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朔神大道运用论文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论文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论文摘要:合理、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为此,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严格控制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而得出合理、科学的配合比,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才能服务于公路的建设。
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其施工快捷、行车舒适性、噪声低、安全性好、维修方便等优势而在公路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沥青混合料路面普遍存在工程耐久性和早期破坏严重的问题,导致路面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周期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不科学。
不合理、不科学的配合比设计难以生产出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1 设计配合比阶段1.1 设计配合比的类型(1)(C型)粗型密级配;(2)(F型)细型密级配;(3)(SMA型)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4)(OGFC型)开级配排水式磨耗层混合料;(5)(ATB型)密级配沥青碎石;(6)(AM型)半开级配沥青碎石;(7)(ATPB型)开级配沥青碎石。
1.2 设计配合比类型选用的原则(1)在气温高、交通量大的路段,采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
(2)在气温低或者交通量较少的路段,宜采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
(3)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配合比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
(4)经组合设计的沥青路面能满足耐久、稳定、密水、抗滑的要求。
(5)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应比规范级配范围窄,其中4.75mm和2.36mm通过率的上下限值宜小于l2%。
2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2.1 目的目标配合比为沥青拌和站提供材料规格、堆料布置、拌和机冷料仓的数量、各冷料仓供料的给料比例、进料速度提供依据,并供沥青混凝土试拌使用。
冷料仓的数量应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5~6个。
并具有添加纤维、消石灰等外掺剂的设备。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题目:署西街热力二段工程AC-16I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目录第一章引言 (4)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4)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5)2第二章原材料的标准与选择 (6)2.1沥青的选择 (6)2.2集料的选择 (7)2.2.1粗集料的选择 (7)2.2.2细集料的选择 (8)2.2.3填料的选择 (8)2.3本章小结 (8)3第三章 AC-16I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9)3.1矿料级配组成 (9)3.2马歇尔试验 (10)3.3本章小结 (14)4第四章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水稳定性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高温性能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第五章实体工程应用 . (15)5.1工程概况 (15)5.2AC-16I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 (15)5.2.1矿质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参照论文第三章第一节)。
(16)5.2.2沥青最佳用量确定 (16)5.2.3使用性能检验 (17)5.3本章小结 (17)6第六章结语 (17)参考文献 (18)署西街热力二段工程AC-16I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轴载也是显著增加,局部地区超载现象依然不断,给沥青路面带来了严重的早期质量破坏,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裂缝,另一个是车辙。
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朔神大道的运用

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朔神大道的运用摘要:改性沥青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广泛应用于新建公路和市政道路及旧路改造、维修中,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对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Abstract: Modified asphalt has good practical performance, widely used in highway and municipal road and old road rebuilding, repair,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gh grade highwa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modified asphalt mix design are discussed.Key words: modified asphalt; mixing ratio; design一、前言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为使路面在大交通量下,仍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并延长使用寿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在沥青中添加各种聚合物或其它无机材料,制成分散均匀的改性沥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今年建设的朔神大道东延线一级公路就是在沥青中添加SBS聚合物后铺设的路面。
该工程起于神头二电厂附近,与朔神大道连接,位于北同蒲铁路北端,途经神头一电厂、省电建二公司宿舍区、王圐圙村、原神头肉联厂南、新磨村、郭家窑村、小泊村、马邑煤站,终点于综合固废工业园区。
全长6.353公里,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4.5米,路面上面层为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AC-20沥青混凝土。
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摘要:现代交通的通达度与道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面的构成材料,近些年来,改性沥青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路面构成材料的质量,提高了交通路面的牢固度与耐用性,全面提高了交通运输质量,提升了运输速度,经过大量路面建设施工证明,改性沥青在混凝土路面建设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在这一优质材料的配合下,交通路面质量大有改善,本文针对改性沥青在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改性沥青的性质与构成,然后具体分析了如何科学地将改性沥青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中。
关键词:改性沥青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催生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道路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在交通运输的支持下,才能实现货物与人员的转移与调动,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然而道路的质量在客观上决定着交通运输质量,要想促进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改善道路路面质量,传统的道路以沥青混凝土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改性沥青逐渐被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改性沥青的性质与特点改性沥青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科技筑路材料,他是现今被公认的优质材料,在确保路面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其混入沥青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以此达到确保路面长期使用、减少噪声、降低污染的目的,能够全方位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与行驶速度。
sbs改性沥青就是在基质沥青中加入2.5%、3.0%的sbs改性剂,对原有沥青质量进行改良,这样就使其粘度更大,而且软化点也上升。
在正常条件下,加入改性沥青的沥青路面更加耐磨、耐用,而且在高温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经过专业人士大量的室内与室外实验证明,加入改性沥青的沥青路面,质量更优。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想保证沥青混合材料实现一定的效果,就要从构成材料、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沥青进行控制:原材料标准1、粗集料。
试议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调试

试议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调试文章结合了路面沥青混凝土工程,论述了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法。
沥青路面数量不断增加,等级也在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好坏是影响公路工程使用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心组织施工,从而才能确保面层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现状与出现的问题,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以及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要点,旨在为同行企业的施工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公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作为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结构类型而被广泛应用,同时对高速公路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震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适宜分期修筑、开放交通所需时间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我国道路建设中。
2、沥青混凝土现状分析提高路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是保证沥青路面的设计质量的前提与基础。
在我国,通常采用按级配和厂拌的方法生产路用沥青混合料。
矿料的级配与沥青的用量是参照《公路路面设计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与用量百分率进行的。
也就是首先按最佳级配设计原则进行级配的理论设计,接着采用沥青的马歇尔试验、水稳定性系数、温度稳定性系数、空隙率等试验结果来确定最优沥青用量。
但是这种生产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第一,这种配比方法无法考虑地产材料的差异性,导致配比效果一般,沥青用量也达不到最佳;第二,大多数沥青混合料(砼)厂并不进行理论设计与配比试验就生产沥青混合料;第三,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合料也不注明沥青混合料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第四,施工现场也没有用水泥砼试块一样方便、简捷的质量监控方法。
总之,在我国,路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难以保证,这给道路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合理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道路建设和交通安全有重大的意义。
3、配合比设计3.1原材料的选择原材料选择的好坏是工程质量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施工中质量控制论文

浅谈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要求,就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一些实用技术上的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asphalt concrete in urban roa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some practical technical discussion.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city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中图分类号:tu528.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道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在城市道路中更为普遍。
它具有噪音低、粉尘少、易于维修、防水性能好等特点。
但在实际施工中,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一些实用技术上的探讨。
2、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要求2.1 沥青路面应具有足够的路面抗力。
路面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以平衡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在路面结构层产生过量应力而引起路面破坏。
2.2 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沥青路面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将承受大量的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为了不致于过早地产生疲劳破坏,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2.3 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夏季高温时,在重交通的重复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轮迹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为“车辙”,这是高等级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抵抗车辆反复压缩变形及侧向流动的能力。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应用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作了介绍,系统分析了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并阐述了生产配合比的验证,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加的同时,也对公路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使得人们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了更深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就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1.1 沥青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采用采用南粤SBSI-D沥青,试验结果见表1。
1.2 集料集料由肇庆石场生产,石场的生产工艺为颚式破→圆锥破→反击破,在反击式破碎机处安装了除尘、水洗设备,安装振动筛的规格为3mm、5mm、10mm、18mm,生产出规格分别为10~18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0~3mm石屑的石料。
集料的检测结果见表2。
1.3 填料填料需采用石灰岩或岩浆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制的矿粉,本项目采用某复粉厂生产的矿粉,检测结果见表3。
2 目标配合比设计2.1 级配合成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同时结合近些年来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有关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的成功经验,参考美国公路战略研究项目(SHRP)的研究成果及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中有关的技术要求,本配合比采用了“S”型级配曲线。
按原材料筛分结果进行合成,各种材料的掺配比例为10~18mm:5~10mm:3~5mm:0~3mm:矿粉=42:22:7:26:3。
级配合成结果见表4。
2.2 油量选定目标配合比按沥青油石比分别为3.5%,4.0%,4.5%,5.0%,5.5%做马歇尔试验,马歇尔试件密度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最大理论密度采用计算法,不同油石比的马歇尔各项试验指标见表5。
浅论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论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诸多优势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病害,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文章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论述了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几点重要因素,包括级配类型的选择、原材料的选择、选材原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意义。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级配类型;原材料;选材原则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construction in China, it has many advantages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haracteristics,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 of high grade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be in, but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is not allow to ignor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inevitably there will be a lot of diseases, the quality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to use put forward more and more high demand, combined with the project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asphalt concrete mixture ratio design of some important factors,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the gradation type, the choosing of raw materials, material selection principle, asphalt mixing ratio of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significance.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Mix; The gradation type; Raw materials; Selection principle一、级配类型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朔神大道的运用摘要:改性沥青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广泛应用于新建公路
和市政道路及旧路改造、维修中,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对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
abstract: modified asphalt has good practical performance, widely used in highway and municipal road and old road rebuilding, repair,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gh grade highwa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modified asphalt mix desig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modified asphalt; mixing ratio;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45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2-0020-02
一、前言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
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为使路面在大交通量下,仍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并延长使用寿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在沥青中添加各种聚合物或其它无机材料,制成分散均匀的改性沥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今年建设的朔神大道东延线一级公路就是在沥青中添加sbs聚合物后铺设的路面。
该工程起于神头二电厂附近,与朔神大道连接,位于北同蒲铁路北端,途经神头一电厂、省电建二公司宿舍区、王圐圙村、原神头肉联厂南、新磨村、郭家窑村、小泊村、马邑煤站,终点于综合固废工业园区。
全长6.353公里,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4.5米,路面上面层为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ac-20沥青混凝土。
设有全长247米的8孔预应力箱梁大桥1座,涵洞9道。
全线分6个标段建设。
该项工程既是推动市固废综合利用园区建设的标杆工程,也是加快朔州东部新区建设的重点工程,更是未来市区发展的亮点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东部新区核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在朔城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检测中心受施工单位的委托,承揽了路面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任务。
我们本着“综改试验、先行先试、交通先行”的精神,克服各种实际困难,严格树立“质量是根本,安全是前提,进度是目标”的建设和配合比设计理念,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及交通特点、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特性以及马歇尔试验来确定最佳的矿料级配、最佳的油石比,特别是针对沥青“改性”目的,配合比设计着重以提高沥青砼路面高温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和水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为主要把控对象,结合sbs 聚合物改性沥青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的特点,进行了科学、精确的设计,力求能最大程度地指导施工生产。
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分别检验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残留稳定
度等指标,对目标配合比进行了验证,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成功、圆满地完成了配合比设计任务。
下面就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经过做一论述,与各位专家同仁商榷。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
1.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采用gtm方法进行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1 矿料级配的确定
依据jtg f40-2004关于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要求及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对ac-13级配的优化设计研究成果,设计级配确定为ac-13c型。
级配组成见表5并如图1所示。
表5矿料筛分及配合比计算结果
图1 矿料级配曲线
2.2 油石比的确定
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gtm法。
试件成型条件为:垂直压力0.7mpa;拌合温度170℃;成型温度160℃~165℃;
控制方式为极限平衡状态。
选择油石比4.6%、4.9%、 5.2%、5.5%,按上述条件成型gtm试件。
按t0705-2000(表干法)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根据沥青浸渍法实测合成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见表6)计算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并据此计算试件体积参数。
gtm试件体积参数及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7,gtm试验结果见表8及图2。
表6 合成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试验结果
表7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gtm试件体积参数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
表8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gtm试验结果
图2gtm试验参数随油石比的变化曲线
由表8及图2可见,判定沥青混合料这种粒状塑性材料是否会出现塑性变形过大现象的指标gsi(稳定系数)随油石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油石比等于4.9%时,gsi=1.0;当油石比大于4.9%后,gsi 大幅度增大,曲线已呈急剧增加趋势,表明混合料中的沥青已过量,试件的塑性变形过大;从反映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方面的参数gsf (安全系数)随油石比的变化情况来看,油石比等于4.9%时,gsf 值最大,而当油石比大于4.9%时,随油石比的增加,gsf值减小。
综合考虑gtm试验结果并参考体积参数的大小及变化趋势,将ac-13
型改性沥青混合料最大油石比确定为4.9%。
考虑到该工程所处的地区气候特点、高速公路渠化交通的特点以及便于施工控制,此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范围为4.7%~5.0%。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为:10mm~15mm: 5mm~10mm:3mm~5mm:机制砂:天然砂:矿粉:生石灰=37.0:13.9:15.9:18.5:10.0:3.4:1.3。
最佳油石比为4.9%。
3.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验
3.1 水稳定性检验
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见表9。
试验结果表明,用gtm方法优化出的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坏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表9 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结果
3.2车辙试验
车辙试验结果见表10。
试验温度为60℃,轮压0.7mpa。
结果表明,gtm法设计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车辙能力。
表10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
3.3 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结果见表11。
试验温度为-10℃,控温精度为±0.1℃,加载速率50mm/min。
试验设备为mts-810(teststar-ⅱ型)。
表11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结果(油石比4.9%)
3.4 渗水试验
渗水试验结果见表12。
结果表明用轮碾法成型的试件不透水,满足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
表12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试验结果
4. gtm试件密度与马歇尔试件密度的对应关系
建议用gtm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并以gtm试件密度作为评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当工地无gtm时,可按“密度等值”方法确定试件的密度。
即gtm试件密度=双面击实75次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修正系数。
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3。
表13两种成型方式对比试验结果
5. 结论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见表14。
表14 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
三、结语
sbs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型优质路面材料,是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的首选材料,通过朔神大道东延线一级公路工程项目的成功应用与实践,改性沥青混凝土铺筑路面面层不仅可以延长道路的寿命,而且可以增强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望有关部门在今后要大力地推
广。
参考文献:
[1] 刘中林等.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黄晓明,朱湘.沥青路面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2.
[3] 吕伟民,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与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4]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作者简历:韩文春,山西省公路局朔州分局工程师、经济师,试验检测师,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本科,管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