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 写作抓住细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细节描写的基本概念。细节描写是对人物、事物、环境的具体刻画,它是作文中表现力的重要手段,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筛选细节和运用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有的学生在描写细节时容易陷入“堆砌”的陷阱,无法抓住关键特点,使得作文显得冗长而缺乏重点。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让学生学会筛选和提炼关键细节,提高作文的质感和表现力。
其次,学生在运用细节描写时,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他们往往局限于简单的形容词和副词,而忽略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多练习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他们的写作表达。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细节描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生活中有趣的细节,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使用具体的形容词、副词,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能将其融入作文,使作文内容丰富、生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 抓住细节教案与反思

写作抓住细节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调动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提高写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1.展示描写同样场景的不同片段,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怎样把细节形诸于笔。
2.指导学生对上次的习作进行修改自评,注意一些能够表现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的描写。
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与原作进行比较,感受改后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提高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米开朗琪罗是世界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去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
”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是啊,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雕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二、文题展示1.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修改。
提示:(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
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写作 抓住细节(完美版)

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拿到试卷后,我一看及格 了,高兴极了。
整体感知
片段二: 上课了,语文试卷要发下来了。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
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看电视了,再也不打游戏了。哎,都怪我自 己老想打游戏,考试前一天晚上还避开宿舍管理员在宿舍偷偷打游戏呢。 老师啊,发发慈悲吧,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 不及格啊!”试卷反躺在桌上,我屏住呼吸,闭上一只眼,用颤抖的手慢 慢掀开试卷,用另一只眼瞥一下试卷的分数栏。呀!“105”三个鲜红的阿 拉伯数字精神抖擞地屹立在试卷上。我不敢相信一只眼看到的,睁开双眼 看看了姓名,还真是我的。我疯了似的,抱着同桌的肩膀抖了三抖。
写作目标
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 的人物,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重、难点) 3.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素养)
整体感知
写作指导
1.什么是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整体感知
片段一: 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的目光一起投向教室门口,只见一位身穿黄花
裙子的女老师走进教室。
片段二: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口。须臾,一个方头大耳
、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 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 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 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 很多,跟你说没用。”“您就说说看, 这对我很重要。”翠翠执拗地说。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 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11

怀着惊喜的心情,我又翻开了第三张照片,眼前顿时一亮,原来是一张全家福,照片的背景是一栋漂亮的小洋楼了,这才是一栋真正的房子啊!三层,宽敞的阳台,全新的设计风格,美丽的彩砖。房子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舒适的沙发、空调、冰箱一应俱全。今年爸爸还想给我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呢!照片上爷爷和奶奶精神矍铄,爸爸妈妈一脸满足幸福的笑容,我,天真烂漫笑得多开心,仿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看完这三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进步史。三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巨大的变化让我感慨良多,这三张照片只是三十年经济进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合上相册,我庄严地把它们重新封起来。生命的痕迹就在我的回望中悄然划过,生活的影子也在这照片永恒的记载和折射中,渐行渐远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全家越来越幸福,而记载生活的照片越来越美丽,照片背后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作文三、照片里的故事
写作提示:
1.可以回顾一下七班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叙述故事时应条理清楚。
2.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例文欣赏:
照片里的故事
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住宅正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乡村的变迁。它折射出来的,不只是农民居住观念的更新、消费的升级,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展的一大亮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小细节我们很可能忽略掉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二、感受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写作 抓住细节 主课件 配套教案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配套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2.、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教学难点:细节描写的运用教法学法:举例法,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1.、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2.、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二、探究在线认真朗读选段一,谈谈选段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作者抓住了什么细节进行描写?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刻画?作者抓住了几个方面具体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用词上有何特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写法指津:在这部分中作者按照由低到高写静物,由高到低写动物的顺序,同时兼顾到详略的安排,对百草园的景物展开描写。
抓住了景物的形、声、色、味来具体刻画,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同时又用了极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写法指津:围绕“羚羊木雕”应否讨还的问题,一家人轮番登场。
妈妈的严厉专断、咄咄逼人,爸爸的理智清醒、以“理”服人让人无法抗拒,奶奶的慈爱而无奈,我的委屈与痛苦,都在人物描写中跃然纸上,生动传神。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教学内容:抓住细节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细节信息2. 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难点:结合细节信息进行逻辑推断教学准备:1. 材料:一篇短文2.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文章内容。
二、呈现 (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短文,重点讲解文章的标题、作者、主题等内容。
2. 介绍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
三、讲解 (15分钟)1. 分析短文中的重要细节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文章中的关键细节。
2.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辨别文章中的重要和次要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练习 (15分钟)1. 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进行答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 (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抓住细节对于理解文章是非常重要的。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关注和分析文章中的细节信息。
六、作业布置 (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文章中的重要细节信息,并在书面作业中进行逻辑推理。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对一篇短文的详细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抓住细节对于理解文章、沟通、逻辑思维等各方面都非常重要。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抓住细节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细节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抓住细节的能力,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章或者故事进行训练。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篇篇幅适中,情节生动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逐字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写作—抓住细节
教学内容:写作—抓住细节
课后回忆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学生作文中。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
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悟细节,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教法学法:
情境法、范例法、比较归纳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
、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赏析例文并归纳,更深一步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的应用。
课时流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我们对细节描写的讲解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赏析例文学以致用。
二、例文赏析和归纳:
1、出示习作片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片断一: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
归纳: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找生活中熟悉的
可以去写作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
片断二: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归纳: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设计意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
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从训练层次的把握和驾驭语境的能力、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入手,使“修辞手法”自然而然地服务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使学生的作文语言逐渐变得简练、得体、连贯,形象、生动、具体,言近而旨远,词简而意蕴深厚。
]
片断三: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象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归纳:方法三: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把他们的这种
个体差异转变为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为己所用,填补老师可能预设不到的问题。
所以,发展思维的最佳就是变换角度]
片断四: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归纳: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设计意图:有了上几个环节对母亲形象的具体认识,再这一环节中教者做适当点拨,让学生透过母亲具体形象挖掘其背后蕴涵的母亲性格代给作者的“生命的教育”,体验这种情感,突破重点可谓是水到渠成。
我认为这样设计既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体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以”回读”这一特定形式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灵活性。
]
三、自主训练,巩固应用。
下面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在恰当位置增加或修改一处细节描写,使你的人物更鲜明,故事更生动,更能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这天雷雨交加,我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妈妈,一辆辆车过去了,一个个人走过了,可是还不见妈妈的身影。
眼看着人越来越少,天越来越黑,我还是坚定地站在那里,焦急地等啊,等啊……”
[设计意图:设置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由前面自此而积蓄到一
定程度的情感有一个自然宣泄的突破口,这个环节不直接从上面片段写作入手,而是要学生先写写人物的特点,要写的这个具体事例,让学生在作文前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再从片段着手写,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完整性。
]
四、写作训练
%
写作亲情片断
要求:1.描写一个亲情场景片断,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细节选材和细节描写)。
2.感动自己,更要感动别人。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交流互评
三、小结。
于微处见妙,于细处见情,细节的力量就是“润物细无声”。
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成就美丽。
文章因为描写细节,才创造精彩。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吧!让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作业设计:
完成课文写作第二篇写作要求。
板书设计:
细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
节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描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写变换角度,增加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