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音乐修养选修课论文
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论文:浅析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论文:浅析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对于初中生来说,音乐课意味着什么?每周两节的放松课,还是每周两次吊嗓子?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对音乐教学的目标的理解越来越清晰:音乐教学决不只是一种点缀,而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并在内心生成“美”,是每一个音乐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所以,音乐教育首要目标决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要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一首乐曲、一支歌曲,使学生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和热爱艺术。
过去我们太专注于提高学生的技巧,导致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渐渐放弃对音乐的喜爱。
这无疑是我们教学的失败。
因此,初中阶段我们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最好的音响资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和亲近音乐,从而培养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艺术修养。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目标?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怎样一些具体的方法?笔者在实践中有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音乐欣赏,让学生融入音乐美的世界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
”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
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
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美,在美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如《拥军秧歌》这首歌曲,是一首近代民歌,表现了人们在新年给八路军拜年的情景。
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提前向学生过多地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而是直接让学生听赏,意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结果,学生被歌曲中那欢快、热烈的情绪深深的打动了,禁不住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起来。
音乐修养论文一千字

音乐修养论文一千字篇一:音乐修养小论文我从音乐修养中感受到民乐的魅力我一直很喜欢我国的古典音乐,每次听古典音乐,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妙感觉。
各种古典音乐仿佛把我带回了古代:看王维在月下抚琴;看嵇康刑前从容弹一曲《广陵散》;看“江州司马青衫湿”等等。
这学期选修了音乐修养这门课,老师有一堂课特意讲了中国的古典乐器,我才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中华素称“礼乐之邦”,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从文明发轫之初,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音乐修养。
《礼记〃乐记》中有“知乐,则几于知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的句子。
君子六艺也包括“乐”。
作为中国思想家典范的孔子也非常看重音乐,他教授学生,“乐”是一门必修课。
他本身也是一个音乐家,据说,他很喜欢演奏古琴,还能亲自谱曲。
我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金”类包括钟、铃、鎛、镛、铙(、笙钟、颂钟等;“石”类包括玉磬、笙磬、颂磬、鸣球等;“土”类包括埙、缶等;“革”类包括县鼓、鼗、应鼓、搏拊等;“丝”包括琴、瑟、筑、筝等;“木”类包括圄、柷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龠、笛、篪等下面谈一谈我最喜欢的几种古典乐器:1. 古琴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音乐鉴赏论文(大学选修课)

中外音乐欣赏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但是提到古典音乐,大多数人认为离我的时代好遥远。
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只是觉得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已,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通过选修音乐鉴赏,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
我发现古典音乐是完美,优秀,经典的。
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大师,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大师是海顿,他是交响音乐的泰斗。
他的音乐典雅、华丽、结构方整、旋律流畅,很少有戏剧性冲突,使人飘飘欲仙。
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誉,对海顿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他奠定了古典乐派的形式和风格,并使其发扬光大。
在他创作的黄金期,对音乐的形式与语法的掌握已是炉火纯青,乐曲风格精致,曲思丰富,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许多作品在原创及精练技巧下,经常蕴含着幽默感,表现为惊人的手法、出人意料的不同风格的同时呈现,还有精湛的和声、转调。
更重要的是他发展主题素材的形式,延续巴洛克音乐的模拟对位法,根据主题的轮廓而衍生出乐曲组织。
他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是维也纳音乐真正的奠基者。
献给奥地利皇帝的《颂歌》亦是海顿的著名作品。
如今,这首颂歌的曲调变成了德国的国歌。
柴可夫斯基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环节。
没有他,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了。
大学生音乐修养《交响乐鉴赏论文》

对于交响曲,我印象深刻的是《命运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的斗争主题原是启蒙运动时期悲剧的典型。在古典悲剧和与它紧密联系的格鲁克的音乐剧中,人同命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是严厉残酷的命运形象却常被描写为不可避免的,而人的胜利往往又由于外界的力而突然发生。贝多芬改革这个传统的主题,加以新的处理,使人的意志付诸行动;在他的交响曲中,人的胜利是同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他的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但是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人格外奋不顾身地去建立功勋。英雄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
第二乐章:bA大调、3/8拍、双重主题变奏曲
这一乐章以抒情流动的旋律由大提琴和中提琴缓慢地奏出第一主题,这是附点三十二分音符的连续运用,使沉静的旋律孕育着一种内在的动力,产生出一种不断推进的感觉。接着木管乐器奏出果敢刚毅的进行曲风格第二主题。这两个主题本身形成对比,但宁静、沉思的第一主题和具有英雄性的第二主题,在音调和气质上和“命运”动机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贝多芬在这个乐章中,再次运用了变奏曲式的创作技巧,将两个主题经过变化,充分发展,最后给以完满的结束。
音乐选修课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在大学的选修课,是我们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
在众多的选修课中,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这一课程,虽然我们都不怎么懂得音乐,但是听音乐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因此音乐选修课对我们大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
音乐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风格、艺术的形式,正如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绚丽多姿。
它们之间是互补互存,百花齐放,而绝不是什么竞争关系。
可以说,一部音乐的历史,就是将音乐与生命割裂的历史,就是将音乐与生活分离的历史,就是将音乐变成音乐家的音乐的历史!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建立的历史功绩。
当然,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回到自燃春所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去,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迪,促使我们呼吸;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影响,内修的作用,古今中外已经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音乐家做过说尽的、精辟的论述,应该说,音乐对于当今人欲、物欲横流的社会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需要。
音乐欣赏选修课作为一门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音乐选修课。
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音乐欣赏选修课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其次,音乐欣赏选修课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三,音乐欣赏选修课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时间直觉的发展。
在教会我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欣赏选修课还可以帮助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
勿庸之言,音乐欣赏选修课作为素质音乐选修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知识,也让我们听了许多音乐。
比如《好日子》,《东方之珠》,《茉莉花》,《走进新时代》等等。
《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是科学,也是艺术。
音乐教学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素质教育,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但是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文理想和审美追求。
新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只注重少数音乐尖子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然而,音乐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那么,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我从以下几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音乐的不竭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走上学习音乐的康庄大道。
我尝试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1、律动教学:音乐产生律动,使音乐形象化。
律动教学培养学生听到音乐后产生全身的动力,通过身体运动对音乐加以反映,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促进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用简单的踏步模仿节奏,学生们边学习变体会,边讨论边协调,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使身体得到了协调,而且在模仿中体会到了节奏律动带来的快乐。
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5篇

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5篇音乐学(musicology)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
以下是合一范文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5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篇1怀揣着我所有的梦想来到了大学,可能是以前被初中高中老师灌输了一种思想、对大学的定义特别的肤浅。
来到石大才发现现实和想象有很大的差别、我能感到那些压力、甚至比高中还让人分身乏术。
第一节课张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上完大学出来最基本的定位、以及我们的学分和所有课程的任务,听完感觉负担很重。
一节课让我深刻明白我们的大学并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消遣的、是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提升内涵、完善自我的。
我也让自己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
我们这节课由好几位老师来为我们授课、分别讲了音乐和艺术中不同的领域,老师让我们了解大学明白我们的任务和大学生要做到的基本的事情、让我们明白四年之后出来怎样就业怎样择业怎样在单位为人处世、学习钢琴的要领和我们要怎样学习、声乐的要领声乐的重要性、最后还有一场演出所要具备的以及一个舞台所需要的这些要领。
上完这些课我才明白音乐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我们学到才是皮毛中的一点点。
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我的理解可能太浅薄、这也根本算不上论文、但是还是应该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这门课程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爸爸妈妈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我一点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必须得承认我来的时候所抱着的心态就不对、和大多数上完高中的同学是一样的,觉得大学意味着解放意味着放纵,第一节课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也明白确实该醒醒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不是来玩的。
但是压力确实很大,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擅长有很不擅长的地方就很懊恼、有难过也有无助、但是我很清楚只有压力才能不断进步,我应该去努力去奋斗青春才不至于被荒废。
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虽然我不喜欢争抢、但是我不应该让自己后悔。
作为学生我不能旷课不能迟到、就算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应该用尽全力去努力。
大学生与音乐修养论文鉴赏三篇

大学生与音乐修养论文鉴赏三篇关于《大学生与音乐修养论文鉴赏三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与大学生篇一:音乐与大学生修养音乐是个神奇之物,它的起源甚至无可追溯,大概宇宙形成之时就伴随着孕育出来了,那自然神奇的和谐仙音,谁能说它的出现没有给人类走上文明之史有所建功呢?远的不说,单论音乐对我们大学生修身养性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之中对我们的思维、性格、品格、价值观等有着深远影响,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不过在此我还是姑且谈谈我的浅见。
人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母亲都会对她的孩子唱摇篮曲或者催眠曲,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明证。
正是这样的天赋能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享受音乐的时候因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而涉及己身,在自己的身上使这种情绪得以蔓延,从而进一步牵涉到自身的修养。
在这里分几个小点来阐述此问题。
1.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
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集中注意力在乐声上,体会乐声所要表达的情境,再将这种意境在现实中表达出来,使得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例如,读书的时候大学生习惯听平静和祥的乐曲使得自己心境平和以集中注意力在书本上,达到专心的效果。
这也是对锻炼自身对注意力分配的良策,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已经进行了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的心理素质训练。
我们知道,能不能合理的、有效的分配注意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在学术上是非常有用的。
2.知觉与心理的配合与协调。
听音乐靠的是感觉,这不仅牵涉到内心的节奏感、位置感,还有更高层次的情感、意境等等。
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以情入境,使得自身的情绪也得以舒展,是锻炼自身良好心态的好方法。
此外,也可通过享受音乐提升听力水平,真可谓一举两得。
这两者,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作用不可谓不明显。
尤其是锻炼心态这一条,在现今大学生普遍冲动情绪泛滥,动不动就要生要死的现状,是有一定改善作用的。
这是为大学生们以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良好的个人素质到哪里都是必不可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修养论文
什么是声乐作品体裁?“体裁”是文艺作品的种类和样式,每一种体裁都有一定的规格。
声乐作品的不同种类或样式被称为声乐体裁。
它是作品根据表现内容、情绪、特定环境、人物、时间及旋律、节奏等因素所形成的自己特有的样式。
各种音乐体裁的产生、形成、变化、发展都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物。
因此,声乐的体裁都同一定的社会生活有联系,反映出一定的内容和情绪特征,它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变化所形成的。
了解体裁,有利于认识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容和时代风貌。
声乐作品根据它们各自的表现特点、旋律风格、内容题材及其他许多因素,一般分为九种类型。
一、抒情歌曲是声乐作品中很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发自内心的感受。
其歌词一般不具有描写性,更像是一首抒情诗,所表达的均是对客观事物的感慨,反映人的内心世界。
它以甜美柔和、幽静平缓、深情沉思,以及轻快活泼或是愤慨、悲痛的感情为基调,旋律起伏多变,节奏丰富,风格多样,表情细腻,富有感染力。
二、颂赞歌曲的题材一般都比较重大。
其内容多侧重于历史的巨大变革,歌颂祖国河山,歌颂党和领袖的伟大功绩,歌颂人民英雄等。
颂赞歌曲实际上也是一种抒情歌曲,鉴于它的特殊性,因而独立出来把它作为一种歌曲艺术体裁。
颂赞歌曲音乐气势磅礴、庄严、雄伟、
舒展、流畅,热情奔放,节奏平缓、稳健,结构严谨。
三、劳动歌曲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它直接表现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劳动歌曲节奏鲜明,随着劳动的节奏变化而变化,旋律比较朴实简洁。
四、进行曲是一种富有步伐节奏的歌曲。
最初产生于军队,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英勇战斗,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决心。
雄劲刚健的旋律进行和坚定有力的节奏律动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五、叙事曲是一种叙述故事的歌曲。
其内容大多是描写特定的人物和事件,歌词较长,歌词又不可能那么规整,结构一般较自由,节奏速度比较灵活。
六、歌舞性歌曲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歌曲艺术体裁。
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配合舞蹈,边舞边唱的歌曲;另一类是以舞蹈节奏为基础,专门为音乐会而演唱的歌舞性歌曲。
七、表演唱是一种表演、歌唱并重的歌曲艺术体裁,它把民歌、戏曲和说唱音乐的特点引进到歌曲艺术之中,大大丰富了歌曲艺术的表现力。
歌曲旋律生动、活泼,口语化,其节奏较为自由。
八、诙谐、讽刺歌曲是以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或鲁莽、冒失的行为动作为特征进行说唱,通过喜剧性的夸张手法来刻画美好的或丑恶的事物。
旋律轻快跳跃,口语化,变化音、装饰音运用较多,节奏变化自由。
九、儿童歌曲是歌曲体裁中一个内容丰富的类别,这类歌曲乐句
不长,音域不宽,节奏叫较简单,结构短小齐整,表现的是儿童天真活泼、朝气向上的生活内容,揭示儿童的精神世界。
在这九种类型中,我最喜欢抒情歌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歌曲是《My heart will go on》,是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由好莱坞主流电影著名作曲家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一手炮制,具有浓烈民族韵味的苏格兰风笛在他的精巧编排下,尽显悠扬婉转而又凄美动人。
歌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诽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短短四分钟的歌曲实际上是整部影片的浓缩版本。
歌曲由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唱,首周空降Billboard排行榜冠军。
《My heart will go on》表现了一段伟大的爱情,这段爱情并没有长相思守的宿世姻缘,有的只是一见钟情的惊喜,冲破生活僵局的快感,还有残留在老爷车中缠绵的余温,却可以守住如此戏谑的生死承诺。
这是爱情的力量。
命中注定的爱情走不到一起,却也在乎能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在生死的关头她不可能遥望着他的身影独自离去,尽管海水那么冰凉,在劫难中的挣扎那么困难,只要有爱人在身边就足够,就足够。
虽然生死相隔,却不自觉地成就了另一番凄绝和伟大。
这样用死成全的爱情,浪漫得极致却也心碎。
可是爱情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呢,即使人事变迁,即使容颜不再,无数次午夜梦回中她仍然会听到他说:答应我,你会好好活下去。
我想,从此,Rose看的风景,Jack都能感觉得到。
而她的欢欣,他亦都可以知晓。
当爱情足够强大的时候,时间,空间,都无法匹敌。
即使你不能再对我点头,我仍然相信,我们到达了永恒。
这正是《My heart will go on》所表达的情感。
我喜欢在深夜里,躺在宿舍的床上,带上耳机,反复听,虽然对于剧情早已烂熟,但在只有声音的世界里,让我忘掉了影像,萦绕在耳边的声音,成为全部,遮掩了平庸,荡漾无穷,心中感慨万千……
《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声响起,一切落幕,Jack和Rose 的爱情已成为了现代电影中的一个经典的浪漫符号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随着《My heart will go on》一起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