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彩虹图的讲解

合集下载

生涯彩虹图 ppt课件

生涯彩虹图 ppt课件
家庭中的角色除此外还有配偶、父母。有 人可以不演父母,也有人可以不演配偶。
1
生涯彩虹图
——五个阶段分析
发展自我概念 和自我职业角 色意识
0—14岁 (儿童期)
2020/11/13
能力期13-14 有意识地进行能力训练 兴趣期11-12 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
幻想期4-10
通过游戏来发展职业角色的认同 2
2020/11/13
7
生涯彩虹图 ——五个阶段分析
工作速度变慢,工作责任或性质 亦改变,以适应逐渐衰退的体力 与心理
有些人能很愉快地适应完全停止 工作;有些人则适应困难、郁郁 寡欢;有些人则是老迈而死
减速65-70 过渡期70后
在学习活动中 尝试性的作职 业决策和职业 生涯规划
65岁后 (老年期)
2020/11/13
8
画出你自己的生涯彩虹
2020/11/13
9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生涯彩虹图 ——五个阶段分析
通过职场试错 确定为终生职 业,谋求职业 发展
25—44岁 (成年前期)
稳定期31-44
致力于实现稳定的职业目标,培养个体职业 生涯发展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职业中期危机)
适应期25-30
2020/11/13
6Leabharlann 生涯彩虹图 ——五个阶段分析
45—64岁 (中年期)

彩虹生涯图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

彩虹生涯图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

彩虹生涯图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你真的非常了解自己吗?你清楚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优势和劣势吗?你知道自己做出各种选择的真实原因吗?你的表达和行为与你的内心是完全一致的吗?你承认你今天得到的一切,不管好的坏的,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吗?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个不同层面的“自我”:开放的我(自知他知)、隐藏的我(自知他不知)、盲目的我(自不知他知)、未知的我(自不知他不知)。

1、“开放的我”是你展现出来的愿意让别人看到的部分,是公开的透明的信息。

比如你的学历、你的职业、你的能力、你在人前表现出来的性格爱好等等。

2、“盲目的我”是别人能够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部分。

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很乐观,每次遇到什么事情都只会难过一小会儿,很快又能恢复到正常情绪,但别人看到的,也许是这个人遇到问题后的发怒与抓狂,所以别人并不认为他很乐观。

3、“隐藏的我”是一些我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关于我的隐私,但并不代表别人不知道,比如办公室恋情。

4、“未知的我”是一些潜意识的心理行为,是一种隐形习惯,它可以指导你的语言、思维和行动,让你无意识的做出一些事情,但是你的大脑却意识不到。

比如有些人,一思考问题就会不由自主的转动手中的笔,有些人,一和别人聊天就会无意识的托起下巴,有些人,一看到小狗就会跑过去逗玩,这些行为都是当事人自己无法控制的,意识不到的隐形习惯。

因此,你可以通过寻求他人的反馈,开放“盲目的我”;通过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开放“隐藏的我”,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和领悟,开放“未知的我”。

当你对自己了解得足够深入透彻的时候,就能够清晰的规划和预测你的未来。

说到规划和预测未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莫过于美国著名师舒伯提出的“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

为了揭示人们扮演的角色与生涯发展阶段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如图所示),形象地展现了生涯与角色的时空关系,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挖掘、自我呈现,让其了解不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角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

在生涯彩虹图中角色的宽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在生涯彩虹图中角色的宽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在生涯彩虹图中角色的宽度是由
什么来决定的
在生涯彩虹图中角色的宽度是由投入的时间、投入的金钱、主观投入度决定的。

生涯彩虹图的讲解:
在生涯彩虹图中,最外的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又称为“大周期”,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

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组成,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

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相互替换、盛衰消长。

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

从这个彩虹图的阴影比例中可以看出,成长阶段(0~14岁)最显著的角色是子女;探索阶段(15—20岁)是学生。

生涯彩虹图是什么

生涯彩虹图是什么

生涯彩虹图简介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生涯彩虹图的解析[1]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着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简介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简介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生涯彩虹图

生涯彩虹图
• 减速期(65-70岁):工作速度变慢,工作责任或性质改变,以适应逐渐衰退的体力与心理 • 过渡期(70岁以后):完全停止工作,适应新的角色
什么是生涯彩虹图?
不同生涯角色
“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 间及情绪程度也有关系,因此每个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当角色退出后,如退休后失去工作者角色,那么往往 就会加强其他的角色比重,寻找新的显著角色” “各种角色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将为其他 的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 精力,没有平衡其他角色,则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学生
• 该角色的重心往往在求学阶段,退休后也会选择再学习 • 33岁升任管理者、45岁中年危机是工作者角色带来的需要
子女
• 出生即拥有,早期享受被父母照顾的温暖 • 父母年迈后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离世后角色退出
如何画生涯彩虹图?
绘画步骤
• Step 1:选择你喜欢的6个不同颜色的画笔,并 通守思考确定每个角色的进入和退出时间
35 30 25 20
15
10

40
45
持家者
工作者
公民
休闲者
学生
子女
50 55 60 65
70
75
5
80
什么是生涯彩虹图?
“人生好比彩虹,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 的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唐纳德·E·舒伯 Donald E.Super 1910-1994
• 1957-1990年,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 舒伯拓宽和发展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 论,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 图形“生涯彩虹图”
• 夫妻、家长、父母又整合为持家者 • 一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所投入的精力越多,

寻找你的生涯彩虹图 课件-高中生涯规划

寻找你的生涯彩虹图 课件-高中生涯规划

感谢聆听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 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 色带。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 涯彩虹图。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 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 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 著角色。
讲解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 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 度。
讲解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 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 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 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 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各种角色之间是相 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 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但 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 角色的关系,则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在每一个阶段 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 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 人的程度越少。作用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进行调 配,做出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成为自己的生涯 设计师。
第叁章
PART 03
霍兰德职业兴趣 测验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 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 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 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 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 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 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 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 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 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六种类型。
测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则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人的程度越少。

的作用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进行调配,做出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成为自己的生涯设计师。

生涯彩虹规划图使用实例,如图所示。

此图为某位来访者为自己所勾画的生涯彩虹图。

半圆形最中间一层,儿童的角色在5岁以前是涂满颜色的,之后渐渐减少,8岁时大幅度减少,一直到45岁时开始迅速增加。

此处的儿童角色,其实就是为人子女的角色。

因而这个角色一直存在。

早期个体享受被父母养育照顾的温暖,随着成长成熟,慢慢开始同父母平起平坐,而在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多花费一些心力来陪伴、赡养父母。

第二层是学生角色。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角色从4、5岁开始,10岁以后进一步增强,20岁以后大幅减少,25岁以后便戛然而止。

但在30岁以后,学生角色又出现,特别是40岁出头时,学生角色竟然涂满了颜色,但2年后又完全消失,直到65岁以后。

这是由于处于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社会,青年在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常会感到自身学习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要重回学校以进修的方式来充实自我。

也有一部分人甚至等到中年,儿女长大
之后,暂离开原有的工作,接受更高深的教育,以开创生涯的"第二春"。

学生角色在35岁、40岁、45岁左右凸现,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第三层是休闲者角色。

这一角色在前期较平衡地发展,直到60岁以后迅速增加,也许有人会惊讶舒伯把休闲者角色列入生涯规划的考虑之中。

其实,平衡工作和休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正如图中的空白也构成画面一样,休闲是我们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四层是公民。

本案例角色从20岁开始,35岁以后得到加强,65~70岁达到顶峰,之后慢慢减退。

公民的角色,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第五层是工作者的角色。

该当事人的工作角色从26岁左右开始,颜色阴影几乎填满了整个层面,可见当事人对这一角色相当认同。

但在40多岁时,工作者的角色完全消失,对比其他角色,不难发现,这一阶段,学生角色和家长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两三年后,学生角色小时,家长角色的投入程度恢复到平均水平,而工作者的角色又被颜色涂满,直至60岁以后开始减少,65岁终止工作者角色。

第六层是持家者角色,这一角色可以拆分夫妻、父母、(外)祖父母等角色,然后分别作图。

此处家长的角色从30岁开始,头几年精力投入较多,之后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一直到退休以后才加强了这一角色。

76~80岁几乎没有了持家者的角色。

虽然个体的生涯过程中还可能承担其他角色,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述这些是最基本的角色。

在使用"生涯彩虹图"时,个体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此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在生涯彩虹图中,最外的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又称为"大周期",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

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组成,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主要角色。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个角色的失败。

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相互替换、盛衰消长。

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

从这个彩虹图的阴影比例中可以看出,成长阶段(0~14岁)
最显著的角色是子女;探索阶段(15-20岁)是学生;建立阶段(30岁左右)是家长和工作者;维持阶段(45岁左右)工作者的角色突然中断,又恢复了学生角色,同时公民与休闲者的角色逐渐增加,这正如一般所说的"中年危机"的出现,同时暗示这时必须再学习、再调适才有可能处理好职业与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舒伯认为人的行为方向受到三种时间因素的影响:一是对过去成长痕迹的"审视";二是对目前发展状况的"审视";三是对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的"展望"。

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

在进行生涯辅导时,对未来的时间透视能力较为重要,一生生涯的彩虹图就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透视工具。

实际应用彩虹图时,辅导人员可以先准备一份空白的彩虹图,然后指导学生画出与其生涯发展有关的各种角色的起始与发展轨迹。

画彩虹图时,以下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一生的生涯发展,包括发展阶段、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

透过这张彩虹图,我们可以帮助个体具体而清晰地了解不同的角色是如何构建其个人特有生涯类型的,不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角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

(2)要注意辅导对象显著的角色部分与时机,这些资料往往能提供很好的线索,作为进一步了解与咨询的依据。

辅导人员可协助辅导对象预先设定下一步的生涯发展任务,设计如何研究具体的实施步骤,使得未来显著的角色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舒伯的生涯发展论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以及有关职业行为发展方向的长期研究结果,舒伯本人比较喜欢将其理论命名为"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

舒伯汲取了这四大学术领域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华,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其理论观点是现今生涯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指导目前生涯辅导的具体实施。

(2)在当时的生涯理论中,多数人关心的焦点都集中在"职业选择"上,只有少数理论工作者对生涯发展的问题产生兴趣,如金斯伯格是少数学者中最突出的一位。

(3)舒伯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己的理论。

以往的舒伯理论大多局限于他的发展阶段和对职业的自我观念论上,这些可以解释个体一生的生涯发展,其涵盖范围很广,但深度略嫌不够。

"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即一生生涯彩虹图"的提出,正好弥补了原有的不足。

在实际应用方面,"一生生涯彩虹图"横向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即生活广度的部分)和纵向的生涯角色的发展(即生活空间的部分),交织成一个具体的生涯发展结构,这对辅导时促进个体的自我了解、自我实现,有很大裨益。

(1)由于社会的快速变迁,终身学习观念的提出以及人的寿命的延长,生涯发展理论中关于中年期、老年期的角色与任务,有待进一步研究,否则理论会欠完整。

(2)生涯发展论似乎较忽略经济、社会因素对生涯发展方向的影响,而且学习的因素与职业发展历程的关系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彩虹图可以很好地表示各个角色的变化,角色之间是互相作用的,某个角色上的成功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

反之,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角色的失败,而且,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2)人的社会任务或职业生活不断变化,角色也随之变化,从一个角色进人另一个角色。

角色转换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变化,而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角色转换不是瞬间发生和完成的,而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3)每一个人的生涯彩虹图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从彩虹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涯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