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磨损。
5. 风险防控运输绞车空载或半载时,若出现风险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控制并停车检查。
运输绞车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按照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及设备使用说明操作,不得超载和用作货物吊装。
6. 事故应急当发生运输绞车事故时,运输绞车管理员应当第一时间组织施救,启动应急预案,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可疑人员的排查和安全区域的封锁,保障事故现场审查和调查取证工作。
五、监督检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斜巷运输绞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对发现问题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结论斜巷运输绞车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绞车安全是保障煤矿生产顺畅运行的首要环节。
为了确保斜巷运输绞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本规定旨在采取积极防范和应急响应等措施,着力加强运输绞车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
矿井小绞车管理办法

矿井小绞车管理办法矿井小绞车是矿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在矿井的运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矿井小绞车的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制定了矿井小绞车管理办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矿井小绞车管理办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矿井小绞车的安全操作规程矿井小绞车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证矿井小绞车安全运行的基础。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矿井小绞车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操作人员的责任:明确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技术资格证书,严禁涉及酒后驾车、疲劳操作等危险行为。
2. 操作规范:规定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严禁超载、超速等违规行为。
3. 安全设施要求:要求矿井小绞车必须配备应急制动装置、超速报警器等安全设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4. 安全检查和维护:规定矿井小绞车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矿井小绞车的管理制度矿井小绞车的管理制度是指对矿井小绞车在日常管理中的各项要求和程序。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管理:明确矿井小绞车的购买、验收、登记、编码等各项管理要求,做好设备档案管理。
2. 保养维修:规定矿井小绞车的保养维修计划,确定检修内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技术培训: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知识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矿井小绞车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
三、矿井小绞车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矿井小绞车事故是矿山生产中常见的事故之一,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置矿井小绞车事故,必须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以下是矿井小绞车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要点:1.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矿井小绞车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处理步骤,确保应急处置的快速有效。
2. 抢险救援措施:安排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演练,提高抢险救援能力,确保人员的安全。
3. 事故调查与处理:对矿井小绞车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井下绞车运输安全管理规定1、新安装的绞车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投入运行后,提人的每年进行一次测试,提物的每3年进行一次测试,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2、主要运输斜巷提升的绞车,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要求,完善各种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安全可靠,并配齐绞车后备保护装置。
提升人员的绞车必须实现二级制动;3、斜巷提升人员的绞车、人车、连接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测定和试验,具有以下报告:(一)绞车制动力矩测试报告。
(二)连接器检验及三环链检验报告。
(三)斜井人车试验报告。
4、建立斜巷运输设备的各种图、牌板、技术履历簿、维修和技术记录档案,明确专人负责。
5、斜巷提升人员绞车每班必须配备两名合格的司机,持证上岗,做到一人开车,一人监护;倾斜巷道运输工作,必须遵守“三固定、四保险”。
6、斜巷提升人员的绞车应有足够的备品配件,如提升钢丝绳、油马达、主泵、副泵、大型减速机、电机等,要有可靠备用关键易损件,如轴承、联轴器、制动电磁阀、溢流阀、安全阀、电控插件等。
7、斜巷运输绞车房内必须悬挂以下制度及图表:(一)绞车司机、把勾工、信号工岗位责任制。
(二)绞车司机、把勾工、信号工操作规程。
(三)绞车司机、把勾工、信号工交接班制度。
(四)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五)干部上岗制度。
(六)绞车司机巡回检查制度。
(七)设备包机制度。
(八)绞车维修制度。
(九)安全保护试验制度。
(十)钢丝绳验绳制度。
(十一)人车运行制度。
(十二)绞车制动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技术特征表。
(十三)斜巷运输系统图、挡车器图表。
(十四)周期检修制度。
(十五)防火制度8、斜巷运输绞车房内必须有以下记录:(一)绞车运行记录。
(二)司机交接班记录。
(三)钢丝绳检查记录。
(四)安全保护装置试验记录。
(五)人车专项安全检查、检修及手动落闸试验记录。
(六)设备检修记录。
(七)干部上岗记录。
(八)要害场所登记记录。
9、主要斜巷运送人员的轨道,必须达到优良品,确保斜井人车安全运行。
10、斜巷运送人员的斜井人车必须使用人车信号机,通话要清晰,信号要准确,系统要可靠,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出停车信号,确保人员运送安全。
11、斜巷运送人员的巷道内必须设置人车库,人车库中应有检修坑,其规格尺寸应满足人车维护检修的需要,不得有积水和杂物。
12、斜巷运送人员必须设置乘人车场,悬挂人员乘车管理牌板,并有运输安全监察员维持乘车秩序。
各乘人车点要有明显停车标记,乘车人员严禁抢上抢下、严禁“扒、蹬、跳”,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其直接领导者的责任。
13、斜巷运输的巷道内敷设的电缆、管线,悬挂高度不得低于人车或矿车的高度。
距人车或矿车最突出部位不得小于300mm。
14、主要轨道运输斜巷的防跑车及跑车防护装置,其装设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并能可靠动作;15、斜巷运输轨道的变坡点,必须安装足够的地辊,其直径不得小于250mm,宽度200~250mm,轴径不得小于40mm。
轨道线路中的地辊数量以钢丝绳不磨轨枕为准。
轨道道岔良好,其安装高度不得妨碍行车安全。
巷道转弯或变坡处,必须安装足够的立辊或顶部托辊,数量以钢丝绳不磨巷道为准。
16、斜巷运输轨道的上下车场及中间通道口应安装斜巷语言信号,其电铃、声光信号、信号打点器必须上盘,并且悬挂在信号硐室内,不能悬挂在巷帮。
17、斜井人车的乘人车场及各乘人车点,必须有方便人员上下的平台。
18、钢丝绳头固定在滚筒上时,必须有特备的容绳或卡绳装置,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滚筒上必须留3圈摩擦绳,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
19、斜巷运输绞车钢丝绳连接装置的使用、检查与维护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为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钩头,采用绳卡紧固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必须选用与钢丝绳匹配的绳卡;2)绳卡数量与钢丝绳直径有关,见下表规定。
此外,还应在尾端加一个安全绳卡;3)第一个绳卡尽量靠紧护绳环,依次均匀分布,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7倍,绳头距安全绳卡的距离不小于140mm,并用细钢丝将绳头捆扎在主绳上。
绳卡滑鞍(也称绳卡座或夹板)放在钢丝绳工作时受力的一侧(即主绳侧),“U”型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端(即副4)拧紧绳卡时由第一个开始往后逐一拧紧。
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应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1/3为度;5)护绳环要保持完好,每班对钩头检查紧固一次。
(二)专为升降人员的卡子型钩头,每半年窜一次钩头,窜绳长度1~50m,每季度组织一次检查。
(三)插接型钩头必须保证插接质量,编插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并不得小于300mm,编插部分应捆扎细钢丝,插接长度应不小于4~5个捻距,并保证护绳环完好不脱落。
20、连接装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和要求:(一)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保险绳。
(二)在每次换钢丝绳前,连接装置(钢丝绳钩头)必须用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
矿车连接装置(三环链)至少每年进行一次2倍于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试验。
(三)专为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提升容器的连接装置,以破断强度为准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专为升降物料的提升容器的连接装置,以破断强度为准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斜井人车的连接装置,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矿车的边梁、碰头和连接销、无极绳运输的连接装置,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
21、斜巷提升使用的保险绳,必须通过计算进行选择,其长度必须和规定串车数量吻合,以防止超挂车。
保险绳的绳径应与主绳径相符,保险绳与主钩头的连接,采用绳卡连接,绳卡数量不少于4副,保险绳钩头绳卡不得少于4副,绳卡应与绳径相符,并每班检查紧固一次。
卡接位置在主钩头后面,卡接方式与主钩头相同。
22、运输斜巷人行道的宽度不得小于800mm,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300mm;上下人车平台宽度不得小于1m,长度不低于列车长。
23、斜巷运输巷道要定期维修,保障行车安全,不得有脱皮、掉碴、冒顶、片邦现象,运送人员的斜巷要有畅通的水沟。
24、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与不回电轨道之间,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354条规定安装绝缘道夹板。
25、提升斜井人车巷道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尤其是乘人车场、各乘人车点、片盘及安全防护装置等处不得缺少照明,严禁使用声光信号及运行红灯代替照明。
26、斜巷运行的斜井人车(XRC和XRB型),必须执行单侧上下人,并有安全防护链。
27、当斜井人车通过道岔及人车停车点时,必须减速运行,其速度不得超过1m/s。
28、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送爆炸材料,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m/s。
运输电雷管的车辆必须加盖、加垫、车厢内以软质垫物塞紧,防止震动和撞击。
29、斜巷运行中的人车必须前有信号工、后有跟车工,并且随时瞭望运行前方,若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发出停车信号,紧急情况下则采取措施,拉动手闸,实现安全制动停车。
30、斜巷运行人车的轨道,轨道工每天必须检查一遍,严格按《矿井窄轨铁路维修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在斜巷进行吊车作业时,要制定防止跑车的安全措施,须经矿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业。
32、斜巷运输上下车场非运输作业人员,严禁在轨道两侧停留,行人要走人行道。
发现车辆通过时,要及时躲进躲避硐内或巷道宽的安全地点,待车辆通过后再行走。
横过轨道时要注意瞭望,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人行道禁放物料,水沟盖板要完整盖好。
33、斜巷运输的钢丝绳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斜巷运输钢丝绳的检验与安全系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99~402条有关规定。
(二)斜巷运输钢丝绳断丝的检查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05条有关规定。
(三)斜巷运输钢丝绳磨损的检查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06条有关规定。
(四)斜巷运输钢丝绳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检查项目主要是断丝、磨损、锈蚀和变形等,若发现有断股、打结或锈蚀严重,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时,不论断丝数或绳径变细多少,都必须立即更换。
34、钢丝绳在运行中遭受到突然停车等猛烈拉力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将受力段剁掉或更换全绳:(一)钢丝绳产生严重扭曲或变形的。
(二)断丝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405条规定的。
(三)提升钢丝绳直径减小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406条规定的。
(四)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长度伸长0.5%以上的。
(五)在钢丝绳使用期间,断丝数突然增加或伸长突然加快,必须立即更换。
35、绞车钢丝绳的日检与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加强对钢丝绳的检查,检查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并认真填写记录。
发现特殊情况,向当班领导汇报,当班领导应落实人员及时处理。
(二)加强井巷维护,发现有淋水要及时处理,使水流排入水沟,避免顺轨道淌水腐蚀钢丝绳。
(三)轨道要干净整洁,地辊布置合理,间隔适当,保持地辊齐全完好,转动灵活,润滑良好,若有损坏及时更换,避免钢丝绳直接磨轨道和轨枕。
(四)加强钢丝绳涂油,选用合格的专用钢丝绳油,每月至少应涂油1次。
36、主要提升绞车的液压油必须每2个月化验一次,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7、凡长度超过2.4米,高度超过1.6米,宽度超过1.2米、重量超过3吨的设备材料不得装入两吨矿车内运输;进行特殊运输工作,必须制订专项运输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方可认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