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组、轮轴和斜面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 ★2022版课标
的作用。
2023
南武中学
1.工作时,中间的轴____固__定__不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中间 的轴__随__被__吊__物__体__一__起__运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定滑轮的特点:不能___省__力_____,但可以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3.动滑轮的特点:能___省__力_____,但不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4 . 把 定 滑 轮 和 动 滑 轮 组 合 在 一 起 构 成 __滑__轮__组____ , 既 可 以 ___省__力_____,又可以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图3
答图1
(2)如图4所示,请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如答图2所示
图4
答图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点拨 滑轮组绕线遵循的原则(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1.一般从滑轮数量少的挂钩开始画线(数量相同时则不考虑)。 2.就近原则:画线交替绕过动、定滑轮,线从一个滑轮画出后只 能接着去绕离得最近的滑轮。 3.奇动偶定:n为奇数,从动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n为偶数, 从定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
图1
知识点 滑轮组的特点 例3 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重12 N的物体匀速提高1 m。 若 不 计 滑 轮 和 绳 重 及 摩 擦 , 施 加 在 绳 端 的 拉 力 F1=____4____N , F2=____6____N;若每个滑轮均重3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施加在绳端 的 拉 力 F1=____5____N , F2=___7_._5___N 。 图 乙 中 绳 端 移 动 的 距 离 s=____2____m。
第2节 滑轮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 ★2022版课标
的作用。
2023
南武中学
1.工作时,中间的轴____固__定__不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中间 的轴__随__被__吊__物__体__一__起__运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定滑轮的特点:不能___省__力_____,但可以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3.动滑轮的特点:能___省__力_____,但不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4 . 把 定 滑 轮 和 动 滑 轮 组 合 在 一 起 构 成 __滑__轮__组____ , 既 可 以 ___省__力_____,又可以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图3
答图1
(2)如图4所示,请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如答图2所示
图4
答图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点拨 滑轮组绕线遵循的原则(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1.一般从滑轮数量少的挂钩开始画线(数量相同时则不考虑)。 2.就近原则:画线交替绕过动、定滑轮,线从一个滑轮画出后只 能接着去绕离得最近的滑轮。 3.奇动偶定:n为奇数,从动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n为偶数, 从定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
图1
知识点 滑轮组的特点 例3 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重12 N的物体匀速提高1 m。 若 不 计 滑 轮 和 绳 重 及 摩 擦 , 施 加 在 绳 端 的 拉 力 F1=____4____N , F2=____6____N;若每个滑轮均重3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施加在绳端 的 拉 力 F1=____5____N , F2=___7_._5___N 。 图 乙 中 绳 端 移 动 的 距 离 s=____2____m。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课件(共21张PPT)

动滑轮能省力吗?我们这样来研究: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记录用了多 大的力。 3.借助动滑轮提升同样多的钩码,记录 用了多少力气。 4.比较两次使用的力的大小。你有什么 发现?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 用动滑轮提升 我们的发现 的力(N) 重物的(N)
使用 动滑 轮能 省力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 右边钩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 码个数 码个数 (平衡或不平衡) 现
(使用 定滑 轮不 省力)
旗杆顶部的轮子 —— 定滑轮
定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使工作更加方便;它不省力。
塔吊
起重机的吊钩 是动滑轮装置
1、使用动滑轮装置 改变用力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省力 吗?
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 滑轮那样,固 定在一个位置 转动而不移动 的滑轮,叫定 滑轮
旗杆顶部的轮子 —— 定滑轮
1.升旗时我们向什么方 向用力?旗子怎样运动? 2.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 作用?这有什么好处?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观察 思考
• 1、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 向用力?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像这样可以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我们把 它叫做动 滑 轮
会移动的轮子 —— 动滑轮
1.要使重物上升,人必须 往哪个方向拉绳子?
这说明动滑轮能不能改变 用力的方向?
结论: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会移动的轮子 —— 动滑轮
2.使用动滑轮省不省力? 怎样验证?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通过 实验来验证使用动滑轮是否 可以省力。
会移动的轮子 —— 动滑轮
动滑轮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课件(共41张PPT)

导入:上节课中的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除了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是简单机 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轮 轴
滑轮
斜面
第二节 滑轮
教学目标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作用, 难点: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与力和距离的计算。
不改变力的方向 省一半力 要多移动距离 实质:L1=L2,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 的杠杆 F1=1/2F2, 3.滑轮组:(1)省力,费距离 (2)使用多少段绳子吊着物体,那么拉力就 是物重的几分之一[F=(G+G动滑轮)/n])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重物提升高度的 关系:S=nh
1.使用定滑轮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拉;跟沿斜的方向向下 拉,所用拉力的大小 ____ ,这是因为它的力臂 ___ 。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__ 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 __ , 但不可以 ___ 。 3.滑轮组是把定滑轮和动滑轮 __ 使用的装置,使用时 既可以省 _ ,又可以 _______ 。 4.如图12-5-1所示,货物重300 N,现使用滑轮或滑轮组 匀速提升重物,试确定各图中各力的大小(滑轮重和摩擦不 计),F1= N,F2= N,F3= N。
二、动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边缘O处
F O
B: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
动力F为阻力G的 1 倍 2 F= 1 2 G
.
l2
l1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1 2.在上述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 2 即 F= 1 G 2
G
方向 省一半力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__。 3.使用动滑轮可以___
除了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是简单机 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轮 轴
滑轮
斜面
第二节 滑轮
教学目标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作用, 难点: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与力和距离的计算。
不改变力的方向 省一半力 要多移动距离 实质:L1=L2,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 的杠杆 F1=1/2F2, 3.滑轮组:(1)省力,费距离 (2)使用多少段绳子吊着物体,那么拉力就 是物重的几分之一[F=(G+G动滑轮)/n])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重物提升高度的 关系:S=nh
1.使用定滑轮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拉;跟沿斜的方向向下 拉,所用拉力的大小 ____ ,这是因为它的力臂 ___ 。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__ 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 __ , 但不可以 ___ 。 3.滑轮组是把定滑轮和动滑轮 __ 使用的装置,使用时 既可以省 _ ,又可以 _______ 。 4.如图12-5-1所示,货物重300 N,现使用滑轮或滑轮组 匀速提升重物,试确定各图中各力的大小(滑轮重和摩擦不 计),F1= N,F2= N,F3= N。
二、动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边缘O处
F O
B: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
动力F为阻力G的 1 倍 2 F= 1 2 G
.
l2
l1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1 2.在上述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 2 即 F= 1 G 2
G
方向 省一半力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__。 3.使用动滑轮可以___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滑轮》优质课件

滑轮
物理 PHYSICS
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
图中的装置一 样吗?
3
这些图中的装置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4
定滑轮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L1=L2 因为 F1L1=F2L2 所以F1=F2
5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1)实验测量并填写实验数据:注意测量过程中弹簧秤的 调零方法。
G
F=
1 5
(G+G/)
18
(2)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
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接触面
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f
N
F
.
T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_ f。
G
19
斜面、轮轴
简单机械还包括轮轴与斜面,轮轴由一个轴 和一个大轮组成,斜面是大家经常接触的。
23
课堂小结
1.定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 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4
THANK YOU
25
F=
1 2
G
,n=2
F=
1 2
G ,n=2
F=
1 3
G ,n=3
16
3.滑轮组的受力情况分析
当滑轮组组成比较特殊时,可采用“等力 法”判断其受力情况。所谓“等力法”有 两方面含义:一是当绳子绕过滑轮后,滑 轮两边的绳子拉力相等, F1=F2;二是一 个滑轮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相反两个方向 上的合力相等, F1+F2=F3
物理 PHYSICS
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
图中的装置一 样吗?
3
这些图中的装置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4
定滑轮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L1=L2 因为 F1L1=F2L2 所以F1=F2
5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1)实验测量并填写实验数据:注意测量过程中弹簧秤的 调零方法。
G
F=
1 5
(G+G/)
18
(2)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
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接触面
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f
N
F
.
T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_ f。
G
19
斜面、轮轴
简单机械还包括轮轴与斜面,轮轴由一个轴 和一个大轮组成,斜面是大家经常接触的。
23
课堂小结
1.定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 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4
THANK YOU
25
F=
1 2
G
,n=2
F=
1 2
G ,n=2
F=
1 3
G ,n=3
16
3.滑轮组的受力情况分析
当滑轮组组成比较特殊时,可采用“等力 法”判断其受力情况。所谓“等力法”有 两方面含义:一是当绳子绕过滑轮后,滑 轮两边的绳子拉力相等, F1=F2;二是一 个滑轮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相反两个方向 上的合力相等, F1+F2=F3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课件(共45张PPT).ppt

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n为偶数时,绳 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的挂钩上。
画线段:画装配图时,根据“一动一定”的原则画绕线,同时根 据要求确定定滑轮的个数,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装配图。
滑轮组的特殊用法
• 1、一般的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此时拉力的大小与物重 有关;有时滑轮组也在水平方向上拉物体,此时拉力的 大小与物重无关,而与物体和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有关。
• 2、在判断特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时,不能只看绳子的段 数,要分析受力情况,同一根绳子各段上的力是相等的。
• 3、若计动滑轮的重量时,可把动滑轮当作物体来研究。 若计动滑轮的重量时,下列规定不变:s=nh,v绳=nv物。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 时,F应等于_1_00_N。(不计摩擦)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
F应等于多少?
G
F=
1 5
(G+G/)
• 求段数:1、根据省力情况,要用n=G/F去求,当G 不能被F整除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方法处理 小数位;
2、根据移动距离的关系n=s/h来求解。
3、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 只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省力
测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费距离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①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②拉力的大小
省1/2力
③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费一倍距离 (原来的两倍)
小结: 在使用动滑轮拉物体时,可以省力,
但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定滑轮
画线段:画装配图时,根据“一动一定”的原则画绕线,同时根 据要求确定定滑轮的个数,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装配图。
滑轮组的特殊用法
• 1、一般的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此时拉力的大小与物重 有关;有时滑轮组也在水平方向上拉物体,此时拉力的 大小与物重无关,而与物体和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有关。
• 2、在判断特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时,不能只看绳子的段 数,要分析受力情况,同一根绳子各段上的力是相等的。
• 3、若计动滑轮的重量时,可把动滑轮当作物体来研究。 若计动滑轮的重量时,下列规定不变:s=nh,v绳=nv物。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 时,F应等于_1_00_N。(不计摩擦)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
F应等于多少?
G
F=
1 5
(G+G/)
• 求段数:1、根据省力情况,要用n=G/F去求,当G 不能被F整除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方法处理 小数位;
2、根据移动距离的关系n=s/h来求解。
3、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 只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省力
测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费距离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①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②拉力的大小
省1/2力
③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费一倍距离 (原来的两倍)
小结: 在使用动滑轮拉物体时,可以省力,
但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定滑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课件:滑轮

小结
定滑轮: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
不能省力,
滑 轮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使用时轴随物体移动, 能省力,
滑轮组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重物和动滑轮的 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 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探究三:轮轴和斜面
拓展知识:轮轴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
向。 答案:定滑轮动滑轮
5.(2012·桂林中考)小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简单机械在生 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指甲钳、剪刀、钥匙等。将图中所
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
选填“杠杆”“滑轮”或“轮轴”),属于_________(选填“ 省力”或“费力”)机械。
【解析】钥匙在使用时绕中心轴转动,所以属于轮轴。轮轴是
【解析】由图可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3段绳子承担, 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重物上升的高度 答案:1702
6.如图六所示,a、b两个物体的重量分别为G1 和G2,当滑轮平衡时G1∶G2为:()( 忽略滑轮重和 B 摩擦).
A.2∶1B.1∶2 C.1∶1D.1∶3
图六
再见!
4.(2011·柳州中考)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 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 轮”);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__________(选填“定滑轮” 或“动滑轮”)。 【解析】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
看绳子自由端是否承重,绳子自由端上拉承重,下拉不承重。 可记忆为:若最后一段绳子是从动滑轮出来的,此段绳子计入 ;若最后一段绳子是从定滑轮出来的,此段绳子不计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课件(共59张PPT)

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
甲 乙
20公分
20公分
丙
20公分
将玩具车升高 20 公分,甲最费力,丙最省力, 由此可知斜面越缓和越省力。
螺旋是也是斜面的一种应用
其他斜面
斜 面 的 应 用
本节小结
4、轮轴和斜面:
固定在某处的滑轮叫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随物体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第2节 滑轮
1 如图,OA=AB,请计算出F=__2 _G。
F A
O
B
G
如图,OA=AB,请计算出F=__G _。
G
F
胖子和 瘦子
1:将等臂杠杆的中间部分加宽,
2:使之变成一个绕中心轴转动的圆轮,
3:再把圆轮的外缘加工成槽状。 这种周边有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 做滑轮。
一、滑轮 1.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1.7.2722:05:0422:05Jul-2127-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2:05:0422:05:0422:05Tuesday, July 27,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7.2721.7.2722:05:0422:05:04July 27, 2021
口诀:“奇动 偶定”,即奇数段绳子就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偶数段绳子就从定滑轮开始绕线。
F G
6 段绳子承担 F =(1/6)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课件(29张)

【例7】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法, 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 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三)轮轴和斜面 1.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方向盘、水龙头等)
轮轴的公式: 轮轴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但费了距离。
2.斜面: 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却费距离。
理想情况下斜面公式:Fl=Gh 斜面长(l)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拉力F 就是物重G的几分之一。
滑 轮
一、滑轮的使用
1.借助一个滑轮和细绳将两个钩码竖直提 高,每个小组要采用两种不同的组装方法 (可参考课本82页图12.2-3)。
2. 比较观察:使用两种不同的组装方法 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有哪些不同之 处?
友情提示:为便于继续学习,完成组装后请固定好滑轮。 展示内容: 1.展示你们组装的滑轮
(2)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设计实验方案
1.要探究定滑轮(或者动滑轮)是否省 力,需要比较哪两个力?还需要什么器 材?
2.要探究定滑轮(或者动滑轮)是否省距 离,需要比较哪两段距离?还需要什么器 材?
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探究一: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或费 力)
• 滑轮关系 • 几个关系(滑轮组竖直放置时):(1)
s=nh (2)F=G总 /n(不计摩擦) • 其中 s:绳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上升的高度 • G总: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 • F:绳端所施加的力 n:拉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 F=1/n×(G物+G动) • 在绕时遵循:奇动(滑轮)偶定(滑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新课
二 轮轴和斜面
下面是几种轮轴 1.井上的辘轳
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杆。
讲授新课
2.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讲授新课
3.水龙头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讲授新课
议一议
F F
讨论: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讨 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F F
结
论:
F
1(G n
G动)
s nh
讲授新课
F=100 N
F
s=10 m
s= ?
F=?
F=100 N
s=?
s=?
G=100 N h=10 m
G=? h=?
G=? h=10 m
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上 升10 s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第十二章
八年级物理(RJ) 教学课件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滑轮组的使用及特点;(重点) 2.了解轮轴和斜面的简单应用。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讲授新课
4.其他轮轴
船舵 螺丝刀
门的把手 单车的踏板
讲授新课
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
讲授新课
其他斜面
课堂小结
滑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轮 组
滑轮组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1(G n
G动)
、 轮
绳子自由端的距离 s nh
轴
和 斜
讲授新课
一 滑轮组
➢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结论: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讲授新课
想一想:还有别的绕线方法吗?
讲授新课
讨论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试一试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 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目录
01
单击添加标题
02
单击添加标题
03
单击添加标题
04
单击添加标题
01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讲授新课
F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 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 拉出?
讲授新课
F=10 N
G动=5 N G=50 N
• 物体能被提起吗? • 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01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03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轮轴与斜面
面
随堂训练
见《我的笔记本》习题部分
以下赠品教育通用模板
前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您的内 容打在 这里, 或者通 过复制 您的文 本后, 在此框 中选择 粘贴, 并选择 只保留 文字。 在此录 入上述 图表的 综合描 述说明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您的内 容打在 这里, 或者通 过复制 您的文 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