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热解复习

木材热解复习
木材热解复习

一、是非题 10分二、填空题19分三、名词解释 21分 7

四、简答题 30分 6五、论述题 20分

1.木材碳化(错)。

2.碳钢()。

3.木质碳()。

4.烧炭(对)。

5.炭同位素()。

6.炭纤维(对)。

7.碳粒子()。

8.炭黑()。

9.炭刷()。10.化合碳()。11.碳电极()。12.炭末()。

13.生物碳()。14.炭糊()。15.碳素材料()。16.元素碳()。

17.活性碳(错)。18.玻璃炭()。19.动物炭()。20.炭素技术

()。

1.木材干馏过程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有干燥阶段、

预炭化阶段、煅烧阶段三个阶段是吸热阶段,另外有炭化阶段是放热阶段。

2.在木材热解过程中,三个主要组分最激烈热解的温度范围是:为

180~300℃,为240~400℃,为280~550℃。

3.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木屑炭的得率,而固定碳含量却。

4.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分别为和。在纤维饱

和点以下,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主要是。

5.木炭按加工温度来分:、、。

6.吸附曲线可分为三类:吸附等温线、吸附等压

线、吸附等量线。

7.活性炭再生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脱附再生、分

解再生。

8.影响木材干馏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速度、压力、木材的含水率、木块的大小、木材的腐朽和其他。

9.植物原料干燥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恒速干燥时期、

干燥的中间时期和内部扩散作用时

期。

10.木材干馏可以得到木炭、初木醋

液、

木煤气产物等。

11.用磷酸作活化剂与氯化锌相比较,活性炭的得率较高,炭活化的温度较低,活化料漂洗时不需要加盐酸,炭活化产生的废烟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大大减轻。

12. 作活化剂生产糖液脱色用的活性炭效果较好,活性炭的灰分含量往往较高等。

1.木材热解:在隔绝空气或通入少量空气的条件下,使木材或其他植物原料受

热分解制取各种热解产品的方法。

2.木材干馏: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木材在干馏釜中进行热分解,以制取甲

醇、醋酸、丙酮、木焦油抗聚剂、松焦油、木炭及木煤气等多种化工产品的方法,叫做木材干馏。

3.绝对含水率:绝对含水率(简称含水率)即水分重量占木材绝干重量的百分

率,一般木材工业中采用。

4.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纤维状活性炭,是把纤维状原料经过炭化、活化

处理得到的一种纤维状活性炭产品。

5.活性炭的再生:将使用后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失去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用物理

的、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把所吸附的物质除去,使活性炭恢复吸附能力的操作叫做活性炭的再生。

6.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制成的外观黑色、内部空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

7.比表面积:1g活性炭所具有的颗粒外表面积与颗粒内部孔隙的内表面积之总

和称作比表面积。

8.吸附剂:吸附时,能将其他物质聚集到自己表面上的物质叫做吸附剂。

9.竹炭:竹炭是以丰富的毛竹为资源,采用高温热解技术,精心烧制而成。

10.木材气化:以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或木炭)为原料,在煤气发生炉内

热加工,使转变成煤气的方法。

11.木材液化:在高温及催化剂等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木材转化成液体燃料的

热化学过程。

12.自由水:也称游离水,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即存在于木材的大毛细

管系统,与木材呈物理结合,但结合并不紧密的水分。

13.比孔容积:1g活性炭所含有的颗粒内部孔隙的总体积称作比孔体积,简称比

孔容。

14.孔隙率:表示活性炭颗粒内部孔隙体积占颗粒体积的比率,常用百分率表示。

15.真密度:真密度又叫绝对密度,是以规定条件下试样的无孔真实体积为基准

表示的密度。

16.颗粒密度:颗粒密度又叫块密度、汞置换密度,是以规定条件下试样的颗粒

体积为基准表示的密度。

17.充填密度:充填密度又叫堆积密度、公升重或松密度,是以规定条件下试样

的充填体积为基准表示的密度。

18.明子:松树砍伐后留在林地上的根株,或者因灾害而倒在林地上的松木,受

土壤中微生物作用导致边材部分逐渐腐烂,留下的富含树脂物质的部分称作明子。

19.固定碳:固定碳是一个假定的概念,它是在900℃的温度下,不通入空气进

行煅烧时的无灰分的木炭。固定碳是一个假定的概念,它代表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木炭时,木炭中保留的不含灰分的物质。

四、简答题

1.简述蒸馏、分馏和干馏的区别。

答: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汽化),并使其冷凝(液化)的连续操作过程.蒸馏的目的是从溶液中分离出某种(或几种)纯液态物质.它要求溶液中的其他成分的沸点与馏出物相差很大的物质.如用天然水制取蒸馏水,从烧酒中提取酒精等。

分离沸点比较接近的液态混合物——分馏

干馏属化学变化,蒸馏和分馏属物理变化

2.简述活性炭孔隙的大小、分类,各种类孔隙的作用。

答:*活性炭孔隙的大小分布范围很广。孔隙半径的上限没有界限,但是为了便于测定,一般规定到7.5um为止;半径小于1nm时,测定变得逐渐困难,因此半径的下限不太清楚,有人认为,似乎半径0.4~0.5nm或者更小的孔隙也确实存在。

杜比宁分类:大孔(半径>100nm)、过渡孔(半径2~100nm )、微孔(半径<2nm)

大孔:比孔容积为0.2~0.8cm3/g,比表面积为0.5~2m2/g

1)多分子层吸附,比表面积不大,吸附有限;

2)作为吸附质进入过渡孔和微孔的通道;

3)作催化剂载体时,可作催化剂的附着部位。

过渡孔:比孔容积为0.02~0.10cm3/g,比表面积为20~70m2/g,小于总比表面积的5%

延长活化时间、减慢升温速度或化学药品活化等方法,可提高过渡孔的比例,使比孔容积高过0.7cm3/g,比表面积达200~450m2/g

1)气相吸附:气体分压较高,毛细凝聚作用吸附并凝聚成液体状态;

2)液相吸附:能吸附焦糖等大分子;

3)作为吸附质进入微孔的通道。

微孔:比孔容积为0.2~0.6cm3/g,比表面积为800~2800m2/g,占总比表面积的95%

气相吸附:吸附质分压较低时,微孔是主要场所;容积充填进行吸附

3.在气体活化过程中,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是怎样发达起来的。

答:

4.什么叫化学药品活化法?氯化锌在木屑的炭、活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作用。答:化学药品活化法是使用氯化锌、磷酸或其他化学药品作活化剂生产活性炭的方法,简称化学法。

(1)氯化锌的润胀作用;(2)氯化锌的催化脱水作用;(3)氯化锌的骨架造孔作用。

5.简述木材干馏的几个阶段特点。

答:干燥阶段:120~150℃以下。

吸热、由外部供给热量;木材化学组成基本无变化。

预炭化阶段:150~275℃

吸热、由外部供给热量;木材中不稳定组分开始分解。

炭化阶段:275~450℃,

放热、急剧分解

煅烧阶段:450~500℃

吸热

6.简述影响木材热解过程的主要因素。

答:(1)木材炭化的最终温度

木材炭化的最终温度对热解产物的产量、组成的影响是很大的。(2)炭化速度

炭化速度影响到炭化装置的生产率大小。

(3)压力

压力对木材热解过程影响很大,

(4)木材的含水率

木材的含水率直接影响木材热分解过程的时间以及燃料的消耗量。

(5)木材的大小

木材的碎分(锯开、劈开、剥皮)对木树干燥和炭化过程、炭化产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6)木材的腐朽

7.简述竹炭的性质和用途。

答:竹炭的性质:竹炭的导电性竹炭产生远红外线竹炭产生负离子竹炭的调湿性能竹炭可以防幅射

?竹炭的用途:竹炭能吸收空气中的多种有害气体

?竹炭能吸附水中多种有害物质

?竹炭中矿物质的应用

?竹炭工艺品

?竹炭远红外线、负离子、防辐射的应用

竹炭除臭竹炭食品

8.影响氯化锌活化法的主要因素。

答:(1)锌屑比;(2)原料的种类和性质:A原料的种类;B原料的含水率;C 原料的颗粒度大小;(3)活化温度和时间;

9.影响气体活化的主要因素。

答:(1)活化剂的种类;(2)活化剂的用量;(3)活化温度;(4)活化时间:(5)原料炭的种类和性质:A原料炭的种类;B原料的炭化温度;C原料炭的颗粒度;D原料炭的灰分及无机添加剂的影响。

10.简述氯化锌法生产粉未状活性炭中回收和漂洗操作,在这两个工序中加入盐

酸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开动斗式提升机,将活化料加入回收桶回收氯化锌。先用25—30波美度的氯化锌溶液洗涤,得到的浓锌液送往配制氯化锌溶液,再用较稀的锌液洗涤,洗涤时加入适量盐酸,并将溶液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使氧化锌转变为氯化锌。最后要求洗涤液的浓度降至1波美度以下。回收过的炭用水冲入漂洗桶中,用9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漂洗,第二次漂洗时加入适量盐酸,并加热至沸腾,以除去炭中的铁质,直至洗液不含铁为止。

11.简述针叶材干馏得到的液体产物粗木醋液的主要成分。

答:针叶材干馏的粗木醋液澄清后分二层,上层为粗松节油,下层为沉淀木焦油,粗松节油为红褐色液体,相对密度为0.95~1.02。

主要成分是萜烯类与萜烯醇类物质。如蒎烯、蒈烯、双戊烯、雄刈萱醇等。还含有少量的醛、酮类物质。

12.简述活性炭吸附剂的主要特点。

答:(1)非极性与疏水性;(2)微孔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3)具有催化性质;(4)性质稳定、可以再生。

五.论述

1.氯化锌连续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工艺流程怎样?

氯化锌连续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工艺流程如下:

1. 木屑的筛选和干燥

木屑由斗式提升机送到振动筛筛选,选取6—40目木屑,由鼓风机输送到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木屑落如贮仓中。然后进行气流干燥,木屑由贮仓下面圆盘加料器定量连续地落入螺旋进料器,加入热风管,由热风炉来的热空气高速气流带走及干燥,木屑含水率由原来的40%左右下降到15%—20%,干木屑在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落入干木屑贮仓。

2. 氯化锌溶液的配制

氯化锌溶液的配制是根据生产的要求,配制规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配制时,将回收工序回收的浓度约40波美度的锌液,用泵泵入配锌池中,再加入固定氯化

锌和盐酸,配制成规定浓度和酸碱度的氯化锌溶液,或直接用水配制亦可,然后用泵泵入浓锌池备用。

3. 捏和

用泵将浓锌池的氯化锌液泵入浓锌液高位槽,由于木屑贮仓下部落下的木屑用斗式提升机提升至计量槽,一定量的木屑放入捏和机,同来自高位槽的定量浓锌液拌和后,倒入回转炉的料斗中。

4. 炭、活化

由料斗下部的圆盘加料器和螺旋进料器将木屑加入回转炉,从炉的另一端通入热烟道气,将木屑炭化和活化,活化料落入出料室,定期取出,用小车推到回收工序的斗式提升机加料处。

5. 回收、漂洗

开动斗式提升机,将活化料加入回收桶回收氯化锌。先用25—30波美度的氯化锌溶液洗涤,得到的浓锌液送往配制氯化锌溶液,再用较稀的锌液洗涤,洗涤时加入适量盐酸,并将溶液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使氧化锌转变为氯化锌。最后要求洗涤液的浓度降至1波美度以下。回收过的炭用水冲入漂洗桶中,用9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漂洗,第二次漂洗时加入适量盐酸,并加热至沸腾,以除去炭中的铁质,直至洗液不含铁为止。

6. 离心脱水、干燥和粉磨

活性炭在离心机中脱水,然后在外热式回转干燥器中干燥至含水率4—6%,再送往球磨机磨粉即为成品。

另外附设专门的废气、废水处理系统,以回收烟气中的氯化锌和盐酸,消除公害。2

木材热解复习

一、是非题 10分二、填空题19分三、名词解释 21分 7 四、简答题 30分 6五、论述题 20分 1.木材碳化(错)。 2.碳钢()。 3.木质碳()。 4.烧炭(对)。 5.炭同位素()。 6.炭纤维(对)。 7.碳粒子()。 8.炭黑()。 9.炭刷()。10.化合碳()。11.碳电极()。12.炭末()。 13.生物碳()。14.炭糊()。15.碳素材料()。16.元素碳()。 17.活性碳(错)。18.玻璃炭()。19.动物炭()。20.炭素技术 ()。 1.木材干馏过程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有干燥阶段、 预炭化阶段、煅烧阶段三个阶段是吸热阶段,另外有炭化阶段是放热阶段。 2.在木材热解过程中,三个主要组分最激烈热解的温度范围是:为 180~300℃,为240~400℃,为280~550℃。 3.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木屑炭的得率,而固定碳含量却。 4.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分别为和。在纤维饱 和点以下,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主要是。 5.木炭按加工温度来分:、、。 6.吸附曲线可分为三类:吸附等温线、吸附等压 线、吸附等量线。 7.活性炭再生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脱附再生、分 解再生。 8.影响木材干馏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速度、压力、木材的含水率、木块的大小、木材的腐朽和其他。 9.植物原料干燥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恒速干燥时期、 干燥的中间时期和内部扩散作用时 期。 10.木材干馏可以得到木炭、初木醋 液、 木煤气产物等。

11.用磷酸作活化剂与氯化锌相比较,活性炭的得率较高,炭活化的温度较低,活化料漂洗时不需要加盐酸,炭活化产生的废烟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大大减轻。 12. 作活化剂生产糖液脱色用的活性炭效果较好,活性炭的灰分含量往往较高等。 1.木材热解:在隔绝空气或通入少量空气的条件下,使木材或其他植物原料受 热分解制取各种热解产品的方法。 2.木材干馏: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木材在干馏釜中进行热分解,以制取甲 醇、醋酸、丙酮、木焦油抗聚剂、松焦油、木炭及木煤气等多种化工产品的方法,叫做木材干馏。 3.绝对含水率:绝对含水率(简称含水率)即水分重量占木材绝干重量的百分 率,一般木材工业中采用。 4.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纤维状活性炭,是把纤维状原料经过炭化、活化 处理得到的一种纤维状活性炭产品。 5.活性炭的再生:将使用后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失去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用物理 的、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把所吸附的物质除去,使活性炭恢复吸附能力的操作叫做活性炭的再生。 6.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制成的外观黑色、内部空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 7.比表面积:1g活性炭所具有的颗粒外表面积与颗粒内部孔隙的内表面积之总 和称作比表面积。 8.吸附剂:吸附时,能将其他物质聚集到自己表面上的物质叫做吸附剂。 9.竹炭:竹炭是以丰富的毛竹为资源,采用高温热解技术,精心烧制而成。 10.木材气化:以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或木炭)为原料,在煤气发生炉内 热加工,使转变成煤气的方法。 11.木材液化:在高温及催化剂等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木材转化成液体燃料的 热化学过程。 12.自由水:也称游离水,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即存在于木材的大毛细 管系统,与木材呈物理结合,但结合并不紧密的水分。 13.比孔容积:1g活性炭所含有的颗粒内部孔隙的总体积称作比孔体积,简称比

木材及加工工艺

第八章木材及加工工艺 木材是一种优良的造型材料,自古以来,它一直是最广泛最常用的传统材料,其自然、朴素的特性令人产生亲切感,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性特征的材料。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自然界中蓄积量大、分布广、取材方便,具有优良的特性。 在新材料层出不穷的今天,在设计应用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8-1)。 8.1 木材的基本性能 木材是由树木采伐后经初步加工而得的, 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树干 是木材的主要部分,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三 部分组成。图8-2所示为树干的构造。 (1)质轻 木材由疏松多孔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 它的密度因树种不同,一般在0。3一.0.8之间, 比金属、玻璃等材料的密度小得多,因而质轻 坚韧,并富有弹性,在纵向(生长方向)的强 度大,是有效的结构材料,但其抗压、抗弯曲 强度较差。 (2)具有天然的色泽和美丽的花纹 不同树种的木材或同种木材的不同 材区,都具有不同的天然悦目的色泽。如 红松的心材呈淡玫瑰色,边材成黄白色;

杉木的心材成红褐色,边材呈淡黄色等。 又因年轮和木纹方向的不同而形成各种 粗、细、直、曲形状的纹理,经旋切、刨 切等多种方法还能截取或胶拼成种类繁多 的花纹。 (3)具有调湿特性 木材由许多长管状细胞组成。在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对空气中的湿气具有吸收和 放出的平衡调节作用。 (4)隔声吸音性 木材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隔声功能。 (5)具有可塑性 木材蒸煮后可以进行切片,在热压作用下可以弯曲成型,木材可以用胶、钉、榫眼等 方法比较容易和牢固地接合。 (6)易加工和涂饰 木材易锯、易刨、易切、易打孔、易组合加工成型,且加工比金属方便。由于木材的 管状细胞吸湿受潮,故对涂料的附着力强,易于着色和涂饰。 (7)对热、电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木材的热导率、电导率小,可做绝缘材料,但随着含水率增大,其绝缘性能降低。

木材学--北京林业大学--《木材》考研真题2000-2006

北京林业大学木材学2006 年 一、名词解释(3×15=45) 生长轮、早材、晚材、侵填体、穿孔、闭塞纹孔、结晶区、纤维饱和点、应力木、实质比重、弹性模量、蠕变、松弛、容许应力、介电常数 二、简述(65) 1、什么是幼龄材?什么是成熟材?画出它们在树干中的大概部位?二者有何区别?(7) 2、什么是树脂道?我国针叶树材中哪些属具有正常树脂道,它们的树脂道各有何特点?(7) 3、用对分检索表的方法区分下列树种。(7)红松、落叶松、柏木、水曲柳、核桃楸、红桦 4、在实际利用中,木材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材料,试问木材的优缺点有哪些?(7) 5、简述并画出针叶树材管胞胞壁的壁层构造。(6) 6、纹孔对的类型有哪些?分别存在于什么细胞之间?(5) 7、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针、阔叶树材木质素有哪些区别?(6) 8、什么是木材的吸着滞后现象?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木材的滞后率受哪些因素影响?滞后率在什么条件下会降低?(7) 9、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接触木材时,总觉得纵切面较横切面温暖,为什么?分析其原因。(5) 三、论述题(40) 1、木材是一种变异性非常大的材料,木材构造及木材细胞壁的特点使木材的力学性质具各向异性,同时有很多因素影响木材的力学性质,请你 写出这些因素,并分析它们对木材的力学性质有何影响。(15) 2、以针叶树材管胞为例谈谈木材的形成过程。(15) 3、比较针、阔叶树木材宏观构造的差异。(10) 北京林业大学木材学2005 年 一、名词解释(3×15=45) 年轮、熟材、心材树种、木射线、环孔材、纹孔、侵填体、纤维饱和点、基本密度、平衡含水率、吸湿、解吸、热扩散率、蠕变、松弛 二、判断并改正(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4×5=20) 1、木材的木质部包括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但它们的构成细胞的起源是相同的。() 2、幼龄材是幼树所形成的木材。() 3、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中,径切面上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相交叉的平面称为交叉场。() 4、木材细胞壁中的木质素有三种基本结构单元,在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中,这三种结构单元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其中阔叶树材中的紫丁香基丙 烷的含量比针叶树材中的多。() 5、木材的实质比重是指木材物质或胞壁物质的比重,不包括木材的胞腔等空隙。 三、简答题(30) 1、在一些木材(例桑木、马尾松等)中,心边材区别明显,请问心材是由什么转变成的?在心材形成时有什么变化产生?(6) 2、冷杉和云杉十分相似的木材,你有几种方法将它们区分开?(至少两种)(4) 3、在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中,如何区分轴向管胞、轴向薄壁细胞与索状管胞?(5) 4、木材密度对木材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影响木材密度的因素有哪些?(5) 5、什么是木材的介电常数?影响介电常数的因素有哪些?木材的介电特性在木材工业中有何实际应用?(10) 四、论述题(55) 1、什么是木材的干缩湿胀,它的特点是什么,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15) 2、木材干燥过程中,自由水主要通过哪些途径移动?木材构造方面的哪些因素可能显著增大自由水的移动阻力?请分别针对针叶树材和阔叶树

材积表

木材材积表

b. 检尺径≥14cm:V = 0.00007854 L [ D + 0.5L + 0.005 L2 + 0.000124 L ( 14 – L ) 2 ( D – 10 ) ] 2 2. 检尺规则:a. 检尺长:a. 按原木两端直线长度量取; b. 小于检尺径的梢端舍去不计算 2

c. 端面无垂直断面者由断口内缘量取 b. 检尺径:a. 由梢端垂直截面量取;量取方法:·按短径计算:短径<26cm、且长短径差≤2cm ≥26cm、且长短径差≤4cm ·按均径计算:短径<26cm、且长短径差>2cm ≥26cm、且长短径差>4cm c. 异形材:a. 异径材:按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 ..b. 异端材;检量方法按标准方法计算 ..c. 双杈材:只检量其中一主枝另枝按节子处理 ..d. 劈裂材:·未脱离:≤10% 忽略不计 .>10% 须减去所通过裂缝长一半处的裂缝垂直宽度 ·己脱离:小头:≤10% 忽略不计 >10% 采取让尺:让径按均径计算 .. 让长检尺径在实际检尺长位置量取 大头:计算均径值:≥检尺径忽略不计 .<检尺径以大头为检尺径可采取让尺处理 3

.b. 检尺径≥10cm:V = 0.000039 ( 3.5 + D ) 2 (0.48 + L ) 2. 检尺规则:a. 检尺长:a. 按杉原条梢径≥6cm处的长度量取 .b. 小于检尺径的梢端舍去不计算 .c. 端面无垂直断面者由断口内缘量取 .b. 检尺径:a. 按根端2.5m处均径计算 .b. 检量处异形则向梢端移至正常部位量取 .c. 劈裂材:a. 梢端:检量方法按标准方法计算 .b. 根端:≥检尺径忽略不计 ..<检尺径劈裂长≤2.5m 则检尺径不变检尺长让去小于检尺径的根端 >2.5m 未脱落:则检尺径不变让去劈裂长一半为检尺长(小于5m则按小原条计算) ..已脱落:则检尺径按均值计算检尺长不变 4

木材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木材学考试类别:考试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了在树种间进行气干密度比较,我国现规定气干材含水率为(B) A、8% B、12% C、15% D、30% 2.由树木活的枝条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这种节子称(D)。 A、腐朽 B、漏节 C、健全节 D、活节 3.用于要求尺寸稳定性较好的场合,最好选(A)。 A、径切板 B、弦切板 C、半径切板 D、半弦切板 4.吸湿和解吸是指(B )水的吸收和排除。 A、自由水 B、吸着水 C、化合水 D、游离水 5. 树脂管胞内的树脂纵切面看呈H型,它是(C)科(科名)木材的特征。 A、松科 B、蝶形花科 C、南洋杉科 D、柏科 6.木材变形后,能随时间推移而回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C)。 A.弹性变形B瞬间弹性变形C.弹性后效变形 D 塑性变形 7.木材的滋味主要取决于木材中的(D)。 A.纤维素B.半纤维素 C 木素D、内含物 8.下列树种中无孔材者为(B)。 A、香樟 B、银杏 C 、苦槠 D、枫香 9.针叶材木射线根据其在弦切面上的形态,可分为(D) ①单列木射线②多列木射线③纺锤形木射线④聚合木射线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 10.阔叶材中以下属于薄壁细胞的有(D) ①导管②木射线③泌胶细胞④管胞⑤木纤维 A.①②⑤ B.①⑤ C.①④⑤ D、②③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木材的命名常用的有学名和俗名,学名是由属名、种名(或种加词)、命名人组成的。2.在针叶材中,具有正常树脂道的树种有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油杉属、和银杉属等。3.我国竹子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可分为黄河-长江竹区、长江-南岭竹区、华南竹区和西南高山竹区四大竹区。 4.纤维素大分子链间在结晶区的联接力主要为氢键。 5.竹秆的节间多数中空,周围的竹材称为竹壁,生产上将竹壁从外向内分为竹青、竹肉和竹黄

常用木材材积表53581

常用木材材积表(GB4814-84) 检尺径(厘米) 检尺长度(米) 2.0 2.2 2.4 2.5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材积(立方米) 4 0.0041 0.0047 0.0063 0.0056 0.0059 0.0066 0.0073 0.0080 0.0088 0.0096 0.0104 0.0113 6 0.0079 0.0089 0.0100 0.010 5 0.0111 0.0122 0.0134 0.0147 0.0160 0.0173 0.0187 0.0201 8 0.0130 0.0150 0.0160 0.0170 0.0180 0.0200 0.0210 0.0230 0.0250 0.0270 0.0290 0.0310 10 0.0190 0.0220 0.0240 0.0250 0.0260 0.0290 0.0310 0.0340 0.0370 0.0400 0.0420 0.0450 12 0.0270 0.0300 0.0330 0.0350 0.0370 0.0400 0.0430 0.0470 0.0500 0.0540 0.0580 0.0620 14 0.0360 0.0400 0.0450 0.0470 0.0490 0.0540 0.0580 0.0630 0.0680 0.0730 0.0780 0.0830 1 6 0.0470 0.0520 0.0580 0.0600 0.0630 0.0690 0.0750 0.0810 0.0870 0.0930 0.1000 0.1060 18 0.0590 0.0650 0.0720 0.0760 0.0790 0.0860 0.0930 0.1010 0.1080 0.1160 0.1240 0.1320 20 0.0720 0.0800 0.0880 0.0920 0.0970 0.1050 0.1140 0.1230 0.1320 0.1410 0.1510 0.1600 22 0.0860 0.0960 0.1060 0.1110 0.1160 0.1260 0.1370 0.1470 0.1580 0.1690 0.1800 0.1910 24 0.1020 0.1140 0.1250 0.1310 0.1370 0.1490 0.1610 0.1740 0.1850 0.1990 0.2120 0.2250 26 0.1200 0.1330 0.1460 0.1530 0.1600 0.1740 0.1880 0.2030 0.2170 0.2320 0.2470 0.2620 28 0.1380 0.1540 0.1690 0.1770 0.1850 0.2010 0.2170 0.2340 0.2500 0.2670 0.2840 0.3020 30 0.1580 0.1760 0.1930 0.2020 0.2110 0.2300 0.2480 0.2670 0.2860 0.3050 0.3240 0.3440 32 0.1800 0.1990 0.2190 0.2300 0.2400 0.2600 0.2810 0.3020 0.3240 0.3450 0.3670 0.3890

木材热解复习题

填空题 1.木材干馏按加热方式可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两类。 2.粗木醋液澄清时,上层为澄清木醋液,下层为沉淀木焦油。 3.硬阔叶材由于比针叶材含有更多的乙酰基和甲氧基,因此常被用作生产醋酸和甲醇的主 要原料。 4.按加热终温的不同, 木材干馏可分为三种:900~1100℃为高温干馏,即焦化;700~900℃ 为中温干馏;500~600℃为低温干馏。 5.木炭按烧炭工艺的不同,又有白炭和黑炭的区别。 6.木炭按原料来分:果核炭、果壳炭、木屑炭、煤质炭、原木木炭、石油焦焦炭、骨炭、 竹炭 7.木炭按加工温度来分:低温炭、中温炭、高温炭 8.木炭按来源来分:天然炭、人工炭 9.木炭按加工方式来分:土窑炭、机制炭、塑炭 第1章 1.木材热解时可以得到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初产物. 2.根据木材热分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和生成产物的情况等特征,可以把木材干馏过程大体上 划分为下列干燥阶段、预炭化阶段、炭化阶段、煅烧阶段四个阶段。 3.木材干馏过程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有干燥阶段、预炭化阶段、煅烧 阶段三个阶段是吸热阶段,另外有炭化阶段是放热阶段。 4.阔叶材干馏时得到的粗木醋液澄清时分为两层,上层为澄清木醋液,下层为沉淀木 焦油。而醋酸是在澄清木醋液中,酚类物质是在沉淀木焦油中。 5.半纤维素是木材主要组分中最不稳定的部分,在225—325℃分解。 6.在木材热解过程中,三个主要组分最激烈热解的温度范围是:半纤维素为180~300℃, 纤维素为240~400℃,木素为280~550℃。 7.木材炭化时得到的焦油量随木材的种类、热解的最终温度和升温速度,以及加热木材的 方法而不同。松木比阔叶材的焦油产量高;在550℃以下,焦油的产量随着热解最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设备的总压力能增加焦油的产量。 第2章 1.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木屑炭的得率降低,而固定碳含量却增加。 2.炭化的速度影响到炭化装置的生产率大小。加快炭化速度,缩短炭化时间可以提高炭化 装置的利用率。快速炭化时焦油的产量有显著的增加,而木炭的产量则大大降低。 3.总压力对木炭和焦油产量的影响较大。压力升高时,木炭的产量增加,而焦油的产 量降低。 4.减压干馏可以增加焦油和醋酸的产量,但降低了甲醇和木炭的产量。 5.用过热水蒸汽作介质,对木材进行工业规模的热解时,其总酸得率比一般热解增加 13~30%。 第3章 1.木材干燥按照干燥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2.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分别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在纤

木材学(附答案)

1、径切面是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锯切的平面。 2、弦切面是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相垂直的平面。 3、胞间层和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合起来,统称为复合胞间层。 4、管胞壁上纹孔的排列形式有梯状,对列和互列三种类型。 7、木材中的水分有三种状态存在着:化合水,自由水和吸着水。 9、根据管孔式的不同可以将木材分为环孔材,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10、细胞次生壁中S2层最厚,对某些木材物理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11、轴向管胞上的纹孔都是具缘纹孔。 12、在针叶树材中,正常的树脂道仅存在于松科的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松属,落叶松属和油杉属。 13、同形木射线全由横卧细胞组成。 14、交叉场纹孔的类型主要有窗格状,云杉型,柏型,杉型和松型。 17、径切面是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锯切的平面。 18、木材细胞壁上的特征主要有纹孔,螺纹加厚,锯齿状加厚,径列(横)条和分隔,瘤层和侵填体。 19、异形木射线由横卧细胞和直立细胞组成。 1、一个年轮靠近树皮方向一侧的是[ D ]A.边材B.心材C.早材D.晚材 2、构成微纤丝结晶区的化学成分是[ A ]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素 D.少量成分 3、下列细胞中,具单纹孔的是[ C ] A. 管胞 B. 射线管胞 C. 韧型纤维 D. 纤维状管胞 4、在显微镜下观察木射线的宽度,最好在[ A D ] A. 横切面 B. 纵切面 C. 径切面 D. 弦切面 5、由直立射线细胞和横卧射线细胞共同组成的木射线称为[ B ] A.同型射线 B.异型射线 C.聚合射线 D. 纺锤形射线 6、赋于木材顺纹抗拉强度的化学成分是[ A ]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素 D.少量成分

原木材积计算公式

在G B4814-84《原木材积表》标准中规定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是:检尺径自4-12c m的小径原木材积公式: V=0.7854L(D+0.45L)0.2)2÷10000----(5-17) 检尺径自14c m以上的原木材积公式: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10000 --- (5-18) 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V=0.8L(D+0.5L)2÷10000---(5-19) 以上三式中:V---原木材积(m3);L---原木检尺长(m);D---原木检尺径(c m)。

另外,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例1}有一根紫檀圆木,检尺长2m,检尺径10c m,求其材积是多少?解:将L=2m,D+10c m,代入公式(5-17)得: V=0.7854×2(10+0.45×2+00.2)2÷10000 =0.7854×2×11.12÷10000 =0.7854×2×123.21÷10000 =0.0194(m3) 答:该紫檀原木的材积是0.019m3. {例2}有一根杉木,检尺长2m,检尺径20c m,求其材积是多少?解:将L=2,D=20c m代入公式(5-18)得: V=0.7854×2{20+0.5×2+0.005×22+0.000125×2(14-2)2(20-10)}2÷10000 =0.072(m3)答:此根杉木原木的材积是0.072m3.

{例子}有一根原木,检尺长14m,检尺径40c m,计算该原木的材积。解:将L=14m,D=40c m,代入公式(5-19)得: V=0.8×14×(40+0.5×14)2÷10000 =11.2×472÷10000 =2.47(m3) 如果需要计算的不是一根原木的材积数字,而是同一个长度中各个径级的材积数字,我们就可以采用一种简捷而精确的计算方法如例4。 {例4}求检尺长14m,检尺20—60c m的原木材积数字。解:先算出(用公式5-19020、22、24c m径级的材积: L=14m,D=20c m,V=0.81648m3; L=14m,D=22c m,V=0.94192m3; L=14m,D=24c m,V=0.1.07632m3。 将这三个材积数字依次相减,得出两个一次差:

木材材积计算规则

木材材积计算规则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814-84《原木材积表》、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GB449-84《锯材材积表》推算得出的,供各部门的木材经销、木材检量等人员用于迅速查定各类木材的累计材积数。 一、查定方法 (1)单根的或不满10根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直接从本手册中分别查得。 (2)根数为10根、20根、30根……的整十位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相应查出1根、2根、3根……的材积数,然后将小数点右移一位(即扩大10倍)得到。 (3)10根以上且带有个位数根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得出整十位数根数的材积数,然后再加上直接查得的个位数根数的材积数而得。 二、对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说明 1、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树种的原木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45L+0.2)2÷100 式中: V——材积(m3); L——检尺长(m); D——检尺径(cm)。 (2)检尺径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2÷100 (3)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 (4)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 2、GB4814-84《原木材积表》中的附录(圆材材积计算公式)的规定 (1)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而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 V=0.8L(D+0.5L)2÷100 (2)圆材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检尺径,按2cm进级;检尺长的进级范围及长级公差允许范围由供需双方商定。 (3)缺陷限度及分级标准由供需双方商定。 (4)地方煤矿用的坑木材积按下表计算: 检尺径(cm)检尺长(m) 1.4 1.6 1.8 材积(m3) 8 0.008 0.010 0.011 10 0.013 0.015 0.017 三、对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的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杉原条和其它树种的原条商品材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10cm以上的杉原条材积由下式确定: V=0.39(3.50+D)2(0.48+L)÷100

木材材积表大全-最全木材材积表

木材材积表大全-最全木材材积表

木材材积表大全最全木材材积表 收藏点击:549 时间:2014-03-29 来源:土巴兔装修网 分享到 更多 为便于查对材积,除将原木检尺长带0.52m编在一起外,还编制了专业用木材材积表,对表的编排形式也做了一些改进,即由原来4个径级编成1个组合,组合与组合之间的经极材积采用给体字相间,改为现在的经积不分组合,双厘米数惊悸的材积采用加灰底的排列方法,这样将单厘米经纪和双厘米经纪的材积明显地区别开来。本文为大家介绍常用木材材积表和短原木材积表。 一、常用木材材积表(GB4814-84)

二、短原木材积表 检尺直径(厘米) 检尺长度(米)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材积(立方米) 80.00.00.00.00.00.00.00.00.00.0

06060708080910111112 100.0 09 0.0 10 0.0 11 0.0 12 0.0 13 0.0 14 0.0 15 0.0 16 0.0 17 0.0 18 120.0 13 0.0 14 0.0 15 0.0 17 0.0 18 0.0 20 0.0 21 0.0 22 0.0 24 0.0 25 140.0 17 0.0 19 0.0 20 0.0 22 0.0 24 0.0 26 0.0 28 0.0 30 0.0 32 0.0 34 160.0 22 0.0 24 0.0 26 0.0 29 0.0 31 0.0 34 0.0 36 0.0 48 0.0 41 0.0 44 180.0 27 0.0 30 0.0 33 0.0 36 0.0 39 0.0 42 0.0 45 0.0 39 0.0 51 0.0 55 200.0 34 0.0 37 0.0 41 0.0 44 0.0 48 0.0 52 0.0 55 0.0 59 0.0 63 0.0 67 220.0 41 0.0 45 0.0 49 0.0 53 0.0 58 0.0 62 0.0 67 0.0 71 0.0 76 0.0 80 240.0 48 0.0 53 0.0 58 0.0 63 0.0 68 0.0 74 0.0 79 0.0 84 0.0 89 0.0 95 260.0 56 0.0 62 0.0 68 0.0 74 0.0 80 0.0 86 0.0 92 0.0 98 0.1 04 0.1 10 280.0 65 0.0 72 0.0 79 0.0 85 0.0 92 0.0 99 0.1 06 0.1 13 0.1 20 0.1 27 300.00.00.00.00.10.10.10.10.10.1

木材热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

)&%%#8$&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I%9I(*"&77’I%#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4I$@(!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L9%7I%%( &U V W X Y Z V X[Z X\[]^X Z_[‘a‘b c!d C D B C=e&%%9!f

的表观失重看成是由这两个成分的热解反应分别在较低和较高的两个温度区间内所控制! 本文选取了杉木"花梨木和水曲柳的树干部分为样品#对其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了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将木材的热解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化学物理变化以及热效应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并建立试样的热解模型#求出了其动力学参数#进而有助于着火机理"火蔓延机理"阻燃机理的研究! $木材的%&"’%&和’()联用热分析 本文采用的*+,-./0.,1223/热分析仪#是 一种可以进行,4#5,4#5./三种的联用仪器!在程控温度条件下以6789:;<#=789:;<#2789:;<的不同升温速率对花梨木"杉木"水曲柳在>=?8@67?78温度下进行动态升温实验#测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的关系#同时记录其热效应的变化! 实验采用高纯度氮气以保护炉内惰性气氛#同时能及时将木材热解产生的挥发分产物带离样品#减少由于二次反应对试样瞬时重量带来的影响!实验采取的样品是直接从锯木场采集而来#磨细筛选后在37A 下烘干=B!为降低传热和二次气固反应的影响#忽略质量扩散的因素#试样量控制在C:D内#着重对3E F: @6C2F:的小粒径试样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研究! 6G6木材热解步骤及各阶段的划分 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花梨木热重分析实验的,4" 5,4和5./曲线#见图6@图>!在给定的升温速率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木材的热解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室温开始到2778#试样吸热使温度升高#对应于水分的解吸附或木材中一些蜡质成分的软化和融解H第二阶段是从2778@C278的区域内#试样发生微量的失重#同时有少量的吸热#这是其发生解聚及I玻璃化J转变现象的一个缓慢过程H第三 图$不同升温速率下花梨木的%&曲线 图K不同升温速率下花梨木的’%&曲线 图L不同升温速率下花梨木’()曲线 阶段是从C278@?778左右的阶段#该区域是样品热解的主要阶段#在该范围内木材热解生成小分子气体和大分子的可冷凝挥发分而造成明显失重#并在M>7 8左右其失重速率达到最大值#这也是热解过程中最主要的吸热阶段H最后一个区域对应于最后残留物的缓慢分解#并在此生成部分炭和灰分#在此期间出现了清晰的放热峰#笔者认为是由残留物的热解或是由于热解反应产物之间的重新结合生成新的不同产物而造成#放热峰对整个燃烧热起着关键作用!N G .O P O B Q R S T S U V S W等在研究松针的热解时#对松针热解的5./曲线作过类似解释X62Y! 图2是对应于不同升温速率下杉木的5,4曲线! 与图=花梨木的5,4曲线作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花 梨木在6789:;<和=789:;<的加热速率下#在?778 左右有一个明显的肩状峰#而花梨木在2789:;<的情 况以及杉木在所有的加热速率下的肩状峰都不明显! 木材可看作是由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组成#不同 的木材中各组分的含量是不一样的#具体的组分分析 数据见表6X6C Y!对于小颗粒生物质样品来说#在较低的 加热速率下#分别由于纤维素热解和半纤维素热解可 > 消防科学与技术=772年6月第=>卷第6期

原木材积表(实用)

木材材积表 ( 1 ) 原木材积表(GB4814-84) 检尺长 检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8 0.006 0.0060.0070.0080.0080.0090.0100.011 0.0110.0120.0130.0150.0160.0170.0180.020 10 0.009 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 0.0170.0180.0190.0220.0240.0250.0200.029 12 0.013 0.0140.0150.0170.0180.0200.0210.022 0.0240.0250.0270.0300.0330.0350.0370.040 14 0.017 0.0190.0200.0220.0240.0260.0280.030 0.0320.0340.0360.0400.0450.0470.0490.054 16 0.022 0.0240.0260.0290.0310.0340.0360.048 0.0410.0440.0470.0520.0580.0600.0630.088 18 0.027 0.0300.0330.0360.0390.0420.0450.039 0.0510.0550.0590.0650.0720.0760.0790.096 20 0.034 0.0370.0410.0440.0480.0520.0550.059 0.0630.0670.0720.0800.0880.0920.0970.105 22 0.041 0.0450.0490.0530.0580.0620.0670.071 0.0760.0800.0860.0960.1060.1110.1160.120 24 0.048 0.0530.0580.0630.0680.0740.0790.084 0.0890.0950.1020.1140.1250.1310.1370.140 26 0.056 0.0620.0680.0740.0800.0860.0920.098 0.1040.1100.1200.1330.1460.1530.1600.174 28 0.065 0.0720.0790.0850.0920.0990.1060.113 0.1200.1270.1380.1540.1690.1770.1850.201 30 0.074 0.0820.0900.0980.1060.1130.1210.129 0.1370.1460.1580.1760.1930.2020.2110.230 32 0.085 0.0930.1020.1110.1200.1290.1380.147 0.1560.1650.1800.1990.2190.2300.2400.260 34 0.095 0.1050.1150.1250.1350.1450.1550.165 0.1750.1860.2020.2240.2470.2580.2700.283 36 0.107 0.1180.1290.1400.1510.1620.1730.185 0.1960.2080.2260.2510.2760.2890.3020.294 38 0.119 0.1310.1430.1550.1680.1800.1930.205 0.2180.2310.2520.2790.3070.3210.3550.298 40 0.131 0.1450.1580.1720.1860.1990.2130.227 0.2410.2550.2780.3090.3400.3550.3710.302

木材防火处理措施

木材防火处理措施 难燃木材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提高木材抗燃能力的方法。目的是阻缓木材燃烧,以预防火灾的发生,或争得时间,快速消灭已发生的火灾。 木材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高,是易燃材料。迄今尚无使木材在靠近火源时不燃烧的方法。木材难燃的要求是降低木材燃烧速率。减少或阻滞火焰传播速度和加速燃烧表面的炭化过程。这对建筑、造船、车辆制造等工业部门至为重要。 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人已知用醋液,以后又用明矾溶液浸泡木材,以增强其抗燃性。在古希腊、埃及和中国,也有用海水、明矾和盐水浸渍,以提高木材阻燃性能的。但直到15~16世纪,阻燃处理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到17~18世纪才开始有获得专利的阻燃剂和处理方法。但木材阻燃作为工业技术则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首先在欧美一些工业先进的国家得到发展,并形成了阻燃处理工业。20世纪40年代,战争的需要加速了这一工业的发展;50~60年代的阻燃剂仍以无机盐类为主,但采用了更多的、新的复合型阻燃剂,增强了阻燃效果。60年代以后有机型阻燃剂、特别是树脂型阻燃剂得到发展,为克服无机盐类易流失、易吸湿等缺点提供了可能。 木材燃烧和阻燃机理当木材遇100℃高温时,木材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温度达180℃时,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甲醇以及高燃点的焦油成分等开始分解产生;250℃以上时木材热解急剧进行,可燃气体大量放出,就能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着火燃烧;400~500℃时,木材成分完全分解,燃烧更为炽烈。燃烧产生的温度最高可达900~1100℃。 木材燃烧时,表层逐渐炭化形成导热性比木材低(约为木材导热系数的1/3~1/2)的炭化层。当炭化层达到足够的厚度并保持完整时,即成为绝热层,能有效地限制热量向内部传递的速度,使木材具有良好的耐燃烧性。利用木材这一特性,再采取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措施,使之与燃烧源或氧气隔绝,就完全可能使木材不燃、难燃或阻滞火焰的传播,从而取得阻燃效果。 木材阻燃方法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是用化学药剂,即阻燃剂处理木材。阻燃剂的作用机理是在木材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或稀释氧气供给;或遇高温分解,放出大量不燃性气体或水蒸气,冲淡木材热解时释放出的可燃性气体;或阻延木材温度升高,使其难以达到热解所需的温度;或提高木炭的形成能力,降低传热速度;或切断燃烧链,使火迅速熄灭。良好的阻燃剂安全、有效、持久而又经济。 根据阻燃处理的方法,阻燃剂可分为两类:①阻燃浸注剂。用满细胞法注入木材。又可分为无机盐类和有机两大类。无机盐类阻燃剂(包括单剂和复剂)主要有磷酸氢二铵[(NH)HPO)]、磷酸二氢铵(NHHPO)、氯化铵(NHCl)、硫酸铵[(NH)SO]、磷酸(HPO)、氯化锌(ZnCl)、硼砂(NaBaO·10HO)、硼酸(HBO)、硼酸铵[(NH)BO·4HO]以及液体聚磷酸铵等。有机阻燃剂(包括聚合物和树脂型)主要有用甲醛、三聚氰胺、双氰胺、磷酸等成分制得的MDP阻燃剂,用尿素、双氰胺、甲醛、磷酸等成分制得的UDFP胺基树脂型阻燃剂等。此外,

2015中国林科院考研真题-木材学

共5 页第1 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木材学试题注:1.全部试题均答在答题纸上,请正确标出题号(包括大题、小题以及“填空题”部分的每个空的题号),不用抄题。2.没作答题目也请写明题号。 一、判断题(正确者在括号中打“√”,错误者打“×”,每题1分,共18分) 1、木材对生物体有调节作用。在木质饲养箱中的小白鼠比在铝皮箱中的成活率高,体重也高。() 2、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包括木材的视觉特性、触觉特性、调湿特性和空间声学特性。() 3、水青冈和水青树是无孔材树种。() 4、绝干的木材是优良的绝缘体,而湿木材可以导电。() 5、木材的基本密度是绝干材重量与气干材的体积之比。() 6、木材的主要组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灰分。() 7、针叶材中,所有树种具有轴向薄壁细胞。() 8、世界上只有极少数木材呈弱酸性,绝大多数木材呈弱碱性。() 9、边材变色菌只改变了材色,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无大影响。() 10、只有导管分子才具有穿孔。() 11、softwoods都是软材,hardwoods都是硬材。() 12、薄壁细胞壁上纹孔均为单纹孔,而厚壁细胞胞壁均为具缘纹孔。() 13、杉木、马尾松、杨木木材的木素的基本组成单元相同。() 14、应压木中,通常因含有胶质木纤维,而在锯刨时板面易起毛。() 15、松科中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黄杉属和油杉属这五个属中具有正常纵向树脂道。() 16、木材腐朽是由变色菌起的,它破坏木材细胞壁物质中的纤维素或木素。() 17、髓心位于髓的中心。() 18、木材的介电常数在纤维饱和点以上,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大致呈线性递增。 ()

原木材积计算

原木材积计算 作中,我们通常以长、宽、厚各为1米所占的1立米木材为单位来计量木材材积。但是,要精确计算原木的材积并不容易,因为树干畸形怪状,十分复杂,其形状因树种、生长立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一般来说,针叶树木远销为通直圆满,而阔叶树木材的树干形状各有不同。生长在密林里的树木其干形规则些,而生长在疏林里的树木就很不规则。就是同一树种的树干,其上下形状也会不同。树干形状虽然没没有完全像圆锥体、抛物线体、圆柱体或凹曲线体,但树干的各部位与这些几何体的的较接近,所以林业科学工作者在测定树干材积时,拟假定树干为复杂的某种几何体,以用一个相应的可以同时适用于各种几何体形状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树干的材积。实际上,任何一种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都不可能精确地计算每根原木的材积,而且从统计的意义来讲,也没有这个必要。计算原木材积的基本公式尽可能要简单,只是考虑诸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加以调整,保证统计精度即可。 一、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 1.中央断面面积公式 是以原木中央断面面积和材长之积来求算材积的公式,即:V=(/4Do2)LO(5-10) 式中:/4Do2----以中央直径计算的原木中央断面面积(m2);LO ---原木的材长(m)。 用这种公式计算材积比较方便,但是需要在原木的材身中内检径,而且

计算出的材咱们比实际材积偏小些。树干尖削度愈大(特别是长材),材积愈偏小;如尖削度小的短原木,其计算材积较接近实际。 2.平均断面面积公式 就是以原木大头断面面积和小头断面面积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断面面积,再乘以材长而计算原木材积的公式,即:V=/8(D2大+D2小)LO (5-11) 式中:D大,D小分别表示大、小头直径(m); /8(D2大+D2小)---平均断面面积(m2); LO----原木材长(m)。 用平均断面面积公式计算材积,需要原木大、小头都要检径,因此检尺工作量大一些,但是计算也较简单。而计算材积比实材积偏大,树干尖削度越大,材积偏差越严重。 3.圆台体公式 把原木形体视作圆台体,用圆台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材积的公式,即:V=/12(D2大+ D大? D小+D2小)LO(5-12) 因为原木的几何形体,从统计意义来讲比较接近于圆台体,用此公式计算材积,尽管计算工作较复杂些,但计算得出的材积精确度较高,且较接近实际材积,特别是短原木更为理想。 4.直径增加率公式 我国在原木检尺中一贯采用在原木的小头检径的办法。这对提高检尺效率、方便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和原木楞垛(密实楞)检验这个事实和有关。而上述三个公式的应用,却要求在原木中央或在大小头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木材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木材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1、木材的纹理是指木材中轴向细胞的。() A. 排列方向 B. 均匀程度 C. 尺寸大小 D. 纹孔类型 2、木材细胞的成熟依顺序经历阶段。() A. 分生、胞壁增厚、木素沉积、形体增大 B. 分生、形体增大、木素沉积、胞壁增厚 C. 分生、胞壁增厚、形体增大、木素沉积 D. 分生、形体增大、胞壁增厚、木素沉积 3、下列树种中可能有正常树脂道的是。() A. 杉木 B. 冷杉 C. 柏木 D. 马尾松 4、全由横卧细胞组成的木射线称为。() A. 同形射线 B. 异形Ⅰ型 C. 异形Ⅱ型 D. 异形Ⅲ型 5、以下木材力学强度中,最大的是。() A. 顺纹抗拉强度 B. 顺纹抗压强度 C. 抗弯强度 D. 横纹抗拉强度 6、同一块木材中,密度最小的是。() A. 实质密度 B. 气干密度 C. 基本密度 D. 绝干密度 7、下列化学成分中吸湿能力最大的是()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内含物 8、纤维素大分子中的D-葡萄糖基上包含三个醇羟基,其中位于第个碳原子上的是伯醇羟基。() A. 2 B. 3 C. 5 D. 6

9、纤维饱和点为木材的各类性质的转折点,通常认为木材的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范围为。() A. 8—12% B. 12—18% C. 18—23% D.23-33% 10、白腐主要破坏木材的成分为。()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抽提物 11、木材变形后,能随时间推移而回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 A. 弹性变形 B. 瞬间弹性变形 C. 弹性后效变形 D. 塑性变形 12、下列木材力学性能中,施加载荷产生破坏的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三段式应力-应变曲线的是。() A. 顺纹抗拉 B. 抗弯 C. 顺纹抗压 D. 横纹抗压 13、维管束是竹子的疏导组织和强固组织的综合体,毛竹横断面上从竹青到竹黄维管束数量的分布表现出的梯度变异。()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均匀分布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木材的学名是由(1)、(2)和(3)组成的。 2、根据纹孔的结构,可以将纹孔分为(4)纹孔和(5)纹孔。 3、木材纤维的种类有(6)、(7)、分隔木纤维和胶质木纤维。 4、根据轴向薄壁组织与管孔连生与否,将阔叶树材分为 (8) 和 (9) 薄壁组织两大类。 5、树木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活体,由(10)、(11)和树冠三部分组成。 6、根据管孔在横切面上一个生长轮内的分布和大小情况可分为(12)、 (13) 、散孔材三种类型 7、木材从含水率为30%干燥到绝干,其体积从1cm3变化为0.85cm3,木材的体积干缩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