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征明行书《立春进贺》七律立轴
文征明书法作品大全欣赏

文征明书法作品大全欣赏文征明是明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一直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顶峰之一。
文征明在书法艺术上具备无可比拟的天赋和绝顶的技艺,他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意蕴,深受历代书法爱好者和艺术家的追捧和推崇。
书法艺术风格文征明的书法作品艺术风格独特,他既能融汇古人之长,又能自成一家。
他的书法风格以气韵生动、端庄大气、刚柔并济、线条流畅为主要特征,表现了他卓越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如文征明所言:“书法是形之情,情之传达。
”作为一位传统文化艺术家,文征明的书法艺术不仅表现出他对绘画、扇面等艺术形式的造诣,还秉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审美理念的精髓。
他的书法作品不单纯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内涵和精神表达。
书法作品欣赏《自居易堂帖》自居易堂帖是文征明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为了特定的环境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
这幅作品的用笔清疏雅丽,端庄而典雅,充分展现了文征明书法的艺术魅力。
据说,这幅作品还是文征明后来书法臻至高峰时的感性回忆。
《明月照屋》明月照屋是文征明的另一幅代表作,也是他的一件极为经典的作品。
这幅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融合了诗词和书法艺术,完美展示了文征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
作品以“明月照屋梁,疏影横斜”为中心内涵,结合了书法技巧的运用,一举成为文征明书法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兰亭序》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著名的篆书,同时也是文征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受到了后人极大的赞誉和推崇,它不仅展示了文征明执笔入神、功底深厚的书法技艺和超凡绝伦的艺术境界,还表达了文征明对科举制度和文人士大夫的关切和赞美。
结语文征明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书法作品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这些作品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了解到文征明书法艺术的卓越与绝妙,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深邃与博大精深。
明代中期文徵明十五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明代中期文徵明十五幅绘画作品赏析(下)文徵明系“明四家”之一,师从沈周,书画方面造诣极为全面,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
其绘画风格雅淡清逸、文秀沉静,构图丰满多样,尤其善于运用“钿文”的表现手法,主宰了明清绘画发展的主旋律。
赏析的作品有《山水图》、《积雨连村图》、《绿荫长话图》、《千林曳杖图》、《临溪幽赏图》、《溪山幽居图》、《湘君湘夫人图》、《林榭煎茶图》、《琴鹤图携琴访友图》、《兰竹画》、《古洗蕉石图》、《雪景山水图》、《溪亭客话图》、《碧荫坐钓图》、《春山烟树图》。
明代中期文徵明《山水图》赏析《山水图》扇面,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46.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远山隐约,连绵起伏;悬崖巨壁,苍松古树,洲渚汀际,杂树成林,茂密葱郁。
房屋掩于树间,一老者凝神窗外,涧泉蜿蜒,下泻入溪。
格调高雅,稳重而文静,虽有“元四家”及董、米根底,却自具风貌。
明代中期文徵明《积雨连村图》赏析《积雨连村图》立轴,纸本,水墨,纵87.9厘米,横29.1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此图笔墨疏简,属于“粗文”画风。
远山用笔轻柔淡润,随意勾出山体轮廓,再略施渲染,以浓墨点苔。
近树和中景树木亦用墨点成,或浓或淡,而疏密不显,呈平面感。
明代中期文徵明《绿荫长话图》赏析《绿荫长话图》立轴,纸本,水墨,纵131.8厘米,横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名《五月空山图》。
画兼深远和平远,对话,其上于岩壑中夹道蜿蜒曲折而通向山深处,道旁山重峦复,松柏耸立,一水自深处流出。
构图严紧繁密,笔墨苍秀娴熟,画法师董、巨、“元四家”,而独具风格。
是文徵明的晚年细笔代表作。
明代中期文徵明《千林曳杖图》赏析《千林曳杖图》立轴,纸本,墨笔,纵35.3厘米,横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山峦层叠间房屋村舍,树木或枝繁叶茂,或萧疏秃干,有人撑舟而归,有人荷杖小桥。
用笔细谨,浓淡、粗细、疏密,互相交织,有条不紊,给人温雅沉静之感。
文徽明|庆幸没有错过这么漂亮字体!

文徽明|庆幸没有错过这么漂亮字体!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行书《立春进贺》行书《立春进贺》玉殿千官拜冕旒,紫衣京兆在前头。
四时盛德初临木,先日严寒已送牛。
气转苍龙当法驾,风回明庶动宸游。
圣王和令思行庆,次第颁恩下九州文徵明立轴选行书七律诗轴纸本纵122厘米横59.6厘米。
此件为《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之三,作品在笔风上突出了重用笔结体,具有风格秀劲婉丽的特色。
图文来自上海博物馆网站释文: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
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袞,偶际风云集凤池。
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行草轴纵158厘米、横71.5厘米。
释文:紫殿东头敞北扉,史臣都著尚方衣。
每悬玉珮听鸡入,曾戴宫花走马归。
此日香炉违伏枕,空吟高阁霭余辉。
五云回首沧江远,犹记双龙傍辇飞。
徵明说明:此为《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之二《太液池诗》轴纵344厘米、横96.4厘米。
行书纸本释文:泱漭沧池混太清,芙蓉十里锦云平。
曾闻乐府歌黄鹄,还见秋风动石鲸。
玉蝀连蜷垂碧落,银山飘渺自寰瀛。
从知凤辇经游地,凫雁回翔总不惊。
行草立轴纵154.5厘米、横59.5厘米。
行书七言诗立轴纸本153.7X1705px 初名壁(也作璧),徵明是他的字,后来又改字徵仲,祖籍衡山,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
长洲(今苏州)人,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文征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
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
五十四岁时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故称“文待诏”。
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文徵明书法欣赏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Y 380,000 至Y 480,000款识:徵明。
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
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估价:Y 220,000 至Y 280,000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
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
……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徵明。
说明:△吴家题诗堂。
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
钤印:严(白文)、群(朱文)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估价:Y 1,200,000 至Y 2,000,000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
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
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
说明:△周天球跋。
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估价:Y 100,000 至Y 200,000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估价:Y 12,000,000 至Y 18,000,000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著录:《书法1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1 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估价:Y 80,000 至Y 120,000 铃印:文徵明(白文)、衡山(朱文)录文:△春波渺渺激长堤,满耳松风立马时。
不觉诗成衣裳湿,隔溪千丈五虹垂。
△古木交阴水乱流,一川螟色带孤舟。
渔翁意兴斜场外,留道青山百叠秋。
△江南五月暑漫漫,谁识江深草阁寒。
文征明行书大全

文征明行书大全
征明行书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以其特殊的笔触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征明行书作品:
1. 《致良知书》:由文徵明创作,内容表达了对道德和良知的追求。
2. 《竹石图》:这幅作品以竹子和石头为主题,展现了文征明独特的笔法和构图技巧。
3. 《黄霸图》:此作品以黄霸为题材,展现了文征明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创作和表现手法。
4. 《菊花图》:此作品以菊花为主题,通过行书的笔触和表现手法,展现了菊花的优雅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5. 《法书经典》:这本书收录了文征明的一些行书作品,其中包括《金刚经》、《心经》等佛经的行书版本。
这只是征明行书作品中的一部分,文征明的作品还有很多其他的题材和内容,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江南四大才子,书法果然风流!

江南四大才子,书法果然风流!古代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明代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
“吴门四才子”画像一唐伯虎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
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唐伯虎书法作品欣赏《自书联句诗》纸本《行书七律卷》(局部)《书札》《漫兴墨迹》二文征明文征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
文征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
后来文征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他是文徵明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
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
在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征明一生。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其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文征明书法作品欣赏《小楷草堂十志》三祝枝山祝枝山,名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
文征明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文征明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文徵明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一些文徵明的诗词和书法作品欣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合册。
这是文徵明的小楷精品,纵厘米,横11厘米,每页八行,纸本,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前后赤壁赋》。
文徵明在61岁、70岁和86岁时分别书写了小楷《前赤壁赋》、《赤壁后赋卷》(1539年)和《后赤壁赋》,这些作品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常州博物馆。
《琵琶行》。
文徵明在88岁时书写的白居易传世名篇《琵琶行》,此作品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行书七言诗轴《剡藤湘竹巧裁将》,收藏于常州博物馆。
以上只是文徵明部分作品的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
文徵明行草书法欣赏

文徵明行草书法欣赏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他的行草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其书风较少火气,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下面是一些文徵明行草书法的作品供您欣赏:
1. 《千字文》:文徵明行草书法欣赏《千字文》,作品展现了其书法风格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的特点。
2.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这两部作品均为小楷,展现了文徵明小楷书法的精妙之处。
3. 《剡藤湘竹七言诗轴》:这是一幅行书作品,展现了文徵明行书的风采。
4. 《行书五言律诗》:这幅作品同样为行书,书法风格流畅清新,气呵成。
5. 《立春进贺》七律立轴:这是一幅行草作品,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6. 《五律立轴》:这幅作品为行草书体,书法风格稳健有力。
7. 《兰亭序》:文徵明行草《兰亭序》是其代表作之一,书法风格流畅优美,堪称千年书法之绝响。
8. 《离骚经九歌册》:此卷行草书法气呵成,精妙清新,流畅之至,令人赞叹。
9. 《琵琶行》: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册,约1540年作,展现了其行书书法的魅力。
总之,文徵明的行草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书法风格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文徵明的书法作品,可以搜索相关图片和资料进行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