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利

合集下载

智利政治家皮诺切特生平简介

智利政治家皮诺切特生平简介

智利政治家皮诺切特生平简介奥古斯托;何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特,智利政治家、军人、总统。

任内实行独裁统治,迫害反对派。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智利政治家皮诺切特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奥古斯托;何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尔特(卡斯蒂利亚语:,),1973年至1990年为智利军事独裁首脑。

他通过流血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军政府。

在任内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是同时残酷打击异己,造成大量侵犯人权的事件。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指挥军队包围总统府,总统阿连德遇难。

随即皮诺切特建立军政府,中止执行宪法,解散国会,执行严厉的言论检查,取缔左翼政党,暂停一切政治活动。

根據近年美國CIA的解密資料,皮诺切特的行為得到美國的大力支援。

军政府对左翼政治活动的镇压导致至少约3,000人被杀或失踪,超过27,000人遭监禁或拷打,其中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

1980年,新宪法在一次普遍认为是“不规范、不民主”的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

新宪法规定,1988年进行等额选举的总统大选,1990年还政于民。

皮诺切特在那次大选中失利。

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Patricio Aylwin)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

皮诺切特卸任后,仍保留军队总司令的职务至1998年。

根据1980年宪法的规定,他可以在智利参议院获得一个终身参议员席位。

1998年,皮诺切特前往英国就醫。

西班牙法庭发出传票,将其拘禁在家中逾一年。

最终由于健康原因,皮诺切特获得释放回到智利。

2002年,智利最高法院裁定皮诺切特因为血管痴呆症不适宜出庭接受侵犯人权的指控,他随即放弃了在参议院的席位。

2004年5月,智利最高法院又裁定他具有接受审判的能力。

当年12月他遭到多项罪名的起诉。

皮诺切特的支持者认为他的主要功绩是: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蔓延,同左翼革命运动之类的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作了斗争,执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为1990年代智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注智利华人:生活在离中国最远的国家

关注智利华人:生活在离中国最远的国家
力, 多数 都在 秘 鲁 、 巴拿 马 当奴 隶 , 有 只 智利 把他 们 当 自由人 , 多 人就 跑到 智 很 利 , 帮 忙打 仗 。 ” 还 王何 兴 说 。 天 国产 生 了 间接 的 关联 。1 6 8 0年 , 王 侍
别 的餐 馆 去学 些东 西 ” 。在 外面 打 了两 年 工 ,徐 伟雄 开 了属 于 自己 的餐 馆 , 取
名“ 亚洲 ” — 听 起来 很 雄 伟 , — 实际 上 只 有 。此 后 的几 十 年时 间 里 , 徐伟 雄 陆续
半个 世 纪后 , 利 又 与 中 国 的太 平 是做 外 卖 生意 的小店 , 智 店里 连 座 位 都没
音 排 序 , 利 和 中 国总 是挨 着 ” 智 利 华 李 世 贤 率领 的太平 军 遭 清兵 剿 杀 , 存 开 了 2家饭店 ,配 有独 立 的停 车 场 , 智 。 幸 规 商 联 合 总 会 会 长 王 何 兴 用 这 个 有 趣 的 者 唯 一 的生 路 就是 被 卖 到 国外 当“ 约 模 早 已今 非昔 比。 契 巧 合 来形 容 中智 之 间 的密 切 联 系。 尽 管 关 系密切 , 两 国 互相 了解 对 可 绍 智利 时 总 会说 “ 个最 长 的 国家 , 那 挨 着 阿根 廷 的 。 很 少有 人 了解 智利 , ” 中智 之 间也 没 有直 飞 的航 线 。 矿工” 。就 这 样 ,大约 3万 名太 平 军 官
有 了事 业 ,徐 伟 雄开 始考 虑 家人 。 兵 远 渡 重 洋 ,来 到 智 利 的伊 基 克 当矿 离 开 广 东 时 ,他 已有 家 庭 。 到智 利 1 6
年 后 , 把 家 人 接 到 了智 利 , 先后 将 他 又
方的 国 民并 不 多 。 1 9岁 的 少年 李 骏 介 工 , 并协 助 智 利政 府 攻 打 秘鲁 。

智利概况

智利概况

02Part Two 智利的区域规划、交 通、政治
智利共和国行政区划
智利全国分为13个大区 (Región),下设51个省 (Provincia),大区主席由总统任命。 这些大区按从北到南被赋予罗马数 字编号,而圣地亚哥首都大区是特 例,它的编号是RM。 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结果,除首 都圣地亚哥省外,有10万人口以 上城市25座。圣地亚哥省分为圣 地亚哥等32市,人口规模从5万到 50万不等。
与中国关系
1970年12月15日,智利成为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智利也是 最早同中国完成入世谈判的拉美国家。1970年中智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步 发展。2001年,江`泽民主席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与拉戈斯总统就发展两 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04年11 月,胡`锦涛主席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智利进 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智首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12次非正式会议。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确立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宣布启动双边 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智方宣布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05年11月, 胡`锦涛主席在韩国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拉戈斯总统会晤,并共同 出席了中智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2006年9月,吴邦国委员长访智,与巴 切莱特总统共同宣布实施中智自由贸易协定和启动中智自贸协定服务贸易和 投资谈判。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河内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期间会晤巴切莱特总统。
国花
智利国花是“科皮乌埃” (COPIUE),又名“红铃兰”。 该花是一种野生百合花,花期长 达8个月,花朵多为红色,还有 蓝色和白色的。此花在智中、南 部地区随处可见,深受智利人的 喜爱。传说,此花以前只有蓝色 白色两种,智土著人阿拉乌干人 为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和压 迫揭竿而起,同殖民军进行了英 勇的斗争,后来起义的几万名将 士全部战死疆场,起义失败的第 二年春天鲜红的科皮乌埃花开遍 了英雄们战死的战场,智利人就

智利复活岛

智利复活岛

关于复活节岛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千米。

据说,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突然发现一片陆地。

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赶紧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

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

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说来也巧,这天又正好是复活节。

复活节岛呈三角形状,长24千米,最宽处17.7千米,面积为117平方千米。

岛上死火山颇多,有3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海岸悬崖陡峭,攀登极难。

复活节岛是地球上最孤独的一个岛屿。

这个面积仅有163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小岛位于东太平洋,往东越过3600公里的海面才能见到大陆(智利海岸)。

它离太平洋上的其他岛屿也相当遥远,离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是皮特凯恩岛,远在西边2000公里处。

迟至1722年4月5日,该岛的原居民才与外界有了接触,现在人类学界一般将它叫做拉帕努伊岛(Rapa Nui),这是十九世纪中叶波利尼西亚人对它的称呼;岛上原居民被称做拉帕努伊人,他们讲的方言被称做拉帕努伊语。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原居民除了把这个岛屿称做特凯恩加(te kainga)意即“大地”之外,还有没有特别的名称。

据说,有一种从其祖先传下来的名称叫“特-皮托-特-何努阿”(Te-Pito-te-Henua),它一度被译成“世界的肚脐”,这个说法引起了许多人浮想联翩,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

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岛瞰地球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

难道古代的岛民也曾从高空俯瞰过自己的岛屿吗?假如确实如此,那又是谁,用什么飞行器把他们带到高空的呢?复活节岛石像的外观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边,有的竖立在草丛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竖在祭坛上。

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约90吨。

智利风电市场投资环境

智利风电市场投资环境

智利风电智利风电市场投资市场投资市场投资环境环境智利概况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

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界秘鲁,西濒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宽96.8-362.3公里。

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

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

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美欧债务危机发酵、全球金融形势动荡等影响,智利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智利境内矿藏、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铜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

此外,还有铁矿、硝石、钼、金、银、铝、锌、碘、石油、天然气等。

智利盛产温带林木,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

智利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渔业大国。

对外贸易方面,智利实行统一的低关税率(2003年起平均关税率为6%)的自由贸易政策。

智利同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

智利主要贸易伙伴有中国、美国、日本、巴西、韩国等。

外资在智利投资主要领域包括矿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通信等。

智利风电市场概况智利具备发展风电的条件,其中南部地区的风能条件优越。

智利正在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

风力发电占重要位置。

智利计划建设的有39个风电项目,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第四大区。

请参阅《中国企业投资智利风电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第一章智利风电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预测第一节智利风能资源状况一、智利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二、智利平均风速指标三、智利风能资源区域分布第二节智利电力市场发展状况一、智利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二、智利电力消费量三、智利电力电源结构四、智利风电装机容量和风电项目汇总第三节智利重点风电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第四节智利风电市场相关政策一、智利能源电力相关法律法规二、智利风电发展鼓励政策三、智利关于工程承包的相关政策规定第五节智利风电市场发展态势展望和指标预测一、未来五年智利电力市场需求预测二、未来五年智利电力市场供需缺口展望三、未来五年智利风电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四、未来五年智利风电市场竞争格局展望第二章智利风电市场投资机会判断第一节智利风电细分市场的发展机会判断一、风电工程承包的投资机会展望二、风电设备的投资机会展望三、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市场机会展望第二节智利周边地区风电市场的机会判断一、智利所处的地理区位二、周边国家风能资源状况三、周边国家风电需求分析第三章智利投资环境分析第四章智利风电市场投资风险判断第一节智利国家风险判断第二节智利风电市场风险判断第五章智利风电市场投资建议......智利投资环境世界排名:在2013年营商环境排名中,智利的营商环境排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第37位。

智利史上最年轻总统

智利史上最年轻总统

智利史上最年轻总统作者:吴志华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2022年第09期2021年12月19日,加夫列尔·博里奇当选智利史上最年轻总统。

此前,他发型凌乱,喜欢流行文化,很少穿正装、打领带。

这位刚跨过法定参选总统最低年龄门槛的“85后”,开始执掌一国政权,这出乎很多人意料。

有分析称,智利正处于改革发展模式和推动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选民们把希望寄托于这位青年,对他的朝气充满期待。

1986年2月,博里奇出生在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首府蓬塔阿雷纳斯。

这是个海港城市,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这里曾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必经之路,如今仍然是进入南极的“门户”。

当地居民多为欧洲移民后裔,其中克罗地亚裔约占全市人口半数,当地也留有众多的克罗地亚文化印记。

博里奇的家族也不例外。

据媒体报道,19世纪末,克罗地亚的达尔马提亚地区遭遇农业病害,葡萄、橄榄等种植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很多家庭被迫移民海外。

博里奇的曾祖父在1885年前后从克罗地亚的乌格列安移民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从事采矿和淘金。

虽然家乡并不繁华,小城青年博里奇却对家乡充满自豪感。

他在左臂文着“照亮荒岛的灯塔”,形容家乡“是世界的起点,那里所有的故事和想象都融入了麦哲伦海峡,成为许多小说的灵感”。

不会说克罗地亚语的他,2010年专程去克罗地亚的乌格列安寻根。

他的堂姐说,博里奇走遍了岛上的村落,并在祖先曾经居住的房子前拍照留念。

2004年,博里奇离开家乡,独自前往首都圣地亚哥智利大学求学。

此时,智利社会处在政治转型期,皮诺切特独裁统治结束后,中左翼、中右翼轮流执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但看似平静的智利社会,已经在质疑以私有化和自由竞争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批评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府鼓励私人办学,教育投入减少,导致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且学费之昂贵“领先全球”。

民众的不满首先集中在教育方面。

2006年,智利各地中小学出现抗议,民众要求对教育制度改革,政府被迫承诺成立研究改革问题的教育质量委员会。

1973年智利政变

1973年智利政变

1973年智利政变,意指发生于1973年9月11日,一场推翻当时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军事政变;结果阿连德遇害,由皮诺契特将军继任实行独裁统治至1990年;此次政变被视为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在智利相互角力的象征。

通过本国国内法来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最为典型的案例,是1998至1999年间基于国际法被动“属人管辖”原则理论基础上的“皮诺切特”案。

这也是近年来对传统国际法豁免理论影响较大的一个案例。

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原是智利总统。

1973年9月,皮诺切特在外国势力支持下发动了军事政变,杀害了当时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于1974年12月自任总统。

皮诺切特统治智利长达17年,一直到1990年3月。

但即便下台后,他根据智利1980年宪法规定,仍继续担任陆军总司令,直到1998年3月。

那时他才彻底交出军权,成为一个终身参议员,法律上享有完全的刑事豁免特权。

在皮诺切特统治期间,智利有许多人被杀害,或失踪。

由于这中间有不少受害人是西班牙人,所以西班牙多年来一直在调查皮诺切特担任智利总统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并试图就这些罪行对他进行起诉。

1998年10月,西班牙趁皮诺切特来英国治病时以皮诺切特犯有国际罪行为由,要求英国拘留皮诺切特并提出引渡请求。

(13) 于是,英国司法部门在西班牙的请求下将皮诺切特拘捕,皮诺切特的律师则自然地以传统国际法豁免理论为基础,提出国家元首应享有豁免权,英国没有权利拘留皮诺切特,更没有权利将他引渡给西班牙。

在皮诺切特于英国拘捕以前,欧洲有些国家法院已经基于普遍管辖权对那些被指控在前南斯拉夫和卢旺达犯有严重罪行的人进行了审理。

(14) 从那以后类似案件接连不断,最后终于因为比利时国内法庭对卢旺达国内武装冲突中的四个犯罪嫌疑人在卢旺达所犯的战争罪行的审判,使得“普遍管辖权”从理论转为实践,从而使传统国际法的豁免原则发生了变化。

01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01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01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一、简介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China-Chile Free Trade area,CCFTA)是2024年4月签署的中智自由贸易协定。

该协定颁布了中国和智利之间关于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详细规定,并明确了双方国家的经济合作、投资优惠及技术合作等领域的具体政策。

1、原产地要求
CCFTA原产地规定是围绕中国和智利之间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具体政策,旨在保护双方国家的利益,实现双方国家相互尊重、信任和互利共赢。

根据CCFTA原产地规定,参谋国及其两国的贸易伙伴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能使用有关参谋国或其贸易伙伴原产地条件:
a)在参谋国或其贸易伙伴生产物品的原材料和部件占有本品的质量比重达到不低于35%;
b)出口物品中,在参谋国或其贸易伙伴进行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投资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和部件)占本品总价的比重不低于35%;
c)出口物品中,所有原材料和部件均来自参谋国或其贸易伙伴的生产过程,或者所有原材料和部件均在参谋国或其贸易伙伴本土进行加工的变相原产地。

2、原产地证书
参谋国或其贸易伙伴向对方发出的货物出口,如果想要享受原产地规定所规定的优惠,必须同时提供原产地证明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智利土地制度的演变第一阶段:封建土地所有制(1536-1962年)与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一样,智利长期以来土地占有高度集中,极少数大庄园主及外国公司垄断了大部分土地,而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

这种土地关系源于16~18世纪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土地高度集中阻碍了农业发展,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抛荒。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改革土地制度。

19世纪初出现了很多土地改革的呼声和主张,但都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智利处于美国资本的掠夺剥削之下,国内军人专政,大庄园主垄断土地、农民无地或少地现象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二阶段:土地改革阶段(1964-1973年9月)E.弗雷·蒙塔尔瓦任总统期间,智利于1962和1967年两次颁布土改法,规定征收“超额”私人土地(大地主占有但未被利用的土地),依法征收了1408个大庄园的350万公顷土地,分给约3万户农民。

1970 年9 月,智利社会党、激进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左翼政党组成“人民联盟”,推举社会党人阿连德为总统。

阿连德执政后,开始推行国有化政策,同时强力推行更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他执政的第一年(1971)就征收了3500个大庄园的530万公顷土地,建立农社和被称为“土改中心”与“生产中心”的国营农场或合作农场。

这次土改沉重地打击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1973 年9 月,在美国和国内右翼势力的支持下,皮诺切特发动反政府军事政变,阿连德以身殉职,土地改革终止。

第三阶段:土地逆向流转阶段(1973年-现在)皮诺切特上台后,智利军政府首先把阿连德政府时期在土地改革中被剥夺的土地无偿还给原所有者,但提出了附加条件:归还的土地必须用于农业生产。

把被征收土地归还给大地主的方式有所不同:(1)被征用土地尚未分配的,原样归还;(2)被征用土地已分给小农户耕种的,由政府以市场价格赎买后归还。

军政府认为,土地在谁手中并不重要,关键是必须耕种、而且要规模化和专业化耕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所以,在被征土地重新回到大地主手中的同时,小型农户手中的土地也逐渐向懂大规模经营土地的大农场主手中流转。

二、智利农用土地所有权结构及其土地权利保护智利全国耕地面积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5%,约为480万公顷(只相当于我国1.28亿公顷的3.75%),但因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积0.3公顷,与南美洲人均耕地面积0.299公顷大体相同,相当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25倍。

智利全国由北向南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阔叶林气候三大类,奇洛埃岛以南为南极冻土带气候不宜农耕。

因此,相对于其国土而言,智利农业用地不多,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很小,几乎全部集中在南纬30°至42°的地区。

智利国有土地包括:海岸线宽度为30米的海滩,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用地,政府所有建筑和设施用地,全国的公园用地,国家森林公园用地,生态用地,安第斯山脉及其他水资源地。

除此之外的农业用地,大部分为私人所有。

智利有30万农户,拥有耕地面积(均指有灌溉系统的可耕地)为12公顷及以下的为小型农户,12-40公顷为中型农户,40公顷以上为大农户。

小农户有27.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5%,但只占有全国耕地的 22%;大中农户2.2万户,只占农户总数的15%,却占有耕地78%。

最大农场主拥有的土地多达30万公顷,而绝大多数小农户的耕地面积都在12公顷以下。

在土地私有、土地流转自由、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智利小农户在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资金等多方面仍处在弱势地位,大农场主仍在继续兼并小农户的土地。

为了避免土地过度集中,智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政府监管和严格的行政程序有效保护着小型农户的土地权利。

通过严格的行政程序保护小型农户土地权利是智利土地制度的重要特点。

政府不直接参与土地流转,但就改变农地用途制定了严格的行政审批程序。

即使政府需要征用农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也必须与农户谈判价格。

如果谈不拢价格,计划中的基础设施或公用设施必须另选地址;如果是道路,就不得不改线绕道。

在智利,如果要改变任何一块农地搞城市建设,负责城建的住房、都市化和公共土地部必须向农业部、国有资产部和智利国家环境委员会同时提出申请,在三个部门分别审查同意后,再与土地所有者谈判价格、签定土地买卖协议,然后到国家土地登记局变更登记。

智利土地制度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通过专门的法律保护原住民的土地权利。

智利有7个少数民族,其中马普切族的地位最为特殊。

马普切族是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

“马普切”是西班牙语,意指“土地的主人”。

马普切族之外的智利人拥有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但法律规定,马普切人拥有的土地只能在马普切族内部流转。

如果要在马普切人拥有的土地上建设一个水电站,政府就必须出资先购买比马普切人现有土地更好的土地,在马普切人新居住区建设比原来更好的交通、通讯、生产、生活、教育和文化设施,才能动员马普切人搬迁。

例如,智利政府最近决定在南方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其中一段必须通过原住民的土地。

政府通过与原住民谈判,为原住民购买了比原来更好的土地,制定了10年生产生活发展规划,包括建设全新的农业灌溉体系、为原住民提供长达10年的免费农业新技术培训、并承诺了政府投入后,才达成土地置换协议。

三、智利小型农户的政策、金融、技术和市场支持体系智利小农户在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7.8万小农户的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25%-30%,提供就业岗位60万个;小农户蔬菜生产占全国的44.8%,粮食和水果生产占43.7%,养羊业占全国的62.7%,养牛(肉、奶)占全国的42.7%,猪肉生产占全国的47.9%。

因此,智利政府给小农户(小型农场主)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智利农业部农业政策司是专门为智利小农户(耕地面积不足12公顷的农户)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政府机构。

该司认为,大中型农户不需要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获得需要的信贷服务。

该司的财政预算每年有2.4亿美元,1500余名雇员,在全国15个地区设有111个办事机构。

智利农业部农业政策司支持对象的确定坚持四个标准:第一,利用拥有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第二,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农业活动;第三,经营土地面积少于12公顷的可灌溉土地;第四,资产总量不到96000美元。

目前,同时满足这4个标准的小农户共有12万户,但由于财力和人力的限制,目前只能为10万左右农户提供支持。

智利农业部农业政策司为小农户提供支持包括:第一,生产力促进服务,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开发培训咨询服务的经费;设立农业生产管理中心,提供种子、农药、肥料、农业机械服务;第二,投资建设小农户生产生活设施,包括牧场草地开发轮作投资,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和土壤改良项目投资;第三,引导建立农民协会,促进小农户之间的生产经营合作,提高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市场谈判能力和市场谈判地位;第四,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全国农牧业发展规划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引导小农户根据内外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帮助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并为原住民、没有经验的年轻小农场主和妇女等特殊群体提供各自需要的专门服务;第五,提供信贷服务,以低于银行利率3个百分点的贴息,或直接、或委托银行为符合上述4个条件的小农户提供贷款,满足了小型农户95%以上的信贷需求。

四、智利的土地腐败防范参加座谈的智利政府官员和学者认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会不断升值,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腐败问题的确是防止腐败的重点。

但是,土地腐败不是独立的。

智利并没有专门防止土地腐败的制度和机制,但土地腐败并不突出。

其中一个原因是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与其他形式的财产权一样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另一个原因是,智利已经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防范所有领域和所有形式腐败的制度和机制。

曾经担任过智利土地登记局局长、目前担任智利农业部高级顾问的一位咨询专家介绍说,正是因为这套制度和机制,智利的反腐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根据“透明国际”发布的“腐败印象排行榜”,智利是拉美地区唯一进入相对清廉前20位的国家(1996年、1997年和2005年曾列第23位和第21位)。

世界银行《2006年治理状况:全球治理指数》报告指出,智利腐败控制指数甚至高于瑞士和意大利等国。

1.议会立法。

十几年来,智利出台了《政治宪法》、《行政廉洁法》、《政党筹资法》、《公共供给和服务合同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坚持推进国家廉政体系建设,从过去依赖于官员的道德约束从而保持廉洁,转向倚重制度来预防和遏制腐败。

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是智利反腐倡廉取得实效的基础。

2.政务公开透明。

智利1999年颁布的《行政廉洁法》要求公务必须透明。

2000年制定的“国家改革和现代化计划”和2003年制定的“国家现代化协议”,把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和实现管理现代化作为改进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以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程度。

现任总统巴切莱特多次强调,“我想要一个阳光政府”,政府所有行为的透明是“一个社会能够反对腐败的最好的预防措施之一”。

她在执政的第一年就实施了包括据实公布高级官员财产和确保公民获得信息权利在内的5项反腐措施。

政府各部门均通过互联网通报政策法规、计划安排、财政预算、年度决算等,还建立了政府与公民互动的程序,所有程序表格和申请表格都可由全国人民下载。

司法部门和议会也各有自己的网页提供相关信息。

3.公务员管理机制。

第一,公务员行为受各种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防止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谋取私利。

1999年颁布的《行政廉洁法》明确提出以“廉洁行政”为政府行政的根本原则。

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家行政部门,也适用于立法、司法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

第二,在公务员选任环节上贯彻公平、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防止和消除公务员入口体制上的腐败。

第三,公务员回避制度,预防出现以宗法血缘和裙带关系为纽带所滋生的任人唯亲、结帮营私等腐败现象。

4.全面监督。

智利在重建民主法制秩序的过程中,将打造一个多层次的监督体制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目前,智利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已逐步形成了相对严格的分权制衡机制,在三权之间和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确立起一系列法定的监督关系。

除此之外,还通过公民参与、新闻媒体和压力集团等方式实行着各种非正式的监督。

五、几点感受对智利土地制度的短暂考察后,考察组有几个比较深的感受。

1.要更加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必须把农民承包土地界定为财产权,使其受到与其他形式的财产一样的法律保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谈判地位和讨价还价的能力,使农民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并持续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2.土地流转应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活动,出让方和受让方应该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直接谈判流转条件。

政府只能作为市场监管者对流转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有序和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