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舂.谷(chōng)狗窦.(dòu)松柏.(bó)B.瀚.海(hàn) 风掣.(chè) 兜鍪.(mú)C.都.护(dū) 零丁.(dīng) 羌.笛(qiāng)D.踌躇.(chǔ) 宫阙.(què) 惶.恐(huáng)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B.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葵持.作羹(拿着)B.何处望神州..(中国的别称)C.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D.愁云惨淡..万里凝(暗淡)4.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按原文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与《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命运的诗句是:,。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6~7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测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篱.(lí) 塞.上(sài) 车马喧.(xuān) B. 烽.火(fēng) 梦魂.(hún) 不胜簪.(zān) C. 角.声(jiǎo) 燕.脂(yān) 铁未销.(xiāo) D. 折戟.(jǐ) 谩.有(màn) 嗟.日暮(cuō)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D.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B.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人称“杜少陵”“杜工部”,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
D.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下面各项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九万里风鹏正举。
5.下列对《饮酒(其五)》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 “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的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画面。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6.下列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开头两句分别描写敌我双方,写出敌人兵临城下,守城将士披甲迎战的紧张局势。
B. “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写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答案示例:《思亲集》《思乡集》等。
【写寄语】
(2)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
15.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第二句的意思是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理解意思后,再寻找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
答案:逐 移
16.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表现的意境。抓住“新钓得”“儿孙吹火”把老人和儿孙们兴高采烈的情景展现了出来。
参考答案: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荻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各首诗,完成第4~12题。
(一)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参考答案:
1. 解析:C项中的“酥”应读“sū”。
答案:C
2. 解析:A项中“风正”应解释为“顺风”。B项中“尔”应解释为“这样”。C项中“处”应解释为“时”。
答案:D
3. 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某某边 (3)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土燕脂凝夜紫 (5)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语文版七上25课《诗五首》习题训练

语文版七上25课《诗五首》习题训练《诗五首》习题训练10分钟训练1.看拼音写汉字。
huàn游人____ xiāo湘_____ qí路_____bìn毛_____ 城què_____ 烂kē人______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城阙辅三秦()(3)何当共剪西窗烛()(4)病树前头万木春()3.根据课文填空。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声风笛离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1)《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
(2)《夜雨寄北》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他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不同的诗人。
著有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
“初唐四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__________而被传为佳话。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乐天”就是__________。
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
(5)《淮上与友人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八年级上册语文25《诗词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25《诗词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5 《诗词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二、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
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三、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赤壁》:作者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渔家傲》:作者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四、《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
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①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
闺,闺房,旧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
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诗词曲五首课时作业单选题1.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 “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 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选出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 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举目远望,收入眼底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风光,流露出对被占领的中原地区的怀念。
B. “年少万兜鍪”中用“兜鍪”代指兵士,孙权统帅千军万马,更显英姿飒爽,少年有为。
C. “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引用曹操的话肯定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对满朝文武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的痛心。
D. 这首词上阕纵怀远古寄豪情,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怀古伤今,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3.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雉尾(zhì)峰峦(luán)寥落(liáo)瀚海(hán)B. 狗窦(dòu)宫阙(què)荒冢(zhǒng)飘絮(xù)C. 羹饭(gēng)风掣(zhì)踌躇(chóu)阑干(lán)D. 潼关(tóng)舂谷(chōng)兜鍪(máo)羌笛(qiāng)4.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ò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 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 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 狐裘(qiú)兜鍪(mòu)羹饭(gěng)5.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习题 (新版

25 诗词曲五首知识精讲1.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和古文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有名篇《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
2.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自将.磨洗认前朝(古义:拿起;今义:副词,即将,将要。
)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义:为什么;今义:什么事情。
)(2)一词多义【似】到乡翻似烂柯人(动词,像。
)何似在人间(动词,比得上。
)【经】辛苦遭逢起一经(名词,经书。
)伤心秦汉经行处(动词,经过。
)3.主题解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4.重点突破请你挑选喜爱的名句作简要赏析。
提示一:我喜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被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这一联由于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而流传千古。
提示二: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给加点字注音: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簪.()燕脂.()提携.()折戟.()殷.勤()长嗟.()【答案】zān zhīxié jǐyīn jiē【解析】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注意积累这些易错词语。
2. 文学常识填空:(1)陶渊明(365—427) 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又自号“”。
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隐居田园。
(2)杜甫(712—770)字,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代表作有《》《》《》等。
(3)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宣阳)人,唐代诗人,后世称李昌谷,有“”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
【答案】(1)东晋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2)子美现实李杜三吏三别春望(3)诗鬼昌谷集【解析】了解文学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
因此对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知识,平时应注意积累。
3. 古诗默写填空:○1问群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3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5《春望》中写诗人思亲之深情的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中采用议论方式曲折地反映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心远地自偏○2感时花溅泪○3浑欲不胜簪○4此中有真意○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古诗默写填空书写要工整,错一字该题不得分,因此要格外注意同音字不要用错。
理解性默写要对整首古诗内容有所了解,按题目的要求确定需要默写哪一句,之后正确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一
一、注音或与子
畔绮闻笛f u折j i干g e 风pi ex u
h cnq mg宫qu e qi eng 楼ch enju ai f e glu cn
、填表
长精神铁未销自将磨洗寥落零丁丹心汗青把酒不胜何似何事婵娟♦♦♦♦♦♦♦♦♦♦
绮户经行
四、按原文填空:
A________________ ,到乡翻似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 ,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C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
D、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 , _______ 。
E、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望西都,__________________ 。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百姓苦;亡, _________________ 。
五、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
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
"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四见课文五、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有两个典故,
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这两句的本意是
3、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
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
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5、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6、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
7、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9、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
思想感情。
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11、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周瑜们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
12、这两句是说,
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练习二
[基础知识训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四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10、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
(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探究拓展训练]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2、、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13、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参考答案
25、《诗词曲五首》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7、低沉愤懑高昂乐观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
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
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
12、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
意对即可。
13、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可以看出
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