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实验指导书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病理学课程组模板

合集下载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5个实验)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5个实验)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树木学课程组编2010年3月树木学实验工作守则一、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实验桌椅及实验材料,未经许可,不得任意搬动或取走。

二、爱护和保管好实验用具、腊叶标本,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三、保持实验室安静清洁的良好工作环境,不许大声谈笑,不可乱丢纸屑废物。

四、课前必须预习本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应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五、实验课须自备文具、笔记、参考书及实验报告纸。

必须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缺席。

实验一裸子植物常见代表科的观察裸子植物是一类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木本维管束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形成裸露的种子,不形成果实。

一、目的:通过松柏纲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r)各科球花,球果的观察,进一步明确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松、杉、柏各科的分类特征。

二、材料与用具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杉木Cunninghamia lancat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实验用具: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Motic SMZ-140、刀片、解剖针、培养皿、镊子。

教师所用示范设备:1. 数码体视显微镜Motic DM143 用于操作示范。

2. 数码显微镜Motic DMB5-223IPL 用于示范裸子植物花药切片。

三、操作与观察球花指的是裸子植物孢子叶的集结物,亦称孢子叶球,松柏纲植物是孢子异型的,小孢子叶集结成单独的小孢子叶球即雄球花。

1、马尾松球花、球果的观察我们将首先看到一群数目很多的小孢子叶球(雌球花)紧密地着生(旋生)在春枝(当年生枝)的基部,而带红色的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则是单独或成对或三个在一起地着生于幼枝顶端,在松树上发育的小孢子叶球要比大孢子叶球多得多,在春末4-5月,小孢子叶球执行传粉功能后,就脱落了。

相反地,大孢子叶球并不脱落,而在传粉后的1-2年内继续发育,逐渐变成结有种子的球果。

林木病理实习报告

林木病理实习报告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林木病害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生长和生态安全。

为了提高我对林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培养我从事林业病害防治工作的能力,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我对林木病害的识别、诊断、监测和防治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实习的第一部分是对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填写采集记录,包括采集时间、地点、寄主植物、病害症状等。

在采集过程中,我注意到要收集足够数量的标本,并确保具有明显的病状和病征。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制作蜡叶标本和玻片标本,以便于后续的观察和鉴定。

2. 病害症状观察与鉴定通过对采集的病害标本进行观察,我学会了如何描述病害的症状,并掌握了观察病害症状的方法。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识别了多种常见的林木病害,如立枯病、叶斑病、白粉病等,并了解了它们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3. 病害病原生物学研究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习了如何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害病原菌。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并了解了它们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

此外,我还掌握了病原菌检测技术,如PCR、DNA提取等,为后续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病害监测与防治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病害监测和防治。

通过实地调查,我掌握了监测病害的方法,包括病害发生面积、病株率等指标的调查。

此外,我还了解了多种病害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并学会了如何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林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林木病害的识别、诊断、监测和防治能力。

然而,我也认识到,林木病理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领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林业病害防治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林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验指导书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验指导书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书注意事项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主要是认识各种作物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生物,培养诊断农作物病害的能力以加深课堂理论教学。

实验室课的操作是进行植物病理学工作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所有操作需按指定程序进行,努力学习正确方法,并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1、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服从教师的指导;2、注意保持实验室之整洁,实验室必须保持肃静;3、实验前必须先阅读实验指导,初步了解这次实验的内容与方法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4、实验时需按指定方法观察和操作,绘图并写出实验报告;5、所有绘图及报告应于指定日期交指导教师评阅,不许拖延,绘图要力求正确,不允许草率从事;6、实验材料必须爱护,不得浪费,剩余材料应交还原指定地点,离开实验室前,将自己用的东西和实验台整理好,并把实验室打扫干净;7、使用仪器须加以爱护,并按指定方法使用,遇有故障必须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损坏物品,必须如实登记,按学校规定处理;8、注意安全,凡易燃之物,使用时必须当心,如禁止用酒精灯相互接火等;9、实验课应备物品:(1)2H或3 H铅笔一支及铅笔刀(或沙纸一块,供磨笔用);(2)软橡皮一块;(3)直尺一把;(4)报告纸。

实验一棉花病害一、目的要求:认识棉花枯、黄萎病、棉苗烂根病、棉花角斑病、棉花轮纹斑病与棉花黑斑病的症状与病原菌的形态。

并了解枯、黄萎病杆保湿培养方法。

二、内容与方法:(一)枯、黄萎病病杆保湿培养:将前一年枯、黄萎病病杆(除去根)横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段。

每个小段纵切成两半。

在水中洗净再装入纱布袋中在水龙头下冲洗24—48小时后,将病杆小段放入装有无菌水保湿的消毒培养血中,在27℃下经3—5天,杆上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这部分已先做好)(二)症状观察:1.枯、黄萎病症状类型的区别:观察枯萎病标本,注意黄色网纹型、紫红型和黄化型的叶片不同特点:黄萎病病株叶片掌状斑纹的特点。

另外将两者的病杆纵切和横切进行比较其导管变色深浅的特点。

【实验教学大纲】《树木病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树木病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树木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树木病理学》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树木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巧。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研究树木病理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实验方法来诊断和治疗树木病害。

课程目标
- 掌握树木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 熟悉常见树木病害的识别和病因分析方法
- 研究使用实验技巧进行树木病害的诊断和治疗
-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授课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理论授课将介绍树木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树木病害的诊断和治疗。

实验内容
1. 实验一:树木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 实验二:树木病害的病因分析方法
3. 实验三:树木病害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实验安全
-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保护个人安全和实验设备安全。

- 学生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剂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实验评分
学生的实验成绩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
- 实验操作技术
- 实验结果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表达能力
参考教材
1. 《树木病理学导论》,作者:XXX
2. 《树木病害识别与防治教程》,作者:XXX
以上是《树木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请学生们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研究和实验操作。

祝大家学业有成!。

【教学大纲】《林木病理学》

【教学大纲】《林木病理学》

《林木病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林木病理学(英文):Forest Pathology课程编号:14351035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林木病理学》是林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研究林木生态系中乔、灌木树种发病的原因、症状,生态环境对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林木病害防治的理论。

除林木外,林木苗圃、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木及一些主要经济林的病害, 以及林木主要产品——木材的微生物分解过程和防治措施也属于林木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总论和各论。

总论部分——绪论、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林木病害的病原、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性、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林木病害防治等。

各论部分——林木种子和苗木病害、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林木枝干病害、林木根部病害、立木和木材腐朽、果树病害等。

本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原的特点,病原、林木和环境三者相互关系,以及防治的理论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理解林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林木病害的发生、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具体任务有:1、了解林木病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历史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理解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见的侵染性及非侵染性病原。

3、理解菌物、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原物的主要特征、主要类群以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征。

4、理解病害的病程、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和预测方法。

5、掌握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机理,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

6、掌握林木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从不同种生物感病的例子引出林木病害,通过图片展示国际上典型的林木病害,使学生对林木病害有直观概念并了解林木病害的危害性。

了解林木病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我国林木病害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林木病理学

林木病理学

林木病理学复习林技0901班1、林木病害:林木对外界的环境变动和其他生物刺激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环境变动或刺激超出其适应范围时林木的正常生理活动便受到干扰破坏使其细胞和组织机能失调,表现出组织和形态的有害变化,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损失。

2、林木病害发病原因(1)病原:生态系统中直接导致植物发病的因素。

分类:非生物病原:环境中不利于林木正常生长的物理化学因素引起非侵染性病害。

生物病原: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

引起的病害具传染性,因此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2)寄主:受侵染的植物对寄生生物而言。

(3)环境因素:林木所接触到的温度、湿度、气候、大气等一切外界因素。

(4)人为因素3、症状类型:变色、坏死或腐烂、枯萎、畸形、具有典型病症(霉粉、蕈(xùn)菌、菌核、菌索)4、林木病害发生的基本特征:有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病程)。

植物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为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失调,而后出现组织形态和外部形态的各种不正常表现,从而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

病害的基本特征与损伤概念的区别:损伤是外界对植物突然间造成的伤害。

如砍伤、啃伤、风折等。

5、症状:林木生病后外部形态所表现的不正常的特征。

它有两部分组成,即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和病原物在寄主植物的发病部位上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病状:林木生病后自身外部形态上产生的病变特征。

病症:病原物在寄主发病部位上产生的肉眼可见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结构。

6、非侵染性病害定义: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环境中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疾病。

病原:(1)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2)物理因素恶化所致(温度不适、恶劣气候、大气与土壤水分、土壤湿度的不适宜)(3)化学因素恶化所致:肥料元素供应不适;大气与土壤中的有毒物质的污染与毒害;农药及化学制品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林业栽培技术措施不当。

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二○一二年一月编写说明《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专业。

因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目录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实验二裸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三被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四道路树种调查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季漫长,除常绿树种外,绝大部分树木均失去夏季叶、花和果的特征。

在其落叶至发芽这一阶段,必需掌握依其冬态特征进行鉴定。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材料与用具记录板、记录表、卷尺、枝剪、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图鉴等。

调查对象:上海师范大学常见冬态树木50-60种。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教师简要介绍学生分组观察、记载、完成作业和种的形态特点总结四、实验内容1、冬态识别的一般特征1)冬芽的种类与特征芽是茎叶花的雏形,落叶树种进入冬季后叶片逐渐脱落,夏绿季节的识别特征渐渐消失,此时落叶树木的芽就会显得特别的显眼,冬态上称为冬芽。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冬芽分类很多种:依据芽的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假顶芽、侧芽、柄下芽、隐芽等。

依据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依据芽的作用可分为主芽、副芽。

依据有无芽鳞包被可分为鳞芽和裸芽。

依据芽的着生方式可分为单芽、叠生芽、并生芽。

柄下芽:树木的芽通常着生于叶柄的上方,但也有例外,柄下芽就是其一。

柄下芽指植物的芽被包被在叶柄内(对芽安全越冬有利),如悬铃木、国槐、盘槐、黄檗、火炬漆等。

叠生芽: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如野茉莉、秤锤树等。

并生芽:主副芽并列而生,如山桃、碧桃、郁李、欧李等。

顶芽:位于枝条顶端的芽。

一些树种常无顶芽,例如丁香、杜仲、白榆、桑等。

林木病理学实验指导书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病理学课程组

林木病理学实验指导书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病理学课程组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病理学课程组2006年6月实验注意事项一、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纪律,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二、每次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有关的内容,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三、实验时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书所列操作步骤认真进行实验和观察。

四、爱护实验仪器,节约使用实验用具和材料,如有损坏和故障,务必报告指导教师,凡无故损坏仪器设备者应予赔偿。

五、实验完毕时,请将仪器放回原处,擦净桌面,收拾整齐。

按作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方可离开实验室。

离开实验室前注意关门、窗、水、灯等,并用肥皂洗手。

六、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实验过程表现和实验报告成绩两部分组成,实验成绩将带入期末总成绩。

七、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的实验材料应写好标签,注明实验内容、日期和试验人员姓名,以防混淆或丢失。

八、学生应准备绘图纸、报告纸、HB和2H的绘图铅笔、直尺、小刀和橡皮等绘图用具。

林木病理学实验指南林木病理学实验是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病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深化理解、实验应证、增强感性认识和衔接补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对学好林木病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林木病理学实验的目的是以植物病理学和其它关学科知识为基础,追溯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及过程,认识不同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掌握植物病害实验及研究的基本技能及方法,注重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林木病理学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复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及重难点;认真、客观、正确地、观察、记录实验内容和显微绘图,整理、归纳,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成功的经验及找出不足的原因,培养科学态度。

实验重点要求学生认知和掌握主要作物、果树和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学习显微绘图、制片技术;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从植物病害的调查、标本的采集、鉴定到灭菌、消毒、培养基制作及病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实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病理学实验指导书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病理学
课程组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病理学课程组
6月
实验注意事项
一、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纪律, 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二、每次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有关的内容, 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三、实验时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书所列操作
步骤认真进行实验和观察。

四、爱护实验仪器, 节约使用实验用具和材料, 如有损坏和故障,
务必报告指导教师, 凡无故损坏仪器设备者应予赔偿。

五、实验完毕时, 请将仪器放回原处, 擦净桌面, 收拾整齐。

按作
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方可离开实验室。

离开实验室前注意关门、窗、水、灯等, 并用肥皂洗手。

六、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实验过程表现和实验报告成绩两部分
组成, 实验成绩将带入期末总成绩。

七、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的实验材料应写好标签, 注明实验内
容、日期和试验人员姓名, 以防混淆或丢失。

八、学生应准备绘图纸、报告纸、HB和2H的绘图铅笔、直
尺、小刀和橡皮等绘图用具。

林木病理学实验指南
林木病理学实验是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植物病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深化理解、实验应证、增强感性认识和衔接补充,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对学好林木病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林木病理学实验的目的是以植物病理学和其它关学科知识为基础, 追溯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及过程, 认识不同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掌握植物病害实验及研究的基本技能及方法, 注重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林木病理学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预习实验指导, 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 复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 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及重难点; 认真、客观、正确地、观察、记录实验内容和显微绘图,
整理、归纳, 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总结成功的经验及找出不足的原因, 培养科学态度。

实验重点要求学生认知和掌握主要作物、果树和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学习显微绘图、制片技术; 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从植物病害的调查、标本的采集、鉴定到灭菌、消毒、培养基制作及病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实验技能。

该实验指导书对症状和病原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经过提示对重点观察内容与阐明并对实验技能进行了简述。

作业与思考题, 主要是实验内容的课堂作业及复习时的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