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船舶定位课件罗经差的测定

合集下载

航海类课件 测罗经差[内容充实]

航海类课件 测罗经差[内容充实]

c恒为“+”;
Dec与c同名,Dec 为“+”。 Dec与c异名, Dec 为“-”;
LHA和Ac均为半圆周法;
Ac的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 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高等课件
18
例:1996年8月12日,船时SMT 1702,推算船位 c3423.0 N,c12250.7 E,测得低高度太阳罗方位CB
高等课件
10
A=tg h sin A -cos Dec cosX sec h 、一定 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式中的tg h和sec h 即取决于被测天体高度h的高或低
高等课件
11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被测天体的高度越低,由、引起 的误差A越小;
当被测天体的方位A趋近0°、赤纬 Dec趋近90°时,由、引起的误差 A趋近零。
277°,求罗经差ΔC?
ZT 17-02 12/8
________Z_D___-__8___________
GMT 09-02 12/8
高等课件
19
GHA 313-45.6 Dec’ 14-50.2 N d -0.7
m.s
30.0 d
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84. 6 NW=275.4
CB
277.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1. 6
高等课件
21
(三)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1.《太阳方位表》的结构 该表共分两册,第一册包括纬度0~30°(英
版称Daviss Tables,戴氏表) 第二册包括纬度30~64°(英版称
1 8

第八章 罗经差的测定

第八章 罗经差的测定

第八章罗经差的测定罗经及测定罗经差的方法简述:罗经是船舶主要的导航仪器之一,主要用来指示方向。

常用的测定罗经差的方法有:观测陆标方位求罗经差,利用陀螺罗经与磁罗经比对法求罗经差,观测天体方位求罗经差。

第一节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一、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原理罗经差ΔC(或陀罗差ΔG)可以根据同一时刻物标真方位TB与其罗方位CB或(陀螺方位GB)之差求得,即:ΔC = TB - CB (8-1-1) 或ΔG = TB - GB (8-1-2)二、观测叠标罗方位求罗经差1.叠标法测定罗经差的步骤如下:(1)在海图上选择合适的叠标,确定目视叠标就是海圈上的叠标:确定其真方位TB;(2)利用罗经方位仪跟踪观测后标方位;随着船舶航行,当发现前、后标重叠时,读取后标罗方位CB(或陀罗方位GB);(3)计算罗经差:ΔC = TB–CB或ΔG = TB–GB。

若已知当地的磁差Var,可以求得磁罗经的自差Dev = ΔC–Var。

2.利用叠标测定罗经差观测过程中应该注意:(1)尽量选择灵敏度较高、显著易辨海图上标有准确位置的叠标;(2)确保观测海域没有航行危险,防止船舶搁浅或碰撞事故;(3)观测前后要保持船舶恒向、恒速航行,避免使用车舵;(4)准确掌握观测时机,船舶过叠标方位线前将方位仪对准后标,跟踪观测叠标方位,当前标、后标重叠的瞬间读取罗方位。

三、观测单一陆标方位求罗经差1.船位已知时求罗经差方法:(1)使用磁罗经(或陀螺罗经)观测陆标舶罗方位CB (或陀罗方位GB),同时记下观测时的准确船位(如GPS船位);(2)将观测船位标绘在海图上,量取从观测船位到陆标的真方位TB;(3)计算罗经差:ΔC = TB–CB (或ΔG = TB – G B );(4)在海图上查取当地的磁差资料,计算观测时的磁差Var;(5)计算磁罗经自差Dev = ΔC – Var。

2.船位未知时求磁罗经自差方法:可以采用8个航向上物标罗方位的算术平均值代替物标的磁方位,求取自差:(1)船舶在距观测陆标适当的海区旋回并观测N,NE,E,SE,S,SW,W,NW 8个航向时的同一个陆标的罗方位CB N,CB NE,CB E,CB SE,CB S,CB SW,CB W,CB NW;(2)计算8个航向上的平均罗方位代替物标的磁方位MB:8SWWSWSSEENENCBCBCBCBCBCBCBCBMB+++++++=(3)计算8个航向上的自差:DevN = MB – CBN;Dev NE = MB – CB NE;DevE = MB – CBE;Dev SE = MB – CB SE;DevS = MB – CBS;Dev SW = MB – CB SW;DevW = MB – CBW;Dev NW = MB – CB NW(4)在海图上查取当地的磁差资料,计算观测时的磁差Var:(5)用Dev N,Dev NE,Dev E,Dev SE,Dev S,Dev SW,Dev W,Dev NW加上Var可得8个航向上的罗经差。

航海类课件_测罗经差

航海类课件_测罗经差
“-”; Ac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c同名,第二
名称真出为“E”,真没为“W”。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太阳真出没方位Ac并 求罗经差
根据上式编成“太阳真出没方位表”列 在《太阳方位表》相应纬度中每一列相 应赤纬栏的最下面,并给出真出和真没 的视时。使用该表求太阳真出没方位需 进行赤纬和纬度两项比例内插 。
例:1996年8月11日,推算船位C3445.0 N, C16301.0 E,测得太阳真没罗方位CB286.5, 求罗经差C。
利用计算器求罗经差
由航海天文历查得8月11日 GMT1200的 太阳赤纬Dec=1506.0 N
C=3445.0 N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由太阳赤纬表查得8月11日 GMT1200的太阳赤
解:因为测者纬度34°23′.0S,所以用《太阳方位表》第二册
(或Burdwood’s Tables)。
①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取太阳赤纬Dec
时差ET
Dec=10°32′.0S≈10°.5S(准确至0°.1) ET=+15m15S≈+15m(准确至1m)
②求视时LAT
ZT 15—43
(3)《航海天文历》和《B105表》(或NP401表)法。 3.求罗经差=Ac-CB
(二)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罗
经差
ctg Ac=cosctg Dec csc LHA-sincctg LHA 利用上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c恒为“+”; Dec与c同名,Dec 为“+”。 Dec与c异名,
Dec 为“-”; LHA和Ac均为半圆周法; Ac的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
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例:1996年8月12日,船时SMT 1702,推算船位 c3423.0 N,c12250.7 E,测得低高度太阳罗方位CB

《航海学》船舶定位课件2-6罗经差的测定

《航海学》船舶定位课件2-6罗经差的测定

卫星定位校正可以通过与已知准确位 置的基准站进行比较,对卫星定位系 统进行校准。
04
CHAPTER
罗经差测定实例分析
磁罗经测定实例
磁罗经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来指示方向的仪器,常用于船 舶导航。在测定罗经差时,磁罗经可以用来测量船舶的磁 航向,并与真航向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罗经差。
磁罗经测定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外部参照物,但缺 点是受地球磁场变化和船舶磁性干扰影响较大,精度相对 较低。
陀螺罗经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 不易受磁场干扰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且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
陆标法
陆标法是一种利用陆地标志物来测定罗经差的方法,通过观察陆地标志物相对于 磁北的位置变化来计算罗经差。
陆标法需要选择合适的陆地标志物,并注意观察时的气象条件和海况等因素对观 测结果的影响。
卫星定位法
卫星定位法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测定罗经差 的方法,通过接收GPS信号并利用相关算法计算出船舶的精 确位置和航向。
02
磁罗经是指利用地磁场的磁力来 指示方向的罗经,而陀螺罗经则 是利用陀螺仪来指示方向的罗经 。
罗经差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导致地磁场和陀螺仪的旋转 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罗经差。
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是一个复杂的磁场,其强度 和方向在不同地点和时间都存在变化 ,因此会对磁罗经和陀螺罗经的指示 产生影响,导致罗经差的出现。
磁罗经校正需要使用专业的校 正工具和设备,如磁力计和罗 盘校准器。
陀螺罗经校正
陀螺罗经是一种不受船舶摇摆影响的导航设备,但其也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校正。
陀螺罗经的校正包括静态校正和动态校正,静态校正是在船舶静止状态下进行,动 态校正则是在船舶运动中进行。

《测罗经差》(评估)实验教学大纲

《测罗经差》(评估)实验教学大纲

《测罗经差》(评估)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测罗经差/Compass Syuchronization实验总学时数:20学时(其中讲课8学时、实验12学时)适用专业:航海技术承担实验室:航海及雷达模拟器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测罗经差是航海学课程中的一个部份,航海学是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所必修的专业课,也是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所要求必考的课程,测罗经差是适任证书考试中的一个评估项目。

对于一个海洋船舶驾驶人员,测罗经差的方法是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它包括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和观测叠标方位求罗经差,教学应满足远洋、近洋、沿海三类各级《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要求。

通过实验:1、掌握电罗经、磁罗经观测天体和叠标罗方位的要领、注意事项。

2、掌握各种表册求计算方位的方法。

3、利用海图求取磁罗经差及量取叠标真方位。

二、实验项目设置三、单项实验内容与要求1.电罗经、磁罗经观测天体和叠标罗方位的要领实验内容:罗经方位圈的调整;罗盆的水平;观测的要领及读数的读取。

实验要求:掌握罗盆的水平、读数的读取方位精确到0.5度、时间精确到1分钟。

2.海图上求取磁罗经差及量取叠标真方位。

实验内容:海图的识读、磁差的读取、年差的修正、方位的量取。

实验要求:计算正确、熟练使用平行尺。

方位度量误差小于0.5度.3. 各种表册求计算方位的方法实验内容:《航海天文历》及附表、《B105表》、《太阳方位表》的使用实验要求:掌握各种表册的内容、结构。

查表熟练、迅速、准确度高。

所需设备:电罗经、磁罗经、海图、平行尺、《航海天文历》及附表、《B105表》、《太阳方位表》及模拟太阳。

四、课程改革特色本内容专业性很强,涉及内容广博,基本概念较多。

考试按海事局要求进行。

五、教材及实验指导书郭禹主编:《航海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执笔:张品生审阅:牟军敏日期:2005年6月8日审定:杨帆日期:2005年6月8日。

《航海学(二三副)》真试题罗经差测定

《航海学(二三副)》真试题罗经差测定

《航海学(二三副)》一、单项选择题(共71题)1、海图上两叠标线上标注的方位为168°,当船舶发现两叠标前后重合时,用陀螺罗经观测前标的方位是167°,那么陀螺差为_____。

(176491:第06章罗经差的测定)A.+1°B.-1°C.+2°D.-2°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如果北纬测者下午进行观测,从表中查得的太阳方位命名为_____ 。

(177689:第06章罗经差的测定)A. NEB. NWC. SED. SW3、天测罗经差应该选用_____天体。

(176599:第06章罗经差的测定) (A-0,B-0,C-0,D-0,错误-0)A. 一等星B. 正东方天体C. 低高度的航用天体D. 高高度的航用天体4、在天测罗经差中,应尽量观测____的罗方位。

(176603:第06章罗经差的测定)A. 较亮天体B. 低高度天体C. 东西向天体D. 南北向天体5、观测低高度天体方位求罗经差时,当推算船位误差不超过____,天体高度不超过35°时,天体计算方位可以代替天体真方位。

(176515:第06章罗经差的测定)A. 10′B. 20′C. 30′D. 60′6、当天体的赤纬趋近___,天体方位趋近___-时,由推算船位的误差而引起的天体方位误差将趋近于零。

(176522:第06章罗经差的测定) (A-0,B-0,C-0,D-0,错误-0)A. 0°/0°B. 90°/0°C. 0°/90°D. 180°/0°7、罗经面相对于真地平面的倾斜角θ对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的影响是____。

(176526:第06章罗经差的测定) (A-0,B-0,C-0,D-0,错误-0)A.θ越大,误差越大B.θ越小,误差越大C. 无影响D. 影响不大8、在天测罗经差中,当罗经的倾斜角一定时,所测天体的高度差越____,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越_____。

《航海学》船舶定位课件2_5天文定位

➢ C.T. = C.T1. + C.E.-WT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1.求测天时的准确天文钟时
➢ 2)测天前启动秒表——先在海图室对照天文钟启动秒表记录 钟时CT1 ,再测高度并按停秒表,记录秒表时WT,则
➢ 测天时的准确天文钟时C.T.为:

C.T.= CT1
+4s
累积日差
+2s 9
+)测定钟差
+1 m28s
测天时的钟差
+1 m30s9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三、求测天时的天体位置
➢ 1.求测天时的准确天文钟时
➢ 两种测天计时方法: ➢ 1)测天时启动秒表——先测高度,再启动秒表,到海图室对
照天文钟按停秒表,记录钟时CT1和秒表时WT,则 ➢ 测天时的准确天文钟时C.T.为:
世界时(UT1)。 ➢ 有机械天文钟和石英天文钟两类。 ➢ 2 .GPS卫星导航仪 ➢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仪显示UTC(协
调世界时),与UT1相差<0.9秒。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一、船舶计时器
➢ 3.秒表 ➢ 用于测天计时等。 ➢ 4 .船钟 ➢ 船钟(Ship’s clocks)是用于指示船时的计时器。 ➢ 它有普通的机械钟和电子钟两类。 ➢ 目前现代化的船舶装有电子船钟系统(Electronic
➢ 器差(Instrument error) ——偏心差、棱性差和刻度差等的
综合误差
六分仪器差表
测角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航海学 项目三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的误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观测天体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
2、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根据预计观测天体罗方位的世界时(以整小时最方便) 查《航海天文历》预求出天体地理位置(2,2); ➢将天体地理位置输入到GPS卫导仪中,卫导仪可时刻显 示当前船位(1,1)到天体地理位置(2,2)的大圆 航向,既天体计算方位; ➢到达预定观测时刻时,用罗经测得天体罗方位CB的同时, 读取GPS卫导仪显示的AC; ➢求罗经差:△C=AC-CB。
船舶近岸航行时,可以利用专设的叠标或灵敏度较高 的自然叠标来测定罗经差。当船舶航行在大洋上时,则可 利用天体来测定罗经差了。
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1.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与陆测罗经差的原理基本相同,不
同之处是观测的物体是天体。由于观测时真实船位未知, 无法求出天体的真方位,为此,海上通常的做法是:以推 算船位为基准所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 即:
由上式编成“北极星方位角表”P.327.查表引数为 春分点地方时角LHA和测者推算纬度。
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1)由于北极星是二等星,较不易观测,而且观测误差相 对大一些,应尽可能连续观测3次取算术平均值,在观测 北极星罗方位CB的同时记下观测时间和推算船位。 2)根据观测时间,利用《航海天文历》求出 LHA=GHAcEW。 3)以c和LHA为引数从“北极星方位角表”中查得北 极星半圆计算方位Ac。 4)求罗经差C=Ac-CB 。
)
arccos{ sin( 1032.3 ) } 102.9NW 257.1
cos 3445.0
(3)求罗经差:

航海类-- 测罗经差ppt课件

体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A
10
A=tg h sin A -cos Dec cosX sec h 、一定 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式中的tg h和sec h 即取决于被测天体高度h的高或低
11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被测天体的高度越低,由、引起 的误差A越小;
当被测天体的方位A趋近0°、赤纬 Dec趋近90°时,由、引起的误差 A趋近零。
4
在测试中,如果不知道被测物标的真方位以及
磁差,可以采用8个航向上物标罗方位的算数平均 值来代替物标的磁方位MB,从而求出8个航向上的 自差如下:
1 8
Devi MB CBi 8 i1 CBi CBi
(i=1,2,…8)
5
第二节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罗经是船舶主要的导航仪器之一,罗经工作是 否稳定,其指示方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船 舶的航行安全。
12
北极星是北纬35以下海区在夜间测定罗经差 的良好物标。
13
2.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 差B(简称倾斜误差)
B=tg h 当倾斜角一定,被测天体的高度h越
低,倾斜误差B越小; 当被测天体的高度h一定时,倾斜角
越小,倾斜误差B越小。
14
2.观测注意事项
(1)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其高度应低于 30°最好低于15°。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
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 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0.5,观测时间准确到1m。 (4)观测时应测天体的中心方位。
15
3.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方法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或观测
低高度行星、恒星方位求罗经差);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法。

第13章、测罗经差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13.2
观测天体求测罗经差
三、利用天体求测罗经差的方法 2)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在周日视运动中,当太阳的中心通过地心真地平时称为 太阳的真出或真没,此刻太阳真高度ht=0°,这时观测太阳 的罗方位不需要记录观测时间,只需要根据推算纬度和当时 的太阳赤纬就可以求得太阳真出没时的计算方位,利用该法 可以相对简便地求出罗经差,因此,它是船上核验罗经差常 用的方法之一。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13.2
观测天体求测罗经差
一、利用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当船舶航行在开阔的海面上时,则只有利用天体来测定 罗经差。用天体测定罗经差与陆标求罗经差的原理一样,用 天体的真方位减罗方位即可求出罗经差,只是在过程中无法 获取天体的真方位,只能用天体计算方位AC代替天体的真方 位TB。天体计算方位用公式求得,即: cotAc = cosctgDec∙cscLHA-sincctgLHA C=Ac —CB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13.2
观测天体求测罗经差
三、利用天体求测罗经差的方法 2)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原理 sin Dec sin sinh cos Ac cos cosh sin Dec cos A 当h=0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 c cos 也就是说只要知道观测时的赤纬和推算纬度,即可求出 计算方位,注意,公式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 ⑴c恒为“+”; ⑵Dec与c同名,Dec为“+”,异名为“-”; ⑶Ac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c同名,第二名称真出为 “E”,真没为“W”。
可见,求罗经差的基本原 理应当与所有的器差求测一样, 都是:器差=真实值-观测值
Q CB MB
T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2、远距离单物标法
观测方法 选定一个远距离显著物标 测定4个基点罗航向和4个隅点罗航向上的罗方位 计算该显著物标的磁方位 求得4个基点和4个隅点航向上的自差和罗经差 观测方法图示 注意事项 旋回半径不能太大 为保证精度,远距离物标到船舶的距离应该大于 240倍旋回半径
2)推算船位误差的影响
天体计算 AC 与推算船位的精度有关。即与公式中的要素(δ、 tG、、λ)的误差有关,由方位计算公式可推得如下结论: 天体高度h越低,由于推算船位误差引起的天体罗方位的误 差越小。 因此:要求观测低高度天体。 End of this section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太阳真出没、视出没和低高度比较
太阳东升影视
主要步骤 观测太阳真出没的罗方位 根据太阳赤纬和测者纬度计算或查表求太阳真出没 的真方位。计算举例 求得罗经差 end 退出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求太阳真出没方位公式
计算器计算太阳真出没方位
退出
旭日东升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例1.1995年11月4日ZT1612船位:C2715.0N,λc12210.5E, 测得太阳罗方 位CB248,求罗经差。 解:ZT 16 12 4/XI tT 30406.4 +1.0 T 1515.5S +0.8 t1 2 59.8 ZD -8 TG 08 12 4/XI t2 0.2 0.2 1515.7S tG 307 06.4 C 2715.0N 122 10.5E t 429 16.9 6916.9
一、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 1、叠标法 2、远距离单物标法 二、航向比对法求罗经差 三、利用天体测定罗经差 1、低高度太阳法 2、太阳真出没法 3、影响天测罗经差精度的因素 4、北极星法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一、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
1、叠标法
观测方法 TB ΔC = TB-CB δ = ΔC -Var
end
2、太阳真出没法
太阳真出没 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中心恰好位于测者真地平圈即 ht=0 太阳真出没时的太阳下边缘视高度hs ∵ ht=hs+(i+s)-d-ρ+Ρ+SD=0 ∴ 0=hs+0-7.0-30+0.15+16.0 hs = +7.0+30-0.15-16.0≈21′——2/3的太阳直径
sin 6916.9 tgA c 2.31201454 tg( 1515.7) cos 2715.0 sin 2715.0 cos 6916.9 A c 66 .6 180 113 .4NW 246 .6
TB=246.6 -)CB=248 . C=-1.4 = 1.4W
2.6 罗经差的测定
§1 概述 §2 测定罗经差的方法 一、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 二、航向比对法求罗经差 三、利用天体测定罗经差 课外练习题 航海教研室版权所有
退出
பைடு நூலகம் §1 概述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磁罗经测向系统
罗盆介绍影视
规范规定
陀螺差和磁罗经差需要经常测定。 每天早、晚利用低高度太阳或太阳真出没或北极星测定 罗经差 长航线改向后2~3分钟测定或比对法求罗经差 船上罗经的使用录像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3、影响天测罗经差精度的因素
1)罗经倾斜θ引起的误差
当罗经倾斜方向与天体方位垂直时,罗经倾斜引起的观测 方位误差为最大。 △A =θtgh 天体高度h越低,由于罗经倾斜θ角而引起的天体罗方位的误差 越小 水平面 θ 罗经面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计算规则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取‘+’;否则取‘-’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时角,恒取+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 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举例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观测方法图示
A
CB8 CB7
CB6
MB
CB1 CB5
CB
i 1
8
i
8
CB2
CB3
CB4
i MB CBi ; Ci Var i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二、航向比对法求罗经差
已知陀螺差 求磁罗经差 自差 已知磁罗经差 求陀螺差 因为:(TC=)CC+△C=GC+△G 所以有:
读取物标罗方位的照片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读陆标方位的方法
读 物 标 方 位 的 照 片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罗经差的测定原理
NC
NT
真方位TB— 海图上量得 罗方位CB—
罗经读数 △C=TB-CB △G=TB-GB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2 测定罗经差的方法
end 退出
真方位的求取
1)查表法 查太阳方位表 查B105表 或NB401表 2)计算法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计算法求真方位
计算式
sin( t G E W) tgA c E tg cos sin cos( t G W )
式中: δ、tG 为太阳的赤纬和格林时角,它们可以根据观测 时间查《航海天文历》求得; 、λ 观测时刻的推算船位纬度和经度,若用GPS船 位则更好。 计算规则 end 退出
1.低高度太阳测罗经差
是大洋航行测定罗经差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低高度——太阳的高度低于30°,最好低于15°。 观测低高度天体的优点: 1)可以减小因罗经左右倾斜而产生的观测误差, 2)可以减小推算船位误差引起的天体计算方位的误差 观测注意事项和工作程序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三、利用天体测定罗经差
基本原理
罗方位CB——罗经观测太阳或星体得到 真方位TB——以计算方位AC代替。 △C= TB - CB △C= AC - CB 方法: 1.低高度太阳测罗经差 2、太阳真出没法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sin cos A cos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求太阳真出没方位举例
例. 求1996年10月18日约1745太阳真没的罗经差。已知当时船 位 : C 3325.3N,λc 12236.2E, 太 阳 真 没 罗 方 位 CB260.5。 解:根据1996年10月18日TG10h查《航海天文历》得太阳赤纬 δ=9°47.3S,于是
sin( 947.3) cos A 0.20369131 cos 3325.3
A=101.75NW=258.25 TB=258.25 -)CB=260.5 C=- 2.3=2.3W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太阳真出没法练习
练习 假设观测时间为1986年3月21日ZT0600,船位经度 为12130.0E,纬度为3130.0N。观测太阳真出罗方 位CB092。求罗经差。 假设观测时间为1986年9月23日ZT1800,船位经度 为12130.0W,纬度为3030.0S。观测太阳真没罗方 位CB272度。求太阳真方位和罗经差。
end 退出
观测注意事项和工作程序
注意事项 太阳高度最好低于15 ° 应尽量保持罗经水平 当罗盘晃动时,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 罗方位读数精确到0.2 ° 观测时间精确到0.1 m 工作程序 1)观测太阳罗方位,记录观测时间 2)求太阳真方位 3)计算罗经差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C GC G CC G CC C GC

C Var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end 退出

某船2000年3月21日,ZT1830 比对罗经。电罗经航向 GC030°时CC033° ,已知磁罗经差-3 ° ,求电罗 经差△G? 例:某船由050 °转向至085 ° ,转向后比对罗经。 电罗经航向GC063 °时 CC059 °,已知电罗经差 △G+1 °,求磁罗经差△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