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
材料: 1. 植物种子(可以选择豌豆、向日葵、小麦等); 2. 盆栽土壤; 3. 小盆或花盆; 4. 水; 5. 太阳光。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材料,并将盆栽土壤填满小盆或花盆; 2. 在土壤中挖一小坑,将植物种子放入坑中,并轻轻盖上土壤; 3. 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将小盆或花盆放在室外或阳台等可以充分接受阳光的地方。
实验观察: 1.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植物的高度和叶子的数量; 2. 注意观察植物的颜色是否健康、根部是否有长出来。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发现植物的高度逐渐增加,叶子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同时,植物的颜色也保持健康,没有出现黄叶等问题。
根部也有逐渐生长出来。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植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和阳光。
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可以提供养分和保持植物体内的湿度;阳光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能够帮助植物合成养分; 2. 适当的土壤也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3. 植物的根部也是生长的重要部分,可以吸收水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意义: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种植植物、照顾植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植物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的,只有给予它们足够的养分和环境条件,它们才能茁壮成长。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包括水、阳光和适当的土壤。
这些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只有在这些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植物才能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植物根部的重要性,根部可以吸收水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这次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更加懂得如何照顾植物。
四年级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9份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毫升的水。 2、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实用油,充分震荡 后,静置一会儿。 3、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 名称 试管 滴管 醋 酒精 食用油 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支 数量 3 3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 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 3、观察
名称 筷子 烧杯 水
单位 根 个
数量 1 4
备注
实验小结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教师 意见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 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名称 音叉 音叉锤 铝箔 木质米尺 尼龙绳 棉线
单位 个 个 张 把 根 根
数量 1 1 1 1 1 1 仪器使用情况
备注
实验小结
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 名称 烧杯 钥匙 搅拌棒 水 洗发液 胶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把 根 数量 2 2 2 备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挑一支温度计,用线铁链不好。
2、将温度计装设,(距地面1.5米左右,无法看齐,在室外特别注意通风,阳光无法照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低,背阴处的温度高,表明测量气温时必须挑选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低,清晨的时候气温最高;还辨认出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高至低,在从低至高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擦水壶演示降水,记录不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为在水平桌面,念出刻度3、折算成24小时,录入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测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挑一小匙食盐,放进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烘烤。
你存有什么辨认出?2、挑一小匙河沙整洁的沙,放进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烘烤。
你存有什么辨认出?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熔化了,沙在水中没熔化。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熔化。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圆柱形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

5别的条件不变,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
实验现象:小车运动的快慢不同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小车载重物()运动越慢
小车运动的路面()运动越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纸蝙蝠(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实验现象:手受到桌面一个力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 )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模拟昼夜的形成
(4)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明亮的一面,一会在黑暗的一面.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重力方向是( )的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感受摩擦力(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实验目的摩擦源自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先让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验证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
实验器材:简单电路、干木头、塑料、纸、钉子、铝片、钢丝、
铅笔、皮筋、橡皮等
我的猜测:1、灯泡亮的是钉子、铁丝、铝片、钢丝等。
2、灯泡不亮的是干木头、塑料、纸、橡皮、皮筋等。
我这样做:1、先将简单电路中的夹子夹在一起,灯泡亮表示电路通。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现象。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我认为:把用电器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这样连接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3、 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能发光。
4、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泥的两端,看看小灯泡是发光。
5、 重复检测一次。
6、 记录检测时灯泡是否发光。
二、用检测橡皮的方法检测其他物体。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灯泡亮的表明这个物体是导体,不亮的是绝缘体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1.用铁环去套铜球,铜球能通过铁Leabharlann ;2.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环;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铜球又能通过铁环。
我认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如绿豆、向日葵等)、水、尺子、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花盆中装入适量的土壤。
2、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3、适量浇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潮湿。
4、每天定时观察并测量植物的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日期|植物高度(厘米)|生长情况描述||||||第一天|0|种子刚刚种下,没有明显变化。
||第二天|0|仍未发芽。
||第三天|05|有几颗种子开始发芽,冒出了嫩绿的芽尖。
||第四天|12|芽苗继续生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第五天|20|叶子增多,茎干变粗。
||第六天|28|植株生长明显,更加健壮。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土壤。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发芽并逐渐长大。
实验二:溶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食盐、白糖、沙子、食用油、水、玻璃杯、搅拌棒、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四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其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并观察。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沙子,搅拌后观察。
5、向第四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搅拌后观察。
实验记录:|物质|是否溶解|溶解速度||||||食盐|是|较快||白糖|是|较快||沙子|否|不溶解||食用油|否|浮在水面上|实验结论: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和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材料:闹钟、玻璃罩、抽气泵、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用抽气泵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抽气情况|声音大小|||||未抽气|清晰响亮||抽气中|逐渐变小||抽完气|几乎听不到|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认识灯泡构造与如何使灯泡发亮
实验目的:1、了解小灯泡的构造。2、会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器材、药品:小灯泡、电池、导线
实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小灯泡的构造。2、先用电池的负极把导线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然后分别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放在电池的铜帽上,再把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小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上,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继续再做实验。
实验名称:比较串联和并联情况下,灯泡的光亮强度
实验目的:会连接不同的电路。
实验器材、药品:2节电池、2个电池盒、导线、两个灯泡
实验方法和步骤:1、把两节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再把两个小灯泡安在灯座上。2、把两节电池先串联再并联后接在灯座上,观察这两种情况灯泡的亮度。3、把两个灯泡先串联再并联后接在电池上,观察这两种情况灯泡的亮度。4、用开关控制串联、并联电路。
实验器材、药品:食物油、白纸、肥肉、花生米、棉签、淀粉糊、碘酒、面包片、土豆、馒头、滴管、烧杯
实验名称:观察花的构造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花的结构。
实验器材、药品:桃花、梨花、南瓜花、放大镜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肉眼观察各种花。2、用放大镜再仔细观察各种花,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观察各种花的花蕊。
实验结论:不同的花结构不同。
实验名称: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目的: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实验结论: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小灯泡不亮。
实验名称:认识简单电路
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电路。
实验器材、药品: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3根或4根导线、1个电池盒、1节电池
实验方法和步骤:1、先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然后分别用两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电池盒上,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2、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里,再连接导线。3、增加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小灯座,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池盒,使小灯泡发光。
实验结论: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名称:制作电路检测器,查找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目的:能检测出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药品:2节电池、2个电池盒、三个灯泡、1个开关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一个电池盒、一节电池、一个灯座、一个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灯泡发光。2、把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拆下来,在连接上另一根导线。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灯泡、导线,看电路是否出现故障。
实验结论:1、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2、种子萌发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多的氧气。
实验名称:观察鸡蛋
实验目的:了解鸡蛋的组成。
实验器材、药品:鸡蛋、放大镜
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部。
2、把鸡蛋敲破,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内部。
3、推测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实验评价:鸡蛋由壳、蛋黄、蛋白、胚、气室组成。
实验结论:导体有回形针、药匙、小刀。绝缘体有橡皮、纸板、塑料尺。
实验名称:做一简单的红绿灯
实验目的:会做一简单的红绿灯。
实验器材、药品:导线、红绿灯泡、电池与电池盒、图钉和回形针、木板
实验方法和步骤:
1、把红绿灯泡安装在木板顶端。
2、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3、用图钉将线将开关、电池盒、灯泡连接起来。
实验名称:观察青蛙卵的孵化
实验目的:了解青蛙卵的孵化过程。
实验器材、药品:青蛙卵、水族箱、记录表
实验方法和步骤:1、把一株带有青蛙卵的水草种到水族箱里。2、每两天观察一次青蛙卵的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论:青蛙卵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3周内长成小青蛙。
实验名称:辨别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
实验目的:了解食物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特点。
实验结论:回形针开关可以控制红灯或绿灯。
实验名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
实验目的: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
实验器材、药品:接线盒、导线、灯泡、电池、电池盒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导线、灯泡、电池、电池盒连接一个电路检测器。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的4个接线柱,记录哪几个接线柱之间是通路或断路。
实验结论:接线盒有2个断路,4个通路。
实验结论:
电路出现故障,灯泡不亮。
实验名称:检测材料的导电性
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药品:1个电池盒、1节电池、灯泡、橡皮、小刀、纸板、回形针、药匙、塑料尺等
实验方法和步骤:1、做一个电路检测器。2、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橡皮、小刀、纸板等物体,观察灯泡是否发光。3、重复检测一次,并记录。
实验结论:
1、电池串联时灯泡更亮。
2、灯泡并联时比串联时更亮。
实验名称:观察一朵油菜花
实验目的:了解油菜花的结构。
实验器材、药品:油菜花、放大镜、小刀、记录纸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肉眼观察油菜花。2、用放大镜观察油菜花。3、解剖一朵油菜花,把这朵花的各个部分分别贴在记录表上,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实验结论:油菜花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4个部分组成。
实验结论: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实验名称:种子的萌发
实验目的: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器材、药品:各取10粒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铺有湿润棉花的盘子
实验方法和步骤:1、把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放到烧杯里浸泡两天。2、取一粒蚕豆、油菜、黄豆将种皮剥开,观察种皮。3、小心地把蚕豆、油菜、黄豆掰开,观察两片子叶。4、把浸泡后的蚕豆、油菜、黄豆种子放在盘子里,保持棉花的湿润,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药品:桃花、油菜花、南瓜花的雄蕊雌蕊、油菜花的果实、放大镜、白纸、棉签
实验方法和步骤:1、把几种花的雄蕊和雌蕊分别摆在白纸上,观察它们的共同点。2、用放大镜观察雄蕊、雌蕊。3、把花上的花粉抖在白纸上观察。4、先用手指轻触柱头,再用棉签轻触雄蕊花粉。5、先观察油菜的果实,再小心剥开一个快要成熟的油菜果实,观察里面的种子。
实验名称: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目的: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实验器材、药品:气球、约1米长的木尺、羊毛制品、细线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现象。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