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惠特曼《草叶集》的艺术魅力

中应用了社会理论上产生的张力。
三、《 草叶集》 的艺术特点
( 一) 以自由体诗形式,将流动的生命力气势展现
出来
在惠特曼的诗歌当中还存在着“ 双性共体” 的
理念。 在诗歌创作中,惠特曼还将自己的童年的梦
想融合两性共生,这是普通创作者所无法达到的创
作顶峰。
创作是生命的本质,发现自然界与心灵的美是
《 草叶集》 在艺术形式上将传统诗歌的格律形
多人的青睐,主要是由于诗歌使人们看到了自由、
氛围,将紫丁香作为中心意象,由此使得诗歌更加
民主生活的美好,由此鼓励了很多人去追求这种生
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歌通过某个意象来表达思念
活状态。
与悲痛之情,由此宣泄了忆者的情感,抚慰了心灵。
( 二) 对自然与生命的歌唱
在惠特曼诗歌当中还有其他的意象,如潮汐海
浪、星辰日月、雷雨电闪等。 在西方文学中这些意
关键词:惠特曼;《 草叶集》 ;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 I712. 0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8626(2021)05-0094-03
《 草业集》 这部诗集在刚出版时并没有受到评
论界的赞赏,而是随着诗集的不断再版,很多读者
二、惠特曼的诗学思想
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领悟
歌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惠特曼还将原始意象
在《 草叶集》 的初版序言中,惠特曼认为在歌
渗透到诗歌创作中,比如,在诗歌《 当紫丁香最近
唱物质的、精神的、历史的个人中应从民主和全体
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 中,其中心意象是紫丁香,
这首诗歌主要是悼念林肯总统,为了烘托出哀悼的
人民的角度进行歌唱。 《 草叶集》 这部诗歌受到很
惠特曼

他的国家和他的时代的一般人民”。
二、《草叶集》的思想意义
在《草叶集》中,惠特曼赞颂劳动和劳动人民, 赞美祖国的大自然;对内战前代表南方奴隶主 利益的政党和政府非常不满,深切同情处于被 奴役、受迫害地位的黑奴(《自己之歌》); 他同样关怀着欧洲大陆上的革命斗争(《法兰 西》);他还号召人们起来参加内战(《父亲, 赶快从田地里上来》、《啊,船长,我的船长 哟》)。
三、“自由诗体”
新的内容要求新的形势。惠特曼为了表达他那热 情奔放、无所不包的思想内容,创造出一种新的 诗歌形式,这是一种以短句而不以音步为基础, 每行字数不定,叶不用脚韵的“自由诗体”。这 种诗体大量运用重叠句,平行句和夸张的语言, 像波涛滚滚向前,大大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说 服力。当然,这种手法有时使用过分,重叠句变 成永无休止地罗列清单,就会叫人感到沉闷,而 夸张过了度,也会令人感到华而不实。 惠特曼被称为“美国诗歌之父”。
第四节
惠特曼
一、《草叶集》中“草叶”的寓意 二、《草叶集》的思想意义 三、“自由诗体”
一、《草叶集》中“草叶”的寓 意
在惠特曼看来,“草叶”是最普通、最富生命 力的东西,是普通人的象征,是发展中的美国 的象征,是他关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的
象征。《草叶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诗的主题可以说是“通过
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去表现
惠特曼《草叶集》赏析

外国文学史学期论文题目一叶草,一部新声的集合——惠特曼《草叶集》赏析班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132 姓名丁臻楠学号 ************ 2013年12月1日目录一、浪漫主义春风下的草叶——作品创作背景 (1)(一)创作大背景 (1)(二)作者创作 (1)二、草叶的精神——作品分析 (2)(一)“草叶”主题——自我、创造、民主 (2)(二)艺术特点 (5)三、永远的草叶——作品贡献 (6)四、结语 (6)一、浪漫主义春风下的草叶——作品创作背景(一)创作大背景作者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正是流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这一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
浪漫主义文学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表达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文明束缚的强烈的个性主义愿望,使西方文学中“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
作者正是在浪漫主义的自由精神鼓舞下,伴随着美利坚的成长,随着自我的发展创作了浪漫主义诗集《草叶集》。
诗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思想也十分丰富、庞杂。
然而其基本的主题自我、创造和民主还是符合浪漫主义大思潮。
他一反当时美国文坛脱离生活的腐朽贵族倾向,不为附炎宗教与现行制度而创作,也不附庸于上流社会品茗赏画的琐碎风雅。
作者站在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对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进行了极力的赞美,对处于社会下层的体力劳动者进行了歌颂。
(二)作者创作华尔特·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的民族诗人。
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吸收人民的意志和热情,将之熔铸为一部自由奔放、丰富庞杂的诗集《草叶集》,唱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新声,成为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诗集,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
整部诗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它随着诗人的成长而成长,随着合众国的发展而发展。
惠特曼灵性思想的解读——以《草叶集》为例

2442018年39期总第427期ENGLISH ON CAMPUS惠特曼灵性思想的解读——以《草叶集》为例文/陈俊英一、引语《草叶集》作为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传统创作模式,采用了“自由体”模式,一方面展现美国宽阔野性的自然风光和壮丽喧嚣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肉体和性的赞美,对万物皆有灵和灵魂不朽的信念的坚持。
尽管诗集问世以来饱受世人争议,新英格兰诗人惠蒂尔甚至收到作为礼物的诗集时,毫不犹豫地把它扔进了火里,但如今人们又不得不承认,《草叶集》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中最重要的诗集之一。
诗集中民主、平等、性、自由等思想在当代大放光彩。
“全体”概念贯穿全文,是其思想主线,也是全诗较难理解的视角。
二、灵性对于“灵性”一词的理解,古今中外释义呈现多元性。
古汉语中,“灵性”被释为:精神、精气;对宗教的悟性;灵魂等,与英文spirituality相对应。
现代汉语中“灵性”则意为天赋的智慧、聪明才智等,与intelligence相对应。
西方概念中的灵性(spirituality)来自拉丁语spiritus,有不可或缺(breathe of life)的意思。
基督教中spiritualitas用来指代神灵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綦玲认为现代汉语对灵性的解释与智慧相混淆,提出:灵性不等于智慧、感性;灵性不等于精神、宗教;灵性兼具神圣性和超越性。
肯·威尔伯的《灵性的觉醒》中提出三个阶段(层次):身体、心智、灵性。
指出随着意识的扩展,每条路线都会从“自我中心”的“身体阶段”到“种族中心”的“心智”阶段再到“世界中心”的灵性阶段。
因此灵性兼具世界性和包容性,是意识的无限扩展。
灵性概念的提出与宗教相关。
美国著名哲学家肯·威尔伯指出,与灵性相关的宗教多为“世俗宗教”而非“深奥宗教”,是“物化的宗教,被列为神话式的宗教”。
至超验主义时期,美国灵性探索迎来转折点,爱默生认为自然是超灵或是上帝的象征。
《草叶集》与惠特曼的自然哲学

《草叶集》与惠特曼的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着我们与大自然的共生共存。
在文学中,自然哲学的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展示。
本文将以《草叶集》和惠特曼的作品为例,探讨自然哲学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草叶集》中的自然哲学思想《草叶集》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之一,诗集中的自然描写和自然哲学思想都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与自然的联系的思考。
1. 神圣的自然在《草叶集》中,惠特曼将自然描绘为神圣而庄严的存在。
他认为大自然是造物主的杰作,每一片草叶、每一朵花朵都是神圣的,值得我们尊敬和敬畏。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妙,让读者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到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2. 大自然的博大和谐惠特曼在《草叶集》中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完美的系统,其中的万物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他以自然为榜样,呼吁人们保持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去追求博大而无私的爱和关怀。
3. 自然的力量与能量自然界的力量和能量也是《草叶集》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惠特曼在诗中用雄浑的语言描述了自然的生机与力量,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之情。
他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类的力量相比较,试图通过自然的力量来唤醒人们的内在能量,追求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二、惠特曼的自然哲学惠特曼并不只是在《草叶集》中表达了自然哲学的思想,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1. 个体与宇宙的统一在惠特曼的诗歌中,他经常以自身为中心,去观察和思考宇宙和自然。
他认为个体是宇宙的微观体现,每个人都与自然紧密相连,我们的存在和意义都来自于自然。
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强调了个体与宇宙的统一,强调了个体在宏观世界的关系和作用。
2.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惠特曼深刻理解到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他认为我们应该以自然为师,借鉴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去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他也通过自己的诗歌向读者传递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呼吁。
草叶集赏析

草叶集赏析惠特曼的《草叶集》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的产物,自有它的精妙独到之处。
诗歌第一节就写到诗人“歌唱一个人的自身,一个单一的个别的人。
”他歌唱男女平等,歌唱现代的人,歌唱每一个生命力顽强的个体。
体现了他的民主自由观念,新时期的美国不再是别国的殖民地,而是完全能够独立自主的国家。
每一位在自由国度上的个体,必定都是自由的!且在第十二节里,诗人对各个州寄予厚望,希望各州奉行“多抵制,少服从。
”一个只会无条件服从的国度是注定会被奴役的,只有“少服从”,才能恢复自由之身,民主的理念才会在这一国度上永存。
第六节里,诗人歌颂战争的伟大之处在于追求自由和民主。
士兵们打仗并不仅仅为了个人,更重要的是为了一个民族的荣誉而战,为一个时代的安宁而战。
而在第二节里,为了生存死亡,为了身体和永恒的灵魂,诗人带头唱着战斗的歌,他热情歌颂勇敢无畏的士兵,鼓励他们越挫越勇,百战百胜!在后面的章节中,诗人再次讴歌祖国:“美国,让我临走之前唱一支歌。
”年轻的诗人热情赞颂民族精神,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冀。
以此展示了诗人激进的爱国热情和民主精神。
在第十八节里,诗人听见美洲在歌唱,听见各种不同的颂歌:机器匠、木匠、泥瓦匠、船家、鞋匠、伐木者、犁田的青年们他们都在歌唱,歌唱着自己的劳作,歌唱着未来的日子。
当然还有母亲美妙的歌声,女孩们羞涩的音调。
每个人都唱着属于自己的一支歌,都唱着强健而和谐的歌。
而在第二十二节里,诗人更是描绘了未来诗人们的蓝图,他将未来的一切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以上诗集我们从中读出了诗人的热切期盼,对祖国未来更加繁荣的希冀。
惠特曼作为十九世纪美国的重要诗人,他率先打破了诗的格律与限制,创作自由诗,被后世誉为自由诗之父。
这部《草叶集》就是美国自由体诗歌的代表,它开创了全新的自由诗体形式,构建了新的诗歌美学。
他的诗歌如演讲朗诵般的韵律,在没有格律的自由诗里,却创造出连绵的音韵,音乐性十足。
这部诗集还运用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和散文化句法,诗中的口语和俚语词汇更是数不胜数。
《草叶集》

自我毫不虚伪
自我是最美好的、充满生命力
、无处不在。
自我不接受教条束缚,抛开世俗成见,有独
立思想的个体。 由小我走向大我的情感变化:从对自我的歌 颂中,看到的却是对同胞、国家、人类的赞 美。
⑸、歌颂自然
打开《草叶集》,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漫游了美国,诗人笔下 宽阔的密西西比河,险峻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雄伟的阿巴拉 契亚山脉,清澈的五大湖泊,气势磅礴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无一不让读者心驰神往。诗人对大自然和祖国秀丽河山的挚 爱之情跃然纸上,历历在目。 惠特曼通过对大自然的歌颂来阐发主题。诗人之所以选择草 叶作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因为它象征着最普通而又最强 有力的自然生命。诗人说: “I harbor for good or bad, I permit to speak at every ha zard, Nature without check with original energy. ”(我一 味怀抱自然,我允许无所顾忌的诉说自然, 以原始的活力, 谁也不能阻挡。)他以炽热的诗句赞美美国的山河。在他看 来,无论是宏伟的山川还是脚下的青草,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和目的,都是积极的。
二、 《草叶集》的主题
⑴、民主政治的主题
⑵、坚决的废奴主义
⑶、对国内和欧洲革命的支持
⑷、个人主义 ⑸、歌颂自然 ⑹、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⑴、民主政治的主题
《草叶集》始终贯穿着一条主旋律, 就是作者的民主精神。如果确实要用 一个词来概括《草叶集》的各个部分 并说明其特色,“民主”一词再合适 不过了。的确,《草叶集》是惠特曼 争取资产阶级民主的宣言书。诗人期 望的是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男女平 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一、 《草叶集》的基本介绍
灵魂之歌: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评述|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

灵魂之歌: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评述|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惠特曼作为一名拥有强烈时代意识及民族意识的作家代表,他的人生经历出乎人们的意料,他的一生只有有限几年的上学经历,10多岁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他曾从事过多项劳动,包括排字工、水泥工、木匠、农村老师、报业编辑等。
惠特曼热衷于学习,业余时间博览群书,他在诗集《草叶集》中,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赞扬了人民对劳动的热情,歌颂了标志着人类进步的美国的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物质、精神文明,笔调新颖,愉快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草叶集》是惠特曼以一名现代诗人的角色而亮相诗坛的典型代表,因为这是惠特曼首次将科技发展、城市繁荣以及物质文明视为美丽的想象融入诗歌中。
一、《草叶集》的影响《草叶集》的出现在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诗坛激起轩然大波,轰动极大,它体现出来的创业及奋斗精神是空前绝后的,不管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部开拓性的革命作品。
内容上倡导的民族自强和创新意识令当时的美国心旷神怡,同时,它奠定了美国奋斗梦想的坚实基础;形式上,摆脱了感伤主义者一贯的低沉含蓄的感情基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健康向上的旋律,从而开创了一种集豪放肆意与收放自如为一体的全新诗体。
这种诗体以万夫不当之势,奔腾狂飙,穿越大西洋,来到欧洲、亚洲,淹没了旧的传统诗体,迎来了诗歌的新时代。
受自由诗体影响重大的美国诗人还有金斯堡、林赛、庞德和克莱恩。
英国的王尔德、丁尼生、叶芝、史文朋、萧伯纳等人极为看重惠特曼,并对他的诗集《草叶集》给予了高度评价。
世界文坛的佼佼者智利诗人聂鲁达也对惠特曼的成就大为赞赏。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也称赞他是令人震惊的诗人。
由此可见,惠特曼的《草叶集》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艺术魅力,对“世界诗歌历史的典范”的称谓都当之无愧。
惠特曼的新诗体的种子也在中国生根发芽,清新的草叶日渐茂盛,他被中国人铭记,受中国人民的尊敬。
他的诗集点燃了年轻一代的创作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激情。
在他的影响下,郭沫若创作了革命时代振奋人心的《报晓曲》以及《女神》等传世巨作,音符高昂,音调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