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8-6 读零件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八章 零件图

图8-23(a)所示进行标注(图中Fe表示基本材料为钢,Ep表示加工工艺为电镀)。 如图8-23(b)所示,三个连续的加工工序的表面结构、尺寸和表面处理的标注如下。
第一道工序:单向上限值,Rz为1.6 μm,表面纹理没有要求,去除材料的工艺。
第二道工序:镀铬,无其他表面结构要求。
第三道工序:一个单向上限值,仅对长为50 mm的圆柱表面有效,Rz为6.3 μm,表面纹
➢ 4.表面结构要求在图纸中的注法
4.1 表面结构表示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 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 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如图8-15所示。必要时,表面结构也可用带箭头或黑 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8-16所示。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不仅要考虑设计要求,还应使标注出的尺寸便于测量和校验。 如图8-11(a)所示,尺寸A不便于测量,应按图8-11(b)标注尺寸。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图8-9 封闭尺寸链
图8-10 开口尺寸链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a)不正确
(b)正确
图8-11 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图8-1 左端盖及其零件工作图
零件图的 内容
(1)一组图形。用一组恰当的图形(如局部视图、剖视图、断
1
面图及其他规定画法等)将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内外形状和位置关 系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如图8-1所示,用一个基本视
图表达泵盖的外形,用A―A全剖视图表达泵盖的内部形状。
2
(2)全部尺寸。在零件图上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 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以确定其结构大小。
第一道工序:单向上限值,Rz为1.6 μm,表面纹理没有要求,去除材料的工艺。
第二道工序:镀铬,无其他表面结构要求。
第三道工序:一个单向上限值,仅对长为50 mm的圆柱表面有效,Rz为6.3 μm,表面纹
➢ 4.表面结构要求在图纸中的注法
4.1 表面结构表示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 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 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如图8-15所示。必要时,表面结构也可用带箭头或黑 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8-16所示。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不仅要考虑设计要求,还应使标注出的尺寸便于测量和校验。 如图8-11(a)所示,尺寸A不便于测量,应按图8-11(b)标注尺寸。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图8-9 封闭尺寸链
图8-10 开口尺寸链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a)不正确
(b)正确
图8-11 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图8-1 左端盖及其零件工作图
零件图的 内容
(1)一组图形。用一组恰当的图形(如局部视图、剖视图、断
1
面图及其他规定画法等)将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内外形状和位置关 系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如图8-1所示,用一个基本视
图表达泵盖的外形,用A―A全剖视图表达泵盖的内部形状。
2
(2)全部尺寸。在零件图上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 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以确定其结构大小。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

(2)表示方法 ① 轮盘类零件主要在机床上加工,所以按其加工 位置和形状特征来选择主视图,轴线水平放置。 主视图常取单一剖切面、相交剖切面或平行剖切 面作出全剖或半剖视图。 ② 轮盘类零件一般采用主、左(或右)两个基本 视图表示。左(或右)视图表示外形轮廓、孔、 槽结构形状及分布位置。 ③ 个别细节结构常采用局部剖视图、断面图、局 部放大图等加以表示。 如图8-9所示,左端盖主视图的轴线水平放置,用 单一剖切面全剖主视图,表示轴向内形。左视图 采用对称形简化画法,表示径向外形及盘上圆孔 分布位置。局部放大图表示密封槽形状。
图9-5
吊钩的工作位置
8.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1.当主视图选定后,对零件主要结构形 状尚未表示清楚的,首先选用基本视图 (包括取剖视图)进行补充。 如图8-6中的盖板除了主视图外,只有通 过俯、仰视图及全剖左视图进行补充,才 能把盖板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示出来, 以利于读图。
图8-6 盖板视图方案的选择
图8-9 左端盖零件图
3.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包括支架拨叉、连杆、摇臂、杠杆等。叉架类 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常用于支承、连接、操纵和传动等, 这类零件由铸造、锻造制成毛坯,经过必要机械加工制造 而成。 (1)结构特点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多样化,差别较大,但主体的结构 都是由支承部分、安装部分和连接部分(不同断面形状的 连接板、肋板和实心杆)组成。 (2)表示方法 ① 叉架类零件需多种机械进行加工,加工位置难于分清主 要和次要之处,工作位置也多变,所以,应以反映零件结 构特征的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并把零件放正。 ② 常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视图表示,根据结构特点辅 以断面图、斜视图、局部视图。
(1)结构特点 轴套类零件的主体是回转体。轴类零件常带有轴 肩、键槽、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圆角、 倒角、中心孔等结构;套类零件大多数壁厚小于 内孔直径,常带有油槽、油孔、倒角、螺纹孔和 销孔等结构。 (2)表示方法 ① 由于轴套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或磨床上进行加 工,因此主视图轴线要水平放直,一般只用一个 主视图。轴类常用局部剖视图表示孔、槽等结构, 套类常用全剖视图。 ② 为了表示孔、槽,常用断面图。 ③ 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圆角等较小结构常用 放大图,如图8-1和图8-8所示。
机械制图第十章 装配图第八节读图拆画零件图

① 根据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的不同,及视图 间的投影关系等区分形体。
② 看零件编号,分离不剖零件。 ③ 看尺寸,综合考虑零件的功用、加工、装 配等情况,然后确定零件的形状。
④ 形状不能确定的部分,要根据零件的功用 及结构常识确定。
如: 泵体
其主体部分的外形和内腔都是长圆形, 腔内容纳一对齿轮,泵体上有轴孔。 前后锥台形的凸起有进、出油口与内腔 相通,泵体左端面有与端盖连接固定用的螺 钉孔和销孔。 底板部分是长方形,左、右各有一个固 定用的螺栓孔,上面的凸台和下面的方槽, 都用于减少加工面。 如此,逐个零件分析之后,可知齿轮 油泵的形状和结构为:
(4) 根据零件各表面的作用和工作要求,注出 表面粗糙度代号。 ① 配合表面: Ra值取3.2~0.8,公差等级高 的Ra取较小值。
② 接触面: Ra值取6.3~3.2,如零件的定位 底面Ra可取3.2,一般端面可取6.3等。 ③ 需加工的自由表面(不与其它零件接触 的表面): Ra值可取25~12.5,如螺栓 孔等。
装配图
⑶ 分析视图,弄清各个视图的名称、所采 用的表达方法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及视 图间的投影关系。 齿轮油泵装配图由三个视图表达, 主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 泵的主要装配关系。左视图沿端盖和泵 体结合面剖切,并沿进油口轴线取局部 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俯 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 的外形及螺柱的连接情况。
(5) 根据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和加工条件,确 定零件图的其它技术要求。
泵 体 零 件 图
根 据 齿 轮 泵 装 配 图 拆 画 的
小 结
读装配图的重点:
1. 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 2. 确定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这是看图中的 难点,在练习中逐步掌握。 3. 通过拆画零件图,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② 看零件编号,分离不剖零件。 ③ 看尺寸,综合考虑零件的功用、加工、装 配等情况,然后确定零件的形状。
④ 形状不能确定的部分,要根据零件的功用 及结构常识确定。
如: 泵体
其主体部分的外形和内腔都是长圆形, 腔内容纳一对齿轮,泵体上有轴孔。 前后锥台形的凸起有进、出油口与内腔 相通,泵体左端面有与端盖连接固定用的螺 钉孔和销孔。 底板部分是长方形,左、右各有一个固 定用的螺栓孔,上面的凸台和下面的方槽, 都用于减少加工面。 如此,逐个零件分析之后,可知齿轮 油泵的形状和结构为:
(4) 根据零件各表面的作用和工作要求,注出 表面粗糙度代号。 ① 配合表面: Ra值取3.2~0.8,公差等级高 的Ra取较小值。
② 接触面: Ra值取6.3~3.2,如零件的定位 底面Ra可取3.2,一般端面可取6.3等。 ③ 需加工的自由表面(不与其它零件接触 的表面): Ra值可取25~12.5,如螺栓 孔等。
装配图
⑶ 分析视图,弄清各个视图的名称、所采 用的表达方法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及视 图间的投影关系。 齿轮油泵装配图由三个视图表达, 主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 泵的主要装配关系。左视图沿端盖和泵 体结合面剖切,并沿进油口轴线取局部 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俯 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 的外形及螺柱的连接情况。
(5) 根据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和加工条件,确 定零件图的其它技术要求。
泵 体 零 件 图
根 据 齿 轮 泵 装 配 图 拆 画 的
小 结
读装配图的重点:
1. 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 2. 确定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这是看图中的 难点,在练习中逐步掌握。 3. 通过拆画零件图,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机械制图 零件图 8-6表面粗糙度

承长度率。
符号
意 义及说 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 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 车、铣、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未冶金等,或者是用 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齿轮、蜗轮等齿槽的粗糙度代 (符)号可注在分度线的延长线 上。键槽侧面的粗糙度代(符) 号可注在引出线上。
抛光 1.6
★ 齿轮、渐开线花键的 工作表面,在图中没有表 示出齿形时,其粗糙度代 号可注在分度线上。
RY2.5 RY2.5
螺纹工作表面需要注出粗 糙度代号而图形中又未画出 螺纹牙型时,其粗糙度代号 必须与螺纹代号一起注出。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定义为:在取 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i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 1
L
Y (x)dx
L0
1、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其数值越小,即 越光滑,表面质量越高,加工工艺越复杂,成本也越高。 因此,选择表面粗糙度时,即要考虑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 ,又要符合加工的经济性。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强度、抗腐性 密封性、外观要求等影响很大,因此,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的 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说来,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 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二、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符号
意 义及说 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 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 车、铣、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未冶金等,或者是用 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齿轮、蜗轮等齿槽的粗糙度代 (符)号可注在分度线的延长线 上。键槽侧面的粗糙度代(符) 号可注在引出线上。
抛光 1.6
★ 齿轮、渐开线花键的 工作表面,在图中没有表 示出齿形时,其粗糙度代 号可注在分度线上。
RY2.5 RY2.5
螺纹工作表面需要注出粗 糙度代号而图形中又未画出 螺纹牙型时,其粗糙度代号 必须与螺纹代号一起注出。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定义为:在取 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i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 1
L
Y (x)dx
L0
1、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其数值越小,即 越光滑,表面质量越高,加工工艺越复杂,成本也越高。 因此,选择表面粗糙度时,即要考虑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 ,又要符合加工的经济性。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强度、抗腐性 密封性、外观要求等影响很大,因此,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的 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说来,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 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二、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机械制图》(刘凤玲)教学课件 第8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
第8章 零件图
目录
CONTENTS
1 零件图概述 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6 读零件图
ART 01
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零件图的内容
➢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当设计或测绘机器时,先要绘制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零件完 工后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零件与部件、零件图 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当识读或绘制零件图时,要考虑零件在 部件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从而理解各个零 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方法;当识读或绘制装配图时,也必须了解部件中 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以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选择其他视图
主视图确定之后,要分析该零件还有哪些结构形状未表达完整,如何 将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位用其他视图进行表达,并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 的重点。在选择视图时,应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力求 制图简便。
选择其他视图
➢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例如,图中凸台的顶 面是工艺基准,以此为基准测量螺孔的深度尺寸8比较方便。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最好能重合,这样既可满足设计要求又能便于加工 制造。
➢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有配合功能要求的尺寸、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影响零件使 用性能的尺寸,这些尺寸都应在零件图上直接注出,如图所示。图(a)中的轴 孔中心高h1是重要尺寸,若按图(b)标注,则尺寸h2 和 h3将产生较大的积累误 差,使孔的中心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为安装方便,图(a)中底板上两 孔的中心距l1也应直接注出,若按图(b)标注尺寸l3 间接确定l1 ,则不能满足 装配要求。
第8章 零件图
目录
CONTENTS
1 零件图概述 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6 读零件图
ART 01
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零件图的内容
➢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当设计或测绘机器时,先要绘制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零件完 工后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零件与部件、零件图 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当识读或绘制零件图时,要考虑零件在 部件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从而理解各个零 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方法;当识读或绘制装配图时,也必须了解部件中 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以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选择其他视图
主视图确定之后,要分析该零件还有哪些结构形状未表达完整,如何 将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位用其他视图进行表达,并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 的重点。在选择视图时,应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力求 制图简便。
选择其他视图
➢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例如,图中凸台的顶 面是工艺基准,以此为基准测量螺孔的深度尺寸8比较方便。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最好能重合,这样既可满足设计要求又能便于加工 制造。
➢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有配合功能要求的尺寸、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影响零件使 用性能的尺寸,这些尺寸都应在零件图上直接注出,如图所示。图(a)中的轴 孔中心高h1是重要尺寸,若按图(b)标注,则尺寸h2 和 h3将产生较大的积累误 差,使孔的中心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为安装方便,图(a)中底板上两 孔的中心距l1也应直接注出,若按图(b)标注尺寸l3 间接确定l1 ,则不能满足 装配要求。
机械制图-零件图

B、C.D:非加工面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全解

公差恒 为正
45
3)公差带图:
上极限偏差 公差带
+ 0-
+0.008 -0.008
下极限偏差
+0.024
+0.008 -0.006
0
-0.022
50 公称尺寸
例: 50±0.008
50
+0.024 +0.008
50
-0.006 -0.022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 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
布情况。
A
23
A
24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2. 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 ⒊ 零件的几何公差。
有关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达到的 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要求等, 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上方的空白处。
c) 综合式
尺寸标注的三种形式
28
三、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
和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长度、 外轮廓尺寸等。
c b
cd
正确!
错误!
29
四、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ce d b
错误!
c
d
b
正确!
长度方向的尺寸 b、c、 e 、d 首尾相 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C向局部视图表 达上面凸台的形状。
A D
D
B-B C
视图方案一
18
机械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工程

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工程★8.7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和用途;
2了解零件各局部结构形状的特点、功用、相对位置;3了解零件的制造方法和技术要求,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看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质量、图样的比例等。
2.表达方案分析分析各视图及视图间的关系,搞清楚表达方案:(1)找出主视图;(2)找出其他视图、剖视图等,其相对位置、投影关系?
(3)剖视图、断面图的剖切面的位置?
(4)局部视图、斜视图处的投射部位、投射方向?
(5)有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3.结构分析形体一般都表达为零件的某一结构,(1)先看大致轮廓,再分成几个较大的独立局部进行分析;
(2)分析外部结构,逐个看懂;(3)分析内部结构,逐个看懂;(4)对形体复杂的局部可进行线面分析,搞清楚投影关系4.尺寸分析
(1)根据对零件结构形状的分析,了解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2)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了解基准和尺寸的标注形式;
(3)了解功能尺寸;(4)了解非功能尺寸;
(5)确定零件的总体尺寸。
5.结构、工艺和技术要求的分析(1)根据图形了解结构特点;(2)根据零件的特点可以确定零件的制作方法;(3)根据图形内、外的符号和文字注解,了解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