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糖产品入库出库计量管理控制规定

合集下载

糖厂物资管理制度范本

糖厂物资管理制度范本

糖厂物资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糖厂物资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储存、分发和废旧物资处理等行为,提高物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糖厂生产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糖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物资,是指糖厂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工具、备品备件等。

第三条物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节约、环保的原则,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确保物资的合理供应,提高物资使用效率。

第二章物资采购管理第四条物资采购应根据糖厂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结合市场供应情况,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明确采购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

第五条采购物资应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

第六条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第七条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第八条采购物资到货后,应由仓库管理人员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商解决。

第三章物资储存管理第九条仓库应按照物资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物资安全、便于保管和分发。

第十条仓库管理人员应做好仓库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仓库的安全、整洁、有序。

第十一条仓库应建立健全物资账务管理制度,确保账务清晰、准确、及时。

物资出库、入库、盘点等环节,均应做好记录。

第十二条仓库应定期进行物资盘点,确保物资账物相符。

对盘点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第四章物资分发管理第十三条物资分发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制定分发计划。

分发计划应明确分发品种、规格、数量、分发时间等。

第十四条物资分发应严格执行分发计划,确保物资及时、准确、安全地分发到各部门。

第十五条各部门应合理使用分发到的物资,不得浪费、滥用。

对于不合理使用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糖仓库管理制度

糖仓库管理制度

糖仓库管理制度糖仓库管理制度一、总则糖仓库是公司的财产,为了保障糖仓库的安全性、规范性和高效性,确保糖仓库的正常运作,特制订本制度。

二、仓库的设置和管理1. 糖仓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考虑到糖的特殊性,配备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虫等设施。

2. 糖仓库的管理应委托专人负责,严禁外人随意进入糖仓库,要做好仓库的封存工作。

3. 糖仓库的管理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 糖仓库的管理人员应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遵守行业规范,维护公司利益和仓库的正常运作。

三、糖仓库的入库管理1. 糖仓库的入库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验收、计量、记录等环节。

2. 入库时应对糖品质进行检验,确保糖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入库的糖应按照品种、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4. 对于过期或者质量不合格的糖,应及时报告上级,进行退货或者销毁处理。

四、糖仓库的出库管理1. 糖仓库的出库应经过审批程序,严禁私自处理糖。

2. 出库时应按照出库单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出库的糖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确保糖的新鲜度和质量。

4. 对于出库的糖,应保留相应的销售单据,以备日后查询和结算。

五、糖仓库的库存管理1. 糖仓库的库存应进行定期盘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盘点应由仓库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参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盘点时发现库存偏差较大的,应及时报告上级进行核实处理。

4. 对于临时需要调拨的糖,应按照相应的调拨手续进行,确保调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六、糖仓库的安全管理1. 糖仓库的安全管理应设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包括防火、防盗、防爆等方面。

2. 糖仓库应配备有专门的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糖仓库应设有相应的安全警报系统,并配备专门的保安人员。

4. 糖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七、糖仓库的卫生管理1. 糖仓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管理】淀粉糖类

【管理】淀粉糖类

【关键字】管理澱粉糖類工廠良好作業規範專則1 目的本規範為澱粉糖類工廠在製造、包裝及儲運等過程中,有關人員、建築、設施、設備之設置以及衛生、製程及品質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條件之專業指引,並藉適當運用危害分析重點管制(HACCP)系統之原則,以防範在不衛生條件、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質劣化之環境下作業,並減少作業錯誤發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體系,以確保澱粉糖之安全衛生及穩定產品品質。

2 適用範圍本規範適用於從事產製供人類消費,並經適當包裝或散裝之澱粉糖類製造工廠。

3 專門用詞定義3.1食品:指供人飲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

3.1.1澱粉糖:指以澱粉為原料,經溶解、液化、糖化、轉化、脫色、異構化、分離、脫鹽、濃縮及(或)結晶等過程製成之麥芽糖、高果糖漿、葡萄糖及寡醣類等。

3.1.1.1高果糖漿:應符合CNS 11369 高果糖糖漿之定義。

3.1.1.2寡醣類:指每分子由三至十個各種單糖分子聚合組成之醣類產品。

3.2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裝材料。

3.2.1原料: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構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3.2.1.1主原料:指構成成品之主要材料。

3.2.1.2配料:指主原料和食品添加物以外之構成成品的次要材料。

3.2.1.3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等過程中,用以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甚至凝固)、增加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

3.2.2包裝材料:包括內包裝及外包裝材料。

3.2.2.1內包裝材料:指與食品直接接觸之食品容器如瓶、罐、盒、袋等,及直接包裹或覆蓋食品之包裝材料,如箔、膜、紙、蠟紙等,其材質應符合衛生法令規定。

3.2.2.2外包裝材料:指未與食品直接接觸之包裝材料,包括標籤、紙箱捆包材料等。

3.3產品:包括半成品、最終半成品及成品。

3.3.1半成品:指任何成品製造過程中所得之產品,此產品經隨後之製造過程,可製成成品者。

淀粉 仓库管理制度

淀粉 仓库管理制度

淀粉仓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淀粉仓库管理,保障淀粉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仓库运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仓库管理机构淀粉仓库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仓库管理员和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仓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1. 仓库管理员:负责淀粉仓库的全面管理,包括仓库的收货、存储、发货和盘点等工作。

2. 仓库人员:负责根据仓库管理员的指示,完成各项仓库管理工作,包括搬运、包装、计量等。

3.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仓库的安全监管工作,包括安全设施的维护、安全检查和事故的处理等。

4. 质检人员:负责对淀粉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入仓和出仓的淀粉符合质量标准。

三、入仓管理1. 仓库管理员应根据订单信息和发货单,准确核对货物的品种、数量和规格,并填写入仓记录。

2. 仓库人员应根据仓库管理员的指示,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将淀粉搬运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包装和标识。

3. 质检人员应对入仓的淀粉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仓库管理员报告,做出相应的处理。

4. 入仓记录应当及时录入电脑,以便后续查询和统计。

四、存储管理1. 仓库管理员应根据淀粉的特性和生产日期,对存放位置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淀粉存储安全和不会受潮、受潮等影响。

2. 仓库人员应定期检查存放淀粉的环境和设施,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淀粉质量的问题。

3. 定期对未经检验的淀粉进行质量抽查,确保储存的淀粉符合质量标准。

4. 对不合格的淀粉,应及时通知库管人员,予以处理,保证存放的淀粉符合质量标准。

五、出仓管理1. 出仓前,仓库人员应根据出仓单和仓库管理员的指示,检查货物的品质、数量和规格。

2. 仓库管理员应审核确认出仓记录,并保留出仓单据备查。

3. 出仓的淀粉应凭出仓单出库,由有关司机或承运人负责装载和运输。

4. 出仓记录应当及时录入电脑,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核对。

六、盘点管理1. 仓库管理员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检查淀粉的实际库存和账面库存的一致性。

2. 盘点工作由库管人员和质检人员共同参与,并记录盘点结果。

糖业公司产品计量管理程序

糖业公司产品计量管理程序

产品计量管理程序1.0 相关规定1.1 包装准备:包装前包装人员对计量秤的准确度校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向领导反映,并请技术人员调试做好记录。

1.2计量:按照计量包装标准及要求计量包装。

1.3自检1.3.1待用包装桶:由刷桶岗位人员自检,对待用包装桶称重、标识。

1.3.2产品灌装:包装人员检查待用包装桶的质量,确认包装桶合格后方可放糖,并不定期自检。

1.3.3 袋装产品:包装人员对包装袋的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包装,确保每袋产品的计量符合规定要求。

1.3.4 以上2.3.1,2.3.2、2.3.3计量出现不合格时,及时采取措施并向领导反映,请技术人员调试正常后方可包装,做好记录。

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并依照《产品计量管理制度》考核。

责任部门及时查找原因,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1.4专检:质检员不定期抽查包装好的产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向领导反映。

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并依照《产品计量管理制度》考核。

责任单位及时查找原因,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1.5抽检:产品入库前,仓管员负责抽查产品的计量,不合格不予办理入库。

由生产班长及时通知质检员,化验中心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和《产品计量管理制度》考核。

1.6入库:仓管员凭化验中心开具的检验合格报告单,办理入库手续,并把实物和检验报告单认真核对,有任何一项不相符的拒收(包括包装、标识、计量、感官指标等)。

1.7库存抽检1.7.1质检员对库存产品定期抽查,发现计量不合格,做好标识,及时通知责任部门和成品车间,化验中心依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和《产品计量管理制度》考核。

1.7.2装车前,质检员、仓管员抽查产品的计量,不合格按上述规定执行。

2.0相关制度2.1产品包装计量标准:见《工艺、成品质量考核办法》。

2.2包装人员在包装前,对使用的计量秤用标准砝码校验,做好记录,否则,罚款10元。

计量有误罚款20元,并视为不合格品。

淀粉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淀粉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淀粉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淀粉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淀粉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原料采购、原料储存、生产加工、产品储存、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

第三条淀粉厂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淀粉厂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能力。

第五条淀粉厂应当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原料采购和储存管理第六条淀粉厂应当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估和审查制度,确保原料供应商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七条淀粉厂应当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

第八条淀粉厂应当建立健全原料储存管理制度,原料储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原料应当分类、分批储存,标识清晰;(二)原料储存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三)原料储存应当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蝇;(四)原料储存场所应当设立温湿度监测设备,定期监测并记录。

第三章生产加工管理第九条淀粉厂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加工管理制度,生产加工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生产加工场所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持清洁、卫生、通风;(二)生产加工设备应当定期清洗、消毒,确保食品安全;(三)生产加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四)生产加工过程中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条淀粉厂应当建立产品批次标识制度,确保产品批次清晰,便于追溯。

第四章产品储存和运输管理第十一条淀粉厂应当建立健全产品储存管理制度,产品储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产品应当分类、分批储存,标识清晰;(二)产品储存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三)产品储存应当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蝇;(四)产品储存场所应当设立温湿度监测设备,定期监测并记录。

糖制产品仓库管理制度

糖制产品仓库管理制度

糖制产品仓库管理制度1. 引言糖制产品仓库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糖制产品仓库管理行为的一套制度。

糖制产品作为重要商品,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确保仓库的安全、有效运作,以提高糖制产品的储存、出货和管理效率。

本文档旨在明确糖制产品仓库管理的要求和规范,以保障糖制产品仓库的正常运作。

2. 仓库管理责任2.1 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是糖制产品仓库管理的责任人,负责糖制产品的储存、出货和管理。

仓库管理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 确保仓库内糖制产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 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对糖制产品进行储存和出货; - 保持仓库的整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 维护仓库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作; - 记录糖制产品的进出库情况,并及时上报仓库管理部门。

2.2 仓库管理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并监督和指导仓库管理员的工作。

仓库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 制定糖制产品仓库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改进; - 对仓库管理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管理能力; - 监督和指导仓库管理员的工作,确保其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工作; - 处理和解决仓库管理中的问题和纠纷; - 定期检查和评估仓库的安全和管理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3. 仓库流程管理3.1 入库管理•仓库管理员负责检查收货单和糖制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与采购部门核对;•采购部门将糖制产品送至仓库后,仓库管理员进行验收,确认糖制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验收合格的糖制产品,仓库管理员将其储存至指定位置,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3.2 出库管理•当销售部门需要糖制产品时,销售人员向仓库管理员提交出库申请,包括糖制产品名称、数量和出库原因;•仓库管理员按照出库申请进行糖制产品的出库,记录出库情况,并交由销售人员确认;•出库的糖制产品必须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确保库存的及时更新。

3.3 库存管理•仓库管理员负责对仓库内糖制产品的库存进行统计和管理;•仓库管理员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将盘点结果与实际库存进行比对,并上报仓库管理部门;•若发现库存异常或损耗情况,仓库管理员应及时向仓库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相应处理。

工业淀粉储存管理制度

工业淀粉储存管理制度

工业淀粉储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工业淀粉的储存管理工作,保障工业淀粉的质量安全,提高储存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储存管理责任1. 储存管理部门对工业淀粉的储存质量负责,并组织实施各项储存管理制度。

2. 负责编制工业淀粉的储存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3. 负责组织储存设备的检修、保养和防火、防爆工作。

4. 负责监督和检查储存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严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5. 负责对储存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6. 负责对储存现场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控,及时调整储存条件,确保工业淀粉的质量。

第三章储存条件要求1. 储存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防潮、防尘等储存条件。

2. 储存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修、保养、维护。

3. 储存温度应在5-25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

4. 储存现场应禁止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有毒物质,严禁堆放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淀粉。

5. 储存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标志,警示标语,合理划分储存区域,确保储存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第四章储存管理程序1. 工业淀粉入库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2. 入库前应对工业淀粉进行打包、封存,确保包装完好无损,标明生产日期、批号、质量等级等信息。

3. 入库时应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排序,严禁混装混放。

4. 储存时应加强对工业淀粉的包装、封存、通风、结露、温度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5. 对进货的工业淀粉进行油脂含量、水分含量、氨基氮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工业淀粉的质量。

第五章防火、防爆措施1. 储存现场应设置明显的防火、防爆标志,并配备相应的防火、防爆设备。

2. 现场作业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

3. 储存区域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整理,严禁乱堆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4. 储存区域应设置消防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糖产品入库、出库计量管理控制规定编制人:编制时间:审核人:审核时间:批准人:批准时间: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淀粉糖产品入库、出库计量管理控制规定一、目的为加强产品管理,进一步规范物资的安全,维护公司资产的完整,特制定本制度。

二、术语解释本文所指的淀粉糖产品为药业公司目前分管生产销售的食用一水葡萄糖、药用一水葡萄糖、药用无水葡萄糖、葡萄糖酸钠、果糖。

本规定中根据各类淀粉糖的不同特性进行分别界定。

三、淀粉糖产品的计量管理控制点主要为生产包装间的计量控制(包装袋的使用、包装秤校准、皮重偏差、质检抽检)、入库件数清点交接、出库过磅复检、门卫管理控制、盘点控制等。

四、生产包装间的计量控制(一)包装物的单耗控制1、车间统计员根据生产计划和批包装指令等规定的包装物类别、用量,通过“EAS系统/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模块中的出库业务,新增领料申请流程(填写物料编码、数量、发货组织),提交至厂长审核。

注:食用糖二厂、食用糖三厂、酸钠厂由中班领用中班和夜班所需包装物;果糖厂由早班领用当天所需包装物;一水糖厂、无水糖厂各班分别领用,夜间领用时,包装主操开具纸质领料单(见附表1),经带班长审核后先领用,第二天早上提交EAS领料申请。

2、包装主操依据经厂长审核后的领料申请,到物管仓库领取物料。

注:食用糖二厂、食用糖三厂、酸钠厂、果糖厂持打印出的纸质版领料申请(见附表2),到物管仓库领料。

3、仓库保管员依据EAS系统中的领料申请,找出所领包装物。

装车过程中,保管员要现场监督,包装物出现破损不得发放。

4、物料发放后,仓库保管员通过EAS系统开具“领料出库单”(见附表3),填写物料分类保管帐(见附表4)。

出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物管部留存,第二联财务部留存,第三联生产厂留存。

5、生产厂由厂长直接负责建立《包装袋使用控制表》(见附表5),当班主操对包装袋的领用、使用、结存、损耗情况进行登记,并详细说明损耗原因,由成品主任审核,质量部QA确认。

特别是损耗必须经过必要的程序和权限审批通过方可处理,做到班清日结。

包装袋损耗处理程序包括:①包装袋质量不合格(有异物或不结实)。

发现者通知包装主操,由包装主操将不合格数量填写至《包装袋使用控制表》,并电话报至成品主任、质量部QA,成品主任组织将本批包装袋推至包装间外,待供应商换货。

②入库前因输送带或封包机引起的包装袋破损。

由包装主操对本班破损情况进行统计,填写至《包装袋使用控制表》,并将破损的包装袋统一放至指定区域(废编织袋存放区)。

③开机后、停机前过渡产品的回溶。

由包装主操统计过渡产品件数填写至《包装袋使用控制表》,安排回溶,并通知成品主任、质量部QA。

④入库过程中或入库后造成包装袋破损、运输过程中污染造成的退货等。

食用糖二厂、食用糖三厂、酸钠厂生产的产品:物管科长负责统计破损的包装袋数量,填写《包装袋领用申请表》(见附表6),经生产厂成品主任同意后,通过生产厂领用。

对于破损产品,物管部负责串包,包装间协助计量、封口、贴合格证(或喷码)。

一水糖厂、无水糖厂、果糖厂生产的产品:若内胆未损坏,处理程序同上。

若内胆损坏,物管科长负责统计破损的包装袋数量,运至生产厂进行粉糖或回溶。

⑤物管部串包。

物管科长根据订单提前统计待串包件数、所需包装袋件数,填写《包装袋领用申请表》(见附表6),经生产厂成品主任同意后,通过生产厂领用。

注:(1)《包装袋领用申请表》由物管科长负责填写,物管部长每月审核一次。

(2)入库过程后回溶、串包等情况造成的产品损耗,保管员负责填写《库存产品盘盈/盘亏统计表》(见附表7),经物管科长审核、质量部QA 签字。

6、每周末,生产厂对本周包装袋的损耗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报至生产部。

生产部对各厂的情况进行汇总,于下周一前报至生产副总、总经理审阅。

(二)包装车间的定量包装管理1、每班开始操作前,用标准砝码或标准包装物对电子秤进行校准,填写校准记录。

各厂电子秤的校准/校正程序见表1,每半年由县或市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

表1 各生产厂电子秤校准/校正程序注:果糖厂、一水糖厂(电子秤、吨包计量秤)、食用糖三厂校准记录单独体现(见附表8、9、10、11),酸钠厂校准记录在批包装记录中体现(见附表12)。

2、每班开始包装前,由包装主操依据制定的包装计量标准(见表2),下达本班包装标准及控制范围。

表2 包装计量标准注:如有客户特殊定单及新订制或由客户直接提供包材等非常规产品时,销售人员需出具包材进厂过磅单至质量部,由质量部人员对单件包材计量进行核对并确认后,制定本批产品的单件包装计量标准(格式见附表13)。

包装计量标准一式四联。

第一联质量部留存,第二联生产厂留存,第三联物管部留存,第四联磅房留存。

各部门依据单件包装计量标准进行控制。

3、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包装人员每两小时(果糖厂每四小时)对电子秤进行校准,确保包装重量符合控制范围。

若包装净重量超出控制范围,包装人员要立即采取纠偏措施,查找出现偏差原因,并对一小时内的成品进行逐件计量,对超出标准范围的包装成品作返工处理,并将造成的包装袋损耗情况记录于《包装袋使用控制表中》。

(三)质检抽检管理1、质量部每班按生产线对在线产品进行计量抽检,填写抽检记录(见附表14)。

抽检数量根据每班的计划产量确定,详见表3 计量质检抽检数量确定表,分4-6次均匀抽取。

表3 计量抽检数量确定表2、计量抽检结果平均值符合包装控制范围的即为合格。

3、若抽检结果不合格或抽检过程中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通知带班长。

带班长立即组织包装人员采取纠偏措施:一方面,查找出现偏差原因,并对一小时内的成品进行逐件计量,对超出标准范围的包装成品作返工处理;另一方面,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产品入库的计量管理每班结束后,保管员对产品进行初步检查、清点后,与生产厂带班长、入库工办理成品入库手续,打印“生产入库单”(见附表15),填写物料分类保管帐(见附表2),三方经手人签字并由物管科长审核。

生产入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物管部留存,第二联生产厂留存,第三联质量部留存。

注:在车间计量准确无误的特定假设前提下,各类淀粉糖的入库数量原则上以件数作为入库、出库依据。

六、出库的过磅计量管理1、地磅的日常管理(1)开机前,检查称重显示仪及打印机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磅房主管协调处理。

(2)接通电源后,首先归零校正。

(3)地磅的最大量程为100吨,误差范围为20kg。

(4)地磅每半年由县或市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

2、监磅管理(1)车辆来厂提货前,应先将车开至地磅准备过磅。

远程检查驾驶员离开磅秤后,磅面是否有人,车辆是否停在指定位置,过磅时不得有人上下磅体。

(2)地磅员检查车辆工具箱并贴好封条,出厂时检查封条的完好性。

4、保管员依据“销售出库单”(见附表16)中列出的产品名称、批号、件数找出货物,安排装车。

销售出库单一式六联,第一联销售管理部留存,第二联财务部留存,第三联物管部留存,第四联由物管部反馈至销售管理部留存,第五联门卫留存,第六联客户留存。

5、装车完毕后,安排现场清理并进行过磅核实。

如果责任人不能及时到场,其他保管也可代签,但必须注明(某代某签)。

6、过磅管理(1)地磅员确认地磅及车上无人后过磅,并用过磅后的毛重减去空车重量,作为净重。

(2)地磅员依据“销售出库单”上的吨数及件数,结合过磅计量标准(详见表4),核对净重数量。

表4 过磅计量标准(3)符合重量标准的,打印过磅单(见附表17),填写《产品发货过磅计量记录表》(见附表18),确认放行。

过磅单一式五联。

第一联磅房留存,第二联财务部留存,第三联物管部留存,第四联门卫留存,第五联司机留存。

(4)若超出控制范围(包括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停止过磅,由保管员通知生产厂成品主任、质量部QA,共同查明原因,填写《过磅超标原因分析表》(见附表19)。

不同原因下的责任认定及处理程序为:①对本车产品随机抽取10袋,重新称重。

若有一袋及以上产品不在计量标准范围内,相关费用由生产厂承担,将《过磅超标原因分析表》交生产厂厂长填写处理意见,生产副总批准。

a、过磅净重数量高于销售出库单净重数量,卸货。

同时,保管员作盘盈处理,填写《过磅产品盘盈/盘亏统计表》(见附表20)。

b、过磅净重数量低于销售出库单数量,补货。

同时,保管员作盘亏处理,填写《过磅产品盘盈/盘亏统计表》。

②若10袋产品均在计量标准范围内,重新点数:a、装车件数不对,车辆返回卸货或补货。

相关费用由仓库保管员承担。

将《过磅超标原因分析表》交物管部长填写处理意见,物管副总批准。

b、装车件数无误,且查阅《计量抽检记录》发现抽检偏于标准上限,保管员先电话请示物管副总、总经理批准,方可卸货,暂作盘盈处理,填写《过磅产品盘盈/盘亏统计表》。

c、装车件数无误,且查阅《计量抽检记录》发现抽检偏于标准下限,保管员先电话请示物管副总、总经理批准,方可补货,暂作盘亏处理,填写《过磅产品盘盈/盘亏统计表》。

(5)每周末,质量部根据过磅情况,对本月过磅超标情况进行分析,于周一前将分析结果报送至总经理、生产副总、物管副总、质量部、生产厂、物管部,由相关部门解决处理,减少误差。

七、门卫控制管理1、门卫负责对所有进厂的车辆车载水箱进行检查,并监督排放所有载水,在厂内车辆车载水箱水阀必须全部处于开放状态。

2、拉货车辆出厂前,将销售出库单、过磅单交给门卫核对。

3、门卫核对销售出库单、过磅单上的产品名称、数量,并与实物进行复核。

核对无误后,放行出厂。

八、盘点管理1、盘点内容包括“五查”:查质量,库存物资的质量是否变化;查数量,帐、卡、物是否一致;查保管条件,堆是否合理和稳固,苫盖物是否严密,库房有无漏雨,料区有无积水,门窗通风是否良好等;查安全与消防,各种安全措施和消防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查计量工具,磅称、皮尺是否符合标准,其它工具是否齐全,使用和保养情况是否良好。

2、坚持物资盘点制度,物管员对自己所管物资应坚持实地盘点法,做到有动态的随时盘点,无动态的定期盘点。

盘点方法包括:永续盘点法、循环盘点法、重点盘点法、全面盘点法。

3、每月28-30日,财务部、企管部、物管部联合对物资进行盘点。

盘点方式分为抽盘和全盘,具体情况视物料金额、难易程度和以往盘点结果而定。

盘点结果于下月2日报于仓库主管处,主管分析总结后交于财务部。

4、年盘分为年中盘和年终盘,盘点时间和盘点人员由公司统一安排协调。

盘点根据相关人员对物料的熟悉程度进行分组,并任命小组长。

各组于盘点后提交盘点数据,仓库组织各仓负责人对盘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分析差异率和差异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核查后的盘点表、差异表和差异分析表由各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由仓库主管统一交于财务部。

5、盘点结果的处理(1)盘点中发现盘盈、盘亏时,应分析发生盈亏原因,填写相关“盈亏处置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