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与西洋参皂苷类成分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作者:鲍建材、刘刚、郑友兰、张崇禧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多年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西洋参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皂苷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糖类和聚炔类等,但主要是皂苷类成分。

人类对西洋参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早在1854年美国一学者便从西洋参中分离得到了第一个皂苷类成分,但对西洋参全面深人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

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已从西洋参中分离鉴定出的皂苷类成分有3种:达玛烷型(Dammarane),齐墩果烷型(Oleanane),奥克梯隆醇型(Ocotillol)。

而分离出的人参皂苷40余种。

根中皂苷的研究1976年,李向高从美国产西洋参中分离得到3种皂苷元,即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皂苷元。

1978年日本学者真田修一等从日本长野引种的西洋参中分离出人参皂苷Ro、Rb1、Rb2、RC、Rd、Re。

1982年Besso,H.等分离出7种皂苷,即Rg1、Rg2、Rb3、Rb1、F2,绞股蓝皂苷Ⅺ和西洋参皂苷R1(quenquinoside-R1)。

张崇禧从国产西洋参中分得人参皂苷RO、Rb1、Rb3。

Rc、Rd、Re等。

1983年魏均娴等从西洋参根中分得Ro、Rb1、Rg1、Re和pseudo-ginsenoside-F11(简称P-F11),P-F11是西洋参中的特有成分,是鉴别西洋参和人参的显著标志。

1985年松浦等从西洋参根中分离出13种皂苷,包括人参皂苷Rb1。

Rb2、Rb3、Rc、Rd、Re、Rg1、Rg2、F2。

拟人参皂苷F11(pseudoginsenoside-F11),绞股蓝苷XVⅡ(gynostenoside-XV Ⅱ)和一种新的皂苷,即西洋参皂苷R1。

1987年徐绥绪等从辽宁栽培的西洋参根中分得:RO、Rb1、Rb2、Rd、Re、Rg1。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提取方法对比_李建明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提取方法对比_李建明
Abstrac t O bjective: T o op tim ize the extraction m ethod and im prove the extraction ra tio of g insenosides from Panax quinquefoli um M ethods: Four d ifferent ex traction m ethods, including hea t reflux ex traction m ethod, ultrason ic extraction me thod, m ulti stag e counte rcurrent extraction m ethod and ultrason ic assisted mu lti stage countercurrent ex traction m ethod w ere com pared according to the ex traction ra tio of to ta l sapon ins and seven g insenosides analyzed by HPLC includ ing R b1, Rb2, R c, R d, R e, Rg1, Rg2 R esu lts: T he u l trasonic assisted mu lti stage countercurrent ex traction m ethod w as the best m ethod and had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e fficiency, low er ex traction tem pera ture and less so lvent consum ption Conclusion: T he u ltrasonic ass isted m ulti stage countercurrent ex traction me thod is hoped to be w idely used in the pharm aceutical industry

人参、西洋参的比较研究概况

人参、西洋参的比较研究概况
Keywords:Panax ginseng; Panax quinquefolium; Efficacy;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R28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西洋参(Panax quinque folium L.)是我国传统名贵的中药材,二者均 为五加科人参属中重要的药用植物。人参始载于《神
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此外,《名医别录》《本 草 经 集 注》《 本 草 图 经》《 本 草 纲 目》 和《 本 草 纲 目拾遗》等也均有记载。而西洋参首先收载于清康熙
XIANDAISHIPIN 现代食品 / 57
行业综述 Modern Food
三十三年(1694 年)《补图本草备要》,清乾隆三十 年(1765 年)《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有记述 [1]。可见 两种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宝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两种药材植物亲缘关系较近,植物形态、化学成 分和药理作用均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西方的药学研 究者常根据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的原则,将人 参、西洋参共同归为具有滋补作用的人参类药物。但 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的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 种药物在药性和功效上具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很多 学者分别从人参和西洋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角度展 开对比研究,以期揭示人参、西洋参活性物质成分、现 代药理作用及传统用药规律间的联系。基于此,结合已 有的研究内容,从来源、中医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和药 理活性等角度对人参和西洋参间的异同进行比较。
人参临床上主要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肺虚咳喘脾虚食少津伤口渴内热消咳惊悸失眠久病虚羸和阳痿宫冷等也可用于治疗出血性休克重度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急性肾炎和并发性心源性休克等病症将人参浓煎分服即可属热证实证体质不虚者不宜用人参

西洋参内生菌与人参皂苷类成分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西洋参内生菌与人参皂苷类成分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西洋参内生菌与人参皂苷类成分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人参内含有大量的皂苷类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然而,由于人参野生资源逐渐减少,栽培资源日益紧缺,导致人参药材价格居高不下。

因此,研究如何培育出一种价格低廉、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人参,是当前人参产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据报道,西洋参内生菌是一种能够与西洋参共生的菌根菌,可以提高西洋参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

而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因此猜测西洋参内生菌可能对人参的生长和品质也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将通过初步实验,探究西洋参内生菌对人参内皂苷类成分的影响,为人参的高效栽培和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1. 采集不同来源的人参、西洋参植株和其内生菌根菌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保存,建立样品库。

2. 确定适宜的人参生长环境和西洋参内生菌接种量,依据不同条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3.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定期采集不同阶段的人参样品,进行皂苷类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统计数据并作图。

4.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和归纳,分析西洋参内生菌与人参内皂苷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三、研究意义1. 通过研究西洋参内生菌与人参内皂苷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人参的高效栽培和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探究西洋参内生菌与人参内皂苷类成分之间的分子机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3. 建立人参、西洋参植株和其内生菌根菌的样品库,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宝贵的实验材料和资源。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样品的采集、分离、鉴定和保存。

2. 制备人参生长环境和西洋参内生菌接种溶液。

3. 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设定,进行人参样品的采集和皂苷类成分的测定和分析。

4. 统计数据,并通过图表展示和分析。

5.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和归纳,探究西洋参内生菌与人参内皂苷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子机制。

人参与西洋参的功效比较及用法研究

人参与西洋参的功效比较及用法研究
[5]李智,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睢大员.《西洋参叶20s-原人参三醇组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1月,35(1):51.
[6]庄乾竹.《不一样的参补不一样的身》[J].《饮食科学》,2007年第11期:22.
[7]陆烜.《人参谱》[J].《养生月刊》,2007年,28(03):141.
西洋参又称洋参、西洋人参、花旗参等,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由于西洋参补气养阴,润养五脏,而无温燥上火之弊端,而被视为补药中之上品。西洋参含有皂苷类活性成分,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抗缺氧,抗疲劳,抗应激,对心血管系统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血流量和降低冠脉阻力等作用,还有止血、抗利尿、降血脂、抗失血性休克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本草纲目》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运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人参被人们誉为“百草之王”、“众药之首”,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作用。实验发现人参通过促进骨髓DNA、RNA、蛋白质的合成,促进了骨细胞有丝分裂,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这种促进DNA、RNA、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可能为其抗疲劳作用的机理,或许是中医上讲的补元气、生津止渴的作用。人参也可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及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治劳伤虚损,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西洋参的药理活性是多方面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近年来中外学者研究成果表明,西洋参主要药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人参_西洋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_李永国

人参_西洋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_李永国
综述人参西洋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李永国王峥涛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上海201203摘要本文综述了人参西洋参的质量标准着重比较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在鉴别项与含量测定项上的异同
10 中国药品标准 2005 年第 6 卷第 5 期 ( 总 290) Drug St andards of China 2005, vo l. 6 No . 5
系统进行了优化, 优化出 6 种展开剂, 可分别适用于 不同的场合, 这 6 种展开剂为: S1, 正丁醇-乙酸乙酯 -水( 1∶1∶2, 上层) ; S2, 氯仿-甲醇-水( 7∶3∶1, 下 层) ; S3, 氯仿-甲醇-乙酸乙酯-水( 16∶40∶22∶10, 下 层) ; S4, 氯仿-正丁醇-甲醇-水( 13∶10∶10∶8, 下 层) ; S5, 乙醚-甲醇-乙酸乙酯-水( 6∶20∶4∶5, 上层) ; S6, 1, 2-二氯乙烷-正丁醇-甲醇-水( 6∶8∶3 ∶5, 上层) 。其中, S3 分离得到的组分最多。黄秋香 等[ 10 ] 对《中国药典》2000 版西洋参薄层色谱鉴别方 法提出改进意见, 样品处理时延长加热回流时间, 用 氧化铝去除水溶性和糖类杂质, 薄层板硅胶 G 改用 羧甲基纤维钠硅胶 G 薄层板, 使斑点圆整、清晰。程 秀民等[ 11] 对西洋参的薄层鉴别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样品用甲醇回流, 展开剂为氯仿-丙酮-甲酸( 10∶5 ∶2) 。
人 参 ( P anax ginseng C. A. M eyer ) 、西 洋 参 ( Panax quinquef olium L inn) 为五加科植物。作为传 统药材, 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 人参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 安神。西 洋参补气养精, 清热生津。人参、西洋参的主要活性 成分为人参皂苷类, 其中主要皂甙 为: Rg1 , R g2, Re, Rb 1, R b2, R c, Rd , Rf 等。

西洋参发酵前后人参皂苷Rb1、Rg3含量比较研究

西洋参发酵前后人参皂苷Rb1、Rg3含量比较研究

西洋参发酵前后人参皂苷Rb1、Rg3含量比较研究陈爽;张楠;翁丽丽【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发酵前后西洋参中单体皂苷含量,探讨大型担子菌与西洋参共培养,单体皂苷生物转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b1采用Hedera-ODS柱(4.6×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03 n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人参皂苷Rg3采用Hedera-ODS柱(4.6×250 mm,5 μm),检测波长为203 n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37∶63),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二醇系皂苷Rb1发酵前为5.75 mg/g,发酵后为2.30 mg/g,而Rg3在发酵前西洋参中未检测到,发酵后为0.56 mg/g.结论大型担子菌与西洋参双向固体发酵,会促进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生物转化,产生某些稀有皂苷,本文的研究对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西洋参新用途和新制品的开发有较大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人参研究》【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西洋参;大型担子菌;生物转化;含量测定;HPLC法【作者】陈爽;张楠;翁丽丽【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117【正文语种】中文西洋参(Panax quinquef olium L.)别名西洋人参、花旗参,为五加科的人参属植物,原产自北美洲加拿大,近年来于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引种成功。

西洋参味苦,性凉,入心、肺、肾经,功能多以补益为主,可以滋阴降火,益气生津等[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发酵前后人参皂苷的含量[2]。

西洋参通过双向固体发酵可以促进稀有皂苷的转化,但其转化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据黄月生等研究发现,人参稀有皂苷有更显著的药理作用[3,4],可见本实验结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人参和西洋参对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参和西洋参对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参研究GINSENG RESEARCH2011年第1期人参和西洋参对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陈斌钱骅赵伯涛*(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陈双林(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人参在中国古代就用于消渴病的治疗。

随着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日益加深,人参及西洋参对糖尿病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了人参及西洋参总皂苷、单体皂苷用于糖尿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虽然人参及西洋参提取物与现在的常规药物相比能阻止胰岛细胞凋亡,但目前的工作还停留在体外及动物,大量的临床实验还有待深入的开展。

关键词:人参;糖尿病;人参皂苷;机理;前景人参(Gensing)在中国古代就用于消渴病的治疗,在南宋杨士瀛撰《仁斋直指方》玉壶丸由人参与瓜蒌等分制丸治消渴引饮无度,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为末,鸡子清调服治消渴引饮。

当时李时珍把消渴病的症状描述成多饮多食但身体日渐消瘦,与现带关于糖尿病的描述基本吻合。

西洋参和人参的化学成分包括:人参皂苷、生物碱、多肽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

其中皂苷类是人参及西洋参药用价值的集中体现,有超过60种的人参皂苷已经在人参及西洋参植株的各部分被发现[1]。

人参和西洋参可以通过人参皂苷的组成与含量不同加以区分。

一项最新的研究通过分析12种市场上人参的皂苷来区别人参和西洋参的成分差异。

人参含有人参皂苷Rf和Rg2但西洋参不含,而人参中Rg1的含量是西洋参的十倍,西洋参中Re的含量约为人参中的两倍[2]。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与西洋参皂苷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人参和西洋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差异性。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人参与西洋参中的各单体皂苷含量。

结果: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大约是人参中的2倍以上;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含量远高于人参中rb1的含量,人参皂苷re含量是人参中re 的4.8倍,人参皂苷rd含量是人参中rd的2倍。

而人参中人参皂苷rg1含量是西洋参中rg1的2.4倍,人参皂苷rf、rg2、rb2的含量明显高于西洋参中相应单体皂苷的含量,而人参单体皂苷rc、rb3在人参和西洋参中的含量相差不大。

结论:人参与西洋参的总皂苷和各单体皂苷的含量差异性较大,期望结合人参单体皂苷的药理活性,更合理地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人参;西洋参;人参单体皂苷;hplc法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均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1]。

人参和西洋参均为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的根,而且主要活性成均分为人参皂苷类物质,但两者的皂苷类成分存在差异性,致使人参和西洋参的药效也不相同。

陈英杰等[2]研究表明人参的特征性成分为人参皂苷rf,而西洋参的特征性成分为拟人参皂苷f11。

西洋参中人参单体皂苷rb1为首,且含量远高于人参,致使西洋参具有明显的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3]。

人参中人参单体皂苷rb2、re、rg1的含量明显高于西洋参中相应的单体皂苷,研究证明其与人参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壮筋
骨及抗疲劳的作用相关[4]。

人参和西洋参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本实验对两者的单体皂苷类成分做进一步深入的比较研究,期望作为人参和西洋参鉴别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为人参和西洋参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更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

1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1.1实验材料: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的3批样品均为4年生园参,于2009年10月采集,经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张连学教授鉴定均为人参和西洋参正品,样品洗净烘干至恒重,并粉碎过60目筛,备用。

1.2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re-52a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tg628a分析电子天平(上海皖衡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kq-250b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有限公司);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人参皂苷rb1、rb2、rb3、re、rg1、rg2、rf、rc、rd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乙醇、正丁醇、三氯甲烷、香草醛、高氯酸和浓硫酸等均为分析纯,色谱甲醇、色谱乙腈为色谱纯。

2 实验方法
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将人参皂苷对照品rb1、rb2、rb3、rg1、rg2、rc、rd、re、rf于60℃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各单体皂苷分别为10.00mg,置1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色谱甲醇,超声溶解,冷却后定容,配制成1.0mg/ml的人参皂苷对照品贮备液。

2.2 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量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0.05、0.1、
0.2、0.5、1.0ml,分别置1ml容量瓶中,加色谱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系列浓度为0.05mg/ml、0.1mg/ml、0.2mg/ml、0.5mg/ml、1.0mg/ml的混合标准品溶液。

分别取上述标准品溶液0.5ml过0.45μm滤膜,取续滤液,备用。

进样3次,每次20μl,记录色谱图。

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人参样品3份,每份各lg,精密称定,置于索式提取器中,用三氯甲烷加热回流3h,弃去氯仿。

挥干药包,甲醇回流提取10h,回收甲醇。

残渣用水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萃取液,将其蒸干得总皂苷,用色谱甲醇溶解,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摇匀,取溶液1 ml过0.45μm滤膜,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进样3次,每次20μl,得到色谱图。

2.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nucleosilc18(4.6mm×
150mm,5μm);柱温30℃;流速1.0ml/ min;检测波长203nm;进样量20μl;分析时间65min。

流动相为乙腈(a)和水(b),梯度洗脱。

b相含量随时间的变化:18%—22%(0-24min),22%—
26%(24-26min),26—32%(26-30min),32—33.5%(30-50min),33.5%—38%(50-65min)。

2.5精密度实验:精密量取人参皂苷对照品溶液0.1ml,置1ml
容量瓶中,加色谱甲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系列浓度为0.1mg/ml的人参皂苷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人参各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rf、rg1、rg2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93%、0.77%、1.45%、1.27%、1.32%、1.14%、0.72%、1.08%、1.04%,结果rsd%均小于2.0%,表明精密度良好。

2.6稳定性实验:精密称取人参供试品1.0mg,并制备溶液,分别于0h、2h、4h、6h、8h、12h、24h进样,人参各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rf、rg1、rg2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23%、1.578%、1.48%、0.93%、1.03%、1.26%、1.45%、1.64%、1.31%,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2.7重复性实验:精密称取人参样品5份,每份各1g,制备供试品溶液。

人参中各皂苷rb1、rb2、rb3、rc、rd、re、rf、rg1、rg2峰面积的rsd%(n=5)分别为0.23%、1.63%、1.50%、1.24%、0.63%、0.98%、1.45%、1.82%、1.69%,结果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8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人参样品3份,每份各1.0g,分别加入1.0mg/ml的人参皂苷对照品贮备液1ml,置室温挥干,并制备样品溶液。

人参各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rf、rg1、rg2的回收率分别为1.21%、1.09%、0.54%、0.95%、0.79%、1.08%、1.05%、1.07%、1.11%,结果表明人参各单体皂苷回收率良好。

3结果与分析
选用上述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九种人参单体皂苷按出峰时间顺序为rg1、re、rf、rg2、rb1、rc、rb2、rb3、rd,人参与西洋参的色谱图见图1和图2。

3.1人参各单体皂苷回归方程:根据标准曲线测定结果,得到人
参各单体皂苷回归方程。

rg1 y=0.00000015156x+0.0041383(r=0.9999) re y=0.00000015116x-0.0027521(r=0.9998)rf
y=0.00000013589x-0.0085187(r=0.9992) rb1
y=0.00000011465x-0.0017978(r=0.9997)rg2
y=0.00000019365x-0.0047921(r=0.9999) rc
y=0.00000018233x+0.0035113(r=0.9993)rb2
y=0.00000017150x+0.0017069(r=0.9996)rb3
y=0.00000016599x+0.0010782(r=0.9998)rd
y=0.00000015003x-0.0027963(r=0.9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