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

参评学科: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

摘要

选修课程是高中英语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很多高中没有构建相应的平台去开发,实施和管理选修课程,由于英语教师没有开设选修课程的能力,很多学生根本没有真正选择课程的机会。如今英语选修课程都有必修化、应试化、活动化和重负化的特征。为了互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优势,老师们应该积极地探索选修课程开发本土化、内容优质化和教学多元化,从而充分发挥选修课的潜在功能。

关键词: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建设

一、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一)选修课程的必修趋势

在现代的英语教育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要相互结合。而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大致分为“选修I”(重要选修课程)和“选修II”(随意选修课程)两种。重要选修课程是当地政府为发展学生除书本之外的知识而设立的,而随意选修课程是学校设立的[1]。开设选修课程的最初目标是使潜力和兴趣各不相同的学生都能够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然而,很多学校的选修课程,特别是随意选修课程都必修课占据了时间。就重要选修课来说,各种各样的教材供应商为学校提供了现成的教材,学校和教师可以省心省力地让学生学习这些选秀课程。因为社会依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价高中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学校在选取教材的时候,依然会让学生选修与必修课类似的课程。就随意选修来说,很多学校由于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教室资源等因素不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选修课程,这在客观上导致“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仅仅只将精力放在必修课和高考中一定会涉及的重要选修课程上”[2]。

(二)选修课程的应试趋势

面对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很多高中仍然拼命地实施“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所以英语选修课程仅仅是单纯地列在课程表上以应付教育局的检查。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程不够重视,教师经常占据选修课的时间,大部分的学生对选修课也是心不在焉,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学生和老师眼中,选修课被通常是可有可无。有些老师竟然将重要选修课当成应试教育的复习课或补习课;绝大多数的老师在随意选修课程上强化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或者是组织他们做练习题。[3];更有甚者开设了“高考改错专题”、“作文例析”等选修课,让人啼笑皆非。很多学校从高一的时候就通过“月考”和“周练”等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外语竞争力;有些学校在高二的时候增加听说读写等语言知识与技能类的选修课程,其实只是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口语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这种设计选修课的方式仅仅只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既脱离了语言学习与社会接轨的原则,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建设中的一大败笔[4]。(三)选修课程随意化

选修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但又不同于必修的课堂教学。然而,很多学校没有区分选修课程与传统教学活动。例如,有的学校将选修课程定义为在全校范围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English corner(英语角)”、drama play(话剧)、speech competition(演讲)、英语歌曲比赛(The Singing Contest);有的学校甚至认为在各大年级开展英语诗朗诵、阅读竞赛、英语书写、英语板报就是开设选修课;更有学校在选修课上将学生的“错题集”进行展示。这

是因为他们把课程标准中提及的“专题演讲、辩论赛、表演和撰写小论文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当做选修课程;长此以往,选修课的概念随意化,选修课原本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5]。

二、解决高中英语选修课程问题的相应措施

(一)课程开发符合当地的特色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包括了符合地方特色的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本规定的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应在各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教育等的基础上进行设立,从而保证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可读性。校本课程应该是基于教学管理者的研究学情,并代表学校全体师生的意见,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和文化特色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师生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老师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决策中起着主导地位,因此校本课程是否能够开发成功,老师是关键[6]。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学校总体课程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才能根据本校的物质条件、教学资源、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开展课程活动,从而有效地践行和维持校本课程。就课程的运行机制来说,只有高中英语选修课程获得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管理者和接受者的一致认可后,其才能加以实施。管理者需要对课程的目标进行定位和思考、有效地反馈开发条件、课程运行、过程实验和内容评估等。学生的需求也是校本课程开发能否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7]。(二)课程内容要精益求精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质量是目前学生及学生家长所关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从课程的选择性角度看,越是“个人选择”的,越能够显现出“个性”,学生就越能释放其潜质;从课程的基础性角度着手,那些越是能满足学生兴趣需求、提升成绩和为未来就业做准备的课程,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课程的时代性角度着手,国内外发生的新鲜事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往往是热门课程。所以,从选修课程的内容着手,那些让学生的智慧充分发挥的课程才称得上是好课程[8]。本论文以三门选修课程教学为例。《英语新闻》是一门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的课程。由于很多学校开设有多媒体教室,可以为学生播放CCTV16、ABC、BBC和CNN等视频新闻;没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VOA、BBC、CNN等语音听力材料。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模仿英语新闻报道里的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文本填空、提问题等方式让他们学习知识,与此同时,可以让他们用学习到的新闻词汇撰写英语新闻等等。通过筛选的原版《英语影视评析》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本土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老师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影片进行模仿,配音和探讨,这样他们可以从中学习词汇,语法

和句子,从而帮助他们撰写影评。英语《报刊阅读》中选取题材广泛、信息新颖、词汇丰富,内容新颖、贴近时代等特点[9]。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在学生们完成阅读后,可以试图让学生改写,扩写或缩写其中的段落,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大不相同。所以选修课程的研究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的。只有这样,才能表现课程的选择性、思想性、人文性以及动态性,从而突出我国高中“以人为本”的特殊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模式上看,选修课程的教和学有必要从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呆板”形式转换成老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互动”形式[10]。从课堂教学方法看,选修课程倡导开放式、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发现式教学与学习方式,以突出多样化与个性化、开放性与研究性的特点。学生在选修课程的实践中应该以学习、体验、实践和运用为主要目标,同时结合课堂和课外的知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不再是重复和巩固必修课程的内容,而是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授课教师主体不局限与学生必修课的老师,可以是其他年级的老师,也可是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甚至是具有代表作用的学生。与此同时,学修课程可以跨越班级进行实践,从而打破以前各个班级之间无互动的现象;由于这类选修课注重实践性教学,从而打破了校内与校外的界限。选修课程教学是否能够成功实施依赖多种鲜活素材例如纸质,网络或在视频等,当然也离不开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的支持。

三、总结

总之,当前很多高中没有对选修课程没有进行分层次、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和管理上的改革,没有建立全校性和各年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合理结构框架,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选修课的运行管理机制,例如优秀生跳级,学习差的学生重修等等,因此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体现我国高中教育中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了有序、有用、有效地开展、实施和管理英语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应从管理的“学校”转向教学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由此可见,选修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师、核心是学生、成效在于管理。

参考文献

[1]罗明礼.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25:50-52.

[2]葛炳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48-52+83.

[3]魏军彦.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3,10:82-83.

[4]朱月芝.关于浙江省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02:91.

[5]黄小乐.浅谈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3,07:84-85.

[6]张媛园.高中英语选修课实施情况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李国萍.高中英语选修模块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8]宋海霞.普通高中英语选修课实施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9]索敏.高中英语选修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陈素萍.高中英语任意选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1:15-20.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 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 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 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

在新课程标准中,它对写所提出的教学目的是-----表述与表达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同时它对材料的选择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利于合作;有趣味性和真实性。 应用文总体写作要求是:格式正确;语言简洁、精练,无语法及词语搭配错误。 一、中考应用文写作主要考查内容:通知、书信、海报、留言、电子邮件、个人简介、天气预报及日记。 二、应用文评分标准: (一)符合下列要求的为满分 1、突出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2、信息完整 3、语言准确 4、可读性强 5、不少于五句话 (二)不符合五个条件的,每一个扣一分。 三、写作指导 1、掌握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 (1)构思:审清题目要求,确定写作思路 (2)遣词; 根据题目要求,列出表达要点,找出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关键词或短语 (3)造句:即把所列要点句型化。英文的句型是“S+V”型,即一个句子首先考虑主语和谓语,然后才是其他成分。要学会套用地道的、现成的句型。 (4)谋篇:将要写的句子表达成文,首先要确定表达的时态主线,其次要学会使用一些过渡词。如and, at first, at last, then, for example等,是文章更加自然通顺。 (5)润色:通读文章几遍,看行文是否通畅,于题意是否一致,要点是否齐全,有无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尽量将丢分的肯能性降到最低。 2、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抓紧时间,提前审题 (2)加强词汇、语法等基本功的学习 (3)掌握教材中有关日记、书信、便条、通知等的书写格式,并模仿范例,进行尝试 四、实战演练 通知 英文通知的基本写作技巧 通知(notice)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布置工作、传达情况或告诉公众某种事情等时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体,通常分为口头通知和书面通知两种。 书面通知格式的写法有点类似于书信的写法。其格式为: 通知是传达将要做的事,因此,写通知多用一般现在时和将来时态。书写通知的正文时,语言应简洁明了,把通知的对象、事由、时间、地点、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即可。简单地说,就是"某人(单位)某时在某地干某事,加上注意事项"即可。当然,必须注意句子之间的安排,使之符合逻辑,条理清楚。 写通知的一些常用句子: 1. May I have/call your attention, please? 请注意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之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之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点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理解,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水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协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升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水平,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表7是七级和八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其它级别不再单独列出。 表7 文化意识目标(七级——八级) 级别目标描述 七级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转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八级1.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例如:有些词汇或表达方法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2.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国文化的态度(例如:文化崇拜或文化歧视); 3.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理解; 4.了解英语国家最突出的文化特色; 5.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重要(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 6.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

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5266052.html, 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作者:黄银海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从现状与建议两个维度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关键词】数学;选修课程;现状;评价;统筹 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安徽省各地市已经实施了近九年的的时间了,在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选择性的数学选修课程的实施现状如何,备受我们教育界关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是把选修系列1和2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进行教学,可由学生自选的选修系列3、4开设状况,以及如何面对。就笔者自己的一点学习经验和教学中的一些现状,本文将加以分析和思考。 一、课程开设不容乐观 1.旧瓶装新酒。必修内容以及选修系列1,系列2,基本覆盖了《大纲》的内容,所以基本上每个学校对选修系列1,系列2都是按照高考要求同等对待,开设的课时数,作业量,师生的重视程度和必修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差别。 选修系列3的6个专题基本上没有高中开设课程,只有少数学校为学生配发了《数学史选讲》教材;没有安排具体的课时,极少数学校在适当的时候请一些高校教授为中学生做一些讲座的形式加以补充,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修系列4只有3个与传统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很多学校高中开了课。基本上所有高中都开设了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而几何证明选讲课程基本没有学校开设课程,只有极少数学校通过初高中衔接以及数学竞赛辅导的形式加以补充;目前还没有学校开设过4-2:矩阵与变换;4-3:数列与差分;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4-9:风险与决策;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非示范高中在开设选修系列4专题课程课时投入不足。由于众所周知的高考考查方向问题,所以少数学校一直持观望态度,等高考方案下达后才开设系列4课程,所以开设系列4课程存在困难,一直普片于一些学情较一般的学校。理论上按新课程计划,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2至4个专题,并取得相应学分,实际上这些设想基本落空。现实状况是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根本就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这些新的理论本质上就没有操作的空间。 虽然在我们选修课程中,系列1的2个模块,为想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选择;系列2的3个模块,为想在理工(含部分经济类)等方面发展的学生选择;系列3有6个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

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 在新课程标准中,它对写所提出的教学目的是-----表述与表达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同时它对材料的选择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利于合作;有趣味性和真实性。 应用文总体写作要求是:格式正确;语言简洁、精练,无语法及词语搭配错误。 一、中考应用文写作主要考查内容:通知、书信、海报、留言、电子邮件、个人简介、天气预报及日记。 二、应用文评分标准: (一)符合下列要求的为满分 1、突出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2、信息完整 3、语言准确 4、可读性强 5、不少于五句话 (二)不符合五个条件的,每一个扣一分。 三、写作指导 1、掌握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 (1)构思:审清题目要求,确定写作思路 (2)遣词; 根据题目要求,列出表达要点,找出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关键词或短语 (3)造句:即把所列要点句型化。英文的句型是“S+V”型,即一个句子首先考虑主语和谓语,然后才是其他成分。要学会套用地道的、现成的句型。 (4)谋篇:将要写的句子表达成文,首先要确定表达的时态主线,其次要学会使用一些过渡词。如and, at first, at last, then, for example等,是文章更加自然通顺。 (5)润色:通读文章几遍,看行文是否通畅,于题意是否一致,要点是否齐全,有无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尽量将丢分的肯能性降到最低。 2、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抓紧时间,提前审题 (2)加强词汇、语法等基本功的学习 (3)掌握教材中有关日记、书信、便条、通知等的书写格式,并模仿范例,进行尝试 四、实战演练 通知 英文通知的基本写作技巧 通知(notice)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布置工作、传达情况或告诉公众某种事情等时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体,通常分为口头通知和书面通知两种。 书面通知格式的写法有点类似于书信的写法。其格式为: 通知是传达将要做的事,因此,写通知多用一般现在时和将来时态。书写通知的正文时,语言应简洁明了,把通知的对象、事由、时间、地点、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即可。简单地说,就是"某人(单位)某时在某地干某事,加上注意事项"即可。当然,必须注意句子之间的安排,使之符合逻辑,条理清楚。

高中英语科组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6821-28 高中英语科组工作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中英语科组工作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本学期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工作,要以课程改革为 中心,围绕课改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组织教师 参加课改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课改研究课和专题研 讨等系列活动,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 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本学期要重点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 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课程改 革专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 教育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 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组织本教研组全体外

语教师学好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基本信息技术,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有关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 3、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老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外语教育教学论文。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年轻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校教研组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3、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

试论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浸润

试论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浸润 发表时间:2018-09-14T10:35:23.7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1期作者:王丽婷[导读] 本文就根据笔者教学经验,简单地说一说,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三中学730000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了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但长久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语言交流的文化意识。恰恰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学生难以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从而造成学习方法上的不正确,最终难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更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本文就根据笔者教学经验,简单地说一说,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教学 在注重英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深入语境地来理解英语、学习英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情感教学目标。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之后,学生就能听懂、会说、会用正确的英语,表达在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之中。 一、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相融合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更是英语发展的重要建构者。可以说,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就是词汇量的掌握。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起来的就是词汇。因为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发展不同,因此,单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是非常准确,甚至于有些词语,在中文的意义里表示的是贬义词,而在英文的表达当中,是一个中性词。因此,教师要想真正地让学生掌握这些单词的使用用法,就一定要将其文化背景和地道的文化意识传达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进行rest room这个词汇的讲授的时候,就要联系西方的一些文化,将这个单词翻译为卫生间、厕所,而不是我们传统学习中理解的休息室。词汇的教学,不仅局限在单词意义上的不同,更多的则表现在习惯表达和俗语之间的差异。英文当中的习惯表达和俗语都是基于西方文化上的引申含义。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扩展学生的视野,不能让学生只局限在课本内容之中。通过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的融合,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文化教学与口语教学相结合 地道的口语表达一直以来都是衡量英语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准。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口语练习意识,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长时间给学生灌输地道的英文表达,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将英美文化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英语学习中。这样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注重口语,更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关注课堂的口语。也就是说,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最简单的课堂中,你可以表现在鼓励和表扬这个角度,教师可以采用”You can make it.”” Have you got it?”这样的句式来组织课堂。除此以外,教师在进行虚拟语气讲解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文化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都知道,在中文的习惯表达当中,并没有虚拟语气这样的结构。因此,学生在进行虚拟语气这一个部分学习的时候,难度往往比较大。反事实推论的语气在中国应用比较少,其实教师反复强调是委婉语气的应用,学生也难以深度地理解所谓委婉的定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文化意识层面的教学,西方人的文化中更加强调独立,他们讨厌有指挥地参与别人的生活,因此在进行劝解和建议的时候,往往采用“If I were you, I’d….”这样的句型。如果教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能不只关注内容,而是扩展格局关注文化,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定能得到质的飞跃。 三、文化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高中阶段的阅读文章,语言环境真实,内容大多贴近生活,涉及到的话题也灵活多样,更加适合学生参考和学习。正是因为广泛的阅读题材,才使得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得以发挥。教师如果能够妥善地将这些阅读话题利用起来,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关注眼下的生活,促进文化交流意识的提升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真正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建构起具有竞争力的核心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蕴藏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传授历史文化方面的英美文化,甚至包括文学意识方面的内容,都要尽可能地进行渗透。课堂上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升他们的文化意识敏感度,这样就能更加准确得体地理解和听说英语。尤其是涉及到中西方礼仪方面的问题,更是文化冲突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搜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逐一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文化层面的分析来理解不同形式的传统礼仪,最终学会“入乡随俗”“尊重平等”,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不断推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引入文化层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育趋势和最终的必然结果。身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同时,钻研实际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文化内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适应日新月异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迅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2,(25)。 [2]潘飞婷试论文化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6,(46)。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课本那篇文章谈到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课本那篇文章 谈到文化意识 :G633.41 :A :1671-0568(xx)27-0183-02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到,如果没有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一定的介绍,就很难讲解清楚教材内容,学生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拓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异国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这样做还能够大大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失衡的现象,如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分析多、具体感悟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中本族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把本民族的文化当做参照系,习惯以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视角、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来看待、评价其他民族的文化。②教学中过分强调语言符号的掌握。由于受到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左右,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过度重视英语文化中语言符号的意义,严重忽视了其行为规范的意义。

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简单地对文化知识的灌输和对异国文化的接受。它涉及到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方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学习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的指导地位就不容忽视。 一、转变师生的观念,注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的文化情景 比如,在教必修2 Module 1 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 时,利用电脑播放外国人看病的视频以及一些关于其他国家医疗体系的 的信息,让学生通过这些了解外国的文化,并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来比较中国的医疗。比较中西方文化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4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为例,在做文化背景介绍时,可以把西方的体态语言和中国的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体态语言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比较中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

数学高中选修课校本课程介绍.doc

数学与逻辑思维选修课程 一、总体目标 数学不仅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数学在育人方面主要有以下体现:一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可以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着眼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 时,应当对数学问题的破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所了解和认识,这不仅因为数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 法,需要学生去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能独立地开展科 学探究、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所必须具有的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着眼于:把“学生所求的、把学生所缺的、把学生所急的” 数学好东西尽可能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拓宽数学知识视野,渗透常用数学思想方法,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与 科学态度;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巨大创造力,让学生学得兴致,学有所成。 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基底,完成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的衔

接。深刻理解数学的有关概念,掌握数学相关规律。掌握数学的科学 思想和科学方法,初步能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学习过程,懂得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体会数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如何分析数学情景,学会如何进行建模, 熟练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规和典型的方法与技巧。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关注数学的 发展和数学为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贡献,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点为抓手,充分注意到现有高中数学教材的课程简介:通常定位于那些核心类、支撑性知识。选修 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提高性内容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拓展性内容则是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 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对于数学探究、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数 学文化则是贯穿于整个选修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

我的高中英语教学故事

我的高中英语教学故事(个人经验及总结) 在英语教学中,个人有很多的教学故事,从中得出了很多的经验及总结,现作如下几点总结。 一、必修注意高一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开始,可以通过摸底了解学生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可利用上半学期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系统复习。要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要多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在这当中确实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英语。 二、高中英语教学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注重英语的交际性。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老师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 isn’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这种做法一定要坚持到高三年。 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般上课堂表演。 3.多鼓励,少批评。为了使学生更爱开口,在练习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强化学生参加交际的信心。 三、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新学期开始就要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学生勤查字典。 四、教学当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如举办英语角、讲故事、各类竞赛等。老师课后应当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体育运动。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然后再到学校进行交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批改作业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被忽视的环节。在此,我总结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对批改作业的看法。 1 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 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合格人才。课内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学生多,时间少,而学生主动活动机会则不多。所以,课外作业便是学生个体完成作业的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独立钻研,这对学生有充分的实际锻炼机会。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和责任心,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下工夫,不仅要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唯一性,还要重视学生的

最新高中英语读写校本课程

高中英语校本教材 ----“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课程纲要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名称: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 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选修) 3、教学材料:选编、改编 4、授课时间:21课时 5、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二、课程内容: 1、课程背景: 高中新课标英语教材(现在学生用课本)有着丰富而鲜活的语言素材,是一套很理想的教材,但对于优秀生群体来说,内容还显得不足,学生学力有余。新课程改革提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鼓励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提高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阅读在英语中比重加大,且考查方式也由以前单一的选择题变成了阅读填空、信息匹配题、翻译句子等多种方式。而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有限,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开发阅读校本课程势在必行。 2、课程目标: “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旨在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补充适量、相当的阅读素材,弥补英语教材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词汇,使得学生更广泛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语言学习的同时,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课程内容与任务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即文学作品,人物传记,历史文化,社会风情,科学经济以及人生态度与理想,异域风情。主要任务是通过篇章阅读,获取信息,了解相关知识,增强文化意识;掌握不同题材文章的阅读技巧,形成相应的阅读策略;掌握关键词、短语和句型,扩大词汇量,重点发展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4、科目安排:分七个模块,每个模块各3课时,共计21课时。 (1)文学作品1 The Little Match Girl /2 APerfect Day/ 3 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 (2)人物故事1 Louis Armstrong/ 2Special Fund in Honor of Hong Zhanhui/3 Pop Star and Songwriter: Han Hong (3)历史文化 1 Cleopatra, Queen of Egypt/ 2 Studying difference/ 3 Spring Festival’sSymbols/ (4)社会风情 1International Left-hander’s Day/ 2 The Origin of Kiss/ 3 Make Sports a Kind of Culture (5)科学与经济 1 Greenhouse Effect Occurred 5,000 Years Ago/ 2China’s launching plans for Shenzhou 7/ 3 China’s New “Four Great Inventions” (6)人生态度与理想1You Are the World/2 Honesty/ 3 Facing Life Positively (7)异域风情1An strange experience 2 The Taj Mahal (泰姬陵) 3 Organic-a legal meaning 三、课程形式:课堂教学 1、教学方法:任务交际法 2、教具:多媒体、音像资料等 四、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附1)阅读自我评价表:(每节课下前学生自我评价)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 摘要:英语文化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长期以来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部分学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导致其对英语的学习没有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就对如何走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困境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困境 在英语语言课程中实现文化教学,就是把语言和文化相结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将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逐渐实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英语词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为了走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教师可以从词汇教学入手。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词汇,掌握与该词汇相关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 例如,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很多英语单词及短语都有

其来源和典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学生对其含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的认识。如:H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句话蕴含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两个短语。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非常简单。但是,直译出来意思却相当不明确。第一句直译是:他可以依靠。第二句直译出来是:他不吃鱼但是他玩游戏。学生通过直译很难理解其含义。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短语相关的文化知识,如eat on fish是曾经英语伊丽莎白女皇时代,耶稣教徒为表示对英政府的忠诚,拒绝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鱼的习惯,因此eat on fish又表示“忠诚”的意思。而play the game表示“公平对待”“为人正直”的意思,与play pair是同义词。这时学生能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很忠诚且为人正直,值得依靠)。但是,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两个短语的意思,学生可能很容易忘记。而教师通过这种为学生讲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知识并且记忆深刻。 二、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阅读中蕴含着大量的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中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在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英语理解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识目标浅析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识目标浅析 考试周刊2011-#--g56.~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 曾祥婷 识目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交往 不断增多,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在 全球化.面对英语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将”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列为五大 课程目标.本文将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及 文化教学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目标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1.引言 对于教育目标的设计,布鲁姆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领域, 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包含了知 识的再现与认知,智力技能的发展等目标:情感领域包含了兴趣,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鉴赏,以及适应等目标:动作技能领域 是指”动作技术,操作对象,神经肌肉的协调所必需的某种行为

的诸目标”的领域.虽然布鲁姆的目标分类体系,目的的表述比较抽象,但是对现代课程目标设计仍有指导意义.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外语教育进行了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只重视外语语言技能的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将”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列为五大课程目标.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交往不断增多,跨文化交际Et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同时进 行着全球化.面对英语全球化的趋势,研究在高中英语课堂 教学中如何实施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得体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2.英语全球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程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4年正式颁布,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是对以往英语教学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为 了应对英语全球化的形式,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已 成为各种国际场合,国际科技交流和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语言. 对母语并非英语的国家来说,英语的教学应该被重视,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习得这门外语也是我国教育家们关心的问题.在 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形势 的需要,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及思考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及思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及思考 文/李秦艳 摘要: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初中毕竟不同,对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尽快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英语学习,教师应作必要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科特点;观念转变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每接一届高一新生,总有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束手无策。他们的困惑是:为什么初中阶段英语那么容易就得高分,而到了高中就不会学习了呢? 面对这一困惑,如何帮助他们顺利过渡,最快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呢?从学生的角度讲,要帮助学生分析初高中英语的不同,正确认识高中英语的学科

特点,把握学习规律。从教师的角度讲,新课改形势下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必须转变观念,以实现教与学的全面改观。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 在高一开学伊始,可以在师生见面课上帮助学生分析初、高中英语的区别与联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 还可以在第一次月考之后的试卷讲评课上,通过分析学生的错误试题,让他们明白:高中英语较之初中英语难学,是因为初中的教材内容丰富而有趣,篇幅短小而浅易,单词、词组、语法、句型等都较为简单。很多词组、句型即使从语法上说不出为什么,但也应该倒背如流,套用自如,在考试中得高分。而高中的英语课文篇幅长,课时少且课后的自习时间有限、词汇多,语法难且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多,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学科时间调配,就无法进行有效预习和复习。

二、鼓励学生养成主动参与、踊跃发言的好习惯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有很多学生在初中时期比较纯真、爱表现、敢发言,但是一到高中,觉得自己长大了,上课过于积极怕被其他同学孤立,也怕回答错了丢面子,因而变得低调内向、沉默寡言。为防患于未然,我们教师必须从新生一开学就注意在班上多树典型、多鼓励表扬,积极弘扬“主动参与,展示自我风采”的班风学风。 三、践行新课改的第一要务是观念的转变 1.摆正教师角色 教师自身必须从课堂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学习活动的主角——学生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基本上被定位为知识传授者,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会生存》

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扬州市教科院扬州市高中英语学科指导小组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江苏近3年《英语考试说明》及译林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依据,制定全面系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与2016年高考复习与应考方案,认真分析《考试说明》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要求》,仔细研究和体会近三年来江苏英语试卷的命题趋势,积极应对2015年高考英语的变化,针对我市新高一及现高二高三学生状况,分别按年级确定高中各年级英语教学与复习计划,高三规划侧重一轮和二轮复习,高一高二年级规划重语言基础、英语阅读能力与语言运用关,不断提升教学理念,追求高效课堂和学习规范,为高三语言能力提升做好铺垫,为高三复习冲刺打好坚实基础。2016届高三英语的教学、复习和迎考工作,要通过精选的题目、扎实的训练、有效的研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为2016年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与任务 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完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考试说明》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高考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习能力达到《课标》要求的八级基本要求。高中学习期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扩大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在参加高考前,所有四星学校学生的词汇量除完成《考试说明》规定的3500词外,还应通过阅读等途径使学生词汇量达到4500词,以达到《课标》提出的九级要求;所有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含课本及试卷)应

达到《课标》要求的35万词,使学生在阅读和语言运用中掌握语言技能,在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力争在2016年高考中扬州市英语成绩稳中有升,在尖子生培养上有所突破。为完成这一目标,我们需清醒认识到以下问题并努力采取相应对策: 1、高中质量链中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1)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①词汇不过关。表现在:单词拼写错误多;词义辨析不明;名词的数的概念模糊;形容词、副词误用;短语搭配或运用有误。②时态、语态用法混乱,尤其表现在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区别上。③主谓不一致,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混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不分。 (2)语言运用能力薄弱:①新的读写型书面表达中,短文阅读后的30词概括达不到要求;写作时未按内容和段落要求,造成主要内容上的缺失或跑偏;句子缺少谓语动词或谓语动词不完整,中式英文多。②篇章结构松散,句与句之间连贯性不够。很多文章只是一些简单句的堆砌,缺乏体现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乱用连贯词,致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混乱,以致影响了得分。③相当一部分学生审题草率,造成了在人称和时态上的大面积错误。此外,大小写、分段等规范性错频繁发生。 (3)听力与写作技巧、阅读速度和阅读解题能力急待提高: 2015年江苏高考听力要求突然提高,听力篇章加长,需引起各校各年级英语备课组的关注,高一至高三年级需每周可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安排不少于3次的听力训练,其中必须有不少于两次的听后检测反馈和技能训练,杜绝“放羊式”听力播放。听力训练材料可选用由南通如东老师编写的《阳光英语听力》。 有些学校由于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安排有效的阅读专项时间来完成《课标》所规定的35万词课外阅读量(不含课本与试卷),造成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速度和语言感悟能力,加之近年来高考卷在任务型阅读、阅读理解和写作上的要求不断加深,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章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讨论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探究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等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着该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它也蕴涵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是由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组成的。 1 中西文化差异对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各方面原因,只注重对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讲解传授,而较少结合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特征进行语言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往往更多的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流畅与否,而较少介绍语言使用的场合和语言的社会含义,人为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造成了许多学生的语言结构变为:英语单词+英语语法+中国文化背景。我们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经常套用汉语的交际习惯进行外语表述以至闹出笑话。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虎虎)。再看看下面一个例子:一位美国朋友A赞扬学生B的鞋子漂亮,学生因为不知这仅仅是为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而使其进入尴尬境地。 A: Hi,B. you have a pair of beautiful shoes. B: Thank you. my friend bought them for me in Guangzhou. Do you like them? A: oh, yes. They look very comfortable. B: well if you like them, I’ll ask him to buy a pair for you too. A: … 因此,笔者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必定先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称呼语:上课铃响了,教师进教室,学生起立并齐声说:“Good morning ,teacher.”在汉语中可以说:“老师好!”在这里“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敬!但是在英语中teacher 却绝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敬。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有些懂一点英语的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用lover一词,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因为lover表示信夫或情妇的意思)。外国人不理解,一向在这类问题上谨慎小心的中国人,为何公开声明自己有lover呢?应该记住,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