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儿童观及启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这种人实际上就是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这种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卢梭对此进行了论证,他将教育理解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存在着天性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生长等偏激的观点,但在当时这种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他的论证初步触及遗传、环境、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问题。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汇报人:2024-01-09•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概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目录•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对现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结论01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概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定义•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是指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自由发展,避免过度干预和强制性教育,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成长。
强调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个性、兴趣和需求,避免过度干预和强制性教育。
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成长,培养其自主、独立、自由的人格。
主张教育应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受到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强调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
对当时传统教育的强制性和过度干预提出批判,认为传统教育扼杀了儿童的个性和自由。
受到近代科学和自然哲学的影响,强调观察和实验,认为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和法则。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02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家长应遵循这些规律,避免过度干预或强制要求。
遵循自然法则了解儿童成长阶段创造适宜环境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
为孩子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成长环境,包括安全、健康、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030201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允许孩子自主探索周围环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自主探索让儿童承担适当的家务和责任,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
培养责任感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其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建立自我意识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其学习的重要方式。
家长应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游戏的重要性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游戏,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游戏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使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毕建平①(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分校教务处,河北衡水053000)摘要:卢梭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自然教育理论的代表,他的关于自然、自然人及自然教育的论述,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
他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900(2002)02-0064-03卢梭[1](Rousseau1712~1778),18 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资产阶级教育家。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把他奉为自己的祖师爷[2]。
在此重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自然”一词,在卢梭看来,主要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干预、没有人为的约束、塑造。
涉及到教育,“自然”即是儿童的天性。
那么教育为什么要适应自然呢?依照卢梭的说法“凡是出自造物主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3](p5)。
”“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3](P76)。
“不按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3](P140)。
他认为人的堕落是腐败社会造成的,人是自然的学徒,自然的学徒是不需要老师的,平庸的老师只能限制他们的智力,把他们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能力的范围之内。
卢梭在自己所著的《爱弥儿》中提到:当爱弥儿(卢梭假设的一个教育对象)能识字读书时, 让他看的第一本书应是《鲁滨逊飘流记》,卢梭认为鲁滨逊就是“自然人”的典型,他说:“鲁滨逊在荒岛上,失去了伙伴的帮助,没有技术工具,仍能找到食物,保全生命,而且过得相当舒适”, “我使爱弥儿一心向往着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让他想着自己就是鲁滨逊”[3](P245),“我想要培养的自然人,并非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把他赶到森林中去,而是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3](P360)。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前儿童教育的启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前儿童教育的启示作者:徐银碧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7期[摘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结合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认为儿童教育应借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改革应试教育模式,给儿童自由的空间和一定的独立性,重在教会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关键词] 卢梭;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自由;启示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思想家,西方教育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
这是一部半小说体、半论文体的著作。
在这部书中,卢梭提出一种全新的儿童教育观——自然和自由的教育。
《爱弥儿》的问世,形成了此后影响全世界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卢梭亦被认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
卢梭阐明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施加不同内容的教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内容1、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教育如果只把人培养成文官或是武官,或是僧侣,那他会因为所受的教育而具有某种局限性,但是若是把他培养成一个自然人,一个知道怎样做人的人,他就能适应这社会的一切。
这种人就是卢梭要培养的人。
2、卢梭主张对儿童实行自然主义的教育方法,遵循自然的法则,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1)自然的教育首先表现在从儿童出生那一刻起就应该遵照自然的法则用母乳喂养。
他认为母子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如果母亲不用母乳喂养孩子,没有尽到母亲应尽的责任,则会造成“母不母,子不子”的窘况,孩子会和母亲生疏,不利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
爱和关心不能不给,也不能过分,没有爱,会使母子间的血亲之情得不到习惯而流失,过分地保护会使孩子遭受更大的灾难,两者都有违自然。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目标:培养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主义教育首先应该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国家的公民。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理论的个体本位思想。
卢梭:“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我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谁,只要在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于欠缺同他的称号相称的品格。
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
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要关头,而且无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
”
二、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认为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自然本性来教育孩子,教育者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健康自立的自然人,就必须根据孩子的自然本性来教育孩子。
浅论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浅论卢梭的⼉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浅论卢梭的⼉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 卢梭出⾝于瑞⼠⽇内⽡的⼀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乐谱抄写员。
⼀⽣颠沛流离,备历艰⾟。
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闻名。
以下是⼩编整理的浅论卢梭的⼉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论⽂摘要:卢梭关于⼉童教育的理论,涉及到⼉童教育应遵循的规律、内容及⽅法等。
⽂章就卢梭的⾃然教育思想进⾏阐述,表明⾃然⼈的教育应当在⼤⾃然中进⾏,使⼀个⼈的教育适应它这个⼈的天性。
卢梭的“顺应⾃然”的教育思想启迪我们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必须在尊重⼉童天性的前提下实施快乐的⼉童教育,让⼉童在享有天真烂漫的童年⽣活中提⾼认识增长能⼒。
论⽂关键词:⼉童教育;顺性达情;卢梭;《爱弥⼉》 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对⼉童教育提出了划时代的见解,对世界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卢梭是教育史中的重要教育家,他的关于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和根据研究⼉童的需要以便发现什么是天赋能⼒的主张,听起来是现代⼀切为教育进步所做的努⼒的基调。
他主张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童和青年⼈某些东西,⽽是⼈类天赋能⼒的⽣长。
从卢梭那时以来教育改⾰家们所强调的种种主张,都源于这个概念。
卢梭在《爱弥⼉》这部重要著作中,详尽论述了爱弥⼉从出⽣到成⼈的发展与教育情况,并对⼉童教育进⾏了实际研究,对我们现在的⼉童教育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卢梭的⼉童教育思想浅析 1.强调教育应依据⼉童的⾝⼼发展特点来进⾏ 卢梭反复强调对⼉童进⾏教育必须遵循⼉童的⾃然天性。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是⾃然教育理论,⾃然教育的⽬的是培养⾃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然”。
这种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顺应⼉童天性发展的⾃然历程,即遵循⼉童⾝⼼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童的个性特点。
教师只有充分研究⼉童,了解⼉童后才能对⼉童进⾏有效的教育。
“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之后,才能对他说第⼀句话”。
试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现代启示

试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现代启示卢梭自然教育思想是18世纪法国的学者、作家、哲学家卢梭的教育理念,它认为人的最高发展目标与天性有关,教育应该排除外部干扰,让孩子发挥其自然之美,既要从身体上考虑,也要从心理和道德上考虑。
他认为,自然教育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进而实现自我发展。
卢梭认为,在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一切本着自然”。
孩子刚出生时,是毫无知识的,教育应该用他们自身具有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在激发这些天赋的同时,让他们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以建立起良性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
此外,卢梭还特别强调了“乐趣”,他认为,让孩子在有乐趣的过程中学习,可以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但他同时强调,乐趣不能成为愚蠢或放纵的借口,因为孩子需要觉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并训练自己的力量,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卢梭也提到,要在教育中学习和成长,就必须有一个支持的环境,这就是他的爱的教育,他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表达爱,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舒展发挥,有效地指导孩子做正确的事,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成功。
今天,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提出了重视孩子的自然发展,不仅要让孩子在身体上健康成长,而且还要培养孩子的心理和道德,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要义,是现代社会给孩子的重要基石。
此外,卢梭自然教育思想还提出了“乐趣”的观点,即,孩子在有乐趣的过程中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孩子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温柔的爱的环境,以及一个支持他们发挥潜能的环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展到最大,才能有所成就。
总之,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仍然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启示: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以期通过激发孩子的天才,有效指导孩子发展;要重视乐趣,让孩子从有乐趣的学习中汲取力量;最重要的是,要在温柔的爱的环境中培养孩子,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与成功。
卢梭的儿童观及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的本身来看孩子,就可以看出,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生物 比他更柔弱、更可怜,更容易受他周围一切的摆布,而 且是如此的需要怜惜、关心和保护呢?”[2](P41)
童年这个特殊时期极其宝贵,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 应该去剥夺孩子享受童年的权利。为此,卢梭这样论述: “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为了给儿童准备他也许 永不能享受的若干年后的幸福,而把诸多的约束强加在 他的身上,一开始就让他感到苦恼,我们对于这种残酷 的教作何感想呢?”[2](P4)从卢梭激烈的言辞中可以读出, 当时的社会忽视儿童的地位,以致于儿童在其人生刚开 始阶段时就受尽折磨和苦楚,不能享有儿童时期的欢愉 和轻松。诚然,现在的生活能给将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 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让将来的生活替代现在的生活, 所以要承认儿童的地位,重视儿童的现在。教育就是要 让儿童自然地生长、生活,不必在大人的指导下成长。
性就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撞来撞去,
卢梭说:“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
不久就会死了。”[3]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儿童的天性 教训。”[2](P20)其实,教育就在于学生的自然生活中,
不被世俗所破坏,让儿童自然地发展。
在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之中。一个人最真实、最稳定的
卢梭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他那个阶段的适 当的完善程度,都有他特有的成熟期。要按照你的学生 的年龄去看待他、对待他。”[2](P44)同时,卢梭对儿
一、卢梭儿童观的基本内容 在西方甚至在世界教育史上,法国启蒙思想家让 雅克·卢梭可以说是第一个发现儿童的人。儿童概念的 “发现”给了当时的封建思想沉重的一击,否定了当时 扎根在人们心中的儿童“原罪说”,带来了一场教育领 域的思想启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教育名著《爱 弥儿》虽然有一些理想化色彩,但为当代儿童观的反思 与重构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一)让儿童成为儿童 卢梭指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 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 人,把孩子看作孩子。”[2](P9)我们应该把儿童期看作 人生的一段特殊发展时期,去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特 殊需要,以及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精神生活。“从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儿童观及启示[摘要]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他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他的教育巨著《爱弥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实现儿童观的历史性转变,本文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依据探讨卢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价值。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儿童观一、儿童观的性质及研究意义(一)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儿童观,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发展主要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西方古代,儿童被人们看成是缩小了的大人,儿童与成人没有本质的差别,人们完全以成人社会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儿童处于被忽视、轻视或任意丢弃的境地。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思想武器。
基督教崇尚上帝,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人不能违背上帝的意旨,认为人生而有罪,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赎罪,在基督神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儿童生而有罪的,《圣经-旧约》箴言篇中说道:“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从地狱的深渊救出他的灵魂。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鞭打和惩罚才能赎清他们身上的罪孽,儿童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到了18世纪,卢梭提出了:“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口号,建构了全新的儿童观,促进了儿童研究的心理学化运动,儿童发展问题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率先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此后,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开始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儿童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解放儿童,尊重儿童”成为一种时代精神。
从远古时代的小大人形象,到中世纪的原罪说,再到20世纪的儿童权益优先原则,儿童观的变迁与发展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道路。
(二)儿童观有何问题儿童观问题一直是教育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许多专家从不同的维度研究儿童观,究其根本,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问题,即儿童是什么和儿童应当什么。
前者是从实然性上对儿童的评价,它指向儿童的发展现在。
后者是从应然性对儿童的评价,它指向儿童发展的将来。
首先,儿童是什么?儿童的上位概念是人,那么,人是什么?人类学认为,人具有生物性和文化性。
人与动物一样,他们的生命之源都来自于自然,都具有生物性,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文化性,在文化中生活的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人,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人类社会与人类文化相互促进而发展。
因而,理解儿童是什么就必须将儿童当作一个人,一个有生命,思想的与认识主体相同的主体对象,是一个发展的个体。
假如你想彻底地了解儿童就应该俯下身,进入儿童的世界,以儿童的方式去理解儿童;其次,儿童应当是什么?儿童是活生生的发展的个体,现在的儿童再过十几年或二十几年就成为大人了,“儿童的一切都是成长中的,生成中的,是面向未来的对儿童的认识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的逼近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建构的过程,”①(三)儿童观问题的研究意义儿童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意识或潜意识的形式而存在,影响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教育者实施教学的基础条件,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要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儿童作为基础教育主要对象,必然要求儿童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那么,儿童观的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儿童最接近的莫过于父母和教师,他们的儿童观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据了解“大多数大脑研究人员确信,在一个人一生中头4年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能力的50%,而不是知识的50%。
但就是在这早期的岁月里,婴儿的大脑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胞连接——那是将来所有学习基于其上的通道。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家庭,而不是学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
家长,而不是教师,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
但是,即使在许多宵禁的国家,只有不到50%的未来母亲和百分比相当低的父亲,参加任何形式的产前课程,而这些课程也通常不过是有关生育的,家长教育几乎完全是空白,没有诸如大脑发育必需的饮食和幼年学习者所需的最佳刺激方式等方面的训练。
”②从以上可以看出,父母儿童成长的影响是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
在中国,尽管传统思想中“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观念已经有所淡化,但是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成为了家庭教育中又一大弊病,家长们忙于工作,将子女交给老一辈人照顾或雇佣保姆,疏于与孩子的沟通,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轻生的孩子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产生这些流弊的原因在于家长没有正确地认识儿童,没有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儿童观将直接影响其教育行为和实践,因此,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极为重要,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在学生面前是高人一等的,他们往往忽视儿童充满天真和哲性的想法,错误地认为这是胡思乱想,儿童甚至遭来一顿丑骂,让学生下跪,让学生脱裤示众等这些严重伤害孩子自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曾有一项幼儿教师儿童观调查表明,有863%的教师注意到要从多方面来看待和评价孩子,但有76%的老师认为‘面对几十个孩子,内心的偏爱是难免的’,有31%的教师表示,‘对孩子有些我就是爱不起来,有点讨厌。
’”③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个不能少”等教育箴言的实现是一个多么艰难,作为①姚伟,以人的方式理解儿童,学前教育研究,2003。
②珍妮他-汉斯著,顾瑞荣等译,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p67.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首要任务之一,儿童是发展的,具有强大的潜能。
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一)卢梭其人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1712~1778)处于新旧社会的变革时期,资本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这时封建统治者更加疯狂,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
卢梭处于这样动荡的社会,一生漂泊不定,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通过超强的自学才能,写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爱弥儿》、《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他在教育、政治、法律、宗教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观点。
《爱弥儿》的问世,更是将卢梭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爱弥儿》的问世,为科学地研究儿童打开了大门,《爱弥儿》曾受到康德的高度重视,培斯泰洛齐把《爱弥儿》奉为教育的《圣经》,他几乎完全接受了卢梭的儿童观,认为只有牢固地建立在儿童自然发展基础上的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
《爱弥儿》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传统看法,儿童原罪说再也无法立足,解放儿童,尊重儿童成为一种时代精神。
(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巨著《爱弥儿》之中,他通过叙述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教育的全过程来阐述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强调教育要遵守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
自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然人”。
那么,何谓“自然人”呢?首先,“自然人”肯定是不同于富豪贵族、王孙子弟和奴隶,卢梭认为这些人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同时,他又将“自然人”与公民作了比较,他说:“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
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
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
”①既然“自然人”不同于一般的公民,那么怎样才算是“自然人”呢?在卢梭看来,那是一个身心协调发展的人,他的身体健康强壮,感觉灵敏,理性思维发达,精力旺盛;他不受社会不良习俗的侵染,勇敢而又有责任心;他掌握基本的职业本领,能自食其力。
总的来说,他具有哲学家的理性思维和运动家的身手。
卢梭笔下的“自然人”与中世纪所需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卢梭认为这种新型的人才的培养只有依靠自然教育才能实现。
他提出的自然教育主要有三种来源: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①“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能不由我们决定,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
”②在卢梭看来,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使儿童的身心协调发展。
卢梭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将儿童教育分为四个时期,即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春期。
婴儿期主要是以身体养护为主。
童年期以身体锻炼和感觉教育为主,少年期以知识教育为主,青春期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
卢梭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期是前无古人,却为后人科学地研究儿童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儿童研究的心理学化运动。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相比,他的思想更具有时代性。
他提出的许多教育问题,时至今日仍是我们应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
甚至有人提出:“如今所有的教育原理都被这本书在二百年前提出了”;从儿童身心发展角度考虑,尊重儿童的天性,一切教育方法、教育原则都要按照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进行,这些是卢梭对儿童的全新认识,这些思想引起了人们对儿童观念的根本改变,从此儿童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对儿童的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卢梭儿童观的影响及其研究意义从儿童观的发展史来看,卢梭的儿童观是儿童观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卢梭被誉为是发现儿童的人,他的儿童观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从根本上揭露了儿童原罪说的荒唐,改变了世人对儿童的看法,“尊重儿童,解放儿童”成为时代的精神,对教育、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杜威都受其儿童观的影响。
时至今日,他的儿童观是我国教育者必须学习的内容,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卢梭儿童观的主要内容(一)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14—16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盛时期,文艺复兴运送是新兴资产阶级举行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神权,提倡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将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新的人类观,它认为人是自然的生物,享有自然的权利,因而,一般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使儿童观的发展有了转机,儿童的命运有了希望。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仅要求经济上获得平等的权利,而且要求在政治,宗教等领域享有更加广泛的权利。