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介绍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演示课件冬奥会项目.ppt

演示课件冬奥会项目.ppt

冰壶
演示课件
冰壶:本是花岗岩制作的一种运动器材,亦是一项
运动名称,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 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14世纪起源于 苏格兰,至今在苏格兰还保存刻有1511年份的砥石 (即冰壶)。
演示课件
现代冬季两项
演示课件
现代冬季两项: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远古 时代的滑雪狩猎演变而来。在挪威曾发现大约4000 年前两人足蹬雪板、手持棍棒追捕野兽的石雕。中 世纪开始逐渐纳入军事训练科目。1767年挪威边防 军滑雪巡逻队举行了滑雪射击比赛,据记载,这是 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冬季两项比赛。现代冬季两项运 动的发展很快。在过去,只在军队中发展,二现在 已经推广到群众中了,因此国际比赛逐年增多,参 加比赛的各国运动员也演逐示渐课增件 多。
速度滑冰
演示课件
速度滑冰:是冰雪运动中历史最悠久,开展最广泛的体育项 目之一。男子速滑比赛在1924年就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 项目,女子比赛在1960年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比 赛的赛道周长为400米,跑道内外两道,道宽5米。比赛时两 人同时滑跑,每滑一圈交换演一示课次件内外道。
短道速滑
无舵雪橇
演示课件
无舵雪橇:也称平底雪橇、运动雪橇或短雪橇。雪橇 运动项目之一。一种仰面躺在雪橇上,双脚在前,通 过变换身体姿势来操纵雪橇高速回转滑降的运动。雪 橇为木制,底面有一对平行的金属滑板。滑板不得装 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男、女单人项目比赛每 队限报3人,每名运动员可滑行4次,以4次滑降时间 总和计算名次,少者为胜。双人项目比赛时每队不得 超过两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可滑行两次,以两次滑 降时间总和评定名次,演少示者课列件 前。
有舵雪橇:起源于瑞士。由无舵雪橇发展而来。有舵雪车 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中即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雪车用金属 制成,形如小舟,车首覆有流线型罩,因此也得名“雪地 之舟”。车底前部是一对舵板;上与方向盘相接,车底后 部为一对固定平行滑板。车尾装有制动器。现今冬奥会比 赛项目雪车是原来的有舵雪橇与平底雪橇(无舵雪橇)项 目。原来的国际有舵雪橇与平底雪橇联合会,亦改称为国 际雪车联合会。冬奥会设双人座和四人座(1924年列入) 两 次比个比赛赛 的项 总目 时, 间仅 计算限名男次子,参演示时加课间。件比少赛者时为每胜队。下滑4次,以4

(完整版)速度滑冰介绍

(完整版)速度滑冰介绍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与技术规则
SPECIAL REGULATIONS & TECHNICAL RULES FOR SPEED SKATING
第一部分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
一、距离
1.竞赛距离和团体比赛 2.可采用双发形式进行的竞赛距离 3.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1 竞赛距离和团体比赛
1.国际比赛的竞赛距离大致如下:100、500、1000、1500 米(称短距离), 3000、5000、10000 米(称长距离),可对每个距离各授一奖,也可对几个 距离合授一奖。
2.除了上述距离外,国际赛事也可采用其它更短距离或更长距离,包括追逐 赛和集体出发。团体项目比赛可采取团体追逐、短距离团体追逐,接力赛等。 此类比赛无需在普通赛道举行。但赛前组委会必须公布专用规则,这些专用规 则应参照国际滑联认可的相关规则或指导原则。
3.新竞赛形式需要通过以下程序才能在国际竞赛(除国际滑联锦标赛)中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须提前向国际滑联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 2)组委会发布的赛事公告中必须对新竞赛形式的相关信息做出说明; 3)比赛结束后两周内,组委会必须向国际滑联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提交新竞 赛形式的相关报告。
第一部分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
三、运动员的装备
1.比赛服装要求和安全防护装备 2.冰刀 3.其他设备等要求
1 比赛服装要求和安全防护装备
1)比赛服应符合运动员的自然形体,不允许由于设计或结构上的 装饰或者附加装置而引起的形体差异。禁止在比赛服上附加任何 装饰,但允许比赛服上永久附着高不超过0.5 厘米,宽不超过2.5 厘米的条带。为了防止受伤,运动员可以在比赛服内配备护胫和 护膝。运动员可以在比赛服外佩戴一个头盔,护颈,手套或连指 手套。国际滑联赛事中,头盔应符合现行的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 会)标准。头盔必须有一个规则的形状不能有突起。

速度滑冰(课堂PPT)

速度滑冰(课堂PPT)
第十七章 速度滑冰
北京出版集团
BEJING PUBLISHING GROUP
第十七章 速度滑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速度滑冰基本技术 第三节 速度滑冰的安全与竞赛规则简介
2
第一节 概述
滑冰运动在世界上有悠久的历史。 速度滑冰就是在冰场的跑道上作快速滑跑。速度滑冰简称速滑,为了 和短道速滑区别,也称大道速滑。
一、起跑技术 二、直道滑行技术与练习方法 三、弯道滑行技术与练习方法 四、冰上停止技术
4
第二节 速度滑冰基本技术
速滑的合理技术是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滑完规定距离所采用的协调 、省力的全身动作。滑行速度和保持速度的能力,是鉴别滑行技术合理 程度的主要标志。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直道滑行、弯道滑 行和冰上停止技术等。
5
一、起跑技术
主要有两种:一是正面前脚点冰起跑法,二是侧面起跑法。优秀运 动员多采用第 1种方法。其主要动作是由静止状态,运用合理技术,迅 速转入快速滑行的技术动作。起跑技术对提高短中距离项目成绩尤为重 要。前脚点冰起跑技术要领是,前脚刀尖为支点,后脚全内刃着冰,两 刀距离略比肩宽,面向前方。蹲屈姿势略高于其他起跑姿势,重心在两 脚之间或稍前。起动时,大腿高抬,上体前倾,冰刀着冰时要紧紧切住 冰面,头几步不要滑动(见图17- 1)。
冰刀用正刃支撑成八字站立或平行站立。然后将身体重心移至一腿上,另一腿稍 抬起,放下,进而练习原地踏步,方法同上,只是两脚交替拍离冰面。
3、直道滑行的练习:初步掌握了一般滑行技能之后,即可进行技术性的练 习。
(1) 向前快走3~4 步后,利用惯性双脚并拢站立滑行。 (2) 向前快跑3~4 步后,利用惯性双脚并拢成深蹲姿势的滑行。 (3) 助跑3~4 步后,做单腿支撑滑行练习。 (4) 助跑3~4 步后成基本姿势滑行开始。身体重心向左腿移动的同时, 右脚冰刀用内刃侧后方蹬出,而后再收回原位。然后,变换支点,做单蹬双滑进 的练习。 (5) 在练习(4 )的基础上,做单蹬单滑进的练习。要求利用体重蹬冰,反 复练习。 (6) 随着单脚支撑滑进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步按正确的蹬冰、收腿、惯 性滑行、下刀等技术动作的要求去练习。

速度滑冰介绍

速度滑冰介绍

3
其他设备等要求
1.比赛时运动员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设备以试图联络或者从其他人或资 源处获得信息。 2.比赛期间,在比赛区或热身区运动员不允许佩戴任何音乐播放器设备 或其他声音设备。 3.如果比赛中的计时设备要求运动员佩戴仪器或装置以协助计时,参赛 运动员在检录起点须佩戴所需设备并在比赛中一直佩戴。 4.为了确认运动员的身份以及辨明其在比赛中和抵达终点时应该滑行的 跑道,运动员有义务按照技术规则的规定或者裁判长的要求佩戴袖标或 其他身份标识物。运动员有义务在起点检录时佩戴正确的袖标或者其他 身份标识物。 5.运动员违反上述所述佩戴所要求的设备,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1
跑道
1.为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运动员。裁判长必须在赛前检查并确认 这些措施。冰场上不准使用固定的标桩作为冰道的界线标志。所有标准内侧冰道冰面 宽不得少于 3 米,如有可能越宽越好。 2、速度滑冰的赛会组织者应提供必要的防护垫,以避免运动员摔出赛道发生事故。若 是在室外比赛,必须准备足量的雪,并保证雪未成冰。如果没有足量质量合格的雪,必须 使用保护垫,其最低要求如下: 1)防护垫的设计及使用的材料必须在运动员冲撞时具有足够的吸附力; 2)防护垫的表面材料应为耐磨、防水材质; 3)防护垫应为至少 80 厘米高,30 厘米厚; 4)弯道处必须放置防护垫,并延伸出弯道末端至直道至少 12 米; 5)距跑道 3 米以内的固定物件(如:防护栏、椅子或柱子)应由防护垫包裹; 6)防护垫的固定还必须满足这样的要求,当运动员与其发生碰撞时,保护设施本身 不会成为危险因素。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与技术规则
SPECIAL REGULATIONS & TECHNICAL RULES FOR SPEED SKATING
第一部分

滑冰

滑冰

金妍儿,她是花滑 史上第一位集冬奥 会、世锦赛、大奖 赛、总决赛、四大 洲赛、世青赛冠军 于一身的女单大满 贯得主,第一位职 业生涯所有比赛未 下领奖台的女单选 手。作为罕有的能 成功驾驭不同音乐 类型的全面性选手, 她凭借冰场上的首 屈一指的技术难度 和艺术表现力不断 刷新着花样滑冰的 历史。
李子君
李子君,中国花样滑冰 队女子单人滑运动员。 在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 冬季运动会上,当时年 仅15岁的她技压群芳, 连夺表演自由滑、短节 目、自由滑3枚金牌, 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届赛 会诞生的后起之秀。 2013年3月李子君以总分 183.85分的个人最佳战 绩获得了世锦赛的第七 名,并成功地为中国队 争得两张2014年索契冬 奥会的女单门票。在索 契冬奥会名列第14名。
1.滑冰简介 2.速度滑冰 3.花样滑冰
滑冰,亦称“冰嬉”,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经 有了滑冰运动,不过,那时不叫滑冰,而称之为 “冰嬉”。“冰嬉”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以及 冰上杂技等多种项目。
返 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速度滑冰是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足登冰鞋,在 冰面跑道上滑行竞速。1924年第1届冬季奥运会即 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速滑比赛 速度滑冰又分为大跑道速滑和室内短跑道速滑。速滑通常指的是大 跑道速滑。大跑道速滑比赛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分内、 外两条,每组2人同时滑跑。每滑1圈交换1次内、外道。运动员滑跑 时呈蹲屈姿势,借助窄而长的冰刀,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 刀、滑进及与全身协调配合而形成的周期性动作来获得滑行的最快 速度。速滑比赛分为全能比赛和短距离全能比赛,通常是分开进行 或分为两个赛会。 比赛项目 成年男子第1天500米、5000米,第2天1500米、10000米;成年女 子第1天500米、3000米,第2天1500米、5000米。短距离全能比 赛男女均为;第1天500米、1000米、第2天500米、1000米。各单 项比赛名次的排列依据运动员滑跑的计时成绩。全能和短距离全能 比赛按4个单项的成绩换算成分数,4项累积分少者名次列前。冬季 奥运会的速滑比赛男子项目,从第1届至第11届一直是500米、1500 米、5000米、10000米共4项,从1976年第12届起增加1000米,成 为5项。女子项目从1960年第8届开始一直是500米、1000米、1500 米、3000米共4项,从1988年第15届起增加5000米,成为5项。 返回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

四、冲刺
冲刺是一个全程滑跑的组成部分。冲刺技术是在全程的最后阶段 1、从基本姿势开始,然后身体向左倾斜,同时右大腿抬起,右脚离 地,此时左腿开始伸展蹬地,伸展的同时将右腿压过左腿,左腿 伸直时右脚着地,然后收回左腿成开始姿势,这个动作反复多次 练习。 2、一人做上述弯道练习,另一个人牵引做动作。
6、全身配合动作 目前弯道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尽量挖掘身体各部的动作潜力,创 造更大的向前加速度。主要表现在摆肩动作、摆动收腿动作、摆 臂动作和蹬冰动作的配合上。 7、弯道摆臂同直道摆臂的不同点是:臂摆到后高点时,更位于体侧; 摆向前最高点时,臂可以超过身体中线;左臂主要起协调作用。
三、起跑技术
1、预备姿势 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起跑法预备姿势;二是正面起跑法预备姿势。 2、起跑 起跑的第一步即是起动,起动的好坏将决定起跑的效果。 3、疾跑 起动后到发挥出最高速度,这一段滑跑叫做疾跑。主要有:切跑式、 滑跑式、扭跑式疾跑等三种方法。 4、衔接 疾跑后采用3或4个单步,利用惯性,把疾跑中已获得的速度转移到 正常滑跑中,这就是衔接。

4、下刀动作 弯道的下刀动作很重要,出刀角的大小和惯性滑进动作的好坏,以 及能否获得侧蹬冰的条件,是由下刀动作的正确与否决定的,是 实现弯道侧蹬冰技术最基本的条件。正确的下刀动作要领是右刀 收回时,刀跟左内压的动作,刀尖偏离雪线,以刀尖的刃开始着 冰,然后滚动到全刃着冰。 5、惯性滑进动作 弯道惯性滑进动作比直道短得多。所以每一个滑步不能太长。弯道 滑跑中,左腿支撑惯性滑进动作是以右腿结束蹬冰起,到右腿收 到与左腿靠近时止,右腿惯性滑进动作是从左腿开始收腿起,到 左腿冰刀收到右腿的冰刀后方为止。
二、弯道滑跑
1、滑跑姿势 弯道滑跑中采用身体向左倾斜姿势,这是由圆周运动的特点所决定 的。身体的倾斜度与弯道半径、速度有密切关系,如半径小、速 度快,身体的倾斜度就大。掌握好身体倾斜度与弯道弧度的关系, 是提高弯道滑跑速度的重要因素。 2、蹬冰动作 弯道蹬冰采用交叉步伐来滑跑,右腿用内刃,左腿用外刃向侧蹬冰, 蹬冰方向要与蹬冰腿滑进的切线垂直。 3、收腿动作 弯道滑跑的收腿动作是在右腿结束蹬冰之后,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 膝盖领先。与左支撑腿靠近,继续向左移动着冰。在浮腿准备着 冰时,要使刀尖向右偏离雪线,收右腿时,要以“压收”的方法 完成。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

代表人物
埃登(Jaap Eden,1873年—1925年),荷兰速度滑冰运动员。速滑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893年在第一届 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中获500米、1500米、5000米三项冠军。1895年和1896年又分别在两届世界滑冰锦标赛中七 次获500米、1500米、5000米、米的冠军。先后在1500米、5000米、米三项中多次创世界纪录。
欧洲男子速滑锦标赛创办于1893年,每年举行一届,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比赛项目的设置及比赛方法与世 界锦标赛完全相同。欧洲男子速滑锦标赛是国际滑联最早主办的比赛之一,其水平与世界锦标赛不相上下。
速度滑冰亚洲锦标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吉林省速滑馆开赛,比赛为期两天。同时还进行2012—2013国际滑 联速度滑冰青年世界杯亚洲区比赛和2013世界速度滑冰全能锦标赛亚洲区资格赛。将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 哈萨克斯坦、蒙古、新加坡等6个国家的65名运动员参加为期两天的三项赛事。
中国滑冰协会主办,黑龙江省体育局、黑龙江省冬季运动与后备人才管理中心、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承办 的一项全国性赛事。
组织机构
Hale Waihona Puke 国际滑冰联盟(International SkatingUnion,ISU)简称国际滑联,1892年在荷兰成立,是创立最早的 冬季运动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其任务只是为了处理业余运动员竞赛问题,而不针对职业运动员。现有协会 会员83个(有的国家和地区按不同项目设立几个协会加入)。国际滑联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成员。正式工 作用语是英语、德语、法语和俄语。国际滑联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
两条跑道要用整齐的等线划分,并一直延伸至换道区(直曲段分界线处)。雪线要保证不冻结在冰面上。如 无雪,可将宽5厘米的橡皮、木块或其他合适的物质涂上协调颜色代替雪线。在此情况下,弯道的前和后15米物 块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弯道中间的物块之间的距离为1米,直道上物块之间的距离为10米。其他界线是否符合 规则规定由裁判长确定。

速度滑冰介绍专题培训课件

速度滑冰介绍专题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
三、运动员的装备
1.比赛服装要求和安全防护装备 2.冰刀 3.其他设备等要求
1 比赛服装要求和安全防护装备
1)比赛服应符合运动员的自然形体,不允许由于设计或结构上的 装饰或者附加装置而引起的形体差异。禁止在比赛服上附加任何 装饰,但允许比赛服上永久附着高不超过0.5 厘米,宽不超过2.5 厘米的条带。为了防止受伤,运动员可以在比赛服内配备护胫和 护膝。运动员可以在比赛服外佩戴一个头盔,护颈,手套或连指 手套。国际滑联赛事中,头盔应符合现行的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 会)标准。头盔必须有一个规则的形状不能有突起。
3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1.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速度滑冰竞赛项目为: 1)女子单项:500,1000,1500,3000 和5000 米,以及经国际奥林匹克委员 会(IOC)批准的集体出发(16 圈); 2)男子单项:500,1000,1500,5000 和10000 米,以及经国际奥林匹克委 员会(IOC)批准的集体出发(16 圈); 3)女子团体项目:团体追逐为6 圈,由3 人代表国家组队参赛; 4)男子团体项目:团体追逐为6 圈,由3 人代表国家组队参赛;
01 标准跑道与其他速度滑冰跑道
标准跑道:
1.标准速度滑冰场地是一个或露天、或遮盖、或室内的冰场,具备内外两条 比赛跑道,跑道周长不长于400 米,不短于333 1/3 米,两弯道弧度各为180 度,内弯道半径不得小于25 米或大于26 米。 2.换道区是指从一个弯道结束至下一个弯道开始之间直道的全长。 3.内道宽4 米,外道宽至少4 米,内弯道半径为25 米或25.5 米或26 米
2 可采用双发形式进行的竞赛距离
国 际 滑 联 锦 标 赛 中 , 女 子 3000 米 、 5000 米比赛,男子5000 米、10000 米 比赛,均可安排双发比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构与长度不符合标准的跑道,应改造成至少有200 米长的双比赛道 ,并且内侧弯道半径不短于15 米,换道区长至少40 米,每条跑道宽 至少2 米。对于不按总则规定进行的比赛,赛场可以不划分比赛道。 例如在湖面,河面上等。
PPT课件
7
2 国际滑联锦标赛和国际滑联世界杯的比赛跑道与冬奥会的比赛跑道
2)穿着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比赛服装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3)参加国际滑联锦标赛及国际滑联赛事的同一国家队的运动员必 须穿着同一设计,又显示其代表国家名称或国际滑联官方简写的 比赛服。其热身服上也必须显示出其国家名称或国际滑联官方缩 写国名。运动员名字可显示在其国家名字的旁边。
PPT课件
10
2 冰刀
1)冰刀是腿的被动延伸,用以提高滑行的技术。 冰刀是由刀管和在比赛中不易变形的材料做的鞋子 以及连接刀与鞋的装置组合在一起而构成。在不危 害运动员安全的情况下,这个连接装置允许鞋与刀 之间进行任意的移动和旋转,以使运动员最大限度 的发挥体能。冰刀不得含有运动员在比赛中为释放 全部能量而违反规定的任何装置,除小腿和脚的解 剖结构之外,运动员与冰刀之间不得有连接,不得 向冰刀传递能量物质或信息,尤其不允许以外源或 人工机械方式对冰刀的刀刃加热。 2)为了避免对速度滑冰比赛冰刀要求和规定的混 淆,必要时,国际滑联将以公报形式公布有关冰刀 的规格要求,并将在国际滑联公报或通函中发布。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与技术规则
SPECIAL REGULATIONS & TECHNICAL RULES FOR SPEED SKATING
PPT课件
1
第一部分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
一、距离
赛距离和团体比赛 2.可采用双发形式进行的竞赛距离 3.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PPT课件
2
1 竞赛距离和团体比赛
PPT课件
5
第一部分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
二、跑道
1.标准跑道与其他速度滑冰跑道
2.国际滑联锦标赛和国际滑联世界 杯的比赛跑道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 会的比赛跑道
PPT课件
6
01 标准跑道与其他速度滑冰跑道
: 1.标准速度滑冰场地是一个或露天、或遮盖、或室内的冰场,具备内外两条 比赛跑道,跑道周长不长于400 米,不短于333 1/3 米,两弯道弧度各为180 度,内弯道半径不得小于25 米或大于26 米。 2.换道区是指从一个弯道结束至下一个弯道开始之间直道的全长。 3.内道宽4 米,外道宽至少4 米,内弯道半径为25 米或25.5 米或26 米
1.国际比赛的竞赛距离大致如下:100、500、1000、1500 米(称短距离), 3000、5000、10000 米(称长距离),可对每个距离各授一奖,也可对几个 距离合授一奖。
2.除了上述距离外,国际赛事也可采用其它更短距离或更长距离,包括追逐 赛和集体出发。团体项目比赛可采取团体追逐、短距离团体追逐,接力赛等。 此类比赛无需在普通赛道举行。但赛前组委会必须公布专用规则,这些专用规 则应参照国际滑联认可的相关规则或指导原则。
PPT课件
8
第一部分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
三、运动员的装备
1.比赛服装要求和安全防护装备 2.冰刀 3.其他设备等要求
PPT课件
9
1 比赛服装要求和安全防护装备
1)比赛服应符合运动员的自然形体,不允许由于设计或结构上的 装饰或者附加装置而引起的形体差异。禁止在比赛服上附加任何 装饰,但允许比赛服上永久附着高不超过0.5 厘米,宽不超过2.5 厘米的条带。为了防止受伤,运动员可以在比赛服内配备护胫和 护膝。运动员可以在比赛服外佩戴一个头盔,护颈,手套或连指 手套。国际滑联赛事中,头盔应符合现行的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 会)标准。头盔必须有一个规则的形状不能有突起。
PPT课件
11
3 其他设备等要求
3)女子团体项目:团体追逐为6 圈,由3 人代表国家组队参赛;
4)男子团体项目:团体追逐为6 圈,由3 人代表国家组队参赛;
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日程,由举办会员国草拟,并由国际 滑联理事会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当地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协商后 批准。不管怎样,集体出发比赛将作为最后一个单项,安排在所有个人项目 和团体追逐项目完成之后进行。
3.新竞赛形式需要通过以下程序才能在国际竞赛(除国际滑联锦标赛)中应用: 1)必须提前向国际滑联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 2)组委会发布的赛事公告中必须对新竞赛形式的相关信息做出说明; 3)比赛结束后两周内,组委会必须向国际滑联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提交新竞 赛形式的相关报告。
PPT课件
3
2 可采用双发形式进行的竞赛距离
国 际 滑 联 锦 标 赛 中 , 女 子 3000 米 、 5000 米比赛,男子5000 米、10000 米 比赛,均可安排双发比赛。
:双发比赛是指由4 名运动员 分两组组成的比赛,两组出发的时间间 隔约半圈。双发比赛中两组运动员在相 同起跑区域开始比赛,以相隔半圈交错 出发。起跑区域位于相应距离的通常出 发区域。第二组(二发)适宜出发时机 为使自己达到正常滑跑速度时距离第一 组运动员约半圈。若第二组起跑犯规, 则应选择与第一组间隔应为一圈半。
PPT课件
4
3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1.
为:
1)女子单项:500,1000,1500,3000 和5000 米,以及经国际奥林匹克委员
会(IOC)批准的集体出发(16 圈);
2)男子单项:500,1000,1500,5000 和10000 米,以及经国际奥林匹克委
员会(IOC)批准的集体出发(16 圈);
国际滑联锦标赛与国际滑联世界杯必须在标准400 米速滑场地举办。在 赛场比赛道内侧,还应该有一条宽不小于4 米的练习道。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必须在人工制冷的国际滑联标准400 米场地举办,跑道必须按国际滑联的规则设计,并且在比赛道内侧有 一条宽不小于4 米的练习道。冰场必须建在有取暖设施的室内,以避 免天气与风带来的不利因素。在不直接横穿冰面的情况下可方便进入 场地中央(内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观众席位,并能为运动员、官 员、贵宾、电视台及其它媒体提供相应的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