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镉电池

合集下载

镍镉电池的正负极

镍镉电池的正负极

镍镉电池的正负极
镍镉电池是一种经典的二次电池,由正极和负极组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将对镍镉电池的正负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镍镉电池的正极
镍镉电池的正极是由氢氧化镉和碳棒组成的。

氢氧化镉是一种无色的固体,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氢氧化镉利用其还原能力,使得电池正极在放电时可以释放出电荷电子,从而驱动电器。

碳棒则起到导电的作用,使得电流可以在电池正极流通,进而驱动电器工作。

二、镍镉电池的负极
镍镉电池的负极是由氢氧化镍和金属镍板组成的。

氢氧化镍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在负极放电过程中,氢氧化镍可以将电子吸收进来,从而完成还原过程,释放能量。

而金属镍板则作为集电体,将电子收集起来,使得电流可以继续流动。

三、对镍镉电池正负极的保养
1、在存放时,镍镉电池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不用而放置,以免发生自放电,造成电池性能下降。

2、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避免因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引发安全事故。

3、使用镍镉电池时,应尽量避免过度放电和过充电,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4、用镍镉电池时应注意插拔方法,尽量避免应用过度力量造成电极损坏问题。

总的来说,对镍镉电池正负极的保养非常重要,只有做好电池的保养,才能使得其发挥最大的性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最简单的镍镉电池充电电路

最简单的镍镉电池充电电路

最简单的镍镉电池充电电路1. 镍镉电池概述:镍镉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由镍和镉两种化学物质构成。

它具有高容量、长寿命、可循环充放电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便携式设备中。

2. 镍镉电池充电原理:镍镉电池的充电原理是通过向电池提供外部电压,使电流从外部电源经过电池,经过化学反应将电荷储存在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中。

充电时,镍镉电池的正极材料氧化,负极材料还原,储存电荷。

当电池充满后,电压停止提供,充电过程结束。

3. 简单镍镉电池充电电路结构:一个简单的镍镉电池充电电路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的源头,可以是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便更好地适应镍镉电池的充电需求。

- 电流限制器:限制通过电池的充电电流,以保护电池不受过度充电。

- 电压检测器:监测电池的电压,当电池充满时,停止充电。

- 保护电路:用于保护电池免受过度充电、过热和电流过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4. 简单镍镉电池充电电路工作原理:当充电器连接到电源时,电源的电流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源,并通过电流限制器控制电流的大小。

接下来,电流进入镍镉电池,并通过电压检测器监测电池的电压。

当电池的电压达到充电器设定的充满电压时,电压检测器会发送信号给充电器,停止提供电流。

此时,充电器进入待机状态。

5. 简单镍镉电池充电电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简单镍镉电池充电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合适的充电器:选择符合镍镉电池规格的充电器,以确保安全充电。

- 控制充电时间:避免过度充电,导致电池损坏或发生安全问题。

- 避免过度放电:如果电池长时间未使用,请确保电池处于充电状态,以避免过度放电造成损坏。

- 正确存放电池:正确存放镍镉电池,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总结:一个简单的镍镉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电源,整流器,电流限制器,电压检测器和保护电路。

通过外部电压和电流的作用,将电荷储存在镍镉电池中。

镍镉电池相关标准

镍镉电池相关标准

镍镉电池相关标准镍镉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也被称为Ni-Cd电池。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为了确保镍镉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有一些相关的标准需要遵守。

首先,镍镉电池的生产需要符合国家标准GB/T 8897.4-2008《镍镉蓄电池》。

这个标准规定了镍镉电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生产厂家需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其次,镍镉电池的使用需要遵守国家标准GB/T 8897.5-2008《镍镉蓄电池》。

这个标准规定了镍镉电池的使用和维护要求,包括电池的充电、放电、储存和检测等方面。

用户在使用镍镉电池时需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

此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制定了一些与镍镉电池相关的国际标准。

其中,IEC 61951-1:2017《二次电池及蓄电池组-第1部分:通用规范》规定了二次电池和蓄电池组的通用要求,包括性能、试验方法、安全性和环境要求等方面。

这个标准对于镍镉电池的生产和使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除了上述标准外,还有一些与镍镉电池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比如,中国汽车工业标准QC/T 743-2006《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规定了动力蓄电池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其中包括了一些关于镍镉电池的内容。

此外,一些生产厂家也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对于生产商和用户来说,遵守相关的标准对于保证镍镉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只有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镍镉电池的优势,并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相关标准的更新和修订,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常见的几种蓄电池类型。

它们在应用领域、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电池的特点和应用。

一、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蓄电池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UPS (不间断电源)、太阳能系统等领域。

它的正极为过氧化铅,负极为纯铅,电解液为硫酸。

铅酸电池具有较低的能量密度、较低的自放电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然而,它存在着较大的体积、重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二、镍镉电池镍镉电池是一种高性能的蓄电池,常用于无人机、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

它的正极为氢氧化镍,负极为氢氧化镉,电解液为氢氧化钾。

镍镉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低的自放电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然而,它存在着有毒金属镉的使用、记忆效应和高成本的问题。

三、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的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太阳能系统等领域。

它的正极为氢氧化镍,负极为储氢合金,电解液为氢氧化钾。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低的自放电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比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环境友好性更好。

然而,它存在着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放电电压的问题。

四、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蓄电池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领域。

它的正极为氧化物(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负极为石墨,电解液为锂盐溶液。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低的自放电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它的优点包括轻量化、高效率和无污染,但也存在着较高的成本、安全性风险和容量衰减的问题。

总结起来,铅酸电池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镍镉电池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镍氢电池适用于对环境友好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锂离子电池适用于对能量密度和轻量化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电池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于电能存储的需求。

镍镉电池的原理和特点

镍镉电池的原理和特点

镍镉电池的原理和特点
镍镉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其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正极、负极和电解质。

正极材料通常是氢氧化镍(Ni(OH)2),负极材料是氢氧化镉(Cd(OH)2)。

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材料中的镍氢化物被氧化,负极材料中的氢氧化镉被还原,同时电解质中的氢离子(H+)在电解质中移动。

这些反应导致电池中产生电流,将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镍镉电池的特点如下:
1. 高容量:镍镉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可以存储较多的电能。

2. 长寿命:镍镉电池的循环寿命较长,可以进行多次充放电循环。

3. 快速充电:镍镉电池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充电,充电效率高。

4. 宽温度范围:镍镉电池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5. 低自放电:镍镉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即使长时间不使用也能保持较长的电荷。

然而,镍镉电池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重金属镉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性,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此外,镍镉电池的价格较高,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在一些特定应用场景下,镍镉电池逐渐被其他类型的电池所替代。

镍镉电池工作原理

镍镉电池工作原理

镍镉电池工作原理镍镉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持电话、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

了解镍镉电池的工作原理对于有效使用和维护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镍镉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构造。

一、基本构造镍镉电池由正极(镍氢电极)、负极(镉电极)、电解质、隔膜和壳体组成。

镍氢电极由镍氢活性材料、镍集(连)体、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

镉电极由金属镉、镉集(连)体、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

二、电池的工作原理1. 放电过程当镍镉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电解质中的OH-离子从负极(镉电极)向正极(镍氢电极)迁移。

同时,镍氢活性材料的NiOOH 与OH-离子反应,释放出电子和水。

电子通过外部负载流动,完成电池对外提供电能的过程。

镉电极反应方程:Cd + 2OH- -> Cd(OH)2 + 2e-镍氢电极反应方程:NiOOH + H2O + e- -> Ni(OH)2 + OH-2. 充电过程当镍镉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电子从外部电源流向电池,通过外部电源施加的电压和环境温度的影响,电解质中的OH-离子从正极(镍氢电极)向负极(镉电极)迁移。

同时,镉电极上的金属镉与OH-离子反应形成金属镉和水,而镍氢电极则将电子和水还原为镍氢活性材料。

镉电极反应方程:Cd(OH)2 + 2e- -> Cd + 2OH-镍氢电极反应方程:Ni(OH)2 + OH- -> NiOOH + H2O + e-3. 超过充电和过放电超过充电和过放电是镍镉电池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影响电池寿命和性能。

超过充电是指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超过其标称电压,这会导致电化学反应过度,加剧正极中的氢气和负极中的氧气释放。

而过放电则是指在放电过程中,电池连续放电至电压低于其标准电压,导致电池容量衰减。

三、总结镍镉电池是一种可重复充电的电池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镍氢和镉活性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放电过程中,镍氢电极的NiOOH 与OH-反应释放出电子和水,负极的Cd与OH-反应形成Cd(OH)2。

镍镉电池标准容量重量

镍镉电池标准容量重量

镍镉电池标准容量重量1. 引言1.1 介绍镍镉电池标准容量重量的重要性和背景准确测定镍镉电池的标准容量可以帮助用户准确了解电池的储存能量,从而更好地规划使用时间和充电频率,避免在重要场合出现电池耗尽的尴尬情况。

标准重量的测定可以确保电池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电池过重或过轻导致的安全隐患。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镍镉电池的定义及结构,了解标准容量和重量的测定方法,探讨影响标准容量和重量的因素,以及规范要求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读者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镍镉电池标准容量和重量的重要性,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电池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镍镉电池的定义及结构镍镉电池又称镍镉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等优点。

镍镉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和外壳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正极通常由氧化镍(NiO)制成,负极则是由氢化镉(CdH)组成,而电解液是由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锌(ZnOH)混合而成。

隔膜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外壳则用于封装整个电池。

镍镉电池的结构设计使得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产生电流,从而为外部设备提供电力。

电解液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

镍镉电池的结构精巧、可靠性高,是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无线通讯设备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能源设备。

其性能稳定且寿命较长,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2.2 镍镉电池的标准容量测定方法镍镉电池的标准容量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充放电实验来确定电池在特定条件下的容量大小。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将充好电的电池连接到恒流放电装置上,然后通过不间断放电来测量电池的放电时间及放电电流,并记录下放电曲线。

通过放电曲线可以得出电池的末次电压及放电时间,进而计算出电池的放电容量。

除了恒流放电实验外,还可以采用恒功率放电法来测定电池的容量。

在恒功率放电实验中,通过控制放电电流和电压,使电池的放电功率保持不变,然后测量放电时间来计算电池的容量。

第五讲镍镉电池..

第五讲镍镉电池..

2、氧化镍的晶型 α-Ni(OH)2、γNiOOH 密度差别小,减 轻了电极的膨胀,变形。 实际使用中应控制电极在β-Ni(OH)2,
β-NiOOH。
3.Ni(OH)2材料的制备 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 化学沉淀结晶法 镍粉高压催化氧化法 金属镍电解沉淀法
3)采用有限电解液及有良好吸液和透气性
的隔膜
电解液少,内阻大,电解液多,不利于氧
气向镉电极的扩散。
4)电池设计采用安全排气阀,当电池内部 的气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打开出气孔, 让气体排出去,防止电池气涨爆炸。
七、镍镉电池分类
按电极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分:
1.有极板盒式:包括袋式、管式等. 有极板盒式电极是将正负极活性 物质填在穿孔的镀镍钢带做成的袋式 或管式壳子里。广泛使用在5Ah~ 1000Ah容量的蓄电池里。
此时电极内部仍存在Ni(OH)2。
三、镍镉(NiCd)电池的成流反应
NiCd电池负极:Cd 正极: NiOOH三价镍的氢氧化物 负极反应: Cd+2 OH-→Cd(OH)2+2e 正极反应: NiOOH+H2+e→ Ni(OH)2+OH-
在充放电时总反应: 2NiOOH+Cd+2 H2O→ 2 Ni(OH)2+ Cd(OH)2 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将失水;在充电过程中, 生成水,因此对于电解液量要加以控制。
溶液中OH-离子连续向电极表面扩散。
因此,电级反应速度不会受到明显影
响,镉电极的放电深度较大,活性物
质利用率较高。
如果到了镉的钝化电位,反应就不 一样了.这时将在金属表面上生成很薄 的一层钝化膜.这层膜一船认为是CdO。 如果放电电流密度太大,温度太低,碱 液浓度低,都容易引起镉电极钝化。 很明显,镉电级的放电容量、或活 性物质利用率会受到镉在溶液中钝化程 度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原理及充电方法详解
[作者:佚名转贴自:《IT大虾网》]
镍镉/镍氢电池的发展
1899年,Waldmar Jungner在开口型镍镉电池中,首先使用了镍极板,几乎与此同时,Thomas Edison 发明了用于电动车的镍铁电池。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这些碱性蓄电池的极板材料比其它蓄电池的村料贵得多,因此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后来,Jungner的镍镉电池经过几次重要改进,性能明显改善。

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在1932年,科学家在镍电池中开始使用了活性物质。

他们将活性物质放入多孔的镍极板中,然后再将镍极板装入金属壳内。

镍镉电池发展史上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1947年密封型镍镉电池研制成功。

在这种电池中,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气体不用排出,可以在电池内部化合。

密封镍镉电池的研制成功,使镍镉电池的应用范围大大增加。

密封镍镉电池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并且不需要维护,因此在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

7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成功了功率大、重量轻、寿命长、成本低的镍氢电池,并且于1978年成功地将这种电池应用在导航卫星上,镍氢电池与同体积镍镉电池相比,容量可提高一倍,而且没有重金属镉带来的污染问题。

它的工作电压与镍镉电池完全相同,工作寿命也大体相当,但它具有良好的过充电和过放电性能。

近年来,镍氢电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镍氢电池刚问世时,要使用高压容器储存氢气,后来人们采用金属氢化物来储存氢气,从而制成了低压甚至常压镍氢电池。

1992年,日本三洋公司每月可生产200万只镍氢电池。

目前国内已有20
多个单位研制生产镍氢电池,国产镍氢电池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蓄电池参数
蓄电池的五个主要参数为:电池的容量、标称电压、内阻、放电终止电压和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的容量通常用Ah(安时)表示,1Ah就是能在1A的电流下放电1小时。

单元电池内活性物质的数量决定单元电池含有的电荷量,而活性物质的含量则由电池使用的材料和体积决定,因此,通常电池体积越大,容量越高。

与电池容量相关的一个参数是蓄电池的充电电流。

蓄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用充电速率C表示,C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例如,用2A电流对1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2C;同样地,用2A电流对500m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4C。

电池刚出厂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的标称电压。

标称电压由极板材料的电极电位和内部电解液的浓度决定。

当环境温度、使用时间和工作状态变化时,单元电池的输出电压略有变化,此外,电池的输出电压与电池的剩余电量也有一定关系。

单元镍镉电池的标称电压约为1.3V(但一般认为是1.25V),单元镍氢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5V。

电池的内阻决定于极板的电阻和离子流的阻抗。

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的电阻是不变的,但是,离子流的阻抗将随电解液浓度的变化和带电离子的增减而变化。

蓄电池充足电时,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已达到饱和状态,再继续充电,蓄电池的电压也不会上升,此时的电压称为充电终止电压。

镍镉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75~1.8V,镍氢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5V。

表1-1 镍镉电池不同放电率时的放电终止电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放电终止电压是指蓄电池放电时允许的最低电压。

如果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后蓄电池继续放电,电池两端电压会迅速下降,形成深度放电,这样,极板上形成的生成物在正常充电时就不易再恢复,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

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率有关。

镍镉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速率的关系如表1-1所列,镍氢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一般规定为1V。

镍镉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镍镉蓄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氢氧化亚镍和石墨粉的混合物,负极材料为海绵状镉粉和氧化镉粉,电解液通常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使用密度为1.17~1.19(15℃时)的氢氧化钠溶液。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使用密度为1.19~1.21(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

在-15℃以下时,使用密度为1.25 ~1.27(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

为兼顾低温性能和荷电保持能力,密封镍镉蓄电池采用密度为1.40(1 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

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锂(大约每升电解液加15~20g)。

镍镉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镍〔NiOOH〕,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金属镉;镍镉电池放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亚镍,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镉。

1.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
(1)负极反应
负极上的镉失去两个电子后变成二价镉离子Cd2+,然后立即与溶液中的两个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镉Cd(OH)2,沉积到负极板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正极反应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氢氧化镍(NiOOH)晶体。

镍为正三价离子(Ni3+),晶格中每两个镍离子可从外电路获得负极转移出的两个电子,生成两个二价离子2Ni2+。

与此同时,溶液中每两个水分子电离出的两个氢离子进入正极板,与晶格上的两个氧负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根离子,然后与晶格上原有的两个氢氧根离子一起,与两个二价镍离子生成两个氢氧化亚镍晶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将以上两式相加,即得镍镉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
2.充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充电时,将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充电机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电池内部发生与放电时完全相反的电化学反应,即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1)负极反应
充电时负极板上的氢氧化镉,先电离成镉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然后镉离子从外电路获得电子,生成镉原子附着在极板上,而氢氧根离子进入溶液参与正极反应:
(2) 正极反应
在外电源的作用下,正极板上的氢氧化亚镍晶格中,两个二价镍离子各失去一个电子生成三价镍离子,同时,晶格中两个氢氧根离子各释放出一个氢离子,将氧负离子留在晶格上,释出的氢离子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然后,两个三价镍离子与两个氧负离子和剩下的二个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化镍晶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将以上两式相加,即得镍镉蓄电池充电时的电化学反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蓄电池充电终了时,充电电流将使电池内发生分解水的反应,在正、负极板上将分别有大量氧气和氢气析出,其电化学反应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上述电极反应可以看出,氢摒化钠或氢氧化钾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只起导电作用。

从电池反应来看,充电过程中生成水分子,放电过程中消耗水分子,因此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浓度变化很小,不能用密度计检测充放电程度。

3. 端电压
充足电后,立即断开充电电路,镍镉蓄电池的电动势可达1.5V左右,但很快就下降到1.31-1.36V。

镍镉蓄电池的端电压随充放电过程而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U充=E充+I充R内
U放=E放-I放R内
从上式可以看出,充电时,电池的端电压比放电时高,而且充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高;放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低。

当镍镉蓄电池以标准放电电流放电时,平均工作电压为1.2V。

采用8h率放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1. 1V后,电池即放完电。

4. 容量和影响容量的主要因素
蓄电池充足电后,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放至规定的终止电压时,电池放出的总容量称为电池的额定容量,容量Q用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来表示,表示式如下:
Q=I·t(Ah)
镍镉蓄电池容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活性物质的数量;
②放电率;
③电解液。

放电电流直接影响放电终止电压。

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的容量越小。

使用不同成分的电解液,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提高电池容量,常在电解液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锂,组成混合溶液。

实验证明:每升电解液中加入15~20g含水氢氧化锂,在常温下,容量可提高4%~5%,在40℃时,容量可提高20%。

然而,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含量过多,不仅使电
解液的电阻增大,还会使残留在正极板上的锂离子(Li+)慢慢渗入晶格内部,对正极的化学变化产生有害影响。

电解液的温度对蓄电池的容量影响较大。

这是因为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极板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也逐步改善。

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越多,蓄电池的容量越小。

主要的有害杂质是碳酸盐和硫酸盐。

它们能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并且低温时容易结晶,堵塞极板微孔,使蓄电池容量显著下降。

此外,碳酸根离子还能与负极板作用,生成碳酸镉附着在负极板表面上,从而引起导电不良,使蓄电池内阻增大,容量下降。

5. 内阻
镍镉蓄电池的内阻与电解液的导电率、极板结构及其面积有关,而电解液的导电率又与密度和温度有关。

电池的内阻主要由电解液的电阻决定。

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随密度而变。

18℃时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最小。

6. 效率与寿命
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镍镉电池的容量效率ηAh为67%-75%,电能效率ηWh为55%~65%,循环寿命约为20 00次。

容量效率ηAh和电能效率ηWh计算公式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