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和POD酶活性的变化
甘蓝幼苗感染黑腐病后SOD_POD活性的变化

甘蓝黑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1],近年来,这种病害在我国蔬菜生产区普遍发生,造成甘蓝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品质和产量的严重下降。
不同甘蓝品种对黑腐病抗病性表现不同,除含有不同抗病基因外,内部的一些物理结构及各种氧化酶的特性也反映了植物的抗性。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能抵御活性氧及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但对其在收稿日期:2009-05-09作者简介:崔瑞峰(1977-),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蔬菜育种研究。
抗病反应中的变化规律说法不一。
为此,本试验对4种不同抗病性级别的甘蓝材料苗期接种甘蓝黑腐病致病菌,测定SOD、POD 活性进行比较,以期得出苗期抗病性与其生理生化代谢反应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推广甘蓝新品种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供试材料本试验选用甘蓝庆丰(感病)品种为对照,以山文章编号:1003-8701(2009)05-0035-03甘蓝幼苗感染黑腐病后SOD、POD活性的变化崔瑞峰,杜娟(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摘要:本试验选取高抗、抗病、耐病和感病4种不同抗病性级别的甘蓝材料各1份,进行黑腐病病原菌的接种,并测定幼苗的SOD、POD指标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幼苗体内SOD和POD活性变化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14号组合接种的与未接种的植株体内SOD、POD活性变化幅度大于其它3种材料,而对照品种接种的与未接种的植株体内SOD、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
说明受病原菌感染后,植株体内酶活性的变化程度可反映其抗病性强弱,而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
关键词:甘蓝;黑腐病;SOD;POD中图分类号:S635文献标识码:AChange of Activity of SOD and POD in Cabbage Seedlings Inoculatedwith Black RotCUI Rui-feng,DU Juan(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455000,China) Abstract:Four materials of cabbage that belonged to high-resistant,resistant,tolerant and susceptible were inoculated with black rot in this study.Such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as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POD were tested.The 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of SOD and POD and resistance to black rot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resistant materials and susceptible materials,the activity of SOD and POD in seedling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prolonging of time.The activity change range of SOD and POD in‘NO.014’between inoculated materials and non-inoculated materia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ree other materials.The change range of‘Qingfeng’between inoculated materials and non-inoculated materials was the lowest.The change degree of enzyme in plants could reflect the resistance ability.Furthermore the'resistant'materials had higher enzyme activity than the'Susceptible' materials.Keywords:Cabbage;Black rot;SOD;POD吉林农业科学2009,34(5):35-37,40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表1不同甘蓝材料黑腐病菌接种后与未接种S OD 活性umol/(g ·min)材料处理处理后天数(d)135101316014接种后222.6265.7358.4463.5466.1496.7未接种220.5261.6317.5376.7318.3385.3010接种后231.4231.9324.1331.6366.2405.3未接种227.7230.6303.6289.9324.7335.3011接种后242.5305.1329.8389.5432.6438.4未接种231.5291.7315.7369.7410.7369.4庆丰接种后239.1309.1243.3418.3421.4457.6未接种235.1301.1227.7391.7379.7395.6图1黑腐病菌处理后S OD 活性增减比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培育的甘蓝新组合011号(耐病)、010号(抗病)和014号(高抗)为鉴定对象,3个新组合的种子由张光星教授提供。
MDA,SOD,CAT及POD活性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采用无水乙醇的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采用过氧化氢法测定丙二醛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每次测定重复3次,取平均值测定方法一.SOD,CAT及POD活性的测定分别取0.4g材料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8 ml预冷的50 mmol-1磷酸缓冲液(pH 7.8)(甲液:取Na2HPO4 35.9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 乙液:取NaH2PO4 2.76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取上述甲液91.5mL和乙液8.5mL,混合摇匀即得。
先加2ml, 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后,将匀浆转入10ml离心管,再用6ml冲洗),10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后于4℃保存。
上清液用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POD活性的测定。
SOD活性测定1.显色反应取5mL指形管(要求透明度好)4支,2支为测定管,另2支为对照管,按表47–1加入各溶液。
混匀后,给1支对照管照上比试管稍长的双层黑色硬纸套遮光,与其他各管同时置于4000lx日光灯下反应20-30 min(要求各管照光情况一致,反应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使酶活性高低适当调整反应时间)。
当样品数量较大时,可在临用前根据用量将表47–1中各试剂(酶液和核黄素除外)按比例混合后一次加入2.65mL,然后依次加入核黄素和酶液,使终浓度不变。
液蒸馏水0.5总体积 3.33.SOD活性测定至反应结束后,用黑布罩盖上试管,终止反应。
以遮光的对照管作为空白,分别在560nm 下测定各管的OD值,计算SOD活性。
3.<结果计算>已知SOD活性单位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示,按下式计算SOD活性。
SOD总活性[u/g(FW)]=式中:SOD总活性以酶单位每克鲜重表示。
比活力单位以酶单位每毫克蛋白表示。
甜樱桃休眠期枝条SOD_POD酶活性变化研究

Sweet cherry var ieties
宝、红蜜与之相近 ,龙丹略低。3月份 ,各品种的 POD 酶活性 下降到 12月份水平。就 POD 酶活性指标来说 ,龙冠的活性 值仍比其他 3个品种高。
图 2 甜樱桃休眠期枝条内 POD 酶活性的变化 F ig. 2 The changes of POD activ ity in dorman t branches of four
基金项目 河北省林业基金项目 (200101088) 。 作者简介 陈新华 ( 1981 - ) ,男 ,河北衡水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经济林抗逆生理 。 通讯作者 ,教授 , E2amil: yjx@ hebau. edu. cn。 收稿日期 2009202205
由图 1可看出 ,在整个休眠期内 , 4个甜樱桃品种 SOD 酶活性与温度改变的变化规律相似。随低温历程的进行 , SOD酶活性上升 ,且保持较高的水平 ;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 , 酶活性呈下降的趋势。SOD酶活性变化呈抛物线状变化 ,但 各品种的 SOD 酶活性值差异较大。12月份 ,各品种枝条内 SOD酶含量龙冠、龙宝相近 ,略高于红蜜、龙丹。1月份气温 降低 , SOD酶含量增加 ,各品种均出现高峰 ,但升幅不同 ,龙 冠较高 ,达到 157. 84 U / g·FW ,显著高于龙宝、红蜜 ,龙宝和 红蜜相近 ,但显著高于龙丹。2月份随气温逐渐回升 , 4个品 种的 SOD酶活性值开始下降。3月份随气温的进一步回升 , 各品种的 SOD 酶活性继续下降 ,其中龙冠、红蜜、龙丹降至 接近 12月水平 ,龙宝下降较慢 ,表明龙宝抗晚霜能力要强于 其他 3个品种。从不同时期 4 个品种休眠期枝条中平均 SOD酶活性的测定结果看 ,龙丹 SOD 酶活性较低 ,为 103. 88 U / g·FW ,龙冠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为 131. 21 U / g·FW ,是 龙丹的 1126倍 ,尤其在最寒冷的 1月份 ,其 SOD酶活性分别 为龙宝、红蜜和龙丹的 1. 17、1. 14和 1. 32倍 ,龙冠较其他 3 个品种具有较高的 SOD酶活性。
低温胁迫对水稻苗期SOD、POD活性的影响

2 1 ,1 )5 ~ 8 2 0 1 ( 1 :6 5 , 6
H nnA r utrl cecs u a gi l a Sin e c u
低 温 胁 迫 对 水 稻 苗期 S OD、 OD活 性 的影 响 P
王 兰 , 千 蕙 蔡
( 华南农 业 大学农 学 院, 东 省分子 育种 重点 实验 室 , 东 广州 5 0 4 ) 广 广 162
7 .% a d5 .%, e p ci l te cl s tn eo uigN . a d Lx j gw sm r rn e, h ci t s f O 1 7 n 64 rs e t e ; h odr i a c f j o n ii i a oes o g r tea t ie D vy es S n 2 nn t v i oS
S uhC iaAgiutrlUnv ri ,Gu n z og h u5 0 4 , J
Ab t a t n eie t e o — ei a c a ei uig N . a d L i igw r s da x e m na m t a . n sr c : l d ni d c l rs t ev r t sS j o n i n n e u e se p r e tl a r l a d i f d sn i e n 2 x j e i e s i
ad P D i Sj gN . ad Lxn n nrae oerpdy teat ie fS D ad P D i tecl-e si n O n ui o n i j g i esd m r a il h cit so O n O n h o sniv n 2 ii c ; vi d te
I pa t f Co d t e s o tv te fSOD nd POD f Ri e a e dl t g m c so l S r s n Ac i iis o a o c tS e i S a e ng
Fe+注入诱变莲花突变体的Pod和Sod同工酶分析

Fe+注入诱变莲花突变体的Pod和Sod同工酶分析摘要:以经Fe+注入诱变的白洋淀红莲(Nelumbo nucifera var. Baiyangdian)突变体幼嫩叶片为材料,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对莲花POD和SOD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不同莲花突变体POD和S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
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离子注入诱变后的白洋淀红莲不同突变体间POD和SOD同工酶酶谱发生了改变,在Rf 为0.09处,M4、M6突变体同时出现了特异性POD同工酶酶带;在Rf为0.19处,M3、M5突变体同时出现了特异性POD同工酶酶带;在Rf为0.33处,M2、M3、M4、M5突变体同时出现了特异性的POD酶带;在Rf 0.55和0.63处,M1、M2突变体同时出现了POD酶带;在Rf 为0.41处,M1、M2、M4、M5、M6突变体同时出现了特异性SOD同工酶酶带。
离子注入诱变获得的不同莲花突变体可以用POD和SOD同工酶进行鉴定。
关键词:白洋淀红莲(Nelumbo nucifera var. Baiyangdian);Fe+注入;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低能离子注入技术作为生物物理诱变的一种新型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离子注入技术已经运用在了白洋淀红莲(Nelumbo nucifera var. Baiyangdian)新品种选育中,研究发现经离子注入的莲花在花型、花色、花期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作为中国传统名花和重要经济植物莲花的利用价值,但是这些有意义的性状能否稳定遗传,是否具有遗传物质基础还不得而知。
同工酶可作为植物辐照效应变化的一种生化分析手段,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1],是一种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有效鉴别许多从外部形态上难以鉴别的变异的手段,其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是常用的指示酶。
SOD_CAT及POD活性的测定

测定方法一.SOD,CAT及POD活性的测定分别取0.4g材料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8 ml预冷的50 mmol-1磷酸缓冲液(pH 7.8)(先加2ml, 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后,将匀浆转入10ml离心管,再用6ml冲洗),10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后于4℃保存。
上清液用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POD活性的测定。
SOD活性测定1.显色反应取5mL指形管(要求透明度好)4支,2支为测定管,另2支为对照管,按表47–1加入各溶液。
混匀后,给1支对照管照上比试管稍长的双层黑色硬纸套遮光,与其他各管同时置于4000lx日光灯下反应20-30 min(要求各管照光情况一致,反应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使酶活性高低适当调整反应时间)。
当样品数量较大时,可在临用前根据用量将表47–1中各试剂(酶液和核黄素除外)按比例混合后一次加入2.65mL,然后依次加入核黄素和酶液,使终浓度不变。
3.SOD活性测定至反应结束后,用黑布罩盖上试管,终止反应。
以遮光的对照管作为空白,分别在560nm 下测定各管的OD值,计算SOD活性。
3.<结果计算>已知SOD活性单位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示,按下式计算SOD活性。
SOD总活性[u/g(FW)]=式中:SOD总活性以酶单位每克鲜重表示。
比活力单位以酶单位每毫克蛋白表示。
ACK ——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
AE ——样品管的吸光度。
VT ——样品液总体积,mL。
V1 ——测定时样品用量,mL。
W——样品鲜重,g。
蛋白质含量单位为mg/g。
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取两支试管,洗涤后甩干水分。
试剂管号(对照)测定管0.05mol/L PH 5.5的磷酸缓冲液 2.9ml 2.9 ml2%双氧水溶液0 ml 1.0 ml0.05mol/L愈创木酚溶液 1.0 ml 1.0 ml蒸馏水 3.0 ml 2.0 ml总体积7.0 ml 7.0 ml将上述各管立即放入预先调好37 ℃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以上(酶促反应),向对照管中加入0.1 ml酶液,混匀,在λ470 nm处调零,再向测定管中加入0.1 ml酶液,并且立即计时,混匀后进行比色测定,3分钟时立即读取吸光度。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防御系统,它们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是三种主要的抗氧化酶。
测定这些酶的活性对于评估生物体的抗氧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方法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为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的酶。
常用的SOD活性测定方法包括:氮蓝四唑(NBT)法:利用NBT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存在下被还原成蓝色化合物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SOD活性。
羟胺法:利用羟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硝酸盐,通过测定硝酸盐的量来计算SOD活性。
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方法POD是一种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水和氧气的酶。
常用的POD活性测定方法包括:愈创木酚法:利用愈创木酚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被氧化红色化合物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POD活性。
邻苯三酚法:利用邻苯三酚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被氧化紫色化合物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POD活性。
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方法CAT是一种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水和氧气的酶。
常用的CAT活性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过氧化氢在紫外光下具有吸收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CAT活性。
酶偶联法:利用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被氧化水的特性,通过测定水的量来计算CAT活性。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的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提取酶: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组织或细胞提取酶。
常用的提取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等。
离心:将提取液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物。
上清液中含有目标酶,沉淀物则含有杂质。
蛋白质定量:使用 Bradford 法或 Lowry 法等蛋白质定量方法测定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浓度。
低温胁迫对扁蓿豆的脯氨酸含量和POD_SOD酶活性的影响

第27卷第1期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 l127No11 2009年2月Journal of Q inghai University(N ature Science)Feb12009低温胁迫对扁蓿豆的脯氨酸含量和POD、S OD酶活性的影响李小安1,周青平23(1.青海大学生物科学系,青海西宁810016; 2.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摘要:在不同的低温条件下(15℃,0℃,-10℃,-15℃),以扁蓿豆(盐池扁蓿豆、青藏扁蓿豆、内蒙古直立型扁蓿豆、青海匍匐型扁蓿豆和吉林扁蓿豆)5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扁蓿豆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强,5个品种扁蓿豆幼苗叶片内S OD、POD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酶活性下降后仍能维持高于对照的酶活性水平;游离脯氨酸绝对含量逐渐增加,从而证明扁蓿豆是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S OD、POD酶活性和提高脯氨酸绝对含量等保护机制来适应低温胁迫,减轻低温伤害,通过比较表明青藏扁蓿豆和盐池扁蓿豆的抗寒性较强。
关键词:扁蓿豆;低温胁迫;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中图分类号:Q949175119;Q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96(2009)01-0060-04 The effect of ch illi ng stress on SOD,POD activ ityand proli ne con ten t of M e lilo tu s ru th en icu sL I X i ao-an1,ZHO U Q i ng-p i ng23(1.D epart m ent of B io logical Sciences,Q inghai University,X ining810016,China;2.Academ y of Ani m al and V eterinary Science M edicine,Q inghai University,Xining810003,China)Abstract:The activity of S OD,POD and Pro line content of M elilotus ru then icus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chilling stress(15℃,0℃,-10℃,-15℃).The five varieties of M elilotus ru then icus(M elilotoides ru then ica L Sojak cv.Q ingzang,M elilotoides ru then ica L Sojak cv.Yanchi,M elilotoides ru then ica L Sojak cv.N ei m enggu,M elilotoides ru then ica L Sojak cv.J ilin, M elilotoides ru then ica L.Sojak cv.Pufuxing.Q inghai)were the moferials of this experi m ent.The result showed the activity of S OD,POD becam e higher at the beginning of stressing and lower later on.The enzy m e activity decresed,but they still rem ained at a high level.Proline content increased w ith the stress.The result showed M elilotus ru then icus adap ted to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nd reduced injury through a series of p ro tection m echanis m including higher content of S OD,POD and p roline.Through comparing w ith five kind s of M elilotus ru then icus showed M elilotoides ru then ica L.So jak cv.Q ingzang and M elilotoides ru then ica L.So jak cv.Yanchi have high co ld-resistense.Key words:M elilotus ru then icus;chilling stress;p roline;S OD;POD扁蓿豆(M elilotus ru then icus)又名花苜蓿、野苜蓿等,是多年生豆科牧草,扁蓿豆在中国分布甚广,是一个广布种,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都有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果肉硬度:用硬度计测量 水果硬度计(又称果实硬度计或果品硬度计),用来测量苹 果、梨、西瓜、香蕉等多种水果的硬度,用以判定水果的成 熟程度,对培育良种,采摘时间,加工时间,收获储存,出 口运输等采摘的合理掌握。 设计原理:果实硬度是指水果单位面积(S)承受测力弹簧 的压力(N),它们的比值定义为果实硬度(P)。 使用方法:测量前转动表盘,使驱动指针与表盘的第一条刻 度线对齐(GY-1型的为刻度线2,GY-2和GY-3型的为刻度线 0.5);将待测水果削去1平方厘米左右的皮。用手握硬度计, 使硬度计垂直于被测水果表面,压头均匀压入水果内,此时 驱动指针开始驱动指示指针旋转,当压头压到刻度线(10毫 米)处停止,指示指针指示的读数即为水果的硬度,取三次 平均值。测量后旋转回零旋钮,使指针复位到初始刻度线。
仁果类 --
二、测定方法 氮蓝四唑(NBT)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
【实验原理】 SOD是含金属辅基的酶。高等植物含有两种类型的SOD:Mn-SOD和 Cu.Zn-SOD,它们都催化下列反应:
由于超氧自由基(O2.-)为不稳定自由基,寿命极短,测定SOD活性一般为 间接方法。并利用各种呈色反应来测定SOD的活力。核黄素在有氧条件下能 产生超氧自由基负离子O2.- ,当加入氮蓝四唑(NBT) 后,在光照条件下,与 超氧自由基反应生成单甲月替 ( 黄 色 ) ,继而还原生成二甲月替 ,它 是一种蓝色物质,在56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当加入SOD时,可以使超氧 自由基与H+结合生成H2O2和O2,从而抑制了NBT光还原的进行,使蓝色二 甲月替 生成速度减慢。通过在反应液中加入不同量的SOD酶液,光照一定 时间后测定560nm波长下各液光密度值,抑制NBT光还原相对百分率与酶活 性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反应液蓝色愈深,说明酶活性愈低。
【注意事项】 1. 酶液提取须在4℃下进行,提取后立即进行测定, 冰箱中放几小时活性也会下降; 2. NBT反应液配好后过滤除去不溶物立即使用,若 置于冰箱中要避光保存,充分摇匀然后使用。 3. 加反应液时最好在暗光下进行;
4. 核黄素产生O2.- ,NBT还原为篮甲潛都与光照密切相关, 照光强度和时间要严格控制。光照培养箱内壁裱糊锡箔纸, 使箱内均匀光照约达40μmolm-2s-1,同时使照光时间一样,选 择试管尽量一致,照光结束后测一个拿一个(最好晚上做) (温度高时照光时间缩短,温度低时延长); 5. 测定活性时加入的酶量,以能抑制反应的50%为佳。(一 个酶单位相当于引起反应液达到半抑制时酶的用量,即以能 抑制反应50%的酶量为一个SOD酶活性单位。) (反应液中加酶液与PBS调零差异不大,反应液调零与其它 两个则有一定差异。李合生方法:2支CK管均以缓冲液代替 酶液。) 6. 测定数值应在0.3—0.8之间。
三、试剂
1. 0.05mol/L磷酸缓冲液(PBS,pH7.8):
A母液:0.2mol/LNa2HPO4溶液(mL);
B母液:0.2mol/LNaH2PO4溶液(mL); 0.05mol/L PBS(pH7.8)的配制:91.5A: 8.5B,稀释
2. 14.5mM甲硫氨酸溶液:称取0.217g Met用磷酸缓 冲液(pH7.8)定容至100ml。 3. 3mM EDTA-Na2溶液:称取0.1117g EDTA-Na2用 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0ml。 4. 60μM核黄素溶液:称取0.0023g 核黄素用磷酸缓 冲液定容至100ml,避光保存。 5. 2.25mM 氮蓝四唑(NBT)溶液:称取0.055g NBT 用PBS定容至3ml(直接用5 ml枪加,不用定容), 避光保存。
2. 酶活性测定 (1)反应混合液配制(以30个样为准):分别取配好的Met溶 液81ml,EDTA-Na2溶液3ml, NBT溶液3ml,核黄素溶液 3ml,混合后充分摇匀,放入棕色瓶中,存于冰箱中备用。 (2)分别取3ml反应混合液和100μl(可视情况调整)酶液于 指形管中此即反应管;同时做两支对照管,其中1支试管加 3ml反应混合液和100μl PBS(不加酶液)作为最大光还原管, 另1支加3ml反应混合液和100μl PBS同时用锡箔纸包好遮光用 于测定时调零。 (3)将试管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在4000 lux光照25℃下反应 20min; (4)反应结束后以不照光的对照管调零,分别测定各管在 560nm下的吸光度(OD560)
(五)果形指数 是指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以苹果为例,通常果形指数是 0.8-0.9为圆形或近圆形,0.8-0.6为扁圆形,0.9- 1.0为椭圆形或圆锥形,1.0以上为长圆形。 表1产品器官基本特征
种类 苹果 产品器 果实构 官类别 造类型 果实 可溶性 果肉 果实重 固形物 量(g) 硬度 含量 --果形 指数 -风味 特点 外观 颜色
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愈创木酚法
【实验原理】
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H2O2将愈创木酚氧化成茶褐色产
物。此产物在470nm处有最大光吸收,故可通过测470nm 下吸光值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
【试剂】 0.2mol/L磷酸缓冲液(pH6.0)的配制: A母液:0.2mol/LNa2HPO4溶液250mL; B母液:0.2mol/LNaH2PO4溶液250mL;
【实验步骤】 1. 酶液提取 称取0.1g(可视情况调整)样品(新鲜叶片或根 系)洗净后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分三次加入 1.6ml (0.6 ml、0.5 ml、0.5 ml)50mmol/L预冷 的磷酸缓冲液(pH7.8)在冰浴上研磨成匀浆, 转入离心管中在4℃、12000g下离心20min,上清 液即为SOD粗提液。
分别取A母液(Na2HPO4 )12.3ml和B母液(NaH2PO4 )
87.7ml混匀即为100ml PBS(0.2M,pH6.0); 0.05mol/L PBS(pH7.8)的配制:91.5A母液: 8.5B母液, 稀释
【实验步骤】 1. 酶液提取 :称取0.2g(可视情况调整)样品(新鲜叶片或 根系)洗净后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分两次加入1.6ml (0.8 ml、 0.8 ml)0.05mol/L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7.8)在冰浴上研 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在4℃、12000g下离心15min,上清 液即为POD粗提液。 2. 酶活性测定 (1)反应混合液的配制:取100mlPBS(pH6.0,0.2M)缓 冲液于烧杯中,加入0.037ml愈创木酚(2-甲氧基酚)于磁力 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溶解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 加入0.056ml30%的H2O2,混匀后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2)酶活性测定:取3ml反应液并加入40μl酶液后测定 OD470值在40秒的变化。以PBS代替酶液为对照调零,
3. 计算结果
已知SOD活性单位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酶活 单位(U),按下式计算活性 SOD总活性= [( Ack-AE )×V]/(1/2Ack×W×Vt) SOD比活力=SOD总活性/蛋白质含量 SOD总活性以鲜重酶单位每克表示(u/g FW);比活力单 位以酶单位每毫克蛋白表示;Ack为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 AE为样品管的吸光度;V为样品液总体积(ml);Vt为测 定时的酶液用量(ml);W为样品鲜重(g);蛋白质含 量单位为mg/g。
实验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对逆境的响应
一、目的和要求
植物在生命过程中不断产生活性氧,但同时又形成了一个完 善的清除活性氧的防御系统,即酶促系统与非酶促系统,使植 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当 植物受到胁迫时,这种平衡将可能被破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 长和胁迫程度的加重,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逐渐降低,活性 氧积累得越来越多,最终使细胞膜发生膜质过氧化并发生自由 基链式反应,形成丙二醛(MDA),使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膜 功能受到伤害。活性氧酶促清除系统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 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等,这些酶活性的高低可在不同 程度上反应植物抗性的强弱。本试验通过测定正常生长与逆境 下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了解 逆境下SOD和POD酶响应的机制。
3. 计算结果
以每min OD值变化(升高)0.01为1个酶活性单位(u)。 按下式计算活性 POD活性=(ΔA470×Vt)/(W×Vs×0.01×t) (u/g FW) ΔA470: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W为样品鲜重(g); t为反应时间(min);Vt为提取酶液总体积(ml);Vs为测 定时取用酶液体积(ml)。
(二)产品器官特征观察 1.作物产品器官特征观察 根据作业中表1的内容要求,对产品器官特征进行观 察,并填写表1中内容。
(三)可溶性固型物含量:用糖度计测量 原理: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 象,且入射角正弦之比恒为定值,此比值称为折光率。 果蔬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 (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故测定果蔬汁液的折光 率,可求出果蔬汁液的浓度(含糖量的多少)。常用仪 器是手持式折光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通过测 定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可了解果蔬的品 质,大约估计果实的成熟度。 使用方法:手持糖度计一般是圆柱形的,将待测的糖液 放入后面可打开的槽中,抹均匀,关上盖子,然后将糖 度计对着光,从前面的孔中看,就可以读数了。
【注意事项】 1. 反应液配制时由于愈创木酚难溶,应加热一段时间。加 入H2O2前注意溶液冷却,防止H2O2的挥发。 2. 由于该反应迅速,加入酶液要立即进行吸光值的测定。
三、作业 比较不同处理下叶片SOD和POD酶要果树和蔬菜作物产品器官的识别与 品质指标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园艺作物产品器官通常是指作为商品收获的植物器官。除了 特殊需求,对于果树作物,产品器官为可供食用的果实或种 子;对于蔬菜作物,产品器官可以是花、果实、种子等生殖 器官,也可以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及其变态类型;而花 卉的产品器官则是可供欣赏的花、茎、叶和果等。本实验通 过对主要果树和蔬菜作物产品的观察,了解主要蔬菜作物产 品器官的形态特征、内部构造和风味特点,能够通过产品器 官特征区分不同种类的果树和蔬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