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复习题

《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复习题

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零A.QB.WC.Q+WD.Q-W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能量代谢与微量量热技术简介。

2.系统经一等压过程从环境吸热,则A.Q>0B.△H>0C.△U>0D.a,b都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3.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A.μ<0J-T>0B.μJ-T=0C.μJ-T值D.不必考虑μJ-T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4.已知某反应的标准反应熵大于零,则该反应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焓将随温度的升高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

5.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后加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温度,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6.Mg0(s)+CI(g)=MgCl2(s)+O2(g)达平衡后,增加总压(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7.反应2C(s)+O2(g)2CO(g),单位为:J·mol-1,若温度增加,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标准反应吉布斯能变化及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能。

8.在100K时,反应Fe(s)+CO2的Kp=1.84,若气相中CO2含量大于65%,则A.Fe将不被氧化B.Fe将被氧化C.反应是可逆平衡D.无关判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平衡常数表示法、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反应限度的计算。

9.某化学反应的<0,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A.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二)(附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二)(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学年第一学期级专业(类)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B(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一、选择题( 共7题13分)1、2 分(008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2、2 分(1032)对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T/p)S应等于:( )(A) V/R(B) V/nR? V/C V(D) V/C p3、1 分(1783)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B) A 杯高于 B 杯(B) A 杯等于 B 杯(B) A 杯低于 B 杯(B)视温度而定4、2 分(0675)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体系的熵变S体及环境的熵变S环应为:()(A) S体>0,S环=0 (B)S体<0,S环=0(C)S体>0,S环<0 (D)S体<0,S环>05. 2 分(328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 + B(g) =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6. 2 分(1031)1 mol 范德华气体的(S/V)T应等于:( )(A) R/(V m-b)(B) R/V m(C) 0(D) -R/(V m-b)7. 2 分(1247)某物质溶解在互不相溶的两液相和中,该物质在相中以 A 形式存在,在相中以A 2形式存在,则和两相平衡时:( )(A) μA dn A =μA 2dn A 2(B) c A = c A 2(C) a A = a A 2(D) 2μA = μA 2二、填空题( 共10题22分)8. 5 分(3048)NH 4HS(s) 放入抽空的瓶内发生分解:NH 4HS(s) =NH 3(g) + H 2S(g)则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为___________ ,相数为_________ ,自由度数为____ ;在25℃时测得体系达到平衡时的压力为66.66 kPa ,若此温度时NH 3的分压为13.33 kPa ;要使NH 3和H 2S 的混合气体体系中不形成NH 4HS 固体,则应将H 2S 的分压控制在_____于_____ kPa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与水(H2O)的摩尔质量相同?A. 氢气(H2)B. 二氧化碳(CO2)C. 氨气(NH3)D. 甲烷(CH4)答案:D2.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当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时,气体体积与摩尔数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确定答案:A3. 以下哪种类型的晶体在熔化时不吸收热量?A. 离子晶体B. 分子晶体C. 金属晶体D. 共价晶体答案:D4.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公式,当ΔG < 0时,反应是否自发进行?A. 是B. 否C. 不确定D. 只在特定条件下自发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不是气体?A. 氧气(O2)B. 氮气(N2)C. 氦气(He)D. 水(H2O)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 氯化钠(NaCl)B. 糖(蔗糖)C. 氢氧化钙(Ca(OH)2)D. 硝酸钾(KNO3)答案:C7. 以下哪种类型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A. 干电池B. 铅酸电池C. 锂电池D. 碱性电池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的pH值小于7?A. 纯水B. 柠檬水C. 牛奶D. 肥皂水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玻璃B. 橡胶C. 铜D. 陶瓷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空气C. 铁D. 铝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是 ________ mol^-1。

答案:6.022 x 10^2312. 物质的量浓度(M)的单位是 ________。

答案:mol/L13. 标准大气压(1 atm)的值是 ________ Pa。

答案:1.01325 x 10^514. 理想气体定律的公式是 ________。

答案:PV = nRT1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是 ________。

答案:ΔU = Q - W16. 电化学电池的电动势(E)公式是 ________。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题及答案(二)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题及答案(二)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02~2003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 试题 2003年7月3日说明:1、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不抄题。

2、考试时间为2.5小时。

3、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草纸上交。

注意: 答题时要列出详细运算步骤并计算出中间运算数值和最终计算结果.(玻兹曼常数k B =1.3806×10-23 J.K -1; 普朗克常数h = 6.6262×10-34 J.s;N A =6.023×1023; F=96500; 摩尔质量: O 16.00; Kr 83.80; He 4.0026)一、计算题 ( 共10题 100分 )(1). 10 分 (1636)已知 N 2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3.9×10-47kg ⋅m 2,求1mol N 2分子在 25℃时各转动热力学函数G m (r ),F m (r ),H m (r ),U m (r ),S m (r )。

(2). 10 分 (1570)有1 mol Kr ,温度为300 K 、体积为V ,有1 mol He 具有同样的体积V ,如要使这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熵值(忽略电子运动的贡献),则He 的温度应多高?并用熵的统计意义解释此结果。

(M r (Kr) = 83.8, M r (He) = 4.0026)(3). 10 分 (5447)含有相同物质量的A, B 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发生反应 A+B=C, 在反应 1 h 后, A 的75%已反应掉, 当反应时间为2 h 时, 在下列情况下, A 有多少未反应?[1] 当该反应对A 为一级, 对B 为零级[2] 当对A, B 均为一级[3] 当A, B 均为零级(4). 10 分 (5416)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 ,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1.10×10-13%。

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 经分析14C 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57×10-14%, 已知14C 的半衰期为 5700 a (年), 试计算这灰距今约有多少年?(5). 10 分 (5371)300 K 时,研究反应 A 2+ 2B = 2C + 2D 有下列实验事实:[1] 当按化学计量比进料时,测得下列数据t / s 0 90 217[B] /mol ·dm -3 0.02 0.010 0.0050[2] 当二次实验中 [B]0相同,[A]0增加一倍时,反应速率增大至 1.4 倍,假设反应速率方程为 r = k [A 2]x [B]y ,请求 x ,y ,并求算反应速率常数。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对某物质临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液相摩尔体积与气相摩尔体积相等 (B)气化热为零(C)液相与气相的相界面消失 (D)气、液、固三相共存2、理想气体的分子运动论公式为213pV mNu =2121 ,µµµµ≠≠21 µµ≠1µ2µ2121 ,µµµµ=>2121 ,µµµ<<i n m $,式中u 是( )(A)分子平均运动速率 (B)最可几速率(C)分子运动最大速率 (D)根均方速率3、某单组分体系的V m (l)>V m (s),当压力升高时,其熔点将 (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4、某气体进行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熵变为 ( )(A) ΔS 系 = 0 , ΔS 环 = 0 (B) ΔS 系 = 0 , ΔS 环 > 0 (C) ΔS 系 > 0 , ΔS 环 = 0 (D) ΔS 系 > 0 , ΔS 环 > 05、1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A) ΔG >ΔF (B) ΔG <ΔF (C)ΔG =ΔF (D)ΔG 与ΔF 无法进行比较6、下面有关统计热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微观平衡体系 (B)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宏观平衡体系 (C) 统计热力学是热力学的理论基础(D) 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两门学科7、对于定位体系,N 个粒子分布方式D 所拥有微观状态数W D 为:( )(A) W D = N !πN i g i /N i !(B) W D = N !πg i Ni /Ni ! (C) W D = N !πg i Ni /Ni (D) W D = πg i Ni /Ni ! 8、苯(A)与甲苯(B)形成理想混合物,当把5mol 苯与5mol 甲苯混合形成溶液,这时,与溶液相平衡的蒸汽中,苯(A)的摩尔分数是:( )(A) y A = 0.5(B) y A < 0.5 (C) y A > 0.5 (D) 无法确定9、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 )(A) N 2(B) O 2 (C) NO 2 (D) CO10、注脚“1”代表298K 、p θ 的O 2,注脚“2”代表298K 、2p θ 的H 2,那么( )(A) (B) 因为,与大小无法比较 µ(C) (D)11、NH 4HS (s )和任意量的NH 3(g )及H 2S (g )达平衡时,有( )(A) C = 2,Φ = 2,f = 2 (B) C = 1,Φ = 2,f = 1 (C) C = 2,Φ = 3,f = 2 (D) C = 3,Φ = 2,f = 312、NaCl 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成渗透平衡时,该体系的自由度是( ) (A) 1 (B) 2 (C) 3 (D) 413、在相图上,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A) 恒沸点 (B) 熔点 (C) 临界点 (D) 低共熔点14、化学反应体系在等温等压下发生∆ξ= 1 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值Δr G m 的数值正好等于体系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G /∂ξ)T ,p ,的条件是:( ) (A) 体系发生单位反应 (B) 反应达到平衡 (C) 反应物处于标准状态 (D) 无穷大体系中所发生的单位反应15、已知反应3O 2(g) = 2O 3(g) 在25℃时,Δr H =-280 J ⋅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隔离体系中发生某剧烈的化学反应,使体系的温度及压力皆明显上升,则该体系的△H 0,△F 0。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物理化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封闭系统和环境间没有温度差就无热传递。

(√)2. 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3. 在隔离系统中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明显升高,则该系统的△U > 0(×)4.298.15K时,氢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与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量值上相等。

( √ )5.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 )6. 绝热过程Q =0,由于Q =ΔH,所以ΔH =0。

(×)7. 在一体积恒定的绝热箱中置一绝热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

在两侧分别放入T、p皆不相同的同种气体。

现将隔板抽去并达到平衡,若以箱内全部气体为系统,则此混合过程的Q、W、△U都为零。

(√)8.反应N2(g)+O2(g) = 2NO (g) 的热效应为Δr H m,这就是N2(g)的燃烧热,也是NO (g) 生成热的2 倍。

(×) 9.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10.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为W = n C v,m (T2-T1),此式无论绝热过程是否可逆均适用。

(√ )11.凡是△S > 0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12. △f HΘm(C,金刚石,298.15K)= 0(×)13.体系由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B,不可逆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 ×)。

14.熵增加原理就是隔离体系的熵永远增加。

( ×)15.298K时,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零。

(×)16. 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17.只有广度量才有偏摩尔量,强度量是不存在偏摩尔量的。

(√)18. 向溶剂中加入少量溶质一定会导致该溶剂沸点上升。

(×)19. 在一定温度下,p*B>p*A,由纯液态物质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y B总是大于液相组成x B。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 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A) S (B) (G/p)T (C) (U/V)T (D) C V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5、对一化学反应,若知其△C p,m= ∑νB C p, m, B > 0,则该反应的()(A)△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H随温度升高而减少(C)△H大于零(D)△H小于零6、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表示该气体()(A)易于压缩(B)不易压缩(C)易于液化(D)不易液化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容的大小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有关(B)对于气体来说,其C p, m恒大于C V, m(C)对于任意系统,因为体积随温度升高可能减小,所以其C p,可能小于C V(D)对于体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的系统,因为定容,所以有C V而没有C p值8、某可逆热机的高温热源为T2,低温热源为T1(1)若选用水蒸气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W(2)若选用汽油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O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ηW >ηO (B)ηW<ηO(C)ηW=ηO (D)无法比较9、已知某温度下,∆f H mΘ(CO2)=- kJ/mol,∆c H mΘ(CO)=- kJ/mol,则∆f H mΘ(CO)为()(A)- kJ/mol (B) kJ/mol(C)- kJ/mol (D)- kJ/mol10、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相比较,前者()(A) 大 (B) 小(C)与后者相等 (D)无法比较11、两支烧杯各有1kg水,向A杯中加入蔗糖,向B杯中加入 NaCl,两支烧杯在相同条件下按同样的速度降温,则()(A)A杯先结冰(B)B杯先结冰(C)两杯同时结冰(D)都不会结冰12、I2(s)与I2(g)平衡共存,系统自由度为()(A) 0 (B) 1(C) 2 (D) 313、化学反应等温式∆r G m=∆r G mΘ+RT lnQ,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A)∆r G m和Q的值都改变(B)∆r G m和Q的值都改变(C)∆r G m的值改变,Q不变 (D) ∆r G m不变,Q的值改变14、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K3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A) K3Θ=K1ΘK2Θ (B) K3Θ= K1Θ/K2Θ(C) K3Θ= K1Θ/ (D) K3Θ=15、等温等压下,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中,当改变浓度时A的偏摩尔体积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A) 增加 (B) 减小(C) 不变 (D) 随A和B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三、解答题(计算过程必须有公式、代入数据后的式子、计算结果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问题须简要说明理由。

物理化学(二)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二)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二)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
题库2023年
1.电池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放电:(1)电流趋于零;(2)有一定大小的工作电流;
(3)短路。

则下列关于电池的电动势和端电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在三种放电情况下,电池的电动势相同,端电压不同;
2.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反比于:
参考答案:
毛细管半径
3.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为许多微小水滴,以下性质不
变的是:
参考答案:
表面张力
4.很稀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参考答案:
随浓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5.在液相进行的A和B之间的非催化反应,其反应速率不受惰性溶剂存在与
否的影响。

参考答案:
错误
6.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等于
参考答案:
7.反应物A在固体催化剂K表面上进行单分子分解反应,且A在催化剂K上
的吸附属Langmuir吸附。

据此可写出以A的消耗速率表示的反应速率方程,并判断:在压强很低或者反应物在催化剂K上是弱吸附时,反应表现为几级?
参考答案:
一级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稀水溶液,能发生较强正吸附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
硬脂酸
9.设对行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有利
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参考答案:
错误
10.下列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大,其半衰期也一定越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期期末试卷课程名称:物理化学A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绝热箱中放置一隔板,左右两部分分别通入温度不同,压力不同的同种气体,抽去隔板,以气体为系统,则()A. Q=0,W<0,ΔU>0B. Q<0,W=0,ΔU<0C. Q=0,W=0,ΔU=0D. Q<0,W>0,ΔU=02.1mol水在373K,101325Pa下变成水蒸气,所做可逆功为W1,在319K,101325Pa下变成水蒸气,所做可逆功为W2,两者关系正确的是()A. W1=W2B.W1>W2C. W1<W2D.无确定关系3.对于理想气体,焦尔—汤姆逊系数μJ-T ()A.大于0B.小于0C.等于0D.不能确定4.1mol 理想气体,在TK 时经一恒温可逆膨胀过程,则系统( )A.ΔU>0B.ΔS=0C.ΔS>0D.ΔS<05.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式( ) A.j n p T i n U ,,⎪⎪⎭⎫ ⎝⎛∂∂ B.j n V T i n A ,,⎪⎪⎭⎫⎝⎛∂∂ C.jn p T i n H ,,⎪⎪⎭⎫ ⎝⎛∂∂ D.jn V T i n G ,,⎪⎪⎭⎫ ⎝⎛∂∂6.对1mol 理想气体,TVS ⎪⎭⎫⎝⎛∂∂为( ) A.R/V B.0 C.R D.-R/p7.在定温定压下,二组分混合形成理想溶液,下列哪个函数的变化值正确( ) A.ΔS=0 B.ΔH=0C.ΔG=0D.ΔA=08.在2000K 时,反应CO (g )+1/2O 2(g )=CO 2(g )的K p =6.443Pa -0.5,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2CO 2(g )= 2CO (g )+O 2(g )的K p值为( )A.6.443-1PaB.6.4432Pa -1 C.2× 6.443Pa-0.5D.6.443-2Pa9.在101325Pa 下,CaCO 3的分解温度为1170K ,该分解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 p 为( ) A.小于1的纯数B.101325PaC.1D.不能确定10.100℃,105Pa 的水蒸气变成100℃,5×104Pa的水蒸气,该过程的ΔG与ΔA的关系是()A.ΔG=ΔA=0B.ΔG=ΔA<0C.ΔG<ΔAD.ΔG>ΔA.11.某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升高到348K,经(1)绝热过程,(2)等压过程,则两过程的()A.ΔH1>ΔH2,W1<W2B.ΔH1<ΔH2,W1>W2C.ΔH1=ΔH2,W1<W2D.ΔH1=ΔH2,W1>W212.渗透压法经常用来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下面哪一个因素不影响渗透压数值的大小()A.溶液中溶质的含量B.溶质的分子量C.溶剂的分子量D.测量时的温度13.二元合金处于最低共熔温度时,系统的自由度为()A.1B.0C.2D.314.在抽空的密闭容器中加热NH4Cl(s),有一部分分解成NH3(g)和HCl(g),当系统平衡时,其组分数和自由度是()A.K=1,f=1B.K=2,f=2C.K=3,f=3D.K=2,f=115.具有最高恒沸物C的A和B二组分系统,下列哪种蒸馏结果能得到纯A()A.含B量大于C的精馏物B.含B量大于C的残留液C.含B量小于C的精馏物D.含B量小于C的残留液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105Pa和100℃,1mol水经恒温可逆过程蒸发为水蒸气(设其为理想气体),因为这一过程中系统的温度不变,所以ΔU=0,Qp=∫Cp dT=0。

这一结论对否?为什么?2.理想气体从V1自由膨胀(向真空膨胀)到V2,试判断该过程的Q,W,ΔU,ΔH,ΔS,ΔA,ΔG的数值是大于0,小于0,还是等于0?3.为什么溶液中组分的化学势为μi=μiθ(T,p)+RTlnXi,则该溶液便是理想溶液?上式中μiθ(T,p)的意义是什么?得分评卷人4.反应Fe(s)+H2O(g)=FeO(s)+H2(g),在700K,Qp <Kp时,FeO是否被还原成Fe?三、相图分析(10分)Bi—Cd相图如下图所示。

1.据图填空。

2.怎样从含80%Cd的Bi—Cd混合物中分离出Cd?能否将Cd全部分离出来?四、推证题(15分)1.V TT V T V p H ⎪⎭⎫⎝⎛∂∂-=⎪⎪⎭⎫ ⎝⎛∂∂ (7分)2.试证明理想气体由状态V 1,T I →V 2,T 2的任意过程的熵变1212,ln lnV VnR T T nC S m V +=∆ (8分)五、计算题(25分)1.1mol过冷水在-5℃,105Pa下凝结为冰,其熵变为多少?已知冰的熔化热为333.8J·K-1,水和冰的比热分别为4.184J·g-1和1.966 J·g-1。

(10分)2.(1)在25℃,将1mol氧气(理想气体)从105Pa恒温可逆压缩至6×105Pa,求此过程的Q,W,ΔU,ΔH,ΔS,ΔA,ΔG。

(2)自始至终用6×105Pa的外压恒温压缩之,上述各热力学量又将如何?(15分)得分评卷人物理化学A 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不对。

(1分)①恒温过程0=∆U,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简单状态变化,对相变过程不适用。

(2分)②⎰=dTCQpp只适用于无相变、无化学变化的简单状态变化,而相变有相变潜热。

(2分)2.0=Q0=W(1分)=∆U0=∆H(1分)=∆S0=∆A0=∆G(3分)3.①∵θθμμμppRTTgs iiiiln)()(ln)(+==对理想溶液iiixpp*=∴iiiiiixRTpTxRTppRTTs ln),(lnln)(ln)(*+=++=θθθμμμ(3分)②),(pTiθμ是标准态化学势,取1=i x即纯i作为标准态。

(2分)4. θK Q RT Ga mrln=∆ 对此反应pK K =θPp mrK Q RT Gln=∆p p K Q <0<∆∴mr G (2分) ∴ 正向反应自发,故FeO 不会被还原 (3分)三、相图分析(10分) 1.据图填空(6分)2.将混合物全部溶化,再逐渐降温,降到温度低于液相线EB 时,即有Cd(s)析出。

随温度下降,Cd(s)量增加。

只要温度不低于E 点温度,即可得到大量的Cd(s),但此法不能将Cd 全部分离出来。

(4分)四、推证题(15分) 1.(7分) 证明:∵Vdp TdS dH +=∴Tp H ⎪⎪⎭⎫⎝⎛∂∂=Tp S T ⎪⎪⎭⎫⎝⎛∂∂V+(3分)又Vdp SdT dG +-= ∴p TT V p S ⎪⎭⎫⎝⎛∂∂-=⎪⎪⎭⎫ ⎝⎛∂∂(3分)∴Tp H ⎪⎪⎭⎫ ⎝⎛∂∂=PT V T V ⎪⎭⎫⎝⎛∂∂-(1分)2.(8分) 证明: V 1,T 1 V 2,T 2△S 1△S 2V 1,T 2(2分)1212,21ln lnV VnR T T nC S S S m V +=∆+∆=∆ (6分)五、计算题(25分)1.(10分) △S 解: H 2O(l). P θ.-5℃H 2O(s). P θ.-5℃△S 1 △S 3H 2O(l). P θ.0℃H 2O(s). P θ.0℃ (3分)△S 2321S S S S ∆+∆+∆=∆ =⎰273268.dTT Cp lm + TH m θ∆+dT T Cpsm ⎰268273.(4分)273268ln 18966.1273188.333268273ln 18184.4⨯+⨯-⨯=656.001.2239.1--=)(3.211-⋅-=K J(3分)2.(15分)解:(1)理想气体=dT 0=∆=∆∴H U(2分))(104.410610ln 298314.81ln 35521J P P nRT W Q ⨯-=⨯⨯⨯=== (2分))(104.4ln312J W P P nRT G ⨯=-==∆)(104.4ln ln31212J P PnRT V V nRT A ⨯==-=∆(3分)).(8.14298104.413--=⨯-==∆K J T Q S r (2分)(2) G A S H U ,,,,均为状态函数,故改变值与⑴相同=∆=∆∴H U)(104.43J G A ⨯=∆=∆)(8.141-⋅-=∆K J S(2分))(12V V P W Q e -==⎪⎪⎭⎫ ⎝⎛-=12P RT P RT P e⎪⎭⎫ ⎝⎛-⨯⨯⨯⨯⨯=5551011061298314.8106)(104.123J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