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合集下载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在高中的哲学教育中,第一课往往承担着引导学生入门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还要为他们揭示哲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价值。

以下是一个哲学第一课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引导学生认识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 教学内容### 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哲学是对人类存在、知识、价值等问题的根本思考。

-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它与科学、宗教、艺术等领域相互影响。

### 哲学的历史- 简介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到现代哲学家如康德、尼采等。

- 简介东方哲学的特点: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的影响。

### 哲学的主要分支- 形而上学:探讨存在的本性和宇宙的根本原理。

- 伦理学:研究行为的道德性,人应该如何生活。

- 知识论:分析知识的来源、结构和限制。

- 政治哲学:思考国家、政府、法律和公民权利等问题。

### 哲学的价值- 提升思维能力:哲学训练人们清晰、逻辑地思考问题。

- 增强自我认知:哲学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 促进社会进步:哲学为解决道德、政治和社会问题提供指导。

##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哲学问题或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哲学问题。

##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视频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哲学的兴趣。

2. 讲授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哲学的定义、历史和主要分支。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如“什么是正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

人教版必修4:第一课_第一框_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1]2

人教版必修4:第一课_第一框_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1]2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反作用:为具体科学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比较
研究 对象
哲学
整个世界以及人与 世界的关系
具体科学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 规律和奥秘
区 任务 别
作用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 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 域的特殊规律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具体哲学是哲 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反过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具 有两重性。
生活
高二选课
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从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生活处处有哲学。
“鉴于世界几千年的文明,鉴于世界若干万亿人 中,只有伟大的文明古国——中国,诞生了天才 的杞人,他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个对我们居住 的星球及其环境问题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他以杞 人忧天这样的哲学观念来把握我们的世界,两千 多年过去了,他的理念已经家喻户晓,无愧于伟 大的预言家这个称号。他的形象,包括他著名的 忧郁,将继续影响我们这个社会” ——美国《名人》杂志编辑福尔顿
为什么要学哲学呢?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请你也探究世界,思考人生,并留下你的思想印记, 总结几句富有哲理的佳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 • • •
A、哲学的产生是由人自己臆造的 B、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人们的思考和实践 C、哲学有利于认识世界 D、哲学有利于改造世界
(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B、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 动中产生的 • C、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 D、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实践 中产生的
1.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 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 快 乐 , 这 是 因 为 A. 只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才能指导 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和对待人生 B.只有哲学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C.幸福生活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 D. 只要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就能促 进社会生活的进步 【 A 】
【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 物主义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唯史观
历史唯 物主义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你能说出一些你所了解的哲学家吗? 对于这些哲学家,你了解他们的思想吗?
•走进哲学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 • • •
A、没有哲学就没有生活 B、爱哲学能使人同神同在 C、哲学能使人洁净灵魂,能正确地对待生活 D、爱生活就是爱哲学
4、自从人类有了思想以来就提出了许多关于世界、 宇宙、人等的问题,仅就“世界的起源”这一问题, 就有诸如:“世界是由水构成的”、“宇宙是一团燃 烧的火”等不同的说法,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 想。这说明( )
(2)、从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难点〗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⑵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⑶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能力方面: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⑴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重点解决办法】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观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障碍。

由于学生易把 "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从直观上找 "鬼神"、"抽象思维"和"未来"等同的客观事物,这当然找不到。

第二,认清宗教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克服有神论。

讲解时,可通过课本书-P,。

的小体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宗教"可抓住"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从而理解"反映"的含义。

应主要分析为什么是 "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揭示宗教本质。

后两句的教学可参考后面的教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精品课件-第一课第1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精品课件-第一课第1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
事”。
2019/4/28
22
小结



家 作
※人家民的是主国 人


法律确认

保障权利

2019/4/28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2 现阶段人民的构成 3 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
4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
1 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
2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立法保障 司法保障
23
巩固练习:
1.在巴基斯坦人质事件中,中国政府要求 巴方政府要保证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这里 的“中国公民”是指:
人民的地位: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
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2019/4/28
3
我国国微图案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代 表了什么?整个国微图案体现了什么?
我国的国家性质:



民大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革命传统 和民族精神
我国国体
工人阶级 2019/4/28
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
保障公民参与民事诉讼的合法权利
阅读教材(P6)案例 (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被抚养权、受教育权
(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 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2019/4/28
没有得到家庭、学校、 社会的保障。
16
结论: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
家庭 学校 社会 他人 法律 保障 保障 保障 保障 保障 ──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法律保障!
A.在中国拥有财产的人 B.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 C.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D.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
2019/4/28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 第一课 第一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 第一课 第一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是本框学习重点。

因为把握了意识的本质能够深刻地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第二框:“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本框学习重点。

这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且对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难点:第一框:1.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宗教信仰的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惑。

2. “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抽象思维的内容在直观上是找不到的,学生很难理解。

3. “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存在着理解上的障碍,把没有发生的事情看作“反映”学生难于接受。

第二框:“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本框的学习难点,因为教材并没有充分揭示。

三. 具体内容:(一)学习目标:第一框:理解意识概念,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意识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其内容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

第二框: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正确反映与错误反映的主观原因。

(二)学习提纲:第一框: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人们对现状的认识、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框:2.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理解哲学的本义及其任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三、知识清单:找出并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做在学习报告上)1、为什么说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如何理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怎样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四、知识梳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哲学源于人们对的追问和对的思考。

(2)哲学的功能:①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给人、使人的学问,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真正的哲学的意义: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和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与,正确对待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

五、探究共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在推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中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

1、根据材料说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人们学习了哲学,就一定能够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吗?六、巩固训练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3.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4.而对有限资源与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求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2、哲学的任务: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如图所示:人们对整个世界世界观总的看法根本观点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统一哲学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方法论根本观点(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知识的内容自然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文艺、伦理、经济学、政治等思维知识心理学、逻辑学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1)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
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课标解读
认知层次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应用
知识点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知识点2哲学的起源

知识点3哲学的本义

知识点4哲学的意义

知识点5哲学的任务

目标设计
联系生活与实践,运用辩论法,探究法,懂得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是使我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情境设计
问题设计
结论
情境一
插播警言、图片和充满哲理的语句或列举寓言故事,成语,如:“揠苗助长”
C.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课堂测评答案:
1、D 2、C 3、A、4、D、5、C
对应问题3:哲学的本义பைடு நூலகம்
结论: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情境五:
列举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例。讲述,牛顿的一生。
对应问题4:哲学的意义。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情境六:
引入课件中船夫与哲学家的故事
对应问题5:哲学的任务
结论: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旅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神秘化的倾向B.简单化的倾向
C.庸俗化的倾向 D.体系化的倾向
4.哲学的任务是( )
A.满足人们的好奇心B.帮助人们改善物质生活
C.帮助人们在辩论中获胜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A.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
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只能由自然科学来回答D.已经开始进入哲学思考
2.哲学和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①哲学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不大 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 )
“掩耳盗铃”“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塞翁失马”“纸上谈兵”等。
对应问题1:哲学离我们生活远吗
结论: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生活。
情境二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运用课件中小马过河的故事)
对应问题2:哲学的起源
结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情境三
屈原的天问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
人是由鱼变来的等思考
对应问题2:哲学的起源
结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情境四
插播教材中的“烛光照亮小屋”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课堂小结
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
(2)哲学的意义
(3)哲学的任务
课堂巩固
1.“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追问( )
A.是毫无意义的B.不会有任何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