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探讨

合集下载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

的绝对不 能使用 , 以确 保 粘结 质量 。用 刷子 均 匀地 涂抹 在基 面 氧树脂胶 , 待环氧树脂胶表面干燥后 , 外层加环氧砂浆抹面保护。 上, 注意直横均匀涂抹 , 自然风干 。待底胶 硬化后 , 面有 凸起 3 注意事 项 在表 部 分时 , 砂 纸打光 。若发 现粘 贴面 上有 凹入 部位 , 用 应用 找平胶 1进行加 固维修 所用 的各 种材料 必须有 厂家 所提供 的材料 ) 进行修补 , 粘贴 面 的平 整 , 保证 以确 保加 固效果 。4 粘 贴碳 纤维 检验证 明和合格证 。2 现场气温低 于 5℃及 雨天或可 能结露时 , ) ) 布、 璃纤维布 。根据现场情况及现 场 的施工 经验和作业 空间确 应停止碳纤维 布和 玻璃纤 维 布的施 工。3 各种胶 粘附 在皮肤 上 玻 ) 定下料 长度 , 若需进 行接长时 , 接头 的长 度应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 时 , 用肥皂水 及 时进 行 冲洗 , 别是 进入 眼 内, 要 特 要立 即用水 冲 般不得小于 1 m 5a 。只有 在底胶 指触干 燥后 , 才能进 行涂抹 面 洗 , 严禁用有机溶剂 清洗 , 以免 有机溶剂将环氧材 料稀释 , 易于 更 胶 , 贴碳 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时 , 粘 应依据 粘贴位置 由上而下 , 渗入皮肤 , 严重时应送到医 院让 医生进行诊 治。4 很多化学用 品 ) 由左至右有秩序地 粘贴 , 以滚筒 压挤 贴片 , 并 使碳 纤维 布与 浸渍 都属 于易燃 物品 , 因此在施工现场 应做好安 全措施 。5修补工作 ) 树脂充分结合 , 以压板去除气 泡。认真观察 贴片是否粘 贴密 都属 于高空作业 , 同时 在施工 过程 中应 配带好 安全 带 , 要经 常检查架 实, 若发现有 间隙或气泡应及时进行 处理 。在碳 纤维布 的表 面均 子 的安全情况 。

季冻区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季冻区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的抗 低 温 能 力 的 配 合 比设 计 方 法厦 施 工 技 术 要 求
用 于 改 性 沥 青混 合料 面层 的粗 集 料 , 采 用 碎 石 或 碎 砾 宜 石 , 粒 径 规 格 和 质 量 要 求 均 应 符 合 《 路 沥 青 路 面 施 工 技 其 公
术规范》 T02 9) 0 J3 —4 的规定, 粗集料应洁净、 干燥、 无风化 、
且 S S改性 沥青具有 很好的抗低温 能力和较好 的抗 车辙能 B
用于 改性 沥青混合料 面层的填料应 洁净 、 干燥 , 其质 量
应符合 《 公路沥青路面技术 规范》 规定的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
混合料填 充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 ( 灰岩 、 石 岩浆岩) 等增水性
石料经磨 细得 到的矿粉 , 粉要求干燥 、 矿 洁净 , 不宜使用混合
作者简介 : 国峰(9 2 ) 男, 刘 16 - . 黑龙江肇东人 . 高级工程师。
表 1SS B 改性沥青技术要 求
技 术 指 标 针 入度 2 ℃ 。10 。5(.mn 5 0 g s 1 i) 0
针 入度指 数 P I 延度 5 2 c / ne ) " .5 m mi(m 1 软化点 ,T &B( R ℃) 含蜡量( 馏法)( ) 蒸
力, S S改性 沥青作为路 面材料的有哈 双高速、 把 B 哈绥高速
料生产 中干法除尘的回收粉 。 采用水泥 、 消石灰粉做填料时, 其用量不宜超 过矿料总量 的 2 %。对 于沥 青表面层混合料不
推荐使用在混合料 生产排 出的回收粉 , 当塑性指数小于 4且 亲水系数 小于 08时, . 经过试验可 以部分 的使用 , 回收粉用量 每盘不能超过矿粉总量的 14 /。
21】 集 料 . 粗 .

城市道路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RHM-13)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道路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RHM-13)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道路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RHM-13)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摘要: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方案将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及进度。

以天水羲皇大道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例,详细阐述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及在城市道路路面中的施工技术研究。

关键词:橡胶复合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0引言SBS橡胶复合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简称橡胶改性沥青)在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及,与SBS改性沥青相比,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有着降低路面开裂,提高路面耐久性、耐水性及骨料稳定性等优点,同时可有效的消耗废橡胶轮胎[1]。

鉴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优良路面使用性能及较好的经济性能,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工程实例详细阐述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市政道路路面中的实际应用。

1市政道路工程案例概况天水市羲皇大道(K0+000~K2+800)市政道路改造为城市主干路,西起岷山路,东至核地质二一九大队,长约 2.8km,道路红线宽度为 50m,设计车速60Km/h。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 15 年,车行道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 30Mpa,其弯沉值≤310.5(1/100mm)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用于本段道路上面层。

2原材料2.1粗骨料粗集料有10-15mm、5-10mm、3-5mm三种规格,其主要技术要求及测定结果,见表1。

表1粗集料技术指标及测定结果2.2细骨料细骨料为机制砂,其各项指标及测定结果见表2。

表2细集料技术指标及测定结果2.3填充料填充料主要为矿粉,掺量为集料总质量的4%左右,其各项指标及测定结果见表3。

表3矿粉技术指标及测定结果2.4沥青沥青采用成品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橡胶粉掺量为17.4%,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检验结果及技术要求见表4。

表4沥青技术指标3配合比设计橡胶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过程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主要就是进行矿料的级配组成设计和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

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

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摘要: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sbs沥青能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文章主要探讨sbs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巧。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聚合物改性沥青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质筑路材料。

它通过把聚合物掺人道路沥青中而改善使用性能,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sbs沥青作为一种改性沥青胶结料,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由于sbs是一种热塑性橡胶共聚物,使用量大,费用较高,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所以在国内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及市政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路用沥青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改性沥青铺筑的防滑表层,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各地区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气候、交通条件、道路等级、经济基础及质量水平,对集料的级配同混合料的技术标准做出调整。

1 现有ac路面的不足我国从建设高速公路以来,沥青路面的设计一直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其混合料类型的选择一般是:中、下面层采用空隙率小,不透水的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ac型,上面层则采用表面比较粗糙的ak型作为抗滑表层,ac型是一种密实型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矿料级配按最大密实原则设计,属于连续性级配,强度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混合料的粘聚力和内摩阻力,因为结构密实,空隙率小,所以ac型路面的水稳定性较好。

但是,由于其表面不够粗糙,耐磨,抗滑,高温抗车辙等性能明显不足,并且矿料间隙率也难以满足要求,通常采用减少沥青和量的方法来满足间隙率的要求,这样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能降低,因此,ac型在高等级公路的上面层已很少采用,主要用于中、下面层。

由于防滑性能ak结构是高速公路上面层最常采用的结构。

但是,ak结构的设计空隙率大,下雨后,水分容易渗入面层内,如果中、下面层比较密实,水分则聚集在上面层和中面层之间,并使上面层长期浸泡水中,导致路面发生松散,坑洞等破坏;反之,水分会直接渗入基层,基层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发生松散,唧浆,从而使整个路面结构破坏,危害更大。

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sBs改性 沥青 概述 S S改性沥表是在原基质沥青 ( H一 7 )的基础上 ,掺加 2 5 B A 0 . %、 3. %、4. 0 0%的 SBS改性 剂 ,改性 后 的沥青 ,与 原沥青 相 比,其 高温粘度增大 ,软化 点升高。在 良好 的设计配 合比和施工条件 下 ,沥 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 定性 明显提 高 。在 S S改性沥青 生产 过程中 B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室 内试 验 , 生 产 后 对 其 技 术 指 标 进 行 了现 场 试 验 , 试 验 结果表 明,外掺 3 O S S的改性沥青 ,软化 点、针入度等指标均满足 .%B 改性沥青规范要求 ,可用 S S改性沥青做 沥青混合 料的配合 比设计 。 B = ,sB s 改性 沥 青混 合 料的 配 合 比设计 原材 料 要 求 1 .1粗 集 料 : 用 于 改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面 层 粗 集 要 求 均 应 符 合 《 路 沥 青 路面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 公
( TG J F40— 2 004) 的 规 定
(1 ) 集 料 应 洁 净 、 干 燥 、 无 风 化 、 无 有 害 杂 质 , 且 具 有 一 定硬 度 和 强度 。 ( 2)粗 集料 应具 有 良好 的颗 粒形 状 ,破碎 砾石 用于 高速 公路 、 级 公路 时 ,应 采用 大 砾石 破 碎 ,并至 少 应有 两个 以上 的破碎 面 。 ( )对 于 抗滑 表 层 粗 集 料 应 选 择 硬 质 岩 ( 3 中性 或 基 性 火 成 岩 ) 由 。 于硬 质 岩 石 与 沥 青 的粘 接 力 存 着 较 大 差 异 ,粗 集 料 与 沥 青 的粘 附 性 应 不 小 于 4级 对 于 3— 5 m屑 部 分 由 于 含 量 较 低 , 并 且 该 部 分对 沥 青 m 混合 料 形 成 嵌 接 结 构 有 一 定 的 作 用 ,建 议 用 硬 质 岩 石 屑 ( 武 岩 ) 玄 。 1 2细 集 料 : 细 集 料 包 括 人 工 砂 、 天 然 砂 。沥 青 路 面 面 层 宜 采 用 . 人 工 砂 作 为 细 集 料 ,细 集 料 应 洁 净 、干 燥 、 无 风 化 、 无 有 害 杂 质 ,有 适 当 的颗 粒 组 成 , 并 与 改 期 性 沥 青 有 良好 的 粘 附性 , 天 然 砂 由于 质 量 变 化 大 ( 部 分 为 中 粗 砂 ) 形 状 较 圆滑 ,与 沥 青 混 合料 影 响较 大 。对 大 , 于 高 速 公路 、 一 级 公 路 沥 青 混 合 料 ,天 然 砂 的含 量 不 宜 超 过 2 %,可 O 用 0 3 m的 石 屑 粉 代 替 天 然 砂 。 — m

浅谈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巧word精品文档11页

浅谈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巧word精品文档11页

浅谈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巧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掺加%、%、%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

在SBS 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生产后对其技术指标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外%SBS的改性沥青,软化点、针入度等指标均满足改性沥青规范要求,可用SBS改性沥青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粗集料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大砾石破碎,并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择硬质岩。

由于硬质岩石与沥青的粘接力存在着较大差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4级。

对于3-5mm 石屑部分由于含量较低,并且该部分对沥青混合料形成嵌接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建议用硬质岩石屑[1]。

细集料细集料包括人工砂、天然砂。

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人工砂作为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天然砂由于质量变化大(大部分为中粗砂),形状较圆滑,与沥青的粘附性差,对沥青混合料影响较大。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天然砂的含量不宜超过20%,可用0~3mm的石屑粉代替天然砂。

填料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性沥青混合料填充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等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不宜使用混合料生产中干法除尘的回收粉;采用水泥、消石灰粉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2];对于沥青表面层混合料不推荐使用混合料生产回收粉,当塑性指数小于4且亲水系数小于时,经过试验可以部分的使用,回收粉用量每盘不能超过矿粉总量的四分之一。

SBS沥青是一种以弹性塑胶类改性沥青,正确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增加耐久性,增加抗老化能力,延长公路的寿命。

改性沥青SBS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ac13c改性沥青配合比

改性沥青SBS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ac13c改性沥青配合比

改性沥青SBS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ac13c改性沥青配合比【关键词】SBS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对策0.前言SBS是一种改性沥青胶结料,又称改性沥青,是一种聚合物的改性沥青。

是一种聚合物的改性沥青。

聚合物改性沥青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质策路材料,它通过把聚合物掺入道路沥青中而改善使用性能,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音、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引起了厂家和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1.SBS改性沥青的概念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4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获得了明显提高。

2.改性沥青SBS的特点目前,国内的城市道路建设中,SBS改性沥青被大量应用,与普通的沥青材料相比,其特点主要表现为2.1 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明显提高,尤其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不易出现软化现象,而且通过工艺和技术改革,有效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高温抗推移。

2.2 SBS改性沥青的脆点有所降低,在冬季低温的环境中不发脆,同时具有较为优越的柔韧性,减少了路面裂缝现象的出现几率。

2.3 SBS改性沥青改善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集料可以使用硬质中性岩石。

3.改性沥青生产的基本状况等著多优点,其发展的趋势在于不断提高共性能受艺向技术纵深发展3.1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3.2改性沥青的作用在沥青中加入改性剂,通过高性能胶体磨的研磨或高速剪切设备的剪切,使改性剂充分溶解,提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和抗老化性。

3.3改性沥青的分类及适用性SBS(热塑性橡胶)改性沥青的最大特点是高温低温性能都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能:SBS(橡胶)改性沥青的最大特点是低温性能得到改善而对高温作用不大,EVA和SPE改性沥青的最大特点是高温性能明显改善。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21 0 0年
第 1 期 5
0公路 与管理。
科技信息
S 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 计及 B 施工技术 的探讨
周 巧 亮 刘少 飞 王海 飞 ( 阳市轩 通公 路工 程技 术咨询 有 限公 司 河 南 洛 阳 洛
【 摘
4 10 ) 7 0 0
要】 本文通过 S S改性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 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要求的深入分析, 出了S S改性 沥青混合料 配合 比设计方 法和施 工 B 指 B
S S沥青 是 一种 以 弹 性 塑 胶 类 改 性 沥 青 , 确 使 用 可 以显 著 提 高 B 正 沥 青 面 层 的抗 车辙 性 能 , 加 耐 久 性 , 加 抗 老 化 能力 , 的 室 内试 验 , 产 后 对 其 技 术 指 标 进 行 了现 场 试 验 , 验 结 果 表 生 试 命 。与 AH 7 一 0基 质 沥 青 相 比 .B S S沥 青 的粘 度 和软 化 点 显 著 增 加 ,B SS 明 , 掺 3 %S S的 改 性 沥 青 , 化 点 、 入 度 等 指 标 均 满 足 改 性 沥 外 . B 0 软 针 沥 青 的 运输 储 存 和路 面 面层 施 工 有 一 些 与 基 质 沥 青 不 同 的要 求 , 只有 青 规 范 要 求 , 用 s S改 性 沥 青 做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配 合 比设 计 。 可 B 正 确 使 用 才 能 达 到 预 期效 果 。
粘度增大 , 软化 点 升 高 。 良好 的设 计 配 合 比和 施 工 条 件 下 , 在 沥青 路 面 的 耐 久 性 和 高 温稳 定 性 显 著 提 高 。 S S改 性 沥 青 生 产 过 程 中进 行 了 在 B
调 整 使 合 成 级 配 满 足 目标 配 合 比 设 计 要 求 。通 过 烘 干 后 向拌 合 楼 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龙岩至长汀(闽赣界)高速公路为国家重点公路干线厦门至昆明东部出海口的重要路段,地处福建西部,B2合同段起迄桩号YK37+905~YK70+470,全长32.813km(有新泉互通立交一处)。

沿线桥隧较多,纵坡也多,桥隧总长达15.004km,占路线总长45.7%。

设计路面结构为4cmAC-13C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16cmATB-25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

1 SBS改性沥青及原材料1.1 SBS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4. 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

龙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的SBS改性沥青,其基质沥青为埃索(ESSO)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改性剂为热塑性橡胶共聚物。

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

1.2 集料龙长高速公路B2合同段沥青路面上面层粗集料采用辉绿岩,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968g/m3,洛杉矶磨耗率为11.8%,压碎值为9.2%,石料磨光值为4 6.3BPN;细集料包括人工砂、天然砂。

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人工砂作为细集料,砂当量大于60%;细集料由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有适妥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

天然砂由于质量变化大(大部分为中粗砂),形状较圆滑,与沥青的粘附性差,对沥青混合料影响较大。

细集料分成2.36~4.75 mm和0~2.36mm两种规格,B2合同段,施工采用制砂机加工石灰岩,制砂过程中严格做好除尘,要求2.36~4.75mm的材料其0.075mm的通过率不大于5%;0~3mm材料0.075mm的通过率不大于15%。

1.3 填料(矿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填充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石灰岩、岩浆岩)等增水性石料磨细后的矿粉。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宜采用石灰石加工,0.075mm的通过率应不小于70%;采用不超过矿料总量2%的水泥,以改善集料的粘附性。

本项目规定上面层不使用回收粉。

1.4 检测指标(见表2)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试拌试铺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

为了使设计的混合料能够达到实施效果,我们从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2.1 合成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级配应采用贝雷法进行设计,级配选择原则:AC-13 C沥青砼把2.36mm作为关键性筛孔,要求2.36mm以下筛孔的通过率小于40%,取级配下限以达到密实、嵌挤。

我们通过多种级配组合,最终确定级配控制范围13.2mm通过率91%~95%,4.75mm通过率38%~42%,2.36mm通过率28%~3 2%,0.075mm通过率5%~7%左右较为合适。

2.2 粉胶比通常认为0.075mm通过率与最佳油石比的比例,规范在1.0~1.2之间。

而S uperpase方法认为0.075mm以下用量与有效沥青用量的比值应在1.0~1.6之间。

通过近年来实践,规范要求的粉胶比偏低,用油量大,保证了泌水性,但抗车辙能力明显不足,近观这几年各地调整公路的路面结构形式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因此建议规范粉胶比在1.0~1.4之间较为合适。

2.3 混合料技术指标(参见表3)击实温度应在基质沥青粘温曲线确定的最佳碾压温度的基础上增加15~2 0°C,并与施工碾压时温度一致,控制在160~165°C之间。

2.4 理论密度理论密度一般采用计算法和实测法。

表4为三种理论密度的计算及实测数据,仅供参考。

2.5 矿料间隙率无论是马歇尔设计方法还是Superpase设计方法,都是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指标的确定,只是一个是击实法,一个是旋转压实法,相比之下Superpase 设计方法更反映实际碾压情况。

体积指标有三项:空隙率VA、饱和度VFA、矿料间隙率VMA。

矿料间隙率VMA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最主要的体积性质指标,在新规范中已有描述,并与VA、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建立了对应关系。

表5中12.5mm孔径采用Superpase方案与现行规范的13.2mm孔径不一致,供大家参考。

2.6 AC-13C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试验结果(参见表6)3 SBS改性沥青试验要点(1)试验样品的取样: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改性沥青每车都必须检验。

取样一定要均匀,具有代表性。

对每份试样应加热后一次浇满所需的试模,不宜重复加热使用。

试验浇模的温度必须达到160°C以上,并且浇模和混合料的制备之前,必须充分搅拌均匀。

(2)做软化点试验时,必须按试验规程将试样加热、浇注试样环,不允许使用其他方法填满试样环,否则试验结果误差很大。

(3)混合料的拌和与击实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沥青胶结料的粘温关系曲线进行确定,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时的拌和温度、击实温度应与拌和厂拌和温度、现场碾压温度一致。

建议:拌和温度不小于160°C、初压温度不小于150°C、复压温度不小于140°C、终压温度不小于110°C。

(4)应将制备好的胶结料拌合均匀后进行取样和混合料的制备。

混合料体积指标的测定要统一,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的测定应统一采用表干法。

(5)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应符合以下两个指标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抗剥落措施:采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测定的48h浸水马歇尔稳定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应小于80%;采用“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方法测定的劈裂强度比不应小于80%。

4 施工要点SBS沥青是一种弹性塑胶类改性沥青,正确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增加耐久性,增强抗老化能力,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与AH-70基质沥青相比,其粘度、软化点明显增加,因此决定了SBS沥青与普通沥青在运输储存与面层施工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正确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4.1 改性沥青运输SBS沥青出厂装车温度大于160°C,采用有保温设施的沥青专用车运输,运到现场温度应大于140°C,温度过低将导致无法卸车,运输车辆须在24h内运到指定地点,并及时把沥青泵送到沥青储存罐中。

4.2 改性沥青储存SBS沥青应使用单独的储存罐,避免与其它沥青混合,降低改性沥青的性能;储存温度不宜超过150°C,若高于150°C长期储存(1周或更长时间),会破坏SBS结构,导致性能下降;如果因雨季或其它原因需长期储存(1个月之内),应降至130°C以下,使用时建议采用加热盘管或导热油加热并加以搅拌;SBS 沥青在正常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一般为30天左右。

沥青砼热拌厂应尽量少储存SBS沥青,做到随进随用,用时多存,不用时少存,存贮罐中自带搅拌器,搅拌器每3h搅拌一次,搅拌时间每次20min。

4.3 改性沥青泵送SBS沥青运输、储存温度要求较高,由于生产混合料时需要用沥青泵送到混合料搅拌机中,沥青泵带有过滤器易被某些物质堵塞,从而影响沥青的泵送能力,建议使用网眼较大的过滤器(9.5mm以上),同时加强沥青管线的保温措施,以防堵塞管线。

4.4 混合料拌和、运输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更稳定,沥青用量更准确,宜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

拌和必须均匀,只有SBS沥青改性剂完全分散在沥青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对于密级配(AC-13I)混合料,应做到拌和后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细料和粗料分离及花白结成团块现象。

由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较高,SBS沥青比基质沥青的温度要提高15~20°C,建议拌和温度控制在160°C,前两车出料温度提高5°C。

运输车必须加盖篷布或其它保温材料,防止结合料表面结硬,为确保摊铺连续以及平整度大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必须保证摊铺机前至少有两辆车等待卸料,决不能出现摊铺机等车的现象。

其余应满足改性沥青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

4.5 摊铺SBS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时应尽量连续不断的施工,以减少摊铺机和压路机的停顿,应尽量减少横缝,提高其面层平整度。

为提高路面的平整度,表面层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由于SBS沥青粘度较大,粘附力强,如果用轮式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轮子或雪橇易粘附混合料细颗料,影响平整度。

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m/min,摊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禁止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提高摊铺过程中的预压密实度。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主要是靠粗集料的嵌挤作用,可适当提高夯锤振捣频率,使剩余压实系数减少,初压的痕迹也极小,进而确保路面的最终平整度。

4.6 碾压对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宜的碾压温度范围是130~150°C,最终碾压温度不低于110°C。

SBS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本着“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八字方针进行,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的后面,如在高温条件下碾压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压实速度控制在4~5km/h。

碾压速度均衡,倒退时关闭振动,方向要逐渐地改变,不许拧着弯行走,在每一道碾压起点或终点可稍微扭弯碾压,消除碾压接头轮迹。

决不允许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突然刹车或停车休息。

改性沥青路面碾压,不宜用胶轮压路机。

我们通过做实验段,确定的压实工艺为:英格索兰DD110初压1遍,戴纳派克CC722或DD130压路机中、低档各碾压2遍,即高频低幅振动碾压2遍,DD110终压2遍。

特别注意:施工时若发现压路机粘轮时,用洗衣粉水处理效果较好。

4.7 接缝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横缝、纵缝和必要的施工缝,接缝必须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

当面摊铺采用梯队作业时的纵缝宜热接缝,当加宽段产生冷接缝时应切齐。

切割时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涮粘层油。

在与隧道连接处,水泥板边也要切齐,涂涮粘层油,摊铺时应挂线引导顺接。

4.8 SBS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对于沥青面层混合料,现场的压实应采用空隙率和压实度双向控制。

空隙率计算所需的最大理论密度以每天实测为准,测试按照“沥青路面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T0711-93)”进行。

现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3%~6%。

表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检验,以实测芯样为准;为了路面整洁美观,防止取芯位置早期被破坏,及时掌握上面层压实度、厚度及面层总厚度,建议正式开工第一个工作日按规范单幅约200m取芯一个,以后500~800m一个,取芯的位置不宜在行车道上,应选在划线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