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土壤微生物量氮测定

合集下载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每种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一.易氧化有机质(LOM):土壤与氧化剂作用后,易被氧化、不稳定的有机质称作LOM。

目前常用的氧化剂有两种:K2CrO7与KMnO4。

KMnO4氧化法:(此方法较为常用)称取过100目筛,约含15 mg碳的土壤样品(如:有机碳含量为15g/kg,则称取1g土壤样品)于50 mL塑料旋盖的离心管中;加入25mL,333mmol/L高锰酸钾溶液,振荡1h,然后在时速2000 rpm下离心5 min,将上清液用去离子水以1∶250稀释,在分光光度计565 nm下测定稀释样品的吸光率,由不加土壤的空白与土壤样品的吸光率之差,计算出高锰酸钾浓度的变化,并进而计算出氧化的碳量(氧化过程中1 mmolKMnO4-消耗0.75 mmol或9 mg碳)。

KMnO4氧化法:(此法是在测定全量有机质基础上降低某些反应条件,衍生出的测定方法)1、水合热法:称取磨细(过0.25 mm筛)风干土1.50 g,放入500 mL三角瓶中,准确加入0.5 mol/L K2CrO7水溶液10.0mL,轻轻转动,使土粒分散。

用量筒将20 mL浓H2SO4迅速直接注入土壤悬浊液,立即小心地转动三角瓶,使土壤与试剂充分混匀1 min。

把三角瓶放在石棉网上30 min,然后注入水约200 mL,加3~4滴邻菲锣啉指示剂,用0.25 mol/L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K2CrO7。

2、0.1 mol/L K2CrO7—1∶3H2SO4130℃氧化法:在油浴温度为130~140℃时将0.5 g风干土与0.1 mol/L K2CrO7)—1∶3H2SO410.0 mL共煮5 min,冷却后加入30 mL水,用0.1 mol/L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K2CrO7。

二.生物量有机质(MBOM):生物量有机质是指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的部分有机质。

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氯仿熏蒸法测定:(此法较为简单,但氯仿为有毒物质,操作复杂)前处理步骤:将新鲜的土样品含水量调节至田间含水量的30%~50%,25℃下密封预培养7~10 d,以保持土壤均匀和所得结果的可比性。

凯氮法测土壤中氮元素

凯氮法测土壤中氮元素

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中氮含量1前言土壤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培养基,植物生长中所吸收的氮中有30%~60%是来自土壤,可见土壤中的氮含量对作物营养的重要作用。

本方案采取凯氏定氮法来测定土壤中氮含量,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良好的优点。

2仪器与试剂2.1 仪器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SH420F石墨消解仪2.2 试剂硫酸滴定液c(H+)=0.02mol /L、2%硼酸溶液:质量分数、40%氢氧化钠溶液、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催化剂片等。

3实验方法3.1样品制备取样品适量用研磨并过筛。

3.2 实验过程称取制备好的样品约1g(精确至0.1mg),用称量纸包好后一并投入消化管中,加一片催化剂片(或者3g硫酸钾、0.2g硫酸铜),加入10mL浓硫酸。

利用石墨消解炉进行消解,将消化管放在石墨炉上,盖上排气罩,连接废气吸收系统,设定消解温度参数如下表:式中:c-标准酸摩尔浓度(mol/L)W-样品质量(g)V0-空白样滴定标准酸消耗量(mL)V-样品滴定标准酸消耗量(mL),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4.2实验结论《NY/T 1121.24-2012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要求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不得高于0.004%。

经测试,使用凯氏定氮仪测试土壤中氮含量绝对相差仅为0.0014%,平行性良好,符合标准要求。

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节省人力等优点。

参考文献[1]NY/T 1121.24-2012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S].注意事项实验中涉及到的试剂,均为优级纯或分析纯;实验用水为无氨蒸馏水。

此方法为测定全氮过程中,由于硝态氮含量过低可忽略不计,所以采用不含硝态氮测定方法。

土壤样品消解完成后底部仍会有部分沉淀,一般颜色为白色或浅灰色。

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氮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土壤中的氮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科学领域。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步骤如下:
首先,准备样品。

从不同位置采集土壤样品,将其充分混合,然后随机取样。

样品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来说,取10-50克的土壤样品即可。

其次,将取样的土壤样品加入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钠氢氧化溶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土壤中氮的有机形态转化为氨。

然后,加入氯化钾固体作为氮的吸收剂,用熔盐块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氨会被氯化钾吸收并转化为氯化铵。

加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接着,将反应的溶液冷却后,用蒸馏水洗涤过滤。

将洗涤液收集到滴定瓶中,并加入酚酞指示剂。

这时,溶液会呈现淡红色。

最后,用硫酸溶液滴定酚酞溶液直至颜色变为无色。

硫酸溶液的浓度和滴定的体积会根据土壤样品的氮含量而定。

通过计算滴定所需的硫酸溶液体积,就可以得到土壤样品中氮的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与其他氮测定法相比,微量凯氏定氮法更适用于测定土壤中微量氮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土壤的特性和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氮测定方法。

总之,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氮测定方法,其准确性和方便性使其成为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合理运用该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中氮的含量,为土壤养分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全氮 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 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是将土壤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然后使用氨氮与相应试剂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光强度来计算土壤中的全氮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空气干燥,然后将其通过筛网过滤,以去除颗粒物。

2. 将经过筛网的土壤样品和含有碱性添加剂的试剂(例如三氟化硼-乙醇)混合,加热至100摄氏度,以将土壤中的有机氮
转化成氨氮。

3. 将转化后的氨氮与试剂中的染料(一般为砒百灵或硫氰酸铁)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

4. 通过测定深蓝色络合物的吸光度或光强度,利用标准曲线来确定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快捷。

然而,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无法区分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

因此,当需要了解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含量时,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测定。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ICS13.080.30B10团体标准T/NAIA0001—2020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宁夏昊标检测服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昊标检测服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所、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京、白玲、任亚丽、马晓瑞、刘鸿翔、刘辉、俞鸿千、张小飞、刘娜娜。

本标准于2020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 1121.1土壤检测第一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3原理新鲜土样经氯仿熏蒸24h 后,土壤微生物死亡细胞发生裂解,释放出微生物量氮,用硫酸钾溶液提取微生物量氮,测定提取液中氮含量,根据熏蒸土壤与未熏蒸土壤氮含量的差值及转换系数,计算土壤微生物量氮。

4试剂和溶液除非另有说明外,本方法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分析用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4.1氯仿(CHCl 3)。

4.1.1去乙醇氯仿制备市售氯仿一般含有少量乙醇作为稳定剂,使用前须将乙醇去除。

方法是量取适量的氯仿和二级水按1:2的比例置入分液漏斗中,充分震摇1min 并静置分层后,慢慢放出底层氯仿于干燥的烧杯中,重复洗涤3次,得到无乙醇氯仿,向其中加入无水氯化钙,以除去氯仿中的水分。

纯化后的氯仿置于暗色试剂瓶中,在4℃、黑暗条件下保存。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 试剂配制:○1混合加速剂:K 2SO 4 CuSO 4 硒粉以100:10:1混合研细,过80网筛 ○2浓H 2SO 4 ○340%NaOH 溶液:400g NaOH 溶于1L 水中 ○4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5g 溴甲酚绿和0.1g 甲基红溶于100ml 乙醇 ○5硼酸溶液:20g 硼酸溶于1L 水中,使用前没1000ml 硼酸加10ml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NaOH 或者HCl 调成红色,PH=4.8,即为硼酸指示剂混合溶液。

○61mol/L 的HCl 溶液:量取84ml 的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L 。

○70.02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取20ml 1mol/L HCl 溶液于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02mol/L (1/2Na 2B 4O 7)标准溶液滴定。

0.02mol/L (1/2的Na 2B 4O 7)标准溶液:1.9068g 硼砂(Na 2B 4O 7 ·H 2O)溶于水中,至5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吸取20ml 0.02mol/L (1/2Na 2B 4O 7)硼砂于100ml 锥形瓶中,加一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掉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溶液由蓝变红为终点,同时做3个重复。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2102.0V V V -⨯ 0.02为硼砂标准溶液浓度V 2为滴定硼砂用去HCl 标准溶液体积V 1为标准硼砂溶液体积2. 操作步骤○1称量2g 土放入100ml 凯氏瓶,加入混合加速剂2g ,加水润湿,在家5ml 浓H 2SO 4○2消煮: 380℃ 2.5h ○3蒸馏:稀释水15ml ,硼酸20ml ,NaOH 30ml 5mins ○4滴定:蓝绿→紫红3. 计算 N(%)=100014.0)(0⨯⨯⨯-烘干土重C V V(C 为HCl 标准溶液浓度)。

凯氏定氮法:土壤微生物量氮测定

凯氏定氮法:土壤微生物量氮测定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1.试剂配制:(1)混合催化剂:按照硫酸钾:五水硫酸铜:硒粉=100:10:1,称取硫酸钾100g、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

均匀混合后研细,贮于瓶中。

(2)密度为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解定容至1L。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0ml混合指示剂。

(按体积比100:2加入混合指示剂)(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mol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7)0.5M K2SO4溶液:称取K2SO4 87.165g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可加热)定容至1L。

(8)去乙醇氯仿的配制:在通风柜中,量取100毫升氯仿至500毫升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加塞,上下振荡10下,打开塞子放气,而后加塞再振荡10下,反复3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止溶液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阀,将下层溶液(氯仿)放入200毫升的烧杯中,将剩余的溶液倒入水槽,用自来水冲洗。

再将烧杯中的氯仿倒入分液漏斗中,反复3次。

将精制后的氯仿倒入棕色瓶中,加入无水分析纯的CaCl2 10g,置于暗处保存。

2.试验步骤:。

(1)制样:称取新鲜土壤(30.0g)于放置烧杯中,加约等于田间持水量60%水在25℃下培养7~15d。

取15.0g土于烧杯,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同时内放一装有用100ml精制氯仿的小烧杯,密封真空干燥器,密封好的真空干燥器连到真空泵上,抽真空至氯仿沸腾5分钟,静置5分钟,再抽滤5分钟,同样操作三次。

干燥器放入25℃培养箱中24小时后,抽真空15-30分钟以除尽土壤吸附的氯仿。

按照土:0.5M K2SO4=1:4(烘干土算,一般就是湿土:0.5M K2SO4=1:2),加入0.5M K2SO4溶液(空白直接称取15.0g土,加同样比例0.5M K2SO4溶液)震荡30分钟,过滤。

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引言: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或水体中氮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并使用凯氏试剂与氨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从而确定样品中的氮含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氮含量,探究土壤中氮的含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将凯氏试剂与氨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凯氏试剂工作液,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其浓度。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筛网过滤,去除杂质,并将筛选后的土壤样品称取一定质量。

3. 氮转化:将称取的土壤样品与适量的硫酸铵混合,加入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钠氢氧化溶液,使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

4. 反应:将转化后的样品与凯氏试剂工作液混合,静置反应一段时间,使其生成深蓝色络合物。

5. 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后的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氮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土壤样品的氮含量。

结果显示,不同土壤样品中氮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A样品的氮含量最高,为X mg/kg;B样品的氮含量为Y mg/kg;C样品的氮含量为Z mg/kg。

讨论:1. 影响土壤中氮含量的因素:土壤中的氮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气候条件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土壤样品中氮含量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导致的。

2. 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叶绿素合成等关键过程。

因此,土壤中的氮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结果显示,A样品中氮含量最高,可能说明该土壤适合植物生长。

3. 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氮含量的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优点。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如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方法
1.试剂配制:
(1)混合催化剂:按照硫酸钾:五水硫酸铜:硒粉=100:10:1,称取硫酸钾100g、
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

均匀混合后研细,贮于瓶中。

(2)密度为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
解定容至1L。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0ml混合指示剂。

(按体
积比100:2加入混合指示剂)
(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
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mol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7)0.5M K2SO4溶液:称取K2SO4 87.165g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可加
热)定容至1L。

(8)去乙醇氯仿的配制:在通风柜中,量取100毫升氯仿至500毫升的分液漏斗
中,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加塞,上下振荡10下,打开塞子放气,而后加塞再振荡10下,反复3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止溶液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阀,将下层溶液(氯仿)放入200毫升的烧杯中,将剩余的溶液倒入水槽,用自来水冲洗。

再将烧杯中的氯仿倒入分液漏斗中,反复3次。

将精制后的氯仿倒入棕色瓶中,加入无水分析纯的CaCl2 10g,置于暗处保存。

2.试验步骤:。

(1)制样:称取新鲜土壤(30.0g)于放置烧杯中,加约等于田间持水量60%水在25℃下培养7~15d。

取15.0g土于烧杯,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同时内放一装有用100ml精制氯仿的小烧杯,密封真空干燥器,密封好的真空干燥器连到真空泵上,抽真空至氯仿沸腾5分钟,静置5分钟,再抽滤5分钟,同样操作三次。

干燥器放入25℃培养箱中24小时后,抽真空15-30分钟以除尽土壤吸附的氯仿。

按照土:0.5M K2SO4=1:4(烘干土算,一般就是湿土:0.5M K2SO4=1:2),加入0.5M K2SO4溶液(空白直接称取15.0g土,加同样比例0.5M K2SO4溶液)震荡30分钟,过滤。

(2)测定:滤液要是不及时测定,需立即在-15℃以下保存,此滤液可用于微生物碳氮的测定。

微生物碳测定只吸取2ml,采用重铬酸钾-硫酸亚铁滴定法测定。

微生物氮吸取滤液10ml于消化管中,加入2g催化剂,在再加5ml浓硫酸,管口放一弯颈小漏斗,将消化管置于通风橱内远红外消煮炉的加热孔中。

打开消煮炉上的所有加热开关进行消化,加热至微沸,关闭高档开关,继续加热。

消煮至
溶液呈清彻淡蓝色,然后继续消煮0.5—1.0h,最后溶液呈蓝绿色,土呈灰白色,全部消煮时间约85一90 min。

消煮完毕冷却,同时做两个试剂空白试验。

(3)计算:
A.氮含量计算
)*N*0.014*100*ts/W
土壤含氮量(%)=(V-V
V-滴定试样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
-滴定空白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N-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此处为0.01)
W-土壤样品重(用水分系数换算成烘干土重)g。

0.014-氮的毫克当量
ts为分取倍数,滤液为30ml,试验测定用了10ml,因此处ts为3
B.微生物氮计算
B(N) =EN/KEN
式中B(N)——微生物量氮(BN)质量分数,mg.kg-1;
EN——熏蒸土样浸提的全N 与未熏蒸土样之间的差值,mg.kg-1;(取上述A 熏蒸和未熏蒸全氮的差值)
KEN—代表被氯仿熏蒸杀死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培养期间矿化为矿质态氮的比例,常取0.57(Jenkinson.1988)
注:所有的滤液测定参考的方法为:陈立新《土壤实验实习教程》,步骤和熏蒸前期处理参考:吴金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所有的药品全是分析纯,若土壤比较贫瘠可在消煮的时候加多点浸提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